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老公跟我互相发抢红包违法吗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信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女子“抢红包”冷落家人 丈夫发火:要多少我给你
新华网福建频道 
来源: 现代快报
摘要“吃饭要坐在离路由器最近的地方,手机屏幕不能锁,微信也不能退出,震一下都要看。”见老婆如此疯狂,小李的老公自然不爽,“你到底要抢多少钱,我一次性付给你。”
羊年春节的“关键词”,非“抢红包”莫属。从年前开始,不少年轻人就通过发微信红包或支付宝红包的方式给亲友拜年,虽然大部分电子红包金额不多,但这种时髦的拜年方式让亲友间有了互动,增进了感情。
不过,从消遣的“伴奏”,演变为春节假期的“主题歌”,有关“抢红包”的争议声也越来越大。有专家指出,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这样的春节过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偿失。更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骗子也瞅准了其中的“商机”……
熬到凌晨4点,只为一个“说好的大红包”
对于26岁的淮安姑娘小潘来说,这个年,她是和微信红包“铆上了”。
说起抢红包的这段经历,小潘说要“追溯”到年廿八,“那天我们开年会,抽的奖是现金红包,有人抽到一万元,我一毛钱都没抽到。和我一样没抽到奖的,当然不会放过抽到奖的。”
从那天起,小潘的微信多了好几个专门抢红包的群,“抽到现金大奖的同事自然要‘放点血’。”春节倒计时,无论是同学群还是同事群,红包满天飞。小潘深知“有舍才有得”的道理,很快,她放弃了那些只有几毛几块钱的“小群”,专攻红包金额超过十元的“大群”,“只有盯住大领导和土豪才是王道!”
小潘说,年廿九那天,公司一个领导放话要发一个大红包,时间定在凌晨4点,“不知道哪来的劲,兴奋得睡不着,硬是熬到了4点。”到点了,领导却没动静,几个没睡觉的同事在群里喊:“到底发不发啊?”
第二天早上,大家才得知,领导前一晚喝醉酒,12点就上床呼呼大睡了。为了安抚大家,第二天领导没有食言,在群里发了一个1000元的红包,“我抢到200多,这下心里平衡了。”
老公和老婆翻脸:你要抢多少,我给你
和小潘一样,去年结婚的南京姑娘小李也成了红包的“傀儡”。
“吃饭要坐在离路由器最近的地方,手机屏幕不能锁,微信也不能退出,震一下都要看。”见老婆如此疯狂,小李的老公自然不爽,“你到底要抢多少钱,我一次性付给你。”
见老公发火了,小李只好收敛一些,可每次偷瞄手机,群里几十个红包都发过了,“就是那种错过好几个亿的感觉。”因为不少群里都表示除夕晚上8点定时发红包,因此8点前,小李做什么事都急匆匆的,“以前洗个澡要半小时,现在10分钟就出来了。”
回想起那晚,小李也很愧疚,“其实我也知道,难得有机会陪家人说说话,不该把心思放在抢红包上面,但我就是控制不住,不看手机就难过,其实也不是为了赚钱,就觉得好玩。”
网络红包,怎样才“恰到好处”
不得不承认,这个春节长假,家人团圆、亲友聚会等场合,总有人低着头紧握手机、紧盯屏幕,频频滑动指尖抢红包。毫不夸张地说,抢红包成为羊年新春的一道全新风景,但由此也引发了不同的声音。
只抢到一分钱照样高兴
——相隔万里,互动交流“无障碍”
“其实这是一种大众文化的延伸,红包本身是春节的象征,而微信等工具则强化了网络空间的交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邱建新认为,技术平台的便利催生了网络抢红包的现象,“网络抢红包看似是为了争抢金钱,其实更为注重营造新年的喜庆气氛、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邱建新说,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通过这种活动进行联系,增加年味。”
——既收获至亲关爱,又收获社会认同
“以前的红包多来自于至亲,特别是直系和旁系亲属。网络红包的出现,将传统红包的范围泛化到朋友、同学、同事甚至是陌生人。即使只抢到一分钱,但仍让人高兴。”“70后”白领肖冰认为,与传统红包相比,网络红包是从相对疏离的关系中获得的收益,这种惊喜带来的幸福感让人感受到更广泛的关爱和社会认同。
——既PK了运气又不伤自尊
“抢红包的不确定性给人意外惊喜,抢不到红包也不会斤斤计较。”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彦捷认为,即使没有抢到或者抢到金额很少,也不会对自己的根本评价和自尊构成威胁。
抢红包虽好,不要贪恋哦
——抢到了红包,冷落了亲人
抢到红包虽然很高兴,但也有人无奈调侃,“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俩坐在一起,你却在抢红包。”
邱建新教授也不讳言抢红包引发的负面效应,“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低头族’只顾抢红包,却忽略了和亲人的交流。”他认为,过年一家人团聚,亲情互动是最主要的,“抢红包应该把握个度,时刻提醒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登峰同样表示,与家人欢聚一堂、沟通交流才是春节的本质。所以,抢红包虽好,不要贪恋哦。
——红包正在毁掉春节
凡事过犹不及。游子千里归家,依旧没有跳出方寸屏幕,抱着手机抢得不亦乐乎,把满怀期待的父母晾在一边;老同学的微信群里,旧友说话无人应答,丢个红包立刻“炸锅”。更有甚者,洗漱、做饭、开车等红灯时都有人紧盯屏幕,生怕错过红包。
难怪有人惊呼,抢红包正在毁掉春节。无论多么抢眼的“红包”,也难以换来亲人温馨的笑脸。这个春节,一些人为抢红包没有和亲人说上几句话,没来得及和爸妈唠唠嗑,这样的春节过法,未免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收发红包最多省份排名
江苏排第四
据了解,除夕当天,微信红包个人收发总数为10.1亿次,超过去年除夕的200倍,高峰期在零点“跨年”之后的两分钟内,瞬间峰值达到每分钟55万个红包被发出,165万个红包被拆开,这个数字也是去年此时的66倍。
腾讯方面的调查显示,发放红包最多的省份排名依次是:广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福建、辽宁、山东、陕西、四川。按照性别来看,发红包的男性占52%,女性占48%;收红包的男性占47%,女性占53%,可谓“男人发到心痛,女人抢到手软”。
需输密码的“红包”
不是所有“红包”都可以抢——
“恭喜您获得8.88元红包,转发其他群再得8.88元……”年三十,不少市民的微信群里出现这样一个链接,一些人看到后,直接转发到其他群里。这两天,不少报道都在提醒,这是一种新式骗局,骗子们也瞄上了抢红包热潮。
“@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前天通过微博揭秘了这一骗局。文中称,骗子在收款留言处填写“送红包”等字样后,向群聊中发送。红色的“AA收款”标志和伪装成送钱理由的收款留言,乍一看和红包信息有几分相似。此外,“AA收款”付款前,微信会弹出确认按钮,并以“AA+付款金额+给+用户名”的格式将付款信息提示用户,骗子会将昵称改为类似“您,新年红包点击领取”字样,这样在弹出确认信息时,支付按钮就会显示类似“AA 8.88元给您,新年红包点击领取”的样子。这样一来,用户“提钱”到账户时,其实就是同意了收款请求,8.88元便划入了骗子的账户。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按照流程进行验证,不过,在“AA收款”下的三个选项中,只能改动金额或人数,收款主题和留言等选项都不能变动,主题有三个选项,分别是“小伙伴聚餐”“小伙伴活动”和“普通收款”,也就是说,无法制作出主题为“红包”或相关字样的链接。腾讯方面表示,确实进行了优化,比如主题无法进行自主描述,“对于恶意欺诈行为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严厉打击。涉及欺诈的账号一经核实将直接进行限制处理,不能进行提现、消费及转账等交易,并对相关AA收款交易进行退款。同时,增强AA收款支付功能的提醒,尽可能提醒用户确认操作,避免资金受损。”
同时,腾讯方面表示,点击“AA收款”链接并不会造成钱财损失,只有确认支付密码后才会有金钱流动。为此,腾讯方面建议,收红包不需要输入密码,凡是需要输密码的“红包”都是骗局。
责编:1013114网址导航年终红包|爸爸|老公|儿子_新浪娱乐_新浪网
& 综合 &&正文
  海参馅饺子
  我给表妹打电话,问她家晚上吃什么。表妹答:“海参馅的饺子。”我惊呼道:“你家也太高大上了,吃饺子居然吃海参馅的。你包得多不多呀?我能不能带儿子一起过去?”表妹笑道:“可以啊,馅我准备得不少。”我说:“你家这是有多富裕呀,羡慕。”
  这时,表妹夫插话了:“姐,如果你在家里某处角落捡到一个厚重的信封,而又无人敢认领,你也可以的。”(子珍)
  晚上我正在包馄饨,老公走过来举着手机给我看,说:“媳妇,星期六下午,小陈他们约我去踢球啊。”我说:“踢什么呀,在家做家务一样出汗。再说了,你踢半天也进不了球。”老公一听喊道:“这次不一样,我都跟他们打好招呼了,不让我进三个球我就不去了。”我笑道:“他们还真同意啦?”老公说:“当然,他们都理解一个年终奖拿得少的同志需要发泄一下的道理。作为朋友,他们不能眼睁睁看我憋坏了。”(小禾)
  有问题
  晚上吃完饭,老公主动去刷碗了。刷完碗,人家又安安静静地看起小说,没跟我抢电脑。儿子凑到我耳边小声说:“妈妈,爸爸有问题。”我笑道:“有什么问题?”儿子答:“爸爸今天太乖了。”我说:“还好吧。爸爸偶尔会做家务,偶尔也会看小说。”儿子撇撇嘴,说:“可是,妈妈,今天爸爸看的是《如何做一个好老公》。我觉爸爸不是在单位被领导批评了,年终红包少了,就是爸爸手里的股票跌了。”
  (阿秀)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老公520表白日发闺蜜红包 妻子吃醋要离婚,妻子想和闺蜜换老公,闺蜜向我借老公日,闺蜜生孩子给多少红包,闺蜜结婚包红包吉利数,520表白日图片,丈夫约闺蜜妻子闹离婚,520发红包说什么
老公520表白日发闺蜜红包 妻子吃醋要离婚
时间: 21:2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老公520表白日发闺蜜红包 妻子吃醋要离婚,妻子想和闺蜜换老公,闺蜜向我借老公日,闺蜜生孩子给多少红包,闺蜜结婚包红包吉利数,520表白日图片,丈夫约闺蜜妻子闹离婚,520发红包说什么
  中新网金华5月22日电& (记者 胡丰盛 通讯员 全莹银)刚刚过去的5月20日,因“520”谐音“我爱你”,所以又被人们视作表白日。这一天,不少人的微信朋友圈被各种秀恩爱刷屏,最实在的,就是微信红包直接给钱,少的5.2元,多的520元。  不过,浙江金华的一对夫妻却因为一张1314元的红包截图,闹起了离婚。  清早一对夫妻闹离婚被请到派出所  5月21日早上6时许,一对男女在金华江北银泰城附近拉拉扯扯,后面还打了起来。市民蔡先生刚好看到这一幕,拨打110向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报警。  婺城公安分局民警来到现场,这对男女已经停止打架,但时不时还会拌嘴。  “你们是发生什么事了?有什么事我们到派出所来一起说说,也好冷静一下。”于是,民警把他们请进了派出所。  据了解,这对男女是对夫妻。丈夫叫阿向,妻子叫小绵,两人已经结婚一年多,而且是闪婚。  双方都没有足够的了解,便造成了后来的“悲剧”。  阿向说自己的脾气比较躁,希望有个人谦让自己,可把小绵娶进来后才发现,小绵的脾气跟自己不相上下。而小绵则告诉民警,自己一个女孩子,希望有个贴心的丈夫可以照顾自己,可阿向的工作是营销,忙起来的时候根本顾不了多少家,后来小绵还知道阿向在外面欠了不少债。  说着,两人又闹起来,还提到了“离婚”的字眼。  离婚导火索竟是“520”的秀恩爱截图  “你们为什么要离婚?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呢?”民警对这对夫妻的想法感到不解。  这个可把小绵的话匣子打开了,小绵说,两人的感情本来就不好,生活中的打打闹闹也是常态。不过真正的导火索却是“520”那天,闺蜜发给她的一张秀恩爱截图。这是一张微信红包截图,上面显示的金额是1314元,而红包发出者头像用的竟是阿向的照片。  小绵看到这张截图气炸了,跟阿向吵了起来。她说,老公不给自己红包也就算了,还给别人献浪漫。不过阿向并没有承认这件事情,后来,两人大吵一架,最后还报了警。  第二天,他们拿着结婚证去办离婚手续,途中又为红包截图的事吵了起来。这下便一发不可收拾,扯出了许多从前的老问题,禁不住又动起手来,都说这婚离定了。  “既然要离婚就冷静地思考一下,有问题好好说清楚,也没必要打架,要和平分手才是。”民警最后告诫道。这句话,夫妻俩倒是听进去了,答应再好好商量这件事。
本文相关推荐
15-05-2215-05-2215-05-2215-05-2215-05-2215-05-2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抢红包违法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