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轨道炮能不能打下天基动能武器,如果打不下还有什么可以打下天基动能武器的方法或者武器

|||||||||||
设计中装有机械手的美军卫星
美国预研中的新一代空天飞机
美军设想中的天基动能武器
  马慧祥 武晓鹏
美国激光武器研制获重大突破,以100千瓦功率运行持续6小时;另据外媒报道,美军再次成功试射了电磁炮。多年来,美国对新概念武器的研制从未停止。特别是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天基武器的研究更为重视,提出许多计划。天基武器主要包括平台和载荷两个部分,载荷又分为动能载荷和定向能载荷。或许未来的某一天,人们会突然发现,在自己头上看似平静的天空竟然飞舞着这些武器。
  天基武器平台。①空间作战飞行器。是一种轨道机动能力较强的飞行器,在轨停留时间长,可用作武器载体,也可用作侦察监视平台,部署、修理或回收小卫星,可执行多种任务。②通用航空飞行器。是一种可机动的运载器,能携带刚性穿透炸弹,可对地下掩体目标进行攻击;可携带智能化小型炸弹,用于摧毁地面设施;能携带大范围自动搜索武器,用于情报搜集。③空间机动飞行器。又称太空轰炸机,可投放炸弹,用于攻击地面目标、卫星、空间站等。④空天飞机。又称跨大气层飞行器,可在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来回穿梭,可用来运输卫星,也可用作武器平台,执行侦察、监视与预警任务;战时,还可用作预备指挥所。⑤空间机器人。是一种空间智能系统,机动能力特别强,可利用机械手臂抓捕目标,更换目标的电池板或其他部件,也可以用来执行其他任务。
  天基动能武器。①智能卵石。是一种小型可机动的、用火箭推进的天基智能武器,可用来探测、跟踪和拦截弹道导弹。②天基拦截弹。是一种通过高速撞击的方式来摧毁目标的弹道导弹,也可用作反卫星武器,迅速准确摧毁卫星。③电磁轨道炮。美国曾设想将炮弹加速到25公里/秒的速度,将100门轨道炮部署在太空2000公里高的轨道上,用于拦截处于上升段的洲际弹道导弹。④太空雷。是一种轨道封锁武器,平时部署在轨道上,当敌方航天器进入雷区后,太空雷引爆,击毁目标。⑤上帝之箭。是一种部署在低轨道的空间武器,得到指令后,高速再入大气层,用于摧毁地面大型建筑和地下几百米深的掩体目标。⑥寄生星。是一种机动能力强的微小卫星,可寄附在其他卫星上,得到指令之后,对其进行干扰、破坏或摧毁。
  天基定向能武器。①天基激光武器。此计划最终目标是在太空1300公里高的轨道上部署20至40颗携带激光武器的卫星,其有效射程是公里,形成覆盖全球的天基武器系统。②天基高能微波武器。由低轨道&卫星群&构成,将高能微波导向目标,就能在目标附近产生高压电场,可以摧毁电子设备。③天基&魔镜&。是一种&反射性&天基武器,从高空飞船上的特制镜反射激光束,利用反射的激光束将目标毁伤或使之失效。④伽马射线炸弹。是一种利用射线杀伤目标的炸弹,利用放射性元素,能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伽马射线,其威力很大,能量介于常规武器与核武器之间。  在某个静谧的夜晚,当你和朋友在户外欣赏满天繁星时,忽然,一道闪亮的火光划破天空,请不要欢呼雀跃,也不要对着它许愿,因为那很可能不是传说中既美丽又能带来幸运的流星&&
  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报道,美军目前已开始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太空武器。该项目计划依托太空平台搭载大量直径30厘米、长6.1米、重100公斤的钨、钛或铀制成的金属棒,这些高密度的金属大棒可在卫星制导下,利用小型火箭助推和自由落体产生的巨大动能,可在任何时间对地球上任何地区的高价值战略目标实施快速、精确打击。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上帝之杖&从太空发射后,不依靠任何弹药,完全依赖动能撞击来对目标产生破坏力,但攻击效果却堪比核武器,能毫不费力地摧毁大型建筑群和几百米深的地下掩体,而且还不会产生辐射。美军希望把&上帝之杖&打造成为未来空间对地作战的&杀手锏&,进而取代令人闻之色变的核武器,成为军事领域新的战略级威慑力量。
  剑走偏锋天上悬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军就有了研制&上帝之杖&的初步构想。据称,美军的这一灵感主要来源于传说中的两起意外事故:一起是说曾有一名妇女被飞机卫生间掉下的冻结的尿柱砸死;另一起是说曾有人在帝国大厦无意抛下一枚硬币,该硬币却像子弹一样击穿了行人的脑袋。
  当然,美军突破常规思维,另辟蹊径,研制这种新概念战略武器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随着核武器并非为美国一家独有,以核武器为中心的传统战略武器的威慑力大受限制。此外,国际反核浪潮也是高潮迭起,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人们更是谈&核&色变。还有就是保持核威慑的开支巨大,据美国官方透露,其核武器维护总费用每年在亿美元,一枚核武器年需8000万至1.6亿美元,这对日益紧缩的军费开支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而与此同时,其他常规武器往往又不具备战略威慑能力。对于越来越深、越来越坚固的地下工事,常规武器往往束手无策。以美军的GBU-28型&掩体粉碎机&钻地炸弹为例,其仅能穿透6米厚的混凝土或30米的坚硬地层,对地下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事根本毫无办法。
  上述多重因素促使美军试图在其他非核武器上寻求新的突破口和新的战略制高点,以&上帝之杖&为代表的天基动能武器无疑成为最佳选择。
  系统设计很简单
  据称,&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主要由位于低轨道的两颗卫星平台组成,一颗负责通讯和锁定目标,另一颗则搭载有大量被称为&上帝之杖&的金属长杆形动能&炮弹&。弹体主要由动能弹头、推进系统、制导系统、热控系统与通信系统5部分组成。弹头主要由高密度的钨、钛或铀等金属铸造,前方略尖,可减小空气阻力,降低到达地面时的动能损耗。推进系统主要是小型火箭助推器,可在外太空为&炮弹&提供较为精确、容易控制的推力。制导系统主要是不断调整火箭助推器和空气动力学舵面,改变飞行方向,确保精确命中目标。热控系统主要是依靠外部特制的热防护涂层来防止弹体过热。
  &上帝之杖&打击目标时通常采取垂直攻击的方式,就像陨石撞击地球一样,因此它获得的动能巨大,打击地面时所产生的破坏力也相当大,其威力相当于一枚小型核弹,并能轻而易举地刺入地下几百公里深的目标内部,只此一条即可让任何钻地炸弹黯然失色。据五角大楼宣称,他们计划在2025年之前完成&上帝之杖&的部署。
  预想效果不一般
  一提起&上帝之杖&,人们很自然地把它与陨石作比较,进而联想到恐龙灭绝事件。6500万年前,或许正是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陨石撞向地球,导致了一个统治地球的强大物种就此灭绝。那么,&上帝之杖&是否也具有如此大的威力呢?据美军设想,&上帝之杖&能以11公里/秒的初始速度进入大气层,即使在大气下层飞行时速度会有所下降,但仍保持每小时1.12万公里的攻击速度。公斤级质量的&上帝之杖&与吨级TNT当量产生的破坏能量基本相当。长度约为1米、质量约120公斤钨制弹头对钢制材料进行打击时,可造成深1.5米、直径1米的弹坑。虽然其毁伤能力与导致恐龙灭绝的陨石相差甚远,但对于打击敌地面重要目标和几百米深的地下掩体却是小菜一碟。
  与其他常规武器相比,&上帝之杖&还具有以下优点:一是打击范围广。其打击范围可覆盖全球任何一个地区,打击对象包括指挥中心、导弹发射塔、地下掩体等所有非移动类目标。二是反应时间短。由于其搭载平台通常部署在低轨道,所以对地攻击准备时间短、反应速度快,从离轨到对地面实施打击仅需11分钟,打击时间不及洲际弹道导弹的三分之一。三是突防能力强。由于速度极高,可有效突破敌多层防御体系,即使敌具备多层防御能力,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预警。四是生存能力强。搭载&上帝之杖&的卫星平台通常在距离地面1000公里的轨道上,远在一般飞机和导弹的攻击范围之外。五是环境污染小。&上帝之杖&主要是通过碰撞攻击目标,不依靠弹药,更没有核辐射,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六是占据道义主动。相比核武器而言,该武器系统在道义上占有更多的主动权。
  剑悬太空路漫漫
  为争夺太空霸权,美国先后曾提出&天基激光武器&计划、&智能卵石&计划、&魔镜&天基激光武器计划等,但终因在关键技术上难有新突破而进展缓慢,有的甚至中途夭折。随着航空航天、热材料及计算机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上帝之杖&从研制至今,某些问题可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但仍有不少瓶颈问题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如何发射到位的问题。发射携带大量高质量&上帝之杖&的卫星平台,必然需要足够的动力。二是高温损耗问题。进入大气层之后,必然因空气磨擦而出现弹体过热问题,弹体过热将直接导致内部精密电子元件受损、弹体磨损或解体。三是精确制导问题。由于其采用末制导,通常在进入大气层前通过控制姿态角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然而在进入大气层后弹体必然受到空气流动、密度差异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加之速度过快,没有尾翼修正,难以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打击。
  除此之外,&上帝之杖&的打击效果也是未知。由于从来没有进行模拟实验,美军所描述的攻击效果仅仅是理论上的设想。有专家预测,由于其速度过快,在对大型建筑群等目标的打击上很可能起不到致命的效果,顶多就像高速飞行的子弹撞击玻璃一样,在目标上穿个直径为30厘米的&小洞&,如果真是这样,那可就贻笑大方了。然而,对&上帝之杖&计划来说,目前最大的难题恐怕还是高研制成本。据称,建造&上帝之杖&所需的卫星平台及将其送入轨道的费用至少为10亿美元;如果使用今天的航天运输系统将高质量的金属棒送入轨道,其成本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此就有专家认为,美军的&上帝之杖&,貌似神器,实同鸡肋。就目前进展缓慢的情况看,美军可能陷入&研&之无&费&,弃之可惜的境地。它最终是迈入实战、大展雄风,还是像&巴黎大炮&那样被残酷的战争法则淘汰,抑或只是停留在想象的虚拟世界中,我们且拭目以待。
.otherContent_01 p {line-height:23 margin:0}中国天基动能武器秘密研制成功 威力堪比核武
核心:美国率先开展天基动能武器的研制,如同核武器一样,中国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能令霸权主义者对太空军事化的妄想有所思量,考虑其代价可否承受得起...
中国天基动能武器秘密研制成功
天基动能武器是依靠高速运动产生的巨大&动能&来对目标进行杀伤的武器。结合精确制导技术,动能武器发展进入&快车道&,未来将应用于空间反卫星作战和拦截高速巡航/弹道导弹等军事需求,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
据香港媒体报道称,中国正在秘密研制一种名为&上帝之杖&的新型威慑性武器。它由卫星发射,威力相当于核武器;但不是利用核裂变或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摧毁目标,所以没有放射性污染,是一种&干净&的动能武器。
香港《明报》8月13日发表文章称,上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开展这种武器的研究;进入21世纪,维持核霸权令美国财政和道义上都陷入重压,美国重启了&上帝之杖&的研制。但中国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个如烟似雾的传闻有多少真实性?中国对这种武器的核心技术掌握了多少?下面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动能武器改变未来战争形态
文章称,&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未来若能在发射井或战略核潜艇发射,将改变未来的战争形态。一场中小型战争半天便可完成,余下便是收拾残局。这对美国霸权主义者有极大的吸引力,美国太空军事化的野心由来已久,&星球大战&的提出便是明证。
如同核武器一样,中国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才能令霸权主义者对太空军事化的妄想有所思量,考虑其代价可否承受得起。[!--empirenews.page--]
中国突破动能武器核心技术
文章称,&上帝之杖&主要由动能弹头、推进系统、制导系统、热控系统以及通信系统五部分组成。而&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还包括卫星分离技术和如何将这个庞大的卫星群组送上太空的问题。在无数的高技术问题中,最关键是三大技术,第一是制导技术,第二是卫星分离技术,第三是大推力火箭技术。
首先是制导技术。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物体进入大气层产生的高温电离形成的黑障所造成的通信中断,穿过黑障后如何在仅余的几十秒时间内,调整姿势并准确击中目标。
中国的反航母弹道导弹&东风&-21D破解了黑障通信的难题,因而能对移动中的航母实施精确打击。
文章称,最新的消息显示,去年9月20日,中国的长征六号火箭将20颗卫星同时送上太空,并非&放炮仗&般一次分离,它实际上是由&母星&和&子星&组成。母星先抱着子星分别脱离火箭进入不同的轨道,然后再释放出所抱的子星,像放烟花一样一层一层散开来,美丽壮观。这实际上就是美国设想的、据闻至今仍未实现的&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的&星星分离技术&。
在孙悟空的故事中,他天下无敌的原因之一是能够变身,可以一下子变出多个各持金箍棒的孙悟空,还可以将多余的孙悟空收回真身。据设想,&上帝之杖&武器系统的机械臂,既可以掷出金属棒,又可以收回其中。今年6月25日发射的长征七号火箭搭载了意义非凡的&遨龙一号&卫星,这个&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能对轨道垃圾及非合作卫星进行定点清除。这就是&孙悟空之手&。[!--empirenews.page--]文章称,&上帝之杖&天基动能武器系统中,每一组包括有两颗卫星和多根金属棒,加起来有数十吨重。要将若干组星棒组合送上太空,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是关键的核心技术。
中国研制的一种推力为500吨级的火箭发动机已取得初步成功。这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火箭发动机。在刚过去的&八一&建军节这一天,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负责研制的重型运载火箭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首次燃气发生器-涡轮泵联动试验取得成功,标志着该型发动机的研制工作取得首个里程碑式胜利。
美国专家爆料称;中国动能3号大气层外拦截系统,在10月30日由库尔勒导弹试验基地发射。这已经是其第8次进行实弹试验,主要目标是打击卫星,但也有说法为反导系统。其还称在2007年1月,中国曾经测试了一枚最具破坏力的反卫星导弹,可直接摧毁在太空上的任何人类目标,甚至包括空间站。
其实,在11月1日在新疆发现的不寻常的尾迹,还是属于中段反导测试,在高层大气当中的拦截行动。香港媒体称;这种可以在大气层拦截来袭高超音速目标的导弹,叫做红旗19。
动能2,动能3反卫星导弹都是航天科学和工业集团的产品,但是现在中国正在开发威力更大,射程更加遥远的KZ-1型和KZ-11型系统。
美国人认为,中国的战术是釜底抽薪,因为中国知道在一场战争当中,只要打掉卫星系统。那么,无论美军在地球上拥有多少F-22战机,B-2轰炸机,核动力航母和核潜艇,电子战能力有多么强大,巡航导弹有多准都将是无源之水。
从美媒的报道看,中国这次反导试验是成功的,相比较,同样在11月进行的美军反导试验却失败了。有时候,在军力上进行赶超,需要的是超前思维。[!--empirenews.page--]例如,二战德军造巨无霸式的虎王坦克,美军并没有追着造更大坦克跑去对轰,而是直接采用战机空袭虎王的补给线。日本制造先进的震电,紫电等战机,美军不是每天针对性训练如何应对,而是直接轰炸其飞机工厂。
现在中国动能3系统的思路与二战美军其实是一样的。与闪电战思维也相似,闪电战的核心就是不硬碰,比赛谁大炮大,坦克多,人勇敢,而是集中力量,突破薄弱环节切断补给线,让你不战而降,正所谓围棋当中的&势&,有了&势&,就有了不战而屈人之兵。
动能武器的出现直接打破了对弹道导弹防御不可行的核防御模式,带动各种防御系统进入非核防御时代,不仅可以用于弹道导弹的防御,还可以用于空天反卫星作战、反飞机渗透作战等,未来甚至可以专门用于反炮弹作战,是未来一体化作战的&多能手&。
目前火箭动能拦截弹已经逐步应用于战场实践,而电磁炮也正在不断得到试验和发展。未来动能武器系统还需要突破动力问题和快速充电技术,而以超导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经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巨大希望。
天基武器相关信息
天基武器专题栏目,提供最新新最全的天基激光武器_天基人才网_天基人才网 郑州、以及天基武器等相关信息
天基激光武器
天基人才网
天基人才网 郑州欢迎您访问激光与红外网! Welcome to LASER & INFRARED!
天基激光武器系统――空间对抗的重要手段之一(一)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    阅读次数:
美国为适应全球军事战略和谋求在未来太空领域的绝对优势的需求,正在有步骤、有计划、积极地加速推进其外空军事计划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其谋求空间优势的步骤可以明显地分为三步:一、对地面作战提供空间支援;二、控制空间;三、部署天基武器,实施全球攻击。可以明显看出,控制空间已成为一场典型的军事革命。目前,美国正在处
于完善第一步、加速发展第二步、积极探索第三步的状态。
俄罗斯把空间作战武器系统分为两大部分―空间攻防作战武器系统和空间保障作战武器系统。在空间防御作战方面,俄罗斯设想主要拦截敌洲际弹道导弹和潜射弹道导弹,包括陆基核能反导武器以及载人空间战斗站等。
美国、俄罗斯(前苏联)等国多年以前就进行过以动能或定向能手段摧毁或致盲卫星的试验。目前美国的地基反卫星拦截弹采用3轴稳定的动能拦截器。运载导弹备选方案为“战略靶弹系统”(STARS),或退役的“民兵”Ⅱ助推火箭。美国的地基动能反卫星武器系统已具备了反低轨卫星的能力,天基动能武器也正在加紧研制之中,可形成高达3.6万公里的全轨道高度反卫星能力;美国除了加快发展动能、定向能和“可逆性”攻击武器直接打击在轨卫星外,也准备通过对卫星的发射控制中心和地面接收站进行物理、电子和信息攻击,从地面干扰、破坏或摧毁卫星传输环节,使天上的敌方卫星不起作用。与此相应,美国空军于2004年8月下达了空间对抗作战条令,首次明确指出美国空军将把空间对抗作战作为首要任务之一,可先发制人地对敌方进行反卫星作战。只要美国政府同意,可以随时进行动能反卫星武器的空间拦截试验,并可迅速完成研制、定型及采购,并形成战斗力。
俄罗斯已拥有两种随时可投入实战的反卫星的卫星―“杀伤卫星”和“天雷”,并在粒子束、激光等定向能武器研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可以看出,以美国和俄罗斯为代表,围绕着争夺空间战略制高点的空间攻防体系建设已经被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控制空间、夺取空间优势的战役已经打响,空间攻防武器装备已经成为各军事强国争先发展的焦点。当前,以美国和俄罗斯为首的空间军事强国都在坚持不懈地发展反卫星武器系统。
2 天基激光武器系统-定向能武器系统之一
2.1 两项天基激光武器系统研制任务
激光卫星各分系统的技术经过过去20~30年的开发,现都已基本掌握。为了建造实战用的激光武器系统,目前正在加紧执行两项任务:
一是研制、试验“天基激光武器演示器。这是将所有分系统总装,形成完整的激光作战卫星,进行在轨演示试验,验证全系统工作的协调性和对太空环境的适应性。该演示器的尺寸按实战型卫星的1/2,激光器发射功率按实战型功率的1/3设计。该演示器的质量估计为16600kg,大约是实战型激光卫星质量(35000kg)的1/2。美国曾计划于2005年用大力神-4火箭或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发射激光演示器,进行为期3年的在轨演示试验。如果激光演示器试验成功,将大大提高天基激光武器系统的技术可行性和成熟度,为研制实战型的天基激光武器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是解决全尺寸激光卫星的发射。美国的大力神-4火箭及其下一代的运载能力可达到22000kg(近地轨道)。如果实战型激光卫星尺寸不能缩小,则需将卫星分2次发射,在太空组装,或者需要研制新的运载火箭。美国国防部不打算研制新的火箭,所以正在加强激光卫星小型化和卫星太空组装的研究。
美国正在加紧天基激光武器――激光作战卫星的发展,已将其作为太空动能武器的备用与后续系统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组成部分:
第一步,在太空部署一个由12颗激光卫星构成的小星座,提供对若干主要战区的覆盖,如中东、北非和东北亚这些热点地区,也可以为美国本土提供导弹防御能力,从而实现战区导弹防御和国家导弹防御;第二步,增加到18颗卫星,可对全球所有美国关注的战区提供全面覆盖;最后,建成由24颗卫星构成的完整星座,实现全天时的全球无缝覆盖。天基激光器目前已进入“一体化飞行试验”阶段,计划2013年进行在轨演示。
2.2 其他的定向能武器系统包括:
(1)天基微波武器,这是现代以电子战、电磁战、信息战为主的太空战不可或缺的基本武器。美俄的天基微波武器有高低轨道的卫星星群构成,能在目标区的几十到上百米范围内产生高电场,从而摧毁或损坏任何电子部件。
(2)天基粒子束武器,美俄正在研究的粒子束武器有两种,一种是地基带电粒子束武器,一种是天基中性粒子束武器。
粒子束武器要进入实战难度非常大。地基和天基粒子束武器目前尚处于实验室的可行性验证阶段,估计2020年以后有可能进入实战部署。
(3)天基动能武器,主要包括:天基动能拦截弹、太空电磁轨道炮和“智能卵石”等。除了反卫星动能拦截器外,美国的航天飞机、空间站、正在研究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机载动能武器系统和电磁轨道炮也具有反卫星的能力。美国为提高军用卫星的生存能力,在其第六代成像侦察卫星(先进锁眼―11和长曲棍球)和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导弹预警卫星上,采取防核效应加固和防激光保护手段,增加了防碰撞探测器,同时增强了机动变轨能力。
高级自动寻的技术是动能武器的核心技术。动能拦截器是动能武器的核心部分,它采用高级自动寻的技术,实现高精度自主探测、制导、控制和对目标直接碰撞动能毁伤,是一种高精度、高机动、高智能、光电信息高度密集的信息化武器。
2.3 动能轨道武器的关键技术
(1)动能拦截器/天基动能拦截弹技术。包括动能拦截器/拦截弹总体设计与试验技术、直侧向力控制与精确制导技术、快速响应姿/轨控发动机及动力系统、轻小光纤陀螺惯性测量与复合导航系统等关键技术。
(2)精确探测跟踪与末制导技术。在精确探测跟踪与末制导技术方面,现代光学凝视成像技术、光学高帧频成像导引头和射频被动导引头技术是实现“零脱靶量”制导控制的技术基础,可直接用于天基动能轨道武器的高精度制导控制。
(3)空间作战平台总体技术与平台战时测控技术。空间作战平台总体技术包括小型机动空间作战平台技术和小空间平台的设计、制造、入轨测试和在轨控制等,也包括在现有成熟的卫星平台上改进出适合天基动能轨道武器作战的武器平台总体技术。
(4)空间作战指挥控制技术。鉴于空间攻防作战是一种战略为主的作战行为,因此需要建立多级空间作战指挥控制作战系统,包括国家空间作战司令部、空间作战任务控制中心和武器系统指挥控制中心等,需要先进的作战指挥控制技术。
(5)空间目标监测与探测跟踪技术。包括空间目标监视、跟踪、测轨预报、登录、编目、准确时空信息处理和目标管理技术,弹道导弹的预警、探测跟踪与识别技术。
(6)先进与能快速机动发射的运载器技术。包括发展固体运载火箭技术、战时机动应急发射技术等。天基激光武器登场
天基激光武器登场
美《新闻周刊》指出,布什退出《反导条约》为大力发展太空高能武器铺平了道路
  据美国《新闻周刊》昨日报道,美国总统布什日前宣布退出1972年签定的《反弹道导弹条约》,此举必将大大推动美国军方太空激光武器系统的研制,而这种天基激光武器系统正是里根时代“星球大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军事专家分析,美国退出《反导条约》并不意味着对激光武器的研制有直接的推动。但是,布什宣布退出《反导条约》将会促进美国军方对反导系统的研制和部署进程,这样就能够相应地推动天基激光武器的研制。来自美国军方的消息说,天基激光武器系统的研制项目由美国国防部下辖美国弹道防御机构来负责,对于陆基导弹防御系统的研制将有助于设计太空反导武器系统。&&&&一名美国军事专家称,陆基导弹防御系统、低空导弹防御系统和天基激光系统彼此间相互补充,将会彻底改变美国未来的战争方式。美国能够利用太空激光武器覆盖全球,建立起全球防御体系。&&&&美军目前有一个框架性的计划,即在2012年前发射一套集成的激光武器装置,而一旦这项尖端武器系统试验成功,将会推动它在全球的部署,最后建成一个天基激光武器平台。到那时候,美军可以用一小束激光击落任何来袭导弹。&&&&而在2012年将要进行的一次试验将会展示目前美国掌握的有关太空激光武器的所有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最新成果。&&&&去年10月份,美国军方对于已在轨道上运行的一个激光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测评。那次测评的结果使得后来的设计更为成熟,有助于减少技术上的一些障碍以及改进设计理念。&&&&&&如果构想中的天基激光武器研制成功并且加以部署,美军就可以在太空中用一小束激光击落任何来袭导弹。&&&&天基激光武器&&&&&天基激光武器系统是一种以太空为发射基地的尖端激光武器,较之以前的陆基激光武器,它的覆盖面更广,更易于捕捉目标。它通常是以卫星作为承载平台,一起称为天基激光集成飞行器。&&&&天基激光武器作战构想&&&&&预计承载作战任务的天基激光武器集成飞行器运行在1300公里高空,激光武器的有效射程达4000~5000公里,可摧毁9~11公里高空的弹道导弹。&&&&第一步,在空间部署12个激光发射器,提供部分战区覆盖,可覆盖诸如中东、北非等地区,也可以为美国本土提供导弹防御能力;&&&&第二步,在空间部署18个激光发射器,对相关战区提供全面覆盖;&&&&最后,在空间部署24个激光发射器,实现全球覆盖。&&&&碰上历史机遇军方立即着手行动&&&&&天基激光武器的研制碰上了转折性的历史时机,一旦美国国会亮起绿灯同意拨款,美国军方就会将建造一个天基激光试验场的合同转包给一个建筑公司,开始着手这项工作。&&&&目前,负责这个项目的官员已经在美国太空总署位于密西西比州的斯坦利斯航空中心附近进行了选址工作。美国军方目前还需要为这一武器系统专门研制专用的镜面。&&&&军事分析家认为&彻底防御有困难&&&&&美国军方将反导系统比作“用一颗子弹去击毁另一颗子弹”。&&&&军事分析家认为,虽然这在试验条件下是可行的,但是要想有效防御一切可能的袭击,仍然相当困难。&&&&因为美国的假想敌也在不停地研制破解反导系统的武器,矛和盾的相生相克将会持续存在。&&&&技术细节仍需研究三方面需要改进&&&&&目前,美国军方在技术上仍然有一些细节需要深入研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如何研制更高频率的激光激发装置;&&&&●其二,控制和制导强大的激光束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三,需要解决一些光学和镜面技术上的问题。
推荐给朋友:
镜像: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基武器 轨道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