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竹仁宝哲文集波切文集贰生死自在

呜呼哀哉具恩师!&沉痛悼念四川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圆寂!
& <img TITLE="此博文包含图片"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ALT="呜呼哀哉具恩师!&沉痛悼念四川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圆寂!" />
呜呼哀哉具恩师伏祈大悲作瞻视
心匙心中自生起,策励自他念无常!
--《心匙·策励自他一切人等痛念无常歌》
每一个人均将死亡,最有钱的人也会死,圣人也会示现圆寂之相,我自己亦不例外。
&日,四川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在大藏寺的寺院里,于早上大约八点半钟圆寂&
祈竹仁波切 圆寂的法体
呜呼哀哉具恩师伏祈大悲作瞻视
心匙心中自生起,策励自他念无常!
仁波切房间如常。这是他最后睡的床,入定、出定都是在这里。床上是师公送给他的简化版三藏达人冠(三条线代表佩戴者通达全部经、律、论三藏)
仁波切生前用过的法器
(t& p&),,又作荼毘,本为燃烧之意,通常指焚烧遗体,埋其遗骨,即所谓火葬。荼毘,为印度四葬之一。在出世之前,这一葬法被视为正葬。   
我国古代虽以土葬为主,然也行火葬。据《五杂俎》卷六载,吴越之民,多用火葬。   日本也行火葬,以文武天皇四年(700)道昭示寂,为日本火葬之始。   jh&#257;pita。又作阇维、阇毗、耶维、耶旬。意译为烧燃、烧身、焚烧、烧。即火葬之意。行之火葬场即称为所。火葬法于以前即行于印度,原为死后,处理尸体之方法,佛教东渐后,中国、日本亦多用之。流行于中国丛林之俗语,则称为“送往生”。(长阿含卷三游行经、有部毗奈耶药事卷九、释氏要览卷下、玄应音义卷五)
以下,只是部分的活佛火化后的舍利子:
&顶礼祈竹仁波切!我等受益仁波切的教诲,感恩祈佛之恩德,以此摘转图片来纪念!。。。。。。
林聪博客&&&&&
在此致谢!
如何说再见&-&祈竹活佛…
<img TITLE="此博文包含图片"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ALT="呜呼哀哉具恩师!&沉痛悼念四川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圆寂!" /> 如何说再见&-&祈竹活佛…
<img TITLE="此博文包含图片"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ALT="呜呼哀哉具恩师!&沉痛悼念四川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圆寂!" /> 如何说再见&-&祈竹活佛…
<img TITLE="此博文包含图片"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ALT="呜呼哀哉具恩师!&沉痛悼念四川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圆寂!" />
念死无常,是修行者强大持久的修行动力!
甘露法洋和甘露珠蔓&
念死无常部分&&
链接:甘露法洋和甘露珠蔓&&念…
<img TITLE="此博文包含图片" ALIGN="absmiddle" src="/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real_src ="/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WIDTH="15" HEIGHT="15"
ALT="呜呼哀哉具恩师!&沉痛悼念四川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圆寂!" />
& 09:56:35
日,四川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在大藏寺的寺院里,于早上大约八点半钟圆寂,然身心如在定中,肌肤柔软如生,10月18日寺院集体念诵上师供,在念到祈请上师这一段的时候,祈竹仁波切出定。10月23日,大藏寺高僧大德及四众弟子等,为祈竹仁波切的法体举行了荼毗仪式。
祈竹仁波切一九三六年藏历七月初一生于西藏东部嘉绒地区的一个叫"霞渡"的小乡村中(今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脚木足乡)。
祈竹仁波切出生前,其父母就有不少吉祥的征兆,其母更不断梦到当地山上的隐士--第五世悉弘仁波切飞来降落于屋中的天台上。祈竹仁波切出生的那一天早上八、九点时分,天上仍看到日、月及星同时高挂,村民都视之为少见的异像,而且在出生时,是被一层奇怪的胎衣包裹着的,看似一个肉球。
第一世祈竹仁波切名号为“达尔汗南索温布官卡益西”(Khejok Tarhen Namso Kunga
Yeshe),曾赴北京晋见乾隆皇帝,并得册封、赐印及赐予很多官廷礼物,大藏寺中至今仍存有很多乾隆御赐印章、圣旨及布料等。
祈竹仁波切从十岁入寺起,在大藏寺一共住了八年左右。依止洛桑达华大师学习藏文以及各种经论和仪轨。
在十八岁的时候,徒步去拉萨色拉寺学经。在寺院中,祈竹仁波切除了课程上的师长外,另外也跟第二世萨巴仁波切(Gyalrong Sharpa
Rinpoche)及拉尊仁波切(Zhungpa Laptsun Rinpoche)学法。
在祈竹仁波切二十岁时,在萨巴仁波切与另外九位长老面前求授了比丘戒。
祈竹仁波切重新修建了川北名刹大藏寺,先后出版了《祈竹仁波切文集》,《甘露法洋》、《智慧明灯》、《生死自在》等大量著作,为格鲁教法的弘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大藏寺圆寂前的最后之际,祈竹仁波切说,“师徒之间,只有短暂的分开,但没有诀别。”
祈竹仁波切的遗愿是不搞个人特殊的纪念活动,而用他剩余的财产,以及好友、四众弟子的供养合起来,做一次广大无比的供养,最起码涵盖印度成道处、中国四大名山,大昭寺、小昭寺、大藏寺、安斗寺(阿旺扎巴第一座寺院)、萨迦寺,和印藏的三大寺、二密院、扎什伦布,这样大家自己有利益,也是师徒及友好最后一次集体做一个大事、好事,结个缘。(结缘事项另行公布)。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祈竹仁波切虽然示寂,但我们曾经值遇过这样的明师教导,深以为幸。人身危脆,暇满难得,格鲁修学社区版务组,谨代表社区四众弟子,对祈竹仁波切的圆寂,表达沉痛的悼念及哀思。祈请祈竹仁波切不舍有情,速速乘愿再来,弘法利生!
祈竹仁波切重新修建了川北名刹大藏寺,先后出版了《祈竹仁波切文集》,《甘露法洋》、《智慧明灯》、《生死自在》等大量著作,为格鲁教法的弘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大藏寺圆寂前的最后之际,祈竹仁波切说,“师徒之间,只有短暂的分开,但没有诀别。”
祈竹仁波切的遗愿是不搞个人特殊的纪念活动,而用他剩余的财产,以及好友、四众弟子的供养合起来,做一次广大无比的供养,最起码涵盖印度成道处、中国四大名山,大昭寺、小昭寺、大藏寺、安斗寺(阿旺扎巴第一座寺院)、萨迦寺,和印藏的三大寺、二密院、扎什伦布,这样大家自己有利益,也是师徒及友好最后一次集体做一个大事、好事,结个缘。(结缘事项另行公布)。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祈竹仁波切虽然示寂,但我们曾经值遇过这样的明师教导,深以为幸。人身危脆,暇满难得,格鲁修学社区版务组,谨代表社区四众弟子,对祈竹仁波切的圆寂,表达沉痛的悼念及哀思。祈请祈竹仁波切不舍有情,速速乘愿再来,弘法利生!
《心匙·策励自他一切人等痛念无常歌》正文
呜呼哀哉具恩师 伏祈大悲作瞻视 苦恼若我衆行径 一生自欺似无心
劝告自己衷心语 心匙心中当牢记 萦绕心髓不散乱 思维自身之本性
无始轮回至今生 已经无数生死轮 难受种种乐与苦 于自未办少分利
难得暇满昔虽获 皆未得益而虚掷 如今若能自爱者 当修善行久乐藏
貌似精明实愚痴 耽着现世似童嬉 忽遭可畏死主逼 无计可施终将临
自念尚且不死故 忙于无尽现世业 可畏死主忽现前 宣布死期终将临
随勤筹措明日事 即刻起程终将临 剩饮残食未竟业 无奈放舍终将临
铺衾而睡但今日 如朽木积卧末床 无力翻身拈摸手 牵捉衣友终将临
除却今日难再穿 末衣内外遍裹缠 犹如石块渐僵硬 初见自尸终将临
末语遗嘱与愁叹 悲哀之中强欲言 舌根干故难达意 极灰心时终将临
末食圣物与舍利 伴诸流汁注口中 纵然一口亦难咽 流出尸口终将临
合心合意衆亲友 悲悯苦恼围绕住 末伴哭泣伤离别 从今永诀终将临
可怖幻相如浪涌 断支节苦甚难忍 无可奈何苦痛中 此生相没终将临
善心提示极重要 是故师友兴大悲 虽于耳旁勤提醒 唯增沮丧终将临
喉间频发唏嘘声 呼吸渐短气杂滞 最后停止如断弦 今生终结终将临
百般珍惜悦意身 终成反胃腐烂尸 此身粗褥亦难忍 终置荒凉尸林地
此身芒刺亦难忍 终被剁碎削骨肉 此身蚤虱亦难忍 终被鸟犬食殆尽
尸身虽以锦衣裹 终将置于焚尸炉 此身爇香亦难忍 终被焚化火蕴中
此身厚衣亦难忍 终被埋于窄地坑 悦耳大名之前后 加已故语终将临
亲戚朋友与仆役 哭声四起终将临 衣帽家当散四方 无一剩余终将临
独往中有险关道 凄惨惆怅终将临 四大颠倒难敌临 生大恐惧终将临
见处山崩断崖下 土雨压身奈何之 幻见趣入大海中 巨浪涡卷奈何之
闻似大火爆炸声 心耳俱裂奈何之 黑暴劫风包卷起 幻相可畏奈何之
大红业风紧驱迫 爲暗吞没奈何之 阎摩使者绳索绑 惘然被牵奈何之
牛头蝎面衆狱卒 百般折磨奈何之 死主阎摩法王前 算善恶帐奈何之
推诿生前贪瞋诈 阎摩揭穿奈何之 自罪异熟当惩罚 入阎摩狱奈何之
地狱烈火炽地上 自身裸卧奈何之 兵刃雨降身破碎 受而不死奈何之
熔铜中煮骨肉烂 受犹不死奈何之 身火无二极炽燃 然犹不死奈何之
冰穴风袭身冻裂 成千百片奈何之 堕入饥渴饿鬼处 多年饥饿奈何之
若成劣缘愚傍生 相互啖食奈何之 极难忍受恶趣苦 真正临头奈何之
现应速速不放逸 当下精进正是时 不仅适宜恐迟故 即刻速速提精神
具恩师父之口授 善慧胜者心要论 显密全圆道修法 当于心中起实证
自他二利久乐藏 日日进力求获取 试与阎摩作竞赛 三门合一勤勉行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皈依三宝的意义(祈竹仁波切)
信息来源:&&&&发布时间: &&&&
皈依三宝的意义
编辑:祈竹仁波切 来源:闽南佛学
  在无始轮回中,我们现今有机会得到了圆满的人身,若再有机会皈依三宝,并依循皈依学处事做人,这一生便变得积极有意义了。
  许多人一听到皈依这个名词,便以为是指一个仪式,其实这是指依止之心态。什么叫 做皈依呢?我们应当知道,皈依并非单指一次性地参加皈依仪式,亦不单指口头上念诵皈依 偈。皈依就是把我们的命根至心托付、一心依止的意思。在世俗上,有些人托赖钱势及名位 等;在宗教上,有些人皈依三宝,但也有人皈依世间天神,乃至龙族或饿鬼道众生等。在这 里,我们所说之皈依,是指以正确的皈依态度而皈依正确的皈依对象。正确的依止是入佛教之门的门槛,所以它极为重要。我们是否三宝弟子,正取决于是否有所皈依。有些人常常去 佛寺参拜,自己也看一些经论,心里对三宝也多少有些信心,这也可称为信仰佛法的人了。可是,在至心皈依前,他们的功德是间断性的。在他们行善时,例如在布施或诵经时,固 然有功德,然而这功德的积聚在布施或诵经完成时便告暂停。如果有上述的敬信心,再加上至心地皈依三宝,则功德会二十四小时不断增长。即使在休息时,由于未舍皈依,这功德仍 会继续增长不停。在睡前,如果忆及皈依的对象,即使在睡眠中也会积长功德。只要我们不舍依止、不违皈依的各学处,这皈依之功德的增长会延续至成就佛境为止。
  什么才是舍弃皈依呢?如果我们有一天对三宝不再信任,认为因果教法及业力等俱不存在,这就等于舍弃了依止。譬如说,大家在今天这下午至心生起了依止,但后来,朋友说三宝 并不存在,世上也无因果这回事,我们信心动摇了,对三宝的依止退却了,这就是在一刹那 依止而下一刹那舍弃依止的情况。总之,只要不舍依止,这皈依之功德会不断增长乃至延至未来生。这也等于是说,我们在今生死后,不会堕入三恶道。
  判别是否真正佛教徒,要看有否真正的皈依心,而真正的皈依,端赖有否生出正确的皈依动 机。若缺了动机或缺了清净而正确之动机,我们的皈依便非如法的皈依。合格的皈依因有三 重:下者知道人死不像灯灭,而经观察又知来世处境似乎不妙,便思虑:谁能救我!他们明 白唯有三宝能救助他们于三恶道厄运之能力,以此心寻求庇荫,这是下士之皈依因;中者见 苦谛及集谛与十二因缘等,便明白就算能生于三善道,仍然不够彻底及安全,所以他们欲求 解脱。谁有能力令他们脱出六道呢?唯有三宝可以!故此,他们以这动机作为皈依因;最上 根者见众生苦而心生不忍,欲求最上之智慧、悲心及能力来救助度生。为着这目的,他们必 须依赖三宝而求成佛,这是大乘之皈依心。以上三重皈依心的动机不同,修持皈依的人,依 自己根器及心量大小,而有不同的皈依因。此外有些人,只是为了求财、求子女或求健康的 心去皈依三宝,甚至有强盗为求抢劫行动成功而礼拜、上供及皈依三宝的,这些都非正确或 合格的皈依动机。只有前说三种皈依因之任何一种,方为合格的皈依因。
  皈依的因分为合格的及不合格的,被依止之对象亦然。在世俗上,如果我们寻找某人求助 ,首先必须认定他有能力和愿望救助我们。若对方根本无能力,或者有能力但不愿施助,便 不是我们求助的理想对象。如果我们有正确及坚定的皈依因,却依止了没有资格或能力的对 象,仍然不可能得益。我们已说过了三重合格的皈依因,现在说堪作我们依止之对象。
  许多人喜欢见庙便拜,以为这样便会多福无难,这是十分笨的做法。天神等虽然福报很大,而且也有少许赐福的能力,但他们并不能救助我们的未来生,而且也不见得一定愿意为 我们的现世赐福。如果我们刚好能讨得天神之欢心,或许的确能得到少许有限的好处。明天 他们不愿意赐福了,便可能随意地加害我们。再说,天神连自己的未来生也照顾不来,如何 救助我们呢?至于龙王等,它们本属畜牲道众生,其能力十分有限,所以亦不堪作至心依止 之对象。至于恶鬼类等就更加不必多讲了。对于旁门左道的事物,宜少接触为妙。至心依止鬼道众生的人,在今生能得多少利益是说不定的,但却种下了因缘,在死后沦为鬼道中之小 喽?众。此外有些人,虽不依止上述对象,但他们只依止三宝中的一宝或其中一员,譬如说 有许多信奉民间信仰的汉人便一心依止观音大士或弥陀,却连三宝是什么也不知道。他们这样做亦能得到许多利益,但却不能得到最圆满的好处,因为单单皈依三宝中的其中一宝或其 中一员,虽足以令我们脱离现世中之劫难,但却并不足以令我们离三恶道、解脱乃至成佛。值得我们至心生生世世托付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这并非说我们单单皈依三者之一, 而是必须对他们全都依止,缺一不可。
  有许多人自称皈依三宝,但却搞不清楚三宝是什么,所以现在我们讨论一下三宝到底是什么 意思。佛陀的梵文是Buddha,意为“觉悟者”,佛陀是断一切过及具一切德的完美导师,具 有圆满的智慧、悲心及能力。本师释迦牟尼佛曾在二千多年前的印度,弘传了我们现今所信 奉的佛教,所以他是佛教的创始人。可是,皈依佛宝并不狭指皈依释迦牟尼,而是指依止过 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佛陀。世间的佛像虽非真佛,但代表了佛宝;法的梵文是Dharma,乃指一切教法,佛经虽非真正意义上的法宝,但它们代表了法宝,而且能令我们最终证得法宝 ,所以它们是住持法宝,法宝是三宝中最主要的依止对象;僧伽的梵文是Sangha。僧宝可分 为胜义僧宝及世俗义僧宝两种,前者包括菩萨、辟支弗、声闻、罗汉及出世间护法等;后者 乃指四位或以上之具戒凡夫比丘团体。
  在三宝中,法宝是佛所教及所证之法;僧宝是修持法宝的僧侣。所以,如要确定三宝是 否堪以信赖依止,主要必须看佛陀是否真有能力及是否有过人之处。前面已说过,自身难保 者肯定无能力救助别人,但佛陀却是断除一切怖畏之自在者。佛陀不单自己已离怖畏,而且 有圆满能力引导我们脱离怖畏,亦愿意引导我们,绝不偏心。对乞丐、妓女、屠夫及大罪人 等,佛陀都一视同仁地巧作教导;佛陀的圆满身相有三十二相及八十种好,共一百一十二种 特征,例如无见顶及眉间白毫等。我们并非只因这些身相奇妙而赞叹,而是因为它们中的任何一项,皆须经多劫修持方能获得;佛说法时,其声美妙吸引,不论远近皆可听清,听众听 到佛陀以听众各各所熟识的方言说法,而且所说的更是适合个别根机之最恰当教法。如果今 天佛陀在这里说法,便不需翻译员及扩音器,四川人会听到佛陀以四川话开示,北京人会听 到佛在说北京话,不论坐得远或近,佛的话音一样清晰;此外,下根的人会听到佛在讲适合下根理解及修学的法,中根者听到中根之法,上根者则听到佛在说上乘之法。这就是佛陀与凡夫的分别;佛陀的意充满悲心,不分亲疏。此外,佛陀的意是遍知智,譬如说我们在五台 山、北京、上海、成都及四川各取少许砂土混在一起让佛陀看,佛能把它们分开,并说出 “这颗砂取自五台山中台一树下,那颗砂是北京雍和宫前马路边上取的……”等等而作辨别,没有什么是佛陀不知道的。佛陀的身、语、意,不断地为众生而作利益,而且这都是自 然而发生的。因着正法,众生才赖以断除一切过失,修足一切功德,最终成佛。所以,法宝之功德恐怕不必多作解释了。菩萨、罗汉等的功德不可言尽,譬如说他们能化身千万而利益 众生等。在佛经中,常常会读到佛陀之罗汉弟子如何在一次讲法中便令几万人同时见道的例 子。由于上述原因,便知佛陀有能力及愿意帮助我们,所以其指引之道路――法宝,及同走 此路的僧宝,值得我们一心信赖。
  在皈依仪式中,必须从欢喜心去纳受皈依。如果不知皈依的利益,就难以生出欢喜的心,所以,当知皈依三宝的利益。皈依的利益十分广大,不可能一下子把它们尽说,故此分八点来 略说:
  (1) 在皈依后,我们正式成为了三宝弟子。   (2) 皈依为受戒之基础,受戒及持戒是功德的基础。只要我们皈依了,便有资格在以 后进一步求受自己能持守的戒,藉以积聚功德。   (3) 因为依止了三宝,尤其是正法,我们便会依因果等教法而戒恶行善,所以罪障便 会自然消退。   (4) 罪障与功德及福报就如跷跷板般,此增则彼弱,此弱则彼增。在皈依后,由于罪 障消退了,功德及福报便会随而增长。   (5) 由于罪障少了而功德增长了,一切所愿便会自然成办。   (6) 我们一生中,常会有地、水、火、风的灾害,及野兽、非人、盗贼等加害,亦会 受种种烦恼等痛苦所煎熬。在至心皈依三宝后,这些违缘皆不能加害我们。  (7)只要有决定性的依止,尤其是在死前一刹忆及三宝,便不可能在下生落入三恶道。   (8) 一旦依止了三宝,便踏上了成佛之路,决定最终成佛。
  在皈依三宝后,有些事是应作的,有些事是不应作的,这些称为“皈依学处”。皈依学 处分为三宝共同的学处及不共各别学处:共同学处是皈依三宝后该守的行持,普遍适用于三 宝之总体教授;不共各别学处是指因为皈依了三宝中的某一宝,而该作或该戒的事行,此乃 针对三宝中的某一者而讲。
  在不共学处中,分为该戒除避免的事及该奉持的事两种:该避免的事行称为“遮止学处 ”;该奉持的事行称为“成办学处”。 遮止学处有三条,分别与佛宝、法宝和僧宝有关:&
  (1)因为皈依了佛,不宜再依止世间各种天神、土地公及龙族等等。这些生命形式,不过是与我们一样的凡夫而已,并未超脱生死,所以绝无能力利益我们的未来生,亦不堪作我们的依止对象。这些凡夫众生,的确有少许能力,但却并无像佛陀般的德行及悲心。在我们 供养这类众生时,他们或许会给少许世俗上的好处给我们;但一旦忘了供养,他们可能像人 类一样小气,马上便会翻脸、施害我们。如今的人,常常会说如“我既皈依三宝,但我亦皈 依道教,它们都是同样导人向善的宗教嘛”一类的话。作为三宝弟子,当然可以尊重别人的信仰,但若同时亦依止别的宗教或对象,则有违本来对三宝之依止。作为佛教徒,亦不宜与父母及家人不协调。如果你的家族一向有祭天、祭地等传统,我们亦可以参与供养。在供 养时,应以同辈友人的心态作供,奉上水果及茶等,请他们给予世间顺缘或起码不要加害,但不可以由心依止,否则便积下了因缘于未来生为他们下属,而且亦违犯了皈依佛的遮止学处。
  (2)既皈依了正法,便要依止佛陀的教法行持,不应做与佛法相违的事。在正法中,最中心的基础便是不伤害其他性命,包括昆虫等,所以,至少要做到不杀生。在日常生活中,当然少不免会在无意中踩死昆虫等。在我们小心爱护生命之余,若无意地踩死了昆虫等,并不算违犯了皈依法宝的遮止学处。但如果有心地杀生,便违犯了这学处。譬如说去餐厅时,我们亲手指着一尾鱼,叫餐厅为我们杀死及烹调,吃时觉得十分满意,这便是圆满的杀业。自己不杀而叫人代杀,果报比自己亲手杀更重。汉人喜欢去海鲜餐馆用膳,所以大家尤其要小心,决不可直接参与杀生。不吃素的人,只可食用已死及非为自己而杀的肉。有些地方的文化中,不单把动物杀死,更以残忍的方法杀害,例如慢慢放血,活活地把它们晒干或活蒸等。由于这种杀法令众生受的痛苦更大,此杀生的业力及果报亦更大。如果不单自己能戒杀 ,而且更教人戒杀,对自己、他人及其他众生都有甚大利益,而且更会令自己长寿。
  (3)既皈依了僧宝,便要避免与罪友来往。这一点在现今社会极难做到,但衲身为师 长便有责任这样地教授。什么是罪友呢?罪友并非什么三头六臂、头上长角的魔鬼,而是那 些教导及引诱我们伤害众生、不依因果的人。在初皈依时,由于我们自己对三宝的依止未够 坚定,很易受人唆使,所以必须小心保护自己的依止心。一旦有了真正的依止心后,就不怕 别人的不良影响了,甚至以后还要以悲心去引导他们向善。有真正的依止心的定义是什么呢?在古印度有一座很大的那烂陀佛教大学,学校内有很多学僧。有一次,军队攻占了该地,军人守在门外包围了大学,命学僧一个一个挨着排队走出来。在门口,学僧被给予选择权,要命的便要发誓放弃对三宝的依止,要坚持三宝弟子身份的便马上处死。在这情况下,如果你宁舍命亦不舍依止,这便是有真正的依止心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但不可真的放弃依止,甚至在开玩笑中说说亦不恰当。
  成办学处也有三条,分别与佛宝、法宝和僧宝有关:
  (1)既依止了佛陀,便应把任何佛的形象视为真正的佛,不论其为金的、银的、泥的或 纸上印的。我们不应把佛像当货物般售卖或典当,亦不可视之为世间财宝般而把金的放在坛 中央,把不值钱的泥佛像搁在一旁。既然这些都视为真佛,便不分金的或泥的了。此外,我 们不可不礼貌地以手指佛像或佛画等,亦不可把佛像或佛画等放地上。在评论佛像或佛画时 ,应小心自己的用词,只可说“我觉得这弥陀佛像的雕工不太高明!”等话,而不应在不留 意间说出“这弥陀真丑”一类的话。
  (2)法宝乃三宝中的正依止对象,所以它比佛宝及僧宝还要高。既依止了正法,当视一 切经论为真正的法宝。
  (3)既依止了僧宝,必须对其尊重。四位凡夫比丘僧在一起,就必须视为住持僧宝。 所以,我们不但不可不敬僧众,就连在地上的一角破袈裟亦不应跨过。
  除了以上六条不共学处,也要依止共通的学处,共通学处共有六条:
  (1)皈依后,应每天想念三宝功德。
  (2)在每次饮食时,应在心中首先供养三宝,然后方进食。这是为自己积累功德及为表 尊敬而作的,并非佛陀等需要饮食或稀罕我们的讨好。
  (3)在日后,应随自己的能力引导他人学法。
  (4)皈依后,应日三次、夜三次想念三宝功德而诵念皈依文。皈依文有许多版本,最简 单的版本莫过于“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三句了。
  (5)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至心依赖三宝。
  (6)上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至随便开玩笑的戏言,都不能放弃对三宝的皈依。
投诉监督信箱:tsjd@zgfj.org 传真:400-789- 客服信箱:kfb@zgfj.org
提供最新最快的佛教资讯,打造中国最权威的佛教媒体
通用网址: 客户服务热线:400-789-6688
010-0- 北京机构: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锦胜华安308室,邮编:100035
石家庄机构: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485号壹江国际
邮编:050081 版权所有: 
主编单位: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转载]【忆恩师--祈竹仁波切】---小和尚如是说
2010年国庆节,至尊大宝上师祈竹仁波切,于香港北角礼堂里举行为期两日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灌顶》。于是,在安排好住宿等以后,就去往了香港。
【第一次在师父在香港的弘法道场里面,与恩师祈竹仁波切合影留念】
日【千手观音大灌顶】以后,第一次近距离供养师父,但是那时候老人,只接了哈达,并把哈达回赠加持,但是至于供养,恩师却说道:“都是出家人。”随后,坚决不接供养。一位老一辈的作风,让我等后学弟子自省。
这一晚,和师父祈竹仁波切,请求了《圣妙吉祥真实名经》的口传,这个是师父自从得到传承以后,从来没有间断过的,已经念了六十多年,具特别的加持。
由于去香港前,已经打印了几张恩师祈竹仁波切的照片,向师父请求能否签名,作为供养对镜,师父随即签名了三张。-----今天看见这张照片,似乎那日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2011年10月,由于希望把《观音斋戒》的传承带到汉地,特地两次赴大藏寺请求了观音斋戒的全套传承。当返回成都的时候,得知恩师祈竹仁波切在成都休养,于是去拜见。这张照片是在跟师父汇报观音斋戒的一些情况。最后师父,大约花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给于我们开示。
师父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们,在《观音斋戒仪轨》中有一段礼赞观世音菩萨的赞文,具特别的加持,无需灌顶,只要对观音菩萨有极大的信心,于临终时,可无难往生。
2012年7月,恩师祈竹仁波切回寺,这个对于大藏寺及其僧俗二众,意义重大,各地的善信都纷纷慕名而来,当时盛况,记忆犹新。这是和大藏寺洛桑嘉措格西拉,在祈竹拉章师父的卧室,这次,贫僧在格西拉翻译下,按照以前的传统,带上三所依,向恩师祈竹仁波切请求《瑜伽母灌顶》,恩师欢喜答应;但是有一件事情,此生没有能够办成,就是恩师祈竹仁波切答应来我处。
这次灌顶的准备中,师父保持老一辈子的作风,对于坛城的布置等都是按照老的传统,一丝不苟。我们摆设宝瓶的时候,师父觉得做的不严谨,于是亲自示范了如何摆设。而第二天灌顶,他自灌和灌顶,整整从上午九点一直忙到晚上九点,最后当我去往师父卧室的时候,才发现师父这一天还没有用膳,而最终以一碗很简单的面疙瘩作为今天唯一的一顿膳食。
在灌顶到中间的时候,师父讲授到无常的时候,老人看着虚空中,停顿了一会,语重心长地自语道:“还没有来得及观察无常,却都已经七十多岁了”,随后灌顶到某个环节,师父又一次以幽默的形式告诉大家:“希望你们以后都去空行刹土,我就留在这吧”。当时在场很多人都笑了。而恩师的悲心,让我永远忘记不了。
当我们把灌顶的坛城摆设好以后,最大的奖励,就是恩师祈竹仁波切在其卧室,给于格西拉洛桑嘉措尊,扎巴格西,寺院一位长老,还有就是我这个不学无术的弟子等四人,给予《帕邦喀大师胜乐上师瑜伽》的教授和口传。
2013年10月16日,四川大藏寺法台恩师祈竹仁波切在大藏寺里,于早上大约八点半钟圆寂,然身心如在定中,肌肤柔软如生,10月18日寺院集体念诵上师供,在念到祈请上师这一段的时候,祈竹仁波切出定。10月23日,大藏寺高僧大德及四众弟子等,为祈竹仁波切的法体举行了荼毗仪式。
在大藏寺圆寂前的最后之际,恩师祈竹仁波切说,“师徒之间,只有短暂的分开,但没有诀别”。
正如恩师祈竹仁波切所说,师徒之间没有诀别,只是暂时分开。
在此,祈祷恩师祈竹仁波切,速疾乘愿再来。
&祈愿恩师说法的时候,能够成为上首弟子,听闻法要。
&祈愿恩师所有的愿望都能够无碍圆满。
& & 惭愧弟子三圣寺住持僧于禅房追思
【附录(一)】 祈竹仁波切
祈竹仁波切一九三六年藏历七月初一生于西藏东部嘉绒地区的一个叫"霞渡"的小乡村中(今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脚木足乡)。
祈竹仁波切出生前,其父母就有不少吉祥的征兆,其母更不断梦到当地山上的隐士--第五世悉弘仁波切飞来降落于屋中的天台上。祈竹仁波切出生的那一天早上八、九点时分,天上仍看到日、月及星同时高挂,村民都视之为少见的异像,而且在出生时,是被一层奇怪的胎衣包裹着的,看似一个肉球。
第一世祈竹仁波切名号为“达尔汗南索温布官卡益西”(Khejok Tarhen
Namso Kunga
Yeshe),曾赴北京晋见乾隆皇帝,并得册封、赐印及赐予很多官廷礼物,大藏寺中至今仍存有很多乾隆御赐印章、圣旨及布料等。
祈竹仁波切从十岁入寺起,在大藏寺一共住了八年左右。依止洛桑达华大师学习藏文以及各种经论和仪轨。
在十八岁的时候,徒步去拉萨色拉寺学经。在寺院中,祈竹仁波切除了课程上的师长外,另外也跟第二世萨巴仁波切(Gyalrong Sharpa
Rinpoche)及拉尊仁波切(Zhungpa
Laptsun Rinpoche)学法。
在祈竹仁波切二十岁时,在萨巴仁波切与另外九位长老面前求授了比丘戒。
祈竹仁波切重新修建了川北名刹大藏寺,先后出版了《祈竹仁波切文集》,《甘露法洋》、《智慧明灯》、《生死自在》等大量著作,为格鲁教法的弘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在大藏寺圆寂前的最后之际,祈竹仁波切说,“师徒之间,只有短暂的分开,但没有诀别。”
祈竹仁波切的遗愿是不搞个人特殊的纪念活动,而用他剩余的财产,以及好友、四众弟子的供养合起来,做一次广大无比的供养,最起码涵盖印度成道处、中国四大名山,大昭寺、小昭寺、大藏寺、安斗寺(阿旺扎巴第一座寺院)、萨迦寺,和印藏的三大寺、二密院、扎什伦布,这样大家自己有利益,也是师徒及友好最后一次集体做一个大事、好事,结个缘。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祈竹仁波切虽然示寂,但我们曾经值遇过这样的明师教导,深以为幸。格鲁修学社区版务组,谨代表社区四众弟子,对祈竹仁波切的圆寂,表达沉痛的悼念及哀思。
&&&&&&&&&&&
&&2013年10月16日,四川大藏寺法台祈竹仁波切在大藏寺里,于早上大约八点半钟圆寂,然身心如在定中,肌肤柔软如生,10月18日寺院集体念诵上师供,在念到祈请上师这一段的时候,祈竹仁波切出定。10月23日,大藏寺高僧大德及四众弟子等,为祈竹仁波切的法体举行了荼毗仪式。
【附录二】观音斋戒中---【观音礼赞文】
嗡敬礼世间依怙主世间上师三有称赞者  他化梵王天主称赞者 由赞最胜能仁成就者  殊胜三界依怙前敬礼 具足善逝无量妙身者  无量光佛为作顶严者
右手胜施救济饿鬼者 
左手金莲极妙庄严者
散披红黄香郁发鬘者  面如满月端严圆晖者 眼如莲华胜妙修广者  白如雪螺具足郁馥者 如珍珠聚光华无垢者  如黎明云红光庄严者 舒手布列如莲华海者  端正殊妙如秋云色者
众多珍宝庄严两臂者 
手掌柔软犹如宝叶者
悲心兽皮覆被左乳者  耳环宝镯以为严饰者 伫立最胜无垢莲上者  腹部犹如莲瓣柔软者 纯金佩戴众宝嵌饰者  华丽宝裙齐整围绕者 已到佛智大海彼岸者  广集众福获得胜果者
长为乐源能除老病者 
度脱三趣示现空行者
有身中胜战胜魔军者  纯金足镯雅音悦意者 由四梵住能为寂静者  行如鹅王大象徐步者 圆满积集为说开示者  度脱乳海并及水海者 若有恒常清晨以敬心 
于观自在作意而思惟现在未来及一切生中  世出世间诸愿皆成就 (二十一遍)圣观自在大悲藏,及诸眷属忆念我我与六道诸众生,速得解脱生死海深广无上菩提心,令于身心得生起无始所集惑业等,以大悲水令清净大慈悲手垂接引,我及众生往极乐无量光及观自在,生生为作善知识善示无谬妙道已,速令安住于佛地愿我迅速由斯善,于此世间成佛已为利众生说正法,有情诸苦得解脱(一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祈竹仁波切网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