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o传奇的创始人徐福和龙的关系图有什么关系

更多公众号:shengyiduo8生意多:分享做生意、创业、投资、开店、开公司、管理的经验和技巧,讲述财富故事,助力大家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最新文章对这篇文章不满意?您可以继续搜索:百度:搜狗:感谢您阅读创维创始人黄宏生-绝对真实又不失传奇的创业故事,本文由网友投稿产生,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SMT拆分盘大区创始人,邀你一起创造百万传奇C新闻中心-彭城视窗
[热点新闻]&>&&>&
SMT拆分盘大区创始人,邀你一起创造百万传奇
时间: 10:13:09&&来源:&&
很多做互联网金融的朋友,都晓得2015年的大趋势是全民互助,随着国3的重启,数百家仿盘的崩盘,其很难成为2016的大趋势。近期又有超3重启,今年的互助,可谓是战战兢兢。很多人说选对了平台,相信老马,但我更相信规律。互助的设计模式决定了它的生命周期,随着客户的成长,今年老马的超3或国3将会迎来速度更快的一波一波的重启。互助里面,除非有大的模式创新,不然永远在比跑的快。劝君慎重!SMT的家人们欢迎您的加入,导师微信:zls870818
1、公司做什么的?
SMT,其实就是SMART TRADE的简称,意指聪明的投资者。 先来看看这家SMT公司是干嘛的。 SMT公司总部在澳大利亚悉尼,是一家做二元期权金融产品的公司,目前具有塞浦路斯二元期权金融牌照和澳大利亚的MT4牌照,并且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T4交易系统。
2、公司的实力如何?
公司在用了17个月筹备这个项目,只做了三件事: (由此看出,公司做事相当的认真)1、花了很大的价钱收购了一家在美国OTCQB板块上市的公司股票代码:TRFX,查询方式:/zh/symbol/trfx(全美只有900支股票)2、花大量的财力物力取得双金融牌照a、澳大利亚的外汇牌照(MT4)b、塞浦路斯二元期权牌照 (全球只有8张,亚洲唯一的一张,这里可以看出珍贵性)3、搭建自主知识产权二元期权交易系统
纳斯达克官网查询截图如下:
& & 反观拆分模式,其存在也是饱受争议。有些短命的拆分盘,几拆之后,泡沫扩大,市场推进不利,也就成了一堆数字。但这个模式已经有成功的典范。说明错的不在模式,而在选择的盘面。
& & 典范举例:SMI创始人黄彦清当年在台上说他要建造一个没有输家的平台,大部分人嗤之以鼻。他就是靠着这套三出三进的机制,已经运作了9年,当初投资1万元,到现在已经是3000多万,已经翻了3000多倍了,至今还非常稳健!!!三出三进是一个护盘机制,让每一个玩家永不出局、所有系统产生的泡沫交由市场自行消化,时间已经验证了它的可行性。还有另外一家公司MBI,运用同样的机制,已经运行了5年了。翻了500多倍。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已经出现陆陆续续很多拆分盘面。
& & 可以预见一下,今年的拆分应该会成为趋势之一。那如何选择拆分盘面?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见。正如互助模式,老马的盘子可以走8个月重启,而防盘快则一周崩盘。这就是操盘的水平。水平高低,需要盘子走起来衡量。那开盘的目的及要的结果,成为衡量一个盘面的关键因素之一。
& & 那么SMT为什么要走拆分模式?
& & 首先拆分盘是资金盘里面比较稳定的一种,没有承诺固定收益,里面代币价格上涨,是由市场推动的。
& & 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发现,原来大多数人看不起的拆分盘居然都还在~而且还做得很滋润。如像马来西亚的MBI,运行到现在将近4年了,还有拆分盘的鼻祖新加坡的SMI将近九年的时间,还有非常非常多三四年的拆分盘。大家这个时候才发现,双轨制的拆分才是生命周期长久的项目
& & 那为什么拆分盘和互助与返利那些类型的盘对比生命周期要长了这么久呢?
& & 其实主要是制度决定了项目的长久性,主要看以下几点:
& & 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拆分盘没有承诺一个固定收益,我们购买的游戏股的增值呢是来源于市场的购买行为。因为拆分盘发行的原始股的数量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就会有人购买,有人购买的话股价就会慢慢上涨,如果假期没人购买的时候它的价格就会在暂时性的停在那边,就和股票停牌是一样的~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泡沫。
& & 但是互助盘和固定返利或者分红盘不一样,这类的资金盘是承诺你固定收益的,比如互助盘每天承诺1%-10%不等的利率,返利盘每天分红2%-10%不等的收益,这些承诺的收益不管有没有人资金进来都是要不断发放出去的。那有一天,当市场没有人购买的时候他还是要源源不断的支出,支出个几天就撑不下去了。
& &第二点,拆分盘的进场资金不归集到公司,所有的资金都是会员之间的交易行为,除了原始发行的游戏股,它是作为整个项目的启动资金,如果一个项目都是资金归集到公司去的话,那他跑路的风险就非常的大。
& & 第三点,拆分盘的公司收益是随着整个项目的发展而越来越多,它的收益来源于会员之间交易股票的时候收取一个10%的手续费,假如现在每天会员的交易量是10万,那公司就赚1万,如果后面项目做得人多了,每天交易股票的交易量达到100万,那公司就赚10万,所以公司没有关网的必要。目前很多三四年的拆分盘可能市场做得差不多了,但是公司还是一直纯在着,不会关网跑路。
& & 第四点 ,也是非常重要
& & 大家有没有发现别的资金类项目的动态奖金是一个非常大的泡沫。而拆分盘不一样,你进场的时候有一个配比率,一般是50%-60%左右,也就是说你投资了1000美金的话,进场后只有500-600美金用来购买股票,那剩下的钱哪里去了,剩下的钱就是一个动态的拨比,奖励给做市场的会员了。拆分盘的动态奖金呢并不是像别的资金盘那样是凭空产生的,凭空产生的那就是泡沫,显然拆分盘不会。
& & 那么今天SMT完美结合二元期权的澳大利亚的国际大盘,目前还是在内排当中,现在已经是内排倒计时.......,你还要继续观望吗? 这是个长久的项目 ,跟虚拟币,互助盘是不一样的,【内排期,100%配股比例】【错过内排,只能60%配股】内排结束之后就会进行全球抢股,公司已经发出公告五月11号上午10点正式开盘全球抢股,到时候会进行第一次三倍拆分,不超过一个礼拜就会进行第二次两倍拆分,倘若您有幸买到最低价格,在未来的半个月里,你所投资的资产将翻十二倍,都扳扳手指算一算,自己能赚多少钱把!你还要继续等待吗?
& & 还是那句话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如果说连一点承担风险的能力都没有的话,那么你注定与财富无缘,如果今天SMT你投资的钱一年可以给你赚回十倍几十几倍上百倍的回报你都不愿意去尝试,那我也无话可说。
那是那句话现在互联网上有很多很多的项目,有一些是馅饼,有一些是画饼,而更多的是陷阱,当然也有一些是真正的机会,所以说我们能在互联网上这么多的项目当中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全力以赴去从事的项目,我相信你的收获一定是非常丰顺的,我也相信你一定能取得你满意的成绩。SMT的家人们欢迎您的加入,导师微信:zls870818您的位置: >
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访谈录:80后创业者的奋斗传奇
发表日期: 15:51 来源: 编辑: 点击:次
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1982年出生于安徽农村,北京大学毕业,2010年创立3W咖啡。2012年,3W咖啡濒临倒闭。后创办拉勾网,2014年8月,拉勾网自称获得B轮2500万美元融资,估值1.5亿。分享许单单访谈录:80后创业者的奋斗传奇
这篇创业采访录采访的是一位80后创业名人&&许单单,拉勾网创始人。许单单1982年出生于安徽农村,北京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后的5年里,跳槽3次,从一名年薪10万元的互联网公司职员,变成年薪几百万元的互联网分析师。然后又辞职创业,2010年从176位业内人士那里众筹了700多万人民币,创立3W咖啡。2012年,3W咖啡濒临倒闭。后得贵人指点,从咖啡馆孵化出拉勾网,做互联网业的招聘。2014年8月,拉勾网自称获得B轮2500万美元融资,估值1.5亿,垂直领域第一。
许单单的创业故事可以写成一部奋斗传奇。&
以下是是这位80后企业家接受采访时的访谈录。
问:若没2010年的3W咖啡,就不会有2012年的拉勾网,是吗。
许单单:是这样。2012年咖啡馆快倒闭。我们特别痛苦,碍于面子,又觉得不能关。最早2010年众筹,我们收了176位个人股东的钱,平均每个人3万多。这些人80%我都认识,见过面。
当时就是图好玩,176个人也没财务目标,没图要挣钱,就是想要有个圈子,于是就给钱让我们做。但我们没做好,咖啡馆亏钱。
问:从咖啡到网站,跳跃是怎么发生的。
许单单:有天晚上,跟两个前辈诉苦。一个是杨向阳,中国天使会12个大佬里最低调的那个,很多投资人比他有名气,比他有钱,但叫他&大哥&。一个是东方弘道基金的合伙人王伟。我爱我家和华谊兄弟,他分别是最早和最大的投资人。
杨向阳说,你们该坚持做咖啡。我们信他。但怎么做,不知道。
王伟说,你们作为互联网咖啡馆,但首先要是咖啡馆,其次才是互联网,不能本末倒置。作为咖啡馆,环境和咖啡要好,其次才谈得上额外的主题。
做咖啡馆不是我们几个创始人的能力。我们是互联网出身。咖啡馆就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那我们就做回互联网。道理挺简单。
问:回互联网做什么,这是个问题。
许单单:我们就自问自答,借助咖啡馆,该做什么?
就想到线上聊天。咖啡馆是线下的行内聊天,也可以到线上聊。我们在当时房租都交不起,也花了13万买域名,下挺大决心。但效果很差。我们感觉线上的职业社交行不通。后来有了微信,就更行不通了。美国有LinkedIn,但中国的职业交流是不同的。
我们就试着转招聘。咖啡馆一直在不断做沙龙,积累了人流。一做,发现数据很好,就接着做。是市场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
问:滚动起来的关键是什么。
许单单:切入点是好的体验。比如快,是能击中人的点。
拉勾网自己的运维,当时在别的公司,凌晨2点投简历,我们的CEO当时正好在玩手机,微信端接受到这个投递,于是直接回,明天早上面试。这个人在投出简历1分钟内就收到回复。他不信这是真的,觉得是系统内部测试。
第二天早上8点,这个人就照着所收到回复里的号码打电话给CEO。CEO说,是真的。这个人就马上来面试。第二天就上班了。
启明创投要投资我们时,投资经理Stella做尽职调查。她在微信端给美特斯邦威投了简历,1分钟就收到了拒信。她很惊讶。
问:如何说服企业配合你们的&快&。
许单单:中国互联网从业有大概300万人。平均2年多换次工作,也就是每年150万人换工作。拉勾网现在每个月的空缺职位20万,全年200万。这是个供小于求的市场。只有一部分职位招到了合适的人。还有一直空缺的职位。我们估计,2.5个职位对应1个求职者。
人才是强势一方,企业是弱势一方。是人挑企业。得用户者得天下。反过来,企业可以&虐&的。反正我有人。我们头两年精力都放到用户这一端。
我们规定参加&极速入职&的企业在收到投递简历后必须24小时反馈。规定HR初始只有看20个简历的权限,要回复申请人后,才能看到新简历。我们告诉HR,你必须尊重人。这让企业不爽。HR要回复,手工的,很辛苦,被增加了工作量,但不开心也没办法。
我们不是在企业端深入,影响它们改变流程。我们只是强迫企业就范。现在我们需要挣钱了,就开始服务企业,成立了商业产品部,让它们也能爽。这是一个节奏问题。不同阶段重点不同。
问:你们抢的谁的市场。
许单单:之前,互联网业的招聘,工作几年的产品经理和工程师,这种骨干、中坚,基本都是走低端猎头,在智联招聘和51job上招不来人。我们抢的就是这个市场。猎头还是太贵。
问:看起来,你们是为套现咖啡馆的人流而&撞&上这个市场。
许单单:我们是有意为之。
2012年我在美国为对冲基金工作过一段,跟美国、印度的同事一起分析过全球招聘市场。看到的趋势是,垂直行业的招聘是可行的,但只有互联网这个行业可行,其它行业不可行。LinkedIn在中国不可行。
美国最大招聘网站是Monster,对应中国的51job和智联招聘,所有行业通吃;然后是Dice,70%收入来自IT行业。其它行业就没有对应的Dice了。
垂直招聘作为中介,看三个因素:数量、价格、频率。房屋中介也一样,也看这三样。互联网业,频率高,不断出新公司,新公司增长快,比大公司更具有潜力,吸引力大。互联网行业的人才不断流动。金融、地产业就不同,格局稳定,小公司快速增长的几率小,小公司基本就等于不好的公司。
互联网公司的人平均2年跳槽一次,其它行业不会。互联网对人才依赖度高,工资高,提成高。互联网几乎是唯一。其它行业不可行的本质,人才趋于稳定而不是流动,新公司出现的几率和数量低。
我是分析师出身。这就是分析师的思路。中国未来会是这样,那就缺这么一家公司,我们就有机会做出来。
问:为什么LinkedIn在中国行不通。
许单单:因为文化。
美国人的生活和工作分得很清楚,人际关系相对简单,同学、家人、朋友是Facebook,同事和伙伴在LinkedIn。LinkedIn相当于名片存储器,连接商业关系的方式。
他们的文化习惯是,假如我是一个公司,你是一个公司,我们想合作,就找中间人,中间人就发一个邮件给我们,我和你就直接联络。但在中国,我们三个人就会一起吃饭、喝酒。中国人要先做朋友再做生意,一上来谈生意,显得赤裸裸,我们认为生意和朋友分不开。
这导致中国互联网的形态是,大家都是微信好友,生活和工作的好友分不清。越是商业伙伴,你越是想去点个赞,维护关系。美国存在的两个形态的人际关系,中国一个微信都搞定。
我们从咖啡馆转型时,最先选的就是LinkedIn这个方向,职业社交。发现走不通,就转做招聘。
问:拉勾脱胎于3W咖啡,那176位咖啡馆的个人股东,有享受拉勾的好处吗。
许单单:在拉勾天使轮融资后,咖啡馆占有15%的股份。
当时咖啡馆没钱了,但用咖啡馆融不到钱。用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做融资,容易谈。我们就跟投资人说,你要投拉勾,就必须也投咖啡馆。我们天使融了600多万人民币,400万给了咖啡馆,200万给了拉勾。拉勾要做大,要有独立的资本结构。
拉勾启动借助了咖啡馆的资源。咖啡馆的微博粉丝有5万,我有20万。咖啡馆做了很多活动,有10万人的职位信息和联系方式。咖啡馆帮助拉勾网&热启动&。
2个月前,我给176位股东发了邮件,说卖了一部分拉勾的股份,可以给股东退股,给3倍回报。有10几个人选择退股。
问:咖啡馆给拉勾的价值究竟多大。
许单单:也不是特别大。10万个人的信息,用处不大,邮件营销过时了,转化率低,人家看到是广告邮件,直接删掉。
帮助比较大的是微博。我自己有20万粉丝,基本是行业人。早期我们想借助176个股东的力量,比如请他们转个微博。但后来还是靠自己通过各种圈子,还有口碑。
问:但咖啡馆就像是桥,没这个桥你就过不去。那是历史。
许单单:桥一直都在。
在拉勾网之后,咖啡馆下面又做了个传媒公司,每月做几十场活动,为、这些大客户举办活动。这样每月参加活动的人就超过4000人。再加上咖啡馆日常人流,拉勾网早期没花一分钱做推广,影响这些人就够了。这些人恰恰是行业里活跃和核心的人。
像线下这些事,就只有咖啡馆能做,不是其它独立的招聘或传媒公司方便做的。我们传媒公司去年有10几个人,现在30人。线下带来很多用户。
问:咖啡馆、传媒公司、拉勾是一直在协同。
许单单:我们是反其道而行之,要做重,不然容易被颠覆。3W咖啡的目标是4年内开100家,都要在高科技园区,500米内要有3万人。这样会直接覆盖300万人。
这种独特的互相嫁接的方式,有壁垒,其他人抄不了。传媒公司帮客户做传播,会带上拉勾网。我们几个部队的人加起来,一共有50人的营销团队,互相嫁接,打群架。
问:传媒公司是干嘛的。
许单单:把企业客户的信息传递给从业人员。比如小米,它的信息先推广给意见领袖和极客,经过认可再到行业人群,然后再到一般人。这是品牌传播的过程,不是仅仅靠请媒体发文章就完,要对信息进行包装、分析、执行,线上线下怎么做,发布会前后怎么做。立体的逻辑。
这个要覆盖的行业人群,跟拉勾网的用户,100%重合。
问:咖啡馆这座桥不仅让你走到了拉勾,还一直在帮你。
许单单:不能过河过桥。我们一开始就有这个准则。我们一开始就把600万天使里的400万给了咖啡馆,天使轮后也给了咖啡馆15%的股份。
东方弘道的王伟在很早时就给我们这个创始团队说,一定要教会年轻人遵守规则。我们心里有颗种子。
第一,遵守规则本身,定了就定了。不能做了几年,大家觉得彼此功劳不对等,就要重新分家。有本书叫《罗伯特意识规则》,王伟专门请这本书的翻译给我们做培训。
第二,尊重历史。你过了桥,不能否认桥的存在。没当年的众筹,就没今天,要感恩历史,感恩股东。咖啡馆我们有成立董事会,监督我们的运作。
问:你们具体有什么规则。
许单单:比如议事规则,就是拍板机制。当我们几个创始人有分歧,不能统一,规则就是在1星期内,几个人在一起做1小时以上的沟通。若还有分歧,再过1星期,再做1小时以上的沟通。连续3次,若还是分歧,那就许单单来拍板。
比如利益规则。今天小的时候,股份不值钱,未来大了,就不患寡而患不均,要扯皮。我们最早就制定的利益机制,几个人完全捆绑,完全合为一体。许单单有,你就有;你有的,许单单就有。这样就不会猜疑。不会说我干的这摊事估值高,你那摊估值小。
早期有这个意识。大家就不会将来翻供。
问:若没前辈指点,这些东西你们自己做得到吗。
许单单:客观讲,我们做不到。
问: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不笑,不足以为道。
许单单:我们牛逼的地方,就是真心听进去了,没逆反。
问:你最大的挫折是什么。
许单单:我是分析师出身。这个职业的品质跟做一个管理者的品质是不同的,是相反的。我得把自己改变了。重新做人。这是最大的挫折。
问:这个你要仔细讲。
许单单:分析师的特点,看问题深入,不随波逐流。当我的看法跟大众一样,我就会不安。巴菲特说,别人贪婪,你要恐惧,别人恐惧,你要贪婪。就是要跟人不同。
我玩微博那两年,名声不好,很多人骂我是草包,说我说的都是错的。这跟分析师的特点有关,我不用得到大众和媒体的认可,我只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不为别人的认可而修正自己想法,我的成就感就来自与人不同。
分析师是个孤独的职业。性格偏孤独才能做好这个事。巴菲特就一直住在小镇,不去华尔街。他要独立判断,内心坚韧。他不需要团队,不需要社交,不需要认可。我就是这种人。
好的分析师和战略家,比较难同时也是好的执行者,他的操控力不强。我有两个合伙人,一个管产品一个管市场。
问: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许单单:做公司,要面对非常多的人,要沟通,要讲道理,要花很多时间。分析师独自处理信息,独自判断,活儿都自己干。但做公司,事是团队做的,我的工作就是促成别人去做。全部依赖别人,99%的时间是在&维护&人。
一开始我很抵触,这跟我的性格违背。后来3W旗下一共5个公司,200人,我特别痛苦。8月去了一趟大理,在感通别墅里呆了8天,每天下山吃饭。那时特别烦。
有天下山的路上,我就生气,他妈的每天这么多破事,无从逃避。但我忽然想,别把它看成负担,看成问题。我就不信我解决不了。就这么一个简单想法冒出来。以前把管理看做痛苦,今天把它看做问题,解决它。
那一瞬间,觉得是自己成长最大的时刻,觉得世界一下就亮了。
当愿意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你就更像是领头人。以前是冷眼旁观的分析师,静观这些公司。现在我愿意承担,拆解,解决。就不烦了。把管理作为杠杆,让大家去实现总体目标。
这对我来说是个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每天就不断开会,谈事。
问:去大理住8天,有情趣。
许单单:起因是一个员工要离职,我不想让他走,就请他去大理休假,有个朋友的别墅可以白住,我过了几天就去大理找他聊。等他走了,我就一个人多呆了几天。
问:你们怎么聊的。
许单单:以诚相待。这是从杨向阳那里学的。是我处理事情的思路的转变,也可以说是个天条。
我以前问杨向阳,为什么江湖上这么多大佬尊敬你,他们比你有钱比你有名,但叫你&大哥&?
大哥就说:过去几十年,我做事都有个理念,只考虑事情本身,不把自己考虑进去;比如我一直在支持3W咖啡,但你们要融资时,我为什么不直接投资,而推荐其他朋友来投?若我来投,就有商业利益挂钩,以后就不好找朋友帮忙,这其实就损害咖啡馆的利益。我能提供最大的帮助,就是作为杠杆去推动。我帮你的最大的方法就是不挣钱。
这对我震撼很大。
对那个要离职的员工,虽然我是老板,但我抛弃掉我的职位,就站在他的角度来帮他想,帮他判断。当我心里真是这样想,我的真诚他是能感受到的。人都不傻,我们的私心,别人都知道。站在他的立场,最有效的沟通,该留就留,该走就走。最后他觉得留下来更好。
问:这些是心法。天底下不管做什么事,这个是决高下的东西。
许单单:这些前辈一般不给直接业务的建议,就传授做事方法和价值观。无论你做哪一行,第一是商业,第二是人,都是通用的价值观。现在有些年轻人飞扬跋扈,看不起老人,就是na&ve了。商业和人本身的智慧,万古不变,要学习。
问:江湖上都说你擅长跟大佬打交道。
许单单:网上骂我最多的,说我巴结大佬。但起作用的,是真诚本身。这些大佬,人精里的人精,火眼金睛。有些人内心脆弱,但故意梗着,装作不care,那是不自信的表现。有些人就恭维,是不真诚的表现。大佬,值得尊敬你就表达,不喜欢就不喜欢,也表达出来,但别过分。只有因为品质本身,人家才觉得你孺子可教。人家看我们,都是小孩。
问:天下人太多,接触大佬需要机缘。这个难得。
许单单:品质优秀的人挺多。但如何跟大佬有沟通,他们时间宝贵。你得有一技之长。我的工作是分析师,服务中国最大的基金,这是我的幸运,我对行业的认识是深刻的,比媒体和评论家更深刻,我是吃这碗饭的。
当你形成一种知识。你跟大佬沟通就是平等的对话。各人有专长,从资本的角度看看行业,这是我的专业。人和人是平等互利的,这是交流的本质。他们能获得知识,感觉轻松,我也有成就感,就有底气。打铁还需自身硬。
问:就算分析师,也有很多。
许单单:有些人说,许单单就会搞社交关系。但在2010那两年,我是个闭门不出的人,一心研究行业。当时住在金融街,除了出差,不出那条街,永远都在,什么人都不见。每天很辛苦,但开心,安静。我一直不做无谓的社交。闭门不出的生活带来我对某个东西有深刻的理解。后来的社交,得益于之前的积累。其实社交无需人际技巧,什么热情、开朗,都太表面。这些大佬,早就看透了。
问:你说了这么多有启发性的东西。为拉勾网做个广告吧。
许单单:已经有4万企业在拉勾网招人,95%以上的互联网公司都来了。
我们想尝试做点作为行业领头羊该做的事。淘宝做成了双11购物节,我们就模仿,做互联网招聘风暴周,下周开始,3万家企业同时招聘。我们期望行业里多一个节日,一个盛事,做成一个招聘的品牌。
问:购物的时间点可以提前或者延后。但换工作能吗?
许单单:一般以为,春节后是跳槽旺季,人在春节前不找工作,但这是误区。我们自己的数据看,年底也找工作,他在等年终奖,但也在看机会、面试。春节后,拿到年终奖,就换公司上班。我们想形成这种声势。让本来年后找工作的人也提前看工作,浏览。
问:招聘这个事,有什么有趣的。
许多:从数据看,大部分人是上班时间找工作,他们用电脑,不用手机。虽然工资重要,但办公环境和团队氛围也特别受关注。CEO本身的品牌对公司招聘特别有帮助,尤其有独特个性的人,比如马佳佳这样的有争议性的。越有争议,越能招人。在某方面特性明显,无论正负,就能吸引类似的人。
互联网行业的工资很高。一个2年的工程师能拿1.8万,在传统行业也就是6000。
问:看你朋友圈,9月好像去辟谷了。
许单单:这两年身体体质特别差,睡不好,开2小时的会就不行了。去体检,一切正常,没病。但我自己能感觉到身体的确有问题。有个师兄辟谷,说挺有效果。我就跟他去了。
一共7天,在黄山,除了喝农夫山泉,什么都不吃。7天下来,更有精神了,一点也不累,睡眠也好了,以前总熬夜到2点,12点想睡睡不着。辟谷后,11点也能睡着。整个人就像重新打了气一样。
问:CEO里亚健康的人不在少数。求助于辟谷、中医、针灸之类的也不在少数。科技发达了,但有些问题还是要靠老祖宗帮忙解决。
7天一共多少钱。
许单单:2万,不包住宿,挺贵。我打算一个季度去一次。7天里有课程,就是讲养生,不让你无聊。房间屏蔽了手机信号,老师说手机让你烦躁,就是要造个真空一样的环境,让你逃离世俗。
这个设计挺精妙。以前觉得若微信信息不及时回,公司就要出问题。但7天下来,我就只是晚上看下微信,能不回的尽量不回。然后就发现,公司也没倒,还是好好的。
访谈录精彩图文推荐: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590247',
container: s,
size: '250,250',
display: 'inlay-fix'
访谈录阅读排行
访谈录推荐阅读
80后励志网全站最新更新
网站已备案|备案号:滇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蛇和龙是什么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