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赞领礼品的,领完之后转发朋友圈送礼品的消息怎么不见了

承诺连续5天转发微信有奖
5天过后却说奖品早已领完
这种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广告宣传?
金华晚报报道 记者楼盼 通讯员盛金兔
“去年12月中旬,我们在朋友圈看到,连续转发某家电商场的内容和图片,可领取丰厚的奖励。于是,我们在朋友圈转发了6~8天。后来,我们这些人去领奖时,却被告知奖品早已领完。这不是忽悠人吗?”昨天,来自山西的罗女士、江苏的王先生、义乌的葛先生、黄女士、骆女士、陈先生等6人,一同前往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稠城所投诉,要求义乌某家电商场兑现承诺。
据了解,去年12月19日,义乌某家电商场举办了一场圣诞节促销活动。该活动有两项游戏规则特別吸引人的眼球,一是活动前连续3天转发该家电专卖店的促销广告内容和图片,人人有礼品;二是连续5天在微信朋友圈转发该店促销广告和图片,每人可凭该活动截图均可到门店领取高档电炖锅一只。于是,许多市民纷纷转发。
去年12月27日~28日,罗女士、王先生、黄女士、陈先生、骆女士、葛先生等人,先后多次打电话或直接上门领取奖品。然而,商家的答复是大奖早已领完,并对他们的诉求置之不理。“商家在既没有公布奖品数量,更没有规定领取奖品截止时间的情况下,难道就一句奖品早已领完,就可以推卸责任吗?”罗女士、王先生等人忿忿不平。
接到投诉后,稠城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立即召集双方调解。工作人员认为,商家在微信广告中承诺可以免费领奖品,但参与活动的市民到实体店却领不到奖品,这明显是欺骗消费者的虚假广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商家发布虚假广告,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广告费用3~5倍的罚款,广告费用无法计算或者明显偏低的处20~100万的罚款。专卖店负责人听说要罚款100万元时,吓傻了。他连忙向每一个消费者道歉,并承诺赠送高档电炖锅。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经营者:在节日促销活动时,通过电子信息微信和网络发布的各类免费领奖促销广告,必须严格按照《广告法》的规定,所发布的广告必须真实合法有效,必须兑现免费领奖的承诺,同时,免费领奖应发布说明领取奖品的数量,领取奖品的有效截止时间,这样才能避免消费纠纷的发生,否则,如果免费领奖不兑现,一旦构成虚假广告违法事实,商家将受到依法重罚。
微信号:jinhuawanbao
扫描或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求点赞”、“积够××个赞,就送礼品”……玩朋友圈的同学肯定都遇到过这样的活动,但很多人费了好大劲集满了赞,领礼品时却发现无法兑现。
    昨天,永康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提醒,消费者在参加这类活动时,一定要看清条款,切忌盲目跟风。
    集赞后去领游泳券
    发现要另交钱
    应女士是永康人,前两天,永康一家婴童会所推出了一项活动,转发会所的宣传活动,邀请朋友点赞,集满一定数量后,就能免费领取游泳券。
    按照活动规则,集满28个赞,能获得价值290元的游泳券一份;集满68个赞,则能获得价值2280元的游泳券一份。
    应女士给朋友群发消息,让他们帮她集满68个赞。
    可是当她去店里领优惠券时,店方却告诉她,要另外加钱。原来,店方价值2280元的游泳券是分成51张券发的,每张券可以免费游泳一次,但要另付15元。
    也就是说,为了拿到2280元的优惠券,应女士还要自掏腰包765元。
    “太可恶了。宣传时不讲明白,现在又要支付额外费用,这不是虚假宣传吗?”最后,应女士放弃了购买。
    昨天下午,记者也联系上了店方。店方说,在宣传中他们是没说要加钱,但是他们留了联系方式,就是让消费者咨询的。另外,平时洗澡券要卖到60元一张,现在卖15元一张,优惠力度还是很大的。
    集赞来的情侣写真
    最久要等3年
    小章是名90后,金华人,新婚不久。
    今年4月9日,她参加了金华一家摄影会所“积赞就送个人写真、情侣照、婚纱照”的活动。
    按照规则,她和老公发动朋友,分别集满了39个赞,获得价值1399元的情侣照一套。
    4月16日,小章去兑换活动套餐,店方告诉她要交200元拍摄保证金,选片日会全额退还。
    交钱后,小章才发现,这个预约拍摄的有效期为3年。而店方送出了888份套餐,也就是说要消化这些套餐,接下来3年内,店方平均每个工作日就要拍一套。
    “3年后,不知道店还在不在。什么时候能拍摄,店家不给承诺,要看到时预约。”她算了一下,通过这个活动,店方已经收取了近20万的保证金。
    商家要明确规则
    不能诱导消费
    永康消保委工作人员说,在朋友圈进行宣传时,商家应该写明活动的规则以及限制条款,不能进行诱导消费,或者进行虚假宣传。
    在“积赞就送”活动中,用户点赞付出了劳动,也对商家进行了宣传。商家有义务按照约定的内容,提供相应的商品或服务。
    永康市消保委提醒消费者,朋友圈“积赞就送”是一种新型营销。消费者参与时,最好选择有本地实体店的商家发起的活动。一般涉及价值较小的活动,可信度会高一些。
    同时,消费者也要仔细了解活动规则,阅读其背后绑定的合同条约,切忌盲目跟风。在消费中遇到纠纷的,可以向当地12315投诉。
    (记者 陈久忍)
责任编辑: 王雅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朋友圈推荐好友送礼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