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玄无极老母简介剑祖神灵简介

昆仑仙宗十三代传人刘培中先生简谱
  一.出生背景与家庭
  师父姓刘、诞生于清光绪九年(公元一八八三年)十月十九日吉时于山东省临沂县,单名鑫,字培中,后以字行,师生而灵慧,五月能言,有神童之目,先祖世世封侯,为鲁之巨族。父-炳臣公,乃清廷世袭侯爵。母-吴太夫人。清光绪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师父六岁、幼秉宿慧,迥异常儿,六岁得道祖度化,重拾道根,道号-妙真子。
  二.幼年逸事
  师父自述:
  妙真在幼年,未满六岁,在门外石上向后倒跳,不慎将左眉上撞破流血不止,以后得破伤风,伤处其痒难忍。午间在院内坐晒日光待医生来,无人在,忽见一道长至,将我叫到屋内,命我跪在面前,取出葫芦,命我拔其盖,我用力不能拔开。
  道长曰:不开窍。
  自将葫芦拔开,用竹签沾药擦伤处,立觉其凉如冰,有二分钟,痛如火烧,立刻全身大汗。
  道长曰:好了!起身而去。
  妙真小不懂事就地而睡,后医生同父亲回来,见我脸上有药,随手一摸,药落、伤好。
  父问:何人用药?
  我答:道士。
  父问:道士何去?
  我答:走了。
  父问:何方道士?
  我答:不知道。
  回想师恩永难报也,今来台湾,时常痛泪,想念恩师,今人不知求修,只有伤心也
  三.修行、布道历程
  1.宫内学道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一八九○年),师父八岁,祖师着人赴山东,谕知炳臣公,将召进京。
  清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十岁,是年五月十四日,以神童膺选入京,至清宫怀仁堂拜道长为师,研习天文数理、道功拳剑,道长赐师道号:妙真子。老道人姓李,为一成道的道家明师,隐名居于怀仁堂钦天监之内。宫中之人皆尊称为李师父。时师实龄,祇有九岁。进宫后,蒙光绪皇帝赐名「玺」。
  师父自述:
  敝人自幼拜师,学气象天文,每日除凝视气象,听师讲解混天仪相象仪测量的奥秘,夜间观察星斗,日间按干支分析日月气象,以宫卦生化、定五行、七政飞星数,五行星的隐现,五斗星的移转,有时合玄数,有时合易理。五年经过蒙师传授,早晚静坐,静功秘诀,先指点真气之窍,次指点如何发性神真气,打通元真之穴,固守灵玄之机,提发阴蹻奥玄之妙,打通三焦之气,开任督二脉。正在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神将守形之时,忽然在目前发见太极图转动。当将所见禀师,
  祖师曰:
  太极为文武之圣,文能启发大智能,博古通今,性明易理。武能启发内三元真,贯通奇经,功能登造极,慧能引借天地之灵气,合全身功力,内外玄功,随心而用。
  师父言:
  由此蒙师(祖师)在功课外加传太极拳。曰:此拳为道功拳,不但武功精湛,并能长寿。如以内功吸引天地之气,文武功同时臻于上乘,道者不但文武兼通,更可知明达圣,而遂于大明之上。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师父十一岁,是年十月满十岁。
  祖师开示三才合一大道:妙真、你满十岁,天生灵慧,但须知脱化二字全在天地电能。吸地灵三年,当增寿百年。吸山海灵气五年,增寿千年。能吸收天上三光五星十年,寿增万年。能知三才元真合一归纳本体则金仙。
  师父言:可惜世人有此坚决性少,太可惜也。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师父十四岁,是年春二月受道长(祖师)之命、跟随 梁公仲铭先生学习太极拳,每日以二、三招,反复练习,来年梁公仲铭先生授师父太极拳一百零八式使用法,举凡出掌换式,及手眼身法步法等要诀,均详加解释。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师父十六岁,是年一月十四日晚,于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练所习太极拳。
  祖师观后谓:此拳不能防身自救。
  又云:万种动物,皆有防身技能,如想自救,须学挨打。
  命师父以此禀告梁公。
  梁公闻言、惊曰:李师父世外高人也!乃另授软、绵、缩、小、巧,闪、展、腾、挪、封、避、砍,以及攻破之法。此后,每日早晚复授师父拳术亦由一式变化出七招式,心法上亦指点内外窍穴,并将内功之运用,以及养气养神之秘诀,一一传授。
  2. 修习与考验
  到了十八岁,祖师为考验师父,从北京带他朝昆仑,当时没有利用交通工具,一路步行。祖师在前面轻轻松松一甩一甩的大步走,师父跟在后面,背着宝剑与打坐用的垫子,紧跟着跑,几乎都赶不上。走着走着,脚上也起了泡,久了水泡也磨破了,破了再起泡,苦不堪言,晚上就在乡间小屋歇息。怪的是,那边已有锅、盘碗,拿些野菜,自已煮食,饭后把炊具、盘碗洗干净,摆在那儿。第二天继续上路,又到另一地方的小屋歇息,照样有干净的炊具盘碗可使用。但如果当晚用餐后未洗就放在那里,第二天上路后到达休息的地方,餐具也是脏的,只好洗干净再用。晚上就静坐歇息,看看自已,满脚不是磨破就是水泡,痛苦万分,内心有一大股怨气。想想在宫中生活有多舒服,何苦要忍受皮肉之苦,千辛万苦去朝昆仑?祖师都看在眼里,可是却不吭声,尽管自已休息。日复一日,旅途同样单调无味和艰苦,满腹委曲。过了一段时间,祖师便对 师父说:我们回京去吧!就这样不明究理的返回宫中。
  隔了不久,祖师又带师父做第二次朝昆仑之旅,一路上又与第一次一样,吃了不少苦头,脚上起水泡且磨破,内心又开始抱怨,想起在宫中及家里舒适的日子,更是烦恼,怨气冲天,只是不敢发作而已!这次又是没到达目的地,就折回北京去了。来往于宫里的贝子,贝勤爷们,纷纷问师父朝见昆仑了吗?顿时令他觉得羞愧万分。
  3. 三上昆仑
  师父于十九岁任职钦天监,掌理全国天文舆地,为慈禧太后所器重,其后,祖师第三次带师父朝昆仑,这次师父痛下决下心,抱着必成的决心前往,心想去了就不再回来,果真能上得山,也就不准备下山了南要是去不成也无颜回京。经过彻悟之后,就不再胡思乱想,也记起自已学的陆地飞腾。走起路来轻松愉快,一点都不觉得猎累。有时还拉着祖师的手,边走边听祖师讲故事。有一天,走着走着,祖师忽然停下来了,师父问怎么不走了? 祖师答说:你看,还有路可上吗?一看才知已到了山顶,终于到达昆仑山上了。不少人在旁恭迎祖师,然后把师父带到一间屋里休息,就径自离开,立刻有人拿衣服让师父换洗,也准备食物给师父吃。第二天就不再吃东西,也不觉得饿。第二天恰巧是初一,每逢初一、十五,是道祖在昆仑山讲道的日子,大家都往大殿去。祖师走在前面,师父跟在后面,其他人都在旁边的小路走,快到大殿时,每个人都跪着低头听道祖讲道,师父也不例外。听着听着,觉得声音很熟悉,一而再,再而三,好奇心驱使,终于不顾一切的抬头来一望,才晓得道祖就是祖师,就是自已的师父。道祖马上投来锐利的眼光,只得赶紧低头。从前只知道自已的师父姓李,连名子也不晓得,直到这认把他带上昆仑山后,才发现自已的师父就是道祖。以后才知道每当有重大的变迁时,道祖都会亲自下来,隐于朝廷间,做辅国化民的工作。
  4. 元元师恩典
  上昆仑山时,师父还背着一把青钢剑,据说是三国时代赵云使用的。这把古代名剑,师父一直很珍惜,当做宝贝一般看待,因此随身携带上昆仑。有一天,在屋里打坐,忽见一个穿著红衣裤腰间扎着带子,梳着辫子的好像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的跑进来,就拿起师父的宝剑。师父心头一急便说:手贱!深怕锋利的剑伤了小姑娘。小姑娘一听一听大为生气,怒道:你说什么!手贱,你师父都不敢对我这么说,这剑只是一把废铁!师父大不以为然,忽然想昆仑山不是寻常人能来的地方,赶忙道歉,可是心中还是不服气。小姑娘说:心里还不服气是吗?说是一把废铁就是一把废铁,不相信吗?你试试看。这时祖师也进来了,祖师说:师辈要教你,还不赶紧叩谢!于是师父赶快叩拜。那小姑娘拿起宝剑,叫师父往她身上砍。师父拿起锋利的剑,犹疑不决,怕伤了师,迟迟不敢动手。师辈说:不要紧,尽管动手。师父只好遵从,但还是不敢下手,举起剑来轻轻往她身上砍,可是与她身体还有一段距离,宝剑就被弹回来了,让师父吃惊不已。师辈要他再试,他举起剑用力砍,结果剑被弹得更远,且铮铮地响。师辈要他再试,这次他把真炁也灌上,用力一砍,结果从师辈的腰间划过,吓得师父闭上眼睛扔下宝剑。却听到师辈咯咯地笑道:我说是废铁,还不相信,这下不就证明是废铁了吗?睁开眼睛看见师辈仍好好的,一发未伤的站在那儿,大为惊异的松了一口气。于是师辈就教师父有关于体系--经、脉、骨、髓的修炼方法,以达到返老还童,道剑合一的目的。后来师父问道祖此位师辈年纪多大,道祖说:不记得了,大约有二千多岁吧!她即是剑派有名的红衣女--元元儿。
  5.取三卷天书有一天 师父在无意中,忽有所感,总觉得着大殿后面有一山洞,并有很熟悉之感。于是信步而去,果然发现一洞,并无人看管,即进洞观看。见洞内壁架上放着很多书藉,在当时师父曾自言自语的说:不过不记得从前那洞内放着有书。当时未追问,现在思之颇使人回味。其中有一部书前面忽然光芒四射,近前一看发现书前面放着一面三角牌,才知道,光是由此牌射出。信手将书拿出翻阅,方悉分天、地、人三部,正在翻阅时,忽有两个道装道人进来,稽道曰:恭喜师弟,我们在此守护此书已很久了;今你既得此书,尚望好自为之,说完即退出洞外。正在犹疑不定的时候,道祖飘然而进,并和颜曰:此乃缘份,无法避免,恐怕你也要很快下山了。师问何故,道祖曰:此书为始祖亲撰,从无人阅过,分天、地、人三部,奥秘尽于此书,得之者必下山负责传布仙宗大道。师欲放回书架,道祖曰:不可,此为缘份。三卷天书都是以古字书写,但以迨看均能明白,其内容师父记的如下:三卷天书。
  一卷是论天上所有事。
  一卷是论地下所生及所有益未来之事。
  一卷是论人身精、气、神,及周身三百六十五骨节,五脏六腑,三关九窍,性命之分,意神性灵魂魄之关窍,气分阴阳之成数,合宫卦之论,分先后之效力,如何能变化的现形,指何物而成道,这皆是所论之一部。最后还有天、地、人合一之妙用,三才之阴阳分化,生出水火相镕,而变成了水火相济之源。如何生玄妙,如何有奥妙之法,如何夺天地之造化,如何借天地长生,如何永世长存,如何将四海水共成一体。再能变乾坤及人的变化,使物之变化,并以物变人,阴阳反变,人变物之反常,借用天地,使天地变化,乾坤随手而动,这皆是三卷天书中之论文。
  6.叩谒玄玄无极剑祖
  在山上,师父都是单独行动,因此他到处走走,有一天,信步走到后山,有一位气宇轩昂,年轻英巂的羽士站在那儿,向师父招手。师父就过去向他顶礼,以师父相称。他很高兴的点头,原来他就是剑派始祖玄玄无极老祖,即是徐羽君老祖也。昆仑仙宗玄门道剑合一已经二十七甲子,道剑如何会合一呢?原来剑祖帮助盘古开天辟地,将所收天上五色浩气,炼出五把剑,黄色的金光剑,自已携带,其余紫白青贵四光剑,流传世间,发生了许多事故。相传后来至汉家,为天旱不下雨,死人太多,各洞神仙都出来,才算出是旱拔作怪,各神仙不能除此患,乃是道祖驾到,正欲用真火烧死旱忽见一道华,旱拔被劈为两段而死。当时见一少年羽士飘然而来,道祖问道友何人,少年当答野人徐羽君。问他用何物斩了旱拔,答说宝剑,细细谈起用剑修持更快,剑又不怕浊气。老祖徐羽君,乃将金光剑传世,道祖复以仙宗秘诀传世,道剑合一,以救末劫。所以现在才敢将秘诀公开传授。若不是这末劫,绝不公开传授秘法的。
  7. 叩谒始祖
  师父随祖师第三次上昆仑时,在途中曾遇始祖。师父写道:
  昔年随师(祖师)上山见一棵老松,问:此松有多少年?
  师曰:不记年也。
  再问:树下老人是何人?
  师拜曰:上人自有子午即坐此树下。
  师命:快走,不可多看!
  妙真叩拜而去,后来才知 始祖在此,为何又在玄门洞中叩见,至今想来玄妙之术奇妙无比,所以回来将所见作成偈语曰:
  昆仑山有一棵古松老树,上无枝又无叶冬夏长青,
  树下面坐一尊说法老祖,从午时上浦团直到于今,
  他说的无影话真言妙语,他点的无油的两盏明灯,
  他住的黄金塔巍巍不动,青芽松黄芽柳照祖金身,
  他吃的菠萝蜜长吃长有,菠萝叶齐偏衫穿在身中,
  参透了解透了开关斩窍,参不透不得醒还是迷人。
  这是妙真自悟几句话。
  在清光绪廿七年十八岁时随师(祖师)朝山,师(祖师)命在石岩坐候言:有人来。遵命坐石上少时,由西北方来一道者,对我笑
  言:孩子在此何事?
  我立起言:在等人来。
  观来者六十岁。又问:你等何人?
  答:不知。
  又问:汝师何去?
  我答:不知!
  我即问:前辈何人?
  笑曰:
  混元得道不计年  时同宇宙常变迁
  混沌几次卧玄洞  为待儿童继玄阐
  玄之又玄是吾开  专为童儿出洞来
  有日接受书三卷  慎传玄门众妙仙
  言毕化光而去!我即跪叩。至今想起仍是泪流不止,回想道之宝贵,今在台以出世法传授,确实难以悟解道玄生化奥理。师父讲道时有言及鸿钧始祖:实在我不敢说!我不敢说!我不敢说 祂老人家是...,哪敢?不敢讲这事情!已经天地多少变化都是祂老人家手里。
  8.昆仑面壁参玄
  在昆仑山上,师父亦对昆仑玉壁面壁了三天,因为师父已有修炼的根基及灵慧,在短短的三天就了悟明了天地人的一切现象。此玉壁是由于昆仑玄门地灵上升,与天上天灵,相遇于昆仑页兜率宫,凝结成玉壁,宽丈余,高三丈余,白中带黄色,平整光明如镜。天地人一切现象,均反映于上,欲研究暸解,需时九年,故道家称面壁九年。
  玉壁上映现之天球为长圆形,地球如核桃形。天上十条回规线,像大脑一样,现三十六天罡,属阳,计三百八十四条,如闪电一样发亮。回规线一闪,人之大脑立即感应,地上十二条龙脉,像小脑一样,现七十二地煞,属阴地煞闪光时,人之小脑,立即感应。人体全身之关窍,亦全部映现于玉壁之上,可供修者细细研究。
  9叩别祖师
  在昆仑山中谒见了玄玄无极剑祖〔徐羽君-剑派始祖〕,受领剑派体系剑法秘诀,亦时普得鸿钧始祖无字天书三部之真传,深研精修,三年而悟透天地人、三才之奥秘,道祖就带师父下山,转眼便到北京城外了。
  师父惊奇地问道祖,怎么这样快?心中暗想当初为何要如此辛苦地长途跋涉,饱受各种折磨?道祖就说:前二次你是怎么想的,受些皮肉之苦,就觉满腹委曲、怨恨,只想过舒适的日子,而悟不透人生与大道。第三次你才真正悟透,下了决心,又我们所学,上昆仑山岂是难事?经历上昆仑山的考验及在昆仑山的玄妙机缘,师父只好身负重任,下山来完成始祖交付的责任,也是我们同门师兄弟姊妹的缘份,有幸可得到仙宗大道的洗礼。师父曾说,在山上觉得很快,大概有三、四天就回来,可是回到北京时,却已过了三年多,昆仑山可能是一个第四度空间的地方,所以山上的时间和山下的时间大不相同。
  10.济世报国
  师父回京后,在鼎革前后及抗战前后,在华北作了许多社会慈善及抗敌报国事业,救灾拯难,活人无算,抗敌报国,功在国家,但未公开传布大道。所以虽至亲好友,亦未知其身怀绝世道功。及三十渡海来台,初亦仅随缘布道,嗣奉道祖指示,大劫将至,速传仙宗大道,以消灾弥劫,乃成立中国社会行为研究社,创建中华昆仑道苑,倡行中华文化伦理道德,并依天书传授仙宗大道及道功拳剑,以端正社会风气,创造健康精神生活,与健康的国民身体,又依天象造宇宙塔,以消灾弥劫。所以全世界都灾祸频频,独我台湾,国民经济繁荣,社会安和乐利。
  四.来台事功
  1.随缘布道
  民国三十八年,师父于南京随同政府渡海来台湾,才慢慢随缘收徒,并以现代医学、生理学、解剖学、电子学、天文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名词说解,阐示三才长生大道真理,仙宗大道真传得以公诸于世。
  民国四十四年,于北投大屯山兴建上清宫。其后,又于大直兴建静修宫。以为弟子清修之所。
  2.设立研究社
  民国五十二年,时当国家戒严时期,为使聚会讲道能合于政府法令兼阐扬我固有伦理道统,乃创立中国社会行为研究社,以为仙宗昆仑派合法收徒传道之行政组织。
  民国五十九年(公元 1970
年),家师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好人好事代表,元月十二日,于台北中山堂中正厅接受各界表扬。由当时行政院长严家淦先生颁赠宣昭义闻匾额一面。家师为所有好人好事代表七十二人中最年长者。
  3.建道苑宇宙塔
  民国六十一年十月,为端正人心,护佑国境,发起筹建中华昆仑道苑于剑潭,六十三年三月落成。道苑内依天象造有宇宙塔,并供奉仙宗三祖,以期能消灾弥劫,造福台岛,泽及三千世界亿亿兆兆。
  五.哲人羽化
  民国六十三年三月,中华昆仑道苑落成开幕之日。师父当众宣布:你们有心向道者,趁此一年赶快用功,明年我将上山休憩了。满堂弟子,皆以为师父可能上阳明山静居一段时期。
  民国六十四年春,乃忽然以疾没示人,墓园安奉于大直静修宫之旁。
  师父一生淡泊名利、热爱国家,恒以传道救人为务,日夜不懈,无辞辛劳,弟子及登门求助者,不问达官贵人、贩夫走卒,概一视同仁。
  门人弟子为追思感念,乃于民国七十一年在道苑旁兴建宗师刘培中先生纪念馆,七十四年落成。并渐于各地建宫供奉,以资瞻仰及清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玄玄上人是谁?_百度知道[转载]昆仑仙宗十三代传人刘培中先生简谱
一.出生背景与家庭
师父姓刘、诞生于清光绪九年(公元一八八三年)十月十九日吉时于山东省临沂县,单名鑫,字培中,后以字行,师生而灵慧,五月能言,有神童之目,先祖世世封侯,为鲁之巨族。父-炳臣公,乃清廷世袭侯爵。母-吴太夫人。清光绪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年),师父六岁、幼秉宿慧,迥异常儿,六岁得道祖度化,重拾道根,道号-妙真子。
二.幼年逸事
师父自述:
妙真在幼年,未满六岁,在门外石上向后倒跳,不慎将左眉上撞破流血不止,以后得破伤风,伤处其痒难忍。午间在院内坐晒日光待医生来,无人在,忽见一道长至,将我叫到屋内,命我跪在面前,取出葫芦,命我拔其盖,我用力不能拔开。
道长曰:不开窍。
自将葫芦拔开,用竹签沾药擦伤处,立觉其凉如冰,有二分钟,痛如火烧,立刻全身大汗。
道长曰:好了!起身而去。
妙真小不懂事就地而睡,后医生同父亲回来,见我脸上有药,随手一摸,药落、伤好。
父问:何人用药?
我答:道士。
父问:道士何去?
我答:走了。
父问:何方道士?
我答:不知道。
回想师恩永难报也,今来台湾,时常痛泪,想念恩师,今人不知求修,只有伤心也
三.修行、布道历程
1.宫内学道
清光绪十六年(公元一八九○年),师父八岁,祖师着人赴山东,谕知炳臣公,将召进京。
清光绪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十岁,是年五月十四日,以神童膺选入京,至清宫怀仁堂拜道长为师,研习天文数理、道功拳剑,道长赐师道号:妙真子。老道人姓李,为一成道的道家明师,隐名居于怀仁堂钦天监之内。宫中之人皆尊称为李师父。时师实龄,祇有九岁。进宫后,蒙光绪皇帝赐名「玺」。
师父自述:
敝人自幼拜师,学气象天文,每日除凝视气象,听师讲解混天仪相象仪测量的奥秘,夜间观察星斗,日间按干支分析日月气象,以宫卦生化、定五行、七政飞星数,五行星的隐现,五斗星的移转,有时合玄数,有时合易理。五年经过蒙师传授,早晚静坐,静功秘诀,先指点真气之窍,次指点如何发性神真气,打通元真之穴,固守灵玄之机,提发阴蹻奥玄之妙,打通三焦之气,开任督二脉。正在无视无听,抱神以静,神将守形之时,忽然在目前发见太极图转动。当将所见禀师,
太极为文武之圣,文能启发大智能,博古通今,性明易理。武能启发内三元真,贯通奇经,功能登造极,慧能引借天地之灵气,合全身功力,内外玄功,随心而用。
由此蒙师(祖师)在功课外加传太极拳。曰:此拳为道功拳,不但武功精湛,并能长寿。如以内功吸引天地之气,文武功同时臻于上乘,道者不但文武兼通,更可知明达圣,而遂于大明之上。
清光绪十九年(公元一八九三年)、师父十一岁,是年十月满十岁。
祖师开示三才合一大道:妙真、你满十岁,天生灵慧,但须知脱化二字全在天地电能。吸地灵三年,当增寿百年。吸山海灵气五年,增寿千年。能吸收天上三光五星十年,寿增万年。能知三才元真合一归纳本体则金仙。
师父言:可惜世人有此坚决性少,太可惜也。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师父十四岁,是年春二月受道长(祖师)之命、跟随 梁公仲铭先生学习太极拳,每日以二、三招,反复练习,来年梁公仲铭先生授师父太极拳一百零八式使用法,举凡出掌换式,及手眼身法步法等要诀,均详加解释。
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一八九八年)、师父十六岁,是年一月十四日晚,于北京中南海怀仁堂练所习太极拳。
祖师观后谓:此拳不能防身自救。
又云:万种动物,皆有防身技能,如想自救,须学挨打。
命师父以此禀告梁公。
梁公闻言、惊曰:李师父世外高人也!乃另授软、绵、缩、小、巧,闪、展、腾、挪、封、避、砍,以及攻破之法。此后,每日早晚复授师父拳术亦由一式变化出七招式,心法上亦指点内外窍穴,并将内功之运用,以及养气养神之秘诀,一一传授。
2. 修习与考验
到了十八岁,祖师为考验师父,从北京带他朝昆仑,当时没有利用交通工具,一路步行。祖师在前面轻轻松松一甩一甩的大步走,师父跟在后面,背着宝剑与打坐用的垫子,紧跟着跑,几乎都赶不上。走着走着,脚上也起了泡,久了水泡也磨破了,破了再起泡,苦不堪言,晚上就在乡间小屋歇息。怪的是,那边已有锅、盘碗,拿些野菜,自已煮食,饭后把炊具、盘碗洗干净,摆在那儿。第二天继续上路,又到另一地方的小屋歇息,照样有干净的炊具盘碗可使用。但如果当晚用餐后未洗就放在那里,第二天上路后到达休息的地方,餐具也是脏的,只好洗干净再用。晚上就静坐歇息,看看自已,满脚不是磨破就是水泡,痛苦万分,内心有一大股怨气。想想在宫中生活有多舒服,何苦要忍受皮肉之苦,千辛万苦去朝昆仑?祖师都看在眼里,可是却不吭声,尽管自已休息。日复一日,旅途同样单调无味和艰苦,满腹委曲。过了一段时间,祖师便对 师父说:我们回京去吧!就这样不明究理的返回宫中。
隔了不久,祖师又带师父做第二次朝昆仑之旅,一路上又与第一次一样,吃了不少苦头,脚上起水泡且磨破,内心又开始抱怨,想起在宫中及家里舒适的日子,更是烦恼,怨气冲天,只是不敢发作而已!这次又是没到达目的地,就折回北京去了。来往于宫里的贝子,贝勤爷们,纷纷问师父朝见昆仑了吗?顿时令他觉得羞愧万分。
3. 三上昆仑
师父于十九岁任职钦天监,掌理全国天文舆地,为慈禧太后所器重,其后,祖师第三次带师父朝昆仑,这次师父痛下决下心,抱着必成的决心前往,心想去了就不再回来,果真能上得山,也就不准备下山了南要是去不成也无颜回京。经过彻悟之后,就不再胡思乱想,也记起自已学的陆地飞腾。走起路来轻松愉快,一点都不觉得猎累。有时还拉着祖师的手,边走边听祖师讲故事。有一天,走着走着,祖师忽然停下来了, 师父问怎么不走了? 祖师答说:你看,还有路可上吗?一看才知已到了山顶,终于到达昆仑山上了。不少人在旁恭迎 祖师,然后把 师父带到一间屋里休息,就径自离开,立刻有人拿衣服让 师父换洗,也准备食物给师父吃。第二天就不再吃东西,也不觉得饿。第二天恰巧是初一,每逢初一、十五,是道祖在昆仑山讲道的日子,大家都往大殿去。祖师走在前面,师父跟在后面,其他人都在旁边的小路走,快到大殿时,每个人都跪着低头听道祖讲道, 师父也不例外。听着听着,觉得声音很熟悉,一而再,再而三,好奇心驱使,终于不顾一切的抬头来一望,才晓得道祖就是祖师,就是自已的师父。道祖马上投来锐利的眼光,只得赶紧低头。从前只知道自已的师父姓李,连名子也不晓得,直到这认把他带上昆仑山后,才发现自已的师父就是道祖。以后才知道每当有重大的变迁时,道祖都会亲自下来,隐于朝廷间,做辅国化民的工作。
4. 元元师恩典
上昆仑山时,师父还背着一把青钢剑,据说是三国时代赵云使用的。这把古代名剑,师父一直很珍惜,当做宝贝一般看待,因此随身携带上昆仑。有一天,在屋里打坐,忽见一个穿著红衣裤腰间扎着带子,梳着辫子的好像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蹦蹦跳跳的跑进来,就拿起师父的宝剑。师父心头一急便说:手贱!深怕锋利的剑伤了小姑娘。小姑娘一听一听大为生气,怒道:你说什么!手贱,你师父都不敢对我这么说,这剑只是一把废铁!师父大不以为然,忽然想昆仑山不是寻常人能来的地方,赶忙道歉,可是心中还是不服气。小姑娘说:心里还不服气是吗?说是一把废铁就是一把废铁,不相信吗?你试试看。这时祖师也进来了,祖师说:师辈要教你,还不赶紧叩谢!于是师父赶快叩拜。那小姑娘拿起宝剑,叫师父往她身上砍。师父拿起锋利的剑,犹疑不决,怕伤了师,迟迟不敢动手。师辈说:不要紧,尽管动手。师父只好遵从,但还是不敢下手,举起剑来轻轻往她身上砍,可是与她身体还有一段距离,宝剑就被弹回来了,让师父吃惊不已。师辈要他再试,他举起剑用力砍,结果剑被弹得更远,且铮铮地响。师辈要他再试,这次他把真炁也灌上,用力一砍,结果从师辈的腰间划过,吓得师父闭上眼睛扔下宝剑。却听到师辈咯咯地笑道:我说是废铁,还不相信,这下不就证明是废铁了吗?睁开眼睛看见师辈仍好好的,一发未伤的站在那儿,大为惊异的松了一口气。于是师辈就教师父有关于体系--经、脉、骨、髓的修炼方法,以达到返老还童,道剑合一的目的。后来师父问道祖此位师辈年纪多大,道祖说:不记得了,大约有二千多岁吧!她即是剑派有名的红衣女--元元儿。
5.取三卷天书有一天 师父在无意中,忽有所感,总觉得着大殿后面有一山洞,并有很熟悉之感。于是信步而去,果然发现一洞,并无人看管,即进洞观看。见洞内壁架上放着很多书藉,在当时师父曾自言自语的说:不过不记得从前那洞内放着有书。当时未追问,现在思之颇使人回味。其中有一部书前面忽然光芒四射,近前一看发现书前面放着一面三角牌,才知道,光是由此牌射出。信手将书拿出翻阅,方悉分天、地、人三部,正在翻阅时,忽有两个道装道人进来,稽道曰:恭喜师弟,我们在此守护此书已很久了;今你既得此书,尚望好自为之,说完即退出洞外。正在犹疑不定的时候,道祖飘然而进,并和颜曰:此乃缘份,无法避免,恐怕你也要很快下山了。师问何故,道祖曰:此书为始祖亲撰,从无人阅过,分天、地、人三部,奥秘尽于此书,得之者必下山负责传布仙宗大道。师欲放回书架,道祖曰:不可,此为缘份。三卷天书都是以古字书写,但以迨看均能明白,其内容师父记的如下:三卷天书。
一卷是论天上所有事。
一卷是论地下所生及所有益未来之事。
一卷是论人身精、气、神,及周身三百六十五骨节,五脏六腑,三关九窍,性命之分,意神性灵魂魄之关窍,气分阴阳之成数,合宫卦之论,分先后之效力,如何能变化的现形,指何物而成道,这皆是所论之一部。最后还有天、地、人合一之妙用,三才之阴阳分化,生出水火相镕,而变成了水火相济之源。如何生玄妙,如何有奥妙之法,如何夺天地之造化,如何借天地长生,如何永世长存,如何将四海水共成一体。再能变乾坤及人的变化,使物之变化,并以物变人,阴阳反变,人变物之反常,借用天地,使天地变化,乾坤随手而动,这皆是三卷天书中之论文。
6.叩谒玄玄无极剑祖
在山上,师父都是单独行动,因此他到处走走,有一天,信步走到后山,有一位气宇轩昂,年轻英巂的羽士站在那儿,向师父招手。师父就过去向他顶礼,以师父相称。他很高兴的点头,原来他就是剑派始祖玄玄无极老祖,即是徐羽君老祖也。昆仑仙宗玄门道剑合一已经二十七甲子,道剑如何会合一呢?原来剑祖帮助盘古开天辟地,将所收天上五色浩气,炼出五把剑,黄色的金光剑,自已携带,其余紫白青贵四光剑,流传世间,发生了许多事故。相传后来至汉家,为天旱不下雨,死人太多,各洞神仙都出来,才算出是旱拔作怪,各神仙不能除此患,乃是道祖驾到,正欲用真火烧死旱忽见一道华,旱拔被劈为两段而死。当时见一少年羽士飘然而来,道祖问道友何人,少年当答野人徐羽君。问他用何物斩了旱拔,答说宝剑,细细谈起用剑修持更快,剑又不怕浊气。老祖徐羽君,乃将金光剑传世,道祖复以仙宗秘诀传世,道剑合一,以救末劫。所以现在才敢将秘诀公开传授。若不是这末劫,绝不公开传授秘法的。
7. 叩谒始祖
师父随祖师第三次上昆仑时,在途中曾遇始祖。师父写道:
昔年随师(祖师)上山见一棵老松,问:此松有多少年?
师曰:不记年也。
再问:树下老人是何人?
师拜曰:上人自有子午即坐此树下。
师命:快走,不可多看!
妙真叩拜而去,后来才知 始祖在此,为何又在玄门洞中叩见,至今想来玄妙之术奇妙无比,所以回来将所见作成偈语曰:
昆仑山有一棵古松老树,上无枝又无叶冬夏长青,
树下面坐一尊说法老祖,从午时上浦团直到于今,
他说的无影话真言妙语,他点的无油的两盏明灯,
他住的黄金塔巍巍不动,青芽松黄芽柳照祖金身,
他吃的菠萝蜜长吃长有,菠萝叶齐偏衫穿在身中,
参透了解透了开关斩窍,参不透不得醒还是迷人。
这是妙真自悟几句话。
在清光绪廿七年十八岁时随师(祖师)朝山,师(祖师)命在石岩坐候言:有人来。遵命坐石上少时,由西北方来一道者,对我笑
言:孩子在此何事?
我立起言:在等人来。
观来者六十岁。又问:你等何人?
答:不知。
又问:汝师何去?
我答:不知!
我即问:前辈何人?
混元得道不计年  时同宇宙常变迁
混沌几次卧玄洞  为待儿童继玄阐
玄之又玄是吾开  专为童儿出洞来
有日接受书三卷  慎传玄门众妙仙
言毕化光而去!我即跪叩。至今想起仍是泪流不止,回想道之宝贵,今在台以出世法传授,确实难以悟解道玄生化奥理。师父讲道时有言及鸿钧始祖:实在我不敢说!我不敢说!我不敢说 祂老人家是...,哪敢?不敢讲这事情!已经天地多少变化都是祂老人家手里。
8.昆仑面壁参玄
在昆仑山上,师父亦对昆仑玉壁面壁了三天,因为师父已有修炼的根基及灵慧,在短短的三天就了悟明了天地人的一切现象。此玉壁是由于昆仑玄门地灵上升,与天上天灵,相遇于昆仑页兜率宫,凝结成玉壁,宽丈余,高三丈余,白中带黄色,平整光明如镜。天地人一切现象,均反映于上,欲研究暸解,需时九年,故道家称面壁九年。
玉壁上映现之天球为长圆形,地球如核桃形。天上十条回规线,像大脑一样,现三十六天罡,属阳,计三百八十四条,如闪电一样发亮。回规线一闪,人之大脑立即感应,地上十二条龙脉,像小脑一样,现七十二地煞,属阴地煞闪光时,人之小脑,立即感应。人体全身之关窍,亦全部映现于玉壁之上,可供修者细细研究。
在昆仑山中谒见了玄玄无极剑祖〔徐羽君-剑派始祖〕,受领剑派体系剑法秘诀,亦时普得鸿钧始祖无字天书三部之真传,深研精修,三年而悟透天地人、三才之奥秘,道祖就带师父下山,转眼便到北京城外了。
 师父惊奇地问道祖,怎么这样快?心中暗想当初为何要如此辛苦地长途跋涉,饱受各种折磨?道祖就说:前二次你是怎么想的,受些皮肉之苦,就觉满腹委曲、怨恨,只想过舒适的日子,而悟不透人生与大道。第三次你才真正悟透,下了决心,又我们所学,上昆仑山岂是难事?经历上昆仑山的考验及在昆仑山的玄妙机缘,师父只好身负重任,下山来完成始祖交付的责任,也是我们同门师兄弟姊妹的缘份,有幸可得到仙宗大道的洗礼。师父曾说,在山上觉得很快,大概有三、四天就回来,可是回到北京时,却已过了三年多,昆仑山可能是一个第四度空间的地方,所以山上的时间和山下的时间大不相同。
10.济世报国
师父回京后,在鼎革前后及抗战前后,在华北作了许多社会慈善及抗敌报国事业,救灾拯难,活人无算,抗敌报国,功在国家,但未公开传布大道。所以虽至亲好友,亦未知其身怀绝世道功。及三十渡海来台,初亦仅随缘布道,嗣奉道祖指示,大劫将至,速传仙宗大道,以消灾弥劫,乃成立中国社会行为研究社,创建中华昆仑道苑,倡行中华文化伦理道德,并依天书传授仙宗大道及道功拳剑,以端正社会风气,创造健康精神生活,与健康的国民身体,又依天象造宇宙塔,以消灾弥劫。所以全世界都灾祸频频,独我台湾,国民经济繁荣,社会安和乐利。
四.来台事功
1.随缘布道
民国三十八年,师父于南京随同政府渡海来台湾,才慢慢随缘收徒,并以现代医学、生理学、解剖学、电子学、天文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名词说解,阐示三才长生大道真理,仙宗大道真传得以公诸于世。
民国四十四年,于北投大屯山兴建上清宫。其后,又于大直兴建静修宫。以为弟子清修之所。
2.设立研究社
民国五十二年,时当国家戒严时期,为使聚会讲道能合于政府法令兼阐扬我固有伦理道统,乃创立中国社会行为研究社,以为仙宗昆仑派合法收徒传道之行政组织。
民国五十九年(公元 1970
年),家师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好人好事代表,元月十二日,于台北中山堂中正厅接受各界表扬。由当时行政院长严家淦先生颁赠宣昭义闻匾额一面。家师为所有好人好事代表七十二人中最年长者。
3.建道苑宇宙塔
民国六十一年十月,为端正人心,护佑国境,发起筹建中华昆仑道苑于剑潭,六十三年三月落成。道苑内依天象造有宇宙塔,并供奉仙宗三祖,以期能消灾弥劫,造福台岛,泽及三千世界亿亿兆兆。
五.哲人羽化
民国六十三年三月,中华昆仑道苑落成开幕之日。师父当众宣布:你们有心向道者,趁此一年赶快用功,明年我将上山休憩了。满堂弟子,皆以为师父可能上阳明山静居一段时期。
民国六十四年春,乃忽然以疾没示人,墓园安奉于大直静修宫之旁。
师父一生淡泊名利、热爱国家,恒以传道救人为务,日夜不懈,无辞辛劳,弟子及登门求助者,不问达官贵人、贩夫走卒,概一视同仁。
门人弟子为追思感念,乃于民国七十一年在道苑旁兴建宗师刘培中先生纪念馆,七十四年落成。并渐于各地建宫供奉,以资瞻仰及清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剑祖txt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