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无人机代理有创新梦工厂吗

DJI 大疆创新的首家旗舰店简直就是个无人机天堂
上个周末,如今市值已达 80 亿美元的 DJI,在其大本营深圳开设了自己的首家线下旗舰店。在这个总面积约 800 平方米、融合了大量玻璃、金属元素的建筑内,设有飞行影院、休息区、静态展示区和飞行演示区。来访者除了能亲身体验到 Ronin 三轴云台、 云台相机等较为安全的产品外,还可以欣赏到由专业飞手带来的无人机飞行表演(想想 、、 满天飞的景象)。
DJI 深圳旗舰店
无人机现在是一个朝阳产业,而在这个市场当中,DJI 无疑是最闪亮的那颗星。随着各个国家的监管政策越来越开放、规范,这家企业现在也开始逐渐在、等专业市场中发力,以求更多样化的发展。但不管怎么说,品牌知名度还是要靠更广泛的大众消费者来建立,所以要是你在深圳的话,不妨带上耳塞(真的会很吵...)去 DJI 的店里瞧瞧吧。大疆之后,无人机的下一个爆点在哪儿?--百度百家
大疆之后,无人机的下一个爆点在哪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无人机领域的下一个巨头会从哪个领域突围?
(上图为大疆最新产品Phantom 3 ——&大疆DJI成立于2006年,2013年销售额超过8亿人民币,2014年预计将近30亿人民币,最新一轮估值超过80亿美金。)
随着大疆成为全球未上市公司价值排名前10的巨型独角兽,无人机行业也在近年来迎来井喷,成为许多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消费类无人机领域在大疆之后,美国的Parrot、3D Robotics、中国的亿航,都在通过产品创新提供给消费者更稳定和有价格竞争力(仅数百美金级别)的无人机产品。消费领域的无人机市场看似已经一片红海,对于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无人机领域的下一个巨头还有可能出现吗?会从哪个领域突围?
市场增长潜力剖析
传统来看,无人机一直是国防为主,不论是伊拉克战争还是好莱坞大片,无人机在执行军事任务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2010年以前,国防军用无人机占据了市场规模的99%以上。然而,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5年内,全球范围有3000家不同规模的企业涉足民用无人机相关领域。其中不乏Amazon、Google、DHL等巨头在持续进行测试。国内除了大疆、亿航、极飞等专业公司以外,顺丰物流以及其他A股上市公司如宗申动力等也频频发力。民用无人机市场份额已经超过10%,远远快于国防无人机的增长速度。
(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预测(民用 vs 国防))
根据美国《航空与太空技术周刊》刊登的分析报告,世界无人机将在2024年达到673亿美元市场规模。预计今年美国将售出超过100万台无人机,并且以20-30%的速度在未来数年递增。而这其中最大的增量来自于民用无人机领域。
民用无人机领域根据用途和场景,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五大类:消费类(摄影或娱乐)、物流、农业、监控安防、测绘勘察。
消费类无人机领域的格局在未来几年不会出现大的变化,大疆以70%的市场份额领跑,亿航、3D Robotics等企业将会尽力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其他市场上多如牛毛的同质化公司将很大可能在未来几年淘汰或整合,大部分的公司也许几年后将不复存在。
这个类别和所有消费类电子产品类似,取胜的关键要素将是:(1)品牌营销;(2)规模效应;(3)成本价格;(4)迭代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大疆和3D Robotics都在致力于打造无人机生态系统的操作平台(尽管开放程度有所不同),在未来提供给各方在平台上找到适合的软件和应用。这些对于其他创业者来说再进一步突破将困难重重。
监控安防、测绘勘察领域目前格局还不明朗,目前美国在这个领域的主要创业公司有Draganfly, AscTec, Skycatch, Airware等。国内企业有韦加科技、零度质控、Insight Robot等。主要收入模式包括产品销售,按需服务,和整体服务协议。按需服务在商业模式上更贴合这个领域的需求,对于用户来说不需要购买无人飞机,也无需学习无人机的操作,直接根据需要预定服务,按照服务质量进行付费。此外,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较少,也是不少初创公司选择切入这个市场的主要原因。
(AscTec无人机在德国的建筑工地准备勘测测量)
(美国的Skycatch专注用无人机对专业领域进行大数据采集,帮助决策者更好地决策。)
所以除了消费类无人机,和监控勘测大数据无人机,哪些机会我们应该持续关注?综合来看,未来想象空间可能还有另外两个领域:1)农业;2)快递。但是由于阶段还处于早期,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长远判断。
互联网+农业的另一片天地?
全球有超过500亿亩耕地,作为农业大国,中国有接近20亿亩耕地。然而中国目前绝大多数的农业耕种仍然使用非常传统的方式来检测、保护、播种、施肥,花费大量的人力。就拿喷洒农药举例,很多农民依靠双腿在田间行走,需要依靠拖拉机来承载农药,喷出来的农药对于农民的伤害非常大,但是没有别的解决方案。欧美大型农场偶尔会应用一些大型机械设备,甚至喷气飞机代劳,但是成本非常昂贵,普及率即使在西方国家也仍然很低。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类设备更是远超普通农户的购买力。
通过无人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可以通过全自动飞行的无人机频繁起降,数倍于传统方式的效率喷洒农药。还能有效防止农民中毒的危险。同时,多旋翼产生的气流扰乱叶片,对于药液的渗入更有效果,据称可以减少30-40%的农药用量。
保守估计,假设中国20%的耕地面积使用无人机服务,需求量将超过20万架无人机,机身销售加上服务市场规模将在百亿美金以上。
(美国的农业无人机公司Precision Drone)
(美国农业无人机大数据公司Precision Hawk,利用无人机采集农田实时数据。)
除了市场规模巨大,痛点明显以外,我们看好农业无人机的原因还有以下几个:
(1)农田远离城市,安全飞行距离足够大,不需要飞跃民居或住宅,并且为了达到最佳喷药效果需要低空低速飞行(一般低于3米,飞行速度小于10米/秒),很好的规避了全球大部分市场的空域管理限制,有潜力快速渗透;
(2)由于需要负重飞行,对飞行控制、稳定性、巡航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从技术上有别于目前主流的无人机产品,有一定的技术壁垒。
日本在这个领域走在前面,有超过10000名从业人员操作2000架无人机进行农业应用。美国的Precision Hawk,SenseFly,Airware,AscTec也在专注农业无人机的研发和应用。在中国,2007年前成立的极飞科技很早开始利用无人机尝试对农业的服务,也已经在去年完成了2千万美金的融资,据了解,极飞仅在新疆就有50万亩作业面积,相对于18亿亩的市场规模,还有相当大的上升潜力。此外,北京的航瑞斯也已经在进行无人机“万亩方”培训班,培养农业无人机操作人员,对农田进行植被保护的服务。
( 国内最早的无人机企业之一极飞科技,从农业切入,找到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无人机运输,全天候同城快递,不再遥远
这是潜力更大的领域。让我们先看一组数据:
全球消费者物流市场规模:8000亿美金
最后10公里快递:5000亿美金
最后10公里快递(且小于2公斤):4000亿美金
速度:Fedex/UPS隔日到,Uber Rush和Postmates约30-60分钟,无人机3-5分钟
在美国: Fedex/UPS同城快递10-20美金,Uber Rush和Postmates约8-12美金;无人机快递成本不到1美金
诚然无人机无法运送所有物品,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下市场细分不难发现:无人机有机会撬动能力范围内的2公斤以内物件的市场(亚马逊86%的网购商品小于2公斤),仅此一项,规模已超过千亿美金。同城快递一直是兵家必争,不论是巨头Amazon、DHL,还是Uber、Lyft、Postmates,都希望利用各自的优势提供更高效且低成本的服务。
想象一下,不论是对电商、O2O、还是C2C之间,未来由无人机来实现当日达,甚至5分钟送达,随时随地,就像预定Uber一样随叫随到,并且只需要1/10或更低的成本。物流成本和配送效率的双难题有机会被一起解决。
(Uber Rush,Uber在纽约和新泽西推出的新服务,利用路线算法让司机顺路帮客户进行同城快递,一般需要花费$7-10美金。)
(Postmates是一家来自美国旧金山的初创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主打O2O同城快递,通过平台上的快递员帮助顾客完成同城最后一公里快递,每单消费者支付$8-12美元,公司还需要经常进行补贴,累积融资超过1亿3千万美金。)
当然,挑战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是法规。目前全球虽然部分国家规定了商用无人机可以进行测试的区域和路线,但是却大多没有立法批准。新西兰是唯一目前通过法律允许进行无人机快递的国家,欧洲多国预计明年初有望通过立法,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在监管部门和公司间进行博弈,年才有可能全面亮绿灯。
美国FAA今年初对商用无人机做出了最新规定。不能超过500英尺(152米);必须在视线范围内进行操作;操作者不得小于17周岁;且必须通过运输安全管理局的审核。
其次是技术。尽管只有两三公斤,但稳定载重运输本身就是技术难题。另外还要加上风雨无阻、无人操控,是难上加难。最后还要解决的是各种突发情况,比如大妈出来用棍子袭击,美国人民掏出枪自卫,或是遇到植物动物的干扰,空中障碍躲避能力,和应急安全迫降设备也至关重要。
(载着月饼票的无人机被大妈以折扇击落,可见抗击打能力和躲避能力对于需要飞跃人群的运输无人机尤为重要。)
第三是适用区域。对于欧美国家,大部分地方地广人稀,不论是送到家里后院,还是公司停车场,都适合无人机放下货物。但是对于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或大型城市如纽约、伦敦,投递的可行性都有待解决。
无人机快递哪家强?
尽管困难重重,全球许多公司仍然在不遗余力的试图利用无人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难题。我们研究了7家主要致力于无人机快递的巨头和初创公司,与其中部分公司进行了深度访谈,总结如下:
Amazon和Google凭借资金和人才优势两年前宣布了无人机计划,分别叫做Amazon Prime Air和Google Wing。Amazon希望可以通过无人机运送货品往返于其物流配送中心的16公里内,最快在30分钟内完成调配,负重2公斤。而Google则走了些弯路,从固定翼无人机开始,到最近转型回到4轴多旋翼的研发,上周在硅谷进行了公开测试。目前两家公司仍处于试验阶段,专注美国市场,尚未获得美国FAA批准的运输许可。
此外,零售巨头Wal-mart也在近日宣布向FAA递交申请无人机的商业运输试飞许可。过去几个月Wal-mart一直在室内秘密测试无人机快递,希望在未来可以实现从货仓直接送货到客户家门口的愿景。Wal-mart在全美门店的5英里半径内覆盖了70%的美国人口,在基础建设的覆盖上有着独特的优势。Wal-mart计划在未来使用大疆生产的无人机型和平台来做执行。但是能否获得FAA的批准仍然是很大的未知数。
(Amazon无人机项目,希望未来从配送仓直接将货物运抵消费者手中。)
(Google无人机项目Project Wing:隶属于Google X,是第一代固定翼项目,动力系统位于头部,悬停稳定性较差载重能力弱。目前已经被停止,并改为转向多旋翼结构设计。)
(Wal-mart:依托在美国数千家门店的覆盖,一旦法律批准,有望迅速开展全面的无人机快递服务。)
传统物流公司也不甘落后,DHL和顺丰物流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无人机应用。DHL自己设计的无人机在德国已经完成了数月的试飞,德国政府为此专门设定了一条供无人机飞行的空域。当然限制也很多,比如要避开民宅,不能和民航时间冲突。顺丰则选择了合作的方式来试水,宣布和极飞科技合作,利用其专门开发的物流系统和无人机来递送少量包裹。两家传统物流公司的试验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偏远的山区,以规避潜在的种种风险。
(DHL:获得德国政府的测试批准,正在偏远山区进行投递试验。)
(顺丰快递:与极飞无人机公司联合研发的机型和操作系统,还没有直接递送客户。目前用于解决偏远地区投递人力成本高时间长的难点,主要支持配送中心之间的货品转移。)
再来看看初创公司。目前位于美国的Matternet和Flirtey无疑走在了前面。Matternet的创始人Andreas Raptopoulos来自硅谷的创业者培训营Singularity University,公司生产的Matternet One无人机在瑞士进行医药的运输测试,未来希望以商业客户作为核心做产品租赁的模式获得收入。公司此前完成种子轮融资约300多万美金,A16Z是投资人之一。Flirtey的创始人Matt Sweeny来自澳大利亚,2013年就开始试运行无人机快递业务。最早在澳大利亚市场与课本租赁公司Zookal合作,用无人机替代传统的书本物流。今年6月,Flirtey被美国著名孵化器Y-Combinator选中。同期,Flirtey成为首个获得美国FAA商业飞行运输许可的公司,一起申请的还有Amazon和Google的无人机项目,但均被FAA否决。可见作为一家创业公司,Flirtey在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已经比巨头们走得更快。
(Matternet:与SwissPost合作在瑞士境内进行测试,此前曾在海地等国家的边远山区试验。)
(Flirtey: 与NASA紧密合作,成为美国境内唯一一家可以在佛吉尼亚州和内华达州做无人机运输测试的公司,同时也是首家获得FAA商业许可的公司。)
无人机快递从被提出的第一天就充满了争议。法规限制一直是最大的障碍。但是从各国政府态度的逐渐转变,我们可以看到无人机运输带来的利好被渐渐认可。优化的成本结构和提升的效率是实实在在大幅节省了成本,自下而上的诉求推动者变革。国际无人机协会在游说FAA的过程中提到,如果无人机一天不立法,美国每天的经济损失是2700万美元。若被许可,前三年就能创造136亿美金产值。
那么这个领域的潜在成功者可能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我们的判断有三点:
1、与法规的适配性,硬件技术和安全性更快达到目标市场监管部门的要求,先行推出市场;
2、开放性平台,通过服务更多机构和场景扩大覆盖区域和数量,形成规模效应;
3、消费者端为王,先抢占C2C同城物流市场的公司,将形成网络效应和强大的竞争壁垒。
这场来自未来的战役,到底是巨头一家独大,还是初创企业最终能脱颖而出,现在还言之过早。让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作者】本文由复星昆仲@孙维耀 (Toby Sun,复星昆仲资本高级投资经理,硅谷团队)原创并授权转载。相关讨论及项目介绍欢迎致信:toby.。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目前已经有很多直播平台都打着“泛生活”、“全民直播”的口号,不...
首席发言者
首席发言者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你的位置: >
> 大疆创新无人机劫持欺骗,实现禁飞区域功能绕过
大疆创新无人机劫持欺骗,实现禁飞区域功能绕过
最近比较热门的无人机,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它,但是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和各国空管对空域管制的规定以及对无人机的管理规定,无人机必须在规定的空域中飞行。出于安全和责任的考虑,无人机的厂家增加特殊区域飞行限制功能,以帮助用户更加安全合法地使用产品。飞行器在靠近全球主要机场和敏感区域时,在中心一定区域范围内,飞行器的飞行将会受到限制。中心区域将无法启动无人机,辐射区域将会自动降低无人机的高度,甚至自动降落等。但是,我们通过研究发现,无人机的这项限制功能在设计上存在缺陷,可以被轻松劫持并绕过。
官方限飞功能视频介绍:
以下视频仅供演示无人机GPS数据劫持的可行性,并不提供具体实施步骤。演示机型为大疆创新 DJI Phantom2 V+。
本次演示使用硬件方式,通过外加模块对大疆GPS自有协议进行篡改,从而绕过厂家设计的限飞区域。
稍晚些时候将会放出直接通过APP软破解,将精灵3,悟直接绕过禁飞及限飞功能的演示。并希望大疆创新加强无人机安全性的考虑。
本地高清: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现在很火的那家无人机航拍公司大疆创新听说是远瞻资本投的,是不是真的啊?_百度知道大疆创新占全球70%无人机份额 年销售额约30亿|无人机|销售额|全球_新浪军事
大疆创新占全球70%无人机份额 年销售额约30亿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在地震救援中使用大疆创新无人机
大疆创新创始人之一汪滔
陈逸奇在尚未毕业时就获得了100人的技术团队和5000万元的研发资金
  汪峰求婚,汪滔朋友圈被刷屏。两个并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联系在一起,是因为那架抢走头条的无人机正是汪滔与合伙人创办的大疆创新所出品。9年来,创办于深圳的大疆创新已经占领了消费级无人机全球70%的市场份额,以年营业额30亿成为该行业的领航者。
  在新闻里,大疆创新的无人机神出鬼没地出现在美国白宫、叙利亚战场等地;在银幕上,《爸爸去哪儿》、《舌尖上的中国》以及美剧《神盾局特工》《国土安全》中的航拍镜头都是由大疆创新的无人机实现的。创办前5年默默无闻大疆创新,近几年以一系列抢眼球的表现而暴得大名。这其中一以贯之的就是汪滔对创新和品味的追求。他表示他已厌烦了中国企业的传统标签――价格战、海量出货、忽视产品和“商术”,决定带领这个3000余人的企业(总部员工1000余人、工厂2000余人)专注产品与创新,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汪滔:我们已经不太习惯再去做一个达不到全世界最高要求的产品了
  “我们已经不太习惯再去做一个达不到全世界最高要求的产品了,所有人都不习惯了。我们不会设想去做世界二、三流产品,靠便宜取胜――便宜,是自己没本事,拿不出好货来。”汪滔这样说。在他2006年创业之初,确定了无人机的目标和定位,并影响了周围的合作者,当初每个月只卖几十个产品,也要成为全世界最好的。
  “好比宫崎骏的电影,不管在哪里放,大家都觉得好看,使其他动画相形见绌;苹果手机因能打动人心而长销不衰。可是我们拿不出这样的东西。到医院看病开药,医生还盯着你问:‘要进口的还是国产的?’‘国产的’几乎成了劣等品的代名词,病人来到医院这个性命攸关的地方,还要自己做一次残酷选择。我觉得这种日子很憋屈。既然处在科技行业,做的也是自己擅长的事情,我希望做出全世界消费者真正热爱的产品。现在看起来,我们也还做得不错!”他说。
  2014年11月,大疆创新发布了一款名为Inspire1的无人航拍飞行器,引入变形一体机概念,起落架在飞行过程中可以自由呈“V”字形收起、放下,用户由此可以360度无遮挡航拍。从提出概念到发布,Inspire1耗时两年,这是继大疆精灵之后,公司产品研发的又一次突破。
  新闻联播:9年推出11款机型,销售收入增长100多倍
  这个五一假期,在深圳市人流密集的世界之窗广场上空,一个小精灵正在守望着人们的安全。
  这是美国的一个火灾现场,忙碌的小精灵,让消防员精确地锁定了火药库的位置。
  这些活跃在救援场地、比赛现场、航拍爱好者眼中的小精灵来自深圳一家名叫大疆创新的公司。这个9年前才只有几个合伙人的“创客”团队如今已经发展成在北京、美国、德国、荷兰、日本等地设立了分公司、全球员工超过3000人的全球无人机的领航者。
  九年推出十一款机型,销售收入增长100多倍,大疆的制胜法宝就是创新。公司拥有一支近1000人的研发团队,这一数量占公司员总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对研发投入企业不设预算限制;同时,还鼓励员工内部创业,实践自己的创意。
  能不能在空中悬停?能不能飞机抖而拍摄的画面不抖?能不能360度拍摄?小精灵一代一代诞生,这一切也都变成了可能。
  当时大学还没毕业的实习生陈逸奇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没想到得到了大疆决策者非同寻常的关注。
  因为这个创意,小陈获得了一个一百人的技术团队和5000万元研发资金,两年之后,第一架具有360度全视角高清摄像功能的变形无人机问世。
  大疆给了年轻人创新的机会,深圳给了大疆创新的土壤,2014年,大疆就获得了深圳市1400万的创新资金。现在的大疆无人机,已经占领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大疆无人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