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大唐的长门赋的作者是哪个

大唐发电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大唐发电(601991)是大唐集团的旗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大唐是五大发电集团之一,中国大唐集团公司是日在原国家电力公司部分企事业单位基础上组建而成的特大型发电企业集团,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试点。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53.9亿元。
大唐发电企业简介
大唐发电投资亮点
1.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财务指标:每股收益0.0871(元),每股净资产2.18(元),净资产收益率4.00%,营业收入.00(元),同比增减30.07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0(元),同比增减%。
2.公司将参与渝能集团重组,重组完成后将获得渝能集团51%的股权,以运营及开发渝能集团的发电业务及其它业务。在重组协议签署后,将继续推进渝能集团资产整合。
3.公司2008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股派人民币0.11元(含税)。股权登记日:日;除息日:日;现金红利发放日:日。
4.截止到日,公司及子公司已累计完成发电量亿千瓦时,比2008年同期增长5.63%;累计完成上网电量958.998亿千瓦时,比2008年同期增长5.80%。
大唐发电大事记
日,公司于中国南车签署合同,中国南车为大唐甘肃景泰沙糖子风电项目提供30台WT1650型双馈式风力发电机组,项目工程总投资约4.3亿元。此举意味着中国南车的风电产业正式进入西北市场。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c76fa79b2738bb6-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唐朝长孙皇后给自己哥哥削官
&给自己哥哥削官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衰亡都和外戚擅权有直接关系,比如两汉在这方面就表现得非常典型。长孙氏从小在舅父高士廉的影响下熟读经史,自然对此深怀戒惧。所以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七月,当李世民准备擢升长孙无忌为宰相的时候,长孙氏就极力劝阻,对李世民说:&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可李世民不听,执意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左武候大将军。  如果长孙皇后不再表示反对,默认了这件事,那人们似乎就有理由怀疑&&她先前的劝阻只不过是一种欲迎还拒、故作谦让的作秀罢了。  然而,长孙皇后绝不是作秀。诏书一下达,她私下里立刻去找他的兄长,坚决反对他接受任命。长孙无忌没办法,只好向李世民一再请辞。最后搞得李世民也很无奈,只好改授他&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誉衔。至此,长孙皇后才如释重负。  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肯定站着一个女人。  这句话绝对是至理名言。  李世民当然算是一个成功的男人,而长孙氏无疑就是他背后的那个女人&&一个优秀的女人。  古人经常用&母仪天下&这个词来形容皇后,意思是作为皇后的这个女人,其修养、德行、智慧、才情、气度、仪容,都应该成为普天之下所有女性的典范和表率。  然而,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却不无遗憾地发现&&有资格配得上这个称号的皇后实在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  而在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好皇后中,长孙氏绝对是其中非常出众的一位。  她是一个绝对有资格称得上&母仪天下&的女人。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男人都热衷于追求权力,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而相当一部分女人在这方面似乎也不遑多让。  所以,才会有哲人说:&男人通过征服世界而征服女人,女人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  在男人看来,一旦得到权力自然就会得到一切;而在女人看来,一旦征服了男人自然就会得到权力。中国历史上好几个垂帘听政的皇后相信都会对这句话深有同感。  可是,这句话在长孙氏身上却不太适用。长孙氏既不热衷于征服男人,也不热衷于征服世界。  她惟独热衷的事情只有一件&&辅佐他的男人征服世界!  当我们翻阅史籍,不难发现,长孙皇后身上最值得后人称道的第一个优点就是&&尽力辅佐,但绝不干政。  早在长孙氏还是秦王妃的时候,就在政治上为李世民提供了很大的助力。当时,李世民正和太子、齐王斗法,但在后宫这条战线上显然落于下风,于是长孙氏便&孝事高祖,恭顺妃嫔,尽力弥缝,以存内助&,为李世民最终成功夺嫡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而玄武门事变当天,长孙氏更是和李世民一起站在了第一线,既解除了李世民的后顾之忧,更坚定了李世民及其麾下将士的信心和斗志。(《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太宗在玄武门,方引将士入宫授甲,后亲慰勉之,左右莫不感激。&)  正是由于一路走来,长孙氏能够与李世民一起沐风栉雨、同生死共进退,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后对长孙氏更为倚重,时常想和她讨论朝政,可长孙氏却说:&&牝鸡之晨,唯家之索&,妾妇人,安敢豫闻政事!&(《资治通鉴》卷一九一)李世民坚持要和她讨论,可长孙氏却始终保持沉默。  长孙氏不但自己绝不干政,而且她也极力避免让自己的亲族掌握太大的权力。  在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衰亡都和外戚擅权有直接关系,比如两汉在这方面就表现得非常典型。长孙氏从小在舅父高士廉的影响下熟读经史,自然对此深怀戒惧。所以在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七月,当李世民准备擢升长孙无忌为宰相的时候,长孙氏就极力劝阻,对李世民说:&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旧唐书&文德皇后长孙氏传》)  可李世民不听,执意任命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兼吏部尚书、左武候大将军。  如果长孙皇后不再表示反对,默认了这件事,那人们似乎就有理由怀疑&&她先前的劝阻只不过是一种欲迎还拒、故作谦让的作秀罢了。  然而,长孙皇后绝不是作秀。诏书一下达,她私下里立刻去找他的兄长,坚决反对他接受任命。长孙无忌没办法,只好向李世民一再请辞。最后搞得李世民也很无奈,只好改授他&开府仪同三司&的荣誉衔。至此,长孙皇后才如释重负。  长孙兄妹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叫长孙安业,比他们兄妹年长许多,是一个&嗜酒无赖&的纨绔子弟。当长孙兄妹尚且年幼之时,他们的父亲长孙晟亡故,长孙安业立刻把兄妹二人赶出了家门,让他们去投靠舅父高士廉。  当时的长孙安业当然不会想到,被他赶出家门的这两个孩子日后居然飞黄腾达,一个成了帝国的宰相,一个成了天下最有权势的女人&&皇后。  而让他更想不到的是,长孙氏得势之后,不但没有因为以前的事情报复他,反而以德报怨,屡屡让皇帝对他&厚加恩礼&,最后还让他当上了京城的监门将军。  可惜长孙安业终究是一个不懂得惭愧和感恩的小人。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十二月,他居然恩将仇报,丧心病狂地参与了一次未遂政变,以至于把自己推向了灭亡的边缘。  当时,心怀异志的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因事入朝,暗中联络右武卫将军刘德裕和监门将军长孙安业等人,与他们&互说符命&,准备利用他们手中掌握的禁军发动政变。不料未及行动,他们的阴谋便全盘败露。以李孝常为首的政变分子当即被一网打尽,全部被捕入狱。  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长孙安业。  毫无疑问,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按说这回长孙安业绝对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任凭天王老子来也救不了他。可是,居然还是有人想救他一命。  这个人就是长孙皇后。  不过,她之所以想救长孙安业,绝不是简单地出于妇人之仁,而是有着更深层的考虑。她流着眼泪对李世民说:&安业之罪,诚当万死!但是天下人都知道,他曾经对臣妾做过绝情之事,如今一旦将他处以极刑,天下人必然认为是臣妾想报复他,这对于朝廷的名誉恐怕会有损害。&  李世民觉得有道理,随后便赦免了长孙安业的死罪,将他流放嶲州(今四川西昌市)。  从长孙安业的事情上,我们不难发现,长孙皇后身上确实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首先,对长孙安业不计前嫌、以德报怨,这足以表明她的善良和宽容;其次,当不知好歹的长孙安业竟然又&以怨报德&的时候,长孙皇后能够再次替他求情,这就不仅仅只是善良所能概括的了。这里体现的是一种智慧&&一种顾全大局的智慧。  如果说李世民是一块蕴藏在矿石中的金子,那么善于对他进行&斧凿&的良工绝不仅仅只有魏征一人。  除了朝中还有很多善谏的大臣之外,在后宫,长孙皇后也是时常对李世民进行规谏的一大&良工&!  李世民扬言要杀魏征的那一次,我们就已经领略了长孙皇后的聪明和善巧,下面这则故事同样可以表明这一点。  有一次,李世民得到了一匹骏马,喜欢得不得了,就命宫人好生饲养。没想到刚养了几天,这匹马突然无病而暴死。李世民勃然大怒,立刻下令要杀了这个宫人。  为了区区一匹马而杀人,这显然有损于李世民的明君形象。于是,长孙皇后当即站出来劝谏。  这一次,她还是用了一个巧妙的手段,并不直接进谏,而是给李世民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齐景公也因喜爱的马死了,要杀养马人,当时的三朝老臣晏子就指着那个养马人的鼻子破口大骂:&你犯了三宗罪你知不知道?第一宗罪,好好的马被你养死了;第二宗罪,害得我们的国君为马而杀人,百姓听说了,一定骂我们的国君不仁;第三宗罪,四方诸侯知道这事,也一定会轻视我国&&&等晏子骂完这些话,旁边的齐景公很自觉,一句话也没说就把那个养马人放了。  说完这个故事,长孙皇后对李世民说:&陛下肯定从史书中读到过这个故事,莫非是把它忘了?&  李世民听完后,反应和齐景公如出一辙,马上就赦免了那个宫人。  类似这样的劝谏还有很多。比如李世民有时候一生气,难免会迁怒宫人,往往因为一些小事就要治她们死罪。而长孙皇后总是装出一副比皇帝更生气的样子,让皇帝把这些犯了错的宫人交给她,由她处置。然后皇后便将她们暂时拘押,事实上是把这些宫人暗中保护了起来。等过了一些日子,李世民的气消了,长孙皇后才慢慢分析个中道理给他听,证明那些宫人其实是无罪的,从而多次避免了滥杀无辜。史称:&由是宫壸之中,刑无枉滥。&(《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正是因为有长孙氏这样的贤内助屡屡帮李世民矫正错误、弥补缺失,所以李世民才会颇为感慨地对房玄龄说:&皇后庶事相启沃,极有利益尔。&(《贞观政要》卷二)  很显然,有长孙皇后和魏征这一内一外两大良工的&斧凿&和&敲打&,李世民这块矿石中的金子想不发光都难。  长孙氏在后人的心目中之所以能成为皇后的楷模,李世民夫妇之所以能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模范夫妻&,其主要原因不仅是长孙氏能够在政治上尽力辅佐李世民,更是因为在生活上,他们的伉俪情深也足以让后人感动。  大约在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患上了&气疾&(呼吸道疾病),将近一年都没有痊愈,长孙皇后一直守候在李世民身边,日夜悉心照料。由于担心李世民的病情不能好转,所以此时的长孙氏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举动。  她把一包毒药藏在了衣带中,对亲近的侍女说:&皇上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绝不独自求生!&(《资治通鉴》卷一九四:常系毒药于衣带,曰&若有不讳,义不独生。&)  而更让人感动的是,长孙氏自己其实是一直抱病在照顾李世民的,因为她本人恰恰也是从小就患有气疾。贞观八年(公元634年),长孙氏陪李世民一起上九成宫避暑养病。有一天下半夜,柴绍等人突然上山,向李世民报告了一起突发事件(具体是什么事件,史书无载)。李世民大为震惊,当即全副武装到前殿询问事件的详情。长孙皇后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即带病跟随,左右极力劝阻,长孙皇后却说:&皇上如此震惊,我岂能心安!&  或许是因为这次半夜出宫感染了风寒,再加上紧张和焦虑,长孙皇后的病情突然加重,从此一病不起。太子李承干建议母亲说:&所有该服用的药物都用过了,您的身体还是没有好起来,不如奏请父皇大赦囚犯,同时度化一些人出家,也许可以得到冥福的庇佑。&  长孙皇后不以为然地说:&生死有命,不是人力所能改变。若行善一定有福,那我从没做过坏事,又何必担心?若行善无效,何福可求?&大赦&是国家大事,而佛法是异国之教,对政治不见得有什么助益,何况皇上从来也不信这个,岂能以我区区一介妇人而乱了天下之法?假如一定要照你的话做,我还不如速死!&  可李承干没有听从他母亲的话,还是认为自己的办法肯定有效,可又不敢上奏皇帝,只好私下去找房玄龄。房玄龄转而上奏李世民。李世民也觉得未尝不可一试,于是准备大赦。长孙皇后得知后极力反对,李世民最后只好作罢。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长孙皇后病重不治。弥留之际,她给李世民留下了这样一些遗言:  第一,要求起用房玄龄:&玄龄事陛下久&&苟无大故,愿勿弃之。&  第二,再次强调不要让自己的亲族掌权:&慎勿处之权要,但以外戚奉朝请足矣。&  第三,要求薄葬:&愿勿以丘垄劳费天下,但因山为坟,器用瓦木而已。&  第四,最后的谏言:&愿陛下亲君子,远小人,纳忠谏,屏谗慝,省作役,止游畋,妾虽没于九泉,诚无所恨!&(《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讲完这些,长孙皇后取出一直藏在衣带中的毒药,最后说了一句:&臣妾在陛下卧病的那些日子,发誓以死跟随陛下,绝不像吕后那样!&(西汉的吕雉在汉高祖刘邦死后,打击刘姓宗室,极力扶植外戚,擅权揽政,历时八年,史称&吕氏之祸&)。  六月二十一日,长孙皇后崩于立政殿,年仅三十六岁。  长孙皇后生前曾经编纂了一本有关古代妇女言行得失的书,共三十卷,名为《女则》。但她只是将其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准则,并不是想以此博取声誉,所以一直叮嘱宫人不要告诉李世民。直到她去世后,宫人才把这本书交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睹物思人,泫然泪下,悲恸不已,对近臣说:&皇后此书,足以垂范百世!朕非不知天命而为无益之悲,但入宫不复闻规谏之言,失一良佐,故不能忘怀耳!&(《资治通鉴》卷一九四)&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长孙皇后的早逝对李世民而言都是一个莫大的损失。晚年的李世民之所以在政治上和生活中都犯下许多错误,未能做到&慎终如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外无魏征的犯言直谏,内无长孙皇后的拾遗补阙。假如长孙皇后能够伴随李世民走得更远一点,共同走完人生岁月,那么,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李世民千古一帝的形象一定会更加完美,而贞观的历史无疑也会更加璀璨!
唐朝梅妃有无其人?
  梅妃是个广为流传的人物,尤其是她的诗《楼东赋》、《一斛珠》,更是为后人所传诵。  蔡东藩的《唐史演义》说,唐明皇:&命高力士出使江南,搜访美女。力士沿途考察,少有当意,辗转至闽中莆田县,方得了一个丽姝,急忙选归。这丽姝叫作江采苹,父名仲逊,家世业医,采苹生年九岁,能诵《二南》,且语父道:&我虽女子,当以此诗为志。&及年将及笄,更出落得丰神楚楚,秀骨姗姗;更兼文艺优长,能诗善赋,一经选入,大见宠幸。&&玄宗因她所好,戏称她为梅妃。妃尝撰萧、兰、梨园、梅花、风笛、玻盂、剪刀、绮窗入赋,无不工妙。&后杨玉环入宫,唐明皇贪新厌旧,沉湎女色,梅妃失宠独处上阳东宫。她郁郁不欢,乃作《楼东赋》,赋云:&玉槛尘生,凤奁香殓。懒蝉鬓之巧梳,闲楼衣之轻缘,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漂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扬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忆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鹢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悉吟未之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玄宗读罢,想起旧情,深为怅然,遂取出珍珠一斛,暗地里托人送给梅妃。梅妃不受,又写了七绝《一斛珠》:&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蔡东藩撰写这段稗史轶闻所根据的是唐曹邺的《梅妃传》,此传载:梅妃姓江名采苹,莆田人,唐开元中(713 &741 年)被选入宫,大见宠幸。性不喜铅华,淡妆雅眼,而自然明秀。能作惊鸿舞,尤长诗赋,癖爱梅花,明皇戏呼为&梅精&,号为&梅妃&。后杨玉环入宫封贵妃,迁梅妃居上阳东宫,乃作《楼东赋》,上尝思念,封贡珠一斛密赐之,她赋诗辞谢,上命乐府度以新声,赐曲名《一斛珠》。安禄山乱,长安城破,她死于兵。乱平,明皇自蜀归,求得妃画像,亲题七绝一首。后得妃尸于温泉池畔梅树下,肋有刀痕,乃命以妃礼改葬。  可是梅妃到底有无其人还是一个难解之谜。梅妃故里在现在的福建省莆田县黄石乡江东村。今村犹有江姓族,当地建有她的庙宇&&&浦口宫&,是乡人为纪念她而建的古建筑物。民间流传说,江采苹自幼貌丑,是个放鸭女子,选官到乡时,她不及躲藏惊倒在地,而爬起来时,容貌竞赛过西施,故被选中。乡人称她为&江东妃&。此说与曹邺所描述的梅妃是个能诗善文的女子相去甚远。从地理演变上来看,莆田地处沿海,它在古代原为兴化湾的一部分,后因兴化湾海水后退,海岸上升,加上木兰溪、延寿溪、荻芦溪等泥沙的冲积而成,最初名曰&蒲田&,在古时县境内多水,菖蒲繁盛,后因筑堤围田,才去水旁为&莆&,改为&莆田&。旧志载本县在梁陈时代(公元六世纪),海潮涨时还可以涌到城南南山麓广化寺前,西门外之泗华陂前和黄石东北的大龟屿附近。所以唐明皇在位的时候(685 &762 ),江东村这个地方可能还不曾存在。据史料分析,有关梅妃事迹《旧唐书》、《新唐书》均不载,只见于《开元天宝遗事》、宋邑人李俊甫《莆阳比事》著录、刘克庄亦有咏《梅妃》诗。新、旧唐书中也没有高力士使闽的记载,而曹邺的《梅妃传》中却说:&高力士使闽粤,选归侍明皇。&蔡东藩在撰写梅妃故事时,遇到正史和稗史的记载有出入,而又难以抉择,则取存疑或折衷的方法,并加注曰:&是回叙梅妃事,副本据曹邺《梅妃传》,所称汉邸,考诸唐宗室诸王传中,当时无封汉王者,或谓即广汉王褕,未知孰是。&鲁迅先生曾对《梅妃传》加以考证,认为江采苹系虚构的人物。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梅妃传》归之&宋之志怪及传奇文&之类。他说:&《海山记》已见于《青琐高议》中,自是北宋人作,余当亦同,今本有题唐韩侂撰者,明人妄增之。帝王纵恣,世人所不欲遭而所乐道,唐人喜言明皇,宋则益以隋炀,明罗贯中复撰集为《隋唐志传》,清褚人获又增改以为《隋唐演义》。《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图画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谓为江氏名采苹,入宫因太真妒复见放,值禄山之乱,死于兵。有跋,略谓传是大中二年所写,在万卷朱遵度家,今惟叶少蕴与予得之;末不署名,盖亦即撰本文者,自云宋叶梦得同时,则南渡前后之作矣。今本或题唐曹邺撰,亦明人妄增之。&鲁迅先生认为此传是明代人随便加上的,正如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尚有无名氏之《梅妃传》一篇,写江采苹(梅妃)与杨贵妃争宠见放的故事,无作者名。文中以杨、梅对称而同情梅妃的遭遇,其不满杨贵妃专权之意自很明显。&&明人题为唐曹邺作,不可信。&  1962年冬,郭沫若同志途次莆田时,曾写了一首《途次莆田》的诗。诗日:&荔城无处不荔枝,金复平畴碧复堤。围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库四时宜。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看来,郭老对梅妃这个人物也是持谨慎的态度。  &梅妃&有无其人?一时尚难定论。
唐朝梅妃一代清丽佳人江采苹
&一代清丽佳人江采苹  江采苹(梅妃)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妃江采苹淡装雅服,姿态明秀,风韵神采,无可描画,她精通诗文,自比东晋才女谢道韫,尤擅长舞蹈,表演《惊鸿舞》颇负盛名,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赞赏推崇。  传为唐代曹邺所作的《梅妃传》记载江采苹最详细。梅妃姓江名采苹,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父江仲逊,世代为医。江采苹聪明过人,9岁时就能诵读《诗经》中《周南》、《召南》等诗篇,并对父亲云:&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江仲逊便以《诗经&召南》里《采苹》一诗的题目为女儿名字,表示对女儿的期望。  唐玄宗开元中(713&741年),太监高力士出使到福建、广东一带,见到丰神楚楚、秀骨姗姗的江采苹,就收她选入宫中服侍唐玄宗,大受宠幸,唐玄宗自得江采苹,视宫中粉黛如尘土。江采苹癖爱梅花,所居之处遍植梅树,每当梅花盛开时,赏花恋花,留连忘返,唐玄宗戏名曰梅妃。梅妃不仅以美貌受宠,更以表演《惊鸿舞》得到乐舞行家唐玄宗的专宠。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据王克芬《梅妃与<惊鸿舞>》一文考证,《惊鸿舞》可能有描绘鸿雁飞翔的动作和姿态,这种模拟飞禽的舞蹈,在我国有深远的传统,相传原始社会时期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中的&凤凰来仪&,当是人模拟鸟类动作的舞蹈;战国青铜器上有人扮鸟形的舞蹈图像;汉代百戏中有扮大雀而舞的记载;汉画像石中也有人扮鸟形舞蹈的画面,这些舞蹈大都穿着笨重的鸟形服饰道具,舞蹈起来很不方便。而梅妃的《惊鸿舞》可能着重于用写意手法,通过舞蹈动作表现鸿雁在空中翱翔的优美形象。唐代诗人刘禹锡《泰娘歌并引》诗中,描写歌舞伎泰娘云:&长鬓如云衣似雾,锦茵罗荐承轻步。  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看来《惊鸿舞》在当时广为流传。唐代人常以&惊鸿&来形容舞态优美轻盈,作为舞蹈美的审美特征。唐代诗人李群玉《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诗云: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翩如兰苕翠,婉如游龙举&&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坠耳时流盼,修据欲溯空,唯愁提不住,飞去逐惊鸿。&由此观之,《惊鸿舞》一定是极富优美韵味的舞蹈,舞姿的轻盈、飘逸、柔美、自如,人们可以想像而知。明代裘昌今《太真全史》卷首有幅木刻插图,题为《惊鸿舞》,描绘梅妃身穿长袖舞衣,长裙曳地,肩披长巾,正在做纵身飞舞动作,犹如惊飞的鸿雁,这就是明代画家想象中的《惊鸿舞》。  梅妃的境遇也十分不幸。唐玄宗夺媳杨玉环入宫封贵妃,梅妃成了杨贵妃的情敌,柔和善良的梅妃远非杨贵妃的对手,渐渐失宠,又被杨贵妃设法贬入冷宫上阳东宫,曾作《东楼赋》以抒心中哀怨。唐玄宗偶于兴庆宫中花萼楼思念梅妃,派人悄悄送给梅妃贡珠一解,梅妃吟诗辞谢,《谢赐珍珠》诗云: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唐玄宗读后怅然不乐,令乐府为诗谱上新曲,曲名叫《一斛珠》。这首诗曾由歌德从英译本译为德文、发表在《艺术与古代》杂志上,是中国古诗最早译为德文的一首。安禄山叛乱,长安城陷,梅妃死于乱兵之手。唐玄宗自蜀归长安后,求得梅妃画像,并亲题七绝一首。后来在温泉池畔梅树下发现梅妃尸体,胁下有刀痕,唐玄宗以妃礼改葬。一代丽人才女的不幸遭遇,得到人们的深深同情。  有关梅妃事迹还见于宋代莆田人李俊市《莆阳比事》、宋代诗人刘克庄亦有咏《梅妃》诗,明代乌程人吴世美根据《梅妃传》创作有《惊鸿记》传奇,因剧中写梅妃作《惊鸿舞》,故名《惊鸿记》,明清两代关于隋唐的一些如《隋唐演义》等均有梅妃故事,清代戏曲家洪升《长生殿》也写到梅妃,蔡东落《唐史演义》写梅妃故事时依据曹邺的《梅妃传》,今日京剧舞台上有《梅妃》一剧,《中国名人名胜大辞典》,收梅妃作为历史名人加载。  梅花,以其清雅脱俗、孤傲高洁,曾受到无数文人雅士的钟爱和赞赏。吟梅颂梅的诗词也无以数计,但要说到真正的知梅嗜梅,并将梅品溶入自己灵魂的,莫过于唐玄宗宠爱一时的梅妃江采苹了。  江采苹是福建莆田珍珠村人,出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父亲江仲逊是一位饱读诗书又极赋情趣的秀才,且精通医道,悬壶济世,是当地一位颇有名望的儒医。江家家境富足,只生有江采苹一人,却并不因为她是个女孩、断了江家香火而不悦,反而倍加珍爱,视为掌上明珠。早在江采苹初解人事时,不知是什么契机而爱梅如狂,深解女儿性情的江仲逊不惜重金,追寻各种梅树种满了自家的房前屋后。深冬临春的时节,满院的梅花竞相开放,玉蕊琼花缀满枝桠,暗香浮动,冷艳袭人,仿佛一个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神仙世界。幼小的江采苹倘佯在梅花丛中,时而出神凝视,时而闻目闻香,日日夜夜陶醉在梅花的天地中,不知寒冷,不知疲倦。在梅花的熏染下渐渐长大的江采苹,品性中深深烙下了梅的气节,气度高雅娴静,性格坚贞不屈,刚中有柔,美中有善;配上她渐渐出落得秀丽雅致的容貌、苗条颀长的身段,仿佛就是一株亭亭玉立的梅树。  生长在书香门第,她父亲又极赏识她的颖慧,自小就教她读书识字、吟诵诗文,江仲逊曾向友人夸口道:&吾虽女子,当以此为志:&唐朝时期人们思想较为开放,加之江仲逊是一位开明秀才,因此,对女儿寄予如此重望是不足为怪的。江采苹确实不享父望,九岁就能背诵大本的诗文;及笄之年,已能写一手清丽俊逸的好文章,曾有&萧兰&、&梨园&、&梅亭&、&丛桂&、&凤笛&、&破杯&、&剪刀&、&绮窗&等八篇赋文,在当地广为人们传诵和称道。除诗文外,江采苹对棋、琴、书、画无所不通,尤其擅吹奏极为清越动人的白玉笛、表演轻盈灵捷的惊鸿舞,是一位才貌双全的绝世女子。因此,远近的年轻人都感叹道:&不知谁家儿郎有此福气,能够娶得江采苹为妻,真是三生有幸啊!&  最终这朵惹人爱慕的梅花落到谁家园中了呢?这有福气的儿郎不是别人,正是风流豪迈一世的当朝皇帝唐玄宗。  身处遥远南国的江采苹为什么会进入皇宫为妃呢?这得从高力士替唐玄宗选美说起。当时正值玄宗开元盛世,才识盖世的唐玄宗李隆基治国有方,国家兴盛,四海承平,内有贤相,外有名将,一派昌荣之景;志满意得的唐玄宗渐渐开始追求享乐,优游宫苑,享受声色犬马之乐。于是扩建宫室、创设梨园、广征美女、巡幸狩猎,无不穷奢极欲,极尽铺张豪华之能事。岁月在安乐中飞快地流逝,朝廷名相姚崇、宋璟,及得力大臣张说、王琚等相继谢世,接着韩休、张九龄等素为唐玄宗所敬畏的大臣也先后告老还乡。一时朝中得力之臣锐减,唐玄宗似乎失去了可以自如挥洒的臂膀,不由地产生了萧瑟垂暮之感,曾豪壮一时的他也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奈。紧接着,深受玄宗宠爱的萧淑妃因产后血虚突然离开了人世,这一打击对唐玄宗而言,绝不亚于失去众贤臣;别看唐玄宗是一个位极至尊的雄杰人物,却极重儿女之情,虽有后宫佳丽数千人,却对萧淑妃情有独钟,心灵最深层的爱系挂在萧淑妃身上。萧淑妃的卒亡使唐玄宗不胜悲痛,曾一度失去了对儿女之情的兴致,焚烧了宫中的珠玉锦绣,放出宫女数千人,自己则沉缅于往日的追忆之中,日见衰萎。面对唐玄宗的景况,玄宗的心腹宦官,曾经屡参机要政事、迭建奇功、倍受重用的高力士,不免忧心忡忡,担心玄宗从此一蹶不振;于是,力劝唐玄宗征选天下绝色多情美女,借以改变目前枯寂的心境。  唐玄宗被高力士劝说得动了心思,但他认为,如果按惯例由各郡、州、县推选美女。选出的不过是些庸脂俗粉而已,于是改由高力士亲自出马,选人在精不在多,而且要在秘密中进行,不必惊扰地方官府,就这样,高力士领了密旨,轻车简从秘密出京,从汉江顺流向东,经江汉、广陵、钱塘而至闽地,各处明察暗访,着力搜寻,却终无满意的人。到了闽地后,一日在茶楼品茶,实际上也是为了探听一些社会上的风闻。突然听到一群儒雅的年轻茶客提到江采苹,众口一致地称赞她才貌无双、知书达礼、性情温婉、清秀脱俗;高力士心中不由暗喜,想到:&这正是皇上此刻最需要的女人啊!&  于是,高力士来到珍珠村,暗中观察了江采苹好几天,认定果然是一个清丽绝世的女子。他接着以宫廷特使的身份来到江家,表明来意,江家自然也只有应承的份。于是以重礼相聘,携江采苹回来长安。到长安时,正值梅花盛开,高力士早已探知江采苹性喜梅花,人品又可与梅花比洁,为了使人与花相得益彰,他特意在梅林深处安排下酒宴,请唐玄宗临视江采苹。唐玄宗龙驾停在梅林旁,徒步进入梅林,凉风微拂,清香袭面,玉凿冰雕般的梅花映入眼帘。困郁已久的他感觉到一丝怡人的清新。待见到江采苹,只见她淡妆素裹,含羞低眉,亭亭立在一株盛开的白梅下,人花相映,美人如梅,梅如美人,煞是清雅宜人,唐玄宗顿时心喜,积郁为之烟消云散。在美人的陪侍下,唐玄宗开怀畅饮,江采苹言语文雅,性情温柔,使唐玄宗感到一种温馨的抚慰,对她产生了深切的爱怜之意。待问到江采苹擅长何艺时,采苹回禀能吹笛。于是命人取来白玉笛,朱唇轻启,吹出一段《梅花落》,笛声清越婉转,吹笛人仪态万方,四周的梅树随着笛音不时撒落几许花瓣,唐玄宗仿佛置身于琼楼玉宇,不知是天上、还是人间。随后,江采苹又奉旨表演了一段惊鸿舞,身影轻如飘雪,衣带舞如白云,使得唐玄宗不知不觉地又进入了另一个幽雅灵逸的世界。从此,唐玄宗对江采苹爱如至宝,大加宠幸,封其为梅妃,命人给她所住宫中种满各式梅树,并亲笔题写院中楼台为&梅阁&、花间小亭为&梅亭&。后宫佳丽虽多,唐玄宗自此不复他顾。  唐玄宗是个重感情的人,对兄弟十分友爱,宋王成器,申王成义,是玄宗之兄;歧王范、薛王丛是玄宗之弟。玄宗即位之初,时常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不时设宴与兄弟同乐,还曾在殿中设五帏,与各王分处其中,谈诗论赋,弹奏丝竹,议谋国事,相处得十分融恰。唐玄宗获得梅妃后,迫不及待地想介绍给他的诸位兄弟,于是特设一宴招待诸王,席间他得意地向兄弟们称道:&这是梅妃,朕常称其为梅精,能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今宴诸王,妃子可试舞一曲。&  梅妃先是吹奏白玉笛一曲,笛音曲折婉转,引人神驰。宋王成器也善吹笛,歧王范善弹琵琶,玄宗更是妙解音律,五位兄弟都十分领会梅妃笛声的神韵。笛声刚落,梅妃又翩翩起舞,漫舞轻回,如惊鸿般轻盈,如落梅般飘逸,五人又看得如痴如醉。  舞罢,唐玄宗命人取出珍藏的美酒&瑞露珍&,让梅妃用金盏遍斟诸王,当时薛王已醉,恍惚中被梅妃的仪态迷住,一时神魂颠倒,竟然伸出脚来,在桌下勾住梅妃的纤足纠缠不放。梅妃竭力保持镇静,不动声色使力争脱,转身躲入梅阁不肯再出来。玄宗发觉后问道:&梅妃为何不辞而去?&左右答称:&娘娘珠鞋脱缀,缀好就来!&等了一会,不见出来,玄宗再次宣召,梅妃派人出来答复说:&娘娘突然胸腹作痛,不能起身应召。&没有梅妃助兴,这一夜的兄弟宴乐也就到此结束了。  娴淑识体的梅妃并没有把薛王调戏她的事张扬出来。但是薛王第二日早晨酒醒,想起昨夜宴席上的荒唐行为,不禁大为惊惧,于是袒肉跪行来到宫中,向玄宗请罪,羞愧地说:&蒙皇上赐宴,不胜酒力,误触皇嫂珠履,臣本无心,罪该万死!&唐玄宗宽容道:&汝既无心,朕也就不予追究。&事后,玄宗回后宫问起梅妃,梅妃情知薛王是酒后失态,所以不愿意让玄宗知道,担心影响兄弟之情,玄宗问她时,她还竭力否认。见她如此顾虑皇家骨肉之情,大度地息事宁人,唐玄宗对她不由得又产生了一种既爱且敬的心意。  又一个霜冷梅开的日子,一同踏雪尝梅的唐玄宗对梅妃说:&久闻爱妃才高,入宫前所作八赋,翰林诸臣无不赞叹称绝,卿既然酷爱梅花,何不即景作一梅花诗?&梅妃谦和地答道:&贱妾乡野陋质,怎能有大雅之作,谨以咏梅花小诗一首,聊为陛下佐酒。&随即信口吟出:  一枝疏影素,独抗严霜冷;  早晚散幽香,香飘十里长。  吟完,玄宗正要夸赞,忽然内臣报岭南刺史韦应物。苏州刺史刘禹锡求见,这两位都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儒官,因听说梅妃爱梅,又能吟诗作赋,心生敬慕,特挑选了当地的奇梅百品。星夜兼程,送到长安晋献。梅妃和玄宗都十分高兴,命人植在梅妃院中,重赏了韦应物和刘禹锡,并把梅妃所写咏梅诗赐与二人品尝,两位大家读后赞道:&果然诗如其人,是仙中女子呀!&  这天雪霁初晴,玄宗与梅妃在梅阁临窗赏梅奕棋。梅妃自小精于棋道,两人对奕,玄宗屡屡败北,因而颇有些不悦。善解人意的梅妃起身笑道:&此为雕虫小技,误胜陛下,请不要放在心上;陛下心系四海,力在治国,贱妾哪里能与陛下争胜负呢!&一番话说得入情入理,玄宗也就为之心中释然了,暗暗为梅妃的贤淑达理而欣慰。  梅妃受玄宗专宠达十年之久,这期间,梅妃以自己的品性和贤德影响着唐玄宗,使玄宗以德治国,整个国家继续保持着开元盛世的强盛。开元二十八年,唐玄宗在骊山行宫遇到了自己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一下子被她的美艳和娇媚所迷惑,从此再也不能放下,至天宝四年八月,终于册立杨玉环为贵妃。自从杨玉环进宫后梅妃在玄宗心目中的地位逐渐降低,杨贵妃与梅妃成了并立于玄宗后宫的两株奇葩,如果说梅妃象一株清雅高洁的梅花,杨玉环则以其丰腴娇艳取胜,宛如一株艳丽富贵的牡丹,两人一瘦一肥,一雅一媚、一静一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已过花甲之年的唐玄宗,十几年面对孤芳自赏、淡雅润静的梅妃,不免有些意兴阑珊;而突然出现的杨贵妃,不但丰满性感的体态充满了逼人的诱感,还有她那热烈的情感、媚人的眉目、活泼的性格,就象一团炽热的烈火熏灼着已近暮年又不甘衰老的唐玄宗,深深地吸引着原本充满活力的玄宗。于是杨贵妃与梅妃开始了后宫中的明争暗斗。  杨贵妃接受册封后不久的一天,梅妃写了一首诗送给玄宗,诗云:  撇却巫山下楚云,南宫一夜玉楼春;  冰肌月貌谁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  诗中表面上赞叹杨贵妃的美貌,其实际上是在讽刺她从寿王府中转入皇宫,迷惑皇帝,耽误朝政,并讥嘲她如月般的痴肥。  这首诗被杨贵妃看到后,报以一声冷笑,随即取一锦笺,也写下了对梅妃的评价:  美艳何曾减却春,梅花雪里减清真;  总教借得春风草,不与凡花斗色新。  唐玄宗为她的诗鼓掌称好,梅妃却深知诗中的含意是说她瘦弱不堪,而且也受宠得过头了,那能与新春的鲜花争奇斗妍呢!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这里,唐玄宗的感情重心已由梅妃转到了杨贵妃,梅妃日渐感受到了冷落。然而,性情泼辣的杨贵妃并不就此罢休,时时在玄宗面前数落梅妃的种种不是。终于让梅妃被迫迁入上阳东官,过着形同冷宫的凄清岁月。  杨贵妃象一团火,撩拔着唐玄宗的情欲,使他为之心惑神迷。而且杨贵妃还招来了她的大姐韩国夫人、三姐虢国夫人以及八姐秦国夫人,她们简直就是四株奇香异花,环绕在唐玄宗四周,粉白黛绿,奇幻万千,使得垂垂老矣的玄宗感受到了一种新鲜而强烈的刺激,终日与她们周旋嬉闹,无暇顾及朝政,更没有精力来管上阳东宫的梅妃了。  然而,过度的香艳又让人思念淡雅的好处。唐玄宗虽然有一段很长时间不曾与梅妃见面,但是每当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便不由自主地会想起她的淡妆倩影和贞静悠们的神态来,特别是风晨雨夕和雪飘梅开的时候,常常泛起一股似水柔情与刻骨相思。  又是梅花绽放的季节,唐玄宗漫步梅园,睹花思人,心中暗生一丝悲凉,这天晚上借口身体不适,没去杨贵妃宫中,独宿在翠华西阁。夜深人静,梅妃淡雅的身影象一阵清风似的拂入他的心头,于是密遣一贴身小太监。用梨园戏马到上阳东宫驮梅妃前来叙旧。见到略带惊慌的小太监,梅妃有些吃惊地问道;&既然是陛下宠召,为何要深夜暗中而来?&小太监嗫嚅地回答:&想必是担心贵妃娘娘知道。&梅妃对此大惑不解,心想:&堂堂一国之君,为何如此怕那个肥婆?&  虽然梅妃觉得心中窝囊,但又不忍玄宗久等,还是梳洗打扮了一番,乘马来到了翠华西阁。两人一见,恍惚觉得分别了一个世纪,梅妃更见消瘦而益显清雅,玄宗也比过去略显苍老,一双旧日鸳鸯又相拥在一处了。玄宗轻怜蜜爱,梅妃关切知人,说不尽地缠绵悱侧,不知不觉就相拥坐谈到了金鸡报晓。朦胧的晨光中,阁前突然闪现出金步摇翠,紧随着一阵环佩叮哈,内侍惊报:&贵妃娘娘已到阁前,如何是好?&  唐玄宗闻报一阵惊慌,连忙穿衣起身,抱着梅妃,把她藏到屋内夹墙中。杨贵妃不待宣召,推门而入,劈头问玄宗:&梅精在何处?&玄宗假装若无其事地回答:&不是在上阳东宫吗?&杨贵妃接着狡黠地说:&何不宣来,我们一同到骊山温泉享乐一番!&玄宗不知如何对付了,只好支支晤晤,最后索性装聋作哑。然而一惯骄泼的杨贵妃决不善罢干休,柳眉倒竖,停然大怒道:&肴核狼藉,御榻下有妇人金钗,枕边留有余香,这夜是何人为陛下侍寝,欢睡到日出还不视朝,陛下可去面见群臣,妾在这里等陛下回来。&  唐玄宗见她如此放肆,有些恼羞成怒,拉上锦被面朝床里又故意睡去,悻悻地说:&今日身体不适,不能视朝!&杨贵妃眼看事情闹僵;拿出看家本领,装痴卖娇,哭闹了一番,然后愤愤地回娘家去了。玄宗心里不乐,暗想:&堂堂一个位极至尊、富有四海的大唐天子,竟然受制于一个泼辣的小妒妇,可悲可叹!&  此时,梅妃心里也是这么想:&皇帝召幸妃子,原本是名正言顺的事,何苦深夜密召,现在又躲躲藏藏,象是犯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罪过,究竟是怕什么呢!真的要是当面锣、对面鼓地闹开了。又能怎么样呢?&然而,她这位英武绝伦的皇帝丈夫,居然这样惊慌失措,可见对杨氏惧怕已深,实在让她又怜又恨。杨贵妃走后,唐玄宗和梅妃都觉得兴味索然,玄宗翻身睡去;梅妃在小太监的护送下,匆匆返回冷寂的上阳东宫。  玄宗一觉醒来,已经日上三竿,身边不见了梅妃,一问才知是小太监把她送走了,一股无名的怨气猛然迸发出来,怒气冲冲地命人将小太监推出斩首。可怜这个尚未成年的小太监,在杨贵妃与梅妃的爱情争夺战中,莫名其妙地成了牺牲品。  也许有人会说:&杨贵妃赌气回了娘家,正好把机会留给了梅妃,她可以借机重振旗鼓,把唐玄宗的心又拉回自己身边啊!&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一来是自从杨玉环进宫后,杨家姊妹纷纷得宠,杨玉环虽然暂时离开,另外三个姊妹还是会把唐玄宗紧紧抓住的;二来是这些年唐玄宗的感情重心,已转到杨贵妃身上,并不是能说变就变的;三是梅妃天生们雅贞静的性格,在爱情上不善于主动进攻,因此也就一任良机在眼前溜走了。  梅妃独居上阳东宫,整日无精打彩,郁郁寡欢。这天黄昏,忽闻岭南有驿使到来,梅妃猛然精神一振,以为是象往日上一样,岭南刺史万里迢迢呈献梅树。但久久不见有人来上阳东宫禀告,经打听才知,是呈献荔枝给杨贵妃享用的,因杨贵妃嗜食荔枝,所以岭南派人以竹筒盛着新摘的荔枝,快马飞骑火速送到长安。昨日送梅今送荔,前思后想,怎不叫梅妃黯然神伤,身世浮沉,方知人情冷暖,今非昔比,梅妃不由得泪满衣襟。杨贵妃回娘家不久,唐玄宗不堪思今,派特使把她接回宫中,这次送来的荔枝,也是特地为给她消气的。  冬尽春回,翠率楼上一片花团锦簇,唐玄宗正在这里召见远道前来进贡的扶桑国使者。贡品中有许多晶莹绚丽的珊瑚与珍珠,看得唐玄宗眼花镜乱,这时忽然想到了梅妃,又已是许久不曾顾及她了,于是命左右密封一斛珍珠赐给梅妃,是旧情难忘,也是一种怜悯和补偿的心意。梅妃此时已是心冷至极,突然见到赐品,委屈与怨恨同时涌上心头,连同涌上的还有她清高孤傲的品性,竟然冒着忤旨之险,断然拒绝接受赐品,把珍珠原封不动地退了回去,同时附上诗一首:  柳叶蛾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玄宗见诗怅然不乐,杨贵妃在一旁则添油加醋,说了许多风凉话。玄宗对此百般感慨,觉得诗意幽怨,情意颇深,于是让梨园子弟谱上乐曲,在宫中演唱,名叫&一斛珠&,后世的&一斛珠&曲牌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春去秋来,梅妃在上阳东宫已经度过了十年寂寞岁月,常常对花临月,悲叹流光易逝、青春不再,她不知道玄宗的心目中,是否还有她梅妃的一丝影迹。一天,她特地把高力士找来寻问,高力士劝慰道:&皇帝绝对忘不了梅妃,只是碍着贵妃娘娘的面,无可奈何罢了!&既然皇帝旧情不忘,于是梅妃心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慎重地对高力士说:&我听说汉代陈皇后遭冷落后,幽居在长门宫,曾以千金买通司马相如,为她作了&长门赋&献给汉武帝,武帝见赋动情,陈皇后因而又重受恩宠。今天难道就没有象司马相如那样的才子吗?我也不惜千金,请您为我找一位这样的才子,作赋以感动皇上可以吗?&  在这场爱情的争夺战中,杨贵妃那一方是人多势众,风头正盛;而梅妃这边则人单势薄,眼看已败下阵来。俗话说:&树倒猢狲散&,虽然梅妃是高力士一手选拨出来的,但在梅妃失势的时候,他也不愿再站在梅妃一边而得罪贵妃娘娘。碍着情面,高力士不便拒绝,因而顺水推舟地说:&一时之间,没有合适的人选,娘娘文才绝世,远胜汉代陈皇后,为何不自作一赋献给皇帝呢?&  梅妃觉得他说得在理,求人不如求已,自己心中确实埋着许多感慨需要陈述,干是微笑点头,回房中苦苦构思,写成一篇&楼东赋&:  玉监尘生,风整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闭缕衣之轻练。苦寂寞子恵宫,但注思手兰殿;信标梅之尽落,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飓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风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事;闲庭深闭,嗟青鸟之信修。缅失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游,奏舞鸾之妙曲,乘画益之仙母。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长在,似日月而靡休。何期嫉色庸庸,妒心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手幽宫。思旧欢而不得,相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慵独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夺世才之不工;属然吟之未竟,已响动手疏钟;空长叹而掩袂,步踌躇乎楼东。  赋写成后,梅妃又用心誊正,派人送给唐玄宗。唐玄宗看完&楼东赋&,回忆起如烟的往事,嗟叹良久,更想起梅妃的许多好处,不由地对她心有愧意,连续几天愁眉不舒。杨贵妃知道这件事后,竟气愤地奏称:&梅精江采苹,竟敢惜赋宣泄不满,惹怒陛下,实应赐死!&玄宗颇不耐烦地说:&她无聊作赋,用来抒发心中积郁,通篇毫无谎言狂语,怎么能赐死?&  梅妃苦心经营的&楼东赋&,原本已触动了玄宗的爱怜之心,但经杨贵妃的一搅和,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效果了。梅妃在上阳东宫企盼着&楼东赋&给他带来些命运的转机,但终究象是石投大海,只是开头时泛起些轻微的涟漪,并没有产生预期的震撼效应。  接着,&安史之乱&暴发了,唐玄宗携杨贵妃逃往西南,仓猝之中没有来得及带走上阳东宫的梅妃。后长安陷落,城中一片兵荒马乱,梅妃孤苦无依;既害怕又怨恨,她思量:&昔日曾蒙皇上恩宠,今天虽被抛弃,但也不可辜负君恩,如果不死,必定会被赋寇糟踏。&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之身,本就已对前途失去信心的她,决定自己把自己送向生命的终点。于是,她取了一束白绫,挂在楼前一株古梅树上,然后慢慢把头伸进结好的套中,准备在自己喜爱了一生的梅树上结束自己的一生。就在她气息将绝的时候,突然冲进了一位白衣女子,一身短靠,手持一柄长剑,斩断白绫,救下梅妃,用白驴把她载到了白云山中的小蓬瀛修真观。  后来,杨贵妃被逼死在马嵬坡,军队重振,平息了战乱,收复了京城。这里,唐肃宗早已在灵武即位,玄宗被尊为太上皇,从蜀中返回长安后,闲居在兴庆宫中。英武一世的唐玄宗,已真正进入了暮年,再也无需操心政事,基本上靠回忆打发时光,在往事的追忆中,他最多的就是思念杨贵妃和梅妃。  杨贵妃已无缘再见,而梅妃下落不明。高力士从一个擅长绘画的旧臣手中求得一幅梅妃画像,神情酷似,献给玄宗聊慰思念之情。玄宗见画后,沉默良久,一阵长叹后,提笔在画上题下一首七绝: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懒御得天真;  霜绱虽似当年态,争奈秋波不顾人。  题完后掷笔泪下,回想当年那些繁华似锦的日子,爱妃相伴,情意绵绵;而今却形单影只地蜗居在兴庆宫中,受尽了孤独寂寞的煎熬。失去的太多,处处都使他触目伤情。饱尝失意的他,这时才体会出梅妃冷落在上阳东宫的十余年,是一种怎样的心境啊!  后来有人探来消息,说动乱之中梅妃曾被人救走,应该还活在世上。这消息对唐玄宗而言,就象久处幽暗之中突然射进一线光明,他精神为之一振,随即下诏全国:有知梅妃下落者,立即奏报,必予重赏;有护送来京的,奖予六品官,赐钱百万。并且调遣手下不少人四处探寻。几经周折,最后广平王探得了梅妃的消息,并获得了梅妃的一封亲笔信,信是写给玄宗的,信中历述避乱始末,并满含深情地写道:&残喘余生,朝夕之间与梅同落,若陛下不忘旧情,让我重见君颜,有如落花重缀枝头,是我做梦都不敢想的,伏候圣诏。&  玄宗读信后感怀涕零,迫不及待地在信上批示道:&让她速返宸家,勿复徒悲清夜;缅怀旧情,共话新曲。&  广平王奉诏派遣香车宝马、内监宫女,隆重地迎接梅妃入宫。在兴庆宫中二人相见,梅妃哭拜在地上久久不起,劫后重逢,悲喜交集,情不自禁;玄宗好言抚慰,一边劝梅妃,一边自己也泣不成声。一曲人间的悲喜剧,此时已演到了高潮。  见礼之后,梅妃想依旧回到上阳东宫,玄宗揽住她说:&向来疏远了梅卿,心中殊感不忍,故有珍珠投赠,并非无情;今当重叙旧好,怎么能离开我呢?&梅妃于是留在兴庆宫中,与玄宗重温鸳梦,情深意长。两人相伴赏梅吟月、对弈鼓琴,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的岁月,对中间十余年的事,两人都尽量避而不谈。当时京城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谚;&梅花已逐东风散,梅萼偏能留晚香。&说的就是杨贵妃红极一时之后,终在马鬼坡香消玉陨;梅妃则在受尽冷落后,在兴庆宫又重新伴君得宠。  可惜这样的好景不长,梅妃在战乱流离中拖垮了原本虚弱的身体,回宫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因偶感风寒,体弱无法治愈,最终酿成重疾,半月之后悄悄离开了人世。唐玄宗得梅妃而复失,大哭失声,哽咽地对高力士诉说:&梅妃与朕就象再世姻缘,今又先我而去,命运为何如此悲惨啊?&他用贵妃的礼节厚葬了梅妃,又命人在她的墓地四周种满各种梅树,并亲手为她写下悼文;  妃之容兮,如花斯新;妃之德兮,如玉斯温。余不忘妃,而寄意于物兮,如珠斯珍;妃不负余,而几丧其身兮,如石斯贞。妃今舍余而去兮,身似梅而飘零;余今舍妃而寂处兮,心如结以牵萦。&  梅妃江采苹的一生都与梅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但爱梅,而且将梅的品性溶入了自己的精神,其清雅高洁,不是俗人所能比拟的。在与杨贵妃的爱情争夺战中,她虽然一时屈居下风,但她那种淡雅的风格永远都不会从多情皇帝唐玄宗的心海中抹掉,不论杨贵妃怎样的香艳浓烈,总也掩不住梅花那一缕幽幽的清香。
贞观之治背后真相:隋朝遗产养肥李世民?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巨大年代。  在这个年代里,公民休养生息,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悲,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地步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归,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夸姣年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发明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振振有词地占有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不过是一个圈套。  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员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6口计,全国人员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概直到唐玄宗时才到达。隋开皇九年已垦地步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地步5585万顷。但唐天宝十四年才垦地步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时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距离能够想见。  隋朝时政府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其间闻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督查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消亡了20年,隋文帝现已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一座隋朝粮仓&&含嘉仓遗址。面积达45万多平方米,内探出259个粮窖。其间有一个粮窖还留有现已炭化的谷子50万斤。由此可见隋朝的殷实与强盛。  纵观历史,咱们得出这样的定论:首要,隋唐替换,其间的战役使人员减少约2000万以上,战役完毕,人少地多,人心思安,这是&贞观之治&发生的最重要原因;其次,隋开创了大运河以及科举,大运河的劳民致使隋消亡,但这些却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发生。开创大运河,利在其时,功在千秋。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纵然是真的有啥&贞观之治&,那也是隋朝的功劳。  到了唐高宗李治的时分,遽然有一天,李治心血来潮,问户部尚书高实行:上一年全国增加了多少人员?  高实行答复说:上一年的人员增加,同从前相同,仍是15万户。  李治又问:那咱们国家,如今有多少人员呢?  高实行道:380万户。  李治掐指一算:嗯,如今有380万户,贞观之治一共是23年,每年人员增加15万户,23年的增加人员数目就是360万户&&不对啊。莫非贞观之治刚刚开始的时分,人员总数不过是20万户?  高实行道:横竖也差不了多少。  李治有点醒过神来了:大隋开皇年间,有多少人员啊?  高实行答复:其时的户口总数,是870万户。  李治大惊:你是说隋唐改朝换代时,把全国人员简直杀光了吗?李治寻思了半响,又问道:那隋开皇时,出产的粮食有多少?  高实行道:其时的粮食,满足870万户吃50年。  李治大惊:其时有这么高的出产力吗&&我理解了,贞观之治,就是带着缺乏十分之一的人员,狂吃人家满足50年吃的粮食&&  关于这段对话,在《资治通鉴》中写得明理解白,即使咱们把这段话打上多半的折扣,也能得出这样的定论:隋唐之战,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是恐惧到了极点&&天底下的老百姓,简直要被赶尽杀绝了,余下来的人员,尚缺乏大隋开皇年间的十分之一。而大隋年代抓革新,促出产,出产出来的满足全天下人食用50年之久的粮食,就构成了李世民贞观之治的经济根底。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大唐贞观年间的人员并没有少到如此恐惧的程度,那也不可能到达隋开皇年间的50%,而这就意味着,隋帝国年代现已为他们准备了足足100年的粮食。&  言而总之,史家经过这段记载,通知咱们这样一个隐秘:&贞观之治&与李世民没太大关系,任何人,哪怕是让隋炀帝再回来,也相同会在如此稀疏的人员根底之上,坐享&之治&的社会福利。来源:
揭秘古印度人怎样评价唐太宗
王曰: &尝闻&&有秦王天子,少而灵鉴,长而神武。昔先代丧乱率土分崩,兵戈竞起,群生荼毒,而秦王天子早怀远略,兴大慈悲,拯济含识,平定海内,风教遐被,德泽远洽,殊方异域,慕化称臣,氓庶荷其亭育,咸歌《秦王破阵乐》。闻其雅颂,于兹久矣。盛德之誉,诚有之乎?大唐国者,岂此是耶?&  对曰&然。&&大唐者,我君之国称。昔未袭位,谓之秦王,今已承统,称曰天子&&&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五》  唐僧陈玄奘在印度取经,游学十余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开创者,亦称戒日王。戒日王于公元642年在其国都曲女城为唐僧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宾主双方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和会谈,情况如何,且看唐三藏在《大唐西域记》里的记载。  据唐僧记载,戒日王朝国力雄厚,其他的不表,光骑着大象的象兵就有六万,马军有十万,幅员遍及整个北印度,而且三十年没有战争。在这次会见中,戒日王问唐僧:&你来自哪里,来这里有什么要求?&唐僧答:&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前来取经。&&&这说法,在《西游记》里面已经是唐僧的口头禅了。  对唐朝音乐有所闻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史上有名的贞观年间,虽然隔着重重雪山和大漠,但那时候的信息还是有流通的,戒日王说起了自己所了解到的唐朝的信息:&听说你们的天子叫秦王,少年时就见识非凡,长大后英明神武。先前天下大乱,国家分崩离析,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你们的秦王早就有了远谋大略,兴慈悲之心,救苍生,平海内。其风俗教化和大德恩泽遍布海内外,四方仰慕称臣。老百姓十分感激,于是演奏歌唱《秦王破阵乐》。我们这边听到关于他的赞颂,已经很久了,关于他的盛德声誉,请问都属实吗?你所说的大唐国,就是指秦王的国家吗?&  这番话透露出当时东亚南亚信息沟通的一些真实面目,戒日王对隋唐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式还是有所了解的,起码他知道隋末天下大乱,也知道秦王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的开创者之一,而且是年少时就起事,在隋末纷争中,以自己的英明神武平定群雄,在创立大唐国的过程中居功至伟。更有趣的是,他还知道贞观年间流行音乐排行榜上有一首叫《秦王破阵乐》的歌曲。当然,毕竟通讯手段有局限,戒日王对于李世民身份的认识,还停留在秦王这个封号上。  其实,戒日王也是一代雄主,和李世民也有相似之处。当他还是一位王子的时候,其兄长就被邻国国王所杀,戒日王励精图治,用六年时间征战天下,不仅报了兄长之仇,而且还统一了整个北印度,臣服了其他的国家,就这点而言,他的经历和李世民很相似。更有意思的是,戒日王也是一位文艺青年,李世民爱玩音乐,戒日王爱写剧本,他写有三部剧本:《钟情记》、《璎珞记》和《龙喜记》,其中还有爱情剧。  所谓英雄惜英雄,戒日王谈起李世民的时候,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其实,李世民和戒日王还经常派使者互动。  听了戒日王的话,唐僧回答说:&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国家叫大唐国,而我们的皇帝在继位之前称为秦王,现在已经登基继位,就称为天子。&纠正了信息中的一些误区。&  这次会见后,戒日王请唐僧骑着大象巡游印度半岛,留下一段佳话。来源:
历史学家曝武则天私生活 曾和女儿共用男宠
历史学家认为:武则天的男宠是女儿安排的&间谍&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一直是人们十分感兴趣的一个历史人物。日前,一本名为《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历史密码Ⅱ》的书出版后,立即吸引了很多读者的目光。此书对武则天的私生活做了细致而另类的研究,介绍了武则天与她的几位花样男宠间鲜为人知的内幕。书中还提到了武则天与女儿太平公主有一个共同的男宠&&薛怀义。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是否如此荒淫?历史学家又是怎么看待她的?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大爆猛料  揭秘一:  第一个男宠曾是&花和尚&  在《解读十大历史另类面孔:历史密码Ⅱ》中提到,武则天14岁入宫后成为太宗的&武才人&,但其实她是太宗皇帝父子俩共同的情人。太宗皇帝死后,武则天入寺为尼,开始一段悲苦孤寂的尼姑生活。就在武则天遭遇人生最低谷时,住在附近白马寺的冯小宝出现了。书中记载,武则天与冯小宝在井台邂逅,冯小宝怜香惜玉,经常帮武则天到井中打水,你来我往,二人就这样熟悉了。由于两人都是半路出家,根本抵挡不了世俗的诱惑,冯小宝又偏偏爱吃肉,经常打山鸡送给武则天吃,就像现在年轻人谈恋爱说的&要俘虏你的心就先俘虏你的胃&。冯小宝三天两头弄好吃的东西偷偷送给武则天,武则天也经常借井边打水之名,与冯小宝幽会。在武则天回宫之后,还经常暗中与冯小宝偷偷摸摸地来往。直到高宗去世后,武则天在后宫广纳男宠,而她那位落难时的知己冯小宝就是她第一个男宠,武则天任命他为侍从,和冯小宝夜夜同枕共眠。  揭秘二:  武则天母女共用一个男宠  冯小宝入宫后,与武则天幽会十分不便,因为他不是士族出身,武则天就想方设法改变冯小宝的身份,赐他姓薛,改名叫薛怀义。不光如此,武则天还让他与太平公主的丈夫驸马薛绍联宗,让薛绍称他为叔父,这就大大抬高了薛怀义的地位。但是得宠的薛怀义并不忠心于武则天,根据书中的爆料,薛怀义在外面包养了很多情妇,还生育了十几个子女,但其中最大的情人不是别人,正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薛怀义成了武则天母女共用的男宠。得到武则天母女的信任后,薛怀义气焰十分嚣张,骄横傲慢至极,还借机打压武则天的其他男宠。武则天此时对他已经逐渐厌恶,而太平公主也劝告武则天,说薛怀义只是市井无赖之徒,根本不值得宠幸,否则会被千秋万代讥笑的。最终薛怀义落得个&乱棍打死&的下场,不仅如此,武则天还命人将薛怀义尸体送到白马寺,烧成灰烬,和在泥里建造佛塔。  揭秘三:  太平公主为她引荐新男宠  薛怀义死后,武则天身边的第一男宠正式&下台&,太平公主见武则天暂时没有特别宠幸的人,便主动将自己的情夫张昌宗兄弟二人推荐给武则天。书中描写的二张兄弟可谓绝色美男,&年近弱冠,玉貌雪肤,眉目如画,身体是通体雪艳,毫无瑕疵,瘦不露骨,丰不垂腴。&武则天见了二张兄弟后,喜形于色,相当满意,立刻把兄弟二人一起纳为男宠。二张兄弟得宠后,还得了官运,先被任为中郎将和少卿,之后还屡屡加官,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分别掌管控鹤监和秘书监。二张兄弟得势之后权倾朝野,身为武则天&后宫&之人,还插手武则天的政务,就连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等人都争着为二人执鞭牵马。仗着武则天的宠信,二张兄弟还在宫中比赛豪奢和残暴,实在是嚣张至极。  揭秘四:  新宠竟与上官婉儿偷欢  虽然二张兄弟深得武则天的宠幸,但是张昌宗和薛怀义一样,并不忠心于武则天,与武则天的心腹丫头上官婉儿有了私情。书中记载上官婉儿长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尤其书法秀媚,格仿簪花。&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心腹丫头,张昌宗侍奉武则天时,她总陪伴左右,此时的上官婉儿正情窦初开,再加上张昌宗姿容秀美,上官婉儿根本无法抵挡他的引诱。有一天,上官婉儿与张昌宗私会调情,正好被武则天撞见,武则天怎能忍受自己的男宠与贴身丫头有染,气愤至极,拔出金刀,插入上官婉儿前髻,弄伤了上官婉儿的左额,愤怒道:&你居然敢接近我的男宠,罪当处死!&幸亏张昌宗替婉儿求情,才得以赦免。此处也留下了一个有趣的典故:婉儿因为额头有伤痕,便在伤疤处刺了一朵红色的梅花来遮掩疤痕,谁知道这额中的红梅使婉儿越显娇媚,宫女们都以此为美,有人偷偷以胭脂在前额点红效仿,渐渐地宫中便有了这种&红梅妆&。  史学家说法  论调一:  男宠其实只是&男朋友&  那么历史上的武则天是否有这么多的男宠相伴,是否真的如此荒淫?历史学家又是如何看待这位女皇帝的呢?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百家讲坛》的主讲人、著名唐史专家孟宪实。对于书中所提的武则天的种种淫史,孟宪实笑说:&武则天确实有很多男宠,历史上也有过相关记载,也有很多历史学家批判过武则天过度荒淫,但我认为不能这么定论,在我看来武则天不过多了几个男朋友而已,不足为奇,更不能说她荒淫。&那是不是武则天也学习古代的男子帝王一下也设立三宫六院呢?对此孟宪实表示:&这个完全没可比性,古代男皇帝的三宫六院的嫔妃都是有名号的,也是皇帝册封的,武则天的男宠则没有任何名号,可以说只是私下偷情的关系,并没有公布于众,而且这些男宠也没有任何封号。&对于当时大臣的上书,要求武则天不要过度招纳男宠,孟宪实表示:&其实这些大臣,包括狄仁杰上书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因为武则天喜爱男宠,而是这些男宠特别是二张兄弟势力过大,威胁到了大臣的利益。到了武则天晚年时,二张常常假借武则天的名义发布圣旨,惹得大臣十分不满,最后大臣们联合起来发动了政变,杀掉了二张。&  论调二:  太平公主派男宠当&间谍&&  孟宪实还认为,太平公主之所以要给武则天推荐男宠,一方面是为了讨母亲欢心,可谓投其所好。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是为了在武则天身边安插自己的&眼线&,这些男宠在一定意义上带有&间谍&的性质,他们要定期向太平公主汇报武则天身边最新的情况。转自:()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初夜:用哭勾住李世民的心
&&武则天在李世民面前大胆、机智的运用了哭这一招,使她从众多的女人中脱颖而出,勾住李世民的心。 &武则天运用了手段见到了皇上 &慈禧用了不少手段才让咸丰帝宠幸身为敌人后代的她。此前的武则天完全可以是她的老师。中国历史上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经历何其相似。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漂亮的女人,他的后宫里美女不计其数。 &十五岁的武则天入宫并没有惹皇上注意,两个多月过去了,她也没有见到皇上。武则天整日呆在掖庭宫里,跟太监学一些规则、礼仪、用语等方面的知识。而和她一起入宫的徐惠因父亲在朝廷为官,有传言说皇上近日要宠幸她。 &武则天经过考虑,她就想了个办法:她要和徐惠拜姐妹,通过徐惠接近皇上。 &于是,武则天每天就千方百计讨好徐惠。这徐惠是一个才女,武则天常常以向徐惠请教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到她的房间,这样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武则天见时机已成熟,便向徐惠提出拜姐妹之事,徐惠答应了。这天晚上,两人穿戴整齐,来到院子里,燃香结拜,并互立誓言,如果双方谁先被皇上宠幸,谁就提携对方,俩人同时到皇上身边才好,可以互相照应,永远不分离。 &几天后,徐惠果然被皇上宠幸。武则天按捺不住喜悦,事情进展的和她预料的差不多,她为自己下一步谋划着,甚至每个细节、每个对话和动作。几天过去了,徐惠一去杳无音信。武则天并不灰心,她了解徐惠的脾气秉性,知道徐惠不会扔下她的。但是,武则天也积极行动,她托太监给徐惠捎信。 &徐惠没有忘记武则天,皇上赏识她的才华,封她为婕妤,住到别处去了。但她一有机会就向皇上说武则天如何好,说得他心里直痒痒。在皇上的眼里,掖庭宫里的新女人们,仍旧是青涩果物,没有散发出成熟的滋味,所以,他也就不太感兴趣。而徐惠常常夸奖的武则天却让他动起了想见见的欲望。
很有趣。&几天后,皇上果然召见了武则天。他被武则天的美惊呆了,从此,便倍加宠幸她。 &武则天通过徐惠见到了皇上。 &把男人当目标,看准目标后而暂时达不到,不妨走一条弯路,拐弯抹角;但是,这条弯路要选好,能直通终点。找人替自己说话,自己说百句,不如别人说一句。女人不求立即和男人达到一种水深火热的程度,巧妙地向男人传递你的信息。 &利用男人身边的女人来接近男人,是最好的办法。试想:一个美貌的女人都说好的女人,怎么能让男人按捺得住不动心呢?这是最有效的活广告。当然,利用女人要施手段,摸透她的喜怒哀乐,要比她聪明。 &男人注重义气,女人注重情意。只要情到意也就不愁了,这时可以随心所欲的利用情来实施意了。 &&曲径通幽&就是这个道理,曲通直,直连曲。 &武则天第一次要陪皇上睡觉。她当然知道,在同辈之间,有许多竞争者。帮她打理的这位老太监也许发觉她对自己的第一次很不安,基于好意,说了些安慰她的话。其中就有徐惠陪皇上的事。 &武则天坦诚的接受了他的好意。可同时,也唤起她不服输的心理,她想一定要超过她们。初更两点,武则天由提着灯笼的太监引导,到当时天子常住的甘露殿。终于能见到皇上了,看着近在咫尺的皇上,武则天的心紧张得快要跳出来了。李世民的动作很粗鲁,完事后,她觉得下身阵阵痛楚,一颗泪珠禁不住滚了出来。 &李世民喜上眉梢,在他的眼里,这眼泪就像稀世珍宝似的,还从来没有人当着他的面哭过。以前,李世民占有的少女不计其数,她们都拼命的忍耐,木偶般的脸上强露出死板的笑。而怀中的武则天却不同,她并不隐藏此时的痛苦,她梨花般娇美的脸颊上泪珠晶莹剔透,闪着妩媚之光,让李世民倍感珍贵,心中非常快慰。 &其实,武则天的哭开始时是情不自禁,当她看到皇上兴奋的样子,决定继续哭下去。喜得皇上爱不释手,他第一次觉得怀中拥有的不是傀儡,而是个活生生的处女。李世民被武则天的眼泪所打动,他亲自给她定号叫武则天媚。 &武则天退出甘露殿时,已接近午夜子时,她由太监背着,回到掖庭宫。她不了解其他宫人的情形,例如徐惠状况。但她本能地知道,自己能使皇上如意,这就足够了,并且已经很好的开始了第一次。&从现在开始,武则天媚要努力作战,坚持到底。&武则天躺在床上告诫自己。过去,她认为男女之间的事是梦一般甜蜜的,是神秘的也是神圣的。现在,她明白这件事近乎粗暴,会带给女人厌恶感和痛苦,她十分扫兴。 &此后,不到三天,武则天就又得到皇上宠召,再度侍候皇上。身体的痛苦虽然很深,但精神上的荣耀,受天子专宠而胜过其他佳丽的荣幸,却使武则天看起来更加容光焕发,美艳动人。 &女人流泪时要看男人的脸 &武则天在李世民面前大胆、机智的运用了哭这一招,使她从众多的女人中脱颖而出,勾住李世民的心。 &第一次接触男人,内心难免会有恐慌,陌生的环境里面对陌生的男人,如何调整心态,以己之软,解男人之悍,征服男人,是每个&不甘心&女人要面对的问题。 &第一次,是开始,也是结束;是句号,也是逗号。如何让这第一次继续,才是重要的。第一次与男人做爱是小本买卖,须用心经营,日后才有发展。 &女人用眼泪能系住男人。但是,女人有泪也不要轻弹,喜欢女人流泪的男人,把泪珠当珍珠;不喜欢的会因此而生厌。女人流泪时要看男人的脸,这叫&女为悦己者容&。 &转自:本文链接: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