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精达科技研发创客的研发基地?

欢迎来到京津冀招商网,方便您下次访问,请加入收藏。
北京天津河北
热门搜索:
北闸口创客工场20个新项目“孵化”
来源:每日新报浏览:274
智能电力系统在装修过程中,设计电源插座的位置成了很多人头疼的事儿,插座多了“满墙疮痍”,少了又不够用,甚至留好的用不上,想用的地方却没有。XPOWER智能电力系统将电布线巧妙地整合到踢脚线等墙体附着材料中,订制的插座可以在踢脚线的任意位置进行插拔,为用电器供电。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市场销售,在加速营中将获得更加针对性的帮助,使项目迅速成长起来。“原来找寻”现代人生活丰富多彩,也容易忙中出乱,很多人常常忘记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在哪里,“原来找寻”就是解决这一痛点的项目。一个一元硬币大小的糖果色三角挂饰,可以随意拴在自己的包包、钥匙等物品上。这个追踪器通过蓝牙与手机APP相连,一旦距离超过10米,就会报警。软件中还有“遗失历史”,方便给物品定位。在停车场,它还可以通过GPS在手机的地图上记录位置,避免取车时迷路。此外,它还是一个小小的自拍热键,随时记录下身边的美丽。跷跷板停车一直以来,停车难成为很多人的出行烦恼。跷跷板停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跷跷板停车是斜式机器人智能泊车系统。”跷跷板停车创始人郭吉平说,“车场安装我们的设备后,车辆停放时与地面成25度左右夹角,可以使车位数增加0.6-1倍。当司机开车进入车场停车时,只需给泊车机器人一个指令,它就会将泊车智能板推到行车道上,司机只要直行就能将车停好。在车上所有人下车后,泊车机器人就会倾斜泊车板,并将其送到指定车位上。从进场到停车用时不到一分钟,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停车难度,还能增加停车位。”目前,跷跷板停车正在研发后期,入营后将布局销售。可以任意移动的“智能插座”、自动监测婴儿排泄状态的“智能嘘嘘扣”、帮人找到自己随身物品的“智能挂件”、像跷跷板一样的“智能停车设备”……在北闸口创客工场,20个新项目进入新一期的津京创业加速营,接受为期3个月的“创业孵化”。目前,北闸口镇创客工场首批孵化的20个企业已全部签约落户,在“加速营”期间,它们共获得约7000万元的投资。新一期的津京创业加速营中,20个项目从全国800多个报名的项目中脱颖而出,它们将在北闸口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创业加速孵化,专业创投服务机构安正路公司将为它们对接资金、团队、技术、生产、市场等方面的资源,帮助它们解决创业中遇到的难题。“今年,已经举办两期了,首期的智能牙刷、智能宠物喂食器、智能眼罩等项目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三个月中20个项目获得了约7000万元的融资。”安正路创投服务机构董事总经理陈奕超说,“本期入营的20个项目来自北京、上海、深圳、江苏等全国各地,我们将继续为它们提供服务,助力它们迅速发展。”同时,北闸口镇党委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给予每个入营项目25万元的创业服务卡,用于购买法律财务咨询、硬件设计等服务,整合48家核心企业制造能力,帮助创客项目将方案到量产周期缩短到最快48天。联合投资组建市场推广团队,打通淘宝、天猫、京东、苏宁、国美等线上销售渠道,帮助智能硬件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形成销售收入,聚焦智能硬件产业,打造智能硬件创业生态圈。
编辑:管理员
投资服务平台热线
政策咨询:400-995-0310
公司注册:022-
工业用地:022-
厂房租售:022-有技术有实体的“硬创客” - 今日头条()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王 娉 在青岛引进的中科院系列院所中,光电研究院青岛研发基地是第一个以市场为导向引进的科研机构,“我们和传统科研院所不一样,我们是一个以‘效益’为衡量标准的单位。”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斌所说的“效益”,既代表社会效益,更代表经济效益,“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几乎成了采访中武斌的一句“口头禅”。 自2012年正式进驻高新区以来,这家已拥有137项专利的科研机构最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和项目落地,他们称自己为有技术、有实体的“硬创客”。 四个研究室导向都是“市场” 2009年,市政府与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签署了研发基地共建协议,整个研发基地由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光电院青岛光电工程技术孵化中心、中科院光电院青岛光电产业化示范园三部分组成。 “2009年我们刚来高新区的时候,这里还是一大片盐碱地。”回首创业初期的工作条件,武斌颇为感慨。如今,青岛光电院整个园区占地65亩,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包括综合办公楼、科研楼、集成检测中心、产业孵化中心、学术协作中心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工作人员于文华带着记者在园区里参观各种研发成果样品,她说,这里已是市科普教育基地,今年5月17日科技开放日那天,有五百多人前来参观,社会反响特别好。 参观者众,缘于青岛光电院的科技成果既“高大上”,又特别“接地气”,看上去就特别 “好玩”。“别的科研机构以引进了多少博士、申请了多少发明专利、发表了多少论文来作自我评价,我们来青岛就是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能否完成技术成果转化、能否产生效益才是我们的衡量标准。”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青岛光电院将自己的技术资源优势和青岛以及山东半岛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密切结合,成立了北斗导航、光谱成像、光电信息、激光探测等四个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研究室,聚焦航空航天、智慧城市、海洋光学等应用领域进行项目研发;打造了一个在我市设备最先进、功能最全面的光电集成加工中心,为企业进行技术设备加工调试;全资注册了一家产业化平台公司,由平台公司参股联合社会资本成立了七八家企业,开展激光光源、北斗导航、激光再制造、三维场景重建、虚拟立体成像、太阳新能源、特种飞行器等技术和产品的研制与推广,目前,产业化公司注册总资本金额达4300万元。 航天微小型相机成功“上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技术开发,是青岛光电院的重要标签。来青四年之后,青岛光电院有十几个科研成果实现了转移转化。其中一项具有标志性的成果就是航天微小型相机已经成功“上天”了。 日,我国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卫星首次搭载的太阳帆板监视相机就是由青岛光电院光谱成像研究室自主研制的,它通过动态拍摄可以对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健康状况进行诊断,提高航天器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重要的是,目前这种相机已经实现了批量化生产,订单签至2020年。 据光谱成像研究室主任王新全博士介绍,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信息获取技术,可以直接反映出被观测目标的形态与光谱特征,揭示物体表面的物质成分,因此除了航天领域,它已经在考古、精准农业、刑侦、医疗、食品安全等行业广泛应用。记者在现场见到一台物证搜索记录仪,黑色布片上已经凭肉眼无法识别的血迹、纸片上已经被刻意涂改过的字迹,都能在“光谱”技术之下显现原形。 同样实现了量产的科研成果还有光电信息研究室的水下监控相机。他们研发的高品质高可靠性水下专业监控相机能够在低照度、浑浊水质的条件下进行更准确的观察和作业。据了解,此前这类水下相机质量高一些的基本依靠进口,而青岛光电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这款水下相机是目前国内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已经应用于我省的海上牧场,可拍摄水下500米处的渔业和水产养殖情况。 海面溢油监测系统国内最先进 除了上天、入海,青岛光电院的另外一项标志性成果是与几家企业成立了联合实验室,利用研究院的技术优势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促成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其中有两家较大规模的企业联合实验室,分别与光谱成像研究室、北斗导航研究室联合开发出了国内最先进的海面溢油监测系统、室内定位系统。 船舶、港口、采油平台等一旦发生漏油,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前溢油监测都是依靠进口产品,青岛光电院的海面溢油监测系统能够实现远程、实时、全天候、全自动对设定水域进行连续溢油监测,通过与监控中心组建区域溢油监控网,实时提供溢油监视数据、图像信息及空间位置信息,系统可及时发布水域溢油远程报警信息,把溢油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由于卫星信号不能穿透建筑物,室内定位一直是一个难点。据介绍,蓝牙室内定位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传输技术,通过测量信号强度来实现定位功能,可以将室内变成一个透明的空间,随时随地获取位置信息。这种定位装置比手机还小,可以随身携带,消防员进入火场时佩戴该装置,指挥中心就能实时了解火场内的人员情况;矿工下井之前带上该装置,一旦发生矿难也可以实时定位,及时搜救;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广泛应用于隧道、停车场、大型商场等。 据了解,以青岛光电院为依托,中科院北斗导航中心在青岛成立了分中心,一部分国家任务也分摊至青岛。作为北斗导航产业联盟、创新联盟的理事长单位,青岛光电院组织岛城40多家北斗企业开展产品展示、全国北斗导航交流会、北斗大赛等活动,实现科研共享。去年,中科院科技网络服务计划落地青岛,首先应用于高新区的摆渡车定位。 AR技术将走出虚拟世界实现互动 在青岛光电院的发展战略布局中,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是三位一体的相互支撑。“科研是基础,转移转化是目的,科技服务是手段。没有好的手段,再好的科研成果也实现不了转化的目的。”武斌认为,如果与那些单纯搞互联网业务、虚拟经济的创客相比,他们有实验室、有生产设备、有团队、有优势专业,属于搞实体的“硬创客”。 青岛光电院旗下的光电研究院青岛研发基地技术转移中心是一个国家级的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由青岛国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即中科院光电院青岛研发基地孵化中心运营,主要承担中科院光电院、青岛光电院的科技成果在青岛和山东半岛地区的产业孵化管理和技术转移转化工作。依托该机构,青岛光电院开展了大量的科技中介、科技金融、成果挂牌交易、光电产业专业孵化等工作,其中挂牌成果已有20多项。去年10月我市举办了第三次科技成果拍卖会,会上的“标王”就是青岛光电院的“船舶污染气体排放在线检测技术”项目,以300万元的价格被青岛欧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竞得。此外,作为青岛市的技术合同登记点,这里已经完成了近3亿元的技术交易合同额。 青岛光电院打造的汇智桥光电创客空间是国家级众创空间,该空间孵化的青岛中科秀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得到激光探测研究室的技术支撑,主要从事激光三维场景重建服务,已和青岛、北京等单位签订了高精度建模订单,在文物保护、三维城市地图、数字旅游等方面开展广泛应用。在几次科技开放日上,学生们最热衷参与的项目就是带着VR眼镜走进各种虚拟的三维动态场景,VR的核心技术就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获得现实建筑物、街道、动植物等物体的海量三维点云坐标和纹理颜色信息,然后用计算机生成一种仿真的模拟环境,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激光探测研究室的技术人员李锐向记者透露,他们正在研发比VR更先进的AR(即增强现实)技术,将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中并进行互动,从而克服VR的眩晕感。 青岛市光电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武斌: 青岛重视创新,我们“闻风而来” 记者:中科院光电院来青是我市引进创新源头的一次有益尝试,您怎么评价双方的这种合作? 武斌:中科院光电院在青岛建设研发基地,是科研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一次尝试。这个基地在建设之初的定位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技研发,就是要把自己的研发成果在当地转移转化,因此,我们要重点培养的就是服务当地社会经济的能力。我们的改革目标与青岛的发展需要相契合,合作进行得非常顺利。为了促进研究院的顺利建设及健康发展,创新各方共同参与、多渠道建言献策、共商发展的管理模式,2014年还成立了由中科院光电院、青岛市科技局、高新区管委相关人员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建立了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现代院所管理模式。总之,青岛光电院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产物。 记者:青岛吸引你们的优势主要在哪些方面? 武斌:青岛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也是开放度很高的城市,这里的自然地理环境优越,又具备一定的科技人才基础,自然很吸引人。更重要的是,青岛市政府重视科技创新,有意识地引导创新发展,并不断地引进各类科研机构,在这座城市形成了一种集聚效应。人家研究了几十年的东西短时间内嫁接到青岛,然后就开花结果,这不仅是青岛的一种收获,也会让其他地方的科研机构意识到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闻风而来”。 记者:在青岛这些年的工作、生活,您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武斌:越来越坚信自己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这两年我一天到晚都在忙着谈各种合作,因为这个平台的成功打造,不仅吸引了科研人才的集聚,也吸引了很多产业公司的目光。我每次一回到北京,就会有教授、研究员主动来跟我打听青岛的情况,希望有机会能来这里工作、创业。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两个专家工作站、两个“英才计划”项目,连续两年都有中科院的教授亲自到青岛来带队伍、创品牌,他们都曾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获得者。 记者:对于青岛光电院未来的发展您还有怎样的预期? 武斌:“敬重合作者,敬重拼搏者”是我们的办院理念,虽然我们目前还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但是发展势头非常好,机会明显大于挑战。我们已经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具备了造血功能。可以把青岛光电院比喻成一口“压水井”,之前地方政府给予的扶助资金就像是一瓢引水,现在我们已经能够源源不断把水从地下给提上来了。作为一种新型研发组织,我们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我相信我们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易车购物10万买豪车 新劲炫ASX等你询底价
(C)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有创客联盟吗,在哪里,有谁知道,知道的速度给答案?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启点创客基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