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游戏该怎么选择云服务器怎么选择

步入云时代 如何选服务器?
[发表时间:&&
作者:新浪 &
    张冀川  在日常运维工作中,国家认监委信息中心应用虚拟化技术整合了现有服务器,充分发挥了虚拟化在硬件无关性、实时迁移、高可用性、分布式资源调度方面的优势,逐步实现了数据中心的高可用性、高节能性,高灵活性和高可维护性。  虚拟化在数据中心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首先是服务器整合,通过虚拟化技术可将原有的多台物理服务器整合为一台,在避免数据中心内部服务器蔓延的同时,减少运维成本。其次,虚拟化技术减少了数据中心内的设备数量,降低了数据中心在能源消耗方面的成本。再其次,虚拟化技术提升了服务器的使用效率,将服务器的利用率从5%左右提升到了60%以上。最后,虚拟化技术为应用系统提供了先进的实时迁移、高可用性、分布式资源调度等技术,增强了业务系统的可用性。既然虚拟化技术给数据中心带来了如此众多的优势,在选择虚拟化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因素呢?  前期用户在采用虚拟化产品时,首先关注的是性能,他们往往担心应用虚拟化技术后会降低原有系统的性能。随着虚拟化技术的不断成熟,价格成为了用户在选择虚拟化产品时考虑的另一大因素。用户都希望在有限的预算之下购买更多的虚拟化产品许可,这样能将更多的应用迁移到虚拟化平台之上。其实,选择虚拟化产品及配套的硬件设备时,要同时考虑性能与价格两个因素,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性价比。换句话说,选择的虚拟化产品及其硬件的性价比越高,就越能发挥虚拟化的价值。AMD大中华区总裁邓元鋆提出的价值云理念,是从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创新的产品和技术,为客户提供低功耗、低成本的定制化云。由此看出,提供更高性价比的价值云,不仅是用户的需求,也是云计算厂商未来的努力方向。在市场上,当用户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时该如何选择呢?  很多企业高管认为,在云计算落地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软件架构是优化虚拟化环境的关键。实际上选择合适的硬件架构同样关键,为了将虚拟化好处最大化,企业急需如VMware这样的综合性虚拟化软件平台,也需像AMD这样能带来高核心高密度、高可扩展性的,拥有强大I/O吞吐量的硬件平台。据我所知,AMD公司在其全部处理器中均采用虚拟化技术,这是一套为了更好地利用资源而设计的向x86系统架构的硬件扩展。AMD-VTM包括对x86指令集的扩展,使软件更高效地创建虚拟机并实现虚拟机间的切换,以改善应用程序的响应性,实现虚拟机对设备的直接访问,从而绕过虚拟机管理程序,获得更好的应用程序性能、完整性和安全性。  硬件虚拟化是对计算机或操作系统的虚拟。虚拟化对用户隐藏了真实的计算机硬件,表现出另一个抽象计算平台。随着市场对于硬件虚拟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硬件虚拟化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之中,其核心包括两点:一是在现有的软件许可模式下,尽可能充分发挥硬件的性能优势。对于虚拟化,处理器平台的关键指标之一是核心密度,在一个核心支持一台虚拟机的条件下,一个处理器的核心越多,一台服务器支持的虚拟机就越多。比如,AMD皓龙产品推出了16个物理核心的处理器,使每台服务器能支持更多的虚拟机,能实现高性能与高性价比的良好平衡。二是与虚拟化软件厂商密切合作,增强虚拟化软件与硬件产品之间的兼容性,比如执行-禁用技术、处理器虚拟化技术、增强型VMotion兼容性,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虚拟化的稳定性、安全性以及性能。  如果打算采用高性能服务器用于部署虚拟化,就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单台服务器的性能。如果每台服务器支持的CPU插槽越多,每个CPU插槽的核心数量越多,每台服务器上可配置的内存容量越大,就意味着可实现更高的服务器整合比率,达到20∶1,甚至更高。二是服务器彼此之间的兼容性。建议用户选择同品牌,配置相同的服务器,这样能充分发挥虚拟化技术集群的高可用性、动态资源调度技术。  随着刀片服务器技术不断发展,数据中心会越来越多使用刀片服务器取代原有的机架服务器和塔式服务器。和之前服务器相比,刀片服务器提供更多的硬件资源包括电源、风扇、网络等模块共享,这无疑降低了服务器的能耗。刀片服务器往往提供集中管理整个刀片机箱内部所有刀片的功能,提升服务器的管理能力。  
关键词阅读:
Copyright & 2007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铰科硷拷锟斤拷锟睫癸拷司.All rights reserved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ICP证锟脚o拷锟斤拷ICP证070681锟斤拷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8锟斤拷
ABAB小锟斤拷戏锟斤拷馨锟斤拷示锟斤拷锟绞讹拷锟斤拷戏锟斤拷锟街o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戏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时锟戒,锟斤拷锟杰匡拷锟斤拷锟斤拷锟筋…股票代码:836356全国免费电话:400-
服务热线:1登录&注册&&忘记密码
如何选云主机配置带宽大小
发布时间: 16:14:12 &点击:806 &发布者:
& & 我们通常说的网站流量(traffic)就是指网站的访问量,是用来描述访问一个网站的用户数量以及用户所浏览的网页数量等指标,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网站的独立用户数量、总用户数量(含重复访问者)、网页浏览数量、每个用户的页面浏览数量、用户在网站的平均停留时间等。
& & 网站访问量的衡量标准一个是IP,另一个是PV,常以日为标准,即日独立IP和PV来计算.
& & 访问数(IP):即Internet Protocol,指独立IP数。00:00-24:00内相同IP地址只被计算一次。
& & 综合浏览量(PV):即Page View, 即页面浏览量或点击量,用户每次刷新即被计算一次。
& & 二者的联系与区别:PV高不一定代表来访者多;PV与来访者的数量成正比,但是PV并不直接决定页面的真实来访者数量。比如一个网站就你一个人进来,通过不断的刷新页面,也可以制造出非常高的PV。
& & IP是一个反映网络虚拟地址对象的概念,独立用户是一个反映实际使用者的概念,每个独立用户相对于每个IP,更加准确地对应一个实际的浏览者。使用独立用户作为统计量,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单位时间内实际上有多少个访问者来到了相应的页面。
& & 一个独立IP可以产生多个PV,所以PV个数&=IP个数。
& & PV(Page View)值:是指一定时间范围内所有浏览该网站的访问者请求的页面数量之合。(例如:该网站一天有500个访问者,每个访问者浏览的页面数量平均为8页,则每天的PV是500×8=4000)
& & Hits值:是指对每个页面元素的请求数量。(一个页面中任何一个图片或者flash文件都算是一个页面元素)
& & 日浏览字节数:即日流量,是指一天内,访问者请求的所有页面元素的字节数之和。
& & 计算带宽大小需要关注两个指标:峰值流量和页面的平均大小。举个例子说明下吧:
& & 假设网站的峰值流量是平均流量的5倍(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具体实施我们需要视自己情况而定);
& & 假设每次访问的平均页面大小是200K字节;
& & 假设网站的预期目标是每天50W PV的访问量。
& & 我们的计算开始:50W PV如果在一天内平均分布,折合到每秒大概是50W/(24*60*60)=6次访问,按照我们之前的假设平均页面大小是200K字节计算,这6次访问总 共就是1200K字节(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地方是字节),字节的单位是Byte,而带宽的单位是bit,1Byte=8bit,因此1200K Byte大概就是9600K bit,也就是9Mbps(1M=1024K)。在实际的网站运行过程中,我们的网站必须要在峰值流量时保持正常的访问,这里就会用到我们之前的假设,峰 值流量是平均流量的5倍,按照这个计算,实际需要的带宽大约在9Mbps*5=45Mbps左右。
& & 具体的计算公式是:网站独享带宽=一天总的PV值÷ 一天总时间(换算到S)*平均页面大小(单位KB)* 8
& & 这个计算结果的前提是我们之前的三条假设,而在实际运行中,由于缓存、网站提供下载、图片较多、网站白天夜里访问量不同等原因,这个结果可能并不是很理想。所以这个算法只能算是一个大概的算法了。
售后热线:
统一售后QQ:
总部电话:1
总部传真:0
财务专员QQ:
财务直线:0
投诉建议:
&&&深圳市南山区前海路振业国际商务中心1908
东莞分公司:
&&&东莞鸿福路中环财富广场712
湖 南 公 司:
&&&长沙高新区麓谷坐标A50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服务器选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