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2叫人换端要怎么说才好呢,人家才肯

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实验室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2)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4)如果用脱脂棉包裹一定量的Na2O2固体,然后向其中通入CO2,脱脂棉很快就燃烧此现象说明该反应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5)常温下水也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以上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6)实验室中的过氧化钠如果保存不当,容易与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汽发生反应变质.今称取10g过氧化钠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放人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g水,二者完全反应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8.4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过氧化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解:(1)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装置严密;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等;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或液面不再下降)等(2)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能支持燃烧;故答案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能支持燃烧(或有助燃性)(4)脱脂棉很快就燃烧此现象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此反应是放热的(5)常温下水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配平即可;若要检验干燥的二氧化碳能否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氧气,在A、B装置之间和B、C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故答案为:2Na2O2+2H2O═4NaOH+O2↑;在A、B装置之间和B、C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或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等.(说明:只要答出在A、B装置之间增加气体干燥装置就给分)(6)解:生成O2的质量为:10g+10g-18.4g=1.6g&&&设过氧化钠样品中Na2O2的质量为x2Na2O2+2H2O═4NaOH+O2↑2×78&&&&&&&&&&&&&&32& x&&&&&&&&&&&&&&&1.6g&&&&&&&&X=7.8g&&&&&&&&&&&&&&&&&&过氧化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2%&&&答:过氧化钠样品中杂质的质量分数为22%.故答案为:2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是: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A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装置严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氧气能支持燃烧;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要准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倩女幽魂游戏官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