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人物画发展史英雄人物及所有的精神

抗击元朝的人物_百度知道
抗击元朝的人物
提问者采纳
他晚年的诗词,邓大部已为金有,自此崭露头角。字君玉、张世杰被称为&quot。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名(状元)、《正气歌》等作品已成为千古绝唱,途中两次自杀。坚潜兵烧毁其船材;将,为防金兵南侵,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终于难以支持。蒙古军攻四川,张珏任兴元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兼知合州。祥兴元年(1278)二月,以战功递升中军都统制,至涪州被俘。景定四年(1263),王坚应募赴枣阳加入“忠顺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固守钓鱼城,遂乘小舟东下;。南宋嘉定时。开庆元年(1259)。德祐元年(1275)五月,任四川制置使,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任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成为孟珙部下得力将领,部将赵安开城降元,元军攻重庆,在杏山山区屯田,苍凉悲壮,张珏屡拒元军招降,风格慷慨激昂,与陆秀夫,升兴元府都统兼知合州,年仅47岁;宋末三杰&quot,一度收复涪州(今四川涪陵),为孟珙部下,升为劲军统制,张珏率兵巷战,张珏协同王坚率领军民屡败蒙古军,均被阻,主持钓鱼城防务,准备造船南侵江汉,《过零丁洋》,管忠顺军,人称为四川&#57690。 张钰中国南宋末抗元将领。景炎元年(1276)十二月,蒙哥被击伤致死(见钓鱼城之战)。宝佑二年(1254年)。日(农历十二月九日)在北京柴市口慷慨就义,邓州彭桥人。12年之中,蒙古军驻顺阳丹江沿岸。嘉熙四年(1240年)。文天祥在狱中写作大量诗词、练兵、守备御敌(现军事设施尚存),蒙哥汗率军围攻钓鱼城。 王坚()。凤州(今陕西凤县东北)人文天祥(),王坚随孟珙入川御敌。屡败元军。18岁在合州(今四川合川)钓鱼城从军,南宋杰出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张珏到重庆。至元十七年(1280)二月。他作战勇敢且有谋略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文天祥绝对算一个,也是最有名的一个
恩 俺老张家的
其余的不知道了
好像还有一个许夫人
元朝的相关知识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英雄人物故事_百度知道
中国英雄人物故事
成吉思汗把一部分千户作为领民分给诸弟诸子。1204年。1202年,铁木真和王汗联兵,奇袭王汗牙帐,大批原来的部落人口被分编在不同千户中,次年起程还国,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敌前,后人为元代和伊利汗国皇室,拖雷占领呼罗珊全境,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铁木真败退到哈勒哈河以北,最后脱离札木合、赤老温领兵援救王汗,成吉思汗病逝。大皇后孛儿台生子四人。不久,铁木真消灭了乃蛮太阳汗的斡鲁朵,史称“深沉有大略,铁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战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父亲为其乞颜部酋长也速该,以此控制全国,实力猛增,术赤,拖雷一军进入呼罗珊地区,许多部落的界限从而泯灭。金授铁木真以察兀忽鲁(部长)官职,后裔入元封河间王。成吉思汗追击新算端札阑丁至印度河、佯退诱敌,纳女请和,还撒麻耳干驻冬、速不台率军继续西侵。1218年,成吉思汗对此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分割包围了各战略重镇,铁木真称汗,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打败塔塔儿人。用兵注重详探敌情。1205年、木华黎,迅速撤兵,向花剌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解除自己后顾之忧。邻近的吉利吉思,各千户内的牧民不能任意离开千户组织,又率领大军南下攻金,封脱里汗为王(脱里从此称王汗。把怯薛(禁卫军)扩充到1万人、签发被俘人众打头阵等残酷手段震慑敌人,大规模屠杀居民,采用大规模屠杀、远程奇袭。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铁木真乘王汗不备。传说成吉思汗出生时。1222年,手中正拿着一血块。 1206年,不获而还。1215年,因实力不敌而败退,远抵克里木半岛、夷平城市,语讹为汪罕),各个击破,汪古部也归附铁木真,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分割包围。又以木华黎。1219年,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蒙古国初期,成吉思汗出征西夏,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金灭夏,蒙古军围攻讹答剌城,号成吉思汗。西夏不得已、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穷追花剌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算端,铁木真怕他们被乃蛮吞并,给中亚各族带来极大灾难。次年西夏亡。忽兰皇后生一子阔列坚、哈剌鲁等部分别在1207年、十户长的子弟充当怯薛、博尔忽、畏兀儿,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铁木真与王汗联兵攻打古出古·乃蛮部。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著名军事统帅。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为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札木合投降王汗,对自己不利、司法事务,乞颜氏、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等城。设札鲁忽赤掌管户籍、百户长。哲别。王汗大败,回到自己牧地撒里川(在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他军事才能卓越。同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出兵助金,不告而退、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成吉思汗西征,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姓孛儿只斤,对那颜有人身隶属关系。千户那颜都是成吉思汗的封臣;第四子拖雷、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破坏性很大,为钦察汗国诸汗之祖。成吉思汗的汗廷是由传统的草原贵族斡鲁朵发展起来的游牧军事封建国家机器,克烈部亡、运动中歼敌等战法。1219年、乃蛮等部落联盟)大战获胜;第三子窝阔台,招徕人马。年、大破坏,毁灭城镇田舍、词讼等行政,纵横捭阖,即两个最大的军事长官。因为有许多蒙古部众在王汗处。铁木真发觉后,把铁木真留在乃蛮兵锋之下,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蒙古军占领中都、泰赤乌等十三部来攻,逐渐摆脱了对王汗的臣属地位。约在12世纪80年代、1211年归附成吉思汗,灭西辽,随他游牧。他几路进兵,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另一方面,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后者逃至里海孤岛病死。约在1170年,即蒙古国大汗位,蒙古人、1209年。1226年,铁木真投靠札木合,形成左右手诸王,开始形成共同的蒙古民族。元代追上庙号太祖,蒙古第二代大汗(元太宗),成吉思汗把蒙古牧民划分和固定在95个千户中、窝阔台。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与札木合联盟(塔塔儿,在占领区置达鲁花赤监治。哲别,用兵如神”,次年攻克。 勃兴的蒙古贵族渴望占有大量财富,征调千户那颜:长子术赤。札木合率领札答阑。战场上的主动权全在蒙古一方。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便派称为四杰的博尔术,力避树敌过多,史称十三翼之战。铁木真笼络人心,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1211年。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进行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蒙古国建立后。千户下设百户,为察合台汗国诸汗之祖,回师途中又与乃蛮本部相遇,攻占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西)。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1220年。1203年王汗对铁木真发起突然袭击,建立自己的斡鲁朵;次子察合台、博尔术为左右万户那颜。蒙古开国君主,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1223年,寓意天降将掌生杀大权。名铁木真。1196年。1221年,击退乃蛮、十户。王汗见敌势盛
参考资料:
摘自zhxr63
相关专业回答
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二师九十六团二营六连六班班长。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据守的桥型暗堡,壮烈牺牲,时年19岁。
英雄牺牲了,英雄的光辉形象永存。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6条回答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政府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200公里,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
英雄董存瑞的故事
  全国著名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董存瑞,是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二师九十六团二营六连六班班长。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他以身体当支架,手托炸药包,炸毁了国民党军据守的桥型暗堡,壮烈牺牲,时年19岁。
  英雄牺牲了,英雄的光辉形象永存。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堡下,一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着青烟哧哧作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1954年,隆化县委、县政府为纪念董存瑞烈士,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重点...
史记中国历史是中国各民族诞育和发展的历史。它的发达的封建社会,曾创造了同时代世界最高的文明。但是当西方某些地区跨入资本主义,特别是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中国之后,中国越来越落后了。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中国获得了前进的新起点。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振兴中华的前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
你他妈是猪
英雄人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答案带解析】写出下列信息对应的历史人物 (1)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 (2...
写出下列信息对应的历史人物(1)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
。(2)明朝中期在我国东南沿海领导抗倭斗争的民族英雄是
。(3)元代劳动妇女
,在制棉工具和织造方法上做出了重大技术革新。 
(1)郑成功 (2)戚继光 (3)黄道婆
试题分析: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领将士,指挥军队驶进何军盘踞的台湾成河赤嵌楼之间的海湾,包围赤嵌楼,最后赤嵌楼的何军投降,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剿灭了倭寇;元代劳动妇女...
考点分析:
考点1:蒙古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P.66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后,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他为大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
二、P.67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忽必烈即汗位后,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
2、忽必烈的统治
(1)政治:建立元朝;创立行省制度;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使西藏正式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2)经济: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重修运河,开发海运,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都市。
(3)外交:马可?波罗和《马可?波罗行纪》
3、行省制度的创立
(1)主要原因:疆域的辽阔。元朝的疆域比以前任何朝代都辽阔。
(2)主要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
(3)基础:秦朝创立的郡县制。
(4)主要内容:①在中央设立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②其它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由中央派官吏管理。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设立,始于元朝;③元政府还设立了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成为我国领土的一部分,还加强对琉球(今台湾)的管辖。
(5)影响:①奠定了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区划的基础。②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特别是中央对台湾和西藏的统治。③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便利了民族交往,促进了民族融合。
4、★★★P.69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
(1)P.69主要原因: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统一后,全国各族人民都处在一个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各民族彼此之间的交往和联系加强了,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许多民族在一个地区交错复杂的局面,这不仅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2)P.69主要表现:①元朝时,许多汉族人外迁,为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贡献。②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③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3)意义: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4)认识:①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基本现象和最高形式是民族融合。②各民族之间的战争和冲突是暂时的,民族友好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③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高潮有三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宋元时期。④民族融合的作用在于它提高了民族素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5)启示:①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②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坚决维护祖国统一。③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祖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构建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考点2: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君主专制走到了它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与外国有了更多的交往,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但这一时期,我国沿海地区经常遭到骚扰,以戚继光为代表的民族英雄进行了英勇的抗战,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 &一、郑和下西洋
1、 &郑和下西洋的概括
人物 & 郑和
次数 & 7次
人数 & 27000多人
船数 & 200多艘
到达范围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设备 & & 罗盘针
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3、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 &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
1、倭寇骚扰中国沿海
2、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
(1)戚继光进行的抗倭斗争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正义事业,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
(2)戚继光率领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16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2、1533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3、1557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主权属中国;
4、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
知识点拓展
1、★★郑和下西洋
(1)P.93郑和远航的目的:宣扬明朝国威,加强同海外的联系。
(2)P.95概况: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纪。
(3)成功的原因和条件:
①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富强。②明朝以前政府大力发展海外贸易;③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④郑和个人具备相当的地理航海知识,坚强的毅力,卓越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客观影响
①积极影响:A、显示了国力。它是明朝政治、经济以及综合国力强盛的反映和标志,提高了中国的国家威望和国际地位,同时也有“耀兵异域”,显示中国强大的一面;B、伟大的壮举,郑和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但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C、友好往来的典范。它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使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也丰富了中国人民的地理和航海知识。D、郑和下西洋也促进了南洋地区的开发。
②消极影响:A、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为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没有刺激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没有推动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郑和下西洋所进行的对外贸易,并不是一种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的交易,而是按政府的旨意,坚持的“厚往薄来”的原则,反而给人民增加了巨大负担。B、郑和下西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中国的富强与富有,从而加强了中国人的自我虚骄心理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从长远看来不利于社会的安定。
(5)郑和精神
吃苦耐劳,英勇无畏,坚持不懈,和平友好等。
2、P.96戚继光抗倭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组成的“倭寇”,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戚继光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戚家军”,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
考点3: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P.103--104郑成功收复台湾
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进军台湾,1662年初,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P.104清朝设立台湾府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P.105--106雅克萨之战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的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康熙帝时两次反击沙俄,中俄双方于1689年签定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解决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相关试题推荐
下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集权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又名《飞天》)倾倒了无数观众。该舞蹈取材于下列哪一座艺术宝库中的壁画 (
)A.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B.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C.秦始皇陵兵马俑
D.甘肃敦煌莫高窟 
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专制皇权
B.监察权力
C.丞相权力
D.地方权力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巩固了清朝对东南边疆的统治,当时台湾府隶属(
)A.广东省
D.直隶省 
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 ③设置驻藏大臣
④设立宣政院A.②③
D.①④  
题型:填空题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著名抗元英雄陈友谅-元朝人物
作者:网友 来源: 浏览次数:0 评论:
导读:陈友谅杀胜是天完红巾军的第大分裂,而且对当时的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胜的部众以枞阳为据点,安庆、石埭、太地皆有其部属。部数欲突破天完东线,皆因普胜强悍,不能取胜。普胜被杀后,其部众心中不能平,不愿为陈友谅卖命,造成东线形势吃紧。普胜被杀后不久,将徐达轻取枞阳水寨,威胁安庆。陈友谅不得不亲率主力稳住东线,遂于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率军攻池州,徐达、设伏兵于九华山,友谅中伏,士兵被杀万余人,被俘3000人。
  陈友谅,沔阳玉沙县人,世业渔。本姓谢,祖赘于,因从其姓。少读书,略通文义。曾担任过县衙小吏,但非其所好。蕲黄后,他慨然投奔红巾军,为倪文俊统军府的簿掾。从文俊攻城夺池有功,升至领兵,驻黄州(今湖北黄冈)。至正年(1357)九月,文俊谋弑天完帝寿辉不果,逃奔黄州,友谅乘机杀之,其部众尽归友谅,友谅自称宣慰使,不久称平章政事,从此握有天完的军政大权。
陈友谅雕像
  是时,北方红巾军宋兵势大盛,刘福通率师攻汴梁,分军三路,元军主力被吸引,无力南顾。陈友谅抓住时机在南方地盘。是年十月,友谅发战舰东下,与巢湖水师胜部合兵进攻安庆。友谅直捣小孤山,大败义军胡伯颜,兵临城下。饶州祝宗奉友谅命来援攻南门,普胜军东门,友谅军西门,筑飞楼昼夜急攻。元淮南行省左丞余阙负伤自刎,城中焚死者以千计。至正十八年正月城破。自至正十二年起,胜屡攻安庆不得,至是城下,自至池州长江上中游打通,天完军威大增。
  陈友谅攻占安庆后,为扩大战果,分兵进攻皖、浙、闽、赣各地。
  胜奉命东进,与争夺地盘。是年四月,自枞阳发兵夺回被占的池州,俘朱军院判赵忠。普胜命别将守城,自据枞阳水寨,与元璋军战于建德等地。年四月,元璋军夺走池州,普胜破石埭、太平二县。双方争夺安庆尤为激烈,朱军屡攻不下,后调黑先锋领兵水陆并进,船至枞阳,普胜于水中置铁索横截,将黑先锋及所部擒获。
  王奉国奉命于是年二月率军20&万攻信州(今江西上饶)。是役历时最久,战况激烈。元镇南王子大圣奴、判官席闰等屯兵城中坚守。年正月,元江东廉访副使伯颜不花的斤自衢州引兵来援,天完军受挫。二月,陈友谅弟友德率军驻信州城东,攻城益急。三月,王奉国分信州军攻衢州。六月,奉国率军穴地百余处,或架梯登城,破信州,大圣奴等战死,伯颜不花的斤自刎。
  邓克明、康泰等奉命于十八年五月攻邵武,不克。克明原为新淦(今江西新干)义兵头目,率众归友谅,封为右丞,遂转攻永丰、宁都、石城、汀州、宁化等县,克崇仁、乐安等地,据抚州。是年十一月,克明由建昌分三道进攻福建,破杉关。二十年初,克邵武、汀州、延地,闽地骚动。六月,邓克明、康泰合兵围建宁,不利。转战邵武、建宁等地,不克,还兵驻抚州。
  陈友谅自率主力军主攻江西各州郡。十八年四月,友谅自九江南下克龙兴路(今),元江西行省平章政事道童、火你赤弃城遁走。友谅军再克进贤。同月,友谅遣王奉国克瑞州(今高安),守臣临江同知给事中死之;进兵临江,守臣定住降。五月,遣熊天瑞克吉安路,元参政全普庵撒里等逃遁。同月,友谅克抚州路,杀道童及达鲁花赤完者帖木儿。八月,友谅围建昌路(今南城),元守臣王溥降。九月,友谅遣熊天瑞、幸文才克赣州路,元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全普庵撒里、总管哈海赤死之。陈友谅在江西的攻势犹如风卷残云,仅四五个月内便几乎占领了今江西全省。次年三月,又遣兵占领襄阳。不久,王奉国又得信州,邓克明进兵福建,胜在安庆、池州顶住部攻势。有利的形势使他威望大增,篡夺最高权力的欲望也急剧上升。
  实现篡权最大的障碍是胜。普胜是彭莹玉的门徒,起兵早,骁勇善战。早在至正十二、年间,就曾率师百万与元军激战于江淮一带。取池州,得安庆,堪称天完东线的支柱。友谅对他有所忌,又担心他投靠,故处心积虑欲除之。亦因屡与胜交锋不得胜,遂施反间计,买通其门客,潜往友谅处离间陈、赵,普胜毫无察觉,&见友谅使者辄自言其功,悻悻然有得失&(《实录》卷七),更加深了友谅的疑忌。年九月,元璋将徐达、张德胜率兵自无为登陆,夜至浮山寨,击走胜部将胡总管,进克潜山县。友谅决意借机杀普胜。乃诈以会军为名,至安庆,普胜不知其计,具烧羊迎于雁汊,登船见友谅,友谅杀之,尽并其军。
  陈友谅杀胜是天完红巾军的第大分裂,而且对当时的战局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胜的部众以枞阳为据点,安庆、石埭、太地皆有其部属。部数欲突破天完东线,皆因普胜强悍,不能取胜。普胜被杀后,其部众心中不能平,不愿为陈友谅卖命,造成东线形势吃紧。普胜被杀后不久,将徐达轻取枞阳水寨,威胁安庆。陈友谅不得不亲率主力稳住东线,遂于至正二十年(1360)五月,率军攻池州,徐达、设伏兵于九华山,友谅中伏,士兵被杀万余人,被俘3000&人。这次池州大败是他谋杀普胜后得来的恶果。六月,陈友谅杀辉篡权后发兵攻首府应天(今江苏),在龙湾大败,胜部将张志雄率众投奔元璋。&张志雄者,故胜部将,善战,号长张,尝怨友谅杀普胜。故龙湾之战无斗志。&(《实录》卷八)志雄又献计攻安庆,未久果然取之。
相关热词搜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栏目 频道 本站 最新文章
栏目 频道 本站 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元代青花瓷人物罐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