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steam xbox手柄柄和Xbox one手柄相比怎么样

如何评价以触控操纵为主的 Steam Controller 手柄,这是妥协吗,和传统的摇杆相比如何?
按投票排序
谢邀。严格来说,两个大的Trackpad是可按的,这个跟笔记本电脑的触摸板一样。具体玩起来如何,现在还难说。硬件设计是一方面,软件驱动如何调教的,Steam提供点什么映射功能也很重要。我看了Super Meat Boy开发者Tommy Refenes的帖子(也就是第二个链接),他试用了3D打印的原型,表示压力不大。除了SMB以外,他还试了Spelunky。玩过的人都知道,这两个都是对操作要求非常高(难度也是非常高)的游戏。我倾向于认同他的感觉。明年首发入一个试试看。Steam Machine目前则兴趣不大。
已入,这玩意插上就能当鼠标用…亏我还买了个controller companion 可以打dota…拿着玩了半小时2K16,感觉并不好用,右边的ABXY功能键太过拥挤,导致经常按错,v社在背面加了两个按键,左边A 右边X,每次跑快攻的时候总会按错变成投篮。。。电池槽设计的很特别,旁边就是那俩按键电池槽设计的很特别,旁边就是那俩按键刚又玩了下无主之地,感觉射击游戏用这个手柄非常不错,体育游戏嘛还是算了。。。现在在用这个手柄当鼠标用,感觉也很好用感觉这款手柄更适合手大的人用,因为手柄本身就比较大;但是ABXY四个按键又有点太紧,估计手大的用也是灾难。。。
转自己发的长微博:
因为G胖想占领客厅,所以Valve搞了Steam Box游戏主机;因为客厅不便用键鼠,Valve要有一款自己的手柄,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消费排雷目标:Steam Controller。为了做一款和别人不是那么一样的手柄,Valve不断地修改其外形和设计思路,这是2013年最初的设计: 这是2014年的设计: 这是我们拿到的,最终定型的版本:   可以看到,左右两个触摸板的设计被一直保留着。11月份最终定型发布后,做为一家以游戏玩家为主要客户群的公司, 这款游戏外设的排雷任务自然落到了JJBOOM直播室肩上,在斗鱼1652房间进行常规直播后,为服务微博上错过直播的朋友,故形成下面这篇排雷报告,希望能让更多的游戏玩家成为我们的潜在客户。* 样品来源:找朋友借的* 官方价格:$49.9+$10(运费)=$59.9(约人民币387元)* 直播时间:日20:00
请在阅读前了解我们的免责声明:
JJBOOM直播室及斗鱼直播1652房间的直播内容及本消费排雷报告仅为表达观点,并非赞同或推荐或否定所涉及到的任何产品/厂商/品牌,本人与直播或排雷报告涉及的商业机构无任何利益关系,若有利益关系定会在明显的位置标示出或正面告知,以供您判断。无论您购买与否,均系您个人主观行为,本人及所属公司不为您购买或不购买之行为承担任何直接或间接或连带之责任。二、外观
因为手柄的使用体验太棒,乃至于集设计反人类、材质廉价、质感低劣于一身的外观,反而没有什么好吐槽的了。三、第一感觉Steam手柄没有传统意义上的震动。里面没有传统的震动器,没法整个手柄震动,取而代之的是两块圆形的触摸板产生的,仅能反馈给你指尖的微小震动。除了ABXY之外,每一个按键的手感都很硬。两块圆形的触摸板也是可以按压的,但无论你按那里,你的感觉都是整个触摸板被按下。使用起来极为分裂。在不同的界面中,Steam手柄的按键定义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游戏中,Steam手柄的按键定义也是不一样的。四、接下来,我们分不同情景来说明:使用情景:在Windows下,即Steam以窗口化运行,此时Steam手柄可以模拟鼠标使用,默认设置见图:看迷糊了的同学请看这里的简单版:左触摸板:鼠标滚轮左摇杆:上下左右方向键A,B,X,Y:回车、空格、PageUp、PageDown右触摸板:移动鼠标RT:模拟鼠标左键LT:模拟鼠标右键此情景下实际体验:每个键的功能很难记住。控制鼠标指针的右触摸板有些“粘手”,因为手柄的设计原因,拇指自然移开很容易造成多余的误触,导致鼠标指针小幅度移动。想彻底避免这种情况,请认真抬起拇指。因为默认RT为鼠标左键,实现鼠标双击需要快速连按两下RT,如果拇指抬得不够高的话,又会导致误触。模拟鼠标滚轮的左触摸板,灵敏度太高,想实现比较正常的滚动速度,需要深呼吸,沉下心,缓慢的移动你左手拇指。使用情景:若Steam以全屏,即大屏幕的方式运行,手柄会瞬发切换按键定义:左触摸板:光标上下左右移动左摇杆:光标上下左右移动A,B,X,Y:确认、返回、无用、无用右触摸板:无用RT:Steam好友LT:Steam历史记录此情景下实际体验:会习惯性的尝试去按左触摸板,结果发现只能用触摸移动光标。左摇杆手感好。整体不错除了左触摸之外,其它非常习惯,无需学习,凭习惯就能操作。使用情景:玩古墓丽影9,游戏启动后,手柄会瞬发切换按键定义:左触摸板:切换武器左摇杆:角色移动A,B,X,Y:跳、躲、装弹、近战右触摸板:视角控制RT:开火LT:瞄准
听看到这里好像还好,因为除了两个触摸板之外,其它都和Xbox One一模一样,这玩游戏的体验不应该很好吗?实际上体验是:没有震动,拉弓只有触摸板会有微小震动。无法实现连续旋转视角。Steam手柄用右触摸板代替了右摇杆,你需要连续搓3-5次右触摸板,才能完成视角旋转一周。触摸板精度时高时低,导致瞄准射击变得相当吃力。在需要精细瞄准时总是太快,在需要快速移动时老是慢一拍。A,B,X,Y需要用右手拇指去按,而右手拇指平时在触摸板上。触摸板本身大,加上两者距离比较远,导致“向前跳,空中向右看“这样的简单操作变得异常困难。
这里插一下,使用Steam手柄时,你随时可以呼出菜单,加载&由Steam社区里的玩家自己编写上传&的按键定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想法,但因为Valve没有做任何限制,导致你会遇上这样的情况:加载按键定义后,没有说明,你只能自己摸索,或者呼出Steam手柄设置里面查看。按键定义的排名是根据得票数来的,有可能你今天觉得好用的,下个月就找不到了。你习惯于左摇杆控制角色移动,从社区加载的按键定义,与你的习惯完全相反。你习惯于用A确认B取消,从社区加载的按键定义,有可能是A确认X取消。你习惯于&左摇杆控制角色移动&和&A确认B取消&?社区排名第一的按键定义,加载后发现只满足前者;社区排名第二的按键定义,加载后只满足后者;有没有两者都满足的呢? 可能有,请一个一个加载尝试。
妈蛋我不会自己定义吗?完全可以,古墓丽影是个好游戏,值得为了它花15分钟按自己的习惯来调整手柄,你可以在这里保存自己的按键定义:
但当你切换到另一个游戏时,比如GTA5,一切有可能需要重来一次,因为默认按键定义在GTA5中的使用体验如下:与古墓丽影完全相反,右触摸板的边缘能实现连续旋转视角但连续旋转视角的速度太慢,你不知道应该在游戏里面调,还是在Steam手柄自身的设置里面调。偶尔会出现无法移动的情况,尤其是下车之后。切换武器方式是按LB+右触摸板,然而触摸板精度的原因导致换武器这一常规操作变得困难重重。右触摸板导致枪战命中率直线下降,问题一样:想精细瞄准时总是太快,在需要快速移动时老快过头,手指还不能太激烈的触摸。没有震动。不过与其它操作上的蹩脚相比,有没有震动已经不重要了。
那么GTA5也是个好游戏,值得为了它再花15分钟按自己的习惯来调整手柄,但当你切换到另一个游戏时,比如辐射4,一切有可能需要重来一次,因为默认按键定义在辐射4中的使用体验如下:从Steam中启动辐射4后,还需要在游戏自己的Launcher上点&开始游戏&,当Launcher弹出后,Steam手柄自动变成了Windows下模拟鼠标的模式,你需要大脑切换一下。与古墓丽影相同,与GTA5完全相反,无法实现视角连续旋转。换武器需要摩擦左触摸板,想选中一把枪非常困难。因为ABXY离得很远,每次用V.A.T.S按A确认,很容易按到B
那么辐射4也是个好游戏,值得为了它再花15分钟按自己的习惯来调整手柄…………你已经花了近一个小时来调手柄了,你很苦恼,打算试一下别的游戏,比如L4D,CS:GO这种FPS,那么前三个游戏的一切体验全部被改变,因为是原生键鼠游戏,不支持手柄,此时Steam手柄为模拟键鼠模式:
原生键鼠游戏中的体验如下:右触摸板此时在模拟鼠标指针,CS:GO表现在游戏中为控制视角,速度巨快,触摸板滑一下视角转10圈。RT键此时在模拟鼠标左键,即开枪;连续按RT开枪会导致右触摸被误触,除非你用力抬起拇指。L4D需要按E键拿枪开门,但Steam手柄在模拟键鼠模式的时候,是没有E键的到这里,你应该理解我们所谓分裂感就是:
如果你有X个游戏,如果你全部用默认的按键定义,你需要学习并熟悉X+1种手柄的定义(加一个Windows下模拟鼠标的定义),如果这X个游戏中,每个还提供了Y个社区按键定义,你需要在(Y*X)种按键定义中,找到自己适合的。或者把原生支持手柄的每个游戏花15分钟自己定义并熟悉,同时还能靠它在原生键鼠类游戏中找到自虐的快感。如果你觉得以上就是Steam手柄优秀之处的话,那你就错了, Steam手柄还提供一个内置的软键盘,供大家聊天使用,使用方法是左右两个触摸板控制打字的光标移动,按下触摸板选定字。恩,没错,需要你左右开弓,同时还要很用力的去按那个触摸板才能打字。对了,传说中的这个手柄还有陀螺仪功能,我们没发现那个游戏支持。五、结论觉得你的青春被Steam毁了吗?每次Steam打折坑人时,明明通关过但仍然忍不住要剁手吗?想戒了Steam这个垃圾平台,安心学习工作,追寻人生的目标吗? 请买这支手柄,并使用一周以上。保证药到病除。如果你想继续堕落,请买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手柄(没有之一),¥430的Xbox One手柄,在它面前,¥387的Steam手柄没有任何竞争力。六、广告:
我们是消费者,并非专业人士。如果您是产品/厂商/品牌的利益人,同时您认为我们内容有不正确之处,请将相应的证据邮件至:tianyu.,查实后会我们会在后续的直播和文章中进行纠正。
若我们的排雷直播和排雷报告对您的消费决策有用,请记住这个排雷英雄的淘宝店:,他们家是卖中高端电脑的,因为电脑生意一般,才去做直播赚人气给淘宝店打广告,而直播也需要靠淘宝店以贩养吸才能维持。希望您在买电脑时,能考虑一下他们家;在您亲朋好友需要买电脑的时候,也欢迎多加安利。
我们的直播地址在 ,也可以用访问。如果您不想错过下次直播,请访问.
没试用过之前不好下断言,不过私以为一切操作设备,特别是游戏操作设备的优劣评估都基于如下几点:1,能否保证可能准确,即时,传达操作者的意愿2,能否保证实现被操作设备需要的所有输入信号3,能否保证操作者(长时间下)的操作舒适性简单来说,做得到精准,全面,舒适就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我也说最近的几个例子:我购买了leap motion,和razer hydra,这两者都是3D感应类的输入设备,其支持的应用,程序和游戏都还数量有限。但是现在我已经吧leap motion出掉了,而razer hydra我就很看好。理由也就是上面三条,Leap Motion一条其实都没做到,而Hydra出乎意料地好用——而且学习成本极低。当然,必须还得感谢Sixsens和Valve给Portal2的制作Motion Pack,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资料片,而且更让我意识到原来游戏还可以有这样的操作方式和这样的玩法。此外还得感谢Oculus Rift和Sixsens的一系列demo,他们也证明了在浸入式3D环境中我们的确需要一种全新的操作方式和对应体验,而目前看来Hydra是个相当优秀的解决方案。
还有人邀请我…………我的答案和其他几位差不多,无按键的手柄,再怎么说也只能在炒概念阶段智能系统上的触摸游戏,真正成功了的也就是小鸟、植物、水果这种原生适合触屏的游戏。私以为,游戏手柄不仅是一个输入设备,而是游戏的一个关键部分,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是有学习成本的,一旦付出了这个成本,手柄的键位、手感形成了肌肉记忆,就可以在游戏的时候获得很大的体验提升。触控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明确的反馈“按到了”或是“没按到”,设想游戏中某个场景,你进行了操作但是没反应,那么究竟是由于游戏设定此处不能操作呢,还是你没有操作到位呢?玩家就会转移视线思考确认手柄是否被成功操作。这种延迟确认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不能衔接的失败体验。sony有一款PSPhone,两个类比摇杆就是这个模式的,实际操作手感很不爽。
纯吐槽。。看着就不好用。。手柄之所以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手感,这个手感包含着人类对机械的眷恋和热爱。360的RT手感远好于PS3的R1,并且有一种扣动扳机的感觉,使之在FPS游戏表现上广受好评。触控最要命的弱点在于没有移动限制和力感反馈,当我往左,摇杆滑到极左后会卡住,当我敲击,会有一个弹性十足的嘎嘣反馈给我。而触控会使手指分分钟滑出有效区域,更因为滑出了有效区域而不能及时回撤,导致大量操作失误。而游戏这样超高度交互的情景下,因为手感原因导致的操作失误是决不允许的。正如我们用数位板永远比不上纸的手感一样,可见不是可得,操作和反馈错位是一件让人无比难受的事情。所以数位板领域出现了新帝那样的压感屏幕。回到问题上,如果要触控,请让我直观地在屏幕上有反馈的触控,不然请用最灵敏最有手感的主流手柄,这个在遥控器与屏幕之间建立了一个隔断的Steam Controller,是个十足十足的怪胎。
同学回国第二天就给我sf过来啦~并没有网上所说满满的塑料感的感觉...至少跟我在役的360手柄质感差不太多。(但确实感觉这个壳比360的要薄- -。太方正,拿到手里有些许的不适应,因为一直以来用的是360,那设计简直不要太美好,这货初上手虽然不咯手但是感觉挺别扭的。左边的圆十字太扁平了,一点手感都没有。右边触摸板灵敏度各方面都不错,至少比我之前渣硕本的触摸板要强。左摇杆有点小,右边ABXY太太太小啦。左上右上的B跟T太软(然后我发现RT轻轻一按就能用...那为何还要这么长的键程。背后的A跟X简直好评,这个下面细说。到手之后迫不及待的打开枭雄试了试,视角旋转真不习惯啊差评!没事跑两步,RT怎么轻轻一碰就能跑了不用按到底啊中评。四个动作按键小小小小小,g胖你敢不敢再小一点?差评。然而抛开蛋疼的旋转视角跟小按键不谈,跑酷手感还是很棒的,特别是暗杀!A键跟X键在背后真是爽爆了!这下子右手终于可以可以专心控制视角了。别的游戏还没试过,老爷骑士上个月更新好几个G都还没下...黑魂试了下也还行中规中矩的(别吐槽我基本只玩ACThhh以上。--------------------------------------------------先占坑,到手了再来答...
已到货,好难过。甚至都不能玩 HF2 尝试了各种配置,还是动不了,放下手柄居然自己动了,然后死了……在 Portal 2 里表现好好的.....其它游戏还没试,好觉好心酸再说手感,塑料感好严重,按起来空荡荡的,嘎嘣咯吱,离巨硬手柄差了64个大法手柄
1.目前真实手感还不得为知,要等年底原型机出了才能知道2.valve本来就有很多只是出于兴趣的产品,所以不敢保证这次就是valve的脑残工程师忽然大发兴致。但是TF,HF2:EP1都是技术玩法创新并且大获好评的作品。(HF2:EP1的成功是因为HDR特效首次引进,TF主要是因为一代对FPS角色扮演玩法的革新和TF2收费模式的革新)从的报道中可见一斑。3.难以否定触控板手感就是拙劣的。模拟按键之所以在iOS和安卓下表现力差,大多数原因还是系统自身和屏幕本身素质原因。如果专门针对手柄做触控的话,会有更佳表现力。Valve官方介绍说这触控板能在fps和rts上有更佳表现,说明比起原来还是有技术亮点的。4.Valve为什么发力?更多还是因为Nvidia。作为万年好基友,Nvidia的日子越过越难过。大型计算卡市场被AMD各种狙击,Bitcoin淘金热中被AMD翻了个身在地上艹翻,主机大战更是三家大厂一家都没采用Nvidia方案。不得不说AMD作为CPU+GPU双修场上已经掌握了内存显存统一寻址的未来趋势,所以整合方案更能够获得游戏机厂商和大规模计算厂商的青睐(整合度高性能强)。Nvidia作为一家纯粹的GPU厂商,无福开发关于CPU的各种技术(尽管工艺领先AMD不是一点点),只能靠啃手机芯片的这块低利润行业吃饭(Tegra 4太萎了,市场根本没当回事)。Nvidia还是需要游戏玩家这个圈子给他们撑门面的(别看计算卡是贵玩意,专业卡也是贵玩意,真正的大头还是游戏玩家),移动端显卡成本高大多数厂商不愿意用高端型号致使利润低。Shield的发布,赤裸裸表明了Nvidia的态度:你们不是不带我玩么?我背后有Steam这个大靠山!玩死你们丫的!况且Valve的工程师们都是脑残理想主义者,有奋斗目标就能奉献智慧,于是就开始借助Nvidia之力开始大举入侵客厅(移动端的Shield+主机端的Steambox),Nvidia顺便靠Valve夺回玩家心中的头把交椅(毕竟Steambox的硬件还是OEM定制+自制硬件,不受厂商控制)。记得有段时间HL2:EP1的HDR特效只能够Nvidia显卡开启。估计这次SteamOS对A卡支持也够呛。(Linux本身决定了A卡闭源驱动表现素质不佳)Steam这次宣布将会有近2000部游戏加入SteamOS,相信这是真的。对于硬核游戏玩家来说,2000+游戏阵容和免费系统太有诱惑力了,而且不需要更新硬件就能享受,更不要重复消费。而新的SteamOS用户(并且不是主机玩家)则会享受强大游戏阵容和与PC玩起来感觉完全不同的“主机”游戏。(虽然都是PC)两边都叫好,Valve这时候发布官方Steambox,采用Nvidia GTX XXX ,销量瞬间和抢小米一样biubiubiu上升,又带Shield掌机对家庭全方面占领,培养用户新的游戏习惯,从而改变一成不变的主机界(可以说是拯救吧)虽然有点偏题,但是感觉:题主不必纠结手柄的问题:那只是工程师发闲想出来的东西。重点是盒子。
TZ真的以为那是和触摸板一样按不下去的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您当前位置:
& 让完美更完美 Xbox One精英版手柄评...
Posted by |
Links 威锋网
  游戏手柄发展了几十年,到 PS2 那一辈终于得以定型。之后再经过微调和修改,传统手柄的体验已经成熟,其中又以微软系的设计最得好评。Xbox One 手柄的手感已经趋近完美,然而微软又推出了更加昂贵的“精英版”。它究竟有何资格被冠以“精英”二字?  所谓的精英版手柄并不是指有更酷炫的涂装或是更高级的材质,而是在设计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以期得到更棒的游戏体验。那么,这价钱更高的 Xbox One 精英版手柄是否对得起它的昂贵?请看上手评测:  键位布局  虽然样子看上去有些另类,但微软称精英版手柄的设计是充分考虑了玩家意见反馈的结果,尤其是体现在可更换按键上。  精英版手柄的背后有四个可更换的踏板型按键,提供更多的键位设置选项。这些按键可以很轻易被拆卸,无论有没有工具都是如此。左右两个摇杆的摇杆帽也是可以更换的,有凹面、平面和凸面三种,相信你也不需要什么更另类的第四种了。摇杆头采用磁体将摇杆帽固定住,所以你可以很轻松实现更换,让你尽情去尝试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设计。  十字键现在是全金属材质,看上去十分高端,其实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十字键。和其他键位一样,十字键也是可以拆下来更换的。  键位设计上最有趣的是隐藏在手柄背后的两个小开关。拨动开关可以将左右两个扳机键在线性状态和微力状态之间切换。如果是微力状态,那么扳机键就不再有行程,轻轻一按立刻触发,让你的开枪时间大幅缩短,在网战对射中占到便宜。  设计与舒适度  精英版手柄较之 Xbox One 手柄多了很多按键。虽说这不会让它的手感变得不舒服,但要适应确实需要一段时间。  你要适应的主要是手柄背后的那四个踏板型按键。这种设计虽然让你多了四个新按键,但如果不习惯的话,玩的时候脑子会经常有个停顿,思考这四个键分别有什么作用。另外,你原先握住手柄的姿势可能也需要调整,你得保证不会误触它们。  当然了,精英版手柄主要是为那些高端玩家设计的,要满足他们尽可能不使用组合键就能完成操作的需求。因此,踏板型按键带来的不便不能算一个很大的缺陷。  精英版手柄带来了更自由的定制可能性,在 Xbox One 和 Windows 10 上各有一个应用专门用来进行按键设置。设置的内容主要是那四个踏板型按键的功能,以及两个摇杆最大和最小的阻力 —— 当然是软件上的,而非物理阻力。  精英版手柄上另一个提升手感的进步是它背部的橡胶表面,在加强摩擦力的同时也令手感更好。相比之下手柄正面则要传统许多,不过柔和的触感非常棒 —— 摩擦力有所增加,但又不会卡住你的手指。  有趣的是,ABXY 四个传统键位并没有任何变化,甚至尺寸都没改变,但键位上的字母颜色都没了。为什么要这么设计我们不得而知,也许在微软眼中,高端玩家才不在乎颜色,他们只想要胜利。  总评  Xbox One 精英版手柄的所有改动看似鸡肋,其实它对玩家们的游戏体验提升巨大。四个可更换的踏板型按键让你的操作选项增多;行程开关可以极大缩短你发起攻击的时间;摇杆和十字键可以根据你的喜好自由更换,直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手感。  手柄整体表面的摩擦力增加,减少玩家“手滑”的几率。对于那些手心爱出汗的玩家,这应该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改变。  硬要说 Xbox One 精英版手柄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它实在太贵了。将近 1000 元人民币的售价,比限量版手柄贵了一倍多,或许只有真正的高端玩家才会舍得出这份钱吧。
如需转载,需本站E-Mail授权.并注明“来源于威锋网”,未经授权转载,断章转载等行为,本站将追究法律责任! E-Mail: QingXing@
相关阅读:
本栏目的其它文章:
发表我的评论
威锋网热门XboxOne精英手柄中国首曝 新浪电玩君独家体验_电视游戏-新闻_新浪游戏_新浪网
XboxOne精英手柄中国首曝 新浪电玩君独家体验
18:38:22& &来源: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微软在今年的E3展上对外公布了全新XboxOne手柄:Elite(精英手柄)。精英手柄在多方面进行了修改和优化,不但提供多种摇杆和十字键可以自由拆卸和组装,更是添加了四个刀片按键,通过PC端的应用还可以对手柄所有按键重新自定义化。在很多细节方面也都做了全面大量的改进。
XboxOne精英手柄中国首曝体验评测
  新浪电玩君有幸受邀体验了这款全新的精英手柄,同时也是新手柄在国内首次亮相。电玩君带各位独家近距离接触这款高端手柄的强大之处,此外,在今年的ChinaJoy上,精英手柄也会在XboxOne展位登台亮相,对它感兴趣的玩家不容错过!(PS:视频里把玩精英手柄的是单机姐的纤纤玉手呦~~)(Etiempo)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实况足球欧洲产品经理日前已经确认消息,该系列最新作品《实况足球2016》将会于1080p/60FPS的画质运行于Xbox One平台。
来自:电视游戏-新闻
近日,Exophase的成就列表曝光了经典的《微软纸牌游戏合集》即将登陆 Xbox One 平台!喜欢在Windows平台刷纸牌的玩家有福了。
来自:电视游戏-新闻
日前,西班牙EA《星球大战:前线》官方Facebook页面确认了本作中出现的多种游戏模式,最新的“霸权”模式以及“英雄VS坏蛋”模式...
来自:电视游戏-新闻
 微软在今年E3展上宣布XboxOne将可以向下兼容Xbox360的游戏,目前该功能已向预览用户开放。国行XboxOne经新浪游戏测试可以完美兼...
来自:电视游戏-新闻
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hina Game Weight Rank)是由新浪游戏推出的目前国内最全面、最专业、最公正的最新网络游戏评测排行榜,涵盖2010至今内所有新游戏,力图为中国游戏玩家打造最值得信赖的新网游推荐平台。
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是以由新浪游戏专业评测员组成的评测团队为核心,以游戏的画质、类型、风格、题材等游戏特性为依据,对中国(大陆港澳台)、欧美、日韩等地区正在进行测试或正式运营的新网游产品进行评测并打分后产生的权威游戏排行榜。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将网络游戏从六大项、二十八个小分项与同类游戏进行横向比较,再将该游戏与自身的不同版本进行纵向对比后,由评测中心根据加权平均数得出最后的游戏分数,并以游戏测试及上线时间点为分组,根据每款游戏的CGWS分数在每个季度发布排行榜榜单,实现了排行榜的透明化和实时化,帮助玩家准确、迅速地找到心目中的理想游戏。
评天下游戏、测产品深浅—新浪中国网络游戏排行榜CGWR! 
本周进行测试的游戏共有6款,其中《上古世纪》周四开启不删档测试,超能动作射击网游《星际战甲》周五超能内测。
游戏圈女神多娇又爱玩 来看一周游戏美女汇总!
游戏展将在8月5-9日召开,微软、SE等游戏大厂都将公布海量游戏新作。
《大话西游2》将以中国风交响乐的形式重新演绎大话2经典。
重口东方玄幻神鬼MMORPG《天律狂想》萌妹试玩解说。
雪藏归来《上古世纪》受追捧,WOW资料片军团再临被调侃。
《星际战甲》8.7二测独家爆料,战甲英雄的三大守护能做什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全面对比 Xbox One 和 PS4,入手哪个更好?
本来毫无疑问是想入手ONE的,可是最近受到了一些关于性能方面报道的打击。据调查北美有意愿买PS4的人数是ONE的两倍。难道xbox就这么衰落了么……PS:个人支持光环系列。
按投票排序
评论中 告诉我 PS4 将支持全部游戏硬盘安装,所以「游戏安装和读盘」那一条应该无效了。还有就是网络服务,最近 PSN 的速度快了很多,有大陆 PS4 用户轻松到达满速,所以网战也需要官网。所以不是非常想玩的话,就参考 在中的回答,等两年看看形势。以下是原回答。# # #除了重量级独占外,还有几个区分点需要注意,就是日本游戏和网络服务。如果要玩各种日式 RPG 和 Fans 向游戏,应该选择PS4,如果要联网游戏,应该选择 Xbox One。* * *先把主机重要的要素排个等级S:游戏;A:主机价格,游戏价格;B:优化,和谐,网络服务(视情况可到S级),奖杯/成就(视情况可到S级)还有杀手要素。* * *S 游戏大多数大作都是跨平台的,其它游戏全看个人喜好。PS4独占游戏除了SCE的几个儿子,《战神》、《Infamous》、顽皮狗、Quantic Dream、GT 外,比 One 还多出无数日本游戏,如果对日式 RPG 和 Fans 向游戏有需求,应该选择 PS4。Xbox One《光环》、《战争机器》、《泰坦陨落》、《量子破碎》……独占的重头游戏不需要多说,值得一提的是XBLA发行游戏比PSN多很多,上得更快,如果要玩一些独立游戏,Xbox One 会更好,虽然可以用 steam 代替。* * *A 价格大多数游戏没区别,都是 $49.99 或 $59.99,但是日区游戏会贵很多,要玩日本游戏也只能选 PS4 了,各种独占,各种豪华版,各种限量版,各种「市场细分」。* * *B优化:不了解。和谐:Xbox 的和谐一定比 PS4 小,少量游戏会出现让人难以接受的和谐,比如 PS3 上的《忍者龙剑传∑2》,敌人不能断头,红血变成蓝光。网络服务:不了解这个世代,说上世代的。Xbox 360的网络服务虽然收费,但在大陆的网络质量比 PS3 好几个档次,稳定、快速,如果你喜欢《光环》的网战,就应该选择 Xbox。奖杯/成就:如果对这个有追求就跟着上个世代走吧。手柄:没摸过,但是感觉 PS4 的手柄比较小,而且左摇杆仍然在那个蛋疼的位置。喜欢 FPS 的和大手也许会更喜欢 Xbox 的手柄。但是可以换第三方手柄,这是小事。&del&游戏安装和读盘:PS4 如果不出意料,大多数游戏仍然无法选择安装到硬盘,而 Xbox One 的大多数游戏都可以选择安装到硬盘,这会使 PS4 的读盘比 One 长,影响有限,但是存在。&del&其它:比如朋友。* * *杀手要素这个就太个人化了,如果《黑暗之魂2》是次时代独占的话我就有可能选择 One,因为我想第一时间趁所有玩家还在摸索战法时体验网战。* * *我应该会先买 PS4。1. 我还没有完全扔掉日本游戏,Xbox 的独占游戏目前对我吸引力没有大到超过 PS4 独占;2. 我的白金奖杯们在 PSN;3. 有个索狗朋友,可以蹭(日本)游戏,也方便交流。但我对网络服务有需求,而且手大、玩 FPS、不用第一方手柄会不舒服,所以有闲钱了就会再买 One。这个选择对我来说并不难。
看到 贴出来的图。感觉看到当年的自己。 现在回答的很晚了,想必题主已经做了选择。 所以这个答案就当作给之后搜索这个问题的新手的福利吧。首先声明,LZ是个双机党。有PS3也有XBOX360, 之后买的PS4和X1. 对于PS4和XBOX1买哪个好这个问题我要从4个方面回答。1. 参数:除了内存以外没有多大区别。其实GDDR5和DDR3也没啥大的区别。所以参数其实是最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除了内存以外没有多大区别。其实GDDR5和DDR3也没啥大的区别。所以参数其实是最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2. 游戏性:游戏性才是我今天要说的重点。首选来看看各自不同平台的独占大作。XBOXONE《古墓丽影:崛起》:先不吐槽这个限时独占了 (2016年就会登陆PS4)。当时我记得很清楚,《古墓丽影:崛起》是和《辐射4》同一天发售的。在发售之前我记得SQUARE ENIX的负责人还说过根本不惧和《辐射4》抢市场。结果呢,仅就英国地区来说《古墓丽影:崛起》的销量还不到《辐射4》的一个零头。这还是在XBOXONE相对保有量高的欧美市场的数据,如果放到亚洲那我相信会更加惨不忍睹(虽然已经很惨了)《光环5》和《泰坦天降》:两个老牌的独占神作。其实泰坦陨落我感觉现在已经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当年微软一下搞两个FPS类型的独占感觉真的有点左手打右手的感觉。不过为了这两个游戏的其中一个入X1的我相信肯定不在少数。还有一个今年要出的《量子效应》,说真的,看到PC版也要出我就笑了。我相信80%人的宁可去买一块980ti也不会为了一个游戏去买个主机的。所以基本不用考虑。兼容:微软已经准备全面把X1的系统升级成WINDOW10, 网上有测评说反映要比之前的版本快30%。同时,X1也会开始兼容PC游戏。对于这个,怎么说呢,确实是个加分项。尽管就我个人来说,在电视上玩PC游戏的吸引力远远没有一个好的独占游戏大。但是,谁知道呢,有总比没有强。PS4《血源诅咒》:这个不用说了,无数次看到直播中有人问这是什么游戏,PC上有没有。记得在年前全球销量就突破1500W了,一直到现在在各种论坛贴吧还能看到无数萌新被困在亚楠。《神秘海域4》:又是一个款不需要多说的神作。神海系列我是从3开始玩的,PS4出了合集之后第一时间入手,就是为了把前两作也玩了。《小小大星球3》:把妹必如。(亚洲妹子喜欢枪车球的真的没几个)《教团1886》:情节,情节,情节兼容:独占游戏就是不兼容PC。想玩独占就要买PS4。总结:从游戏性上讲,我个人觉得PS4完爆X1。当然这可能跟我对车,枪,球类游戏无感。而且FPS类游戏COD12和《杀戮地带》已经完全够我爽了。相反,PS4上的独占游戏剧情都很丰满,而且是一代一代的出。用户粘性太强了。3. 联机性:联机性也就是所谓的网络优化。其实联机性也代表着一部分的游戏性。在这方面,X1应该说完爆PS4。 这应该也跟游戏内容有关。X1的游戏基本离不开车,枪,球这三个主题。而这三类游戏又是联机性最高的。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微软把X1的网络优化的这么好的原因。相反PS4上的大作主要以RPG为主。而索尼对PSN的网络优化简直让人绝望。一直到现在还在用所谓的NAT类型在做网络检测真的无力吐槽。目前虽然传出消息,中国电信正要和索尼联手优化PSN联机。但是这仅仅是针对国服玩家,而目前国服PSN上的游戏有几款呢 - 6款....并且,也仅仅是优化中国电信用户联机索尼PSN的网络。游戏联机是国内运营商解决不了的。拿我自己来说,COD12裸连进不去游戏(没用加速器的情况下), 这也直接让我认清了自己的网络。所以需要全程联机的极品19就没入。血源一直单机到2周目,也是直到脱离了裸连的队伍才开始PVP。昨晚买的花园战争2,如果是裸连我也是肯定不会买的。所以想要入手PS4的玩家在买主机和游戏的同时,还得常备一个PS4的联机加速器(目前国内已经有专门针对PS4和XBOX的主机专用加速器了),这里推荐,效果很好,价格相对服务可以说很便宜。一天不到1块钱。一般能买主机的玩家应该都不会差这点钱。总结:从联机性能上说,X1绝对比PS4要好的多。我自己的网络,不用加速器玩X1完全没有问题,进入XBOXLIVE 飞快。但是PSN经常登不进去。游戏联机,泰坦陨落可以裸连,而PS4上的COD12, 花园战争,血源等不用加速器就完全不行。以上:就我个人来说。因为我比较偏好RPG类型的游戏,所以现在X1基本就是吃灰的状态。而且这个状态估计要持续很久。所以偏好RPG类型的玩家肯定比如PS4,这个没悬念。但是网络问题是PS4最大硬伤,很多游戏如果不用加速器的话基本无法联机。而且据我观察这个问题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所以入PS4的话,如果不是家里网络环境特别好,那么还是得需要一台加速器解决问题。不过好在价格也不贵。一年也就半个游戏的价格。X1的话,我当初买就是为了士官长,还有X1的手柄真的是秒杀P4的手柄多少条街。但是从游戏性上来说,还是PS4好。谢谢
2016妇女节来告诉你:升级下电脑win10,买个精英手柄,买台P4。?恭喜你已经xbox,ps,pc三修了无良的微软已经背叛了盒子玩家,把盒子游戏都鼓捣上了pc了~
halo饭一名。如果不玩halo,买ps4吧。xbox one没啥独占,并且xbox上能玩的基本pc都有,而且steam国区这么便宜。
支持光环那还犹豫啥 就像我支持战神所以从来没考虑过买one一样
好吧,上周貌似刚有人问过这样一个问题,今天又来了。送个传送门不过鉴于之前那个问题的回答大部分都纠结在正版和盗版之争,我想在唠叨几句。其实,获赞最多的答案我比较赞同,不过想稍微补充一点。首先,我要说,全机种制霸才是王道,有句话说的好,无论你买了哪个主机,都会后悔没买另一个。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壕,也不会有那么多全机种制霸的疯狂玩家。在上个主机世代(PS3\XBOX360\WII),每当有人问我究竟买哪个主机的时候,我最先说的话都是“无论你买哪一个,不要考虑破解,因为破解会让你的游戏乐趣损失至少一半,PS3变成PS1.5,XBOX360变成XBOX180。不破解你就要记住,家用机是个坑,深坑,请考虑好在跳坑。”具体可以参考在那个问题里面的答案。所以,我想说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考虑的优先级应该是资金&游戏&性能&附加属性资金不多说了,看自己的收入而定,当然结了婚的朋友还要考虑自己的另一半是不是支持,别让游戏机变成破坏家庭和谐的杀手...游戏这个问题很难平衡的给出一个答案,有人爱吃鸡,有人爱吃鸭,见仁见智就好。从两大平台的首发来看,几乎毫无亮点可言。COD、男朋友4双平台都有,对比看来各有千秋,很难说谁优谁劣。而第二拨发售的游戏,PS4有亲儿子2代,ONE有泰坦降临(我不喜欢陨落这个名字,明显偏离游戏的内容),都是难舍的大作。纵观上个主机世代,PS系独占的神海、战神、亲儿子、GT;微软独占的战争机器、光环,在这一点上,双方其实不分伯仲,不过想强调一个问题,XBOX独占的游戏早晚有一天会移植到PC平台,看看战争机器再看看光环,还有FABLE。你要等到何年才能在PC上玩到战神、神海?而且,别忘记微软还有分区的先例,所以游戏嘛,我还是觉得Sony略胜一筹。性能1、外观毫无疑问,外观不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但摆在家里好歹也得是样东西,想想20多年前玩FC,有几个家庭是把游戏机摆在电视边上的?都是玩完了收盒;现在又有几个玩家还留着主机的盒子?对比一下这两个主机的外观设计,还都算不错。不过,个人还是更喜欢PS4的外观,你们有没有觉得Xone抛弃了流线型是在向SONY靠拢?(好吧,当我没说)对比一下这两个主机的外观设计,还都算不错。不过,个人还是更喜欢PS4的外观,你们有没有觉得Xone抛弃了流线型是在向SONY靠拢?(好吧,当我没说)2、手柄我必须对微软的手柄设计点个赞!左摇杆实在是太适合FPS和TPS游戏了!比PS双摇杆并排强了不止100倍!当然,如果你是实况玩家的话,可以忽略这一点!另外从360开始,LT和RT的两段设计给了赛车游戏非常好的体验,油门全踩和半踩的设定以及类似枪械扳机的感觉都值得称赞!反观SONY,我总觉得有一天我会把L2和R2按折...说说缺点,虽然Xone在这一代上减轻了手柄的重量,但...依然非常不适合女性玩家!太大了!我的女性朋友曾经不止一次的抱怨说,太不好拿了!不过好在,第三方又推出过女性专用的小手柄...而SONY在这点上很不错,手柄大小和重量都适中,无论男女都不会有太大压力,而且PS4的手柄又变小了...3、配置其实纵观两大主机的配置对比,单纯从数据上看,很难说谁好谁坏。从媒体的报道和一些玩家的反馈,PS4要优于Xone。当然这跟我后面要说的优化也有一定关系。其实纵观两大主机的配置对比,单纯从数据上看,很难说谁好谁坏。从媒体的报道和一些玩家的反馈,PS4要优于Xone。当然这跟我后面要说的优化也有一定关系。4、游戏优化游戏优化是个很深奥的问题,玩家们其实只要关心结果就好。其实我一直不是特别的在意这一点,什么掉帧啊、同屏人数啊、读取速度之类的都是游戏媒体强加给读者的。什么画面掉帧,我不是写轮眼,对这点敏感度极低;同屏人数,能差得了多少,谁会同时开着两个主机同一个游戏同一个画面?你以为是玩大家来找茬?读取速度能差几秒,反正我玩游戏的时候,只要不是读盘读个3、5分钟我都能忍,借机好好欣赏一下封绘手册什么的不是挺好么...5、质量上一代的时候,360因为三红被拖了后腿,直到双65nm才基本上解决,一时间挑机看人品成了热门话题。到这一代的时候,两大厂商的质量再一次被玩家诟病。PS4的死亡黄灯、外壳开裂;Xone的光驱质量,虽然有些问题是玩家操作不当,但质量问题堪忧。希望这只是首发的小概率事件...附加属性1、联机PS4和Xone都采用了付费联网的政策,价格嘛也相差无几。而从体验上看,PSN的效果越来越好,而Live则是一贯的优秀。2、会员PS Plus每月一款免费大作,PS4\PS3\PSV\PSP,全部都有。Live也开始送游戏,不过也仅限于XBOX两个平台。3、游戏价格现在看的话不太明显,首发游戏价格都差不太多。不过从上个世代来看,360的游戏要明显比PS3便宜,这也跟游戏的区域有很大关系...说到这吧,有遗漏的话随时更新补充吧。总之,我还是倾向于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两个都买吧。我们的目标是全机种制霸,想玩那个玩那个!最后来张图,以表我索狗风范。
全机种制霸的索狗如是说:机能都是浮云,主机请根据自己对游戏软件的喜好来选择。 上个世代,吸引人的独占大作,在我看来基本都是出在ps3上,所以ps4是我的首选。历来偏爱日系游戏,j-rpg、j-slg、无双类act至今都是大爱,对声优也有爱,所以ps4是我的首选。圈子都是日系游戏迷,小伙伴都在psn上活跃,要搅基ps4必须是首选。至于为啥要入xbox1,鉴于财大气粗的微软总是会拉拢些没节操的日系第三方,搞点"首发日系大作"出来冲击下日本市场(但是p用没有),为了这几个游戏,先把机器备在那儿了(360是为了最后的奥德赛入的我会乱说么)。最后例行黑下任天堂,渣渣wiiU买来就是为了...填满电视柜...汪汪!
最简单的,喜欢美式游戏就买xbox one,喜欢日式和中文就买ps4,xo上也有中文,不过还是ps4上的多。美式游戏ps4上也有,但是微软第一方那种就只能在xo上玩到了
如果你是想要买台主机玩游戏,而且对那些独占游戏没有特别偏好的话,PS4!如果你不在天朝在美帝,想要全面提升客厅娱乐质量,并且对将来智能家居一体化感兴趣的话,XboxOne!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team怎么用xbox手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