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三国志吕布传攻略破解版

吕布传阅读答案
吕布传阅读答案
相关热词搜索:
篇一:吕布传阅读答案& 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以弓马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甚见亲待。灵帝崩,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为执金吾。会进败,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 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 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时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因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如父子何?”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也?”布遂许之,乃于门刺杀卓,事已见《卓传》。允以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同三司,封温侯。& 允既不赦凉州人,由是卓将李嗟人煜嘟幔构コぐ病2加嗾剑埽私倨铮宰客废德戆埃叱鑫涔兀寄涎簟T醮鹾瘛2甲允焉弊浚械略希祉П印J趸贾2疾话玻慈ゴ诱叛钣诤幽凇J崩嗟裙耗记蟛技保钕轮罱杂贾2季澹窖钊眨骸坝肭渲堇铮窦保涔ξ幢囟唷2蝗缟舨迹纱蟮嗟染舫琛!毖钜晕弧S星辏嫉米咄对埽苡氩蓟髡叛嘤诔I健Q嗑蛴啵锸ァ2汲S悸恚旁怀噍耍艹鄢欠汕担肫浣〗闪⑽涸降仁锍弁谎嗾螅蝗栈蛑寥模哉妒锥觥A绞嗳眨炱蒲嗑2技仁哑涔Γ氡谏埽懿恍恚慷啾┖幔芑贾2疾蛔园玻蚯蠡孤逖簟I芴兄剖沽焖玖バN荆沧呈克筒级跏股敝2家善渫技海耸谷斯捏萦谡手校弊远莩觥R怪斜穑家淹觥I芪牛逦迹记沧分阅冶疲旃檎叛睢5谰铝簦卣佩闱彩褂啻鹾瘛⒘俦鸢驯垩允摹& (选自《后汉书?吕布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 诣:到……去& B.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 谢:道歉& C.允既不赦凉州人& 赦:赦免& D.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 德:感激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弓马骁武给并州& B 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C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 D布不自安,因求还洛阳 & 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布势利多变、为人无谋的一组是(& )& ①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 ②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 ③布遂许之,乃于门刺杀卓& ④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遂恣兵抄掠& ⑤布不安,复去从张杨于河内& ⑥布不自安,因求还洛阳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3分)& (2)与卿州里,今见杀,其功未必多。不如生卖布,可大得嗟染舫琛#3分)& (3)布疑其图己,乃使人鼓筝于帐中,潜自遁出。(3分)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9、答案:D (对……有恩)10、答案:C& (两个“于”都是表处所的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在”。A、经一个“以”,因为、由于,表原因;第二个“以”,拿、用,表方式。B、第一个“而”表承接,第二个“而”表转折。D、第一个“因”,于是、就,副词;第二个“因”,通过、经由,介词。)11、答案:B& (②是说吕布反应敏捷,④是说吕布暴戾恣睢。)12、答案:& (1)董卓知道自己凶恶放纵;平时心里猜疑害怕,出门住宿经常用吕布来保护自己。(“每”“行止”各1分,句意1分)& (2)“我与您同乡,现在我被杀掉,您的功劳未必很大。不如将我活着献出去,可以大大得到李嗟热说姆饩艉统栊摇!保ā凹薄奥簟备1分,句意1分)& (3)吕布怀疑袁绍打自己的主意,就派人在营帐中弹筝。自己悄悄逃了出去。(“图”“潜” 各1分,句意1分)13答案: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文言文参考译文】& 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由于武艺高强作战勇猛而在并州供职。刺史丁原担任骑都尉,在河内驻扎,任命吕布为主簿,对他很亲近。灵帝驾崩,丁原接到何进的征召,率领军队到洛阳,任执金吾。适逢何进战败,董卓引诱吕布杀死丁原并且吞并了他的部队。& 董卓任命吕布为骑都尉,同他发誓结为父子,对他十分欣赏信任。不久,吕布升任中郎将,被封为都亭侯。董卓知道自己凶恶放纵;平时心里猜疑害怕,出门住宿经常要吕布保护自己。吕布有次弄得董卓不太高兴,董卓拔出小戟向吕布掷去。吕布动作敏捷得以躲过,并且换了笑脸回头道歉,董卓才心平气和。吕布自此以后心中暗恨董卓。董卓又派吕布把守宫中的小门,而吕布私下与董卓的侍女私通,心中愈益觉得不安。吕布就去拜见司徒王允,告诉王允自己差点儿被董卓杀掉的情形。当时王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秘密谋划杀掉董卓,就将情况告诉吕布,要他做内应。吕布说:“对父子关系怎么处理?”王允说:“您自个儿姓吕。本来不是亲生骨肉。现在连死都没时间想,哪里顾得上父子关系?董卓向您掷戟的时候,哪里还有父子之情?”吕布就答应了王允,于是在宫门边刺死了董卓,事情已经见于《董卓传》。王允任命吕布为奋威将军,赐以符节,给以与三公同等的待遇,封为“温侯”。& 王允既然不肯赦免凉州人,因此董卓的部将李嗔希糇コぐ病B啦加& 李嘟徽绞О埽吐柿旒赴倜锉讯康哪源翟诼戆吧希映鑫涔兀纪涎簟T醮啦己懿淮怼B啦颊套抛约荷绷硕浚栽嫌卸鳎头抛莶肯虑澜俾佣帷T鹾芡诽邸B啦夹睦锊话玻掷肟醯胶幽谕侗颊叛睢5笔崩嗟热诵妥侥寐啦己芙簦叛畹氖窒陆於荚诖蚵啦嫉闹饕狻B啦己ε拢哉叛钏担骸拔矣肽纾衷谏钡粑遥墓臀幢睾艽蟆2蝗缃一钭畔壮鋈ィ梢源蟠蟮玫嚼嗟热说姆饩艉统栊摇!闭叛钊衔啦妓档糜械览怼2痪茫啦嫉靡蕴映觯侗荚埽苡肼啦脊ゴ蛟诔I降恼叛唷U叛嘤幸煌蚨嗑⒓盖锉B啦季F镒拍芄惶谠境乔健⒎煽绾竟怠⒚谐嗤玫牧悸恚胧窒旅徒闪⑽涸降燃甘鋈似锫沓寤髡叛嗟木螅惺币惶烊ト拇危看味伎沉说腥说氖准痘乩础A髡绞嗵欤沼诖虬芰苏叛嗟木印B啦颊套抛约旱恼焦Γ俅蜗蛟芤笤黾泳樱懿淮鹩Γ啦际窒碌慕焓勘蠖夹锥癫斜芎芡诽邸B啦几芯醪话玻颓肭蠡芈逖簟T芡馑囊螅蕴熳用迦蚊啦剂焖玖バN荆擅褪克吐啦级抵幸钡袈啦肌B啦蓟骋稍艽蜃约旱闹饕猓团扇嗽谟手械荨W约呵那奶恿顺鋈ァT艿牟慷由钜蛊死词保啦家丫幼吡恕T苤篮螅P穆啦级宰约翰焕团扇俗犯下啦迹庑┤嗣挥幸桓龈矣诒平啦迹庋啦嫉靡酝豆檎叛睢M局芯铝簦卣佩闩扇擞勇啦迹运惹榭畲俜质质绷饺宋兆《苑绞直鄯⑹慕岷谩
篇二:吕布传阅读答案吕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以弓马骁武给并州。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甚见亲待。灵帝崩,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为执金吾。会进败,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卓以布为骑都尉,誓为父子,甚爱信之。稍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尝小失卓意,卓拔手戟掷之。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卓意亦解。布由是阴怨于卓。卓又使布守中阁,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因往见司徒王允。自陈卓几见杀之状。时允与尚书仆射士孙瑞密谋诛卓,因以告布,使为内应。布曰:“如父子何?”曰:“君自姓吕,本非骨肉。今忧死不暇,何谓父子?掷戟之时,岂有父子情也?”布遂许之,乃于门刺杀卓,事已见《卓传》。允以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同三司,封温侯。&允既不赦凉州人,由是卓将李嗟人煜嘟幔构コぐ病2加嗾剑埽私倨铮宰客废德戆埃叱鑫涔兀寄涎簟T醮鹾瘛2甲允焉弊浚械略希祉П印J趸贾2疾话玻慈ゴ诱叛钣诤幽凇J崩嗟裙耗记蟛技保钕轮罱杂贾2季澹窖钊眨骸坝肭渲堇铮窦保涔ξ幢囟唷2蝗缟舨迹纱蟮嗟染舫琛!毖钜晕弧S星辏嫉米咄对埽苡氩蓟髡叛嘤诔I健Q嗑蛴啵锸ァ2汲S悸恚旁怀噍耍艹鄢欠汕担肫浣〗闪⑽涸降仁锍弁谎嗾螅蝗栈蛑寥模哉妒锥觥A绞嗳眨炱蒲嗑2技仁哑涔Γ氡谏埽懿恍恚慷啾┖幔芑贾2疾蛔园玻蚯蠡孤逖簟I芴兄剖沽焖玖バN荆沧呈克筒级跏股敝2家善渫技海耸谷斯捏萦谡手校弊远莩觥R怪斜穑家淹觥I芪牛逦迹记沧分阅冶疲旃檎叛睢5谰铝簦卣佩闱彩褂啻鹾瘛⒘俦鸢驯垩允摹&(选自《后汉书?吕布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受何进召,将兵诣洛阳& 诣:到……去&B.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 谢:道歉&C.允既不赦凉州人& 赦:赦免&D.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 德:感激&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弓马骁武给并州&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C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 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D布不自安,因求还洛阳&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吕布势利多变、为人无谋的一组是(& )&①董卓诱布杀原而并其兵& ②布拳捷得免,而改容顾谢& ③布遂许之,乃于门刺杀卓& ④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遂恣兵抄掠& ⑤布不安,复去从张杨于河内& ⑥布不自安,因求还洛阳&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卓自知凶恣,每怀猜畏,行止常以布自卫。(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卿州里,今见杀,其功未必多。不如生卖布,可大得嗟染舫琛#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布疑其图己,乃使人鼓筝于帐中,潜自遁出。(3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文画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6处)(3分)&太史公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持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泰山,其处智勇,可谓兼之矣!&&&&[1]&&
篇三:吕布传阅读答案您的位置:&>&&>&:吕布张邈臧洪传翻译赏析_吕布张邈臧洪传阅读答案 吕布传,(附张邈、陈登传)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他以骁勇善战在并州任职。刺史丁原兼任骑都尉之职后,驻守在河内,任命吕布为主簿,非常器重他。 汉灵帝死后,丁原率部前往洛阳,与何进密谋诛杀灵帝亲近的众位黄门官,丁原被任命为执金吾。何进为宦官所杀,董卓乘机开进洛阳,想要挑起战乱,除掉丁原,进而吞并丁原部。因为吕布是丁原的亲信,董卓便引诱他去杀丁原。吕布背叛了丁原,砍下丁原的首级献给董卓,因此被董卓任命为骑都尉,非常宠幸他,发誓永远像父亲对待儿子那样对待吕布。吕布善长骑射,膂力过人,被称为 飞将 。不多久又被提升为中郎将,封都亭侯。董卓自知为人无礼,惟恐别人算计他,进出都让吕布跟随,以防不测。但董卓生性刚烈又心胸狭窄,一时气愤便忘了自己的危险,曾经有一件小事,使他很不高兴,他随手拔出手戟投向吕布。吕布敏捷地避开了,并就这件事向董卓道了歉,董卓的怒气也就消了。由于此事,使吕布对董卓暗中产生了怨恨。 董卓常派吕布守卫他的内宫,吕布乘机与董卓的侍婢私通,但又时时害怕董卓发现,总感到惴惴不安。在吕布未被丁原重用以前,司徒王允因为吕布是并州城里最强壮的人,对他以厚礼相待。自从吕布怀恨董卓后,他去见了王允,述说了董卓差点杀他的经过。王允此时正与仆射士孙瑞密谋除掉董卓,因此便让吕布作内应。吕布有些犹豫,说: 我们亲如父子,怎么好下手呢? 王允说: 你姓吕,本来就不是父子关系,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还来不及,还说什么亲如父子! 吕布于是同意了,并亲手杀了董卓。这件事在《董卓传》中另有记载。 王允任命吕布为奋武将军,授符节指挥军队,仪礼比照三司,进而又封为温侯,与他处理朝中事务。吕布自从杀死董卓后,对凉州人是又怕又恨,凉州人对他也是又怨又恨。因此李e等人联合攻打长安,吕布抵挡不住,李e一举攻进长安。董卓去世不到两个月,吕布也被打败,带着几百名随从出武关,想去投奔袁术。吕布原以为杀了董卓,替袁术报了仇,袁术会厚待自己,哪知袁术讨厌吕布的反复无常,拒绝接纳他。吕布只得带着人马又北上投奔袁绍。袁绍接纳了他,并与他一起去常山攻打张燕。张燕有精兵万余,骑兵数千。吕布有一匹良种马,名叫赤兔。吕布与他的亲信将领成廉、魏越等一起,冲锋奋战,大破张燕的军队。吕布击败张燕后,乘机扩大自己的势力,加之他手下的将士也时时抢劫、掠夺,袁绍开始疑恨他。吕布也感到袁绍不会重用他,于是去见了袁绍,请求离开。袁绍同意了。吕布刚一离去,袁绍害怕他反戈加害自己,想派壮士夜里悄悄杀死吕布,但壮士们没能找到吕布。此事被吕布知道,他急忙去了河内,与张杨联合。袁绍再次派兵追杀吕布,那些士兵都害怕他,追上了也没有一人敢逼近。 张邈传,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少时以侠义闻名,接济贫困,助人为乐,倾家荡产,壮士多有归附于他的。太祖、袁绍都是张邈的朋友。朝廷征召他做官,他以出色的应考成绩被任命为骑都尉,不久又被任命为陈留太守。董卓引兵开进长安,犯上作乱,太祖与张邈首先举兵征讨董卓。汴水之战,张邈派将帅卫兹率部跟随太祖作战。袁绍成为盟主后,时常表现得傲慢矜持、不可一世,张邈经常直言责备他。袁绍派太祖杀张邈,太祖不从,反而责怪袁绍说: 孟卓是我的好朋友,无论如何都该容得下他,如今天下大乱,不应自相残杀啊! 张邈知道这件事后,更加敬重太祖。太祖在征讨陶谦前对家人说: 我如果回不来,你们可以去投靠孟卓。 结果太祖凯旋而归,见张邈,两人相视而泣。他们的关系就是这样的亲密。吕布离开袁绍去投奔张杨,经过张邈住处,与他告辞,两人拉着手立下了誓言。袁绍听说这件事,无比气愤。张邈担心太祖最终将会替袁绍杀自己,心中总是不安。 兴平元年(194),太祖再次征讨陶谦。张邈的弟弟张超,与太祖的将帅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同商议背叛太祖。陈宫劝说张邈: 当今雄才四起,天下分争,您拥有那么宽广的土地和众多的兵士,处于四面受敌的处境,抚剑四顾,也可称得上是人中豪杰,却反而受制于人,不是有损身份吗?今天兖州城里的军队东征,城内空虚,吕布是位骁将,善于打仗,勇往直前,如果暂且将他迎来,共同占据兖州,静观形势,相机行事,这样或许可以做出一番大事业呢! 张邈听从了他。太祖东征陶谦时让陈宫带领部分将士留守东郡,于是陈宫领着这批人马东迎吕布,让他做了兖州牧,并占据了濮阳,周围各县纷纷投靠吕布,只有鄄城、东阿、范县没有反叛。太祖率领主力回师,与吕布在濮阳一带激战,形势对太祖很不利,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不分胜负。时值大旱,又有蝗灾,庄稼颗粒无收,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吕布领兵向东驻守山阳,在两年的时间里,太祖将失地全部收回,并在巨野打败吕布。吕布东逃,投奔了刘备。张邈跟着吕布一起逃跑,留下张超带着家属守雍丘。太祖围攻雍丘数月,攻破并屠戮城池,诛杀了张超及其家属。张邈去向袁术讨救兵,尚未见到袁术,自己却被部下杀害了。刘备东征袁术,吕布夺取了下邳,刘备只得返回归附吕布。吕布派刘备驻守小沛。吕布自称徐州刺史。袁术派大将纪灵带领步骑共三万多人马征讨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援。吕布手下将领说: 将军您一直想除掉刘备,今天正好借袁术之手干掉他。 吕布说: 不行,袁术如果占据了小沛,就会联合北面太山一带的部队,我们就会被袁术所包围,我不能不去救刘备啊。 于是领步兵千人、骑兵二百,飞速赶往小沛。纪灵等人听说吕布前来援救刘备,只好收兵,不敢轻举妄动。吕布在离小沛西南一里的地方扎下营寨,派卫士去请纪灵等将领,纪灵等人也请吕布一起饮酒作乐。吕布对纪灵等人说: 玄德,是我吕布的弟弟。如今他被诸位所围,我特意赶来救他。我吕布生性不爱看别人互相争斗,只喜欢替别人解除纷争。 吕布命门候在营门中竖起一支戟,说: 诸位看我射戟上的小支,如一发射中,诸君当立即停止进攻,离开这里,如射不中,那你们就留下与刘备决一死战。 他引弓向戟射出一箭,正好中了小支。诸将大为震惊,夸赞说: 将军您真是有天神般的威力呀! 第二天,吕布又与诸将欢会宴饮,然后各自回兵。袁术想联合吕布,让他为自己所用,于是向吕布提出让他的儿子娶吕布之女为妻,吕布同意了。袁术派韩胤为使节,向吕布正式转达他将更换年号、登基称帝的事情,同时请求接吕布的女儿与自己的儿子去完婚。 沛相陈王圭惟恐袁术、吕布成了亲家,徐州、扬州联为一体,将会危害四方,于是前往游说吕布: 曹公奉迎天子,辅佐朝政,征讨八方,威震四海,而将军您应与他合作,以取得天下安宁。如果您与袁术成了亲家,将会担上不义之人的罪名,那样形势就对您不利了。 吕布心里也怨恨当初袁术不接纳自己,虽说女儿此时已经随韩胤走了,他还是把她追了回来,拒绝了这门亲事,并将使者韩胤戴上枷锁、镣铐,送往许都街市上斩首示众。陈n想派儿子陈登到太祖那里,说明吕布愿意与曹操合作,吕布不同意。正巧太祖的使者这时来到,传天子令,任命吕布为左将军。吕布大喜,于是让陈登启程,还命他带着书信,向天子谢恩。陈登拜谒太祖,述说了吕布有勇无谋、反复无常的缺点,希望太祖早日除掉他。太祖说: 吕布是个具有狼子野心的人,实在不能让他久留世上,你当然是最熟悉内情的。 当即把陈n的年俸禄提到二千石,任命陈登为广陵太守。临别时,太祖拉着陈登的手说: 东边的事,便全托付给你了。 命令陈登私下分化吕布的队伍,为自己做内应。开始时,吕布想通过陈登求得徐州刺史之职,陈登回来,吕布见自己的愿望没能实现,大怒,拔出戟来砍着桌子说: 你父亲劝我与曹公合作,我才拒绝了袁术的婚约;而现在我一无所获,你们父子反倒地位显赫,重权在握,我被你们出卖了!你倒说说看,你在曹公面前替我说了些什么? 陈登面不改色,从容地答道: 我见曹公时说: 对待将军您,要像对待猛虎,应当让他吃饱,如果不饱,他会吃人的。 曹公说: 并不像你说的那样,而更像养鹰,饿时可以利用,而当他吃饱了,却会自顾飞去。 我们就是这样谈论您的。 吕布的气才平定下来。袁术听说吕布回绝了婚事还杀了自己的使者,便与韩暹、杨奉等联合,派大将张勋领兵前去征讨吕布。吕布对陈n说: 招来祸害的就是你,你看怎么办呢? 陈n说: 韩暹、杨奉、袁术仓促联兵,不是事先定好的,肯定不会很好地合作,就像鸡生性不能群栖一样,他们也合不到一块儿,让我的儿子陈登前去瓦解他们,可以把他们拆散。 吕布采用了陈n的计策,派人游说韩暹、杨奉,让他们与自己联兵改而攻打袁术,军械、物资一概由他出。于是韩暹、杨奉追随了吕布,张勋吃了大败仗。 建安三年(198),吕布再次反叛朝廷依附袁术,并派高顺去攻打沛县的刘备,刘备大败。高祖派夏侯去援救刘备,也被高顺打败。太祖亲征吕布,到了下邳城下,写了一封信给吕布,陈述了福祸得失。吕布意欲投降,陈宫等人感到自己罪责太大,便劝吕布放弃这种想法。吕布一面派人向袁术求救,一面自己率千余名骑兵出来应战,大败,只得退回城中死守,再也不敢出战。袁术不能救他。吕布虽骁勇刚猛,但少谋而心胸狭窄多猜忌,他不能控制部下,对手下诸将只是言听计从。而他的部将也是各怀心思,相互猜忌,所以每次战斗,总以失败告终。太祖在城下挖了壕沟,把吕布包围了三个月,吕布与手下貌合神离,将领侯成、宋宪、魏续捆着陈宫,领兵投降。吕布与他的麾下登上白门楼,眼见太祖层层围住自己,只得下城投降。太祖生擒了吕布,在捆绑时,吕布说: 绑得太紧了,稍微松一点儿吧。 太祖说: 捆老虎,不得不捆紧一点。 吕布请求说: 明公所担心的不就是我吕布吗?如今我臣服了,天下就没有值得您忧虑的事了。明公您领步兵,就让我领骑兵,那天下就不难平定了。 太祖犹豫不决。刘备进言说: 明公难道没见吕布侍奉丁建阳及董太师时的情形吗? 太祖点头表示明白他的意思。吕布于是怒骂刘备: 你是最无信义的小人。 太祖将吕布绞死了。吕布、陈宫、高顺的首级送往许都,然后才葬尸首。太祖活捉陈宫时,问他想不想让老母及女儿活,陈宫回答: 我听说,以孝治天下的人是不会杀对手的亲人的;将仁义广施天下的人,是不会让对手缺乏继承人的。老母能否活命,决定权在你,而不在我陈宫! 以后,太祖把陈宫的母亲接来,养老送终,并将陈宫的女儿许配了人家。陈登字元龙,在广陵有很高的威望。又因消灭吕布有功,加封伏波将军,死时只三十九岁。有一次许汜与刘备同在荆州刺史刘表府上作客,刘表与刘备一起评价天下人士,许汜说: 陈元龙是湖海之士,至今豪气未减。 刘备问刘表: 许君的说法对不对? 刘表说: 如果说不对,许君是位好人,不会随便乱议论人的;如果说对呢,元龙确实名重天下。 刘备问许汜: 你说他豪气未减,有什么事可以证明吗? 许汜说: 从前在战乱时我路经下邳,去见元龙,元龙没有以主人的身份待客的意思,久久不和我说一句话,而且径自上大床睡觉,而让我睡在下床上。 刘备说: 你有国士之称,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这种时候,希望你为国解难,考虑国家大事,要胸怀救世之心,但你却去求田问舍,言谈也没什么新意,这是元龙所讨厌的,哪还有话与你说呢?如果是我,我会独卧百尺高楼之上,而让你睡在地下,哪里只会有上下床的差别呢? 刘表大笑。刘备于是叹息道: 像元龙这样具有文胆武略、志向高远的壮士,大概只有到古人行列中去找了!当今芸芸众生,没有可以和他相比的了!
臧洪传,臧洪字子源,是广陵射阳人。父亲叫臧,曾任匈奴中郎将和中山、太原太守,在任官期间有声誉。臧洪身材魁梧,与他人不同,被举荐孝廉当了郎官。正逢遴选三署郎官补任县长,琅I人赵当了莒县县长,东莱人刘繇当下邑县县长,东海人王朗当丘县县长,臧洪当即丘县县长。 灵帝末年(184~189),他弃官回家,太守张超收他做了功曹。董卓杀死少帝,想夺取天下,臧洪对张超说: 明府历代受皇室的大恩,兄弟几个都是大郡的长官,现在王室危在旦夕,贼臣未被枭首示众,这正是天下义士报效皇室的大好时机啊!如今您所在的郡还未遭战乱之苦,吏民都很富足,如果您一擂战鼓,马上会有很多人前来响应。用这支军队去诛灭国贼,为天下除害,这正是义士的表现啊。 张超听从了他,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张邈早有此意,于是两军在酸枣会合。张邈对张超说: 闻知弟弟为郡守,教化人民施威施恩,并不都是自己作主,而是因为重用了臧洪,臧洪是什么人啊? 张超说: 臧洪,真是海内之奇士。他的才智过人,我很器重他。 张邈会见臧洪,与他叙谈,深感惊讶。于是又将他介绍给兖州刘公山、豫州孔公绪,他们与臧洪也成了好朋友。于是设一个坛场,准备每人都发誓愿,永结同好。各州的长官互相推让,谁也不肯第一个上坛,他们一致推举了臧洪。于是臧洪登上了祭坛,拿着承盘,歃血发誓说: 汉室不幸,朝纲混乱,贼臣董卓,乘战难危害国家,危及皇帝,虐杀百姓,大有侵吞国家政权,让天下归其所有的野心。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亻由、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等人,组成义兵,共赴国难。今天一起发誓的人,都应齐心协力,贡献为臣的一份力,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不心怀二意。如果谁违背盟约,不但他自身性命难保,还会祸及他的子嗣宗族。皇天在上,祖宗有灵,请仔细地看着! 臧洪宣誓时慷慨激昂,声泪俱下,听了他的誓词的人,即使是地位最低下的士兵、仆人,也都激动起来,人人都愿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是没多久,各路人马尚未决定谁先出战,却因粮食吃光而作鸟兽散。张超派臧洪到大司马刘虞处与他商议对策,此时公孙瓒已杀了刘虞,到了河间,又遇上幽、冀二州交战,他没能完成使命。袁绍见到臧洪,与他结交,非常器重他,不管在不在一起,两人都是好友。适逢青州刺史焦和去世,袁绍让臧洪统领青州,以抚慰那里的百姓。臧洪在青州任职二年,州里强盗纷纷离去。袁绍佩服他的才干,派他任东郡太守,治理东武阳。太祖在雍丘围攻张超。张超说: 我所能依靠的只有臧洪了,他应该来救我。 众人都以为袁绍和太祖关系已经缓和,而臧洪很明显地为袁绍所重用,他必定不会毁了自己的前程自招灾祸,远道赶来救援。张超说: 子源是天下有名的义士,他肯定不会背叛原主,恐怕是被袁绍所禁止,来不及赶上援救啊! 臧洪听说张超被围的消息,果然赤着脚边跑边哭,召集了他手下的军队。他又请求袁绍拨给他一部分兵马,以便去救张超,被袁绍拒绝了。张超终于被灭九族。臧洪因此怨恨袁绍,与他断绝了一切往来。袁绍举兵围攻他,历经数年也无结果。于是,袁绍命令臧洪的同乡陈琳给他写信,晓之以个人利害福祸,责之以恩德情义。臧洪复信说: 离别后的思念,无论是梦中还是醒着,时时袭上心头,为我们相距不很远而感到庆幸,但是,由于我们选择的取舍标准不同而未能相见,悲伤凄怆,充满心间。 头些日子,承你不忘,连赐给我两封高雅的书信,陈析利害福祸,于公于私,都是很透彻的。我之所以没有立刻复信,既因为学问浅薄,才性迟钝,不足以回答你的诘难;也因为你带着小妾,在袁绍那边逍遥自在,可你的家小还在城里,我又是袁绍的仇敌。你自己如此境地还替别人办事,虽然忠心耿耿,披肝沥胆,却还是被疏远的有罪之人,虽言辞中听也还要受责难,自救尚且不及,怎会顾怜别人呢?同时,凭你渊博的才识,岂会在大道上犯傻,不了解我的志向呢!然而你却还是说来说去,我由此而知,你的话是言不由衷,想解除自己的灾祸。假如一定要计较长短、辩论是非的话,那么关于是非的标准,天下人各有各的说法,真的说来,反倒又说不明了,不说却也没有什么损失。再者,若是说了,便会宣告绝交,有损道义,那是我所不忍的。因此便搁开纸笔,全然没有答复,也望你能体谅我的心情,知道我的主意是不会再改变的。 可又一次得到来信,援古引今,洋洋洒洒写了六张纸,尽管原来打算不和你去说,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了! 我是一个微末小人,本为主人(袁绍)效劳,窃居大州职掌,(主人于我)恩深谊厚,我难道忍心反过来与他兵刃相见?每次登城指挥部队,望着主人的旗鼓,回想故友的斡旋,抚弦搦箭,不由得泪流满面。为何呢?自以为辅佐主人,无可悔憾的;主人对我的恩宠,超出别人。在刚受任(主持会盟)之时,发誓要了结天下大事,共尊王室。岂知天子不快,张超的州郡被曹操攻占,郡将像周文王被拘囚牖里的困厄,张超败走陈留,要我出兵援救,攻打曹军。假如我的计划执行得晚,则丧失忠孝的名声,假如拄杖背物而走,则有损交朋友的道义。面对这个矛盾,真是不得已啊!丧失忠孝的名声和亏损交朋友的道义,轻重不同,亲疏各异,故而忍痛割爱宣布绝交。假若主人稍微垂怜故人,对在手下供事的朋友侧座礼让,对因故离去的友人宽宏大量,不去深究,昭信刑戮惩罚以助自己,那我就学吴季札恭让君位的高风亮节,今天也就不会与主人对阵了。但袁绍没有这样做,叫我如何去效仿季札呢?过去,张景明(超)亲自登台歃血盟誓,凭借辞令奔走游说,终于使冀州牧韩馥让出印信,主人得到了冀州地盘。 然而,他后来却仅仅因为迎吕布做兖州牧的缘故,转眼之间,不仅未能得到谅解,反遭夷族灭家之祸。吕布为讨伐董卓来投奔请兵,没有得到应允,便告辞离去,这有什么罪过?却反遭围攻,差一点送命。刘子璜为袁绍效命,年岁已大,不得批准,由于惧怕权威而又怀念家人,便说谎请求放还,这可以称得上是有志于忠孝,本无损于袁绍的权威,然而不仅未能得到恩准,反而立即被打死在主人的旌T之下。我虽愚笨,又从不能推始预终,由小见大,揣测主人之心,却又怎能说这三个人该死,对他们的惩罚恰如其分呢?其实袁绍也是打算扩充兵力,讨伐仇人,一统泰山以东,担忧士兵们猜疑,无法阻止和劝勉,所以废止君王的命令而推崇承制,敬慕其义而来的人受到欢迎,而离去则遭杀戮。这是为了主人的利益,并非游宦之士的心愿。所以我以前人的遭遇为戒,困守死战。我虽愚蠢之极,也曾听到过君子的言论,这样做,实不是我愿意的,而是主人逼得我不得不如此。大概我之所以背弃国民,下令死守城池,正是以违背君子之道,而不顺从敌国的缘故。因此得罪主人,被围攻多时,而你却又援引这个义理来规劝我,不恰是言辞相同而意思相反吗?这不是君子对待祸福的态度。 我听说,义不叛父母,忠不违君王,所以东面我奉张超为宗主,把他当作至亲,在东郡为袁绍扶助郡将,安宁社稷,一举两得以求尽孝尽忠,有何不对的呢?而你却要我舍弃至亲,只奉袁绍为君,这是让我违弃至亲啊。 主人(袁绍)对于我来说,年纪可作我的兄长,情分上是我的好朋友,意见不同,离他而去,以使至亲安宁,可以说是名正言顺;而照你的话去做,那申包胥就该为伍子胥卖命,不应当在秦国朝廷上哭号了。虽然你仅仅是为了解除自己的灾祸,但却不知你的话已经违背自己的本义。 或者你是看到城池被围未解,救兵没有赶到,有感于姻亲之义,顾念平生之好,认为求降而偷生,胜过坚持道义而死。过去,晏婴面对楚人刀斧而不降志折节,齐国史官南史宁死不愿用手中笔为君王隐讳,因此被图画成像,名垂后世,何况我有铜墙铁壁般的防御工事,指挥调动全体吏民的力量,发放三年的储备来作一年的用度,济穷困,补匮乏,以让天下人高兴,何必去想盖房、种田以求安逸呢?我只怕秋风吹起尘土,伯n掉头向南,张杨和 飞燕 挥臂发难,北部边陲告急,袁绍的左右心腹都乞假归家。主人(袁绍)应该知道这些人的志向,掉转旗帜,撤回兵马,回到邺城整顿军队,又怎能听任怒气长时间地折磨自己,在我的城下耍威风呢?你嘲讽我恃仗黑山军作后援,偏不与黄巾军联合呢?再加上 飞燕 的部属全部听受王命。过去,高祖皇帝在巨野杀败彭越,光武皇帝始创基业于绿林,最终却能中兴汉室,成就帝业,假如可辅佐君主成就王业,那又有何不甘心的呢?何况我是奉持君王玺书,来与他们处事的。 去吧,陈琳!你追逐名利于境外,臧洪我却受命于君亲;你委身于盟会的主人,臧洪我书名于首都长安。你说我身死而名灭,我也笑你无论生死都默默无闻。可悲哟!你和我同出一根而枝梢分离!努力吧努力吧!还能说些什么呢! 袁绍看到臧洪的复信,知道他没有归降的意思,增兵攻城。红潮网 城中粮食已尽,城外又无援军相救,臧洪自忖不免一死,招呼手下人说: 袁氏无道,图谋不轨,而且不顾臧洪的郡将。臧洪从大义上讲,不得不死,可诸君并没有得罪袁绍,却要白白遭难,你们可在城被攻破前,带着家小先逃出去。 那些将士、吏民都感激得流下眼泪,说: 明府与袁氏本来没有恩怨过节,只为本朝郡将的缘故,以致落到这种地步,我们哪里忍心丢下您而独自逃命啊! 开始时,守城将士及民众还掘老鼠、挖树根充饥,到后来一点可吃的都没有了。主簿从内厨拿出三斗米来,吩咐从中拿出一部分为臧洪做稠粥,臧洪叹息道: 我独自吃它干什么呢! 让做成稀粥,大家分着喝了。臧洪还杀了自己的爱妾让将士们分吃。将士们泪涕横流,以致不敢抬起头来。男女七八千人相枕死去,没一个离叛的。城被攻破,袁绍生擒了臧洪。袁绍向来与臧洪亲善,排出盛大的仪式,让他手下的将领都来见臧洪,对他说: 臧洪,你为何这样负心呢?今天你服不服? 臧洪撑在地上,瞪大双眼回答: 袁氏几代在汉室做官,四朝之中,有五人位列三公,可以说受恩非浅。现今王室衰弱,你不扶助王室,反而乘机生出非分之想,杀死众多的忠良以树自己的淫威。 我亲眼见你称张陈留(邈)为兄,那么我的府君张超就该是你的弟弟,就应齐心协力,为国除害,为何你拥着强大的兵力而看着别人互相残杀呢?可惜臧洪力量不够,不能举刃为天下报仇,又如何能臣服呢? 袁绍原本是爱惜臧洪的,希望他回到自己身边来,可以原谅他;看见臧洪言辞激烈,知道终不会为己所用,于是杀了他。臧洪同乡陈容年轻时是读书人,很钦佩臧洪,随臧洪做了东郡的一名小官。城未破时,臧洪借口有事,将他支出城。袁绍见臧洪时,也让他在场。眼见臧洪要被处死,他起身对袁绍说: 将军要成就大业,为天下除暴,但却先诛杀了忠良之士,这哪里符合天意啊!臧洪也是你提拔的郡将,怎能杀了他呢? 袁绍面有愧色,派手下人将陈容带出去,并对他说: 你和臧洪不是同类之人,说这番话又有什么用? 陈容回头对袁绍说: 仁义在哪里都是一成不变的,遵循它就是君子,违背它则为小人。今天我宁愿与臧洪同日死,而不愿与将军同日生。 于是他也被杀了。在袁绍庭上坐着的人无不叹息,私下里互相议论说: 怎能连杀两位壮士呢? 城未被攻破前,臧洪曾派二名司马出城向吕布求救,等到返回时,城已被攻陷,两位司马冲入敌阵,奋战而死。 评:吕布有勇无谋,而且反复无常,惟利是图,自古至今,这样的人无不被灭。过去汉光武帝被庞萌所骗,近世又有魏太祖被张邈所蒙蔽。知人的人才是英才,这就是帝王也难以做到,真对呀!陈登、臧洪都有英雄的气概和节操,可惜陈登英年早逝,功业未成;臧洪因兵弱敌强,壮志未酬,可惜呀!篇四:吕布传阅读答案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剌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余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嗨埽硬级夹熘荩炻诚啵蹦甓恕L嫫坡啦加谙纶山渲诮担葜欣山途艄啬诤睢J姓焦ΑG越T芷疲鹎擦啥彻钕亍S胂暮钤ㄎ镭g于东海,数月粮尽,议引军还,辽谓渊曰:“数日已来,每行诸围,g辄属目视辽。又其射矢更稀,此必g计犹豫,故不力战。辽欲与语,傥可诱也?”乃使谓g曰:“公有命,使辽传之。” g果下与辽语,辽为说:“太祖神武,方以德怀四方,先附者受大赏。” g乃许降。辽遂单身上三公山,入g家,拜妻子。g欢喜,随诣太祖。太祖遣g还,责辽曰:“此非大将法也。”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g必不敢害故也。” 太祖既征孙权还,使辽与乐进、李典等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张鲁,教与护军薛悌,署函边曰“贼至乃发”。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乃共发教,教曰:“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诸将皆疑。辽曰:“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可守也。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天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吒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权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辽率诸军追击,几复获权。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复征孙权,到合肥,循行辽战处,叹息者良久。乃增辽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 &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张辽传》)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 从事:刺史的下属官史 & B.辽谢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辽奉圣旨,g必不敢害故也。” & 谢:,道谢 & C.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 比:等到 & D.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 椎:名词活用为动词,用椎击杀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A.以:以兵属董卓& 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 & B.乃:众心乃安& 乃聚辽数重 & C.函:函梁君臣之首& 署函边曰:“贼来乃发。” & D.夺: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 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也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张疗之所以敢“单身上三公山,入g家,拜妻子”是因为昌g已与张疗暗中约降,所以是万无一失的。 & B.张疗约降昌g一事充分体现了他的见识与胆略,当曹操责怪他“此非大将之法”时,他的回答表现了他不居功的优秀品质。 & C.“‘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余众”充分显示出了将士们对张辽的信任,也传神地写出了张辽勇猛无敌的英雄形象,后文“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也为此作了有力的注脚。 & D.张辽先后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和曹操手下做过事,最终在曹操麾下成为一代名将。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解析: 【小题1】B(谢:) 【小题2】D都是“改变”(带有强行的味道)(A率领:凭借B才;于是,便C名词作动词,用盒子装;名词,盒子) 【小题3】A(吕g与张辽并未约降,是张辽看出吕g“犹豫”“不力战”有归降的意思) 附文言文译文: 张辽宇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是聂壹(西汉武帝时商人,曾发动[马邑之谋],向匈奴进行诱敌战,可惜失败告终)之后人,为了避乖辟怨,遂改张姓。张辽少年时便已举郡使。汉季之期,并州刺史于原以张辽武力过人,召其为从事,命辽带兵往赴京都。何进又遣张辽往河北募兵,其得千余人。辽募兵未还,而京中何进已因剿宦失败而死,因此张辽所领兵尽归董卓所有。董卓死时,张辽统兵归属於吕布,迁任骑都尉(相当於骑兵队长,地位略低於将军)。后来,吕布为李嗨靼埽帕筛勇啦纪贾列熘荩炻诚唷⒈钡靥氐热危蹦甓怂辍S趾罄矗懿倨坡啦检断纶帕刹苛炻啦季嘀诠榻担话菸欣山途艄啬诤睢R淮帕桑链朔矫倜髦鳌U帕纱硬懿僖院螅婢魈郑姓焦Α⒗矍越<安懿傧撞甙茉苁保鹎舱帕烧蛑温彻钕亍:罄凑帕捎胂暮钤ㄍ镭g於东海,历经数月,粮秣将尽,众人商议先引军而还,但张辽却向夏侯渊说:数日以来,辽每次行於重围外时,吕g都会特别看著我。而且其军所发矢石越来越稀少,此必是吕g心内犹豫不定,所以才不求力战。辽希望能挑试一下他,并与之洽谈,倘若可以成功诱使吕g下山,不是很好吗?於是命人向吕g说:“曹公有命,使辽为其传达”。吕g果然下山与张辽对话。张辽便说:[曹公神武,正欲以德政怀兼四方之众,所以称依附曹公者皆能受人赏。]於是吕g便答应投降。张辽知其肯降,于是只身上三公山,入吕g家中,并拜候其家人。吕g见辽如诚而无诈,心中欢喜,便随之往见曹操。曹操先遣吕g还东海,随后训责张辽说:[莽然只身赴敌巢穴,这不是大将所为。]张辽却拜答道:[因为辽凭著明公照著四海的威信,既奉旨以往,相信吕g必不敢加害,所以才会这样做的。] 当曹操征孙权无功而还时,任命张辽与乐进、李典等部领七千余人马屯守於合肥。后来曹操往征张鲁,先教护军薛悌,付其一书署名急函往合肥予张辽,上有字样云[贼至乃发](贼军来到便拆信阅之)。不久东吴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合肥诸守将乃共同拆信视曹操所教,信中言道:[若孙权军一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诸将皆为此感到疑惑。此时张辽便说:[曹公远征在外,待其救兵来时,敌军必定已攻破我们了。所以曹公教我等众将,待敌军来合便逆(迎)而击之,摧折笔军锋锐,以安众人之心,然后方可坚守。成败之机,在此一战,诸君何须疑惑?]而李典亦与张辽持相同意见。於是张辽在夜间募集敢於逆击敌锐之士,共得八百人,於是开剥牛只让将士饱食,准备明日大战。天尚未亮,张辽被甲持戟,独自先登直陷敌阵,立杀数十人,斩其二将,并於阵中大呼己名,然后突击冲入重垒,直至孙权麾旗之下。孙权见状大惊,其众手足无措,不知所为,只得走登於高丘之上,仅以长戟自守而己。张辽见敌军退避,便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孙权惧而不敢动;及至望见张辽所领之兵原来甚少,於是忽聚众军数重围困张辽。张辽于吴阵左右突围,直前急击,其围不禁冲撞而开,张辽将领麾下数十人得以脱出。但阵中尚有作众末出,皆号呼张辽道:[将军舍弃我们了吗?]张辽复又还入重围,救出被困余众。孙权人马皆望风披靡,没有敢当张辽之将。自朝辰战至日中、吴军锐气为张辽所夺,魏军此时还城修业进行守备,众心方才安然下来,诸将对张辽所为均表叹服。孙权攻击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於是还军退师。张辽率诸军乘势追击,差点可以再有擒获孙权的机会。曹操闻此,大壮张辽的表现,拜辽为征东将军。建安二十一年,曹操复征孙权。 军一合肥,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於是增加张辽手下兵,多留诸军徙屯居巢。篇五:吕布传阅读答案(定稿版) [古诗文阅读]《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 文,完成第8~10 陈矫字季弼,广陵东阳人也。避乱江东及东城,辞孙策、袁术之命,还本郡。太守陈登请为功曹,使矫诣许。 谓曰:“许下论议,待吾不足;足下相为观察,还以见诲。”矫还曰: “闻远近之论,颇谓明府骄而自矜。”登曰:“夫闺门雍穆,有德有 行,吾敬陈元方兄弟;渊清玉洁,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清修疾恶, 令矫求救于太祖。矫说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锉谋,徐方永安,武声远震,仁爱滂流,未从 之国,望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太祖奇矫,欲留之。矫辞 曰:“本国倒悬,本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忘弘演之义乎?” 太祖乃遣赴救。吴军既退,登多设间伏,勒兵追奔,大破之。 太祖 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魏郡西部都 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悉自览罪状,一时论决。大军东征,入为丞相长史。军还,复为魏郡,转西曹属。从征汉 中,还为尚书。行前未到邺,太祖崩洛阳,群臣拘常,以为太子即位, 当须诏命。矫曰:“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 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即具官备礼,一 日皆办。明旦,以王后令,策太子即位,大赦荡然。文帝曰:“陈季 弼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帝既践阼,转署吏部,封 高陵亭侯,迁尚书令。明帝即位,进爵东乡侯,邑六百户。车驾尝卒 (选自陈寿《三国志?魏书二十二》,有(定稿版) 删节) 许:许昌。雍穆:和睦。锉:uò,折损,摧折。徐:徐州。曲周:古地名。结正:定案,判决。弃市:指在 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案行:巡行。巡视,此处 引申为“查阅”。 8.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除:撤除、撤职答案D 除:任命,授职。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 () 所敬如此,何骄之有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回车而反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臣死且不避,卮 项“且”:均为连词,一表递进,可译做“而且”“况且”;一表让步,可译做“尚且”。)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陈矫为解匡奇之围去见太祖曹操,一番话既是为匡奇 求援兵,也是为太祖的王业做长远谋划,太祖很欣赏他的卓识,亲自 统领大军大破吴军,解救了匡奇。 B.作者开篇详写了陈矫与陈登的 对话,极有深意:既表现了陈矫的磊落正直;又显示了陈登的气度目 力不凡,使陈登的“深敬友矫”具有烘托陈矫的作用。 任尚书令时,拒绝接纳突然来尚书省查阅文书的魏明帝,并且直言这是尚书令的职责,尚书省不是皇帝应该临幸的地方。 D.作者简要叙 述了一代名臣陈矫的一生,且再现了他的谋略过人、临事果断和忠孝 正直。作者长于叙事而裁剪精当,笔墨简洁而人物传神的修史特#fr 本文来自九象,全国最大的 end#点由此可窥一斑。 答案A 太祖派军 队赴匡奇救援,吴国人于是退兵了。太祖并没有亲自统领大军,而是 陈登亲自率军。 11、请用“/”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最多不超 迁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 答案:迁 魏郡太守,时系囚千数/至有历年/矫以为周有三典之制/汉约三章之 (定稿版) 法/今惜轻重之理/而忽久系之患/可谓谬矣。 升魏郡太守。当时魏郡 关押的囚犯有一千多人,有的关押了一年多还未判决。陈矫认为周代 有三典法,汉代有约法三章,现在只重视判罪的轻重,却忽视了长期 关押的恶果,这真是谬误呀! 12、请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翻译:您替我仔细查看一下,回来教导、明示我。(关键词:足下、相、见) 翻译:陈季弼面临大事的时候,高明的谋略超过了一般人,确实是当代的杰出人才。 (关键词:临、略、信) 译文: 陈矫字季弼,是广陵郡东阳县人。 到江东和东城躲避战乱时,辞掉了孙策和袁术的征召,回到本郡。太 守陈登请他担任功曹,并派陈矫到许昌,对他说:“许昌人好评论人 物,有批评我不足的地方,您替我仔细察看一下,回来转告我。”陈 矫回来说:“我听了远近不少人的,都说您骄傲自大。”陈登说: “内室和睦,德行兼备,我敬佩陈元方兄弟;冰清玉洁,行动有礼有 法,我敬佩华子鱼;修身养性,痛恨丑恶,有胆有识,我敬佩赵元达; 博学多才,卓尔不群,我敬佩孔文举;才智出众,有建立王业霸业的 谋略,我敬佩刘玄德:所敬佩的就像这样。还有什么骄傲自大!那些 人絮絮叨叨,哪里值得去听信呢?”陈登平时的想法确实如此,却非 常尊敬和友善陈矫。 孙权围攻广陵郡匡奇时,陈登命令陈矫去向太 祖求救,陈矫劝说太祖说:“我们郡虽然地方狭小,但地势对您有利, 如果能得到您的援救,让它成为您的外藩,就能挫败吴国人的阴谋, 徐州才能永久安定,您的威武之名威慑四方,仁爱之名到处传扬,还 没有跟从您的地方,都会观望风头像影子一样归附您。崇尚恩德,养 成威望,这就是成就王业呀。”太祖很惊奇陈矫的才智,想留下他在 许昌任职。陈矫推辞说:“我们的郡县面临危亡,本意是来向您告急 求援的,纵使没有楚国申包胥搬取救兵的功效,又怎敢忘记卫国弘演 的义举呢?”太祖于是派兵救援。吴军已开始撤退,陈登在多处设下 埋伏,亲自率兵追击敌人,大败吴国军队。 太祖征召陈矫担任魏郡 司空掾属,历任相县令,征南将军长史,彭城太守,乐陵太守,魏郡 西部都尉。曲周一男子的父亲病了,这男子杀牛为他父亲祈祷福寿, 根据当时保护耕牛的法令,县官判他抛尸街头的死罪。陈矫说:“这 (定稿版) 是孝子呀!”上表请求赦免了他。升魏郡太守。当时魏郡关押的囚犯 有一千多人,有的关押了一年多还未判决。陈矫认为周代有三典法, 汉代有约法三章,现在只重视判罪的轻重,却忽视了长期关押的恶果, 这真是谬误呀!他亲自阅读了全部罪案,当时就作出了判决。大军东 征时,进京任丞相长史。回师后,又任魏郡太守,转任西曹属。跟随 征伐汉中,回来后任尚书。还没走到邺,太祖就死在洛阳,群臣拘泥 常规,认为太子继位应当有诏书的任命。陈矫说:“大王死在外面, 天下惶恐,太子应当节哀,马上即王位,以安定天下的人心。况且太 祖宠爱的儿子就在旁边,如果发生争夺王位的灾变,国家就危险了。” 当即就召来百官,准备登基仪式,一天就筹办好了。第二天,以王后 的命令,策太子即位,大赦天下,一切仪式圆满结束。文帝说:“陈 季弼遇上大事的时候,见识高明,多有谋略,超过一般人,确实是当 代的杰出人才。”文帝即皇帝位后,陈矫转吏部任职,封高陵亭侯, 升任尚书令。明帝即位后,进爵为东乡侯,封邑六百户。明帝有一次 突然乘车来到尚书台门前,陈矫跪下问明帝:“陛下想要去哪里?” 帝说:“不过想查阅文书罢了。”陈矫说:“这是臣的职责,不是陛下应当做的。如果臣不称职,就请陛下罢免我。陛下应当回去。”明帝 很惭愧,掉转车头就回去了。他的诚信正直大都像这个样。又加官侍 中光禄大夫,升任司徒。景初元年去世,谥号叫贞侯。 [古诗文阅读]《三国志?魏书?陈矫传》阅读练习及答案(完整版),三国志魏书,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 魏书 郭嘉传,三国志魏书江哲传,三国志魏书第十八,三国志魏书,三国志魏书卫臻,三国志魏书贾诩传,三国志 魏书 吕布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10吕布剧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