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闪电战的闪电战为何那么厉害

揭秘:纳粹德国采用闪电战占领了哪些国家?_最新军事新闻_亚东军事网
揭秘:纳粹德国采用闪电战占领了哪些国家?
导读:看点【纳粹德国,闪电战】日,星期三的晚上,刚刚夺取过来的默兹河边,古德里安坐在指挥部里,筹划着下一次行动。此时,古德里安的第XIX装甲军已经按计划穿过阿登高原,越过默兹河。
&克莱斯特只不过是服从命令的人。指令来自A集团军司令伦德施泰特将军。他对古德里安暴露在外的南翼颇为担忧。报告显示,色当以南约12英里的斯通村,法国抵抗活动十分激烈,伦德施泰特对此十分关注。那片高地对XIX装甲军的桥头堡部队来说至关重要,而法国第3装甲师的大批坦克也正威胁着该地区。前一天,也就是5月14日,古德里安已经派党卫队的大德意志团和第10装甲师的一部分前往斯通。战斗空前激烈,战局僵持无果,直到德国增援部队前去,才解决麻烦。&斯通是法国人阻挠德国取得突破的最后机会之一,所以斯通的胜利对德国人来说也很重要。但伦德施泰特的小心是出于更深的考虑。这位清瘦挺拔的64岁普鲁士老头1939年退了休,但入侵波兰时又被召回军队。他对新的闪电战术有足够的适应能力,但在内心深处,他还是一名老派的步兵。他不大相信装甲部队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胜利。伦德施泰特久久不能忘怀,1914年法国人沿着马恩河攻击德军侧翼,从而反败为胜。他害怕古德里安的坦克走得太远太快,如果没有步兵的援助,会掉进陷阱。
&&&&&2&&&&&&&
无相关信息
精彩内容读取中……
| 链接申请QQ: 965、905
Powered by &&&&苏ICP备号-4&&二战中德国实施“闪电战”的原因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二战中德国实施“闪电战”的原因
上传于||文档简介
&&小​论​文​:​二​战​中​德​国​实​施​“​闪​电​战​”​的​原​因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揭秘二战时纳粹德国采用闪电战占领了哪些国家
  纳粹空军在观察空中局势。此时,装甲部队轻快的步子令敌军指挥官一片茫然。5月19日星期日一早,莱因哈特的第6装甲师的部分兵力不出法国人所料,出现在莱卡塔雷村,他们俘获了亨利?吉罗将军。吉罗是在荷兰和比利时的法国第7军的前任指挥官,4天前接替无能的科拉坡将军,掌管四分五裂的第9军。
  克莱斯特后来回忆,俘获吉罗那天,他正在指挥部。他碰巧听到了法国广播宣布吉罗的任命书,这时,“房门打开,一名长相英俊的法国将军被引进来。他自称,‘我是吉罗将军。’他告诉我,他怎样乘一辆装甲车出发寻找他的部队,却发现来到了我的部队中央,我们比他预料的走的远得多。”
  同一天,古德里安和戴高乐的第4装甲师发生了一场小冲突。戴高乐在距圣康坦西南20英里的塞尔河畔克雷西打击古德里安的左翼,可是斯图卡简直无处不在,再加上一名法国中尉描述的“反坦克炮构筑的城垣”,戴高乐只得撤退。当天下午,古德里安的先锋队越过索姆河北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场。1916年,德国人曾在那里靠着壕沟的防护坚守数月,抵御英法军队的进攻。当年的德国兵花了要命的4年时间才进入法国,现在新一代德国士兵将越过这片令人记忆犹新的战场,并对他们能在10天内比父辈们走得更远而惊讶不已。
  黑夜到来的时候,装甲部队的方阵已经开辟了通往法国北部的宽敞通路。北边,XVI装甲军的两个师从博克的B集团军转移出来;南边,古德里安的第10装甲师不再在斯通的侧翼执行任务,由10个装甲师中的9个组成新的部队,加入到这个方阵里来。这些德国坦克绵延50英里,从北部的瓦朗谢讷途经康布雷,一直延伸到南部的佩罗讷。
  古德里安的人正在接近最后目标―英吉利海峡。当晚,他们再次接到上级指挥部关于自由行动的命令。5月20日,星期一的黎明时分,他们离开诺尔运河时,开玩笑说,晚上就可以在海里游泳了。海岸线还有60英里远。皮卡第平原像薄烤饼一样平摊着,纳粹空军的侦察机报告前方航线清晰。“我们感到自己好似良种赛马,”基尔曼斯埃格中尉说,“被赛手拉着缰绳,赛手冷静而深思熟虑,接着,他撒开绳子,飞奔而去。”
  在左方作战的第1装甲师正午前进入亚眠。古德里安抓紧时间游览了这座城市。当天下午,当第1装甲师在索姆河上建立桥头堡,准备向南推进时,他在亚眠东北成立了指挥部。在那里,他遭受了一次有敌意的空袭。“我们在被自己的飞机袭击,”他写道,“也许这是我们这边的不友好举动,但我们的高射炮开火了,打下了一架不小心的飞机。两名机组人员跳了伞。我们就在地面上等着,他们对此满不高兴,又很吃惊。等更为尴尬的谈话结束后,我用一瓶香槟把两个年轻人灌了一气。”
  古德里安还得和他的第2装甲师指挥官,陆军少将鲁道夫?法伊尔交涉。他的坦克抵达亚眠东北18英里的阿尔贝镇,他们动作神速,抓到了一个英国炮兵连,他们的枪上还装有训练用的弹药。可日头太晒,他们疲惫不堪。法伊尔报告,他的油快没了,请求停下来。古德里安拒绝了他的要求。于是,不知怎么搞的,又有了新的汽油。“不能相信指挥官报告他们快没油了,”古德里安写道,“只要他们累了,他们就没油了。”
  第2装甲部队加了油,又被古德里安训斥了一通。7点钟,他们到达了星期一的目的地阿布维尔。这里离索姆河口还有12英里远。古德里安还没有完全到达海岸,可他们的一支奥地利人组成的部队真的到了。他们驱车10英里,来到滨海努瓦耶勒,嗅到了海峡的宜人空气。他们的进攻在军事史上登峰造极。11天内,古德里安跑了200多英里路,穿过卢森堡、比利时、法国,像一把镰刀,切断了盟军的去路。两天前,希特勒还在咆哮,对装甲部队的安全忧心忡忡,现在他激动的情绪难以言表。“元首欣喜若狂,”国防军的作战总参,陆军准将阿尔弗雷德?约德尔在日记里写,“他们对德国部队的表现表示了最高评价。现在正准备和平谈判。”
  古德里安冲向大海,形成了一个袋形阵地,将德国走廊北部的约100万盟军困住。这些部队包括英国的9个师、法国的45个师以及比利时的全部军队,他们被堵在斯海尔德河西岸。这条100英里长的前线从比利时的北海港口城市泰尔讷曾向西南延伸到法国城市阿拉斯。盟军背靠大海,东面是博克的B集团军,南面是伦德施泰特的装甲部队。如果伦德施泰特向北转的话,盟军就被团团围住了。
  盟军要想不从海上撤退或被全歼,主要得靠突破装甲部队,和索姆以南的法国部队连接起来。德国人向海峡的推进,拉开了装甲部队和步兵的距离。正如法国总司令甘末林被救出来以前,丘吉尔发给他的电报中所描述的:“乌龟的脑袋伸得太长了。恐怕从袋形阵地的南北两侧进攻,会收到奇效。”
  德国装甲部队抵达海边的第二天是5月21日星期二。英国远征军司令戈特勋爵意图打击乌龟的脖子。他的作战计划是由装甲部队从阿拉斯向南袭击,这比甘末林先前提出的雄心勃勃的计划保守得多。甘末林建议,从南北两侧集中火力打击装甲部队。但5月19日,73岁的参谋长马克西姆?将军接替了他的职位,而这位将军推延了作战时间,直到他亲自调查并形成自己的计划为止。
  当地的法国指挥官答应为戈特的进攻提供有限的帮助,他们决定向南朝康布雷协同作战。但他们在最后一分钟宣布,即使这样的努力也得推迟至少一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雄戈特决定独自前进,尽管这时向索姆突破的可能已经几乎为零。
  部队于星期二下午3点出发。这支英国部队无论是任务还是编制都十分恰当。它的目标是“支援阿拉斯的驻军,封锁阿拉斯以南的道路”。队伍由两个步兵营和两个装甲营组成,有74辆坦克。而且,当他们在阿拉斯南部迂回,然后分两支南下进攻的时候,他们的右翼得到了法国第3轻型机械化师的坦克连的支援。
  紧接着,最西面的队伍与隆美尔的第7装甲师的摩托化步兵在阿拉斯以西3英里的杜伊桑斯村发生冲突。英国兵突破德国卡车,占领了这座村子和更远的两个村子,然后继续前行。就在威利西面,英国坦克撞上了武装党卫队的分部―骷髅师。这些摩托化步兵两天前进入法国支援隆美尔,相对而言伤亡较少。党卫队炮手迅速开动37毫米反坦克炮。令他们沮丧的是,弹壳从最重的英国坦克,30吨重的MarkⅡ或马蒂尔达身上弹了回来。这种坦克的外壳有3英尺厚,是法国和比利时战场上最厚的。一辆马蒂尔达连续承受了14枚反坦克炮弹,只不过留下了几个凹槽。德国人那边却在1小时内死伤近乎100人。
  东面的英国部队也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但接下来,他们不得不与可怕的隆美尔交手。英国人到来前几分钟,隆美尔还驱车前往后边的队伍,催促炮兵和摩托化步兵赶快合拢和装甲部队之间的缺口。他发现,他的人“陷于困境”,因此调集了反坦克炮和88毫米大炮,抵御前进中的敌人。他和副官在队伍里奔走,逐个交代任务。当炮兵指挥官抗议1500码的射程外难以精确射击时,他反驳道:“只有火力迅猛才能拯救局势。”他后来写道:“很快我们就将敌人的领头坦克报销了。”
  隆美尔的副官中枪倒在距他只有一码远的地方,他受了致命伤。隆美尔继续前进。他来到阿格尼村和博兰斯村之间的一个地方,有着坚硬外壳的马蒂尔达正在那里肆意攻击他的反坦克炮。他集中所有大炮和高射炮。暴雨般的弹幕射击,加上斯图卡及时的支援,阻挡了英国装甲部队的进击。一门88毫米大炮打坏了9辆敌军坦克。接着,隆美尔下令,阿拉斯以西的装甲部队从侧翼和背后袭击英国坦克。战斗持续到黄昏,英军损失了大半坦克,只得后撤。
  隆美尔的部队也损失惨重。他们伤亡400人,是这次行动中损失最惨重的一回。英军实力的微小而确凿的实证使一向镇定的隆美尔心头一震。他在官方作战报告中不无夸张地说,有“数以百计的敌军坦克”和“5个师的敌人”。
  隆美尔的夸张之词立刻在高层引起反响,使英军的规模和战绩给人们造成的印象远远大于实际。对暴露在外的装甲部队侧翼的担忧又一次抬头。伦德施泰特命令莱因哈特的XLI装甲军停止向大海方向,古德里安的北翼进军,如果必要的话,要准备向东到阿拉斯。
  高层的怯懦立场也影响了古德里安的计划。打响阿拉斯战役的当天,他的装甲部队闲着无事,而希特勒和他的高级副官还在决定如何乘胜前进。他们先是开玩笑说,要派装甲先头部队到巴黎去,然后命令古德里安向北转。他的目的是控制海峡沿岸的港口:滨海布洛涅、加来和敦刻尔克。这样就能把盟军逃亡的道路封死,把他们困在佛兰德平原。但多半因为阿拉斯战役,古德里安只得削减兵力。他本想派第10装甲师前往不到100英里远的敦刻尔克,现在却被伦德施泰特留下了。古德里安还被迫从第1和第2装甲师抽出兵力来保卫索姆河的桥头堡。
  两个师经过一天的休整(当兵的欢迎,古德里安却以为多余)后,于5月22日星期三一早向北进发。第2师绕海岸线前去法国的古老胜地和著名渔港布洛涅,第1师则走内陆,深入到60英里外,多佛海峡的加来附近。第二天,第10装甲师归还古德里安,他又将他们派往加来增援第1师。
  法国驻军和英国部队中的很多人新近才渡过海峡,尽管布洛涅和加来已经被切断和盟军的联系,也不再是有用的补给城市和撤退之地,他们仍然坚守着。在布洛涅,德军装甲部队的远程炮与英国战舰展开决战,德国步兵则挨个房子地搜查抵抗部队。布洛涅的老城区有一道30英尺高的石墙,坚硬无比,连装甲车和火炮都无法摧毁它。最后,作战部队借用中世纪的武器,从近处的房子里征来梯子,端着火焰喷射器和手榴弹,爬上大教堂旁边的围墙,用高射炮火轰击墙壁,才为坦克扫清了道路。布洛涅的守军5月25日才投降,加来更晚,他们坚持到了5月26日。
  第10装甲师围困加来的时候,古德里安的第1装甲师正稳步向法国最北的港口敦刻尔克前进。5月23日夜里,他们在阿河运河上建了桥头堡。走在前面的坦克离目的地只有12英里远了。现在,古德里安在从海岸到最近的阿拉斯战场的运河沿线上布置了绵延60英里的坦克群。
  德国部队进逼盟军,占领了法国和比利时的三角形领土,阿河运河河口的格拉沃利讷和东北部的泰尔讷曾之间的80英里海岸线形成了三角形的斜边。从西南压近的装甲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三角形的直角边上,30个师的德国兵正在靠拢,准备一场杀戮。敦刻尔克就是关键点。戈特勋爵和英国高级将领决定来一场大规模撤军。这时德国人还被瞒在鼓里。5月23日夜里,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静静地守在阿河运河,这里离港口不到半天行程。不到一个师的法国步兵封锁了他们的路。装甲兵离敦刻尔克很近,比想从那里逃跑的英法部队还近。多数英国远征军被布置在内陆约50英里处的里尔。
  只有德国人的谨慎才能让装甲师停下来。自从阿拉斯战役以后,好几位指挥官都忧心忡忡。就在5月23日下午,古德里安的部队到达阿河运河之前,军官圈里还充斥着忧虑的气氛。克莱斯特为他的装甲部队的坦克状况烦恼不已。他估计有50%的坦克不能用了,其中许多是因为补给不足。克莱斯特把情况告诉第4军司令克卢格将军。克卢格正在担心坦克把步兵落得太远。他打电话给伦德施泰特:“部队希望明天能缩短距离。”伦德施泰特同意了。克卢格打电话通知克莱斯特和霍特,装甲部队次日停止前进。
  将军们显然没有因为这个指示而松一口气,直到希特勒亲自干预。星期五早晨,装甲部队进击运河沿线的时候,他乘飞机来到伦德施泰特在默兹河边的查尔维尔指挥部看望他。希特勒不仅认可伦德施泰特中止前进的命令,还果断地为该命令施加了威力。他以他本人的名义下达指示,无限期地禁止越过阿河运河。
  希特勒为这项指示列举理由。他一边仍然为装甲部队的南翼担忧,一边担心坦克会陷进敦刻尔克有名的沼泽地里。根据A集团军的作战日记,希特勒表示:“为了以后的作战需要,要节俭地利用装甲部队。”―摘自希特勒南下插入法国心脏计划的附注。
  然而最为重要的是希特勒对纳粹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的承诺。前一天,戈林从慷慨指派给他的移动指挥部“亚洲”号列车上致电元首,他颇为嫉妒装甲部队受到的关注,想要希特勒让空军这支最新式的部队干掉陷于困境的盟军。希特勒欣赏这个建议。于是,和纳粹党打成一片的空军才得以从老式部队手里攫取最后的胜利果实。元首利用伦德施泰特的暂时停顿,把争光的机会让给戈林的纳粹空军。
(责任编辑:HB001)
04/07 07:2003/16 00:30
读书精品推荐
特色: 品牌: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连载推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德军闪电战怎失灵:速战速决背后的难言之隐
[摘要]德国用这套战法完成了对敌国的“秒杀”,27天内征服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提起德国二战时期发动的“闪电战”,不少军迷总会以为是二战中最牛的神兵利器。德军之所以选择这种看似“酷炫”的战法,实则有自己的难言之隐——工业力量当时排世界老二的德国,实则是个石油资源匮乏的“穷国”。为什么在西线战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闪电战”一到东线就不灵了?希特勒又为何急于对苏宣战?本文将从资源战的角度,重新解读看似光鲜的“闪电战”。1941年,德国装甲师在通往莫斯科的乡村道路上行进。被持久战拖死过首先得说说高大上的闪电战咋来的。闪电战的反面当然是持久战,但欧洲人打持久战的历史其实特别短,直到一战才真正开始。在此之前,欧洲大陆上一千多年的各国掐架活动,在今天看来其实都是闪电战。像英法“百年战争”那样名头听起来吓人的大阵仗,细究起来,都是用无数个并不连接的战役连缀而成。在这些战役的间歇,战争的主体贵族老爷们和负责跑龙套的平民,其实都处于各回各家的放羊状态。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欧洲的小领主们领地太小、资源调配能力不行,撑不起像中国楚汉战争那样一打八年的大阵仗,仗打一会儿,双方都有喘口气的需求,实在速战速决不了,通常都会用骑士间的单挑来解决,这跟项羽当年在成皋找刘邦约架是一样一样的。这种小打小闹给欧洲人造成了一个错觉,觉得好像战争是种“打打更健康”的大众娱乐活动。在这方面德国人受毒害最深,一战前他们经历的最激烈的战争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然而这场德国的立国之战听来很宏大,其实只持续了半年,其间双方真打的时间连俩月都不到。当年7月19日法国对普鲁士宣战,9月2日,拿破仑三世就率领40多万法军主力在色当投降了。所以在一战前的德国人看来,战争就是这样人畜无害的存在。“孩子们,当秋天来临,树叶从树上飘落时,你们就可以带着勋章回家了。”1914年8月,德皇威廉二世在为参战士兵们送行时,曾如此打包票。 然而,等德国兵们到了战场上才发现,他们也许能在秋天回家,但具体是哪年的秋天,却要看上帝的心情。由于科技的革新与欧洲各强国国力的膨胀,半个世纪没打大仗的欧洲人突然见识到了持久战这个新生事物。堑壕战代替了干净利落的骑兵突击和前列步兵互相排队枪毙,战壕挖到无远弗届、机关枪响到海枯石烂。战争突然张开了它的血盆大口,作战双方每一天都要向其中填进大量的资源、金钱和生命。而在这种对耗之中,英法等殖民大国其实是不怵的,广阔的领土为其提供了大量可供耗费的资源。而德国就惨了,发动战争的目的本就是为本国工业夺取足够的资源,如今资源没捞着,反而遭到封锁,当然只能被拖死。 二战初期“秒杀”多国 在一战中被持久战坑惨了的德国人中,有位职业军官叫古德里安。此人原本是骑兵军官,骑兵在机枪铁丝网当道的一战中基本只负责打酱油,所以战败的耻辱对古德里安而言自然加深了一层。战后,古德里安立志要找到破解这种无聊战争的方法,最终他在英国军事家富勒的“瘫痪战”理论中找到灵感。在富勒的启发下,古德里安提出应该将坦克集中起来使用,坦克与飞机密切配合,突破对方的某一狭窄地区,然后迅速向纵深推进,扩大占领区域,实施包围、合围,歼灭对方部队。有趣的是,古德里安这种理论一开始并没有受到他那些思维古板的上司的重视,当他向上级申请成立专门的机械化部队时,得到国防部长的粗暴答复:“见鬼!他们只配运面粉!”直到野心勃勃的希特勒当政,古德里安才获得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在希特勒的支持下,整个二战前期几乎成了古德里安理论的试验场。德国用这套战法完成了对敌国的“秒杀”,27天内征服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尤其是在对法国实施的“黄色计划”中,德军在面对坦克数量、质量均优于己方的英法联军时,依靠对坦克的集中应用短时间内将对手打垮。英法联军面对有时己方还吃着饭时就从侧翼钻出来的德军坦克几乎丧失了战斗意志,被俘人员竟多达150万。此战过后,这种战法被美国报纸正式定名为“闪电’。闪电战由此扬名天下,当时给人的感觉是,地球人似乎已经不能阻止德国平推世界了。 起步太顺生幻觉 然而,闪电战在征服欧洲的同时,却还有另外一个听起来不那么好听的叫法:“穷人的战法”。若问闪电战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名号,还得回到古德里安创立这套战法的初衷上来——德国是个资源小国。 闪电战所以能够成型,依靠的是坦克、飞机的集中使用,而想要开动这些铁家伙需要耗费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石油。不巧的是,在几项重要的战略资源中,煤炭德国有的是,钢铁和有色金属也不缺,但偏偏石油极其匮乏,本土石油年产量只有几十万吨,对于上千万吨的石油消耗量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更别说打一场以石油为核心的闪电战了。为了搜刮石油资源,纳粹德国在战前多方出击,力图多囤石油:一是从仆从国罗马尼亚那里进口;二是以出口技术和在政治上让步作为条件,购买苏联的石油;三是自己花高价用煤炭合成。应当说,虽然费了如此心机满世界搜刮,找来的石油存量依然不够德国阔阔气气地打一场常规战争。截至1939年开战后,德国的石油存量仅有240万吨。德军统帅部曾经做过估算,这点库存仅够和平时期消耗3个月左右,如果全面开动战争机器则更惨,可能只能维持战争正常进行一个多月的时间,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捉襟见肘的石油困局决定了德国在二战中拖不起的本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德军在二战初期那些“秒杀”敌国的战绩,其实是被逼出来的——由于知道自己在石油储备方面的“月光”属性,在苏德战争开打之前,德军参谋部在制定入侵各国的作战计划时都以一个月为周期。中心思想就是在结束一轮攻势后停下战争机器歇一歇,囤点油,准备下次攻击。 不过,天算地算,恐怕连德国人自己也没算出闪电战在欧洲打得如此顺手,由于被侵略国家突然死亡,再加上苏联对于德国的石油出口,石油“月光”的梦魇一度似乎成了天方夜谭。据英国史学家迈德里克特估算,1939年9月,德国陆军和空军突袭波兰。因为作战迅速,战事较短,共消耗石油约15.5万吨,低耗能地实现了占领该国的目标。次年,德军进攻挪威、丹麦和西欧战役,只用了不到50万吨石油,加上该年度头四个月的日常用量不足30万吨,德国从发动战争至法国投降,消耗总量不足150万吨。德军原先估算,征服欧洲的作战可能要花费500万吨的石油,如今却只用了不到三分之一。更大的喜讯是,德军从欧洲各处掠夺到不少于150万吨的石油,单是这些就已经足以弥补此前的战争消耗。到了1940年,德国石油储备一度冲高到500万吨左右,这个家底成了德军发动对苏联作战的底气。希特勒显然妄图通过这场战争,据苏联的石油为己有,一劳永逸地解决德国“吃油难”的问题。 闪电战的出奇顺利,给德国释放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战争可以在低能耗的状态下持续进行下去。然而,正是在苏联战场上,闪电战遭遇了它的克星。 利器最终变绞索 由于苏联领土过于广阔,道路交通又不及西欧良好,德军不得不把宝贵的油料浪费在运输过程中。这个时候,闪电战遭遇了一个始料未及的悖论——德军的装甲集群的确可以重复在西线上演过的大纵深穿插推进,但在辽阔的俄罗斯平原上,这种战术使用得越多,就意味着油料消耗越快,给后勤补给造成的压力越大。其结果是,闪电战从德国原先赖以立足的“神兵利器”蜕变为套在德国自己脖子上的绞索,实行得越成功,绞索就勒得越紧。 到1941年底,德国的石油储备已经下降到不足80万吨。捉襟见肘的资源储备,打乱了德国原先有条不紊的战争计划,希特勒一度将莫斯科近郊的中路中央集团军的装甲主力抽调到南线,试图夺取苏联的产油地巴库。这个决定让莫斯科战役推迟了一个月才爆发,俄罗斯极寒的天气和德军捉襟见肘的后勤补给最终拖垮了善战的德军。 进军速度越快,战略纵深就变得越大,石油供应线也就拉得更长,这就为敌军对补给线的攻击制造了方便。在二战后期,德国的石油供应系统开始遭到美英空军的持续轰炸。瑞典学者博·黑恩贝克称,四个月内,德国“每一个重要的合成石油工厂至少被空袭过两次,六十九座炼油厂、许多存储设备及若干各种各样的液体燃料工厂也都遭到了空袭”。 德国最终为闪电战在战争之初的顺风顺水付出了代价。1944年12月,德军调集最后一点油料储备,在西线的阿登森林地区发动了反击战。战役前期的走向证明,即便面对装备、兵力都已远优于自身的盟军,德军的闪电战仍有的打,但装甲兵团快速推进所造成的油料短缺,再次成为窒息德军的绞索。阿登反击战最终不得不在持续一个月后收场,而德军此战中损失的坦克,大多不是被击毁的,而是因为缺少燃油,最终被抛在了路边。曾经辉煌的闪电战,最终不得不以这种尴尬结局作为它的收场。 19世纪的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经在战争论中告诫他的后辈:“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再精彩的战争理论,如果脱离对国家实力的考量,就难免沦为失败。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定闪电战理论的古德里安和他的同事们并非克劳塞维茨的好学生,他们的失败在于,让资源匮乏的德国一度拥有了本不应属于它的幻觉与自信,并沉迷于其中,这不能不让人想起那句名言:“战争是件如此重要的事,以至于我们不能将它只交给军人去考虑。”(文/王昱)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duffzhang]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闪电战电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