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女王什么时候更新一级几分钟

<table width="960"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align="center"
女王驾到什么时候播出 一共多少集 多久更新一集 每周日晚22:00
来源:豫青网 &&
女王驾到什么时候播出 一共多少集 多久更新一集 每周日晚22:00倾情呈现 分为绯闻女王 麻辣女王 闪爱女王 搜查女王
  《女王驾到》是由湖南卫视出品的一部互动栏目电视剧,由著名导演何念、王岳伦、刘江、张黎、何静等人和制作人合力拍摄的四个不同的故事,这四段爱情故事分别为《麻辣女王》、《绯闻女王》、《搜查女王》和《闪爱女王》。本剧特别邀请江铠同、魏千翔、李依晓、翟天临担纲主演,更有尚雯婕、印小天、包贝尔、王洋、王煜、王文娜的倾情加盟,着实为本剧的一大亮点。
  本剧讲述了四座城市、四种女人的经典爱情故事,主创根据四座城市的气质,还将故事设定在四个不同的季节,颇具心思。其中,四位女主角各自秉承着不同的爱情观,折射出当代都市女性的情感心理,每种爱情观都非常具有个性,每种女人都想成为男人心中唯一的&女王&,台词犀利、情节大胆,有望引发一股&全民女王&风潮。
  本剧将于日登陆湖南卫视《青春星期天》,每周日晚22:00倾情呈现。
  1剧情简介
  2演员与角色表
  ? 单元:绯闻女王
  ? 单元:麻辣女王
  ? 单元:闪爱女王
  ? 单元:搜查女王
  3音乐原声
  4播出时间
  5相关新闻
  1剧情简介
  该剧集采用单元剧的模式播出,即每一个单元的剧情都是相对独立与完整的 。本剧由四个不同的单元剧名字播出:《麻辣女王》、《绯闻女王》、《搜查女王》和《闪爱女王》。 讲述四个不同的女人在剧中遇上瓶颈时,遇到了改变她们的男人,并令她们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
  2演员与角色表
  单元:绯闻女王
  本单元由张黎执导
合作qq:& 豫ICP备号-2九本满防女王30级毕业心得分享!COC九本全攻略_图文攻略_全通关攻略_高分攻略_百度攻略
原文来自:怀下面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粉刷匠,我应该是有资格站在这里说话的,2个月的时间,刷满了10级火墙兼顾打黑油把女王升到了30级,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我女王的时间是用宝石秒的,但我不是什么土豪,因为我只秒的起时间,黑油只能苦B的自己去打。为什么要秒女王的时间,我相信论坛里的一些资深玩家都应该知道女王存在的重要性,一个高等级女王完全就是衡量一个军队整体的攻击性,同时也是一个强大的DPS,有她的存在,特别是20级以后打黑油都会显得异常轻松,可以说打9本及以下的黑油仿佛是探囊取物(只要不是手残)。个人对女王的理解,觉得她的存在就是COC里的一个bug人物,有了她基本没有不能到手的黑油,而相对于高等级的女王,火墙的性价比就低了很多。可能很多人不解,为什么我能在短短2个月就刷完了火墙而且把女王升到了30级,其中不得不感谢COC的圣诞礼物,也就是1宝石加速活动,这个活动持续了21天左右,也就是在这21天里,我抓住每天的每一分每一秒在加速打着钱,现在想起来确实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火墙和30级女王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可以跟你们透漏一下我这段时间的打钱数据,一般每天平均在2500W上下,黑油每天进账5W左右,一天最高打钱数为3200W,这个数字一般是从早上8点开始到晚上12点,连着16个小时不停的在加速才能做到的,我真心没有浮夸,说的都是事实,如果你想像我一样早日完成火墙,一天10小时以上的游戏时间绝对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觉悟,做到“只要用不到两只手的地方,都要在搜索”,说了这么多,还是先上几张图吧。下面这张是圣诞节的时候,临近赛季末的截图: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下面言归正传,来说一说我经历过的9本,因为目前即将满防升10本,跟大家讲述一下自己的9本历程,大神轻喷。首先,初入9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水、缺钱、还缺黑油,而且没有人指一条明路的话还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撸不到钱,可能我的方法不值得借鉴,但还是跟大家说一说。兵种:当时我打钱的配置是胡子+MM+亡灵,所以刚上9本就依次秒了胡子,亡灵以及MM三个兵种,当然我觉得秒研究并不是浪费钱,只是早点帮你渡过这一困难时期,让钱来的更快,更节省兵的用量。当然那时跟现在不能比,经过几次更新都提高了胖子的血量,如果是现在的话我可能优先会升级胖子,再依次是胡子,MM,亡灵。MM可能大家觉得提升很少,而且需要750W圣水,在没有第四个满级圣水库之前还不能升级MM,但我个人认为是,虽然MM提升不大,4点生命值2点攻击力,但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5级迫击炮可以秒,一个是6级迫击炮才可以秒,单单是因为这一点我觉得去升级她还是很有必要的,虽然时间和价格都很坑爹,但MM作为部落首捐兵兵种,又是远程攻击兵种就这一点完全就有必要,至于其他的就根据自己喜好来定吧,只要切记一点,升级的兵种必须是你最常用的兵种。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建筑:我个人认为,建筑的升级顺序还是需要讲究一下的,9本的AOE让我来说的话,就是法师塔&防空火箭&X连弩&电塔&迫击炮&箭塔&加农炮。法师塔:这个应该无疑是第一个该升级的防御设施吧,7级法师塔可以秒MM,秒哥布林,对付亡灵也有不错的效果,总之优先升级肯定没错。防空火箭:相信资深玩家一定知道空中领域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想防住天使流、龙流、气球流,没有它怎么行?只有空中强大了才能逼迫对手与你地面作战,何乐而不为呢?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X连弩:对于这东西我觉得其实作用并不大,升级时间长,射速快但是伤害低,对付屌丝可能有不错的效果,但一个治疗就可让其发挥不到一点作用,X弩只有到了3级服役之后才觉得开始不是鸡肋,秒炸弹人还是不错的,最有用的其实就是它的血量高,可以暂时延缓敌方的进攻。电塔:性价比比较低的一个建筑,价钱不贵但是时间很长,目前已经4个满级电塔服役中,实际作用我个人认为还是很强大的,也是作为阵形的一个未知防御塔,对方如果猜错了电塔所在位置可能就要倒霉了,对秒杀单体目标,炸弹人和皮卡超人有奇效,但因为建筑本身血量少的缘故,很可能被敌军用狂暴秒杀,所以在布置的时候要谨慎。迫击炮: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6级的迫击炮已经可以一下秒6星MM了,7级迫击炮虽然伤害高了但还是一下就秒,所以升级的实用性就远不比9本之前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箭塔和加农炮:这两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其他的都升好就可以升它们了,箭塔因为可以对空所以比加农炮稍微好一点点。打钱篇:首先我还是那句老话,这个游戏打钱没什么太大的技术含量,只有窍门,和方法,只要会了,什么人的极限速度都是一样的。所以这个游戏打钱快的人,不一定是大神,但一定是闲人,想必在我之前大家可能也都看过了抢劫上帝的20亿抓金手,还有巅峰王者一群人不睡觉、甚至少睡觉的打钱方法,其实我感觉真心没必要这样,玩个游戏有必要跟生活过不去么?有必要困了还不睡么?甚至有必要不想起床还逼着自己起床打钱么?我在说打钱方法之前,先劝告大家,生活第一,游戏第二,切忌不要因为游戏放弃做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很多人都是有妻子儿女的,时间本来就不多的还像这样打钱,那就是被游戏玩了。所以,请大家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健康游戏!回归正题,我接下来要说的只针对于9本打钱技巧,9本以下可以参考,但不必照搬,否则一概不负责。那种新手打钱的方法我就不跟大家再次说明了,连钱在采集器和库里还不会区分的麻烦回去再好好温习一下功课,这里属于进阶篇。本人今天介绍两种打钱方法:第一种是训练营加速打钱法,另外一种就是不加速平常打的方法。SC此次圣诞节更新结束后把训练营改成了20宝石加速4个小时,想必对于一个合格的粉刷匠来讲,不需要付出太大的财力,只要付出相对较多的时间也可以早日刷满自己心仪的墙,所以依我看来还是会有一大部分人会去加速训练营来打钱的,那么我优先讲的就是这种加速打钱法。打鱼杯段:不等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加速打钱法:先说明一下我的配兵情况,4个训练营加速的情况下,第一个训练营点满胖子,第二个训练营点满胡子,第三和第四个训练营点满MM,两个暗黑训练营点满亡灵,但是不需要加速,然后再附带上10个炸弹人。可以在出胡子和MM的训练营前面各点上5个炸弹人。这种配置是可以打钱兼顾打黑油,并且还可以冲库的一种配置,个人感觉速度还是挺快的,前提法术工厂也要加速,因为打黑油的情况下没有法术的支撑是很容易失败的,所以没带法术出门千万不要硬碰硬,打打死鱼就好。在搜索的时候,记住两点:第一,搜索过程中切忌不要回营,因为这时训练营在出兵,可能你用完手头上的一波兵之后回去兵营又满了,所以自己要有一个出兵速度的概念,加速情况下大概3-5分钟就会出满一波兵,如果在外面搜索了太久,看到10W以上在采集器里的那就果断下手吧,因为实在耽误不起出兵的时间,要知道加速的时候打钱是很紧张的,不能把时间耽误了。第二,出门前记得一定要把兵点满!选鱼的时候一定要找自己有把握的,如果钱都在库里不分散的话,可以考虑冲一下,当然也要结合自己出门的搜索时间来定,加速打钱唯一一点好处就是出兵快,即使你出去把兵浪费了回营后过不了多久还是会马上就满,所以不需要担心你浪费了多少兵,只要你想要的东西拿到了,不要恋战,马上点结束战斗,这样也是为了更效率,可以更快的进行下一场的战斗当中。一般按照我这样,在鱼好的情况下加速4个小时下来打个1000多W不成问题。就算是鱼的情况不太好,900W也是要有的,总之平均一下大概1000W左右吧,这种打钱的方法需要一定的耐心,而且持续时间较长,能保证4个小时一定在线打钱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下面就是普通的不加速打钱法:这种方法最关键的地方就是要省兵。打法:我一般130兵就出门,10万以上采集器就打。见到基地就偷。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这里说一点,如果兵没带够,千万不要去啃硬骨头,这个游戏打钱要的就是耐心,宁愿多搜点时间找个20万妥妥的也不要打那些用了全部兵也只能打到10来万的大鱼,时间就是金钱在这个游戏里就是至理名言。再有一点,杯子掉的多了之后就不能130兵就出门了,至少要180,因为要开始找些弱的小鱼推平了。不然杯段一出范围,鱼就很难搜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关键点:出门一定要点满兵!因为我们可能会搜很久,而搜的越久,越不能回家,有小部分人不知道搜索时间也会造兵,搜了很久看没鱼就回家,这等于浪费了整整一波兵,失去了屌丝流的意义。如果说你玩屌丝流还是半个小时上线看一次然后出门打的话我建议还是用胖子MM之类的吧。搜的太久了之后,没有自己理想中的鱼,那就要放低要求了,我们随便找一个看的过去的,花全部兵力推多少是多少,拿钱拿杯,打完回去发现营地又满了,训练营点满兵,马上出门继续搜。注意一点,有些阵里面空格大于4格的,在那一面不要一次性投入太多的兵力,不然可能被大炸弹所坑 .窍门:当面对紧缩阵型的时候,我们炸弹炸开口子,第一波胡子进去,mm跟上,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要多线进攻,又怕胡子来不及补mm被高射砸死怎么办?这里我个人一个心得,每进攻一边第一波屌丝mm放完之后,按照地图上的格子,离墙每3到5格放2个屌丝,快速放3波,这边就可以不用管了,由于屌丝的移动速度,会在前面的屌丝死掉的时候正好补上位置,让mm可以一直输出,此方法适用于多线操作时来不及补屌丝的同学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另外很多人也发现了,怎么用最少的兵力偷采集器是有依据的,边缘的采集器,被防御建筑保护的,一般5个屌丝加5个MM就可以顶着拆掉。如果防御差的,稀少的,2个胡子加5个MM可以拆掉,胡子先放,mm后放,胡子只是起到肉盾的作用,输出还是靠MM。这样算下来,偷掉一般6个采集器,需要60个兵左右,算上搜索和打的时间,回家的时候这60个兵差不多已经造好了,可以马上开始下轮的抢劫。进攻面的选择:尽量找aoe靠外的一边,或者aoe集中的一边,想办法打掉aoe,之后就是屌丝流的天堂。兵一定要分批放,屌丝流最忌讳的就是扎堆,这样容错率低,容易被一炮砸到地狱。最后补充一点,女王也是打钱的一大利器,如果高等级女王在手,可以帮助你省下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以无伤偷大本营,杀人放火样样都行,但记住一定要在最后的时候放,因为我们要保证女王一定要无伤回营,即使是被碰到一下也要躺个几分钟,这样就不划算了。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最后再说一句,想要刷火墙,想快速完工,首先一定要有充足的时间,还有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因为很多人可能都会刷到一半半途而废,最后才是技术。想早日满火必须先做好一定的觉悟,毕竟这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但为什么我做到了,因为秉持着对游戏的一种执着,一种态度。但接下来上10本之后不打算刷电墙了,觉得现实生活还是很美好的,每天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实在可惜,还是转为休闲玩家吧。打黑篇:其实打黑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打多了自然而然就会了,9本初期以及之前我一直用的是屌丝亡灵流打黑,这种方法现在也有不少人会用,效率确实是可以的,但就是要减去亡灵的成本,还有一种就是带上女王打黑的方法,这种我在论坛上看了“路过酱油”兄,还有“小黑”的帖子之后觉得写的都还不错,其实个人看法大多相同,有个高等级女王还打不到黑油那就是手残了,相信能玩到9本,且一定程度上是自己手动玩上去的都会有一定的经验,至于女王如何升到30级,我只能告诉大家一个方法,把两个黑油采集器升到满级,每天开加速,一天稳定收入9600,接着每天法术工厂加速,配兵就按照上面我打钱的方法去配,有充足的时间一天打个几W黑油都是小意思的。另外,想要秒女王时间的玩家,记住要在女王跪的时候再点升级,这样即使她要睡2个小时,马上秒到下一级又可以站起来继续战斗了,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至于高等级女王的重要性我就不重申了,看看别人打黑油的帖子,有个高等级女王打黑油是多轻松想必你们也深有体会。
部落冲突-相关攻略推荐
部落冲突-高玩心得
部落冲突-新手攻略
部落冲突-兵种搭配
部落冲突-升本攻略风中的女王多久更新一集_百度知道
风中的女王多久更新一集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一周更新一集
每周四更新
其他类似问题
32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女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如何评价Microsoft band 2?
按时间排序
到目前为止,佩戴过的最好的运动手环,没有之一。对于跑步、骑行的数据监测和汇总达到专业级别。Microsoft Health 简单、方便的数据汇总平台。且分享简单、快速。——————————2016 年 Build 大会偷溜出去购买。
正常穿戴3个月,表带已经裂了…WP客户端不好上图…本来挺满意的…
5月入坑,已经使用了一个月。首先是外观,大部分朋友看到的反应是挺酷炫,老婆表示弯曲的屏幕科技感十足,有人反应重量问题,由于之前一直习惯戴机械表,所以完全无障碍,但由于手环比较厚,使用电脑的时候还是比较麻烦的。日常活动量的监测,和微信运动的步数有差别,但不大,有一次推儿童车出去玩,发现步数明显不对,估计是因为手一直在推车,没有摆动所致。心率监测,我曾经静息状态下手测脉搏,与手环完全一致;运动时(跑步10公里),使用体育学院借来的心率带做对比,平均心率相差1bpm。跑步监测,首次使用GPS搜星需要几分钟,之后就比较快了,在玄武湖跑步10公里,手环距离和路边的界石的标注距离相差30米。GPS偏移是大问题,但反正不需要他导航。看到楼上有说续航问题,至少现在我跑半马(2小时16分)之后,还能撑到晚上。睡眠监测,不知道准不准,最开始需要自己点开始,六月更新后可以自动检测,但晚上睡觉带着不舒服,体验几次就算了。暂时想到这么多。有提问再补充吧!
爱踢球,想踢球的时候带一个小巧带心率和GPS的手环(手表毕竟太大了),选了Band2。性价比真的很高。平时健身时也可以用,睡觉检测也很细致。终于不用戴着手机运动了。和iPhone同步配合也不错。(当然,踢球时候带最好带个护腕包着)爱踢球,想踢球的时候带一个小巧带心率和GPS的手环(手表毕竟太大了),选了Band2。性价比真的很高。平时健身时也可以用,睡觉检测也很细致。终于不用戴着手机运动了。和iPhone同步配合也不错。(当然,踢球时候带最好带个护腕包着)
最近开始打折出售了虽然便宜了不少但是亚马逊你以为什么商品都给一个每100g的价格就会显得更加便宜划算么?(手动滑稽)
[有图有真相系列]Microsoft Band 2已经支持中文。Microsoft Band 2已经支持中文。亲测大陆星巴克可以招手刷星享卡。亲测大陆星巴克可以招手刷星享卡。
坐标德国,UK Microsoft store online 购入, free delivery,欧盟区免关税。双旦期间特价170磅合欧元230欧左右。众所周知MS Band2 目前只在 US UK and Canada三个国家发售,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想买也只能从以上三处海淘。在官网购买时,你会遇到billing address必须填UK境内,这时候你需要电话与客服沟通。客服态度很好,服务迅捷,你提供信用卡号,CVV码就可以很快完成交易。购物单上shipping address是你的地址, billing address是UK境内一个客服提供的地址,不妨碍交易。UPS快递,速度很快但在德国境内服务不及DHL或者Hermes,压根不上楼就说找不到收件人,两次投递失败就会把包裹交给附近一个UPS Point自取。与大家一样,我也是被巨硬大法的传感器震撼到了。待机时间看起来也比苹果表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Band 到手一周不到也没有什么别的,大概三件事:一个,跑步训练。我一直在为我使用了近四年的跑表Garmin Forerunner 405CX找替代品。Fitbit, Polar V800,Garmin 9X0都是考虑之列,直到大法10月份召开了带功报告会推出了MS Band二代。 我个人之前倾向的Polar V800集成了全部三项训练+睡眠跟踪以MS Band 2代的传感器水平被瞬间秒杀之,除了本体不防水以外,反正我也不带着它游泳。价格还便宜150欧左右。Youtube或者外国科技论坛上的评测一般都是unboxing之类的,很少有实战训练的评测。于是MS官方的几个华丽宣传片就给我洗脑了。到手以后迫不及待的上路实测,我同时带上了Garmin 405 和MS Band。第一次6km relax run。 MS Band 户外搜星在外界温度3°C时比Garmin 405 CX慢半分钟,注意,405CX是2009年初上市的设备.根据MS Band 提示,你可以先按start然后 GPS locked之后根据算法给你续上初始里程。MS Band 默认 1 Lap是1km 这个与 405CX 并无不同,每1km时Band发出震动提示,而405CX是鸣音,都可以接受。但是Band屏幕一直亮着让我有点心疼电量,后来回家一看果然,6km多的路程竟然用了近五分之一电量(GPS On)。Band的电量显示没有百分比,这个后面会提到。城市路跑中,跑表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自动起停 automatic pause/resume 在Band上没有显示这让已经习惯405CX的我遇到红绿灯时非常地手忙脚乱。回到家后就是数据传输与分析,这里必须提到Microsoft Health。感觉上MS Health是希望做一个大而全的健康运动分析,可是具体到跑步这个项目,离业内领先还相去甚远。Garmin 405采用的是TI的ANT+传输,需要一个USB Stick。而MS Band采用的是蓝牙。MS Health在手机上的体验不是非常好,语言跟着地区走,不可人为更改。有意思的是,虽然一级目录是德语,但是往往二级目录就变成英语了,非常别扭。比如:MS Health 似乎没有桌面客户端(如果有请指正,谢谢),而我一直认为跑步等耐力训练的数据分析是不太适合在小屏幕上实现的。Garmin有自家的training center桌面客户端,而MS Health 只有个Web网页版。MS Health 似乎没有桌面客户端(如果有请指正,谢谢),而我一直认为跑步等耐力训练的数据分析是不太适合在小屏幕上实现的。Garmin有自家的training center桌面客户端,而MS Health 只有个Web网页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MS Health的Web版做的还不错,满足了一般训练的数据分析,配速,心率,距离等等。我们可以与Garmin Training Center比较。这里我们可以看到MS Health的Web版做的还不错,满足了一般训练的数据分析,配速,心率,距离等等。我们可以与Garmin Training Center比较。我们发现MS Health有如下几个问题:1.缺乏各数据之间的比较。我们看到下图Training Center可任选4组数据在横坐标上进行比较,而MS Health的三个数值速度,心率,爬升是分别显示的。是分别显示的。2. MS Health是个大而全的健康分析软件,在选取了跑步这项以后,并没有遮挡主功能面板上的其他项目,界面显得杂芜纷乱。3. 对各训练梯度没有进行很好的区别。比如advanced runner一般不太看重步数,卡路里消耗这种数据。在给出的训练计划中,没有1小时以上的训练计划,这对于长距离跑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4.一般的长跑训练者会有一个基于时间的长期训练计划。我们看到Garmin Trainer Center的左边栏可以任意点取不同日期的训练情况加以对照分析。而MS Health这一点并没有做得很好 。5.有人说 Garmin 现在也有了网页端的garmin connect,各种social成就还有跟小伙伴比一比分高低。但我还是喜欢桌面端的简单纯粹,特别是MS Band这样立志做sport tracker而不是smart watch的设备。第一次训练以后的用电情况让我心有余悸,这样的耗电是无法支撑我一个全程马拉松的。回家以后我上网查了一下,找到这个官方tips大意是你只要关掉所有功能,我们的电池寿命就会很长哦,摔。然后我又找到了这篇文章其中有一句In total, it lasted around 5 hours and 40 minutes, very much in line with the 6 hour estimates I’ve heard. (GPS on)虽然对作者是有点短,但是对我来说绰绰有余了,与我用了近四年的Garmin 405差不多。windowscentral有篇帖子讨论众人的待机时间相差很大,有人自行车训练能达到6-8hr,而有的人跑步只能撑3hr45min。由于我最近4个月没有比赛,根据我的训练计划目前没有超过30km的路程,所以我还在犹豫要不要跑个LSD检测一下电池续航。我个人认为MS完全可以对跑步 单车 hiking等GPS项目进行优化,毕竟现在garmin vivoactive之类的彩屏触屏训练手表GPS续航都能达到10hr。关于跑步时候的自动起停功能,我有在FB上跟MS Band公众号沟通,它回复很快,给我一个Feedback链接,给MS Band提建议希望增加哪些功能,希望有什么改进之类的。其中自动起停功能在run and bike相关条目中已经获得最高的投票而电池电量以百分比显示问题也是群众强烈建议改进的一点。而电池电量以百分比显示问题也是群众强烈建议改进的一点。至于心率带和光电传感器谁更准的问题,其实我并不是太关心。民用级别的实时心率计都谈不上准确,我所关注的是一个变化量和趋势,而不是绝对值。放一张MS Band和我的老405合照。第二个. 睡眠跟踪休息之于运动爱好者来说重要性往往甚于训练。我最初倾心 Polar V800是由于这条宣传片Polar 当年请来 Frederik Van Lierde大神实力背书,引得各路爱好者云集景从,豪迈撒币。而MS Band迟于V800一年半发售,想必sleep tracking功能应该更为成熟。这里深度睡眠和浅睡眠颜色非常鲜明的标出,醒来次数以及睡眠效率也有展示。在MS Health Web端,我们可以看到各项数据的横向比较。这点做的我觉得比跑步训练功能要好很多。红色圈出的数据是原始数据分析后的结果(字面意思是我通过睡眠恢复的怎么样),以显示睡眠的恢复效率。目前只给出四档评级,我觉得似乎可以用渐变条或者百分比显示更加精细。红色圈出的数据是原始数据分析后的结果(字面意思是我通过睡眠恢复的怎么样),以显示睡眠的恢复效率。目前只给出四档评级,我觉得似乎可以用渐变条或者百分比显示更加精细。由于之前我没有用过sleep tracking的设备,MS Band给我的睡眠分析功能我还是很满意的。可能有回答也提到了,MS Band的睡眠跟踪需要人工按键启动,而不是像有些设备那样自动的。我觉得这样挺不错的。闹钟功能不是和Windows Phone系统闹钟同步的,需要在Band上额外设定,到点以后会震动提醒,不怕醒不来的。第三个, 日常使用MS Band的非蓝牙非GPS状态下的使用达到官方标称的48hr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我个人认为MS Band只适合left inside佩戴,配合手表模式的rotate on功能可以实现平时熄屏,旋转抬手亮屏显示时间的功能(但此功能在跑步模式下会造成watch mode一直点亮的状态)。由于采用Corning Gorilla Glass,相对于屏幕,反面的搭扣金属件更易受损。好像已经有答主展示过它的划痕了。我在Ebay上也有买贴膜,不过双旦期间邮路不畅至今没有收到。佩戴这么多天屏幕也没可见痕迹。佩戴感来说,一开始却有不适,磨合习惯以后就非常自然。一般来说,越是初级的装备,分野越明显,进阶到高级往往万流归宗。比如跑鞋,入门的要选择stabil, kontroll, neutral等等,但是经过一定训练,体型机能更趋近于专业的跑者在挑马拉松战靴时往往没有什么太多的选择。我觉得在有基础的情况下,主动适应装备是一件好事。inside佩戴还可以使人专注于学习工作,不为手机分神,反正邮件电话短信都有震动提醒。虽然目前不支持微信微博等中文社交平台,但是FB messenger twitter无碍。不过我觉得还是把他们关了比较好一点。:-) 我个人感觉佩戴手环在电脑上打字没有敲击键盘之虞,可能是我打字姿势不对吧。邮件标题速读这个功能我觉得有点鸡肋,calendar可以和windows phone同步。Reminder这个闹钟和Sleep 里面那个闹钟不是一回事。如果Band语言设置是德语 Band上的Cortana无法使用。如果Band语言设置为英语,将可以召唤Cortana,Cortana工作语言为手机Cortana语言。手机Cortana必须与手机语言及所在地一致。对我来说,我只能使用德语召唤,说英语会自动文字转换成德语,转换率还行。说到这里不得不给Lumia 跪了,当年信仰了一下入了930,如今升级Win 10 Mobile还没有影(我知道江湖传言是2016年2月, but who knows)。手机上的Cortana语言是跟着手机语言和地区走的,我想把手机语言设置成中文找app方便一点,但是这样就要牺牲Cortana了。还有应用商店下不了中国区的嘀嘀打车等app,肥肠不科学,安姆安格瑞。一张信仰合照:如果还有一点,那就是music control,建议改成可添加tile而不是目前这种内置式的。我知道这个功能exciting,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当然 Starbucks招手付也是很腻害的,虽然北美以外并不能用,因为这个对资深装逼犯的命运有很大的关系。还有UV值, Golf也是很伟大的,尽管我这里用不上。综上,MS Band二代是一个极具成长性 先锋性的产品。他有无语伦比的硬件性价比,但是软件的雕琢上离产品的目标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买MS Band,与其说是情怀,不如说是赌个未来。要是MS能把Polar收购(Garmin似乎体量更大,而且运动心率方面一直Polar优势),那运动手表界可以横着走了。很惭愧,就做了一些微小的工作,谢谢大家!-----------------------------------------21.03.2016更新 分割线--------------------------------------最近手头事多,没能及时更新。评论区里的问题不能一一作答,请各位理解。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MS Band 官方在控件上做出了一定的补完与修正,其中有些features我个人比较关注的,上周末临时起意刷了一个全马,全程佩戴并使用MS Band,所以现在能更全面的评价这款产品的目前的状态。1. GPS Power SaverMS官方好像还是很重视用户们对GPS开启下的续航时间的诉求,毕竟大部分的有氧运动都是通过时间考验耐力。续航太短对于很多ambitious trainer是个痛点。2月初的时候,MS提供了GPS Power Saver功能。在跑步tile下,我们可以选择GPS Power Saver On/Off, 如图:这里我个人不太能理解的逻辑是,这为什么是个可选择的feature,难道有训练者不希望自己的续航时间达到最大化?在使用Power Saver后的一个多月的训练中,我发现它save的不仅是power也许还有distance。在不同距离的跑步训练中,我发现使用power saver与不使用有极大的距离偏差(原因可能不止这一个,后文还有进一步分析)。上图我们跑组日常训练的12 km Tempo Run, 红色圈出的distance显示出相同线路下我跟同伴们测量值大约有1 mile的偏差。然而这并卟只是孤立事件。上图是我个人用MS Band测量同一训练线路。由于是较短距离的relax run,所以有的训练我就没开GPS Power Saver,比如2月12日那个,再往前就是MS Band还没提供Power Saver功能下的训练。在路程相同,时间近似的情况下,第一个训练的速度出现明显误差。在不足10km的训练长度上,Power Saver依然会带来明显的测量偏差。3月5日训练3月5日训练2月12日训练2月12日训练在8.5 km左右的距离上产生1 km的偏差也是非常明显的。原文里提到我最近没有比赛,冬天人也比较懒疏于LSD训练。上周末临时起意跟朋友一起去刷了个全马,顺便测试一下MS Band在比赛中的表现。赛前充到99%电量,GPS Power Saver& GPS On & Auto Pause全开,完赛以后还剩近一半电量,节能好评!然而我的全马只有然而我的全马只有37.3 km ! 下图是与另外一个使用手机的全马参赛 选手的对比。这位大叔同情的看着我说" 5 Kilometer ausgefallen ganz schlimm "(5公里都丢掉了猴猴惨呐)回去上传数据到Strava上以后跟朋友的对比 (冬天超懒,训练放羊,成绩渣渣,敬请忽略):回去上传数据到Strava上以后跟朋友的对比 (冬天超懒,训练放羊,成绩渣渣,敬请忽略):由此可见,在使用Power Saver时,各种距离下的训练都会产生测量距离的缺失。一张带表照:这篇文章也反映了 Power Saver 在实际应用中测量缺损问题,然而我并不认为这是trade off problem而是不可忽视的硬伤。没有哪个设备会在损失基本性能的情况下谋求提高续航时间的。2. Auto PauseMS 在三月上旬提供了路跑及单车训练的自动起停功能。根据我的使用体验,这项功能依然不够成熟,与市面上的其他专业跑表相比还不够灵敏,与手机相当。其中自动重启auto resume的反应比pause更为迟滞。起停功能的不敏捷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distance测量的偏差。MS 在三月上旬提供了路跑及单车训练的自动起停功能。根据我的使用体验,这项功能依然不够成熟,与市面上的其他专业跑表相比还不够灵敏,与手机相当。其中自动重启auto resume的反应比pause更为迟滞。起停功能的不敏捷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distance测量的偏差。3. 其他在过去3个月的使用过程中,MS的改进有目共睹,比如现在GPS的搜星时间已经大为缩短。这次马拉松起跑线前,只用了不到10s 就GPS locked,导致起跑前Band一直在震,让我担心电量不够。但是MS Band的不足依然非常令人遗憾。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用降价和信仰解决的,UK 官网的价格已然赖在149磅上,然而留给MS的时间不多了。然而留给MS的时间不多了。但愿历史不再捉弄MS的虔诚信徒这是我们今天深深的祝愿!谢谢--------------------------------------11.04.2016 更新的分割线----------------------------------------上周日参加了一个朋友家乡的马拉松,起跑前电量100%,Power Saver Off &GPS On& Auto Pause On。在40 km 处提醒battery low, dismiss以后半分钟内手环关闭。这是本次长跑的Strava记录,关闭 Power Saver以后,distance似乎仍有缺失,但更令人大失所望的是电池续航。在power saver function推出以前的较早评测中,大家普遍反映电池续航可以达到4小时,目前看来还是高估了它。 本次马拉松我以3小时23分完赛,虽然不是很厉害,但是在业余爱好者中也不算太差。以我的速度尚且不能在电池电量耗尽前完赛,我想大多数跑者使用MS Band不足以支持他们完成一个马拉松。使用Band的这两次马拉松的测量都符合德国田联DLV标准。 本次马拉松我以3小时23分完赛,虽然不是很厉害,但是在业余爱好者中也不算太差。以我的速度尚且不能在电池电量耗尽前完赛,我想大多数跑者使用MS Band不足以支持他们完成一个马拉松。使用Band的这两次马拉松的测量都符合德国田联DLV标准。赛前一张戴表照,可能也是最后一次跟M$ Band合影了。回家以后就把它挂上了ebay,本贴亦不再更新。赛前一张戴表照,可能也是最后一次跟M$ Band合影了。回家以后就把它挂上了ebay,本贴亦不再更新。谢谢。————————24.06.2016 英国脱欧日更新,取匿——————————————首相卡梅伦带着他的女王跑啦,M$ UK欠下了3.5个亿,拿着band抵工资。别管什么续航了,149磅再加汇率全场9折,四舍五入就是买买买啊!特此安利人在欧洲的胖友们!
预售时下单,玩了大概3个星期然后退货了,差不多一个月了还没开始退款流程。---------------------------------------------------------------------------------------------------------------------------------1.内置GPS绝对是户外跑步者的吸粉神器;2.光学HR sensor静态下很准。跑步机上的表现也不错,基本和跑步机自带的心率测量数据一样。但是举哑铃或者说无氧运动时就不那么准了。最大心率200左右的我,无氧的最大心率150+;3.睡眠监测确实不错,貌似还能自我学习(这点我不是很确定)。哪怕忘了手动进入睡眠监测模式,手环自己也会自动识别,并记录数据(这点发现的时候很惊喜!);4.戴手上打字确实不舒服(自己感觉,因人而异)。也许曲面佩戴时比一代更舒服,但是放键盘上打字的时候就显得有点尴尬了。有点抬高手腕的感觉(好像打台球架杆一样。。。当然没那么离谱);5.电量还算说得过去。把一些不必要的功能关了的话,健身房带去两天,待机三天应该可以。虽然据说能戴着洗澡,不过官方并不建议。所以我一般洗澡时取下来充会儿电,所以这样可以保证电池比较充足。先想到这么多了,有疑问的欢迎提出,或者交流心得。
超级不舒服,正戴反戴都无比难受,因为它居然两面都是硬的(表盘和表扣都是硬的,卡在胳膊上十分痛苦),正戴手背那个疼,反戴就在手腕上压出两个坑。很多review说比一代舒适度大大提升,额滴神啊,一代得多难受啊。还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和IP6秒连,却居然连不上lumia 935已经申请退货。
明年支持 亚洲字体 等待中文简体跟新。信息来源:---------更新
刚入手,佩戴比较舒服,略重(毕竟传感器多,当然,我之前不带手表的,戴手表的人应该不会觉得重)。记步、心率很灵敏。睡眠监测前需要选择,看之前的答案貌似可以自动检测,之后试试。不支持中文是有点蛋疼,只能看到老板发来的信息...
手表功能中的抬手显示时间感觉不太灵,要转动手腕好几次才显示时间,还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求高手指点
不支持中文,这,如何是好
(更新)呵呵,质量堪忧……带了不到四个月,手环断了...已经寄给美国的朋友准备换一个了,来回邮费肉疼。Pre-order的,到店里取得,没有想象的好,感觉微软的硬件都是发布会上看着很美好,先说缺点:1. 扣带部分很容易磨花,磨花后非常难看,这张图我是在店里试带拍的2.跟iPhone同步特别慢,并且最不能理解的是没有没有网络的时候不能同步,这个明明是蓝牙连接的啊! 3.特别厚,带内侧比较舒服,但是看起来比较丑,外侧好一点,但不如内侧看屏幕方便4.睡眠是可以自动监测的,但我白天坐座位上睡觉并没有被检测到,是因为坐着睡觉的关系?不确定。我睡眠很浅,翻身很多,从检测结果看是醒了多次,实际没有再说说优点吧:1.测心跳挺准2.手表模式方便,翻一下就会短暂亮屏3.续航可以,普通使用两天没问题拿到手都没有去过健身房,等去了再补充吧,附几张图
达拉斯第一份入手,诺大的微软店谜一样的冷清,像是预定的那天一样。总结性的东西随时增补在最上面吧,方便大家看。1. 并不支持中文,和我的Garmin一样,所有的中文推送全是小方格。2. 有手表模式,设置提供了左右手以及内外侧佩戴设置,抬手就能短暂显示时间。3. 可供连接的App很多,但是并不支持步数输入到iphone的健康中。所以我的步数没法计入微信运动,也就没法捐赠步数了。4. 电量真的是触头,可能和我第一天使用有关系。早晨11点一开始连接电脑显示的85电量,经过一天的调试,显摆,现在凌晨1点看电量格大概在30左右。5. 手机内App功能丰富,除了常规的手环功能,还有例如告诉你周围高尔夫球场情况和地址的功能。以及提供了很多与其他App的连接的选项,如MyFitnessPal等。6. 睡觉功能体验较好,有手环内置闹钟,并且有自动优化唤醒功能,可以在你设定起床时间前30分钟内的最佳时间唤醒你。然后就是手环的不停震动。7. 电量的话基本待机两天半吧大概,如果每天运动应该会适度减少。充电时间需要一个半小时。8. 生活上基本防水,洗澡没有问题。9. 不锈钢表扣很容易磨花,设计问题,为了轻便,没有办法。10. 电量的话两天必须要充一次。有什么需要测试的评论留言,我会回复的。多图,持续更新体验。========================================================================开盒全家福。设计非常合理,抽屉式的内盒抽出,说明书电源线放置在band下的空间中。第一次开机必须链接电脑以及连接手机App.充电器为磁铁小方块。我一定不要丢。链接电脑后会让pair手机,在手环中让选择手机系统。第一次连接后要求升级,等待了一分钟?然后就可以正常使用了。对比图,和Garmin的band. 已然不是一个世代的产品。但是明显微软手环重,毕竟那么多传感器,一开始不会太适应,佩戴一会儿也没有那么习惯。主要是原来的太轻。滑索一样的设计,我笨,并没有熟练掌握佩戴。绿色应该就是测心跳的装置。调试一段时间后发现手环的最佳佩戴方式应该是这样,手臂内侧佩戴,更加方便操作。但不得不说整个手环还是很厚的。但比第一代的舒适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待我使用一天晚上再更新。
已经预订,release day delivery,10月30号下午能够拿到占坑来填坑了。。。刚刚用了一天的band,感想如下懒得贴图,等等再贴短:如果你要是运动系,至少要比我能运动,就买band,如果要是不怎么运动还是去买apple watch吧长:感觉设计师有点喂狗了,如果屏幕在手臂内侧,打字写字不把屏幕磨坏了(我把表戴在右手上)打字的时候就听屏幕敲桌子好心痛。。。各种sensor特别好用,尤其是那个uvsensor已报警,加州这种大太阳一去沙滩一定会被晒伤,band能够告诉你要图多少倍的防晒霜以及多长时间你就会被晒死手表模式的那个抬起手臂就显示时间的灰常灵敏,尤其是戴在手臂内侧,灰常自然,根本就不像苹果婊要台很高才能显示。佩戴感觉:灰常舒服,虽然说带上以后会感觉有一点卡,但是带一带就习惯了。电池电量:昨天万圣节出去的时候99%,用了一晚上自动开启屏幕还剩78%,充电速度还行,从80%到90%用了不到20分钟。屏幕:感觉做工还是不错滴,曲面屏感觉不错,就是resolution不是那么高,能开到像素点与iphone的配合度:总体来说还好吧。。。更新设置的挺慢的。每次都要等差不多20~30秒。Siri不能再band上用。短信等功能灰常好,但是不能打电话。没有多少应用感觉应用的数量是能用手指头加脚趾头数过来的。价格:感觉还是比较良心的吧,加州睡后一共270多刀,比起苹果婊要便宜不少吧(我要是买一定不会买sports的)还有:band所有东西要用action键,俺以前有个小米手环,不需要切换就能测量跑步睡觉,但是band需要选定睡眠记录,然后按action才能开始记录。更正,其实是能够自动显示的,不用action也能显示,但是用了action以后手表界面会变,变得光暗了以及壁纸也变了。总结:我打算把他退了然后买下一代的苹果婊Ps:band并没有中文语言,这是要中国不上市吗,对了还有band不能显示中文,中文会用这样的?方块代替。PPs:反正也要退掉,原价出了也行。11月十号就退了想要的抓紧时间有什么想让我试的留言
11个传感器,Microsoft Health大数据平台,如果是运动爱好者,买吧!!!等行货!!!
刚试了一下,band 2佩戴比一代要舒适很多,除了曲面屏幕,腕带也很柔软。我是一代用户,一代可以说除了配带感偏硬外,几乎完美。而二代解决了这个问题,完美设备,必入手。Band 2今天到货,上传图片总是失败,只好写文字了。佩戴了半天,感觉band 2针对一代的问题有了显著改进。1. 曲面屏幕与软腕带使得配带感非常舒服2. 屏幕清晰度与亮度明显增强3. 我的是M号,感觉比1代的M号要稍大些3月10日更新,终于支持中文了。
续航啊。。。续航。。。。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女王吻戏在几分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