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教学课程对教学的意义展开一点说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中的游戏化学习初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化学教学中的游戏化学习初探
||文档简介
总评分4.0|
浏览量8491665
&&合​作​构​建​,​高​效​整​合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标题作者学校全文
您的位置: &
参加“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游戏化研讨会”心得体会
发布人: 三茅幼儿园&包兴云&浏览:896次 时间: 9:07:30
日我们乘客车来到了江苏常州,参加了有关“幼儿园课程与教学游戏化研讨会”为期两天的培训活动.在这两天的学习过程中,让我了解了不少、学习了不少、懂得了不少,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通过各位专家的讲座、培训、游戏化课程的分享,引发了我在平时教学中对一些问题的探讨。其实,我们的孩子应该回归到游戏中,在游戏中成长、学习。针对我园的教学实际情况,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游戏教学化、教学游戏化的理解及运用
游戏教学化即强调游戏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关注游戏;教学游戏化即避免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倾向,关注幼儿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本体性游戏即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还可以运用手段性游戏即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在教学活动中,游戏可以运用在开始部分,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及兴趣;游戏还可以运用在高潮部分,让幼儿加深体验,帮助幼儿理解;游戏也可以运用在结束部分,让幼儿运用经验,延伸拓展。总之,游戏运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其组织策略也不同。
二、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及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游戏与教学对儿童发展的促进:发展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游戏具有特殊的发展价值。游戏与教学对儿童发展的效应:即未来效应与即时效应;潜在效应与显在效应。教学让幼儿直接获得知识技能,游戏让幼儿变得聪明和智慧。游戏的两个特征表现在:一是重过程轻结果,二是转换替代。游戏生成教学―游戏中捕捉教学契机―不中断游戏。这时,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准确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所蕴含的发展水平;二是判断课程目标与幼儿当前发展的可能性;三是支持幼儿行为意愿前提下的引导机制。
三、当前教师在组织和指导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关于游戏的时间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自由游戏时间不够,但没有时间可增加了。这种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因为按照教师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保证一次连续游戏时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2.关于区角活动的性质
有了区角活动游戏反而减少了,这是教师普片意识到的问题。为什么区角活动不是游戏呢?因为区角活动中的大量材料都有教师预设了特定的目标,规定了玩法,而幼儿对很多内容并不感兴趣,常常需要教师引导着去选择。教师的困惑是区角活动究竟应当如何定位,它是自发性游戏还是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应该是游戏性的还是个别化学习性的?我的观点应该倡导游戏性的区角活动。
3.关于主题活动与游戏的关系
大部分幼儿园都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实施课程的。然而,如何通过有内在联系的各类活动来展开主题,可以反映教师对主题活动的不同理解,从而决定游戏在主题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差异很大,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分科教学,那么游戏至多就是服务于某种特定教学目标的手段;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那么具有游戏意义的自主探索和自发表现就会渗透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与主题名称相关的系列活动,那么教师就会根据这些活动的需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游戏;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那么幼儿的美工建构活动就会占据主题活动的主要过程。
无论我们怎么理解游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的活动,因此教师只需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与主题相关的某些材料。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把我学到的知识,尽我所能的运用到孩子的身上,让一日生活课程化,让每个课程游戏化,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快乐的学习。
主办:扬中市教育局& 苏ICP备号&
地址:江苏扬中市中电大道8号 &邮箱: 制作维护:
网站响应时间.109375秒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的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5)(65)(32)(83)(105)(136)(5)(2)(19)(2)(20)(39)(44)(11)(22)
1、2、3、4、5、
《向TED学微课,向可汗学翻转 :访胡小勇教授》
特约记者:冯智慧1 &龙西仔1
本访谈发表于《数字教育》,2016年第2期,可参照阅读。
编者按:近年,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微课浪潮”。随着微课技术的日益普及,更多的老师开始从关注微课的技术开发,转向进一步思考如何才能设计出好的微课?以及如何才能用好微课?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在信息化教学创新方面,展开了持续的深入研究。本刊特邀访谈了胡小勇教授,为我们分享微课浪潮中如何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迈向创新应用的新观点,以飨读者。
胡小勇: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宾州州立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信息化教学创新。任中央电教馆全国
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规划课题评审专家、“教育部-上外”教育信息化国际比较研究中心特聘专家、广东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广东省智慧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奖两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智慧学习环境下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育部科技司“信息化教学有效模式和方法研究”战略研究项目,开创了“信息化教学创新”学术博客:。
一、“好微课”,是学生喜欢的微课
记者:胡教授好!针对“微课热”,您认为怎样的微课,才是“好微课”呢?
胡小勇:谢谢提问。微课,是个新事物。对微课的认识,也处在一个由浅入深,百花齐放的状态。怎样评价一个微课好不好?这是一线老师学习微课时最想问,也最关心的事情。其实,各种评比活动对微课的评价标准也是尺度不一,各有特色的。一般来说,可以从选题、设计、呈现、技术、效果这几方面去评价微课。这包括:选题是不是有针对性,内容设计是不是科学合理,内容呈现是不是生动有趣,制作技术是不是声画清晰,应用效果是不是让人释然通悟,学得通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的角度不同,看“好微课”的观点也会不一样,或者表述不同。站在什么角度来看好微课,更有意义?我们在《数字教育》专访中曾提出了“微课新界定”
,强调微课要体现“以学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学生喜欢的微课”说起,从学生和学习的角度来看是不是“好微课”,这样更有针对性。
记者:您刚才提到“学生喜欢的微课”,为什么要从这儿说起呢?
胡小勇:说要做“学生喜欢的微课”,是一种强调“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的理念。鞋是不是合脚?肯定是穿鞋的人最能体会。如果老师感觉微课做得好,但与学生的感受脱节,不能受到学生的喜欢认同,那就肯定是哪儿出了问题。
在2014年底,成都有位叫罗春的地理老师,他把网络神曲《小苹果》改编成了一个《大中国》版的微课,火遍学校。这个微课的内容涵盖了中国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对于这个微课,有人表示不太严肃,但也有人很喜欢,感叹“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地理成绩了”。我特意拿它问过很多一线老师和学生的意见,表示喜欢和支持的占了绝大多数。《大中国》是个有创意的微课,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认真看它,你会发现罗老师用了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地理知识展现出来,用精心设计的歌词把每个行政区域的位置关系唱了出来:“山东山西分两边,广西广东左右站,两河两湖还在中间,美丽上海和重庆,厚重北京和天津,还有我的家乡四川……”再配上图片和文字介绍,网友称“听一遍歌词就记住地图了,再看一遍视频就记住这些地方的特色了。”再细看,它不但让学生快速记住了地理知识,甚至还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香港澳门他们都是特别行政区,台湾宝岛,爱你永远,生死相依!”
一个学生喜欢的微课,更容易成为“好微课”。首先,因为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和材料作为背景,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用认知心理学来说,这叫“选择性注意”。其次,因为微课内容与学生有“共同经验”,更能容易与学生引起共鸣,促进第二层次的“选择性理解”。当然,如果只是做一个流于取悦学生娱乐心理、和教学无关的“微课”,那只能是“娱乐片”,而非不是一节“好的微课”。对于学生的爱好需求,老师不只是在形式上简单迎合,而是更要擅于发现、提炼和转化,结合教学目标做进一步的创意设计和深入引导。
记者:那什么样的微课,才算是受学生欢迎的微课呢?
胡小勇:什么是学生喜欢的微课?当然要听学生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我们的观点。我先讲另一个有趣的例子,看看学生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2015年,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发起了“J课堂”微视频研究。在一次推进会上,有几位学生创客分享了自己做的微课。通过现场问答,主持人问学生代表为什么他们要做微课?有学生表示因为看到老师做的微课说教性太强了,没法看。当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微课时,学生表达的主要观点有:要“选择一个吸引眼球的主题”。万里城实验学校的马逸飞同学,做了个微课叫《秒杀感叹句》。当说到为什么要取这个题目时,马同学解释到:“取题目要有幽默感,要选择一个吸引眼球的‘点’,要符合同学的‘
口味’,同时‘
秒杀’在游戏里表示‘非常厉害’,形象地比喻了快速学感叹句用法的意思”。要抓住关键学习内容来做微课。洛川学校的吴依依同学做了一个《跟着学霸学化学》,她解释到:“选题突破口是从平时同学常向她请教的问题、同学容易错的地方,思维容易‘卡住’的地方入手来做微课”。要采用富有喜感的表达方式和创作风格来做微课。铜川学校樊龙颖同学做了一个《分数擂台赛》,谈到为什么要用富有特色的快速语言来表达时,说“节奏要快,慢了没有人听”。
看完这个视频,我挺受启发的。在视频中,除了表达可能不太精确外,学生们的观点和专家们的观点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如果要说有的话,就是当学生表达这些观点时,现场师生表示广泛认同,一片欢声笑语。为什么学生的观点,会特别受学生欢迎呢?关键就在于引起了共鸣!共同话题、共同经验、共同的思考方式、相似的学习困扰等,都更容易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他们想要一节怎样的微课,以他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来呈现内容,让学生感兴趣,这样才能使微课做的更好。
二、向TED学习,做出好微课
记者:刚才您举了两个例子,有趣又有启发。您还能多分享点其它案例吗?
胡小勇:我曾经在博客上写过一篇博文,叫《“像TED一样演讲”:用9个法宝流通21世纪的思想货币》。其实TED的微型电视演讲系列,对我们做微课也挺有启发意义的。TED(本刊记者注:Technology,
Entertainment, Design的缩写),被认为是全球最高水准的演讲视频集,每个讲座不超过18分钟。它已经发布了10万次演讲,累计点击量超过50亿。卡迈恩&加洛总结了TED演讲集中最受观众喜欢的优秀演讲的成功秘诀,包括:一、分享激情;二、分享故事;三、标题精简;四、用点轻幽默;五、创建多感官体验;六、PPT中多用图片,而不是文字;七、坚持18分钟定律;八、多加练习;九、不要装样子。
微视频,是微课内容的核心载体。许多TED视频的好经验,可以融会贯通到微课制作之中。TED的演讲视频集,虽然不完全等同于我们所说的微课,但当中的成功要点,确实可以迁移到我们的微课设计和制作之中,例如聚焦好主题、带点幽默、控制时间等。
记者:您还能为微课的设计制作,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吗?
胡小勇:我尝试先列几条,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内容为王。务必科学正确、学科适切。微课要传递优质的学习内容,必须要遵守学科规律,做到内容科学、准确,不能因小失大,因形式而放弃了内容的科学性。
第二点,聚焦,再聚焦。换句话说,最好是坚持“一个微课,就讲透一个点”。微课内容的特点是精,教学内容的高度聚焦,才能更好地体现微课的价值。
第三点,控制好时间。一项基于edX的大数据统计表明:无论视频有多长,观众们实际观看时长的中位数都不超过6分钟,而6-9分钟长的视频是个拐点,更长的视频实际观看中位数反倒会下降。我们提出相似的建议,单个微课的时长最好控制在5-8分钟。
第四点,有导学设计。我们认为“照着稿念内容”的做法,哪怕是达到甲级播音员的普通话标准,也不是最好的内容呈现法。要在微课中设计好的导学,才能引人入胜,为学而动。我们在专栏中曾总结了常见的微课导入方法,包括问题导入、情境导入、实验导入、故事导入、复习导入等等。
第五点,突出重点。特别是要清晰地呈现关键概念、关键技能、关键步骤。简单内容可以快速讲,简略讲,但关键重难点要停一停,突出讲。对于重要概念的讲解,应当讲清是什么;对于关键技能的教学,应该分步演示如何做;对于释疑解惑的教学,应当讲透关键点。
第六点,有始有终。做到点题与总结相呼应,开始时要点题,结尾时要对要点进行再概括,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头尾呼应。
第七点,形式,为内容增值。做好声、画、字配合,把各种声音和画面配合好比例、节奏,还要在微课中适当加入各种提示性信息。例如,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通过符号、划线、标注、关键词变色或者放大等,提醒学习者关注重点信息,必要的时候还要加上字幕。
三、向可汗学习,用好微课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微课很火,但同时有“全民做微课,寥寥用微课”的现象。您能谈谈如何用好微课吗?
胡小勇:这是一个很有价值、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一个好的微课,只代表老师有了上好课的“应手之物”。但是,这不代表老师就能把微课用的得心应手,上好课。从“做好微课”到“用好微课”,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就成了“全民做课件”。
怎么用好微课呢?大名鼎鼎的可汗学院,或许是一个很值得我们思考的范例。可汗学院,是由孟加拉裔的美国人萨尔曼&可汗所创立的。作为一家非营利性的公益教育组织,它主要在云平台上用微课来进行免费授课,几乎到了“地球老师都知道”的影响力。
如果初看可汗录的微视频,很多中国老师也许会有点小失望。因为,你看不到精良的画面,也看不到口若悬河的主讲人。我曾经开玩笑说:要是从比赛的角度来看,可汗录的微课在国内微课大赛上,顶多也就能拿个“鼓励奖”。不过,可汗录的微课却很受美国学生欢迎,可汗学院也大获成功,比尔&Y盖茨都表扬可汗:“你预见了教育的未来。”
可汗录的微课看似不是最棒的,但用的效果却很好。这是为什么呢?我想我们要向可汗模式取取经:用好微课,不只是要靠微课本身,还要把微课和各种教学要素融合起来,才能实现应用效益的最优化。
记者:您能谈具体一点吗?可汗怎么实现了应用效果的最优化?
胡小勇:第一,可汗,录微课抓重点!仔细看可汗录的数学微课,删繁就简,去除了多余的附加信息,追求学科本质。从学科规律出发,讲生活数学,生动地讲好数学。
第二,可汗,不是用一个微课在战斗!可汗,是个劳模。最新的数据,他已经录了近5000个微课,可汗学院上的微课更是成千上万,并且这些微课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了有效的系统组织。所谓“独木不成林”,一个微课的价值有限,但前后关联成系列、成建制的微课,比单独一个微课,会起到更好的作用。
第三,可汗,不只是用微课在战斗!可汗把微课放到可汗学院上,他用云平台实现了微课的高效管理;他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进度和风格的充分记录和有效诊断,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为个性化学习提速增效。
第四,可汗,不只是用简单放微课的方式在战斗!可汗把微课资源和混和学习模式结合起来。具体的做法是,采用云平台支持的翻转课堂来用微课,把学生自学微课和各种形式的辅导释疑相结合,实现了内容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双重惊喜。
记者:您刚才谈到了“翻转课堂”,能再分享怎样开展有效的翻转教学吗?
胡小勇:这个问题,不是三两句话就能讲完的。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在其他场合提过一些自己的看法。翻转课堂在中国,有“冰水两重天”的解读。“拥翻者”言之:翻转课堂是教学的创新,将横扫课堂弊端的牛鬼蛇神,翻转之于中国教育相见恨晚。“反对者”拍砖:翻转进课堂,若似抗日之神剧,祸国而央民。两类观点不乏灼见,各有理有据。我的观点是,翻转课堂是一个好东西。但同时,信息时代的翻转课堂从美国而来,而中美教育文化背景的差异,决定了在我国不能简单地移植翻转课堂结构。
世上没有一个万能的“教学模式”可以适用于所有课堂,也没有一种成功的方法,可以套用到所有课堂。翻转概念固然诱人,有效设计、创新应用才是王道。微课,是一种优质的好资源,但它不是成功开展翻转课堂的唯一因素。清晰地了解翻转课堂的特征内涵,是进行翻转课堂的第一步。但只了解翻转的结构还远远不够,老师们还要了解翻转的实操方法,同时结合具体的技术条件和教学实际进行不同环节的优化设计,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技术条件用心去设计和实施翻转课堂,才能打造成功的“翻转课堂”。我建议,在开展翻转课堂时,一是要深入思考它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儿?不能用一种赶时髦和随大流的心态去做翻转课堂,结果形似神离;二是要研究实施翻转课堂的条件是什么,并如何去创造这些条件?三是既要了解翻转课堂的“基本式”,也要研究各种有效的“变式”。
记者:谢谢您的精彩观点。微课专栏结束以后,还期望能看到您更多的研究成果。
胡小勇:微课的兴起,是因为它并不是技术上高大上的东西。我们不希望微课是一阵风,来得急,走得快。面向各种教学需求和实际条件,分对象、分层次、分类型、分应用场景,这样才能把微课用好和用活。感谢《数字教育》杂志社,给了我们团队展现成果和观点的平台。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在做信息化教学创新方面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将会陆续介绍一批微课设计和翻转应用的新成果,欢迎大家关注和指正,谢谢。
Learning&to&develop&Micro-Lecture&from&TED,&and&Flip&Classroom&from&Khan&Academy
Interview with Pro. Hu Xiaoyong from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orrespondent: Feng Zhihui, Long Xizi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dong Guangzhou 510631)
冯智慧,郑晓丹.
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和佛山教育局胡铁生老师[J].
数字教育,-60
胡小勇.理解翻转课堂,从十个问题说起[J].
教育信息技术,-6
胡小勇,吉豪婵.拥抱混合式学习,从容应对“互联网+”[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9
相关资源链接:
1、【新视点】"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2、【微课视点】微课新界定:从技术开发迈向有效设计--专访胡小勇教授和胡铁生老师
3、【新视点】专访胡小勇教授:拥抱混合式学习,从容应对“互联网+”
创客教育,是目前非常火热的研究话题之一。在创客教育中如何培养学习者的创客素养?创客素养,都包括了哪些方面的素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开发的《创客素养系列微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的微课是合作素养2,这个微课主要探讨的是合作素养中的合作技巧和合作能力。
& & 网址链接:
推荐阅读:
&1、【创客教育】创客教育系列微课一——技术素养1
2、【创客教育】创客教育系列微课二——技术素养2
3、【创客教育】创客教育系列微课三——合作素养1
4.【分享交流】胡小勇教授应邀在全国多地做《创客教育进学校》主题报告
&& 创客教育,是目前非常火热的研究话题之一。在创客教育中如何培养学习者的创客素养?创客素养,都包括了哪些方面的素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开发的《创客素养系列微课》。
  下一个微课是创客教育系列微课三-合作素养1,合作在创客素养中主要由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技巧、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五个方面构成......
推荐阅读:
1、【创客教育】创客教育系列微课一——技术素养1
2、【创客教育】创客教育系列微课二——技术素养2
3、【创客教育】21条资源:让创客教育破壳腾飞!
4.【分享交流】胡小勇教授应邀在全国多地做《创客教育进学校》主题报告
&& 创客教育,是目前非常火热的研究话题之一。在创客教育中如何培养学习者的创客素养?创客素养,都包括了哪些方面的素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开发的《创客素养系列微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的是技术素养2,技术在创客素养中也体现在将想法变为现实共需要4个阶段,准备阶段、原型制作阶段、实验阶段、整合反馈阶段......
推荐阅读:
1、【创客教育】创客教育系列微课一-技术素养1
2.&【创客教育】创新教育:只是少数天才的事?
3.&【创客教育】21条资源:让创客教育破壳腾飞!
4.【分享交流】胡小勇教授应邀在全国多地做《创客教育进学校》主题报告
创客素养是目前非常火热的话题之一,如何看待创客素养,创客素养都包括哪些方面的素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创客素养系列微课。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的是技术素养1,技术在创客素养中主要分为理解,应用,管理,评价四个方面......
&&微课网址:
推荐阅读:
1.【创客教育】创新教育:只是少数天才的事?
2.【创客教育】Inkscape:自由画你想画!
3.【创客教育】智能机器人“入侵”教育:满足你对未来的所有想象
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文臣编写
2016年3月19日,创客教育行业发生了一件“大事”——《中国创客教育蓝皮书(2015)版》(以下简称《蓝皮书》)在清华大学iCenter发布啦!!!(下载链接:& 访问密码
中国的创客教育究竟呈现何种发展态势?创客教育该如何定位?与学校教学如何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哪儿?你是不是有很多问题,不急,《蓝皮书》)或许能给你答案!
《蓝皮书》对创客运动和创客教育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外与创客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
创客教育不是产品
美国女孩Sara
Volz取得英特尔公司10万美元奖金的故事还在朋友圈转发。她经过改良品种,培养出了拥有高含油量细胞的藻类,极大地降低了获取生物燃料的成本。Sara
Volz得奖时仍是一名高中生。国内温州试验中学的孩子制作了一只专门用于单位驱鼠的机器猫。该机器猫能经过光线传感器“判别”日夜,黑夜主动上岗巡查,不停播放真猫叫声。
这些小创客的故事都论述了一个理念,学校可以从常识教授的基地转变成以实习应用和创造为基地的场合。《中国创客教学蓝皮书》说到,中国前期的创客教学多为少量学校和教师的自觉探究,在中小学首要会集在通用技能、信息技能等学科;在高校则在创意设计、试验教学、工程训练、科技竞赛等方面展开,并以学生创客空间、创客社团等方法展开活动。
“创客教学不是教学商品,更多的是教学方针。”
创客教育的核心不是技术
创客教育的底层基地不是技术,而是“德行、知识、信奉”,假设丢掉这些东西不谈,创客没有价值。《蓝皮书》指出,创客运动正在创造一种教育文化,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并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探索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创客教育强调行动、分享与合作,并注重与新科技手段相结合,逐渐发展为跨学科创新力培养的新途径。在创客教育中,学生被看作是知识的创作者而不是消费者,学校正从知识传授的中心转变成以实践应用和创造为中心的场所。创客教育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教与学理论,包括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及“从做中学”、情境学习理论及“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建造主义与“在制作中学习”等。
另外《蓝皮书》还展示了校园创客空间和社会创客空间的六个案例:前者包括清华大学i.Center众创空间、英特尔——西南交通大学大学生创客活动中心、温州中学DF创客空间和北京市丰台区第八中学创客空间;后者包括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和天津青橙·北方创客体验中心。创客活动既包括正式的课程教学,也包括非正式的竞赛挑战、创客工作坊和会议活动等。创客活动具有自发性和自组织的特点,以人人参与的形式来展开实践。创客活动需要有效的组织模式以促进创意设计、团队协作和作品实现。《蓝皮书》介绍了中美青年创客大赛、极创48小时、创客英雄之旅、极限学习过程(XLP)、翻转会议等创客活动组织模式。
创客教育面临哪些问题
《蓝皮书》指出,当前开展创客教育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包括:如何建设校园创客空间,服务创客教育活动;如何重构原有课程资源,建立创客课程体系;如何打造创客师资队伍,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如何组织创客教育活动,培育推广创客文化;如何做好顶层规划设计,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如何协同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多元参与的格局等。
相关资源推荐:
【创客教育】国际创客教育十大关键事件之一:Fab
Lab 起源与发展
【创客教育】创新教育:只是少数天才的事?
【创客教育】21条资源:让创客教育破壳腾飞!
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
翻转课堂是学生在课堂通过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传递、课堂内师生交互实现知识的内化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逐渐转向为“以学生者为中心”的教学。那该如何设计和实施翻转课堂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成效?下面,我们看看美国高地村小学五年级社会文化课是如何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的呢?
1美国高地村小学五年级社会文化课的翻转课堂案例分析
从高地村的翻转课堂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在这节翻转课堂的教学中是以掌握“领地知识”为中心,制作广告作品为目的,在真实的世界中借助各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项目式教学法”,它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项目教学就是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划分若干独立的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先要对项目进行分解,再由学生协作完成,使得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因为项目式学习所涉及的问题都是较为综合和开放的,教学内容也较为的多,因此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增强教学的效果。翻转课堂在课前已经完成了知识的传递,这为教学内容减少了一些负担。其次,课中的师生交互深化知识为项目的完成提供了可能。因此,在翻转课堂中采用项目式教学非常赞哦!
&&&&&&&&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有怎样的优势呢?从上述案例中,第一,我们可以看到通过课前的学习学生掌握一定的“领地”知识,这就为后边开展可视化创作作品的活动奠定了基础,同时为课上项目的实施提供更加充足的时间。融入了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需要学生在课前就能采取主动的方式,积极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第二,项目开始后学生需要凭借课前对知识点的理解完成各自的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随时记录自己工作的步骤,每个步骤所包含的知识点、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及解决方法。参与项目实践来完成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转变过程,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第三,通过自评、互评、师评等促进学生的反思,在总结、反思与评价的过程中完成对知识巩固。
那基于项目学习的翻转课堂该如何设计呢?请听下回分解~
相关链接:
1【翻转课堂】香港翻转课堂应用概况与案例
2.翻转课堂】单元整体观下的小学语文混合学习实践&——以翻转课堂为例
高地村小学官方网站. 5th Grade Colonization
Project [EB/OL]
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 七仔编写
上次小编跟大家分享了5款STEAM玩具,,今天我们接着来看剩下的5款玩具吧:
Pegs Building Set
这是一款3D激光搭建积木的玩具,和乐高一样,它也能搭出各种造型,但是它有乐高没有的杀手锏,那就是酷到爆眼球的3D激光。刚面世的时候,常被误以为是乐高的一条新产品线,不过它的确能和乐高兼容。
2、GoldieBlox
and the Spinning Machine
GoldieBlox向小女孩们展示了,女孩也可以成为优秀的工程师,并且乐在其中。它创造了一个时髦又能干的工程师和发明家女孩的角色,她精通各种机械,用丝带可以制作出各种机械,比如车轮、传送带等,这是一款备受女孩儿喜爱的玩具。
3、MindWare
滚球迷宫积木,这是一个结合美学、基础物理与概率概念的创意积木,超凡的创意获得美国Major
Award奖项的肯定。它的每块玻璃都不尽相同,要构建和设计自己的迷宫,需要发挥想象力,训练手眼协调、逻辑思考、立体结构和美学,并透过观察钢珠运行的路线,培养观察力。
4、Roominate
Studio是由来自MIT和Stanford的两个年轻工程师发明的,他们在女孩最爱的过家家游戏中注入了STEM元素,鼓励女孩们通过学习和使用电路科技、让她们的玩偶小屋更接近现实,比如能动的电梯、发光的灯、旋转的风扇等等,任何在实际生活中跟电有关的家居设备都能在这个玩偶小屋中实现。
5、Play-i's
Bo and Yana
Play-i's Bo
and Yana是两个滑稽的小机器人,一个叫Bo,一个叫Yana,他们是5岁的孩子就可以控制的早期编程工具。他们就像孩子的玩伴,当孩子看书、讲故事、听音乐和玩其他东西时都能陪伴在侧,通过蓝牙操控,他们就能做出眨眼睛、跳舞、弹琴和献花等各种动作,让孩子边玩边学编程。
你还在等什么,快来选一款玩具送给你的小朋友吧!
相关链接:
1、【创客教育】创客贴:6步让你成为很6的设计师!
2、【创客教育】Inkscape:自由画你想画!
3、【创客教育】创客教育联盟—一网打尽创客资讯
作者: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Yummy;
指导:胡小勇教授
学生常犯错,除了指出错误之外,不知道怎么办?说教式的评价,似乎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远了些,友谊的小船说翻又翻了。如何才能恰当的评价学习,既能在课堂中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
Q:学习评价有什么用?
一个客观的学习评价可以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正确的学习评价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科学的定位;积极的学习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对学生产生一个客观、正确、积极的学习评价也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因材施教。
Q:翻转课堂学习评价要注意哪些要点?
带着发现“美”的眼睛去赏识你的学生。学生总会犯错,但是每个学生也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优点并依次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习评价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评价;
学伴互评,教会学生互评、互教、互助;
肯定、疑问、建议相结合,切勿无原则的肯定与否定;
学习评价要有启发性。
Q:哪些时候需要用到学习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中,学习评价更是贯穿于各个教学阶段中,是翻转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需要注意把握对学生评价的时机,才能真正发挥学习评价的功能与作用。
时机1:课前学习结束之后:①抓住学生在自学中掌握不了的知识点;②抓住学生在自学过程中的疑难点;③抓住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④抓住学生在自学中反应的学习态度。
时机2:课堂活动过程中:①评价知识点的掌握情况;②评价疑难点的解决情况;③评价参与活动的积极性;④评价问题解决的效果;⑤评价小组协作的效果;⑥评价综合技能的提升情况。
时机3:课堂活动过程后:事后评价,也可以起到总结反思的作用哦。
学习评价是有效翻转课堂的第五把金钥匙,运用好学习评价能有效激发学生内部动机、为学生带来成功感、让学生认识自身长处与不足。
想获得更多翻转课堂相关好文,请继续关注胡小勇教授带领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博客()中“有效翻转课堂的五把金钥匙系列”;或者留意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友情链接:
向TED学微课,向可汗学翻转: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2.【翻转课堂】小船翻5部曲系列之一:微课
3.【翻转课堂】小船翻5部曲系列之二:学习任务单
4.【翻转课堂】小船翻5部曲系列之三:网络云平台
5.【翻转课堂】小船翻5部曲系列之四:小组学习
作者: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Yummy;
指导:胡小勇教授
&&&&&&&一线教师常常苦恼,在包括翻转课堂在内的互动课堂中,小组学习总是达不到预期效果。怎样才让学生高效的进行小组学习呢?
Q:什么是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组学习是发挥集体智慧,发挥课堂协作学习威力,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学习活动。
Q:经常有一个误区说小组讨论就是小组学习,那分了组就是小组学习了吗?
答案是:不一定啊。分组是小组学习的第一步,但是这不代表分组完成过后,学生就一定可以有效的进行分组学习。小组学习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其中,这又包括以下特点:
教师与学生要有积极的互动,并且相互依赖;
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要有面对面的良性交互;
教学内容具体到个人,小组成员内要承担个体责任。
Q:有讨论了就是小组学习了吗?
不一定啊。讨论只是小组学习的其中一个环节,如何搭建学习小组、如何引导组内协作与探究、小组学习方案设计是转翻课堂中顺利开展小组学习的主要问题。如上方的漫画所示,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同时,也要指导好学生如何进行讨论。指导学生个体协作及探究需要做好五个步骤:①设置恰当的合作时机;②明确小组成员责任;③做好小组指导工作;④做好教学评价;⑤促进小组反思。
Q:小组学习设计有什么技巧?
为促进小组学习有效进行,还需要采用一些策略:
科学分组:自愿分组、问题分组、项目分组、任务分组
设置奖罚机制
正确看待小组冲突
良好分工与角色轮换
做好小组合作记录
组内组间、激励竞争
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
小组学习是有效翻转课堂的第三把金钥匙,是翻转课堂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关键过程。教师用好这把金钥匙,就能让课堂能够真正有效、高效进行。
想获得更多翻转课堂相关好文,请继续关注胡小勇教授带领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博客()中“有效翻转课堂的五把金钥匙系列”;或者留意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友情链接:
向TED学微课,向可汗学翻转: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2.【翻转课堂】小船翻5部曲系列之一:微课
3.【翻转课堂】小船翻5部曲系列之二:学习任务单
4.【翻转课堂】小船翻5部曲系列之三:网络云平台
作者: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Yummy;
指导:胡小勇教授
翻转课堂的特点在于“以学定教”,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数据如此之大,要一个个收集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再根据每个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来针对性的辅导,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这时候怎么办?云平台来帮助你!
Q:什么是云平台?
云平台即云计算平台,它可以划分为3类:以数据存储为主的存储型云平台,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型云平台以及计算和数据存储处理兼顾的综合云计算平台。比如说Google、阿里云、360云盘等等都属于云平台。这些云平台既有巨大的储存空间,并具备强大的云计算能力,可以收集并分析用户数据,智能推送相应的信息。
Q:对翻转课堂来说,云平台有什么用?
举个例子,可汗学院借助云平台实现了微课的高效管理;利用大数据和学习分析技术,实现了对学生学习进度和风格的充分记录和有效诊断,满足了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从而为个性化学习提速增效。除此以外,可以在云平台上汇集众多优质的助学资源,供学习者个性化选择;可以利用云平台高效地收集学习者的学前疑问,推动教学水平的改进;利用云计算快速的对学习者进行测评和学习分析。
Q:云平台怎么用于翻转课堂当中?
教师可以在课前把相应的学习资源和测验摆放在云平台上供学生使用;
当学生完成学习和测验之后,教师可以借助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初步的诊断学习者学习特点和追踪学习进度,并制定下一步的学习指导方针;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云平台上进行在线的协作学习;
课后教师与学生可以在云平台上进行远程交流与答疑。
Q:有哪些简单易用的云平台?
问卷星(/)是一个专业的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在线设计问卷、采集数据、自定义报表、调查结果分析等系列服务。利用问卷星可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疑问与反馈,快捷、易操作、成本低。
360云盘()是一款分享式云存储服务产品。它提供了存储容量大、免费、安全、便携、稳定的跨平台文件存储、备份、传递和共享服务。同时,它可以支持直接拖拽文件夹或文件到PC端上传;允许多台电脑、手机上更新的内容实时同步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并可同步下载到每台电脑;上传完毕的文件或文件夹可生成外链,发给好友共享、下载。
Teambition(/)是一款在线团队协作工具。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合作项目,邀请学习伙伴一起进行任务管理、分享讨论、共享文件等等,甚至还可以在里面安排学习行程。
大数据,云计算,助教助学好处多。翻转课堂有了云平台这把金钥匙可以更容易的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更利于开展教学。
想获得更多翻转课堂相关好文,请继续关注胡小勇教授带领的“信息化教学创新”团队博客()中“有效翻转课堂的五把金钥匙系列”;或者留意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友情链接:
向TED学微课,向可汗学翻转: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
2.【翻转课堂】小船翻5部曲系列之一:微课
3.【翻转课堂】小船翻5部曲系列之二:学习任务单
【翻转课堂】《有效翻转课堂的五把金钥匙》系列研修活动之五:云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学中游戏导入的意义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