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功有力

             
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小毒。归肺经。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苦。”
③《品汇精要》:“味苦甘,性温,有小毒。”
归经:入肺、肝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经。”
②《玉楸药解》:“入足厥阴肝经。”
③《本草求真》:“入肝、脾。”
④《会约医镜》:“入肝、肾二经。”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
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①《神农本草经》:“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
②《本草拾遗》:“浸酒去风,补益。”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腰脚。治瘰疬、疥癣及瘙痒。”
④《本草蒙筌》:“止头痛善通顶门,追风毒任在骨髓,杀疳虫湿匿。”
⑤《本草正》:“治鼻渊。”
⑥《本草备要》:“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
⑦《玉楸药解》:“消肿开痹,泄风去湿。治疥疠风瘙瘾疹。”
⑧《要药分剂》:“治鼻息。”
⑨《会约医镜》:“疗诸痔。”
⑩《本草再新》:“治目痛。”
⑾《本草汇言》:耳实,通巅顶,去风湿之药也。甘能益血,苦能燥湿,温能通畅,故上中下一身风湿众病不可缺也。
⑿《本草正义》:苍耳子,温和疏达,流利关节,宣通脉络,遍及孔窍肌肤而不偏干燥烈,乃主治风寒湿三气痹著之最有力而驯良者。又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为头风病之要药。而无辛香走窜,升泄过度,耗散正气之虑。以视细辛、羌活等味,功用近似,而异其态度;即例以川芎、白芷等物之以气为胜者,犹难同日而语,但和缓有余,恐未易克日奏功耳。
〖功效应用〗:散风除湿,通窍止痛,主治风寒头痛,鼻渊头痛,风湿痹痛,四肢拘挛,风疹瘙痒,疥癣麻风。
〖药材用法〗:煎服,3~10g。或入丸散。
〖使用禁忌〗:血虚头痛不宜服用。过量服用易致中毒。
苍耳子的作用:
 1. 抗菌作用:体外实验证明: 苍耳子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乙型链球菌有抑制作用, 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制作用。
 2. 对呼吸、血压及心脏的作用 苍耳子注射液静脉注射能使麻醉兔及狗的血压下降, 并明显增加呼吸幅度和频率.对清醒状态的家兔也具有兴奋呼吸和降压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出现短暂的抑制作用。
 3. 镇咳作用 用苍耳子煎剂给小鼠灌胃对二氧化硫(SO2)及氨水所引起的咳嗽有止咳作用。
 4. 对血糖的影响 苍耳子中的甙类物质AA2能使正常动物的血糖下降, 但不能降低四氧嘧啶所引起的大鼠高血糖.苍耳子中所含甙类性质的鼠李糖, 不但不能增加动物肝糖元的形成, 反而促进糖元减少.如果先注射鼠李糖, 以后再注射肾上腺素, 则后者的血糖升高反应减弱或消失.这可能是由于鼠李糖已使肝糖元减少所致.
苍耳子的功效:
  ①降血糖:所含白色结晶性甙(C31H-48O24S2)1mg/kg,可使正常家兔血糖下降。
  ②对呼吸系统作用:苍耳子100%煎剂0.3ml/只灌胃,对小鼠有镇咳功效;15ml/kg对兔无祛痰作用。酊剂注射,对蛙有呼吸兴奋作用,大剂量则为抑制功效。
  ③对心血管作用:苍耳子注射液静注,对兔、犬均有短暂降压功效。
  ④抗炎作用:本品所含的二萜羟酸苍术甙经大鼠角叉菜胶水肿试验表明有抗炎功效。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口服LD50分别为2.9,5.3和350mg/kg。
  ⑤苍耳子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功效,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菌功效。
  ⑥毒性:经分析,苍耳子油(曾加热到120℃)及其所含蛋白质(不溶于水且在提取过程中变性者)无明显毒性,而从脱脂部分制得的水浸剂毒性很大。从水浸剂中分离出一种甙类,可能是苍耳子的主要毒性成分。水浸泡后之残渣则毒性减少或无毒性。经高热处理后,如炒焦炭化,可破坏其毒性。小鼠1次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0.93g/kg,大鼠、小鼠、豚鼠及家兔对不同途径给药的中毒表现基本相同,如活动减少,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不规则,死前呼吸极度困难,伴有阵发性惊厥。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各种动物中毒后损害的主要脏器,除程度上的差异外,基本病变相同。肝脏退行性变或坏死;肾脏曲管上皮浊肿,管腔内有蛋白管型;肺和脑充血、水肿,心脏轻度浊肿。其中肝损害最为严重,与四氯化碳损害相似,故认为种仁浸剂中毒的主要原因为肝脏坏死,继发的脑组织水肿所致的惊厥,可能为死亡的直接原因。异丙嗪对中毒的家兔及豚鼠有预防及治疗的效果。磷脂、dl-甲硫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C、维生素K3、维生素B12、苯海拉明、氨茶碱或葡萄糖亦有一定的效果。士的宁对家兔亦有一定疗效。阿托品、可拉明、氯丙嗪、巴比妥及去甲肾上腺素等则无效。也有人认为,动物中毒后发生的强烈阵发性惊厥,与苍耳子中所含的甙类物质使血糖显著的降低有关,注射大量葡萄糖,可缓解惊厥并延长寿命。苍耳子作成的酊剂能增强蛙的呼吸运动,大量即抑制呼吸。
  苍耳子煎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某些抑菌作用,其丙酮或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红色毛癣菌也有抑菌功效。
  附药 苍耳草
  为苍耳的茎叶。性味苦、辛,微寒。有小毒。功能祛风,清热,解毒。主要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急等症。可调和作羹,如苍耳叶羹。又可用於麻风、疔毒、皮肤瘙痒诸症。本品有毒,内服不宜过量,亦不能持续服用。用量6~15g,水煎或熬膏及入丸散。外用适量。本品散气耗血,不宜於虚人。
  1. 治疗细菌性痢疾 苍耳子每日120~150g, 水煎, 分3~4次内服(治疗106例);或每日用鲜干苍耳子、叶60g, 水煎, 分3~4次内服(治疗4例).共治疗11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 其中1例服药后发生呕吐而未用, 其余109例均获治愈, 治愈率为99.1%.平均治愈天数为5天.〖新中医 1984;(9): 18〗
  2. 治疗泌尿系感染 苍耳子250g(炒焦), 加水600ml, 煎取药汁400ml, 再加红糖100g, 1次服用, 小儿用量酌减.治疗28例, 痊愈20例, 好转6例, 无效2例.〖内蒙古中医药 1991;10(2): 11〗
  3. 治疗腰腿痛 将苍耳子制成30%针剂, 每次用2~4ml于痛点注射, 隔日1次, 10次为1疗程.治疗腰部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肥大性腰椎炎、腰椎隐裂等引起的腰腿痛163例, 总有效率为89%.一般3~5次奏效, 最快者注射一次后即减轻.对急性腰部扭伤或腰肌劳损疗效较好;对于骶椎隐裂及肥大性腰椎炎所致的腰痛, 疗效不稳定.〖中草药通讯 1972;(2): 50〗
  4. 治疗腮腺炎 苍耳子加水煎服, 每日4次, 连服3天.新生儿每天3g, 1~2岁5g, 以后每增加2岁即增加5g, 14岁以上30~45g.一般轻症服2~3天即可, 重症可配合苍耳草叶捣烂敷患处.有合并症者配合其他疗法处理.〖江西医药 1961;(10): 31〗
  5. 治疗疮疖 苍耳子、牛蒡子、生大黄、金银花 蒲公英各9g, 土茯苓30g, 每日1剂, 水煎分2次服.连服4~8剂.治疗疮疖30例, 均获得良好效果.但不适用于糖尿病引起的疮疖.〖湖南中医杂志 1976;(5): 55〗
  6. 治疗牛皮癣 苍耳子15~24g, 防风9~12g, 乌梢蛇、当归、赤芍、白蒺藜各9~15g, 丹皮9g.温水浸泡1小时, 文火煮沸后再煎30分钟, 连煎2~3次, 取汁350~400ml, 分3次口服, 每日1剂.治疗牛皮癣26例, 治愈14例, 显效5例, 无效7例.一般服药20剂即可控制.〖中医杂志 1983;(12): 42〗
  7. 治疗寻常疣、扁平疣 苍耳子10g, 浸泡于75%酒精50ml内, 密闭7日, 取液备用.用棉球蘸药液涂抹患处, 每日数次.寻常疣用药10日、扁平疣用药7日, 多于停药15~20日疣自行脱落.治疗104例, 痊愈98例, 好转5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99.1%.〖新中医 1992;(5): 22〗
  8. 治疗下肢溃疡 苍耳子60~120g, 炒黄研末, 生猪板油120~180g, 共捣为糊状.用时先用石灰水(石灰500g, 加开水4000ml 冲泡, 静置1 小时后吸取上清液)洗净疮面, 揩干后涂上药膏, 外用绷带包扎.冬季5~7天, 夏季3天更换敷料.〖江苏中医杂志 1966;(3): 37〗
  9. 治疗脚癣 苍耳子30g, 微捣, 明矾、苦参、蛇床子、黄柏各15g.加水600ml, 煎至500ml, 过滤去渣, 再加入沸后约40℃的温水10倍, 于临睡前洗脚20分钟, 连洗3次为1疗程.若症状未消失者, 宜在半月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中医杂志 1964, (4): 13〗
  10. 治疗婴儿湿疹 苍耳子、生大黄、川连、黄柏、苦参各10g, 渗液多者加枯矾10g.上药水煎, 滤液熏洗患处, 每日3次.治疗50例, 皆愈.〖陕西中医 1990;(2): 81〗
  11. 治疗急、慢性鼻炎 a. 苍耳子30~40 个, 轻轻捶破, 放入清洁小铝杯中, 加麻油30g, 文火煮开, 去苍耳, 待冷后, 倾入小瓶中备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涂鼻腔, 每日2~3次, 两周为1疗程.治疗慢性鼻炎207例, 除3例无效、12例未坚持用药外, 余均治愈, 临床症状完全消失.随访时间最长的已达3年, 未见复发.〖新医学 1972;(10): 51〗
  b. 苍耳子、辛夷、千里光、鱼腥草各150g, 薄荷精3~4滴.制成浓缩液500ml, 加防腐剂苯甲醇 6%(约 3g), 分装入滴瓶内备用.每天滴鼻8 次.治疗279例鼻炎患者, 其中急性鼻炎82例, 显效率 48.8%, 有效率86.6%;慢性鼻炎104例, 有效率 69.2%;过敏性鼻炎93例, 显效率60.2%, 有效率89.2%.〖新医学 1971;(10): 21〗
  12. 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
  a. 苍耳子焙成深棕色后研粉, 每次3~5g, 日服3次, 连服2周.或将粉末与蜂蜜混合制成丸剂(每丸含药粉3g), 每次1~2丸, 日服3次, 连服2周, 必要时可服3周至2个月.少数患者服药后有轻度腹泻、腹胀痛以及轻微头痛、全身无力等.〖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56;4(2): 85〗
  b. 苍耳子碾成粉末, 用95%乙醇浸泡12天后, 将其沉淀的细末和乙醇的溶解物共同蒸干, 压成片剂, 每片重0.5g(相当于原生药1.5g 左右).每服2片, 每日3次, 连服2周左右.治疗典型单纯性变态反应性鼻炎而无并发感染者65例, 结果有良效者23例, 好转者11例, 无效者13例, 此外, 18 例结果不明.〖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56;(2): 85〗
  13. 治疗慢性副鼻窦炎 苍耳子1 000g, 辛夷180g, 金银花60g, 菊花60g, 茜草60g, 蜂蜜240g.先将苍耳子及辛夷分别碾碎, 混同金银花、菊花及茜草放入锅中煎熬, 约4~5小时, 将药汁倾出, 再加水继续煎熬, 共计4次, 然后去药渣, 将所有药液混合加热, 至药汁已浓, 沸至起大泡时, 加入蜂蜜搅匀, 约得药汁600ml.最后装瓶贮于冰箱, 或加入2%~3%的苯甲酸钠以防腐.成人日服 3次, 每次5ml, 3~4周为1个疗程.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再服.最多再服1个疗程, 无效则停药.治疗37例, 对合并慢性上颌窦炎及慢性筛窦炎者均有疗效, 有效率为87%~90%.〖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57(2): 123〗
  14. 治疗牙痛
  a. 苍耳子6g, 鸡蛋1个.苍耳子焙黄去掉壳, 研为细末, 与鸡蛋和匀, 不放油盐, 炒熟食之, 每日1次, 连用3剂.治疗顽固性牙痛50 例, 除2例无效外, 其余均1次止痛, 3剂痊愈, 长期随访, 未见复发.〖新中医 1974;(4): 46〗
  b. 苍耳子、玄参各15g, 水煎服.治疗顽固性牙痛19例, 治愈18例, 好转1例.〖浙江中医杂志 1977;(3): 26〗
〖中药来源〗:本品始载於《本经》。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ex Widder的果实。分布全国,各地都有野生。
〖采收加工〗:秋季采收,晒干。炒去硬刺用。
猜你感兴趣的文章
推腹法就是通过简单的手法,帮你清扫经络垃圾,从而达到舒肝理气、开胃健脾,补肾养心……的目的
八段锦,是一个优秀的中国传统保健功法。八段锦形成于12世纪,后在历代流传中形成许多练法和风格
中医认为体内的毒素有:瘀血、痰湿、寒气、宿便、俗气、上火。这些有害的毒素堆积在五脏六腑之内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就像一台机器,长期不动,容易生锈,运转起来也不灵活,不是这里卡住了,就是那里动起来不畅快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非常重视合理饮食,并在漫长岁月里总结出许多的宝贵
 热点推荐
 经络穴位
亚健康调理
慢性疾病调理
&&&中医养生堂版权所有  业务合作、广告投放客服 QQ:
&&&备案号: 沪ICP备号金刚长寿功_张至顺道长
金刚长寿功
习练八部金刚功,身体棒得不得了。
金刚长寿功_张至顺道长,道号米晶子
金刚长寿功是中国道教气体养身法,久练健身强体而长寿。
《金刚功》是外八部,外八部金刚,可以祛病、健身。处处都要用力。
一:起势,双手插顶利三焦。
三焦分别是人体以胸、肚脐为分界点分上中下三段。从外用直立、用刚立,八个大动脉(阴跷脉、阳跷脉、冲脉、带脉、任脉、督脉、阳维脉、阴维脉)总结起来,把气提起来,归拢到中焦直行为脉,横行为络,内通五脏,往外365骨节,84000毫毛。阴阳气一冲一合,往上举到劲慢慢地走,往上冲要用力,往下合要压。
二:手足前后固肾腰。
每个动作要用力,慢慢走。
三:调理脾肤需单举。
调理脾脏有两个大络在两肋,脾就是脾里肤外,药物治疗不到,。向上猛举,向下猛按,用力—翻掌—攥拳—合拢,用力往上举,像举千斤重,用力往下按,就像按只猛兽。翻掌要猛,攥拳合拢也要用力。一举一动都要用力。
四:左肝右肺如射雕。
用力转2圈,提上来,攥拳。左:左腿弓右腿蹬;右:右腿弓左腿蹬,用力拉线用劲。
五:回头望足去心疾。
左:左手往下往后扠(右脚),左脚弓,右手往前推,右脚蹬,身形一致,两手一致,就像一条直线。心思要稳定,
六:五劳七伤向后瞧。
慢慢转身,两手交叉往下按拢。慢慢向后转看到脚跟,再慢慢转到正面稍停,然后再转。脚要把稳不要动,调整带脉,带在胸下、脐上,联系七个大脉络,随自己几遍,最少5遍,运功每个动作要慢。五劳七伤:五劳(久行伤筋、久立伤骨、久坐伤血、久睡伤脉、久思伤神),七情之伤(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风寒暑湿燥火外感)。
七:凤凰展翅周身力。转三圈,手转圈,眼随手,点头,凤凰三点头,不要急,点到脚背,两手是个直线。转动的时候要用力,也要快。全身上的筋骨气血都会转动,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大肠、小肠、膀胱、胆、三焦、命门)。上阳之光练习最好
八:两足顿顿饭嗜消。两臂靠紧,牙叩住,脚尖持地,脚跟往上提。往上一提,冲脉往上,督脉往上提,任脉往下降。2大3小。脚心是涌泉穴,肾脏的海底。收功:从下往上到口鼻分开,慢慢慢慢往下降。
《长寿功》是内八部。处处逍遥自然,随其自然,心要放宽,心里要达到和平,不要用心,不要用意。
一:窃吃昆仑长生酒。
昆仑山下一清泉,泉中有水流万年,有人窃吃泉中水,活个长生不老仙;龙吸九江水,虎登万重山,阴阳交换处,火内开白莲。口吞日月,水至气海穴。
二:升降日月任督走。
阴阳两气,行走任脉和督脉。上行向外转,下降向内转。
三:内转太极行八卦。
太极分两仪,两乳房为两个太极眼。八卦:推是一卦,上来是二卦,下去是第三,往后是第四,再推动是第五,上来第六,下来第七,转后第八。八卦分八方。人身分八方(头、身、前、后、手脚各2斜方)。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四象八卦,五行就是分内五脏,金木水火土。
四:大转逍遥乐无忧。
太阳升降的摆落。慢一阵快一阵,慢到快,快的时候猛转,转一大周。慢心里要放。快慢都要求自然,慢慢的转动。
五:大雁腾空降吉祥。
要潇洒要自然,体内气血很平衡很自然。头为天身为地,体内的气也要看,去感觉。
六:浪里行舟漂海洋。
小船在水面飘荡,人在船上心在太空,人逍遥自然。
七:白鹤踏波定神思。
缓和,稳当,稳定神思。
八:鱼沉海底寿命长。
上下几遍不计数,随心。
金刚功:预备式&&
&这是万丈高楼的奠基石,对整部练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预备式包括形态和意态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第一、两脚并拢,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置于身体两侧,目视前方。全身放松,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心静自然。
&第二、左脚向左拉开,与肩同宽。两手武职并拢,稍用力(内劲),两臂伸直,两手向体侧略转(向内翻),掌心向后稍斜。气机开始发动。
&第三、两手由体侧向上提至腰部,掌仰平,指尖对肋。
&两手继续向前移至腹部,一手在脐上,一手在脐下,两手劳宫穴(握拳时,中指尖指向处)处在一条直线上,上下相对。气归中宫(心与肾中间处)。
&&師父常跟我們講:“道法自然”、“清靜無為”。家師是武當山太子坡法眷,為弘揚道教正規養生學,為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文明昌盛,為全人類的福壽康寧,推動道家傳統文化,傳授炁體養生-金剛功、長壽功,毅然把70多年修得之精華公諸於世。
&如講解金剛功的起勢,開始是兩臂自然下垂,兩手併攏,用力往內翻,然後又張開。兩腳與兩肩同寬,用力氣把炁調轉上來,歸攏到中焦。人身上的炁脈是交叉的,身上共有八個大動脈:一部脈一動,七部脈都動。
&三焦之炁,沖脈從上至陽脈,下至陰脈。中間直通任脈,通督脈,又通沖脈。中間這一部雖說是通沖脈,從陰脈開始,從中間一道脈絡直接往上通達,直接通咽喉,上至天頂百會,下到湧泉名為海底。
&煉金剛功一舉一動都要用力,這是陰陽之炁一沖一合。煉功心思要穩定,不要急,內裏的炁自自然然。煉功時間在早上太陽快出不出,黃色帶紅色在那個時間煉,那為少陽之光。陰炁往後退,陽炁往上升,就在這個陰陽交換處的時候煉功。
&人身雖小,暗合天地。長壽功是修靜功的入門,處處用逍遙自然之炁。如:長壽功第七部“白鶴踏波定神思”,就是表示內部上下水火交換。長壽功第一部“竊吃昆侖長生酒”。那麼昆侖在哪里呢?實際上昆侖在大西北,那是最高的一個山,在我們人身上就在頭部。那昆侖山下一清泉,這個清泉又在哪里呢?這個清泉在我們口裏。它有四句原話:“昆侖山下一清泉,泉中有水流萬年,有人竊吃泉中水,活個長生不老仙”。(師父又加了四句):“龍吸九江水,虎登萬重山,陰陽交換處,火內開白蓮”。先四句說的是先天的無極,後四句說的是後天的太極。
原文地址:作者:
张至顺道长亲传道家金刚功
&为什么说是八部呢?八部那么要按天理来说就是四面八方,按照人类来说也是这样。有上部、下部,有前后,四部。那么脚手分四部……前后上下,上下分南北,前后分东西。那么这四个手是分四个步骤,四个手就是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它是携偶,一共是分八个动作。八部金刚,人身上有八个动脉。大家都知道这八个动脉是南五祖张紫阳,他有《八脉论》。他用这个八部金刚……从就是南五祖兴出来的,他研究出来的。这个八个动脉汇和在一起通身上全部365穴、8万4千毫毛它都通。那么这八个动作,八脉是哪八脉哩?第一个是冲脉,第二个是督脉。那么冲脉是通上下三焦,那么带脉通周身,在这个肚脐周围它就跟那个缠线一样,它是在周围。有任脉在前边,督脉在后边,有阴跷脉、阳跷脉,有阳维脉、阴维脉,一共八个脉络。八个脉络,为什么叫八部金刚?这个金刚就是说能把这个功能练好,能练成金刚之体,那么永远不坏,这是我们道家的事情。那么为什么有金刚呢?那么佛家有金刚经,我们道家有八部金刚。这八部金刚的内容,那个金刚我们按照道学来说的话我们就是练的它,能把他练成金刚--永远不坏的东西,那就是这么个道理。
&&&&那么第一步他先调整这个冲脉,那么调理三焦,上焦由心往上为上焦,由肚脐往下为下焦,那么肚脐的中心在那个心脏鸠尾穴在这个中间为中焦。那么这个冲脉一动,百脉皆动,因为它这个脉是个总脉,在中间。三焦一动,然后先调整肾脏,肾脏是一身的主脉。第二个那么调整脾脏,脾脏是周身的气……气中之王。第四个调整肝和肺,肝肺是一身的总运动。那么第五个调理心脏,那么心脏能使……也就跟国家一样,是一个国家的主人,是一身之王。那么第六个就是调理这个病哩,有五劳有七伤。第七个就是凤凰展翅凤凰展翅这个内容就是调整身上的一切的脉搏、经络、气血、全骨骼全部调动。最后第八个两足顿顿饮嗜消的话,那就是直接调冲脉、任脉、督脉,主要是这三个大脉络。
&&&&起势:都看我的手啊,五指并拢,五指并拢就是五脏的气完全合成一个,身上有了感觉,连脚都能知道了,它发热。跟着往上提,提到肚脐的周围,这个手哪一个在上,哪一个在下都行。
&&&&第一个动作两手插顶利三焦。调理三焦的气,看着我啊,慢慢地往下放。再来一遍。这一个动作至少要做五遍,最多不能超过九遍。
&&&&第二个动作往左前方超(迈)一大步,然后两个手往前跟你的胸部胳膊要平,猛提,看手。慢慢地往下推,站直,攥拳,看着我的拳,这一个大拇指对着这四个指尖盖扣住,盖住,这叫方拳,这个拳是方的,放到中间。
&&&&第三部是调理脾脏,脾脏是一身之大气之王,它为气中王。脾脏有两个大锣,左边是大锣,看到了吗?左手张开,平面手掌向外,右手手掌张开,放左掌的下边,掌心向下,这就……道家的东西都是对称(准)的,有开就有合,上下,有上就有下,一个上,一个下,贴住这个耳根往上举,就像举一个千斤重的东西,那么右手往下按,要用力,就像按一个走兽。很有力的走兽,一直把他往下按,用力往下按,气一到猛一翻掌,看着我啊,攥拳,两个手上面就像往下坠一个很重的东西,下边的手就像提一个很重很重的东西,两个手用力往(一起)合。合到这边以后站起来,放到中轴,尽量地往上举,猛翻,攥拳,合拢。
&&&&好,第四步,调理肝和肺。打开一步,两个手一直地从左边开始,看着了吗?这个手跟这个手……因为这个身体往外平着的,看着,转两圈,要慢,再来,攥拳,身体向左靠。那么右手张开,在这个跟鼻子靠近,然后慢慢地转动,往下,往右,这个掌不是平的,但也不是这样的(90度),是个45°的掌。虽然是个假的,要真正地用力,大家看着我啊,要慢,眼到心到,心到气到,气动血到,血到最后还有一个精到。看着啊,猛翻,攥拳,往回收,左手往前靠住右边,猛展,攥拳。身体靠右边腿上,左掌展开在这个鼻子对照慢慢地往下,身体往右边的腿上靠,这个地方要张开(肩膀),(手掌)用力猛翻,攥拳,收回。年老人做的时候,做一步要在这里停一停,停一停等你在这个呼吸中都平静了,然后再做下一步。
&&&&我们做第五步,调理心脏。是回头望足去心疾。那么两个手之间,前面一个后面一个,那么身体要像一个平衡的斜插那个箭头差不多。大家看我啊,超(迈)一大步,左手开始,慢慢地向左转身。这个手指尖是这个样子的,也不要这样子,指尖像那个右脚的脚跟,手的指尖手掌直接对准脚跟插下去。那么这个右手也张开,从上边,从五官之气……推动这个五官的气往左腿下推动,然后再把它推上去,看着啊。你看,这样的过来,身体扭过来,这个手看着啊,一起动,右腿一定要站直,把右腿的那个筋全部拉开,合拢。两个手跟身体是一个直线。那么两个眼睛直接看右脚跟,上下要用力,然后猛一翻掌,攥拳,合拢。合拢合到这个左腿的大腿上边,然后再转动,在这里稍微地一停,那么右掌展开跟左掌的行动是一样的。左掌在这个鼻孔跟前,推动这个气往下去,右掌的中指已经对准这个左脚跟,眼睛看着左脚跟,攥拳合拢,转过来。
&&&&这前五个动作就代表人身上五脏了,那么五脏的气连任脉督脉冲脉全部张开合拢和在一起,把我们五脏的气连十四经的经络和在一起,我们总结出来,也就跟我们练兵是一样的。我们练好兵准备要做什么?跟敌人打仗。我们把我们五脏的气练好起来以后,就跟我们身上这个病……外来的病侵占到我们身上,我们从这个五脏的气八大脉络总结合到一起,就是跟我们身上这个病来打仗,那么练到最后……汗吐下消痝,温清补和。它跟那个……道理跟中医是一样一样的,中医也是调整五脏的脉络或气血,我们这个就是把五脏的脉络气血总结到一起那么跟敌人打仗,一致地把这个病气打出去。但打的时候,可能要发生很多的病变,也就跟敌人打仗样地,那个病跟我们要有激烈的斗争,所以这个八部金刚,你总结好的话,所有的病全部都能打出去。就如我们人身上气通血和,百病不生,它道理就在这里。
&&&&第六步它就开始治病了。五劳七伤,那么说这大家也不需要记它,人知道就是劳累、思虑……久行伤筋,久立伤骨……那么伤骨伤筋,久坐伤血,久睡伤脉,人过于的思虑过多的话伤身,这就是五劳七伤。内病不好治,外病就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六欲病好治,七情病不好治。外病是……内病就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病不好治。但我们这个五劳七伤向后瞧。那么这个向后瞧身体要准备好,两个脚不能动,光是拿这个大脑和身体、心脏直接调整这个身上的骨骼、身上的脉络、气血。十指插拢,往上到跟鼻一般高,慢慢地往下,手掌靠小腹,两个膀背要把身体卡紧,慢慢地往后瞧,从左边开始,要慢不要快,说好两个眼睛往你那五脏看,往你那身体里头看,拨动身上的经络、气血、脉络,慢慢地开始,你们也行动,慢慢地开始往……从左边看,看到脊背背后,看到脚跟,看好以后稍微地一停,慢慢慢慢地往……转回来了,转到中间稍微地一停,然后再往右边看,把身上的骨骼都拧动,看到后面的脚跟,稍微地一停,再慢慢地转过来,越慢越好,再做一遍,这是第六个动作。
&&&&第七个动作把全身的筋骨整个地张开,这他们把它该做……叫拉筋功。实际上拉筋拿什么拉?就是拿身上的大气,没有气是绝对顶不开的。那么两个手展开,张着手掌从左边开始转三圈,看着啊,手往上面转,往上,第三圈,两个手撑着直接在头的上边,那么转身这个手右手分开,直接往下,大家看着我啊,凤凰点头,凤凰三点头,这个时候就是把筋骨要打开,老年人可能挨不住地啊,开始啊,一……展翅,两个手一起从上慢慢地往上转,三,再做一遍,一、二,一定要展起来,三,开始上来。
第八个动作,两足顿顿饮嗜消。饮是吃东西,嗜是嗜好。有烟瘾,有茶瘾,有酒瘾,都为嗜好。下面两个足数震卦,就是上通下塌,两个牙扣紧,给五脏做为准备。看着我啊,1-2-3,4,5。最后的三个重复的是一起下去。准备好以后把这个牙要扣紧,为这个五脏做了准备,它上下墩墩不怕。反正大家做的时候,你想做几遍做几遍,最少是五遍,最多不能超过九遍。
&&&&第八个动作两个脚站开,收功是从上往下去,两个手对个箭头,直接往上跟口鼻平衡,然后再分开,分开手掌往下,在两胁里儿……这是把一身的热度,医理上的话要有一身的气血慢慢地往下降,一直地降到脚心为止,满身的热度都往下去,就像我们下雨淋了一身上的水珠,都往下流,一直地推到脚心涌泉穴为止,要推得慢。
&&&&好,那么最后的是自由活动,两个手紧张,我们把手活动活动,那么脚跟,脚也受了紧张了,那么我们随便活动活动,随便蹦一蹦,跳一跳,这是自由的……这是自由的,随便活动活动都可以。大家以后记住,运动中间不要急。身体一经到手要挺直,要等这个气血都到了以后再转。了了,感谢大家!
&&&&回去以后先给你爸爸妈妈教,他学会以后有病就去病了,没有病,防止病,他们到医院去的少的很了。那么在这个运动中间,或者发血,化脓或者吐、发汗,第一个那么减肥快。那么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搁在我们这个上面不算什么。心脏病是一个普通的病,每一个动作它都要用心肌,用心动,身体才能动,这个身体是个被动的。就像我们弄一根线牵着一个泥人,那么你就它怎么动,它怎么动。山西有那个皮影子,你看那个皮影子他叫它怎么动,它怎么动。我们这个身体是被动的,我们的神思是自动的,那么神要有气,神一动气就动,那是定然的。神住气住,神一动,气就动,紧挨着的,气一动血就动,血动筋动,都动了。那么这个动作看着是简单,我们出家修道练金刚,就是把我们的身体所有的病全部都消掉,我们才有金刚之体。
&&中国的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摄生、养生学术,素为世人视为瑰宝。
&生死之道,重 &“气、体” &
二字。 &“气” &生万物,
&“体” &包万物。 &“气”
&为之本,&
&“体” &为
&之寓。无 & “气” &不成
&“体” &,无 &“体”
&不成 &“气”
&。故讲道不离体,&
离体不为道。 &“气、体”
&即道德、性命、内外、阴阳。《黄帝内经》说:“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又曰 &“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次其道生。”
&《金刚长寿功》是我国道家祛病强身、健康长寿的一套秘不外传的优秀功法。它
吸取我国传统优秀的气功文化之精华,应“天人合一”之自然规律,结合“阴阳五
行”中医理论,由《金刚功(外八部)》和《长寿功(内八部)》两部功法复合而
成。金刚功为阳、为刚、为外、为显、为离、为火、为乾、为体、为后天、为基
础;长寿功为阴、为柔、为内、为隐、为坎、为水、为坤、为神、为先天、为上
乘。修炼金刚长寿功实为内外结合、刚柔结合、乾坤结合、坎离结合、先天之气与
后天脏腑五谷水化精微之气结合。长期习练可以达到“天人合一”
、虚空无为的境
界和性命双修、阴阳平衡、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金刚功练外功,练形体,
练五脏六腑。运用双臂变成横一直的直线弧形,用刚性内劲之气疏通全身的经脉。
坚持习练能调节、理顺四肢,使身躯、骨骼、关节的连接舒畅,能调整身体中柱脊
椎骨的某些变形与错位,使其神经系统恢复正常;能协调五脏六腑运作,排除体内
各种病气,强身健体。长寿功练内功,练心神,练人的先天之气。它着眼于松静自
然,存心凝神,采用许多柔和的曲线弧形动作,沟通天地先天之气与人体脏腑元气
交融。长久练习,使人进入“玄牝之门”,练精化气,练气化神,五气归元,最终
达到练神还虚、复归无极、无思无为、物我两忘而“天人合一”的无极境地。此乃
长生之道也。外气动诱发内气,内气动则带动外气。先天气赖后天气培育充养,后
天气的先天气以活力资助。故金刚长寿功刚柔互辅,内外交融,阴阳结合,实为道
家养生长寿之上乘功法。本功法不分男女老幼均可练习。少壮练之长智长力;老大
练之长寿长生;健者练之增气增力;病者练之,除疾除根;胖者练之正常减肥;瘦
者练之体重增加。不出偏差,更无走火入魔。金刚功外刚,强劲好动,象征阳气方
刚,宜在清晨阳光快出时,选择一幽静环境习练,让全身金刚之气与朝阳相映同
辉;长寿功内柔,虚静,宜在深更夜静,晶莹的月光下习练,意景相宜,功效倍
增。守株待兔,故不可取;叶公好龙,亦非所宜。邻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亡羊
补牢,何如未雨绸缪。入门引路须口授,工夫无息法自求。欲健壮而长寿、长寿还
健壮者,朝练金刚,夜练长寿,百天四月,自己可知,亲友可见,长期坚持,倒啖
甘蔗,渐入佳境!贫道讲求实际,不爱多言。“道生之,德蓄之。”金刚长寿功讲
德。若恬淡虚无,心神宁谧,豁达开朗,顺应自然,人之元气必定聚集,周流于
身,长寿则不难矣。昔道祖邱处机秉王重阳全真教之精义,集众家之所长,深受元
太祖器重,赐号“神仙”,进爵“太宗师”,掌管天下道教,乃造就道教风靡鼎盛
之势。邱祖创立全真龙门派,人才辈出,代有高人沿袭相传,其辈份字号经历道、
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
明、至、理,累计二十二代。吾师祖席永贵,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八代,为湖北省
武当山太子坡住持;师爷王圆吉,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九代,接任武当山太子坡住
持;师傅刘明苍,全真龙门派正宗第二十代,出家于大天竺山铁钟坪大庙,后云迹
陕西省华县福城山(即少华山)碧云庵人当家。收徒弟十七人,香火余烬,进仅存
吾一人亦!《金刚长寿功》为历代单传之功法,知者甚少。由于历代皆是口传,无
文字留下,社会上尚无此功法,即便道友中也未流传。吾十七岁于华山遇师刘明苍
而出家。承传此功,六十八载习练不辍,获益殊深。今虽年居九十有八,因得师之
法,又承天施大恩,体格还算硬朗。为宏扬祖国道教文化,为炎黄子孙乃至全人类
的文明昌盛、福寿康宁,遵循祖师“代代传,不能断”之遗训,将此单传口述之秘
法,结合自身数十年修炼之心得,整理成文字公诸于世,以期望对众生作微薄贡
献,使功德更大圆满。愿历代祖师颌首微笑,助我修成大道也。此文来自&
悟玄子道场
海南省玉蟾宫住持张至顺道长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道教之音整理&&
&&&&&海南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道号米晶子,又号九曲回阳道人。河南省沈丘县人。生于一九一二年。七岁时值清末民初,战乱灾荒交加。因家境贫困离家乞讨。十二岁随师学艺,十七岁在陕西省华山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在道观,张至顺从事杂役,中日劳苦,磨练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炼上独辟蹊径,被师授以真传,为中国道教全真龙门正宗第二十一代传人。
张至顺道长终生清修,苦己利人,顺应自然,他心地虔诚,奉师如父母,格守门讯不曾逾越。
他离尘脱俗,研读道经,专心修炼,把握阴阳造化之妙,立志攀登丹道之巅峰。
他长途跋涉,忍饥挨饿,苦行募化,积累资财,整修一座又一座的道庙。
他恭谦好学,广交良师益友,掌握到中医、中药、针灸、按摩的高超医术,急人之急,为许许多多的疑难重病患者除疾救命。
历经风风雨雨,张至顺志坚秘笃行,攻具德备,在修炼上获得了极深造诣,曾被同辈道友羡称为“水上漂”、“七九道人”、“八卦神仙”。
张至顺道长修炼八十年惊人成就之一,就是他那金刚长寿之躯。他虽然近百岁高龄,但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肌肉结实,肢体灵巧,语音洪亮,步履稳健,其体格之健壮为世所罕见。生动的显现了道教的“斗柄在握,我命在我不由天”的伟大思想“长生久视之道”的修真妙谛。
张至顺道长解放前隐世修炼,解放后曾任陕西省宝鸡县人民代表,全国重点宫观陕西西周至楼观台(道教祖庭)监院之后让位于任法融道长(即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去终南山清修,湖南慈利五雷山道教协会会长,全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张至顺道长是当今世上的高道。从当年流浪乞讨,清苦出家到今日修养气度,气质非凡,他深深体会到祖国道教的伟大。有感于国家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需要和气功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现状,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本着道教“济世度人”的宗旨和传统,他不同于那些匿迹遁世的修道者,与一九九三年毅然出山,将祖师的秘传和自己毕生修炼所得献之于世。先后在山东青岛、湖南张家界、广东(增城、湛江、肇庆)、上海‘泰国等地传授金刚长寿功和丹道内功。他对中华传统文化无比自豪,对对炎黄子孙殷切厚望,给学员以强烈感染;而他的道家气功真传“点点入骨,处处见血”更使学员为入宝山,目不暇接。《炁体源流之一&金刚长寿功&》就是他近几年来在讲授基础上整理出来的。该功法在刘明苍师传时比较零散,尤其是《长寿功》后四部的功理阐述甚少,经张至顺道长梳理充实,这一几百年来单传口授之秘法,成为系统文字,广为世人受用。《炁体源流之二(内丹静功)》,集中介绍他在古径参悟并修炼的一套鲜为人知的内丹修炼方法,快捷、自然、高效,是归根复命之法,对修炼大道者将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图片来源于:海南玉蟾宫官网&&&&&&文字来源于:网络&&&&&&道教之音整理编辑)
来源:道教之音&
 名誉会长、玉蟾宫住持张至顺道长,人。生于一九一二年。七岁时值清末民初,战乱灾荒交加。因家境贫困离家乞讨。十二岁随师学艺,十七岁在陕西省遇师刘明苍道长而出家。在道观,张至顺从事杂役,中日劳苦,磨练心志,因道心清明和修炼上独辟蹊径,被师授以真传,为全真正宗第二十一代传人。米晶子道长
道号:米晶子,又号回阳道人。
张至顺道长终生清修,苦己利人,顺应自然,他心地虔诚,奉师如父母,格守门讯不曾逾越。
他脱俗,研读道经,专心修炼,把握阴阳造化之妙,立志攀登丹道之巅峰。
他长途跋涉,忍饥挨饿,苦行募化,积累资财,整修一座又一座的道庙。
金刚、长寿功
张至顺道长修炼八十年惊人成就之一,就是他那金刚长寿之躯。他虽然近百岁高龄,但耳聪目明,思维敏捷,肌肉结实,肢体灵巧,语音,步履稳健,其体格之健壮为世所罕见。生动的显现了道教的“斗柄在握,我命在我不由天”的伟大思想“长生久视之道”的妙谛。
  张至顺道长解放前隐世修炼,解放后曾任省人民代表,全国重点宫观陕西西周至(道教)监院之后让位于道长(即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去清修,五雷山道教协会会长,全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张至顺道长是当今世上的高道。从当年流浪乞讨,清苦出家到今日修养气度,气质非凡,他深深体会到祖国道教的伟大。有感于国家改革开放建设的需要和气功界鱼龙混杂、真假难辨的现状,为弘扬,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本着道教“济世度人”的宗旨和传统,他不同于那些匿迹遁世的修道者,与一九九三年毅然出山,将祖师的秘传和自己毕生修炼所得献之于世。先后在、、(、)、‘等地传授金刚长寿功和丹道内功。他对无比自豪,对对炎黄子孙殷切厚望,给学员以强烈感染;而他的真传“点点入骨,处处见血”更使学员为入,目不暇接。《炁体源流之一&金刚长寿功&》就是他近几年来在讲授基础上整理出来的。该功法在刘明苍师传时比较零散,尤其是《长寿功》后四部的功理阐述甚少,经张至顺道长梳理充实,这一几百年来单传口授之秘法,成为系统文字,广为世人受用。《炁体源流之二(内丹静功)》,集中介绍他在古径参悟并修炼的一套鲜为人知的内丹修炼方法,快捷、自然、高效,是归根复命之法,对修炼大道者将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渐法顿法天元人元九层循序、张至顺道长修炼偈语、李道纯三乘丹法、清静元君坤元真经、三丰祖师参禅歌等
他恭谦好学,广交良师益友,掌握到中医、中药、针灸、按摩的高超医术,急人之急,为许许多多的疑难重病患者除疾救命。
  历经风风雨雨,张至顺志坚秘笃行,攻具德备,在修炼上获得了极深造诣,曾被同辈道友羡称为“”、“七九道人”、“八卦神仙”。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苍劲有力的字体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