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度七步尘技 法道门气道门

[转载]道教玄真门“七步尘技”
道教玄真门“七步尘技”
道教玄真门,是一个重视法术、幻术、道术的门派,提倡“依玄妙秘术,与道合真”所以被称作玄真门。《七步尘技》,又名《七步尘奇》,传说是碧宫老祖所传,由太乙真人等金仙笔记后流传于人间的,邳先生得之于泰山,皆单传,为世所不知。渐传于张晶真人,至张晶方传于子孙,在明代时,方才刻印广传。
《七步尘技·神道门》【月华功】置一大盆,盛水,对月映影。两目垂帘,凝望盆中之月,默想额前也有清月一轮。具明净、清凉、风透、圆融之特点。如是观想,务使天上月,盆中月,额前月,三月合一月,浑然无可分,无不合,似是似不是为度。月影清晰,渐进觉此身是月,具明净、清凉、风透、圆融四特点,光照内外,浑然一身,久之自然头脚不存,身心浑圆,而入净乐。修此功无月可以存想,有月时可以含照。功夫深时,垂目即得。修得上部功力,便可进修采月华之功。面月而坐,凝目纳月之光华。月华开眼不见。微闭其目即来。引之自双目而入于心身,蓄于周身。久之光华源源而入,自觉与月同体同光,浑然不可分离。待周身透体清凉,如月沉渊底,功夫便为初成。以此功治病凡热性病痛,对坐一照即可减痛去病,患者亦会感凉透肺腑,切肤彻骨,分外舒适。以上为月华三步诀的第一诀。
《七步尘技·神道门》【日精功】于日初升时分采吸初日分光芒,谓之“生光”。又于日中时或夏令三伏时采吸中日分光芒,谓之“伏光”。于日落之日采吸末日分光芒,谓之“金光”。“生光”生阳,“伏光”壮阳,“金光”养阳,皆有助阳气养炼。日月同采之法,于日落月升之际,日月交光之时采之。其法有二,一为先面日,微含其目,引日光华自目入腹。七度之后,转身面月,亦引月华自目入体。八度之后,在转身摄日精,如此往复,至日落止。别一法为双手左右才炼法:直立,双掌心左右伸出,左向日,右对月,双掌同时导日精月华入腹。左掌微温之气入左腹,右掌清凉之气入右腹。日落后,双手分按左右腹使阴阳调和,溶融一体。
《七步尘技·神道门》【玉光小周天】存想顶门有一碧月,玉洁冰清,光耀如镜。久之碧月如轮,可引之顺中脉而下,照耀中庭,渐而降会阴,转尾阎夹脊,再升天门。任督两脉,光耀明净,凉透舒恬。久之任督相接,成一光环,即谓之玉光小周天。此法修炼长久,能使练功者感到玉色光环存在,任督之气畅通无阻,有益于健康。
《七步尘技·神道门》【玉光大周天】在玉光小周天的基础上见任督呈玉光后,用意念引其玉光遍及全身。通体光明。
《七步尘技·气道门》诀曰:忽有修养乖宜,偶生疾患,宜速于密室,依服气法,布手足讫,则调气咽之。念所苦之处,闭气以意想注,以意攻之,气极则吐之。讫,复咽气,相继依前攻之,气急则止,气调复攻之。或二十至五十,攻觉所苦处,汗出通润,即止。如未损,即每日夜半,或五更、昼日频作,以意攻之。不拘病在头面、手足,但有疾之处、则攻之,无不愈者。是知心之所使气,甚于使手,有如神助,功力难比也。
《七步尘技·气道门》气测之法:人之为测,故测人必宜。而动物与人相去不远,是亦可测。进而植物亦为有生有命之物,亦自可贯而测之。再进而万有皆为有生命之存在,是乃皆可测之。由是,气测之法,殆可预测万有。
《七步尘技·气道门》【伏光导引】日上三竿,向日而立,凝目以纳日光之芒。运目力纳入而复吐。纳芒时微闭其目,光华自来投入目中目中,并引入使归元海;吐芒时微努睁其目,其光芒迅即缩回,所收光芒亦随之而出。如此渐纳渐吐,渐纳渐深,渐吐渐远,久之自觉光芒温而变热,热而变灼,纳时热流直透腹中,吐时热流涌目而出,如电如射。此时便可移时上午,日光渐曝,热力亦增,双目或觉灼热清痛,便当少息,运气自目吐之,久之自然清凉。如若清痛,甚或红肿,可向月或向水修双目吐纳法,以目食之,以目吐之,不久自愈。若气上不下,采修为者定力不足,当意守下元,使火气不降,并停止练习,加增定力。目纳日芒,初觉刺眼,久之自适,惟纳入之伏气,当循中脉藏之坎位,因坎乃真阳内蕴之地,引之即出,灼烧炙热,一如曝阳。曝日功乃有作之法,修之可得,不修则渐失,且此火乃爆烈之火,温阳通经有余,治病益佳,练丹修为则不足,于实无益,故道家视之如旁门小法。但习气业医,未尝不可一炼。
《七步尘技·气道门》【龟息真定功】原名玄武真经。旧传该法分三步修为:一、潜心入真渊。此系龟息功的预备功法,趺坐,双手握子午扣抱脐,宁心静气,握固意守,务使心念不移。久之觉随念降,头手如失,惟觉脐中一息,幽幽出入,移之不动,此为心已潜渊,第一步成功。二、潜息入真渊。此系龟息功的修为功法,趺坐,同上式。伸颈鼓鼻,吸气入腹部,量足八分,不得吸足。气入脐腹后,心念不移,潜入真渊,宁心集觉,住息久持。住息之时初可数息,亦可观空,久之则可任其自然。住中若觉气息渐憋闷,此系气息上浮,欲抢气道而出,感觉亦随之上移,故感到胸咽憋患。气尚未急,解脱之法,只须心念下潜,小腹放松即可。因小腹逼紧,气即上逼,小腹松宽,息亦下降。加以心念下居,感觉随之下行,憋闷自然消失。此法初时较难做到,气息会一再上浮,反复降潜,久之自可。如觉气充不足,腹中火热,实不可耐时,便引颈吸气一口,又复如前闭住。气极时,便可缓缓放气,放气少许,又复闭住下沉。极时又出气一口,直须气极不可耐时,方可出气调息,呼吸平匀,再行纳气闭息,闭放一次,谓之一息,修炼少则七息,多则七七息。待修至息潜真渊,如如不动,不争不憋。久久安然,谓之息已潜渊,即为第二步功成。三、潜息定真渊。在上步功成的基础上,纳降气息藏心于真渊,守定心知觉感,不使浮动,若渐渐心息两忘,唯有一灵知感存于灵根(脐内中空之窍),久久不动,渐入大定,此即真武定。真武定为龟息的上乘功夫,习之不易,成则必有先天之得。在姿势上,有坐式、侧卧两种。在修定境时,由于真气前引,藏心纳息之故,常见身体前俯,双掌重叠枕额成龟卧式,此为真武定正式,于气机的修为大有裨益。
《七步尘技·气道门》【葫芦功】一:充气法,平肩裆;先匀息,后沉降。呼气出,慢捞月,气猛吸,勿漏泄。拔地势,意千钧,缓缓起,闭气音。翻云手,双掌登,气贯掌,虎吟声。倒吸气,沉丹田,息气调,再行斯。二:空气法,如法提,尽出气,任其逼。腹凹凸,压气出,虚其胸,空其芦。压气出,五七九,火逼金,功自有。无可忍,猛吸归,巽风起,势如雷。捞月势,推山掌,丹田声,百脉畅。三:烧气法,马裆先,先空气,后吸满。闭口鼻,蓄丹炉,存想气,遍身酥。丹田火,缊缊动,真阳起,体如烘。穴脉开,气血腾,七七功,脱胎真。葫芦功,火中莲,要证果,先熬煎。
《七步尘技·气道门》治病功法【赤气】心主于火,生之于木,克之于金,来自南方,其色赤。每日午时想赤气在心,大如鸡蛋,渐渐自顶出而散。咒曰
南方丙丁,赤龙居停,阴神避位,阳宫下迎。思之必至,用之必成。如此三咒之,能常行此气。修炼时若连续存想五十日不间断,当自见赤气如火光,用以治人一切冷病,可以意用气攻之。若观病人面色带青者,即不可治。功夫到日,可以此气伤敌。【黑气】肾主于水,生之于金,克之于火,此五牙神气。但至五更初,各存想气色都出于顶上,讫即止。此法每于半夜存想黑气如云蕴于肾间,至五更则气自督脉上升出于顶门,若能自见其气如黑云,则可以治一切火热解症毒疾。修脾肾不须咒语,修为较难,满百日始有效验。【黄气】脾主于土,生之于火,克之于水。修时闭气千息,存想黄气存于中土,但一念一想,不拘时节,脾肾不必念咒。炼之四十九日,可自见黄气,便能行气为人治病,生血气。功夫到日,可以自蔽其形影,神鬼不见。【青气】肝主于木。生于水,克之于土,来自东方,其色苍。当存想青气出于左肋,但六时思之不缀,当见此气如青云。用此气可治一切人热疾、时行、肥胖、臃肿、疥癣等皮肤病。但观前人疾状,量其浅深想此气攻之,无不愈者。治病时可先观其肝色,若肝色枯悴,如木之将萎,不可治,色鲜润,疾当可治。【白气】肺主于金,生之于土。克之于木,来自西方。常服每至丑时存想肺间,有气状如白珠。其光渐渐上注于眉间。后乃咒曰
西方庚辛,太微玄真。内应六府,化为肺神。见于无上,游于丹田。固护我命,用之成仙。急急如律令,存念一遍。如此四十九日,肺中有气如白云自见。
用此气照人,可以令创伤恢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这是本人在网上找的一些!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峰道门点穴绝技培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