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哪本上有秦晋崤之战原文

秦晋崤之战这篇文章体现了《左传》的那些叙事特点._百度知道
秦晋崤之战这篇文章体现了《左传》的那些叙事特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左传》是春秋的注释,而其文笔也力求简练明白。韩愈说:“春秋谨严,左传浮夸。”应是指左传的叙事中有捏造之嫌。比如,祭仲与庄公的对话,过于详细,而且字句皆清楚无误。很难相信左丘明是根据百余年前的史料写出的。
此外,左传的微言大义体现的很突出。比如庄公之母“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不仅在武公在世时就想让共叔段继位,而且庄公即位后也毫不让步地“为之请制。”其偏心的厉害可见一斑。由此可见左传叙事十分简洁,没有废话。
再有,左传在人物语言方面有令人惊叹的细致处理。公子吕和祭仲分别对庄公提醒,叮咛备至。(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
噫!西大的吧?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秦晋崤之战中蹇叔从秦,郑,晋三方面为秦穆公分析了袭郑的哪些不利因素
1,舍近求远2.利于晋,不利于秦3.秦是通过人家的领地来到郑4.利他不利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天 , 地,人 三方面
扫描下载二维码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好的辅导书有哪些?_百度知道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好的辅导书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名师点拨系列还有倍速系列也不错
初中语文知识基础手册、尖子生、零失误、初中教材全易通等等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七年级语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薏韪呒吨醒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含答案苏教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薏韪呒吨醒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含答案苏教版)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薏韪呒吨醒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含答案苏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薏韪呒吨醒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含答案苏教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⑴并非说所有烦恼只需哈哈一笑便会&& ▲&& ,笑只不过是调整情绪的一种方法。⑵不要逃避和&& ▲&& ,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应担负的责任,我们不应该逃避,更不应该畏惧。⑶诚实守信、&& ▲&& 历来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标志。A.烟消云散&&&& 推脱&&& 一诺千金&&&& B.涣然冰释&&&& 推脱&&&& 一言九鼎C.涣然冰释&&&& 推托&&& 一诺千金&&&& D.烟消云散&&&& 推托&&&& 一言九鼎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网络谣言,不仅损害了公民权益,而且扰乱了社会秩序。事实表明,网络谣言的泛滥和滋生,会使许多人受到蒙蔽甚至伤害。B.初唐诗歌以绮靡婉媚的诗风为主,但随着以“四杰”为代表的中下层文士的崛起,给唐代诗歌注入了情思浓郁、气势壮大的气息。C.《唐诗宋词选读》这本书选配了几十幅契合文意的图片与版式设计有机结合,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极具文化魅力的立体空间。D.无论是出国旅行还是出国淘金的中国公民,都要了解目的地国家的安全局势,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各类安全风险,保护自身安全。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我们不再一己呢喃,也不满足于窃窃私语。我们要让声音在阳光下汇聚。越来越多的人不惮于我口说我心,这才是希望之民族,这才是强大之国度。如此,& ▲& ,& ▲& ,& ▲& 。如此,& ▲& ,& ▲& ,& ▲& 。令人欣慰的是,思想的光芒正在重生,行动的理性正在重生。&& ①让实践的理性改变现实&&& ②百家争鸣&&&&&&&&&&&&&&& ③齐头并进&& ④才能智者蜂起&&&&&&&&&&& ⑤让思想的光芒肆意照射&&& ⑥才能勇者辈出A.④③⑤⑥②①&& B.⑥③①④②⑤&& C.④②⑤⑥③①&& D.⑥②①④③⑤4.右图是清代名臣张之洞游赤壁时为东坡祠撰写的联语,上下联各缺两句,请依据文&& 意与对联组成原则,选出甲、乙、丙、丁依序最适合填入的选项(3分) ( ▲ )甲、试较量惠州麦饭、儋耳蛮花   乙、若只论东坡八诗、赤壁两赋丙、是我公游戏文章      && 丁、哪得此清幽山水&○1○2○3○4
A&甲&丁&乙&丙B&乙&丁&甲&丙C&甲&丙&乙&丁D&乙&丙&甲&丁5.根据下面材料,概括雾与霾的相同点。要求:答案不超过16个字。(3分)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1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给人朦胧缥缈的感觉。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 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雾与霾的相同点:&&&&&&&&&&&&&& ▲&&&&&&&&&&&&&&&&& 二、文言文(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与荆南乐秀才书欧阳修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盖足下力学好问,急于自为谋而然也。然蒙索仆所为文字者,此似有所过听也。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①,凡三举而得第。与士君子相识者多,故往往能道仆名字,而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故使足下闻仆虚名,而欲见其所为者,由此也。仆少孤贫,贪禄仕以养亲,不暇就师穷经,以学圣人之遗业。而涉猎书史,姑随世俗作所谓时文者,皆穿蠹经传,移此俪彼,以为浮薄。惟恐不悦于时人,非有卓然自立之言如古人者。然有司过采,屡以先多士。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②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两汉之风矣。先辈往学之,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若仆者,其前所为既不足学,其后所为慎不可学,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为此也。在《易》之《困》曰:“有言不信。”谓夫人方困时,其言不为人所信也。今可谓困矣,安足为足下所取信哉?辱书既多且切,不敢不答。幸察。[注]①程试:按规定的程式考试。后多指科举铨叙考试。②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舟行往来,屡辱见过&&&&&&&&&& 过:探访B.先之启事,及门而贽&&&&&&&&&& 贽:拿着礼物求见C.然其为功,亦不易也&&&&&&&&&& 易:轻视D.是以徘徊不敢出其所为者&&&&&& 徘徊:迟疑不决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贪禄仕以养亲/夫以大将军有揖客,反不重邪?(《史记•汲黯传》)B.惟恐不悦于时人/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秦晋崤之战》)C.学成而身辱/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冯谖客孟尝君》)D.在《易》之《困》曰/死何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聊斋志异•促织》)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3分)&&&&&&&&&&&&&&&&&&&&&&&&&&&&&&&&&&&&&&&& ▲&&&&&&&&&&&&&&&&&&&&&&&&&&&&&&&&&&&&&&&&&&&& & ⑵又以游从相爱之私,或过称其文字。(3分)&&&&&&&&&&&&&&&&&&&&&&&&&&&&&&&&&&&&&&&& ▲&&&&&&&&&&&&&&&&&&&&&&&&&&&&&&&&&&&&&&&&&&&& ⑶非徒足以顺时取誉而已,如其至之,是直齐肩于两汉之士也。(4分)&&&&&&&&&&&&&&&&&&&&&&&&&&&&&&&&&&&&&&&& ▲&&&&&&&&&&&&&&&&&&&&&&&&&&&&&&&&&&&&&&&&&&&& 9.欧阳修认为自己的文章“不足学”“不可学”的原因有哪些?用自己话简要概括。(3分)&&&&&&&&&&&&&&&&&&&&&&&&&&&&&&&&&&&&&&&& ▲&&&&&&&&&&&&&&&&&&&&&&&&&&&&&&&&&&&&&&&&&&&& 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寒 食【注】&&&&&&&&&&&&&&&&&&&&&&&&&&&&&&&&&&&&&& 寒食日献郡守孟云卿&&&&&&&&&&&&&&&&&&&&&&&&&&&&&&& 张友正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注]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有禁火、吃冷食的习俗。相传此俗源于春秋时晋文公纪念介子推。⑴两首诗所表现的生活状况、所表达的情感都相同,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5分)&&&&&&&&&&&&&&&&&&&&&&&&&&&&&&&&&&&&&&&& ▲&&&&&&&&&&&&&&&&&&&&&&&&&&&&&&&&&&&&&&&& ⑵请简要分析两首诗在艺术手法和语言风格上各有什么不同。(5分)&&&&&&&&&&&&&&&&&&&&&&&&&&&&&&&&&&&&&&&& ▲&&&&&&&&&&&&&&&&&&&&&&&&&&&&&&&&&&&&&&&&&&&&&&&&&&& 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⑴&&&&& ▲&&&&& ,虽僻远之何伤。(屈原《楚辞补注•涉江》)⑵以不忍人之心,&&& ▲&&&&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⑶&&& ▲&&&& ,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⑷&&&&& ▲&&&&& ,f崖转石万壑雷。(李白《蜀道难》)⑸吾师道也,&&&&&&&& ▲&&&&&&&& ?(韩愈《师说》)⑹&&&&& ▲&&&&& ,似诉平生不得志。(白居易《琵琶行》)⑺&&&&& ▲&&&&&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⑻歌曰:“……,……。&&& ▲&&& ,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灯王鲁彦我愤怒地躺在母亲的怀中。母亲紧紧地搂着我,呜咽地哭泣着,她的泪纷纷地落在我的颈上。我只是愤怒地躺着。“你不生我不好吗,母亲?”我怨忿地问。母亲没有回答,母亲的脸色极其苍白。我愤怒地伸出右手,竭力地撕我胸上的衣服。“为了母亲,孩子……”母亲按住我的手,呜咽地说。“咳咳……”我哭了。风凄凄地摇荡着窗外的枇杷树,雨萧萧地滴在我心上。母亲的脸色是那样的苍白。我悲苦地挽住了她的颈,她的颈如柴一般的消瘦。“让我死了罢。母亲……”我哭着说,紧紧地挽着她的颈。“不能,不能,孩子,我的孩子……”她的泪纷纷地落在我的脸上。灯光暗淡地照着她的头发,她的头发如丝一般的乱,如霜一般的白。静寂,静寂,世界上除了我和母亲外,没有一个人影,除了风和雨的哭声外,没有半点响声。“罢了,罢了,母亲。我还你这颗心,我还你这颗心!你生我时不该给我这颗心,这在世界上没有用处!”说着,我用两手竭力地撕我胸上的衣服,怨忿而且悲伤。“啊,孩子!”……母亲号啕地哭了。她紧紧地按住了我的手,我竭力地挣扎着。风凄凄地摇荡着窗外的枇杷树,雨萧萧地滴在我的心上。灯光暗淡地照着母亲的头发,母亲的头发如丝一般的乱,如霜一般的白,母亲的泪如潮一般地流着。我抱住她的消瘦的颈,也号啕地大哭了。有一滴泪,从母亲的眼中落了下来,滴在我的眼上,和我的泪融合在一处,渐渐地汇成了一道河。我溯着河流走去,进了母亲的眼帘,一直到了母亲的心坎上。在那里,我看见母亲的心萎枯了。“母亲,为了你的孩子,你将你自己的心萎枯了。然而你分给你孩子的那颗心,在世界上只是受人家的咒诅,不曾受人家的祝福,只能增加你孩子的悲哀,不能增加你孩子的欢乐。现在,取出来还了你罢。母亲!”我哭着说,跪倒在母亲的心旁,解开胸衣,用指甲划开胸皮,我伸手进去从自己的腔中挖出一颗鲜血淋淋的心,放在母亲的心上。母亲的心和我的心合成一个,热血沸腾了。我急忙合上自己的胸皮,扣上了胸衣,忽忽地离开了母亲的心,出了母亲的眼帘,由原路回到了母亲的膝上。母亲不知道。“母亲,我不再灰心了,我愿意做‘人’了。”我拭着眼泪对母亲说。母亲微笑了。母亲的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欢乐,母亲的眼前露出了无限的希望。只有灯,只有站在壁上的灯,他知道我在母亲心中所做的什么,不忍见那微笑,渐渐地惨淡了下去……一九二四年作& (选自王鲁彦处女集《柚子》)12.小说中多处“风”“雨”,请简析其作用。(5分)&&&&&&&&&&&&&&&&&&&&&&&&&&&&&&&&&&&&&&&& ▲&&&&&&&&&&&&&&&&&&&&&&&&&&&&&&&&&&&&&&&&&&&& 13.小说从“我”的角度叙事,有什么好处?(4分)&&&&&&&&&&&&&&&&&&&&&&&&&&&&&&&&&&&&&&&& ▲&&&&&&&&&&&&&&&&&&&&&&&&&&&&&&&&&&&&&&&&&&&& 14.请赏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现特色。(5分)&&&&&&&&&&&&&&&&&&&&&&&&&&&&&&&&&&&&&&&& ▲&&&&&&&&&&&&&&&&&&&&&&&&&&&&&&&&&&&&&&&&&&&& 15.请结合全文,探究“灯”在文中的丰富内涵。(6分)&&&&&&&&&&&&&&&&&&&&&&&&&&&&&&&&&&&&&&&&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8题。校训是成人之砥储朝晖①校训通常是一所学校精神和理念的凝练。学校的首要功能是育人,这就决定着古今中外众多学校的校训,主要是基于办学者对人性的理解和对外在世界的认识,围绕如何育人,如何认识世界,如何追求真理所做出各不相同的言说和表达。②校训的这种旨趣决定着校训在成人方面有着强大且持续的效能,这种效能可以简要地概括为校训是成人之砥。③新生入学后刚接触校训的阶段,需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体验理解校训、认同校训,并用校训规范自己的言行,引导自己的志向确立、人格形成,检讨自己的过去,规划自己的未来。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将自己原来的个性与以校训为旨要的规范进行反复不断碰撞、磨合,形成带有自己个性特征的校训个性化理解模式。④校训的效能还体现在学生认同校训、准确地理解校训并在有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之后的人生旅程之中。事实上,对那些真诚、严肃地对待校训、对待人生的人,校训发挥的作用是终身的。走出校门之后,每个人都会面对权势、面对利益、面对各种情感的冲动以及各种自己没有预期的荣辱,此时校训就会成为自己安身立命的中流砥柱。⑤现实中有一些人平时不注意修养,一些学生对校训没有敬畏心,走出校门便把校训抛到脑后,遇到人生的关口,心中早无砥柱,做人轻易失去底线。于是有了不少出了名校之门便忘乎所以的人,其中一些后来蜕变为失节或贪腐分子。这一方面因为部分学校尚未确立适合自己的校训,或任意为之、简单拼凑校训,或所立校训未能准确反映人才成长与真理探求的规律。另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对校训没有深刻理解,不少人连校训的内容也记不住,更谈不上形成对校训的个性化理解。⑥有鉴于此,各校亟须重视校训的育人作用,对那些新建高校,要把校训的确立作为育人的重要工作。在做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要的原则,要意识到校训应该是国家意志、社会趋势与学人精神相互融合的结晶,学校应自觉地将社会核心价值与学校育人目标结合起来,确定有独特气质的校训。⑦同时,所有学校都应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校训磨砺过程,以良师为示范,以典型案例为内容,让整个学校设置与运行的方方面面与校训的精神表里如一。让校训精神既内隐于教学思维,又外显于校貌校容;既潜藏于学生之心,又体现于学生之行,成为彰显学校鲜明个性与特色,促进学生成人的一种富有魅力的内驱力。(《光明日报》日,有删改)16.根据文意,简要说明“校训是成人之砥”这句话中“砥”的含义。(6分)&&&&&&&&&&&&&&&&&&&&&&&&&&&&&&&&&&&&&&&&& ▲&&&&&&&&&&&&&&&&&&&&&&&&&&&&&&&&&&&&&&&&&&& 17.结合第⑤段内容,概括分析部分名校毕业生蜕变为失节或贪腐分子的原因。(6分)&&&&&&&&&&&&&&&&&&&&&&&&&&&&&&&&&&&&&&&&& ▲&&&&&&&&&&&&&&&&&&&&&&&&&&&&&&&&&&&&&&&&&& 18.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6分)&&&&&&&&&&&&&&&&&&&&&&&&&&&&&&&&&&&&&&&&& ▲&&&&&&&&&&&&&&&&&&&&&&&&&&&&&&&&&&&&&&&&&&& 七、(70分)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中世纪的石匠经常要为装饰哥特式的教堂而雕刻怪兽状滴水嘴。有时,他们的作品被安装在教堂的上端或藏在飞檐后面,多为人的视线不及之处。然而,石匠仍然精心雕刻,哪怕知道一旦教堂完工,脚手架拆除,他们的作品将不被人们看到。据说,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事实上,许多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经常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语 文 Ⅱ(附 加 题)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40分,考试用时30分钟,由选考历史方向的考生完成。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题卡。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开帘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与“徘徊花上月,空度可怜宵”,此两联虽见唐人小说中,其实佳句也。郑谷诗“睡轻可忍风敲竹,饮散那堪月在花”,意盖与此同。然 论 其 格 力 适 堪 揭 酒 家 壁 与 市 人 书 扇 耳 天 下 事 每 患 自 以 为 工 处 着 力 太 过 何 但 诗 也。 (选自叶梦得《石林诗话》)21.⑴后世人将“唐人小说”通称为& ▲& 。(1分)⑵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唐人小说的一项是(3分)A.《长恨歌传》&&& B.《李娃传》&&& C.《搜神记》&&& D.《柳毅传》22.叶梦得对郑谷“睡轻……”这两句诗的评价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2分)&&&&&&&&&&&&&&&&&&&&&&&&&&&&&&&&&&&&&&&&&&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A.《红楼梦》中,王熙凤受净虚老尼请托,在贾琏的暗中帮助下,派人打通长安节度使的关节,结果,逼得金哥和长安守备之子双双殉情。B.《端午节》的主人公方玄绰貌似进步实则因循,在家里他是个坐吃等伺候的“家长”,在社会上他是个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C.《故乡》中有三个“故乡”――回忆中的、现实中的、理想中的,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在现实社会生活压力下丧失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D.《边城》中,爷爷在答应了天保的提亲后,发现翠翠钟情的却是傩送,他为自己的鲁莽懊恼不已,最终带着万般悔恨和不舍离开了人世。E.《茶馆》结尾,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个老友相聚一处,自撒纸钱,祭奠自己,这悲怆的场面同时预示着一个旧时代的被“埋葬”。24.简答题。(10分)⑴《红楼梦》中,怡红院的下人是怎样为宝玉庆生的?参加的红楼儿女们为什么那么高兴?(5分)&&&&&&&&&&&&&&&&&&&&&&&&&&&&&&&&&&&&&&&&& ▲&&&&&&&&&&&&&&&&&&&&&&&&&&&&&&&&&&&&&&&&&&& ⑵《哈姆莱特》中,先父的亡灵先后两次出现在哈姆莱特面前,其用意分别是什么?(5分)&&&&&&&&&&&&&&&&&&&&&&&&&&&&&&&&&&&&&&&&& ▲&&&&&&&&&&&&&&&&&&&&&&&&&&&&&&&&&&&&&&&&&&&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而来,让人目不暇接,不是那种用几句话就能说清的小说。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当然不是流水账。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对这样的长篇小说同样适用。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依然要个个鲜活、人人不同。一部好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的活人,而不是为了解决作家的叙述困难而拉来凑数的道具。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和绞杀。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善与高尚,或者只有简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在善与恶之间,美与丑之间,爱与恨之间,应该有一个模糊地带,而这里也许正是小说家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也可以说,具有密度的长篇小说,应该是可以被一代代人误读的小说。这里的误读当然是针对着作家的主观意图而言。文学的魅力,就在于它能被误读。一部作家的主观意图和读者的读后感觉吻合了的小说,可能是一本畅销书,但不会是一部“伟大的小说”。(选自莫言《捍卫长篇小说的尊严》)25.莫言认为,在长篇小说中,密集的事件、人物、思想各有特点,请分别加以概括。(5分)&&&&&&&&&&&&&&&&&&&&&&&&&&&&&&&&&&&&&&&& ▲&&&&&&&&&&&&&&&&&&&&&&&&&&&&&&&&&&&&&&&&&&&&&&& 26.分析“那些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大概都不是哲学家写的”一句的含意。(4分)&&&&&&&&&&&&&&&&&&&&&&&&&&&&&&&&&&&&&&&& ▲&&&&&&&&&&&&&&&&&&&&&&&&&&&&&&&&&&&&&&&&&&&&&& 27.“畅销书”与“伟大的小说”的区别在哪里?(6分)&&&&&&&&&&&&&&&&&&&&&&&&&&&&&&&&&&&&&&&& ▲&&&&&&&&&&&&&&&&&&&&&&&&&&&&&&&&&&&&&&&&&&&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A【⑴烟消云散:像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可用于指“烦恼”等的消解。涣然冰释:多用于指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⑵“推脱”意指不肯承担责任,而“推托”是指借故拒绝,所拒绝的不一定是“责任”;同时,此句空缺处选用“推脱”,亦照应后文的“责任”。⑶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极有信用。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可以产生极大的力量。】2.(3分)D(A.语序不当,“泛滥”和“滋生”应互换位置;B.成分残缺,“给诗歌……”缺少了主语,应删去前句中的“随着”。C.句式杂糅,可将“选配了”改为“选配的”。)3.(3分)C4.(3分)A5.(3分)都是悬浮体,都会造成视觉障碍。(一点1分,两点3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6.(3分)C(易:容易)7.(3分)D(之:结构助词,的。A.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凭借,凭借……的身份;B.于:介词,表被动/介词,在;C.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8.⑴(3分)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句意,1分;“穷贱”、“切切”各1分。若译文句末缺失了问号,在照常赋分基础上,扣1分。)⑵(3分)又因为跟我交往的人偏爱我的私心,有的过分地称赞我的文字。(句意,1分;“相爱”、“过称”各1分。)⑶(4分)不只是顺应时俗取得荣誉而已,如果您的文章达到最高境界,这价值(或:您文章的价值)可与两汉士子的文章比肩。(句意,1分;“非徒”、“至〈达到了极点〉”、“直”〈同‘值’,价值〉各1分。)9.(3分)⑴中进士前,随波逐流,文字浮薄,徒有虚名;⑵中进士后,独标高举,致因言获罪;⑶时文风俗已变,学好可与两汉之士比肩。(每点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⑴(5分)两首诗都表现了生活的贫寒、困顿,(1分)借此表达了寒士的辛酸、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2分)孟诗借写自己远居“他乡”,“贫居”“无烟火”,表现其境况“堪悲”;张诗则以“三径苔荒一钓船”“厨里久无烟”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困窘。(各各结合贫寒生活的诗句分析即可,2分)⑵(5分)孟诗从“花满枝”写起,写出江南之春繁花似锦的美丽画面,与下句形成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语言含蓄;(3分)张诗则用白描的手法,“三径苔荒一钓船”“厨里久无烟”,直接写出生活的贫穷,语言直白。(2分)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1.(8分)⑴苟余心其端直兮& ⑵行不忍人之政& ⑶朝菌不知晦朔& ⑷飞湍瀑流争喧Y& ⑸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⑹弦弦掩抑声声思& ⑺奈何取之尽锱铢& ⑻渺渺兮予怀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该句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之一,则该句不得分。【友情提醒】批阅时,请特别留意句中加点加粗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无误。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2.(5分)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用“风和雨的哭声”反衬环境毫无人气的“静寂”,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衬托了“灯”的“暗淡”。(2分)②“风”“雨”具有象征性,暗示社会环境的恶劣;其反复出现,推动情节发展,加剧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更好地暗示了小说主题。(3分)13.(4分)①从“我”的角度叙事,使用“我”与母亲的对话形式,使叙事更为集中,且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②从“我”的角度叙事,便于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表达,且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每点2分)14.(5分)从外到内、由物及人(或“情景交融”)(1分),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1分,须答对其中两种),塑造了外表苍老消瘦、内心痛苦不堪的母亲形象,表达了“我”的悲愤之情(2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1分)。15.(6分)①“暗淡”的“灯”渲染了阴暗凄冷的氛围,为“我”梦幻般地将心还给母亲提供了背景。②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灯”既是母亲不幸遭遇的见证人,又是母亲凄苦命运的怜悯者。③“灯”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作者对污浊现实社会的憎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点2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16.(6分)“砥”一是指砥砺、磨砺,磨砺自己的个性,形成校训个性化理解模式;二是指砥柱,校训在人生旅程之中终身发挥作用,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中流砥柱。(每点3分)17.(6分)(1)学生层面,有的人在校期间没有记住或深刻理解校训的内容,走出校门后对校训没有敬畏心,失去做人底线。(2)学校层面,部分学校尚未确立适合自己的校训,或任意为之、简单拼凑校训,或所立校训未能准确反映人才成长与真理探求的规律。(每点3分)18.(6分)首先提出“校训是成人之砥”的观点;接着分析了“校训是成人之砥”的两层含义,并列举反面事例进一步说明校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各校要重视校训的育人作用并提出具体措施。(每点2分)七、(70分)19.参照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分等赋分。具体细则另订。附:材料分析(1)材料的基本要素:①怪兽状滴水嘴雕刻是教堂整体中的一个陪饰,且多被安装在他人视线所不及处。②石匠们(并没有因为作品的细微且不被人们看到而放弃或马虎),仍然精心雕刻。③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④许多伟大的作品常常这样被创造出来。(2)材料中的对立要素:一个人做事,会有外在的要求,也会有内在的要求。但最根本的,应该遵从什么?就那些石匠们来看,作品无关大局,没有外人的注意,他们为什么没有偷工减料甚至放弃?“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显然是理解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的关键。正是因为为上帝而雕刻,才会这样不计回报、不图名利,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工作的热忱、对工作的责任,产生对工作的神圣感和满足感,才会在寂寞而艰辛的工作中默默坚持,辛勤耕耘……那么,“上帝”就可以理解成:事业心――对事业的虔诚、责任、温情与敬意;工作理想――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做人的良心、良知;对工作的纯粹的信念;心中的道德律……而往往是在这种不计名利、荣辱,扎根于寂寞、平凡的工作中默默耕耘,辛勤劳作,却反而成就了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人格。而那些为浮华时世所诱惑,带着满脑子功利思想去做事的人,却不能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3)写作角度选择:可以从职业精神(操守)的角度,谈专注的精神,谈真诚的态度,谈纯粹与神圣感,谈为人的本分与底线,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谈慎独,谈独立于功利计较的静穆心态,谈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精神……可以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角度,思考石匠们这样普通、平凡的人生有没有价值和意义,谈平凡与伟大、谈寂寞中坚持与努力的过程意义,谈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谈做好自己的本分、脚踏实地,谈细微之处见精神……可以从伟大作品、伟大人格如何产生的角度,谈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义,谈不图回报、不求关注的纯粹的心态……
语文Ⅱ(附加题)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20.(4分)然论其格力/适堪揭酒家壁/与市人书扇耳/天下事每患自以为工处着力太过/何但诗也。评分建议:按划分正确处计得分,每处1分,共4分;4处以内(含4处)划分错误,不倒扣分;4处以外,多划1处扣1分,扣完4分为止。21.⑴(1分)传奇&⑵(3分)C(《搜神记》,我国古代志怪小说代表作;作者:东晋•干宝)22.(2分)格调低俗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5分)A、D(A.在“弄权铁槛寺”这件事上,贾琏并未插手,是王熙凤“假托贾琏之嘱”修书致长安节度使。D.爷爷并未答应天保的提亲,所以“他为自己的鲁莽懊恼不已”纯属无中生有;同时,爷爷 “最终带着万般悔恨离开了人世”这一说法也不恰当。)(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24.⑴(5分)[始末]宝玉生日当晚,袭人、晴雯等八个丫头凑钱在怡红院摆酒设宴,又请来黛玉、宝钗等人,围桌而坐,行酒令,占花名,夜深方散。(3分)&& [原因]贾母、王夫人等不在家,王熙凤生病,青春年少的他们可不受贾府规定约束,尽情欢笑;宴席之上,没有主仆尊卑之分(或:人与人之间暂时平等);当时贾府还处在鼎盛时期,败相尚未显现(2分,答出两点即可)⑵(5分)第一次出现,为的是让哈姆莱特了解自己被害的真相,让哈姆莱特为其复仇,但不可为难母后;(3分,每点1分)第二次出现,为的是坚定哈姆莱特复仇的决心,并让他安慰惊慌失措的母后。(2分,每点1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5.(5分)密集的事件:事件间有逻辑联系,叙述以少写多(或:以简洁的文字和事件表现深邃、厚重的情感和思想)。(2分)密集的人物:鲜活而独特。(2分)密集的思想:复杂多义。(1分)26.(4分)①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表现的是各种不同思想冲突和绞杀的模糊地带;(2分)而哲学家的哲学思维则要厘清一切模糊的思想。(1分)②哲学家写小说往往只注重哲学思维的表达,而忽视人物形象的刻画,主人公往往成为哲学思想的代言人。(1分)27.(6分)①从小说的旨意来看,“畅销书”往往单义单解,(1分)而“伟大的小说”往往多义多解。(1分)②从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畅销书”的作家的主观意图往往能与读者的读后感觉相吻合,(2分)而“伟大的小说”的作家的主观意图往往与读者的读后感觉不相吻合,很多情况下是背道而驰的。(2分)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Ⅰ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A【⑴烟消云散:像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可用于指“烦恼”等的消解。涣然冰释:多用于指误会、疑虑、隔阂等完全消除。⑵“推脱”意指不肯承担责任,而“推托”是指借故拒绝,所拒绝的不一定是“责任”;同时,此句空缺处选用“推脱”,亦照应后文的“责任”。⑶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极有信用。一言九鼎:形容一句话可以产生极大的力量。】2.(3分)D(A.语序不当,“泛滥”和“滋生”应互换位置;B.成分残缺,“给诗歌……”缺少了主语,应删去前句中的“随着”。C.句式杂糅,可将“选配了”改为“选配的”。)3.(3分)C4.(3分)A5.(3分)都是悬浮体,都会造成视觉障碍。(一点1分,两点3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6.(3分)C(易:容易)7.(3分)D(之:结构助词,的。A.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凭借,凭借……的身份;B.于:介词,表被动/介词,在;C.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8.⑴(3分)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句意,1分;“穷贱”、“切切”各1分。若译文句末缺失了问号,在照常赋分基础上,扣1分。)⑵(3分)又因为跟我交往的人偏爱我的私心,有的过分地称赞我的文字。(句意,1分;“相爱”、“过称”各1分。)⑶(4分)不只是顺应时俗取得荣誉而已,如果您的文章达到最高境界,这价值(或:您文章的价值)可与两汉士子的文章比肩。(句意,1分;“非徒”、“至〈达到了极点〉”、“直”〈同‘值’,价值〉各1分。)9.(3分)⑴中进士前,随波逐流,文字浮薄,徒有虚名;⑵中进士后,独标高举,致因言获罪;⑶时文风俗已变,学好可与两汉之士比肩。(每点1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⑴(5分)两首诗都表现了生活的贫寒、困顿,(1分)借此表达了寒士的辛酸、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2分)孟诗借写自己远居“他乡”,“贫居”“无烟火”,表现其境况“堪悲”;张诗则以“三径苔荒一钓船”“厨里久无烟”写出了自己生活的困窘。(各各结合描写贫寒生活的诗句分析即可,2分)⑵(5分)孟诗从“花满枝”写起,写出江南之春繁花似锦的美丽画面,与下句形成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或反衬),语言含蓄;(3分)张诗则用白描的手法,“三径苔荒一钓船”“厨里久无烟”,直接写出生活的贫穷,语言直白。(2分)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1.(8分)⑴苟余心其端直兮& ⑵行不忍人之政& ⑶朝菌不知晦朔& ⑷飞湍瀑流争喧Y& ⑸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⑹弦弦掩抑声声思& ⑺奈何取之尽锱铢& ⑻渺渺兮予怀评分建议:一句1分。若该句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之一,则该句不得分。【友情提醒】批阅时,请特别留意句中加点加粗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无误。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12.(5分)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用“风和雨的哭声”反衬环境毫无人气的“静寂”,渲染了凄凉的氛围,衬托了“灯”的“暗淡”。(2分)②“风”“雨”具有象征性,暗示社会环境的恶劣;其反复出现,推动情节发展,加剧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冲突,更好地暗示了小说主题。(3分)13.(4分)①从“我”的角度叙事,使用“我”与母亲的对话形式,使叙事更为集中,且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②从“我”的角度叙事,便于人物心理变化过程的表达,且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和亲切感。(每点2分)14.(5分)从外到内、由物及人(或“情景交融”)(1分),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1分,须答对其中两种),塑造了外表苍老消瘦、内心痛苦不堪的母亲形象,表达了“我”的悲愤之情(2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1分)。15.(6分)①“暗淡”的“灯”渲染了阴暗凄冷的氛围,为“我”梦幻般地将心还给母亲提供了背景。②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灯”既是母亲不幸遭遇的见证人,又是母亲凄苦命运的怜悯者。③“灯”具有象征意味,表现了作者对污浊现实社会的憎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每点2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16.(6分)“砥”一是指砥砺、磨砺,磨砺自己的个性,形成校训个性化理解模式;二是指砥柱,校训在人生旅程之中终身发挥作用,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中流砥柱。(每点3分)17.(6分)(1)学生层面,有的人在校期间没有记住或深刻理解校训的内容,走出校门后对校训没有敬畏心,失去做人底线。(2)学校层面,部分学校尚未确立适合自己的校训,或任意为之、简单拼凑校训,或所立校训未能准确反映人才成长与真理探求的规律。(每点3分)18.(6分)首先提出“校训是成人之砥”的观点;接着分析了“校训是成人之砥”的两层含义,并列举反面事例进一步说明校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各校要重视校训的育人作用并提出具体措施。(每点2分)七、作文(70分)19.参照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分等赋分。具体细则另订。附:材料分析(1)材料的基本要素:①怪兽状滴水嘴雕刻是教堂整体中的一个陪饰,且多被安装在他人视线所不及处。②石匠们(并没有因为作品的细微且不被人们看到而放弃或马虎),仍然精心雕刻。③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④许多伟大的作品常常这样被创造出来。(2)材料中的对立要素:一个人做事,会有外在的要求,也会有内在的要求。但最根本的,应该遵从什么?就那些石匠们来看,作品无关大局,没有外人的注意,他们为什么没有偷工减料甚至放弃?“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显然是理解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的关键。正是因为为上帝而雕刻,才会这样不计回报、不图名利,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工作的热忱、对工作的责任,产生对工作的神圣感和满足感,才会在寂寞而艰辛的工作中默默坚持,辛勤耕耘……那么,“上帝”就可以理解成:事业心――对事业的虔诚、责任、温情与敬意;工作理想――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做人的良心、良知;对工作的纯粹的信念;心中的道德律……而往往是在这种不计名利、荣辱,扎根于寂寞、平凡的工作中默默耕耘,辛勤劳作,却反而成就了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人格。而那些为浮华时世所诱惑,带着满脑子功利思想去做事的人,却不能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3)写作角度选择:可以从职业精神(操守)的角度,谈专注的精神,谈真诚的态度,谈纯粹与神圣感,谈为人的本分与底线,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谈慎独,谈独立于功利计较的静穆心态,谈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精神……可以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角度,思考石匠们这样普通、平凡的人生有没有价值和意义,谈平凡与伟大、谈寂寞中坚持与努力的过程意义,谈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谈做好自己的本分、脚踏实地,谈细微之处见精神……可以从伟大作品、伟大人格如何产生的角度,谈一丝不苟、持之以恒的意义,谈不图回报、不求关注的纯粹的心态……语文Ⅱ(附加题)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20.(4分)然论其格力/适堪揭酒家壁/与市人书扇耳/天下事每患自以为工处着力太过/何但诗也。评分建议:按划分正确处计得分,每处1分,共4分;4处以内(含4处)划分错误,不倒扣分;4处以外,多划1处扣1分,扣完4分为止。21.⑴(1分)传奇&⑵(3分)C(《搜神记》,我国古代志怪小说代表作;作者:东晋•干宝)22.(2分)格调低俗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3.(5分)A、D(A.在“弄权铁槛寺”这件事上,贾琏并未插手,是王熙凤“假托贾琏之嘱”修书致长安节度使。D.爷爷并未答应天保的提亲,所以“他为自己的鲁莽懊恼不已”纯属无中生有;同时,爷爷 “最终带着万般悔恨离开了人世”这一说法也不恰当。)(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24.⑴(5分)[始末]宝玉生日当晚,袭人、晴雯等八个丫头凑钱在怡红院摆酒设宴,又请来黛玉、宝钗等人,围桌而坐,行酒令,占花名,夜深方散。(3分)&& [原因]贾母、王夫人等不在家,王熙凤生病,青春年少的他们可不受贾府规定约束,尽情欢笑;宴席之上,没有主仆尊卑之分(或:人与人之间暂时平等);当时贾府还处在鼎盛时期,败相尚未显现(2分,答出两点即可)⑵(5分)第一次出现,为的是让哈姆莱特了解自己被害的真相,让哈姆莱特为其复仇,但不可为难母后;(3分,每点1分)第二次出现,为的是坚定哈姆莱特复仇的决心,并让他安慰惊慌失措的母后。(2分,每点1分)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25.(5分)密集的事件:事件间有逻辑联系,叙述以少写多(或:以简洁的文字和事件表现深邃、厚重的情感和思想)。(2分)密集的人物:鲜活而独特。(2分)密集的思想:复杂多义。(1分)26.(4分)①具有哲学思维的小说,表现的是各种不同思想冲突和绞杀的模糊地带;(2分)而哲学家的哲学思维则要厘清一切模糊的思想。(1分)②哲学家写小说往往只注重哲学思维的表达,而忽视人物形象的刻画,主人公往往成为哲学思想的代言人。(1分)27.(6分)①从小说的旨意来看,“畅销书”往往单义单解,(1分)而“伟大的小说”往往多义多解。(1分)②从读者与作者的关系来看,“畅销书”的作家的主观意图往往能与读者的读后感觉相吻合,(2分)而“伟大的小说”的作家的主观意图往往与读者的读后感觉不相吻合,很多情况下是背道而驰的。(2分)
2015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语文Ⅰ试题补充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语言文字运用5.(3分)“都会造成视觉障碍”,亦可答成“降低能见度”、“缩短能见距离”,大意对即可。在原参考答案之外补充一点:“由微小物质组成”。本题答案由三点构成。答对其中任意一点,1分;两点, 3分。二、文言文阅读8.⑴“穷”亦可译成“处境困窘”或“困厄”。⑵“游从”(跟我交往的人)、“相爱”(偏爱我的人)、“过称”(过分的称赞),三个关键词错译一个扣1分,扣完3分止。⑶“比肩”亦可译成“相提并论”“并驾齐驱”“相媲美”等;若译成“相比较”之类的,则算作错译。“是直”亦可译成“这简直”或者“这文章的价值简直”。9.从原参考答案,大意对即可。三、古诗词鉴赏10.⑴学生答案中只要包含了“生活状况”“情感”和“对生活状况的分析”这三部分内容,即使顺序与原参考答案不一致,亦可照常踩点赋分。⑵孟诗手法及解说,各1分;语言风格,1分。张诗艺术手法及解说,1分;语言风格,1分。关于张诗的艺术手法,亦可答成“以哀景写哀情(或正衬)”。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12.原参考答案之①,只需答出“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即可得2分。原参考答案之②,共4个要点:1)“‘风’‘雨’具有象征性,暗示社会环境的恶劣”;2)“烘托了人物痛苦的心情”;3)“推动情节发展”;4)“更好地暗示了小说主题”。学生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满分3分。13.从原参考答案,大意对即可。第①点关键词“真实”,第②点关键词“抒情性”。14.原参考答案之“情景交融”,应改成“以景衬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之类的。15.原参考答案之第②点,只要答出“见证人”或“怜悯者”即可得2分。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6.原参考答案之第②点,若答成“做人的底线”,照常赋分――2分。&& 本题答案共分两点。每一点中对“砥”含义的解释,2分;结合文本做出正确分析,再得1分。17.从原参考答案,大意对即可。18.第二层次如答成“阐述校训的效能”或“论证为什么校训是成人之砥”同样赋2分。语文Ⅱ(附加题)试题补充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21.(1分)亦可答成“唐传奇”。22.(2分)亦可答成“低俗”“庸俗”“低级趣味”。二、名著阅读题24.【始末】答案要点:①丫头们凑钱设宴;②邀请黛玉等参加;③大家“行酒令”或“占花名”。一点1分。24.⑵从原参考答案。三、材料概括分析题25.密集的人物:亦可答成“鲜活而人人不同”。密集的思想:亦可答成“多以多解”。26.从原参考答案,大意对即可。27.原参考答案亦可改为:①“伟大的小说”往往多义多解,而“畅销书”则不一定如此(2分);②“畅销书”作家的主观意图往往能与读者的读后感觉相吻合,而“伟大的小说”正好相反(4分)。作文评分细则及标杆文【原题回放】1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中世纪的石匠经常要为装饰哥特式的教堂而雕刻怪兽状滴水嘴。有时,他们的作品被安装在教堂的上端或藏在飞檐后面,多为人的视线不及之处。然而,石匠仍然精心雕刻,哪怕知道一旦教堂完工,脚手架拆除,他们的作品将不被人们看到。据说,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事实上,许多被称为伟大的作品经常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一、审题(1)材料的基本要素:①怪兽状滴水嘴雕刻是教堂整体中的一个陪饰,且多被安装在他人视线所不及处。②石匠们(并没有因为作品的细微且不被人们看到而放弃或马虎),仍然精心雕刻。③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④许多伟大的作品常常这样被创造出来。(2)材料中的对立要素:一个人做事,会有外在的要求,也会有内在的要求。但最根本的,应该遵从什么?就那些石匠们来看,作品无关大局,没有外人的注意,他们为什么没有偷工减料甚至放弃?“他们的雕刻是给上帝看的”显然是理解他们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精神的关键。正是因为为上帝而雕刻,才会这样不计回报、不图名利,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工作的热忱、对工作的责任,产生对工作的神圣感和满足感,才会在寂寞而艰辛的工作中默默坚持,辛勤耕耘……那么,“上帝”就可以理解成:事业心――对事业的虔诚、责任、温情与敬意;工作理想――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做人的良心、良知;对工作的纯粹的信念;心中的道德律……而往往是在这种不计名利、荣辱,扎根于寂寞、平凡的工作中默默耕耘,辛勤劳作,却反而成就了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人格。而那些为浮华时世所诱惑,带着满脑子功利思想去做事的人,却不能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3)写作角度选择:可以从职业精神(操守)的角度,谈专注的精神,谈真诚的态度,谈纯粹与神圣感,谈为人的本分与底线,谈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谈慎独,谈独立于功利计较的静穆心态,谈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精神……可以从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角度,思考石匠们这样普通、平凡的人生有没有价值和意义,谈平凡与伟大、谈寂寞中坚持与努力的过程意义,谈做好自己的本分、脚踏实地,谈细微之处见精神……可以从伟大作品、伟大人格如何产生的角度,谈不图回报、不求关注的纯粹的心态……紧扣“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做人的良知”、“寂寞中坚守”这些关键词,并且要联系材料,没有泛泛而谈,都认为是切题的。二、判分&&& 附评分表解:分 类&赋分&切题&立意&结构&语言&记叙文&议论文一&70~63&切题&独到、深刻&精巧;严谨&精辟、生动&文章意蕴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巧妙而机智的构思,有生动传神的细节,有浓郁而清新的文采,故事有真实感和亲近感&紧扣材料,深入“分析”,对重要概念进行准确界定,论证有合理的逻辑性;或者能敏锐地就材料的某一要害处进行立论或者反驳,且有相当的思想和写作的智慧二&62~56&&准&&&&&&&&& 确、正确&完整;有特点&准确、恰当&文章的主题在材料的核心处,且写作有构思,有细节,有文采,故事真实,富有生活气息。&能够就某一角度形成自己的正确观点,能对判断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分解”和“剖析”,能在论证中进行“比较”,并能在此基础上得出有一定意义的结论三&55~49&基本切题&基本正确&基本完整&通顺、平实&文章的主题接近材料的核心,且写作在故事处理或者细节描摹或者真实性、生动性某方面有可圈点处&能形成基本正确的观点,或在论证(反驳)或在论据选择和分析上,或在逻辑联系上有某一方面的特色四&48~42&&略有牵强&&基本通顺&文章主题基本接近材料核心,有完整的故事演绎,但在行文中反复点题,显得多余;或者故事略显简单或老套,技法上也缺少变化&观点俗套,仅限常识常理,且说理止于浅表;或论证方法单调,缺少变化,只会一味“例证”五&41~28&不切题&牵强、贴标签&逻辑层次不清&不通顺,有明显语病和多个错别字&主题与材料中心几乎没有关联,且故事虚假,记叙描写能力较弱&基本没有论证,关键概念“整体打包”;或者一味例证且止于一个层面,缺少逻辑性;或者篇段分离,硬贴标签六&27~0&&不正确&无章无法&低幼稚嫩、粗俗庸俗&主题与材料不沾边,胡编乱造,故事低俗,表达能力很差&完全不会写议论文,无阐说,无论证,没有条理和逻辑1.判分原则从考场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对每一位考生负责;议论文重在评判其理性思辨和分析说理能力,记叙文重在评价其构思、细节、文采、意蕴等写作技巧和智慧。2.判分等级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分以下。3.个案处理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的,最高不超过10分。②记叙文或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视为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且语文素养较差者,视为六类卷。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分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④游戏考试、游戏人生、语言格调低下的“问题卷”,评分最高不得超过40分;凡思想情感庸俗低下,即使是切题完篇,评分最高不得超过20分;如果内容恶俗不堪,评分最高不超过10分。⑤卷面、错别字扣分,每错(别)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作文无题目,扣2分三、试评标杆文【一类卷】不欲扬,成不朽有时,文字从笔尖流淌出,你为了“高销量”的传扬,却只显赫如流星;有时,文字从笔尖荡漾来,你不为显扬,却终流传。从茫茫数据中寻找读者的兴趣点,从文字库中搜刮靡丽的文字,心中只有一个不变的信念:看的人多点再多点,继而成名成家成不朽。然而,不遂人愿,盛象,终是昙花一现。时光忽逝,作品终沉入网络文学的大海中,无声无响无息。一缕怨怼从你心中来。殊不知,心中想看销量,以为他人所赏的唯一功利之心去创作,不可能获得美名流传,得后人“啧”的一声赞叹。每个时代总有些人,还好。李敖呕心成九十八部著作,深陷缧绁,始终不停。我们看不到他被毁的作品。他也知道,一本被烧,又一本被焚,却也不停笔。无人赏,便写给自己的人格看。于是,捧着一颗虔诚的于作品、于思想的心。文字中诞生了伟大,字里行间流露出不朽。我们熟悉北岛、顾城、舒婷,可那个时代伊始,又有多少人了解木匠北岛,油漆工顾城,灯泡厂女工的舒婷呢?他们在写诗。他们是从工人群体中飞出的诗人。你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写在了墙上。后来的后来,才被人所发现,继而,广为传诵。你想过吗?你一定没有想到过,无人赏,你写给自己的灵魂看:激励自己穿过人生的阴霾,走向光明。有妙手偶得的佳句被你们夹进自己的本子里,未想到传播,更未想到成名;有信手拈来的语段被你们写进自己的本子中,未想到出版,更未想到成家。在无人赏时,怀一颗虔诚之心于文字、作品,不为求人欣赏,只为文字更真,作品更好。现在,太多人回望诗的繁盛,呼喊大师。可是,事实上,我们不缺少人才,只缺那颗心,一颗专注作品、潜心创作、虔诚于文字的心。像李敖,不为人赏,写给自己人格看;像顾城,不求人赞,写给自己灵魂看,才成大师。不求人们惊羡目光,不绝得赞美。只求潜心于、虔诚于作品,方成不朽与伟大。【简评】本文阐述了“不欲扬名,方能成功”的道理,紧扣材料,切题准确。语言老练,层次清晰。引用李敖、顾城等事例与当今的浮躁进行对比论证,分析深刻,颇有说服力。故判为一类中,65分。光& 芒箍桶匠的店在胡同的最里头。又小又暗。青砖灰瓦,流水淙淙。这里江南水乡。文化气息浓厚的小镇,渐被商业浸染,喧闹而嚣声。胡同口,到处是重新装饰的新店铺,张灯结彩,生怕别人看不见。箍桶匠被挤到了最里头,那里什么人也没有。然而他也不在意。昏暗的屋子,堆砌的木条。他埋首于厚实的木条中,任墙壁斑驳,任灯光昏暗。我来到这里,在林立的商铺中搜寻,许久才找到他的店铺。若不是经人提醒,我怕早已略过,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对面是繁华的店铺,鲜亮的拓牌再加上打印出的方正的字,相较,这里过于昏暗,只蜷在一角,简朴的屋饰,手写的有些歪斜的字“箍桶”。箍桶匠拿起木块,细细摩挲上面的纹理,粗糙,厚重。桶身宽长,桶沿窄短,刨子木条上飞舞,一拉一提,再用力一伸,木屑纷飞,岁月似慢成一条河流,静谧无声,粗笨的木块成了他指下臣服的臣子,悠悠然就形成了光滑而整洁的木枕。转身,墨线往桶上一箍,一圈,一绕,一紧,敏捷而迅疾,那是他毕生的手艺,那是他娴熟的门道橙黄色的木色,墨色的墨色,像是被那余晖浸染了一般,泛出沉静的光芒,静静的,默默的,伫立在黑暗中。或许我是长年以来的第一位客人。只看见外面繁华的装饰,只听见那喧嚣的叫卖拉扯声,只闻到那浓郁的香水味。看不见,看不见这小而黑的一角;听不见,听不见这吱吱呀呀的小调;闻不到,闻不到这源自原木的馨香。可是,那又怎样呢?他仍旧浸心于作品中,细细地雕琢,默默地描线,那般虔诚,那般投入,仿佛那就是他的全世界。却不禁让我道出心中的疑惑。他笑,似有些惊异于访客,手上却不停,珍惜地抚摸过那粗糙的质感,“不被人看见又怎么样呢?这是我的全部啊!”连音色也是像浸了岁月的沉淀般深沉。霎时清明,是啊,处在最幽暗的地方又如何,不被人所见又如何,那注了他的心血,倾了他的目光,是他对自己的努力,是他对上帝的祷告,是他在全部。整新的桶静静伫立在角落里,那不是廉价的货品,是萃了心血的艺术品。在余晖中,散发着光芒。【简评】本文刻画了一位专注、敬业的箍桶匠,紧扣材料中心。动作描写细腻传神,语言形象凝练,修辞颇为出彩。叙中有议,点题巧妙,结构完整。只是倒数第三段有点突兀,议论较为俗套,影响了本文表现力,故评为一类中,65分。【二类卷】心& 裁在街角尽头,一排灰暗不起眼的店面房中,那“服装设计”的广告牌似乎已被风雨洗涮得褪了色。她,就是这家裁缝店的女主人。跨进店内,小小的屋子被打理得井井有条,亮亮堂堂,与矮房灰败的外观截然不同。偌大的桌子是她每天擦拭许多遍的,桌上大小剪刀、石砧、熨斗,井然有序地排列。而角落里的那台缝纫机,陪伴了她这么多年,早已不复当年的光泽,却在颜色的褪淡中显出了年代的沉重的味道。有人说,她这人爱干净,做事儿也清清爽爽的。这话儿倒不错。这些年来,小城改造,街中心一排排华丽的店面房拔地而起,服装店里的各色衣服霓虹灯般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可即使是这样,很多人还是愿意跑到这间偏僻的小店做衣服。清晨醒来,她照例是打一盆水,将桌子仔仔细细地擦一遍,捡起地上昨天不小心掉落的布头。早晨的心情,便如这干净的桌面一般明快起来。端坐桌前,握着手中一大匹没有裁剪的布,她却已了然于胸。和别的裁缝不同,她从不依照书上的样式,而是自己有自己的主意,做出的衣服也各有各的式样。她眼睛斜眯着纸上的数字,一边口中喃喃,一边拿起剪刀熟练地裁剪。“呲――”她撕下一缕多余的布,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不带任何拖沓。她用米尺对准了量度,凑近些用粉笔精确地轻轻划了一条线,裁出了衣服的雏形。再拿到缝纫机边,一边是脚步不断地踩着,一边是手熟练地转动翻覆,手中的布如一只轻巧的蝴蝶翻转跳跃。最后的收尾工作,她拿起剪刀,仔细翻翻瞅瞅,剪断零星的线头。拉直了看看自己手中的衣服成品,她笑了。一天中,她并不赶速度,总是仔细小心地裁剪,对待衣服像对待艺术品一般珍贵。为了确保质量,她时常不得不推掉几个生意,只求做出的衣服尽人心意。人们说,她的衣服与众不同,是因为她用心裁剪出来的呀。【简评】本篇对材料题旨理解非常准确,场景式、片段化的精细描写,勾勒出富有职业操守的女裁缝形象,自然而真切。题目“心裁”富有诗意,也为文章增色不少。个别词语尚需推敲,如第三节中的“沉重”可改为“厚重”。故判为二类上,赋分61。角落处自有花香我总觉得那个清洁工有些傻气。他被分配到打扫学校边角的一座楼。那幢楼隐藏在弯弯曲曲的石阶小路尽头,翠绿高高的树木将那幢楼前的路遮掩了大半,小楼偏僻,平时也鲜有人关顾。我记得,来高中两年多,去那儿的次数也屈指可数。可偶尔走到他附近时,那儿的地是一尘不染的,树叶被倒在树根附近,像孩子依偎着母亲,恬静而温馨。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早晨的空气微凉而清爽,我决定绕路走去教室。白日里偌大的喧嚣的校园在清晨安静得像未醒的婴孩。渐渐地,耳边传来“刷刷”声,远远地,带着些活力,柔柔地传入人的耳膜,进入人的心上。我受好奇心驱使,循着声寻找声源。最后,我发现了一个老人在扫那幢偏僻的楼前的台阶。老人扫得耐心又细致,像是擦拭什么珍贵的瓷器。他卷起袖子,抡起大扫把,缓慢地扫过每一层台阶。从东向西,扫过长长的一阶,再缓慢地退到下一级台阶,再从西往东,如此重复。有时会有一阵调皮的风裹挟起树叶飘过上面的台阶,他会笑一笑,摇摇头,流露出一种无奈又宠溺的目光,拖着蹒跚的步子踱上去,扫掉它。我看了老人很久。老人认真地扫着,未注意到我。老人回头,突然发现了我这个偷窥者,惊讶地看了看我。我脸红了,想到自己站在这儿看了他扫地这么久,有些窘迫。我忍不住地问:“你扫得这么干净也不会有人注意到的,为什么还要起这么早来扫这儿呢?”老人被冻得通红的脸突然严肃起来,认真地回答我:“即使没有一个人看到,我也要认真打扫,怎么能因为没人注意就偷懒呢!”我被驳斥得面红耳赤,讪讪地笑了笑,离开了。离开时,我心里暗想:这个清洁工还真傻气。后来有次学校里突然有领导来视察。沿着学校逛了一圈,走到那个偏僻的楼,楼前干净,进入楼内也很整洁,大加赞赏。即使在人们视线不及之处也精心打扫,我想,这个清洁工一点也不傻。【简评】本篇审题准确,字里行间都暗扣材料题旨,描写细腻,富有情趣,语言表达也颇具诗意。 情节安排还有不尽合理之处。如改为晨读前,“我”到此处识记英语单词,邂逅老人,就合理了。个别语言还需推敲,如第三节的“嚣张”感情色彩不当,宜改为“柔柔”。故判为二类上,赋分60。请尽力绽放纵使无人欣赏,也要全力绽放。走在洋溢着蓬勃生机的春天里,总会在路边不经意地发现三两或紫或红的无名小花,即便不被人欣赏,但它们是用尽全力美丽绽放。只因为,在春日绽放本就是它的的事业。即便知道自己的作品将无人看到,但石匠仍是愿意奉献全部精力,他们的敬业精神着实可歌可叹。工作室里,一位小巧清秀的女子伏案专心绘画,她总是认真地给自己漫画中女孩子的裙上画上淡淡的皱痕,即便他人告诉她,这些皱痕在作品打印出来之后是看不出的。但她们是坚持做着这一件微不足道的的小事。她,便是第一位闯入日本漫画界的内地漫画家――夏达。不喜言语的夏达对自己的工作保持着十二分的敬畏。或许正是她的敬业,才成就了她自己这一天才漫画家。片场中,一位还未来得及卸下妆容的演员正拿着剧本认真对词。她参演的电影是英文对白,即使他人告诉她她完成可以依赖后期的配音而无需拼命练习英文,可是她坚持依靠自己完成整部电影。她,便是国际影星――李冰冰。其实,李冰冰这种敬业精神实在已是众人皆知。在参演的电影《雪花秘扇》中便也略见一斑。她为了保证影片的质量,全程纯英文对白。也许有人怀疑,这,值得吗?我想,李冰冰一定会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值得。即便她自己背后所历经的困难鲜有人知,即便无人会体味她的付出。但这位“拼命三娘”对工作的认真着实打动了我们。对待自己的事业,我们总要保持一颗认真踏实的心。若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敬业,很难在自己所处的领域中有所作为。在如今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网络文学以铺天盖地之势袭来。但不难发现,网络写手常常一日万字,内容也大多低俗,毫无特色。因此,大多的写手总是只能被隔在电脑屏幕后,不能为人熟知。不能理解,他们如此简单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工作,根本无法做到“做一行,爱一行”,那么,又怎能期盼有所成就呢?即便此刻的默默坚守无人能懂,但“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始终保持这一份对事业的敬畏,热爱,终有一天,我们开出的美丽花朵会绚烂整个世界。【简评】本文是较为规范的议论文,切题准确,观点鲜明。列举夏达与范冰冰的事例典型,分析到位,颇有说服力。如果语言再老练些,剖析再深刻些,更能胜人一筹。故评为二类中,赋分58。【三类卷】隐藏着的伟大伟大一词常用来形容毛泽东那种创世的伟人,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他们创造出了一番大事业。可反观犹大人口袋中的纸条“平凡”“伟大”,可知平凡在人也可以伟大,而平凡的人的伟大就在于即使平凡也尊重原则,把自己做到最好。一如哥特式教学中雕刻的石匠们。他们精心雕刻,不在乎他们的作品是否被隐藏,这是一种对工作原则的敬畏,所以那些被隐藏却精致无比的作品是伟大的,石匠们了是伟大的。莫言也曾隐藏在深山中,守着那一亩三分地还有那破旧的茅草屋写着他的母亲,写着他的生活,写着这山,写着这水。在获诺贝尔奖前,他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家,即使这样他还是写着自己的一切。并用自己的一切去写,从没因没有过大成就而胡乱写些出版来补贴家用,这是他有着对原则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成就了他 但他并没有骄傲,反而更希望生活在默默无闻中,隐藏着并伟大 着。出于对原则的敬畏之心,石匠们雕刻的作品成为名扬天下的艺术。莫言写的文章成为轰动一时的作品。淘金者执著在沙漠淘金,而不担心沙砾掩埋金子,是因为他们 明白“金子总是会发光的。”而那些执意显露出来的“伟大”终究会被锋利的刀刃削去棱角。“我坚持高调行善!这只是我财产的一小部分!“”谁来听我演唱会,我就送一头牲口!“”一个人二百美金!”这是陈光标行善的呼声,高调的“伟大”。可是”请问你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贪了多少?”今年却有记者这样问。行善大使陈光标在钱是贪来的。“伟大”不是用来贪来的钱去行善,而是世界最贫困的国家凑足全国人口一年的口粮费-----4万元来捐给中国。试问陈光标这种高调的”伟大”在暴露还会有人来赞美吗?他没有对原则的敬畏之心,何来的伟大 ?乔丹在成为名扬世界的球星之前,也只是个替补选手。他对原则的敬畏和对篮球的喜爱使他一举成名,终获在篮球场上自由驰骋的机会。林肯在成为最伟大 的总统这前,也只是一个官场失意,情场也失意的小议员。他对原则的敬畏和永不放弃的精神使他完成了许多创举。伟大 在被发现之前是隐藏着的,但想要伟大就要对原则有敬畏之心,就像那些石匠们,怀着对工作有热爱,对原则的敬畏雕刻出属于自己有伟大。【简评】本文立意精准,莫言之例精当,且行文中扣题 意很强,将有争议的陈光标引入文中,乔丹、林肯之例又有生拉硬拽之感,这些削弱了认证力量。故判为三类中,52分。【四类卷】坚守原则原则是山巅的磐石,风吹不斜,雨打不动,磐石卒千年。石匠不会因为没人看见他的作品而随意雕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雕刻是给心中的上帝看的,坚守着自己的原则,雕着最伟大作品。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是很容易的。它是需要我们一生去坚持的。但这又何妨?《孔雀东南飞》中的男女主人公为坚守那份誓言,那份原则连生命皆可弃,坚守一生原则有何难?有原则的人,他出身卑微如草芥砂砾;纵使他一生坎坷不顺,总是他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悲呼……那又怎样。他们在后人的眼中高大伟岸,他们将在历史的星空灿烂,他们将在天地间享受灵魂的自由。屈原何等的坚贞忠烈,心中那份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那份面对折辱却不屈的毅力,都是他心中那如磐石无转移的原则。他虽然因坚持原则而被流放在外,颠涂一生;他虽然因坚持原则而远离他乡,孤独一生。但他却活得自在,为何?因为他的灵魂是自由的,是高大不屈的。他与香草为伴,高洁一世,以汨罗江为棺,与大江同在。他在世的眼中是那样的神圣,在人心中永存。坚守原则,成就高贵的心。坚守原则的人,是生命的强者,他们拥有世上最坚实的后盾,在大地上扎有最深的根。无论外界风云如何涌动,他们只做自己。他们面对利诱不为所动,因为他们知道,原则比黄金贵;他们面对强权,不卑不亢,因为他们知道,原则才是驱动自己的力量;他们面对困恶(困厄),淡然自若,没有像小人一样穷斯滥矣,因为他们相信原则比生命更重要,他们将在生命的花圃中盛开,展现白如冰雪的志节,赢得一世的芬芳。坚守原则,成就芬芳生命。坚守原则的人,他们心中的软弱将被武装,梦想的羽翼将会丰满,他们将享受真正地自由,不被世俗人情牵绊,他们的人生之船将在滚管红尘中一往无前。坚守原则,成就自由人生!原则才是我们的刻刀,我们将用这把刀雕刻出世上最伟大的作品,让世界都羡慕的作品――真正地自己。【简评】概念未清晰界定,这是文章最大的硬伤。大谈“坚守原则”观点泛化,所以文章后部分偏离材料。故此判为四类中,46分。笛声悠悠父亲爱吹笛。即使身旁无一听众,父亲也吹得眉飞色舞,风生水起。母亲和我常打笑道:“吹得再好有什么用啊,又没有人请你上春晚!”父亲多半只是笑笑。第二天一如既往地吹。我不解,但看着沉默的父亲,似乎又有些明白。那日吃过晚饭小憩时,又听到父亲悠悠的笛声从东边的阳台上传来,我好奇究竟是什么如此地吸引着父亲,让他无法自拔。便踮起脚尖溜到父亲身后一段距离,靠在栏杆上看着黑夜中的父亲。黑夜暗沉,此刻的父亲正演奏着一支水乡船歌。悠悠地,水流般的笛声从黑暗流淌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芦苇丛中的小船上,缓缓地摇动双桨。父亲的双肘抬起,竹笛横置嘴前,肩膀随着笛声的流淌微微地起伏着,动情而缓慢。我看不清楚父亲的脸,但我可以想象出父亲一定是微闭着双眼,嘴角向上扬起,月光流转在他微微颤抖的睫毛上,随着笛声安详流淌。舒缓的笛声渐渐地急促起来,如同遇到湍急的水流。一个个音符十分有节奏感地从父亲的指头、唇角欢快蹦出。空气仿佛是一条凝滞的河,欢快的笛声在河面上跳着探戈。父亲的一只脚也随着节拍轻轻地踩着,双手以及肩膀极有节奏感地起伏,时而向左,时而向上,月光也仿佛被这欢快的氛围感染,在褐色的笛子身上浮光跃金。笛声一个陡转,涌上欢快的巅峰,又突然降落,滑于地面。父亲踩着节拍的脚突然停止了踩动,微耸的肩膀缓缓地前倚又后移,随着腿部的弯曲,上半身起伏着,似置身于河床中,随那水流一同漂浮。渐尾,笛声缓缓地低了下去,十分舒缓地拉长尾音,父亲久久地沉浸其中,直至笛声的尾音也消逝于空气中,又恢复了一如既往地沉寂。父亲依旧保持着那个向上的姿势,凝在月光中……望着父亲凝滞的背影,我已了然。即使没有人为你鼓掌,为自己的信仰而表演,也不失为最本真。父亲转身时,抑制不住眼中的诧异,他竟未发现我早已站在身后。我没有鼓掌,但我相信父亲他已明白我的眼神。他笑了,腼腆而了然。【简评】本文叙写父亲忘我吹笛的过程,对笛声的描写生动而细腻,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文章最后把父亲的忘我吹奏归结为“信仰”则显得牵强,有硬贴标签的嫌疑。鉴于语言基本功尚好,故判为四类上,48分。
&文章 来源莲山课件 ww w.5 Y
没有相关试题上一个试题: 下一个试题:
? ?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晋崤之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