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与陈寿的三国志 陈寿有什么不同

三国演义 三国志有什么不同_百度知道
三国演义 三国志有什么不同
提问者采纳
国志相当于史书,三国演义里却写了六次出祁山,经过艺术加工的。三国志中只有五出祁山,纪实为主。三国演义却是小说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地解决了我的问题,非常感谢!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三国志是正本的历史记录,三国演义只是依据三国志改编的小说,可信度不高
三国演义就是现在的小说三国志是历史真实事件
三国演义,有几分虚构
而三国志木有
美女也看三国?
不同之处如下:
1.成书时代作者不同:三国志是晋?陈寿所着、三国演义是明?罗贯中所着
2.两书性质不同:三国志是正史,纪传体、三国演义是小说,属于章回小说
3.两书编排方式不同:三国志因为是正史,所以是以人物为主要描述,如魏书?武帝纪第一、魏书?文帝纪第二、诸葛亮传、关张赵马黄传......等等、三国演义因为是小说,共有120回,是用故事的情节编排,并非以人物为主
4.两书描述主轴不同:三国志因为是正史,所以主要以魏国为主,因为魏取代汉,所以为正统,蜀国和吴国则较不是正统描述、三国演义因为是小说,多有作者本身的个人意识在内,小说是以蜀国为正统,魏国和吴国描述较属于陪衬的感觉。
5.情节夸张与事实不一定符合:三国志因为是正史,所以所撰皆为史实、三国演义是小说,对于人物的描写多有偏离史实,多...
好厉害 不好意思 采纳给早了
没关系,互相交流嘛,呵呵
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A《出师表》选自晋陈寿的《三国志》,出师表,军队出征前统帅向君王所上的奏疏。B.《三顾茅庐》出自施耐庵、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课文重点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对待人才的态度,也表现了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的雄才大略。C.《隆中对》出自《资治通鉴》,它是由宋代的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所主编。《资治通鉴》是从战国到五代末的纪传体通史巨著。D.《周处》出自南宋文学家刘义庆所著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文中阐述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作者罗贯中(1310?--1385?)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据贾仲明《录鬼簿》)。其生平资料少。仅知他与明清剧作家贾仲明是“忘年交”。贾仲明说他“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各天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据此,可以知道他在元末至正二十四年(1364)还活着。另外,明人王圻说罗贯中是“有志图王者”(《稗史汇编》),清人徐谓仁说他曾客于张士诚幕中(《徐炳所绘水浒一百单八将图题跋》),均不知何据。中国最早的两部优秀长篇小说中,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作者和《水浒传》作者之一,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极其崇高的。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杂剧作家,剧作存目三种,今传《赵太祖龙虎风云会》;传世的《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也署罗贯中名。又传他曾写《十七史演义》,是一位全身心献身于通俗文学创作的作家。二、《三国演义》的故事流变与版本《三国演义》是我国长篇章回小说的开山作品,是我国最有成就的长篇历史小说。其创作本于正史,即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史学传统对《三国演义》成书很有影响。西晋陈寿作《三国志》,尊曹魏为正统,直承东汉。东晋南渡以后,习凿齿作《汉晋春秋》,改尊蜀汉为正统,故成都武侯祠题匾有“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之句。北宋一统中华,司马光《资治通鉴》又复曹魏正统。南宋偏安,朱熹又挑起蜀汉、曹魏孰为正统之辩。这种“正统说”的史学观念,对《三国演义》表现出的“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极有影响。在采撷正史的基础上,罗贯中又把自魏晋隋唐以来民间广泛流传的有关三国故事加以选择、整理、剪裁、编排,把民间对三国故事的褒贬态度溶进《三国演义》的创作之中。三国故事很早就流传于民间。据杜宝《大业拾遗录》,隋炀帝观水上杂戏,有曹操谯水击蛟、刘备檀溪跃马的节目,而刘知几《史通·采撰》言及,唐初时有些三国故事已“得之于道路,传之于众口”。李商隐《骄儿》诗云:“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可见到了晚唐,三国故事已经普及到小儿都知的程度。随着说话的兴盛和戏剧的流行,这一人所熟知的题材自然格外为艺人所青睐。宋代说话中,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同时皮影戏、傀儡戏、南戏、院本也有搬演三国故事的。苏轼《东坡志林》载:“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频蹙眉,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可见此时三国故事已有明显的尊刘贬曹倾向。宋代这一类故事的话本没有留传下来,现存早期的三国讲史话本,有元至治年间所刊《三国志评话》(参见前章),其故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情节颇与史实相违,民间传说色彩较浓;叙事简略,文笔粗糙,人名地名多有谬误,未经文人的修饰。与此同时,戏剧舞台上也大量搬演三国故事,现存剧目即有四十多种,桃园结义、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单刀会、白帝城托孤等重要情节皆已具备。元代除了戏曲舞台上大量搬演三国故事外,还出现了一部,《全相三国志平话》,对为蜀汉政权鞠躬尽瘁的诸葛亮极尽歌功颂德之能事。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民间传说的三国故事的写定本,是根据宋元民间艺人说书底本略加整理而成,系元至治年间(公元1321年--1323年)新安虞氏所刊行。它虽然艺术价值不高,但民间流传的三国故事在此基础上初具规模,故在《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而后罗贯中“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高儒《百川书志》),创作出杰出的历史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它是文人素养与民间文艺的结合。一方面,作者充分运用《三国志》和裴松之注以及其它一些史籍所提供的材料,凡涉及重要历史事件的地方,均与史实相符;另一方面,作者又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形成“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面目。《三国演义》的最早刊本为“嘉靖本”,在民国十年左右发现,此为当时学术界一大盛事。明刊本《三国演义》为二十四卷,每卷十节,共二百四十则故事。每节有小回目,为一首七言诗,保存了话本小说的原有形式。明刊本历经变动,但变化不大。至清康熙年间毛宗岗评刻《三国演义》,此书面目大为改观。毛氏将全书改为一百二十回,回目改为对偶,并在辨正史事、加饰词藻方面下了很大工夫,使其在艺术上更臻于完备、细致,但原书的正统道德色彩却也更为浓厚了。此本一出,遂风行海内三百余年,旧本湮没无闻。这种简称为《三国演义》的一百二十回本就是后来通行的本子。毛宗岗遂成为《三国演义》最重要的修订者了。??三、主题思想中国古代的通俗文艺、对于“正”与“邪”的分辨大抵是截然分明的。《三国演义》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书中代表“正”的一方是蜀汉,以刘备最为突出;代表“邪”的一方是曹魏,以曹操最为突出。这是三国故事很久以来就形成的倾向,只是在小说中表现得更充分。比较简明地分辨“正”、“邪”,其实是通俗文艺很难避免的,因为只有这样,老百姓才能容易了解历史人物,对历史作出一种道德化的解释;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和读者的感情投入。——所谓“正”的一方,对欣赏者而言就是“我方”。苏轼记“薄劣小儿”闻刘备败则忧而出涕,普通成年人的感情其实也与此类似。在三国的三方中,怎样来分辨“正”、“邪”,则是由一种尊崇“正统”的封建道德观决定的。历史上的曹操,本来是一个蔑视传统伦理的“奸雄”式人物,他虽然做了很多了不起的事情,却不大容易在传统道德标准中得到肯定;刘备虽然没有太大的政治成就,却因为他与汉皇室的一点可疑的血统关系,更容易被树立为正面人物。由此来分辨正邪,体现出皇权神圣的意识。不过,小说通过对曹操的残暴奸诈的描绘和对刘备的宽厚仁爱的赞扬,也表现出作者、也是民众的对于“仁政”的向往。小说中写刘备从当阳撤退时,虽形势危急,仍不肯抛弃跟随他而行的十几万百姓,诸如此类的情节,与其说是敷演史实,毋宁说是写出了老百姓的希望。与封建正统道德同时存在的,是民间的尤其是市井的“义”的道德,这与《水浒传》的情形颇为相似。“义”本来是一个浮泛的道德概念,但民间所说的“义气”,则有它的专指。它特别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扶助以及知恩图报的原则。在农业社会中,由血缘所形成的宗法关系高于一切,而在市井社会,很多活动超越了狭小地域以及家庭、宗族的范围,“义气”就显得特别重要。旧时江湖帮会特别重视“义气”,原因就在于它能帮助建立强有力的共同利害关系。《三国演义》从一开始写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就开始拿市井道德与封建正统道德相结合来解释历史与政治。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关羽更是“义气”的化身,他“身在曹营心在汉”,不为曹操的高官厚禄所动,最终演出“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体现了“结义”的关系一旦形成就不可违逆的道德原则。但赤壁之战中关羽奉命扼守华容道,却又因为曹操旧日有恩于他而放了曹操一条生路,这又是“义气”的另一种表现,即受人之恩不可不报。实际上,这是尊重利益交换的道德准则。小说中所描写的这一切,在高层政治中实际是不可能存在的。但这样写,对于市井读者却有很强烈的吸引力,因为这种道德是他们在生活中所尊尚的。关羽的形象后来被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在民间受崇拜的程度,远远超过孔夫子。这固然与统治者要求人民效忠有关,却也离不开民间从自身的观念出发的理解。当然,《三国演义》不只是、而且主要不是什么道德教材。它在向广大的粗具文化的读者提供娱乐的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从而扩大了人们精神生活的范围。三国本来是一个风云变幻、豪杰辈出的时代;由三方鼎立而彼此间组合分化、勾心斗角所形成的关系,较之双方对峙(如南北朝)或多方混战(如战国),有一种恰到好处的复杂性,能够充分而又清楚地显现政治作为利益斗争的手段的实际情状。当小说对这种历史情状作出较真实的描述时,道德化解释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它的力量,而给人们以一种更深刻的对于历史的认识。与此相关联的是,小说大量传播了在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智慧。诸葛亮可以算是《三国演义》中智慧人物的代表,他在无论何种复杂的情况下,都能审时度势,掌握大局;在无论多么危急的情况下,都能运用巧思,转危为安。与诸葛亮不相上下的智慧人物是曹操。虽然他的智慧通常表现为反道德的“奸诈”,但对于读者来说,在完成表面的道德评判之后,这种智慧仍然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另外,周瑜和司马懿,也是小说中以谋略机变见长的人物。运用智慧的故事,在阅读上有其特殊的紧张感和愉快感,同时又有实用的价值。这也是《三国演义》吸引读者的重大原因。不但古代的造反者常以此书为政治和军事斗争的课本,今日在国外,还有许多人从中寻找可用于“商战”的技巧。总起来说。《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间由汉末争乱到三国分立、最后晋王朝统一天下的长达百年的历史过程。历史的展现了三国鼎立时期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等诸多方面的种种争斗,揭示了战乱之期社会的动荡、黑暗、腐朽;抨击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凶横、虚伪;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动乱年代的苦难生活。作品在具体表现这些社会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的时候,继承民间长期流行的“拥刘反曹”的思想传统。歌颂了占“人和”的蜀汉政权,尤其赞美了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占“天时”而不得人心的曹魏集团则痛加贬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仁政”思想以及古代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分裂、要求统一、要求和平的善良愿望。作品在描写各封建集团的政治、军事、外交的斗争中,也总结和概括了古代人民许多生活斗争的策略和经验,给后人以宝贵的启示。这些,就是《三国演义》思想价值所在处。不足的是,作品对封建社会中的农民起义缺少认识,污蔑黄巾起义为“贼”。同时,宣传一种“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循环论,对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也作了不适当的渲染。四、《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塑造,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全书一百二十回,写了近四百个人物,主要人物个性宣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历来盛赞的“三绝”就是最突出的范例。??曹操历称“奸绝”,作为一名封建政治名家,他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作品却更多的刻画了他阴险奸邪的性格特点,他弑后杀妃,穷凶极恶;以怨报德,诛陈宫,杀伯奢;为了政治权谋,往往借刀杀人(如杀仓官王),甚至连追随他多年的谋士也不放过(杀荀彧),为了取士,他不惜拘系其母(如徐庶),为了报家仇,他可以屠戮徐州无辜平民。“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正是他的处世哲学。《三国演义》从多方面刻画出了他的性格特征,充分表现了他的“奸绝”的思想本质,即极端的利己主义。关羽历称“义绝”,《三国演义》重点从他的儒雅和神威方面突出他的义薄千古。桃园三结义后,他一直忠于刘备和他的事业。为了这一生死义气,他可以千里独行,可以秉烛达旦,可以单刀赴会,可以挂印封金,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本色,被誉为“古今名将第一奇人”(毛宗岗语)同时,为了义气,他也可以在华容道上义释曹操,轻易放走了孙刘集团的政治对手。所以,关羽这一形象所表现的“义气”概括了当时复杂的社会生活内容,它是封建时代小私有者道德观念的反映,既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讲义气、重然诺、感恩遇、报知己的美好的品质,也表现出了他不分敌我,以个人恩怨作为行动准则的思想局限。诸葛亮则是“智绝”的典型。他深谋远虑,料事如神,同时能因时制宜、随机应变,是古代人民智慧的化身。赤壁之战,三气周瑜,空城计,等都是很好的例证。除了智慧之外,他身上还集中了勇敢、谨慎,“达乎天时,尽乎人事”(指三分天下,六出祁山),鞠躬尽瘁,志决身歼等种种的美好品质,成为“古今贤相第一奇人”而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其它如刘备、王允、吕布、赵云、周瑜、孙权等,作品中都有出色的描写。《三国演义》写人物,与它的截然分明的道德评判相关联,有一种“类型化”的倾向。他们的品格性情,大都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出来。如刘备的宽厚仁爱、曹操的雄豪奸诈、关羽的勇武忠义、张飞的勇猛暴烈、诸葛亮的谋略高超和勤于国事、周瑜的聪明自信和器量狭小……。这种单纯鲜明的性格,犹如京剧的脸谱化表演,容易为读者所把握。而在单一的性格方面上,作者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夸张的笔法,还是能够把人物写得较为有声有色。像关羽温酒斩华雄的一节,虽文字不多,却足以令人感佩他的威猛。写诸葛亮出山的过程,先借司马徽、徐庶之口,影影绰绰地虚写他的非凡才能;继而是三顾茅庐,仍是从刘备等三人的眼光中虚写这位“高人逸士”的生活氛围和一种神秘色彩,逗引读者的兴趣;而后才是诸葛亮纵论天下大势,在非常开阔的时代背景上展现他的政治才能,令人觉得他的出山之难,自有贤者不可自轻的道理。就是像张飞一声喝退曹操数十万大军,虽是过于夸张了些,那种气势却似乎也有可信的一面。类似这些传奇式的生动情节,给人物涂上了浓厚的色彩,多少弥补了其他方面的不足。《三国演义》中写得最好的人物却是作为反面角色的曹操。刘备作为正面道德的代表,被符号化了,除了“煮酒论英雄”借雷声掩饰失等等少数情节,他的言行常让人觉得不可信,这一人物形象因而也缺乏生气。曹操的形象则不然。他在小说中看起来好像是个“反面角色”,实际作者对他的豪杰气概是颇为佩服和喜爱的,并未一味丑化他。因而,小说在写出他的奸诈、残忍的同时,也写出他的雄才大略、敢作敢为、善于引纳人才等种种长处。如第十二回写曹操在濮阳与吕布作战时,中了陈宫之计,仓惶败逃,“火光里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竟过。吕布从后拍马赶来,将戟于操盔上一击,问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由是得以脱险。后负伤逃出,众将拜伏问安,他却仰面大笑道:“误中匹夫之计,吾必当报之!”这种处变不惊、在险境中镇定自若的表现,在小说中反复出现多次,形成一种个性特征。所以,曹操的形象虽然“恶”,却很有生气,他的性格比其他人物显得复杂,也更具有吸引力。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很突出。首先,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也是最成功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在历史小说所要求的“实”(合乎历史事实)和“虚”(合乎艺术创作规律)自然统一,恰到好处方面,成为后世的楷模,获得了“七实三虚”(章学诚《丙辰札记》)的美称。罗贯中所开创的以正史为依据,广采民间传闻,并加以合理的想象和虚构这一历史小说的创作格局普遍为后人所接受。但以后的历史小说,不是“实”而近腐,就是“虚”而近妄,无一能与《三国演义》比肩。其次,《三国演义》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十分独特。它善于抓住人物性格的某一基本特征,突出某一方面,有主次、有轻重,使得人物形象分外鲜明,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所谓“三绝”就是这种创作手法的突出成果。第三,《三国演义》的艺术结构在古典小说中堪称上品。在《三国》与《水浒》之间,通常认为《水浒》的艺术成就要更高些,但《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的长处,显然是《水浒传》所不及的。那就是:它具有一个相当完整细密的宏大结构,有条不紊地处理了繁复的头绪,描绘了极其壮阔的、波谲云诡的历史画面。《三国演义》的故事框架是在历史记载的基础上构成的,这一点有时对作者的创作才能的发挥带来妨碍,像金圣叹所批评的“笔下拖不动,踅不转”那种情况确实存在,但这只是一部分。从总体来看,作者对《三国志》以及裴松之注所引大量零琐而又不免彼此矛盾的史料的处理,不仅显示了高度的史学修养,而且表现出高度的叙事技巧。在史料的基础上,作者作了许多铺张渲染,更增添了不少纯出乎虚构的情节,这些往往成为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在上述几种成分的组合下,全书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充分地描绘出魏、蜀、吴三方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有声有色的活动,并由此展现历史人物各具风神的形象。尤其是对战争的描写,成就最为特出。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彝陵之战等大规模的战争,从战事的起因、力量对比、彼此的方略及内部争执,到战争的过程及其变化、胜负的决定及其缘由、有关人物在战争中的作用,都能叙述得生动而具体,写出战争的巨大声势、紧张气氛,处处扣人心弦。特别是赤壁之战,作为三方同时卷入、决定三国鼎立之势的关键性战争,从《三国志》中简略的记载,经过铺排和虚构,成为小说中整整八回的篇幅,写得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始终充满戏剧性的变化,从中可以感觉到作者广阔的视野和宏伟的构思。也许就是这部小说中表现出的作者的精神气质,使有些人推测他是“有志图王者”。全书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但全书以蜀汉为中心,抓住三国纷争的主线,井然有序的展开故事情节。《三国志》中,魏志三十卷,蜀志十五卷,吴志二十卷,而《三国演义》近五分之三的回目是有关蜀汉及其人物的故事。全书一百二十回,桃园结义至诸葛亮秋风五丈原这五十一年的历史就占了一百零四回,以后四十六年的事仅用十六回就草草结束。这种比例说明了罗贯中艺术构思的合理。它使全书结构宏伟壮丽,脉络分明,有主有次,严密精巧,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第四,善于描写战争场面,是《三国演义》另一突出的艺术成就。全书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近百次,每次战争则千变万化,不呆板,不重复,各有特点,充分表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多样性,特别可贵的是,小说能通过激烈的战争场面的描写,细致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最著名的例子是“赤壁之战”,这是遏止曹操势力南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性战役。正史(《三国志》)对此记载十分简略,小说却用了整整八回的篇目,把它渲染德波澜壮阔,扣人心弦,其中的群英会,蒋干盗书,草船借箭,连环记,借东风,华容道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周瑜的雅量高致,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和忌刻好胜的小人心胸,诸葛亮的深谋远虑,胆量过人,曹操的骄横自负,黄盖的忠勇,蒋干的自作聪明等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非常鲜明,显示了作者杰出的创作才能。最后,《三国演义》的语言,公认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通俗生动,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行文中,叙述多于描写,不以细腻刻画人物心理、情绪变化见长,而以粗线条的勾勒见工。这种粗线条的叙述,同样能收到着墨不多,而使描写对象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三国演义》用文白相杂的语言,和《水浒传》那种纯熟的白话不同。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作者常需在书中直接引用史料,如用纯粹的白话就难以谐调;一是带些文言成分,给人的感觉会多些历史感。这种语言简练而不失流畅,并不是容易写好的,如关羽出战华雄的一节: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可以说写得很有声势。但全书比起用生动活泼的白话写成的《水浒传》,语言的表现力毕竟要相差许多。??《三国演义》在艺术上的缺陷也比较明显,一是受民间传说中人物定性化的影响,书中主要人物性格缺少发展变化。二是夸张手法过分,反而收到一种相反的效果,如鲁迅先生所批评的“显刘备之长厚而近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这些缺点却不能掩饰全书的光辉成就。六、《三国演义》的影响《三国演义》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首先是对文学创作方面的影响。在文学语言上,《三国演义》继承了宋元以来用接近口语的文字写作的优良传统,并使这种语言更为精练、畅达,更适于小说在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流行;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文言作为唯一描写手段的创作局面,以后的大批历史演义均以这种半白半文的浅近文字写作,就说明《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在文学体裁上,《三国演义》的出现,使规模宏大的章回小说这种长篇巨制取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使这种更足以反映社会生活复杂性的长篇小说这一新的文学体裁成为明清小说的主要形式并取得丰硕成果。其次,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不可低估。《三国演义》向人民群众传播和普及了历史知识。原来的《三国志》等史籍由于“文胜”而妨碍人们对许多历史事实的了解,现在,由于《三国演义》这一通俗小说的出现而得到补正,人们对三国鼎立的历史有了一个基本明晰的概念,“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帷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云云,(魏裔介《三国问答序》)就正确的指出了这一点。再次,《三国演义》开宗明义宣传的刘、关、张桃园结义在社会生活中也流传很广,几乎为旧时代许多阶层的人所模仿。最后,这部小说所提供的许多军事斗争、政治斗争策略和经验曾经为后世的农民起义领袖所采用,如李闯王、洪秀全等人,“皆以《三国演义》中战案为玉帐唯一之秘本。”(黄人《小说小说》)这就说明了《三国演义》所提供的巨大的社会价值。《三国演义》的研究,目前集中在有关罗贯中生平资料的收集、考证;《三国演义》成书时间,它的主题思想讨论,以及这种小说表现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真实性乃至延伸到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等诸多方面,意见比较对立,有待继续深入发掘。
相关问题相关搜索
随时随地有问必答!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演义TXT下载 - 请看小说网
三国演义 罗贯中 三国演义TXT下载 - 请看小说网
-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内容简介:&&&&《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唐代,三国故事已广为流传,连儿童都很熟悉。随着市民文艺的发展,宋代的说话艺人,已有专门说三国故事的,当时称为说三分。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实际上是从说书人使用的本子,虽较简略粗糙,但已初肯《三国演义》的规模。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所征引的资料(还包括《世说新语》及注中的资料),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在了规模宏伟的巨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最新更新] (11-26 14:45)《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区别两书有关系吗
  《志》与《》:熟知三国历史的人必然会读过这两本书,前者是正史,后者是,这是两书最大的区别。  《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作者是西晋初的陈寿。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后汉书》和《》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而三国志是三国演义小说的基础。  《三国演义》是长篇小说,由于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则《三国志》成书后就无须再编撰甚么《三国演义》了。 《三国志》为晋朝陈寿所写,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是写实的,为二十四史之一。 《三国演义》为明朝所写,是在《三国志》所记载的历史的基础上加以改编的文学作品,内容与历史事实不完全吻合,为中国古典之一。 若论史学价值,前者高于后者;若论价值,后者高于前者。  《三国志》是所谓的正史,而《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记录的历史演绎出来的小说、故事,是文学作品。如果要史,当然要读《三国志》;如果是为了于消遣中获取某些知识,《三国演义》足已。演义与正史的最大区别就是,演义不是全部真实的,演义是小说。人人都说《三国演义》是七分史实,三分虚构。  主要的区别有:  一是体例不同。《三国志》是史书,是对三国历史的较为客观的叙述。而《三国演义》则是历史小说,是对三国历史的人为演绎,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虚构的内容;  二是成书时间不同。《三国志》成书于初年,距离三国很近,因而可以保证这部史书的真实性。而《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掺入了大量民间传说;  三是承续关系不同。陈寿写作《三国志》依靠的是他自己多年收集的历史资料,而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则主要取材于《三国志》。也就是说,《三国志》是《三国演义》的母体。  在《三国志》里那个文韬武略、心胸开阔、英雄豪侠的,到了《三国演义》里却成了心胸狭窄、疾贤妒能的“小气鬼”。 《三国志》中,周瑜从小就多才多艺,年青时就精通音乐。只要奏乐有错误,他必定会发现,发现了就一定会加以指点,所以当时有民谣说:“曲有误,周郎顾”(周郎会发现,可以请周郎指点指点)的说法。中出使东吴,说服,联吴抗曹,这个起了关键性作用。但是整个的指挥计划者实际上是周瑜。周瑜在说服孙权上起了重要作用,而《三国演义》中是诸葛亮激将法激的;利用火攻是黄盖提出来的,后来都改成诸葛亮,这些都是出于突出诸葛亮这个主要的创作需要。突出了罗贯中对诸葛亮的喜爱,小说中周瑜的性格特点主要是心胸狭窄,特别忌妒诸葛亮。这是小说为了使不同人格区别鲜明的创作需要。  历史上的周瑜胸襟广阔,气度宽宏。老将程普因周瑜年轻,对他不服,多次当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计较,程普最后被周瑜的才华和品德所折服,感动得说:“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和他成为好友。《三国演义》描写的心胸狭窄的周瑜是罗贯中为了衬托诸葛亮而刻意塑造的配角形象,是艺术处理,不可当真,“周瑜”当然就更是毫无历史根据,周瑜最后是病逝于出征途中的。
责任编辑:阿宝
0:41:13 21:52:20 2:45:29 12:05:22 12:04:58
本文来源宁夏在线,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作品,并不代表本网认同和证实内容的真实性,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24小时内予以删除!欢迎大家投稿:!
最新娱乐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小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