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国诸葛亮弹琴谁弹琴老生常谈

[转载]三国时期的文盲大将军
题记:三国时期战将千万,蜀有“五虎上将”,吴有甘宁、吕蒙、陆逊等名将,说到魏国,更是不在话下,如夏侯惇、夏侯渊、张辽、张合、徐晃等等。但是,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将军,因为他是个大文盲。
蜀国将领中,有马谡、王平二人,在街亭之战中两人都出现过,但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两人的性格与常识也是正好相反。
马谡是个很有文化修养的人,他曾熟读兵书战策;王平却是个文盲,史书说他“所识不过十字”。马谡世家出身,兄弟五人都十分有才,在荆州时就跟随刘备,入蜀后升为成都令、越隽太守。王平自幼贫苦,养子外家,曹操征汉中时,他从曹军中投降了刘备,做了一员裨将,两人在蜀国地位也很悬殊。马谡能言善辩,同诸葛亮可以终日谈论,王平却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史书说他终日端坐,没有一点将军的风度。
如果在平时论谋略,谈战事,王平当然不是马谡的对手,岂能与马谡相提并论。所以诸葛亮东征之时,初出祁山,便提拔马谡为先锋,王平却只安排做他一员副将。然而打仗不是儿戏,一个严峻的考验终于来了。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对战事了如指掌,怎奈他根本就没有经历过实战的锻练,于是便胡乱指挥,王乎等人再三劝谏,马谡就是一意孤行,结果招来了全军覆没。只有王平独领千人,呜鼓坚持,使张合以为他有伏兵,不敢进迫。于是王平缓缓招回残军散卒,安然撤退。这一役,除了马谡诛死外,还有两个将军张休和李盛也都被处斩,另一个将军黄袭被撤职,唯有王平因立功而加封为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从此,蜀国上下对王平的看法完全改变。
建兴九年,诸葛亮再围祁山,命王平另领一军守住南图。魏将张合率军来攻,声势浩大,王平坚守不动,张合只好撤退。
诸葛亮死后,王平长期镇守汉中,前后达十四年之久,屡迁为镇北大将军。他在汉中,虽无赫赫战功,却稳重深厚,守御有方,使魏军无隙可乘。虽然王平是个文盲将军,他也有着自己的智慧与机警。下面这件事便可看出王平应变的才能。
延熹七年,魏大将军曹爽起兵十余万向汉中进攻,前锋很快进到骆谷(今陕西周至县西南)。那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无策。有人说,如今众寡悬殊,不如退守汉城(今陕西勉县)和乐城(今陕西城固县东),诱敌深入,等涪州救兵来到,然后合力拒敌。王平反对这个意见,他指出先主令魏延镇守汉中时,依山为险,建立营寨,使敌人无从深入。如今就应依照原来部署,分兵据守黄金、兴势两个要隘(均在今陕西洋县东北),等候援兵,这才是万全之策。后来经过慎重考虑,大家基本都同意王平的意见。于是魏军势穷告退。
王平的稳重主要是表现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既不急躁冒进,也不惊慌撤退。因为他是行伍出身的军人,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他的战功虽不显赫,却能稳重地安保一方,这便是马谡之人所缺少的能力。
王平的功绩是值得表彰和肯定的,只因没有太多的文化而最终限制了他建立更大的成就,这也算是王平此生的遗憾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生常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