少林寺为什么在五点后不让进洛阳到登封少林寺

千里到登封别只看少林寺,嵩山多得是你不知道的秘密呢!_登封论坛-爱微帮
&& &&& 千里到登封别只看少林寺,嵩山多得是你不知…
中华五岳,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嵩山之奥,奥在她的林原峰坳,以及其间发生过的天地人对话故事、留存着的儒释道交融遗迹。嵩山,也因此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圣山”。自古山川秀,太少无穷奥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来把你敬仰少林,少林,有多少神奇故事到处把你传扬一部《少林寺》,让这座隐藏在少室山密林中的千年古寺名满宇内,成为海内外很多游客来河南旅游的首选地。说起嵩山,你会想到少林寺。说起少林寺,你不一定会想到嵩山。随着少林寺在商业化道路上越走越远,或者说在人们的生活中越走越近,人们觉得这里少了自己想要追寻的沧桑和厚重,却多了想要逃离的浮躁和浅薄。其实,当你的眼光看到嵩山,就是看到了沧桑;当你的脚步踏上嵩山,就是踏上了厚重。偌大的嵩山,并非只藏了一个少林寺。嵩山还有很多神奇故事值得传扬,还有很多文化景观值得敬仰。嵩山沧海出高山嵩山,是亚洲最早高昂的头在嵩山,有一种沧桑是人间的沧海桑田难以形容万一的,那就是沧海出高山。36亿年前,地球还是水球,灼热的岩浆从地球深处冲出地壳,遇地表水而凝固。在冰与火之歌中,地球成陆时代来临,诞生了包括嵩山在内的六个古陆块。历经23亿年前“嵩阳运动”、18亿年前“中岳运动”、5亿年前“少林运动”等全球性地壳构造运动,嵩山在六变海六成陆后,终于在3亿年前永久地高昂起了她峥嵘的山头。当嵩山在沧海横流中显露高山本色的时候,喜马拉雅山和秦岭都还在海底沉睡。嵩山小范围地区连续完整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世同堂”的地层,被誉为“地质史记”,为世界之绝唱。嵩山周公测影台·观星台周公测影,郭氏观星。天地之中,化成天下嵩山河洛,乃夏商周三代所居之地。西周建立后,周公觉得要想国家长治久安,国都就必须建立在天地之中,这样才能旁及四方,而不是偏居一隅的镐京。利用土圭土表测日影,周公得证阳城为土中,于是便在洛邑营造都城成周。虽然最终西周没有迁都,但“中”文化却在这里生根,生发出了中国、中华、中原、中州、中岳、中土、中央、中天等词语,至今河南人的标签语汇还是“中”。另外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就是由周公首倡,在这里测定了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唐代将测影台按周公旧制改成石圭石表,以便永世保存。周公以后,历朝历代进行天文测量就再也绕不开他圈定的这个坐标原点。13世纪末,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以嵩山观星台为中心,在全国建了27座观测站进行四海测验,更精确地测定了二十四节气,编制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与现代观测值365.2422日仅差25.92秒,使中国施行的历法比西方先进了300多年。嵩山观星台是四海测验中至今仅存的观测站,郭守敬在观星台上的成就彪炳日月。今天人们在月球背面命名了一座“郭守敬环形山”,在火星和木星间命名了一颗“郭守敬小行星”。嵩山中岳庙正正堂堂地,巍巍焕焕京中岳庙在嵩山黄盖峰下,是我国最古、最大的官式祭祀建筑,是世界道教主流全真教的圣地。前身为太室祠,始建于秦(前221-前207年)。北魏时,太室祠改称中岳庙。秦至西汉年间,太室祠在万岁峰上。汉武帝增修太室祠,并封太室为嵩高,正式与中国原有四岳并列,称“中岳”。公元118年,东汉安帝建立太室阙时,将太室祠迁至今址南、太室阙北。696年,女皇武则天将历来都在东岳泰山举行的封禅大典,搬到了中岳嵩山,中岳庙声望大增。730年唐玄宗增建时,奠定了今天的庙址。中岳庙在汉武帝以后历代多加扩建,现存庙制基本保存着清代重修后的规模,共有建筑400余间。乾隆时按照北京故宫的形制对中岳庙进行了全面整修,故称“小故宫”。作为历代帝王祭祀中岳嵩山的国家级场馆,庙内古树古物众多,有古代碑刻73品,汉至清代古柏330多棵。相传秦始皇时有大力士名阮翁仲,威震匈奴,死后秦始皇为他铸铜像立于宫门外。后来宫阙庙堂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就被称为“翁仲”。石翁仲到东汉才有,一般多立在墓前。中岳庙的石翁仲就是东汉遗物,造于公元118年,高1.2米,平头大脸,双手杵剑。中岳庙崇圣门东侧有四尊宋代铁人,高3.5米,昂首挺胸,振臂握拳,屹立在古神库四隅,是我国形体最大、保存最好、造型最佳的铁铸艺术珍品,也是嵩山的镇山之宝。据说每逢三月、十月庙会,众多百姓会携子来此排队认干亲。中岳庙有一尊刻于明代的五岳真形图碑,以五个不同符号代表五岳,上右为东岳泰山、左为北岳恒山,下右为南岳衡山、左为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居中,符号形状“泰山如坐,华山如立,恒山如行,衡山如飞,嵩山如卧”。线条诡异,无人能解其意,传说山中配此符可辟邪。现代研究认为,五岳真形图应为等高线平面入山线路图。虽属道符,却暗含着唐代以前的地图学成就。嵩山崇福宫·嵩阳书院曲水流觞会群贤,青山道场新儒家崇福宫在万岁峰下,是北宋皇室夏季避暑离宫、河南现存最早皇家园林建筑。原名万岁观,创建于公元前110年。是年,好求长生的汉武帝游嵩山闻山谷中三呼万岁,遂称之为万岁峰,并在峰下建万岁观。“万岁”一词由此而来。北宋时,崇福宫是道家神仙宫,管理者却是时之大儒。主管崇福宫的名儒官员先后有范仲淹、韩维、司马光、程颢、程颐等百余人,他们在官场上被贬谪至此,却不经意间把崇福宫及相近的嵩阳书院升华成了新儒家的青山道场。崇福宫内现在还存有他们曲水流觞、咏怀论道的泛觞亭、流杯渠遗址。嵩阳书院因坐落于嵩山南麓而得名,与商丘应天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嵩阳书院是现在风行世界的新儒学的策源地,发生过“程门立雪”的故事。福建进士杨时放弃高官厚禄,来到河南向程颢、程颐兄弟问学。当杨时携友冒雪来到嵩阳书院,正逢程颐坐着闭目养神,便恭敬地立在门外。当程颐睁开眼睛,两人脚下积雪已有一尺多厚。杨时学成,程颢送他去岳麓书院南传理学时曾感慨“吾道南矣”,至今还有“道南正脉”匾额挂在岳麓书院讲堂。历史上嵩阳书院曾是佛教、道教场所,初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名嵩阳寺。隋大业间改为嵩阳观。至宋名嵩阳书院。书院中尚存“大唐嵩阳观纪圣德应以颂碑”,高9米,宽2米,厚1米,为河南最大古碑,号“嵩山碑王”。乾隆有诗云:“书院嵩高景最清,石幢犹记故宫名。”相传汉武帝游嵩山时,见一棵柏树非常高大,随口封为“大将军”,转而又见到更大的“二将军”,更更大的“三将军”,树越大,官越小,汉武帝自圆其说道:“先入者为主。”现在大将军柏和二将军柏依然在嵩阳书院里蓊蓊郁郁,三将军柏已毁于明末战火。登封民谣纪此事云:“大封小来小封大,先入为主成笑话。三将军恼怒自焚死,二将军不服肚气炸。大将军笑倒墙头上,自觉有愧头低下。是非颠倒两千载,金口玉言谁评价?”现经鉴定,将军柏为原始柏,迄今已经4500余年,几与华夏文明同岁。嵩山大法王寺嵩山七十二古刹,刹刹皆朝法王寺公元67年,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用白马驮着佛经佛像,沿丝绸之路来到东汉都城洛阳。次年,汉明帝为之在都城敕建白马寺。两位高僧觉得闹市不宜译经。71年,汉明帝又下令在嵩山玉柱峰下建大法王寺。作为佛教初传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大法王寺比白马寺晚三年,比少林寺早424年,古称“嵩山第一胜地”。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开悟成佛,种植菩提树也就成了佛寺的仪轨。然而,当时的中国找不到菩提树,摄摩腾和竺法兰便在大法王寺各自种了一棵中国特产而又长寿的银杏树。从此,银杏树就成了中国的“佛门圣树”,摄摩腾和竺法兰手植银杏树也成了大法王寺的镇寺之宝。大法王寺后的塔群中,现存隋塔一座、唐塔三座、元塔一座、清塔一座。隋塔为舍利塔,建于公元602年。845年,唐武宗灭佛,史称“会昌法难”,大法王寺也衰落了下来。2000年,在大法王寺的2号唐塔地宫里,出土了盛有释迦牟尼三颗佛骨舍利的飞天舍利盒,以及一通《释迦舍利藏志》,记载了会昌法难之际,为了保护舍利,两位僧人将其从舍利塔转埋于此,并立碑记之。我国有中秋赏月的习俗,杭州西湖、苏州虎丘都是历史上有名的观月胜地。大法王寺大雄宝殿的西边,有两山相峙如门,这里就是“嵩门待月”之地:“嵩门胜迹冠中州,幸此登临值仲秋。皓魄悬挂苍谷口,清光满射碧山头。”中秋之夜,圆月从嵩门中徐徐升起,清辉洒满周围山峰,让人“嵩门待月不忍归”。嵩山汉三阙夏功汉业篆隶刻,中外交流汗青留阙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威仪性建筑,常左右成对,象征进入庄严之地的庄严之门,一般分为宫阙、城阙、庙阙、墓阙等。汉代石阙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地表建筑,仅有20余座。其中,嵩山汉代太室阙、少室阙和启母阙更是凤毛麟角的国家级祠庙阙。早在1961年即名列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编号为1、2、3号。汉三阙共有200余幅画像,涉及汉代宗教、神话、生活等多方面,将近两千年前的汉朝刻画得栩栩如生,诚然一部石刻《汉书》。也因此,嵩山汉三阙都被加盖保护房,旷野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古典意境只能想见了。太室阙是中岳庙前身太室祠的神道阙,由太室阙和中岳庙构成的礼制建筑群,是中国古代祠庙建筑群空间处理的优秀范例,也是古代山岳崇拜的历史见证。1942年,因为痛心于从古至今多有人在太室阙上乱铲乱刻,当时的中岳风景区整建会为太室阙修建了保护房,并在房内南墙嵌石一方,明言“不准游人在太室阙上题字”。太室阙保护房是全国唯一现存民国年间文物保护设施,被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是“保护文物的文物”,于2008年重修。太室阙上刻有很多传统祥瑞动物的形象。去年郑州动物园引进两只中美貘,据说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动物园有貘展出,国内从前只有北京动物园有。而太室阙上就刻有貘的形象,说明近两千年前的东汉就有貘的存在。太室阙上还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这些黄帝部落、夏商部族的图腾形象。太室阙上的双龙穿璧图曾让人诧异奥运五环竟然有如此遥远、古老的中国版本,其实此图刻画的是龙王在苍穹中盘旋,寓意风调雨顺。倒是启母阙上的蹴鞠图,一经公布,轰动世界,“石”证如山地坐实了中国是世界足球的起源地,其拓片还曾送与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公元123年,为纪念大禹在嵩山治水功绩,东汉地方官在现已不存的启母庙前修建了启母阙。启母阙上不仅以图文形式记录了“大禹化熊”“启母化石”等大禹治水故事,还记录了近2000年前并存于丝绸之路两端的汉王朝和古罗马帝国的第一次接触。《汉书·地理志》载,120年,有“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的罗马幻术艺人进入东汉都城洛阳。他们的表演场景就铭刻在了三年后兴建的启母阙上。作为中华民族的诞生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嵩山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嵩山不改,丝路迭代。中国在这里诞生于世界,中国也从这里走向世界。来源:郑州晚报登封播报微信 &作者:高鹏敏掌上登封▏人才招聘…主编:崔宏达 康小孬& & & & & & &编辑:吴明明 苏书辉& 王伶俐 &yoyo&&& & & & && & & & & & & & &&客服微信:df版权归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百度/手机应用搜索“掌上登封”&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手机客户端 &了解更多登封资讯、便民信息、 还可以领取 5 元话费哦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传播登封声音,推介登封文化,展示登封形象,弘扬嵩山精神。爱登封,宣传登封,看登封资讯,观登封美景,尝登封美食,玩乐登封尽在 @掌上登封,懂登封人、更懂登封生活.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北京盘古登封投天中寺被叫停,少林寺回应:我们关系微妙!
该帖被浏览& 218&次,回复&0&次
在被叫停的施工现场,各方仍在博弈,张玉、市政府领导、市文物局官员、居委会书记轮番登场。他们曾是天平的一方,在天平另一方――国家文物局的政策下,变换角色。
北京盘古登封投天中寺被叫停,少林寺回应:我们关系微妙!sina
特约撰稿 |曾建中
相比真名张玉,“张大师”是登封市部分官员更为熟悉的称呼,虽然带发修行的他说自己“看不上”这个称呼,更喜欢被称为“老师”。大师也好,老师也罢,背梳头、个子不高的张玉现在陷入留与撤的“两难”境地,他投资的天中寺因地处世界文化遗产缓冲区,未批先建,被国家文物局叫停,已近两个月。在天中寺施工现场,一个佛殿已初具规模,一人环抱粗的木材堆积着,更为注目的是一尊近10米高、80吨的翡翠佛像,现放在天中寺施工现场一处简易的铁皮房里。由这尊佛像为基点扩散,形成一个利益场,围聚了利益各方。因佛像,张玉获得登封市政府支持,复建天中寺,反过来,登封市政府提供诸多支持,留住佛像。寺由佛像而起,但其距离世界文化遗产非“绝对安全”的距离,让国家文物局显现谨慎,对其叫停。在被叫停的施工现场,各方仍在博弈,张玉、市政府领导、市文物局官员、居委会书记轮番登场。他们曾是天平的一方,在天平另一方――国家文物局的政策下,变换角色。登封市文物局的官员每天来两趟,巡查是否施工;居委会书记不定期查看佛像,确保看好了“门”;张玉依仗佛像,向文物局的官员、市领导施压,曾表示自己只愿等待3个月,若不行就撤;而登封市领导,亦不时亲临现场,显现支持决心。5月25日,张玉说天中寺还处于报批状态。相比20多天前,张玉把“撤退”的最后期限延长了,现在他愿意等到8月底,不行就撤,先撤掉大佛。事实却并非由一尊佛像复建一座古寺那么简单。对登封而言,2010年申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并未给登封的旅游带来很实质的推动,而“天中寺”将打造为“天地之中”内涵的承载地,也让登封的旅游有新的增长点。而对于登封的“名片”――而言,却担心未参与建设的天中寺,将冲击自身的客流,更要承担可能被误认为少林寺下院的“责任”,因一旦出现不好的现象,“骂名”可能留给少林寺,却不享有好处。..........▲
复建天中寺张玉的部分“命运”与登封市真正开始捆绑在一起,日是个重要节点。这天上午,时任登封市长、现任市委书记的郑福林主持召开市长办公会,其他10位领导参加。会议决定,同意北京盘古文化发展中心投资,恢复建设天中寺。张玉是这一中心负责人。据其自述,现年72岁的张玉曾在新疆政府部门任职多年,上世纪90年代初停薪留职“下海”,从事易货贸易,将国内囤积的货物弄到俄罗斯,换取这里的货物销售国内,比如白糖换尿素。当时国内尿素紧缺,加上进口尿素免税、出口白糖退税,张玉挣了不少钱。张玉有钱后去缅甸赌玉石,一觉得好玩,二想发点财。刚开始赌的都是小玉石,经常输,后来赌大玉石,将5块巨石运回国内,命运轨迹有了变化。张玉后选择在山西某寺庙带发修行,并将5块玉石雕刻成不同佛像人物,翡翠佛像由此而来。各种因素的交错下,其中两尊佛像在2010年被运到登封市,张玉说自己在徒弟的介绍下结识了当时的市领导。领导建议将佛像留在登封,可提供建寺的土地。张玉刚好也有建寺庙安置佛像的打算。一拍两合。张玉花费两三个月时间,在嵩山各处寻找合适的庙址,最后选择了太室山万岁峰下。登封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吕宏军参与了选址。在他看来,这里符合“深山藏古寺”的要求,而且这里四面环山,又比较开阔,适合建寺庙。最终决定建寺庙的名义是恢复建设“天中寺”,这其中有个原因,登封市在2010年申报“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决定重建该寺,恢复原有规模。根据2008年出版的《登封市志》记载,天中寺建于唐或唐以前,位置“在,具体不详”。2011年6月的《天地之中天中寺详细规划》将天中寺的遗址确定为在万岁峰下。登封市文化界的一知情人士透露,在决定复建天中寺后,登封市相关人员进行了后期理论的考证和补充,这才确定了遗址,其中吕宏军参与了这一工作,他也是《登封市志》的主编。吕宏军解释称,天中寺在万岁峰下是根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记载得出,而对参与补充理论,他的回应是“网上爱怎么说怎么说”。“名正言顺”后,天中寺项目拿到了登封市政府批复同意建设的文件,登封市发改委、环保局、文物局的批复文件也先后拿到。项目总占地面积46.81亩。在上述市长办公会后第8天,天中寺项目启动。登封市政协委员王振北去了现场,他发现,当时登封市人大、政协、统战部的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他拍了不少现场照片发在网上,后被登封市文物管理局领导找到要求删除。对这一仪式,目前网上找不到报道。天中寺外的各项基础设施由登封市政府配套解决,包括停车场建设和水、电、通信、暖、气的接入等。张玉说,他是在施工场地完成“三通一平”后才接收的,加上原住居民的拆迁安置等,这些项目投资有上千万元,他没有掏钱。此外,北京盘古文化发展中心还被免除应缴纳登封市留成部分的各种规费。张玉的投入在“地面”上,他说自己从非洲进口红木,从其他地方买来各种木材,准备建设七座大殿,1个山门,其中一座大殿面积2096平方米,他认为这是全国最大的。这个大殿里面,将摆放着高10米、重约80吨的翡翠佛像。这是5尊佛像中最大的。..........▲
三次叫停张玉的雄心接连受挫。按照他的计划,今年年底完成三座大殿建设,2017年三座大殿、一个山门全部完工,现在才建设完一个大殿的框架,“现在不知道什么完工了。”这缘于去年春节前,一封来自国家文物局的督查通知。该通知叫停了天中寺项目。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长宫嵩涛说,这一通知写明了天中寺建设叫停的两个理由:位于启母阙东侧、位于缓冲区内。启母阙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一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天中寺在启母阙东侧450米处。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批复》,启母阙的保护范围包括“自保护房东壁向东300米”,建设控制地带包括自保护区边线向东外扩150米。两者相加刚好为450米。宫嵩涛说,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在世界文化遗产里面成为核心区,天中寺处在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边缘,以及缓冲区内。当时登封市政府做出两项决定:天中寺不能再施工,另为解决天中寺停工问题,由宫嵩涛具体负责《“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管理规划》的报批工作。这是第二版,也是修编版。第一版早在2010年申遗成功后即已做好,报国家文物局审批时,被提出一些修改意见。修改、补充和完善,加上因去年涉及登封市修编《世界历史旅游文化名城概规》、调整城市总规,被耽搁了一些时间,修编版一直未能上交。天中寺在4月上旬还继续施工。张玉说,他要在大殿上铺上瓦,以免雨水淋坏大殿的红木。这一举动很快被国家文物局监控到,再次将其叫停。宫嵩涛也差不多在这个时间报批了《“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管理规划》。天中寺被叫停在2011年报批时即埋下伏笔。在回复河南省文物局《关于上报登封市天中寺选址及规划设计方案的请示》的函件中,国家文物局表示,拟建项目选址应十分慎重,不得对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抓紧完成“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边界调整和保护规划修编等工作,尽快按程序履行审批手续。对天中寺选址万岁峰下,国家文物局在回函中也提出疑问:应加强基础研究,为拟建项目选址提供确凿的考古、历史依据。吕宏军还是“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起草人,他偶然提及的一个细节是,在这一文本中,将世界文化遗产的影响区范围定为:以其为中心,半径1千米范围内。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影响区不是一个很规整的圆圈。但他也认为,这一文本不是法律法规,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对遗产旁新建建筑不能形成制约,能形成制约的是正在报批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管理规划》,一旦获批,将根据其中内容,对天中寺是否违规做出裁决。宫嵩涛认为天中寺属于“未批先建”,因第一版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总体保护管理规划》中即有核心区为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规定。缓冲区可以进行建设,但需要报国家文物局批准,再根据具体规划做评估,而天中寺目前尚未获得批文。在这之前,天中寺的复建也并非顺利。王振北说,2012年8月上旬,天中寺因建设违法被停工,可能是未获得河南省林业部门的认可。张玉也表示这一年曾停工,即因为林业部门因素,但不记得具体时间。到日,天中寺才获得河南省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虽然《2011年7月的登封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议纪要》规定,天中寺各项手续完善后方能开工建设,但诸如登封市宗教事务局、河南省住建厅的批复在2012年、2013年才下发。张玉说,自己并不需要去跑手续,而是等着相关部门送过来。一位曾担任登封市发改委领导的官员透露,在天中寺手续的办理“肯定是高度重视,尽快提供服务。”登封市官员李铭(化名)透露,天中寺是登封市的重点工程,纵然有些部门对办手续有疑问,但也需要听市政府的,“前面同意,现在被叫停,说明前期的执法力度不够。为啥干到这个地步,说明有政府作为后盾。”
分享到:&&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登封少林寺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