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工上乘,图较仙,是什么意思?

热门搜索:
在线人数:42337
掌柜:一路吉祥
级别:普通店铺
实名认证:已认证&&一...
信誉值:60
好评率:100%
联系电话:
所在地区:——
开店时间:
店铺访问量:754728 次
拍卖交易会
本店相关藏品推荐
售价:¥5800元
售价:¥800元
售价:¥1980元
售价:¥680元
古玩城推荐藏品
售价:¥199000元
售价:¥85000元
售价:¥2200元
售价:¥4500元
售价:¥660元
雕工.寓意上乘的: “凯旋如意公卿福” (清)
商品货号:ART-01
一口价:¥820.00
商品运费:
普通快递:20
付款方式:账户余额支付 网银支付 银行汇款支付 支付宝
访问次数:
一口价商品,您可以直接出价购买。
议价商品,您先出价,卖家在24小时内做出答复,并以短信通知您。
本商品由 175号专家审核,请放心购买。
一口价:& 820
加入收藏夹
暂无公开的出价记录!
品  相:
规  格:
类  别:
上传时间:
备  注:
该藏品已由网站专家审核,请放心购买。
登录后查看留言! |
当前商品没有留言!
留言内容:
&199,000.00
&85,000.00
【博宝古玩城】客服QQ: 客服电话:010-0 客服手机:
京ICP证070566号贴吧讲的图片为仙图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现代端砚:只为收藏 材质加雕工判断一方好砚_收藏资讯_华夏收藏网
上月藏品图片[]张 -
现代端砚:只为收藏 材质加雕工判断一方好砚
  笔、墨、纸、砚是文房四宝。在古代,砚台是文人墨客写字绘画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砚台有名贵之分。其中,出产于广东肇庆的端砚位列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历经千年有余,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如今的端砚早已不是当年用来写字的端砚了,已经俨然成为用来收藏的艺术品了。”一位既加工端砚,又收藏端砚的汤桥先生如是说。  他告诉记者,现在端砚是稀有资源,买一方少一方。尽管他自己加工端砚的,但是他表示,自己从年轻开始对收藏都有浓厚的兴趣,所以,最好的不是用来销售,而是来收藏。目前他收藏的上好端砚有23方。“我的收藏目标是,上乘端砚五十方。判断是否是上乘的端砚取决于材质和雕工。只有两者兼而有之,才算一方好砚。  ■藏家故事:  我的目标是收藏上乘端砚五十方  汤桥原籍肇庆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即在中山创业发展,从事行业颇多。收藏是他很早以来就有的爱好。他还是当年中山收藏家协会前身乐泉会社最早的一批成员之一。  “当时我对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非常感兴趣,并且收到了58张第一套人民币。没有想到剩下的4张非常难收,有不少是只在少数民族地区发行的货币。例如,稀有的木马图等,印有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发行量也很小。当时的收藏价格也非常高,超过了自己的经济能力承受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将收藏的第一套人民币58张以23万元的价格转让出去。”汤先生有些遗憾地表示。  此后,他还收藏过陶瓷。对收藏挚爱的他关注端砚的时间并不长,“由于肇庆是老家,知道有端砚,都没有仔细留意过。2007年才第一次认认真真地欣赏了一回端砚,当时觉得效果非常不错,并以3.2万元买了一方端砚。现在看来当时的价格虽然不便宜,但并不算上乘的好砚。想收藏上好的端砚,那价值更贵。有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汤先生看到端砚的价值,2008年便在肇庆办了端砚加工厂,取当地之材,请当地的工匠。“这样就有机会收藏上好的端砚了。自己遇到的最上好的端砚是不卖的,而是自己收藏。好的端砚可遇不可求,买了一方,就少了一方,难得啊!”据他介绍,目前他收藏了上好的端砚23方,他的目标是50方。  A判断一方好砚:  材质加雕工  《渔翁仙境图》 是汤先生最得意的端砚藏品之一。在山水相映之间,一位渔翁乘一叶扁舟之上在江上独钓。周边四周树木葱郁,兼有凉亭点缀,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是2009年的时候,在一批山石经过抛光出来,而得到这样一个上等的端砚石料。”汤先生兴奋描述当时的情景。从事过雕刻端砚数十年的老工匠都表示,材质非常罕见。经过数个月的设计和雕刻成型,当时兴奋地晚上睡觉都睡不着。  对于什么样的端砚方能算上好端砚呢?他介绍,这取决于端砚的材质和端砚的雕工。“首先,一摸,能感觉到端砚石料的细腻温润,好像婴儿的肌肤那般润滑;第二,石品要好。石品是端砚石上固有的自然花纹。当一方端砚上有一些完美的石品,如青花、蕉叶白、火捺等,那艺术价值便可想而知;第三,端砚上品中多有石眼。在端砚中,有‘惟眼为贵’或者‘无眼不成端’的说法。石眼不仅可以提高砚本身的价值,而且在题材的构思创作上,容易找到亮点,给作品增添新的文化内涵。比如,把石眼当成日月、星星、动物的眼镜或者成熟的瓜果等,可以使主题更鲜明、更具有艺术性。我收藏的《渔翁仙境图》上就有33个鹦哥眼,非常难得。”  端砚图案的设计,或山水楼阁、或仿生、或是仿物,有的还将典故融入其中,很有讲究。雕工上,要精细,讲究层次感,一眼看去,错落有致,或像一幅立体画。  B古今端砚有别:  古为用,今为藏  在肇庆,端砚石料出产于不同的石坑,坑不同,端砚的收藏价值也不一样。由于历史开挖,造成了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不少的石坑被封了,不能开采。这使得一些端砚的收藏价值也在一路飙升。其中,最为有名的坑便是老坑。老坑被誉为‘端砚第一坑’。历来从老坑洞里采出的石砚经过选取佳品,再经名师巧匠刻成砚台,作为朝廷贡品,供皇帝专用,也被称为皇岩。出自老坑的好端砚,收藏价格非常高。  “有意思的是,现代的端砚和古代的端砚还是有区别。”汤先生表示,在古代,虽然端砚也有雕工装饰,造型也非常丰富。但是不管造型如何、材质如何,砚主要的功能还是以实用为主。但是,现代端砚和古代端砚最大的不同在于,现代端砚的实用价值已基本退化,而是作为藏品加以珍藏。人们在关注石质之外,更重要的是关注它的表现形式和雕刻艺术。现代端砚的雕工更显得精美,并且成为收藏投资的重要标准。  “古代的端砚为了实用,但是现代的端砚是为了收藏。有一些藏家将珍藏的上乘端砚,只在重要的日子拿出展示,日子过后,就将收起了。当然,在石质和雕工都精美的前提下,年代久远的古代端砚要比现代端砚更具收藏价值。”据中山商报
>> 最新发布微博藏友
>> 相关专题
>> 更多关于
华夏收藏网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华夏收藏网合作媒体,华夏收藏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华夏收藏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 联系电话:5 邮箱:
请您注意: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华夏收藏网以及交流评论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华夏收藏网发表的作品,其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相关热门资讯
Copyright ,版权所有&&收藏热线:9&绽学仁:生于1928年,系临夏砖雕制作大师绽成元的长子,他先后参与修建了临夏红园、兰州邓家花园等古典建筑,其中去年建成竣工的临夏国拱北砖雕已成为新时期临夏砖雕的精典力作。。是甘肃省砖雕工艺传承人。
临夏砖雕,甘肃传统民间艺术奇葩,历史悠久,成熟于宋金,清末民初巧匠辈出,到近代又吸收绘画、木雕的艺术特色,使这一与建筑紧密结合的民间艺术更加完善精美。若论现存于临夏的精品砖雕群,作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的东公馆则首屈一指。
不久前,在一个阳光和煦的下午,一位84岁的清瘦老人来到了临夏市东公馆,这里的一草一木他是那样的熟悉,他用手轻轻抚摸着里面引以自豪的砖雕,不禁喃喃自语。这一刻,时光仿佛定格到了70多年前他的童年时代——这位老人就是东公馆砖雕制作大师绽成元的长子、甘肃省砖雕工艺传承人绽学仁。记者的采访也由此开始。
他为东公馆耗费了8年心血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的父亲绽成元先生从小是学砖雕的吗?
绽学仁(以下简称绽):不是的。我的家原来在临夏市柏家庄,家里有几亩果园,那时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所以父亲没上过学,但认识阿拉伯文。最初是在家附近的香匠庄一大户家当佣人,后到兰州和一亲戚做锅馈。18——19岁时跟干阿爷蜘蛛马师傅(马一奴斯)从最基本的磨砖学起。马师傅是临夏非常著名的砖雕大师,因为当时安装砖雕时没有现在的升降梯等机械设备,他就用绳子做一个兜子,人站在网兜里,其他人就用木头绑成的长杆将他用杠杆原理送到所需之地,人们非常惊奇,就传开了“蜘蛛马师傅”的称号,反而他的原名知道的人越来越少了。
父亲从最初磨砖做起,但他在画画方面很有天赋,后来就逐渐开始搞起了砖雕设计。对砖雕这门技艺来说,最重要的是设计和创意,只有师傅将所需的砖雕图案用竹纸画好后,工人们就按照图案制作。
记:你还记得绽成元先生修建东公馆的情景吗?
绽:当然记得,东公馆从开工修建到完成前后用了8年的时间。记得刚开始修建时,我还没有上学,4年后我在前河沿小学读书,放学后经常到东公馆去。我还依然记得当时修建前父亲在东公馆的大院子里先给马步青以及其他人一边画一边讲,最后定案,里面的砖雕活由30多位匠人干了8年。
据有关资料记载,东公馆坐落在临夏市城东南角,是马步青的私邸。东公馆占地200多亩,古建筑156间,建筑面积约5860平方米。1938年动工,1945年建成,现大部分保存完好。解放后先由解放军接管,后划归地方使用。现为甘肃省级保护文物单位。东公馆在建筑艺术上最负盛名的是它的砖雕,共有189幅雕砖分布在各个建筑物上,构成绚丽多彩的艺术图案。每个图案造型新颖、结构严谨,均出自回族砖雕艺术家绽成元之手,是临夏地区的砖雕精粹。更不可思议的是,这些砖雕面朝阳,无遮挡,虽经几十年风吹日晒雨淋,几乎没有任何损伤。正院南房看墙上雕有含苞待放的牡丹和亭亭玉立的茶花。正楼两侧还有一幅幅上乘的砖雕,各幅图画交相辉映,典雅别致,浑然天成。集中体现了勤劳智慧的临夏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民间艺术特色。
集西洋艺术、阿拉伯艺术和中华艺术为一体
记:东公馆砖雕有哪些特色?
绽:它的最大特色在于将西方艺术、阿拉伯伊斯兰艺术和中国传统艺术的融会贯通。你看这个大门,就是典型的西洋巴洛克艺术风格,但材质是用中国传统的青砖,而且门下方雕刻着倒挂的蝙蝠,寓意着“福到了”。它与门檐上的西方琉璃材质并不冲突,结合得相得宜彰。临夏的古人说“吃饭穿衣随家业”,从建筑上来说,就要体现出与宅子主人相符的地位,东公馆的砖雕精美绝伦,它所体现的含意也各有千秋,就拿双瓶富贵门来说,它一方面反映了宅子主人为二品官员,而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伊斯兰教的两世吉庆观,即双品富贵(前世和后世的富贵);而上面的怀仁、树德则体现了中国儒家文化的仁义道德观。
就拿最大的砖雕《红山点河图》来说,既有石雕韵味,又有木雕风采;既有国画的巍峨,又有油画的逼真,使万里江山、天下美景尽收眼底。它是工匠们用一年半的时间制作而成的,上面既有儒家文化的对联和山水图案,又有体现道家文化的八仙法器,还有阿拉伯艺术中常用的回文线条艺术。东公馆主建筑——通天楼的建筑也体现了中国艺术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融合,如大楼两侧的柱子顶端,有彩色的海水朝阳图,这种图案在临夏的伊斯兰建筑,特别是拱北建筑中比比皆是。
在东公馆里,父亲与30多位砖雕师傅们干了8年,所以工艺堪称一绝,无论是189幅砖雕,还是整个砖雕都与整体建筑相统一,工艺精良而不小家碧玉,豪华而不张扬。里面的每一块砖雕都堪称精品,体现了临夏砖雕的最高成就。
记:临夏砖雕有哪些特色?
绽:在临夏,砖雕作为一种建筑艺术装饰品,已成为家家户户建筑中必备的,大都镶嵌在砖木结构建筑物的侧墙中央或山墙正面墙头的檐下和庭院影壁正中,有个别的高筑于屋脊之上,是专门用来装饰砖砌墙壁的手工艺术品。
临夏砖雕的手法一般为浮雕或一层的浅圆雕,其雕刻技法则复杂多样,主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式透雕等。
从历史来说,临夏砖雕艺人大多数是穆斯林,他们严格遵守伊斯兰教教律,严禁偶像崇拜,所以临夏砖雕中不见人物饰样,这也是临夏砖雕的重要特点。临夏砖雕的照壁与嵌墙的题材则多为代表长寿之意的松、鹤、鹿图案和代表高洁之意的梅、兰、竹、菊,表现这类传统文人乐于表现的题材也与临夏人民祈盼吉祥安康的美好愿望有关。
临夏砖雕的装饰纹样可分为几何花纹、植物花纹和文字花纹这几类。几何花纹如几何纹、祥云纹、博古纹,大量采用多角式、格子式、锯齿式和回环式等构图。常用密集连续的花纹组成整体效果图,构图中心可有可无。植物花纹如卷草纹,多以卷草和花卉为原型,多采用石榴花、葵花、牡丹、莲花、葡萄等。文字花纹如字环纹,常使用《古兰经》中某些名言警句组成各种圆形或带状的装饰图案。建筑的围墙与圆旋门多用圆形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几何图案,如回纹盘长寓意连续不断;博古纹样最流行琴、棋、书、画图案,代表儒雅。另外金钟玉罄、吉庆如意、道家八宝等纹饰也是常用的图案。此外,临夏砖雕中象征性的谐音图案在其装饰上更是比比皆是,如蝙蝠(有福),瓶(平安)等。除传统纹样外,还直接以实物为蓝本,如临夏红园中周派代表周声普的荷花图等等。
记:绽成元先生带出的徒弟多不多?
绽:老父亲先后带出了20多个徒弟,但现在全部去世了,我记得当时技艺最好的是胳膊王师(因一只胳膊有点残疾而得名)、马玉山以及外号叫尕苏莱的几个人,其中王师是个识字人,能做设计。另外,还有一名姓邓和两名姓妙的汉族徒弟。
干砖雕的人是“云里来的雾里去”
绽学仁告诉记者,临夏砖雕的雕刻工具主要有:折尺、锯子、刨子、铲、錾、刻刀等。其中铲、錾、刻刀又随工艺要求分轻重、大小、长短、刃口宽窄薄厚有别的多种。砖雕这个活从旧社会是下苦的行当,每天与青砖为伍,当时也没有机械工具,全凭手工和下力气做,脸上始终灰尘盖住着哩,人们形象地说:砖雕匠人是云里来的雾里去。每天天不亮就上工,晚上干完活将身上的砖灰一抖时,灰尘四处飘荡,人在雾中一般。当时,没有机械设备,全凭工人们一刀一刀地刻,一眼一眼地钻,一边一边地磨。
“我还记得那时一架砖为35块,一个匠人起早贪黑地干,也只能磨4——5架砖,而大砖两人合作平均只能磨4——5块。如果遇到钻眼等活,就只能镩子钻出小孔,然后一点一点用嘴吹出里面的灰尘,既慢又影响人的健康。现在机器磨砖的话两个人一天可磨3000——4000块,假使用机械做,像东公馆这样的话,两年就可完成。现在的电钻1个小时的活超过过去20个人一天的工作量。”
“当时做砖雕的人落怜的很(待遇微薄),我还记得父亲当时是师傅,但一天的工资只有6——7角钱,当时我们在临夏市柏家庄的果园里种的苹果,苗子是福音堂里的外国人拿来的,一个苹果要卖两块银元。”
成也东公馆,毁也东公馆,作为一代砖雕大师,在他技艺巅峰时却使他的命运戛然而止。绽成元先生在解放后一直由于他的得意之作东公馆而饱受煎熬,他一直干修仓库的活,砖雕技艺也没有了用武之地。在1958年反封建特权运动中,曾被判出5年有期徒刑。
绽成元生于1903年,1980年去世,他最好的年华因“文革”而白白荒废掉了。绽学仁说:“过去的光阴里,吃肚子都成了问题,谁还敢想做砖雕的东西呢?所以说,任何东西都要碰上一个好的光阴,否则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一事无成,现在想起来,父亲把自己的一身技艺因为光阴的不如意而没有留下来,这也是非常遗憾的事。”
记:你认为河州砖雕与外地的有可比性吗?
绽:河州砖雕历史源远流长,一个图案往往由十几块甚至几十块青砖拼接在一起,一幅完整的作品刻雕的工艺包括打磨、构图、雕刻、细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修饰等八道程序。其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式透雕等种类,这是临夏砖雕艺术的精华之所在。一幅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重重叠叠,里呼外应,浑然一体,有极强的立体感。高明的构思、精湛的雕工,把生动的画面和传神的意趣淋漓尽致地再现在几块青砖之上,令人叫绝。如果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作品的表现力。
如果说有相似的话,山西等地砖雕与临夏的有异曲同工之妙,历史上著名的晋商留下了许多富户私宅,他们的雕刻也十分精美。但目前,山西砖雕由于材质的原因逐步淡出视线,而临夏砖雕仍在不断发展中。
临夏砖雕亟待创新
临夏作为砖雕之乡,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为了使临夏砖雕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甘肃省在2005年为临夏砖雕艺术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2006年初获得首批通过。现今,临夏砖雕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夏州政府更加重视对临夏砖雕艺术的保护。州政府开展了对临夏砖雕艺术有关历史与发展的全面细致普查,同时对该艺术进行理论研究。此外,在2007年7月还成立了临夏州砖雕艺术协会,进一步促进砖雕艺术发展。在2006年的100届广交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副总理吴仪等参观广交会展馆时,温总理的目光被一块临夏砖雕作品所吸引;今年全国“两会”时,温家宝总理来到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保安族代表马晓琴将临夏神韵砖雕公司创作的《梅兰竹菊》四扇屏和《鹿鹤长青》砖雕艺术品赠送给温总理,温总理非常高兴,关切地问:“现在砖雕做成工艺品了吗?”当他知道临夏砖雕已成为工艺品形成产业时,连声说:“好、好、好!”并详细了解了砖雕产业的发展情况。这也是改革开放后临夏砖雕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绽学仁告诉记者,临夏砖雕艺术在建国后至“文革”长达三十年间处于被冷落的沉寂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政策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临夏砖雕进入了复苏期,然而此时却出现了技艺濒危现象。
一是模仿前人的多,自我创新的少。由于文革的断层,加上砖雕工艺无专门教材,无专业设计人员,许多活路是一味模仿前人,无创新意识。二是按图制作的多,懂得哈数(规矩)的少,砖雕作为一门专业技艺,是有一定的哈数的,但现在的工匠只求形似,失去了神韵,就拿临夏红园中的“五老观太极”来说,五棵松树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具有立体透视效果,而目前做出的一些却毫无立体透视的美感,只是五颗松树的不同形态的排列。甚至有些砖雕作品中闹出违背常识的笑话。三是砖体材质差,愿意学习的少。砖雕是砖体上作画,所以青砖的质量犹如画中的纸张。过去讲究青砖要三挑九搭(用脚踩着混合三遍,用锨等工具翻多次),其目的是砖的泥充分搅拌,最大限度的减少泥中的气泡,而现在青砖只是用水一泡,第二天用机械搅拌后就成了,从而使砖的蜂窝状气孔很多,大大降低了砖雕的艺术表现力,这也是目前砖雕作品难出精品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砖雕工艺只要有高中左右的文化知识水平,学起来很快,而且还学会设计也并非难事。但由于从事砖雕技艺的环境较差,条件艰苦,体力消耗大,收入相对低,即使大师的后代从事该艺术的人也不多,如我们家中弟兄3人中只有我学了这门手艺,后代中再没有人了。目前砖雕人才奇缺,许多年轻人不愿做这些脏活累活,所以人才是一大难题。
(马廉朴)
责任编辑:
内容页底部图片调用
站点右侧调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雕之再世修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