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周末龙门阵阵价格

许利平:越南渔民用炸弹捕鱼 严重破坏生态-周末龙门阵-凤凰视频-最具媒体品质的综合视频门户-凤凰网
许利平:越南渔民用炸弹捕鱼 严重破坏生态
电视不播的
真相在这找TA的帖子:
发表于 11:04:57
查看: 1370
“前面的捕鱼船,立即靠边接受检查。”4月11日凌晨2时许,在嘉陵江龙门段,高坪区渔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在该水域巡查时,将一名正在非法捕鱼者抓了个现行。截至目前,该区有20人违反规定,其中,18人受到批评教育,有2人被移交司法机关。
那些用药啊,要电的,用小眼网的都该剁手手
把鱼子鱼孙全弄光。。。。。。祸害
逮带一次应该取消其捕鱼资格
无关人员 发表于
逮带一次应该取消其捕鱼资格
本来就是非法的,哪来的资格???
那些用药啊,要电的,用小眼网的都该剁手手
把鱼子鱼孙全弄光。。。。。。祸害
我建议全国成立一个专门执法部门,不准那些用药啊,要电的,用小眼网的都该判刑。坚决杜绝这个行为。
这是在钓鱼岛吗
教育起个球用,蹲班房才是硬道理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Inc.查看: 1738|回复: 0
威望168 金钱168 QQ注册时间阅读权限30帖子好友UID1239181精华0积分250在线时间43 小时最后登录
二等兵, 积分 2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 积分
UID1239181精华0积分250在线时间43 小时最后登录
吃鱼不及捕鱼乐,那就来白马湖摆个龙门阵吧!“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颂扬诸葛亮的名句。传说诸葛亮在江边用卵石摆成八卦阵,迷惑了东吴百万追兵,成为佳话。 我这里要告诉读者的,是渔民们用竹簖在水中布成的诱惑那些虾兵蟹将的“龙门阵”。 登上高高的大堤向湖荡中望去,水中那一道道竹篱笆紧密相连,有的排成长条,有的围成圆圈,错落有致,蜿蜒曲折,直如长蛇,曲似盘龙,真如同八卦阵一般。如果你乘船到近处去看,便会发现那些竹簖密密层层,环环相扣,布防严密,造型奇特,又如同进了迷宫。这便是渔民精心设计的龙门阵。 请君入瓮 年年有鱼 白马湖的水面整整十六万余亩,平均水深却不足一米。湖上有99个岛和上千个沙渚,芦苇荡随意但却浩荡地插在这些沙渚上,随着四季变换色彩,它们是有生命力的云朵。 这里是人间天堂。相较于水阔浪急的高邮湖,白马湖水质更清、滩更缓、风更静,当之无愧是苏北大地的鱼米之乡和禽蛋之乡。自江上的大坝将湖心小岛拖出被淹没的恐惧,这里就世代居住着渔民,他们或是出生于此,或是从远方顺流而来。金湖县前锋镇所属的水面占了白马湖的三分之一,也恰恰占据着湖上的几个最大的岛屿。桃花岛是白马湖上最大的岛屿之一,距离岸边3公里,住着13户人家,都以打渔为生。他们的生活就是轻舟轻篙,出入风波里。 遵循湖上传统的捕鱼手法,桃花岛上的渔民们不撒网、不围塘,而是靠着一套“机关”让鱼儿成为瓮中之鳖。这套机关由竹竿和渔网组成,占地面积不过十几个平方米,学名称之为“簖”,渔民们更喜欢称其为“迷魂阵”。 “迷魂阵”以数根竹竿为支点,将渔网圈成一个个入口越来越小的相接空间。鱼、虾、蟹可是不会掉头的,一旦进入就越陷越深,它们的终点是只能进、不可出的地笼,这种“请君入瓮”的传统捕捞方式极其小心地维护着白马湖水系的生态平衡,暗合渔家口耳相传的俗谚,同时也是一句祝愿:年年有鱼。 一次难忘的扑鱼经历 以前我曾随船教学,经常同渔民们一起去捞簖捕鱼。俗话说,吃鱼不及捕鱼乐。那捕鱼的情景至今使我不能忘怀。 秋高气爽的清晨,湖面上泛起一层淡淡的薄雾。远处堤岸边的村庄、树木如同飘荡在云海中。天空先是瓦蓝瓦蓝,显得特别广阔深邃;继而变成了青蓝色,透出一丝光亮;接着东方出现了玫瑰色的红晕,颜色愈来愈艳;一轮桔红的太阳突然跃出了湖面!刹那间,一团巨大的火球在水天相连处被扯成两半;顿时彩霞飞舞,万道光芒将湖水染得通红,万物都镀上了一层金。 日出给湖上带来了万般生机,忙碌的一天又开始了。丝网船在水中张网捕鱼,渔民扯起珍珠般的丝网,鱼儿挂在网上像盛开的梨花;笓封船敲击着船板追赶鱼群,那叮叮咚咚的节奏在空旷的湖面上久久回荡… 我们把小船划到簖塘边。我在艄后用竹篙稳住小船。老渔民段伯用网兜在葫芦套里轻轻一舀,被困在迷魂阵里的鱼儿就被捞出了水面。金黄的鲤鱼,血红的鲢子,雪白的鳊鱼,乌黑的青鲲,在船舱里跳跃,闪动着五彩的光,美极了。还有昂刺鱼、斑鳅,一个劲地在鱼群中钻游,张着嘴巴吱吱叫,真有意思。 这种捕鱼的方法看似很简单,但复杂的工作完全在于下簖。下簖就是设置龙门阵,产量的多少取决于龙门阵的好坏。 金湖三面环湖,滩荡众多,且河床平坦,水势平缓,变幅不大,是渔民下簖捕鱼的好地方。下簖的渔民对气候、水情、地形、草色都很熟悉。他们凭着丰富的经验,知道什么地方捕获量最大,便在什么地方下簖。段伯是位下簖的高手,很多人家都请他去指导。我也曾经讨教过,他告诉我一个秘诀:“春靠水藻夏靠边,秋打茭草冬打滩,涨水河口落水涧,一年四季活水湾。”这是以簖为生的渔民们祖祖辈辈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簖下好之后,也并非就能一劳永逸,坐收渔利。除了每天早晚两次捞簖,平时还要常来看护和修补。有的渔民在簖塘边打下竹桩,搭一座水上寮棚,日夜看守。他们怕水兽破坏,也怕放养的鹅鸭误入其中。为了使来往的船只不至于撞坏簖箔,他们就在主河道中插上软箔,两边竖起高高的标竿,便于航船通过。如果遇上台风或寒流,簖箔常被大风刮倒,还要及时抢修加固。随着季节更替或水势涨落,还要经常更换地点,转移簖箔。不仅全家上阵,还要雇请别人帮忙,工作非常艰辛。 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渔民们不再用毛竹蒲绳编织簖箔,取代它的是轻便的尼龙网。在湖荡里插上竹竿,围上尼龙网,构成了新型的龙门阵。这样劳动强度便大大减轻了。政府还帮助渔民们成立捕捞协会,规定网目,捕大留小,以保持生态平衡。他们不仅捕鱼,而且养鱼,新一代的渔民逐渐走上了科学捕捞的道路。
以湖水煮湖鱼
金湖有句民谚:“胖头(鲢鱼)鳃,厚子(青鱼)头,鳊鱼的肚子里竟是油”,寥寥数语道出了金湖人的心头好。 美味不一定需要复杂而繁琐的程序,而在乎对食材本味的挖掘。因而渔民们更愿意简简单单地“以湖水煮湖鱼”。活鱼从哪里打起就在哪里洗净,舀起一勺白马湖的湖水就是最好的汤底,再拔上几丛鸡头菜或者龙须菜丢进去,也就荤素搭配了。 那道在全国名噪一时的“小鱼锅贴”,其实是湖上渔民们钟爱的早点。一口小锅,下面炖上杂鱼,上面贴面饼,只一刻钟主食和辅食就一并出锅。这道小吃的诞生纯粹是因为船上局促生活条件,却因为最大化地保留了湖水的鲜美滋味不胫而走。这就是为什么在渔民们的眼中,外地的“小鱼锅贴”往往是“不及格”的:“当自来水代替了鱼体内的活水,白马湖里的鱼就会失去原有的味道。”那是他们家乡的味道。 转自:胡氲前锋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庆龙门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