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史诗碎片不是自动捡的 我在我仓库没看见啊 捡了

记录者陈洁:那些丢弃在历史角落的碎片 我要捡回来
记录者陈洁:那些丢弃在历史角落的碎片 我要捡回来
来源:浏览次数:
来源:凤凰江苏 日  用两年的时间,陈家姐妹要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陈家姐妹——姐姐陈洁,南京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南艺”)副教授;妹妹陈天白,南艺博士生。两位都是“80后”的学者。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全面梳理“中国艺术界抗战史”,把抗战时期的音乐、戏曲、美术、话剧、电影、舞蹈、书籍等艺术表现形式,按照历史坐标系统归纳,并加以思考和叙述。  之前从没有人做过这事,很多研究领域甚至是空白。  “如果没有人做这种基础性的工作,很多事迹就真的被埋没了!”陈洁说。  这种使命感,最早萌发于2012年。因为在艺术高校教学,陈洁深知艺术在抗战的作用,“不亚于正面战场,有时甚至比武力更强大!那些艺术界的抗日前辈们更应该被记住”。  2013年开始动笔,姐妹历经千辛,用时两年将抗战时期大量艺术档案整理出来,写成新书《重拾历史的碎片——中国艺术界抗战备忘录》,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70万字。  201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120本书入选“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出版物”,陈家姐妹的新书尤为醒目。  该书的编辑郑晓说,这本书是120本书中为数不多有关艺术的专著,更重要的是,它填补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界抗战史”的空白。  日,南京,在响彻全城的刺耳警报声中,陈洁开始讲诉这写本书的故事。我喜欢搜集有关民国的一切  过肩马尾,整洁的着装,素净的脸庞,陈洁自称是一个“喜欢在书堆里打滚”的“80后”。  她的专业,和历史文学无关。父亲的影响,她和妹妹从小热爱艺术。陈洁从小学习钢琴、民族乐器,现在在南艺教授中国传统音乐课程,妹妹则已经是南京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  生长于南京,这个“民国情结”深重的城市,从小听着父亲演奏各种乐器,陈洁慢慢地开始关注民国这个特殊时期的艺术现象。  在陈洁眼里,民国是一个既近又远的年代,“它与我们相距不到100年,可是我们接受的教育,很多观念都离那个时代很远。”读书愈多的陈洁喜欢上了“搜集有关民国的一切”,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重新认识那个年代。  2005年,读硕士的陈洁尝试着编写了第一本书《民国音乐史年谱》,她的学术训练由此开始。  “现在看来,那本书有很多不足,但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随后,陈洁陆续编写了《民国戏曲史年谱》《上海美专音乐史》和《民国电影艺术编年》等有关民国艺术的著作。  10年前,信息技术还不发达,对于编写史书的陈洁来说,最难的事莫过于搜集到想要的资料。  “很多时候你在网上能看到这本书的存档,而实际上由于年代久远,书目早就遗失了。”当然,就算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想要的资料,她还得背着电脑、扫描仪、照相机去复制。因为很多时候,这些珍贵的资料是不能外借的。  “古董书”的最大特点就是“面黄纸脆”,她觉得“自己甚至要用镊子去翻看”。“闻着那些灰尘和霉味我甚至会兴奋、激动,觉得这就是历史的沉淀感和厚重感”,然而回到家,嗓子却哑了。后来才知道是吸入太多霉菌导致的。  即便这样,为了找到想要的具体内容,陈洁经常在资料室里一泡就是一天。  除了搜集资料,陈洁还走访了上海、武汉、重庆等留下众多抗日历史遗迹的城市。“在重庆,我特地去了大轰炸惨案的遗址。重庆政府在原址上建了一座浮雕,这个浮雕就立在大马路边,周围车水马龙。我想象着75年前这里曾是一片废墟,空气中仿佛回荡着1941年千人大合唱的声音……”  “正是因为10年来的积累,我才敢做现在这本书。”陈洁感叹,“我发现做每件事都有连续性,这些书的编写现在回头看就像是一颗不断生长的树,越来越茂盛。”抗战胜利70周年,我要写70万字  2013年的一天,陈洁找到南艺院长刘伟冬,说想要编写一本书。  写书的想法已经在脑中盘旋了一年,她想要写一本专门记载中国艺术界在抗战时期的人物和事迹,“用一种娓娓道来的述说方式,向70年前的艺术界前辈致敬”。  刘伟冬仔细倾听了缘由和构思,当即表示了肯定和支持,“需要什么尽管说,学校提供后盾支持。”  这反倒让陈洁有些忐忑,以她的经验,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不会轻易选择这么宏大的题目。“但仔细想想,自己占有这么多的资料,前期有这么多的积淀,为何不试一试呢?”  陈洁回忆,当时想法太简单了。  大到从什么角度出发,如何选择时间节点,要分几个大类别,资料的遴选和分类;小到如何定章节的标题,确定中国第一首抗战歌曲,艺术家的生卒年月等。这都是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进行了一段时间,我就觉得困难重重。院长态度也有了‘变化’,岂止是支持,简直是逼着我写!他规定必须在2014年12月前完成!”陈洁说。  “去年秋天,我真的感觉写不下去了,几乎要放弃。”面对堆积如山的资料和纷乱的头绪,陈洁觉得压力越来越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她的编写工作整整停滞了一个月。  2015年3月,院里领导就把陈洁完成了一半,共30多万字的手稿交到了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对接的责任编辑是郑晓,之前两人合作过,关系很好。郑晓回忆,接到书稿后,她打电话给陈洁,说这本书放8月底出版,正好迎接9月3日的纪念日,时间还充足。  “结果陈洁告诉我,要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这本书她准备写70万字。这只是一半的书稿,还有一半没定稿呢。”  郑晓说她当时就傻了。她记得在电话里说得斩钉截铁,“你现在就要定稿!”  一番讨价还价后,两人把截稿定在了一个月后。  “有了这个期限,我反而重新找到了感觉。”陈洁又重新投入到编写工作中。不知熬了多少个通宵,她终于在4月中旬交稿。  至今,陈洁还记得新书付梓的那天,关掉电脑和台灯,东方天边正微微泛白,新的一天已经来临,“真是全力冲刺,无数个不眠的挑灯夜战。”  8月底,70万字的《备忘录》如期上市。扩充为“艺术界抗战”丛书  陈洁感慨,两年多的编写让自己看到了很多被遗忘的历史碎片,甚至颠覆了自己的认知。  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令她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流行音乐之父黎锦晖的故事,他早年写了大量的儿童歌舞剧,发掘和培养了聂耳、周璇、白虹、黎莉莉、王人美,也写了很多抗战歌曲。却因为一两首所谓的“靡靡之音”遭批判。  “很多这样的艺术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遭遇不公,让人心痛!”陈洁说。  由于妹妹陈天白是美术专业博士生,陈洁决定《备忘录》美术部分的编写工作交给妹妹完成。可没想到,编着编着,姐妹两人发现美术作品资料实在太多,多到甚至可以单独成册,于是《救亡美术——中国抗日战争美术作品精选集》就诞生了。  陈洁笑言:“那本书是一个衍生物,本来没想有它,结果生出来了!”  陈天白对民国的艺术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民国有点像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文化、艺术、思想都特别繁荣。”不过抗战美术作品很特殊,除了追求美学价值,更重要地是发挥宣传鼓舞作用。“那几年的美术作品非常‘接地气’,它更像是一种武器,让更多老百姓团结起来对抗侵略。”  此外,陈洁透露,作为“艺术界抗战”丛书,年底还有第三本《民族歌魂》将上市,收录了600多首抗战歌曲。“美术用图集,歌曲用曲谱,非常直观!”陈洁说,“这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全的抗战歌曲集。”  搜集资料的过程中,陈洁被无数次感动。  “著名的抗日歌曲《松花江上》,就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当年,北京郊县的抗日民兵配合八路军攻打一座日伪军炮楼,他们的战壕几乎挖到了炮楼脚下,听到了里面的人说话,居然是东北口音!于是这些抗日民兵开始唱起了《松花江上》,谁知里面的伪军听到了家乡的歌,渐渐地跟着合唱起来,唱到最后全都泪流满面。”  “过了一会儿,炮楼里十几个东北大汉排队把枪丢出来,投降了。不打了。”  陈洁说:“这就是艺术的力量。”  在《重拾历史的碎片——中国艺术界抗战备忘录》书的后记中,有这么一段话,“我们竭力想复原抗战时期艺术界活动的历史面貌和对后世的影响,使他们不至于萎落到图书馆的尘埃和逐渐远去的记忆中”。  “这些艺术家的事迹,荣耀千年。”陈洁说。延伸阅读:  《重拾历史的碎片——中国艺术界抗战备忘录()》  陈洁、陈天白编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5年9月  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艺术界人士积极投身于抗战活动,他们的热情不亚于前线将士。本书叙述了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抗战胜利14年间包括音乐、美术、戏剧、电影、舞蹈、戏曲界在内的艺术界抗战活动的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事迹,全书70余万字,并附有500余幅图片资料,是一本珍贵的抗战艺术史料档案。本书拓宽了抗日战争的研究视域,使人们可以从较新的视角了解中国人的抗日激情。书中叙述的事件,似乎穿越了70年的时空与当代进行对话,强烈冲击着和平年代人们的心灵。《救亡美术——中国抗日战争美术作品精选集()》  陈天白编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5年9月  抗战爆发后,许多之前单纯从事艺术创作的画家转而采用漫画、版画、国画、油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参加抗战宣传活动。艺术家们在抗战14年间创作的有关抗战题材的作品被统称为抗战美术。这些作品既包括直接揭露日寇暴行的绘画作品,也包括那些弘扬团结御辱精神、唤起保家爱国气节的其他美术作品。本书作者历时两年编选了这本抗日战争美术作品精选集,梳理并筛选了抗战期间我国艺术家创作的600余件精彩作品,以年代为序逐一呈现,真实地反映了特殊年代里美术的生命形态、社会使命及重要作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抗战美术作品编年档案。《民族歌魂:中国抗日战争救亡歌曲精选集()》  陈洁主编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2015年11月  本书编者经过大规模的文献检索,搜集和整理出了600多首产生于70年前的抗战歌曲,结集成书。这些作品虽然长期沉寂于70年前的报纸、杂志、图书和尘封的文献档案中,却经过了历史岁月的淘洗,具有了历史化石的品质,执着地诉说着70年前的中国是多么渴望尊严、和平与幸福。编者遵循“词曲俱佳”的筛选原则,选入的作品包括原创歌曲、民间歌曲以及填词歌曲,这些歌曲适合在各种场合演唱,大部分歌曲均注有创作年代。现代读者很可能对其中的许多歌曲感到陌生,因为它们尘封已久,几乎是半个多世纪内第一次面世,但是经由它们,我们才可以触摸和感知在那段艰难岁月里的“中国好歌曲”,这也是本书无可取代的史料和档案价值所在。天极传媒:天极网全国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
QQ经典说说:这幸福的碎片,要我怎么捡来源:天极网QQ专区编辑:小祥
关键字:QQ经典说说,QQ说说
  如果你不能应付我最差的一面,那么你也不值得拥有我最好的一面
  有没有一个地方、让我可以不惧悲伤的躲藏
  羡慕那些永不可能在我身上的光环。
  枯涩泪水滴落指间,记忆像散落纸碎片。
  面对现实的残酷,只能抱着无奈的苦笑。
  如果你从未想过得到,哪来那些失去的痛
  喜欢呆在家里,这样风吹不到,雨打不到,日晒不到,人更伤不到
  其实对你的淡然,是想抑制住为你而跳动的心。
  我们都忘记了当初谁先说的&永远& 。
  这幸福的碎片,要我怎么捡
  你的回眸让我每天回味着,却又在思念中煎熬着。
  不是你们给的爱不够,是不知道我想要什么。
* 网友发言均非本站立场,本站不在评论栏推荐任何网店、经销商,谨防上当受骗!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天极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010-
Q签名Q教程Q游戏Q日志
Q图片Q头像Q皮肤Q网名御龙在天的九鼎铠碎片是有时间限制的吗 我放在仓库很久了 就找不着了 九鼎铠甲碎片难道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吗_百度知道
御龙在天的九鼎铠碎片是有时间限制的吗 我放在仓库很久了 就找不着了 九鼎铠甲碎片难道也是有时间限制的吗
没有时间限制的,不管是开礼包还是开羊驼开的都没限制。除非有人上你号拿走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没有时间限制的!那些都是不绑定的东西!也可能你误放包裹
没有时间限制的!!肯定是被人盗了
没时间限制的。。。估计被谁拿了吧。。。
御龙在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其实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藏在我心里8年多。一直将我憋的喘不过气。昨天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回忆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荡着秋千,一如往常,想起他来,想起那段往事,想起那些岁月的我失眠了,无声的流泪了。过去那么久,经历那么多事,我以为我已经忘记了。可是,当我用心温习这段温柔,我发现我的记忆居然还是那么清晰,即使很多细节和缘由已经忘了,可是那时的心情却是再次体会到了。我的思恋,没有断绝过,我只是故意不再想起。因为我知道没有人来救援它,就像一个人深夜胃痛发作的时候,故意不去体会这是多么难受,因为你知道这深更半夜没有人给你送食物也没有医生可以给你看病。  眼看就要世界末日了,我不想这段记忆跟着我,幻化成风,或者成了风里飘散的灰尘。虽然这些回忆的画面不全都是美好的,有些甚至是虐心的。我也依然感谢上帝,让我有了这么一段经历。如果有来生,我还是愿意去经历,愿意去体会,只是那时的我,不会再那么懦弱,那么白痴,那么矜持,那么高傲,让幸福溜走。  我知道天涯有很多牛人,其实我有别的账号,我担心别人认出我来,或者把我人肉出来,所以今天开通了这个账号,来记录下我今生最最刻骨铭心最最美好的回忆。就当是一种缅怀方式或者倾诉方式,也可以是写给年老的自己,那时的我,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记忆衰退的自己回忆起来,时时来这个帖子查看细节,布满沟壑的脸上应该也会是呈现出幸福的笑容,这便是一辈子的精神财富了。写完它,我就决定把它藏在这里还有心底里的一个角落,慢慢的去淡忘,慢慢的开始全新的生活。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回复楼主,@Daphne月桂女神  其实这是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藏在我心里8年多。一直将我憋的喘不过气。昨天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回忆的画面在我的脑海里荡着秋千,一如往常,想起他来,想起那段往事,想起那些岁月的我失眠了,无声的流泪了。过去那么久,经历那么多事,我以为我已经忘记了。可是,当我用心温习这段温柔,我发现我的记忆居然还是那么清晰,即使很多细节和缘由已经忘了,可是那时的心情却是再次体会到了。我的思恋,没有断绝过,我只是故意不再想起。因为我知道没有人来救援它,就像一个人深夜胃痛发作的时候,故意不去体会这是多么难受,因为你知道这深更半夜没有人给你送食物也没有医生可以给你看病。   眼看就要世界末日了,我不想这段记忆跟着我,幻化成风,或者成了风里飘散的灰尘。虽然这些回忆的画面不全都是美好的,有些甚至是虐心的。我也依然感谢上帝,让我有了这么一段经历。如果有来生,我还是愿意去经历,愿意去体会,只是那时的我,不会再那么懦弱...  -----------------------------  我是沙发吗?  坐等故事  
  故事开始在9年前,其实。那时的我,初二,是个晚熟的笨丫头,不知道女孩子应该打扮自己,不知道发型也可以影响美观,不知道什么是潮流,什么是化妆水,什么是指甲油。当然,更加不知道男女之间的微妙感情(虽然也看电视剧,可是看的少儿节目居多。)只知道完形填空怎样可以得满分,每个数学题可以有三种以上算法,作文怎样会更讨考官老师喜欢,怎样会进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只知道我是爸妈的希望,老师的得意门生,大家对我的期望很高,我一定要不负众望,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那时的我,单纯的像一张白纸,还很天真的以为文盲和流氓的意思差不多,所以很害怕自己成为文盲,很认真努力的读书,可是关于女孩子的一切,知道的甚少,后来看以前的照片,发现自己那时的发型都是乱的,梳头的时候印子都没有分整齐,汗,好丢人的说!!  要介绍一下背景:我的中学在农村,我们学校那里是一个盆地,学校附近到处都是稻田或者高粱地。然后学校附近一条街算是我们那个乡的集市或者中心地带,而我自己的家却在盆地的盆弦上,即山上。我家附近的学校只有从学前班到小学5年级,所以从小学6年纪我就要离家求学,在校寄读了。我们那里没有公汽出租车等各种交通工具,最常用的就是自己的双脚和摩托车,我每次上学都是要下山去盆地,在山上的时候可以看到整个盆地的风景,当然包括自己的中学。各种稻田,庄稼尽收眼底,五颜六色。下山的时候当然要走山路,其实我还是很害怕那段山路的,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茂密的森林还是有些神秘和可惧的,更何况中间有段路还有一座坟墓在旁边。每次都是飞速的跑过那段路的,等我到了一个稍微安全一点的地方停下喘气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汗湿了。所以每次都希望能有几个同伴一起上学的。每次上学大概要走2个半小时左右。
记忆非常深刻的一次是,我们那时候是放大周的,就是两个周过了放4天,我为了早些回家,头天晚上就请假回去,那天晚上非常兴奋,因为好久没回家了。所以忘记了害怕,有些月光,但也不是特别亮的那种,我没有手电筒,就自己一个人穿梭在那片树林里的小路上,快要经过那片坟墓的时候,才开始害怕起来,实在不敢前行,可是想早点回家看电视,而且想着越拖越晚,就硬着皮头往前冲,心里还默默地唱着歌,双手放在后面,我真的最担心自己的后面忽然出现什么东西。。。  额,打断一下,我要出去上课了,这周末补课,坑爹!!回来继续写。。。
  @花样贝比 1楼   我是沙发吗?  坐等故事  -----------------------------  是的
我回来继续写。。。要上课去了
  决定把它藏在这里还有心底里的一个角落,慢慢的去淡忘,慢慢的开始全新的生活。
  不论你的故事是幸福还是不幸,都不是之最,没有什么必要叙述了。而唯一有价值的反省你却忽视了。枉费你受过的高等教育呀!以前已经过去了,经后你打算怎么办?就活在对过去的哀悼和凭吊中吗?有意义吗?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捡拾幸福的碎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