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幼儿园语言游戏大全

一、听说游戏的概念/听说游戏
  一提起“游戏”,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儿童常玩的“娃娃家”“沙箱”等等,听说游戏显然与此有较大区别。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听说游戏的概念加以甄别。1.听说游戏与游戏  严格地说,听说游戏不是儿童自发组织的游戏,是由教师设计组织的、儿童有兴趣自愿参加的教学游戏。如果仔细,游戏这个名词,尽管有多种定义和分类方法,在英文里却原有play(游戏)和game(规则游戏)两个不同的概念。广义的游戏(play),包含了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规则游戏等,狭义的游戏则将规则游戏(game)排除在外。而我们所讨论的听说游戏,恰恰是由教师设计来组织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则游戏。若将它归属于游戏的话,也只能列入规则游戏的范畴之内。听说游戏,我们认为它具有游戏的特征。根据美国游戏研究专家诺伊曼(Neuman,1975)的观点,游戏与活动的基本区别主要在于:
  (1)控制。活动由外部控制,而游戏则是有内部控制的特征。
  (2)真实。活动具有真实的特点,而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是假想的现实,游戏中的人、事、语言均有假扮转换的可能。如将木棍当成枪,或扮演动物、父亲、母亲的角色等。
  (3)动机。活动是由外部动机产生的,是教师组织安排幼儿参加的,而游戏则有明显的内部动机,由幼儿自发地开展和参与。对照诺伊曼的游戏特征论述,我们发现,听说游戏是一种半活动半游戏的教育活动形式。但是毫无疑问,听说游戏的教育活动提供了由外部控制转向内部控制、由真实转向假想的情景条件,也提供了幼儿在活动中由外部动机激发转换为内部动机的机会。由此,我们仍然可以将它定义为“听说游戏活动”。2.听说游戏与语言游戏  听说游戏不是语言游戏,而是语言教学的游戏。所谓语言游戏,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概念,是指儿童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自发地玩弄和操练语音、语词的一种现象。例如:6~7个月的婴儿,吃饱睡足后,独自躺在床上,感到舒服愉快,嘴里发出一连串的音节“a―ba―bo―a―bagu―bei―bigu&。又如:3~4岁的幼儿在与同伴一起游戏时,嘴里念念有词地拿同伴的名字为题说:“马晓东是一匹小马,小马小马小妈妈,小妈妈骂小马,小马呜哇呜哇马晓东。”这些口头语言游戏带有明显的自发言语的特点,有玩弄操练口语的性质,并且是无意义的、非具体指向性的语言活动。这种语言现象很大程度上带有自娱的意味。
  相形之下,听说游戏由教师设计组织,有明确的语言学习指向目标,有明确的语义内容,因而与上述的语言游戏有很大差别,只能将它称之为语言教学游戏。在区分了听说游戏与其他游戏的差别之后,我们可以认为,听说游戏的教育目标以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为主,活动内容主要集中在幼儿听和说的理解和表达方面。听说游戏是为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述能力而专门设计的,用游戏的形式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
二、听说游戏的主要特点/听说游戏
1.在游戏中包含着语言教育目标  每一个听说游戏都包含对幼儿语言学习的具体要求。教师通过对听说游戏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将近阶段根据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需要所提出的语言教育教学任务,落实到每一位幼儿接受理解和尝试掌握的教育过程中去。在听说游戏中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有一定的特殊之处。
  (1)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具体的特点。一般而言,听说游戏对幼儿提出的语言学习要求非常具体,给人单一和细微的感觉。例如:小班幼儿zh、ch、sh和z、c、s的发音经常混淆,教师用听说游戏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正确发音,这种活动便将发准zh、ch、sh三种卷舌音作为具体的目标任务。但它仍然能够对幼儿的语言学习产生多方位的影响。因为在幼儿参与听说游戏,学说zh、ch、sh的过程中,他们需要听懂教师的要求,需要想象自己扮演的动物角色,需要理解别人的语言和动作,以明了游戏的进程,需要按照游戏的规则说话行动。可以说,在幼儿参与听说游戏的过程中,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获得多方面锻炼的机会,因此,在听说游戏中包含的单一而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实质上却对幼儿语言能力有多方面的培养提高的作用。
  (2)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练习的特点。听说游戏往往不对幼儿提出某个新的语言学习任务,更多地是根据近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重点需求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复习巩固已学的语言内容,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真正获得这一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仍以小班幼儿有关zh、ch、sh发音的听说游戏为例,这种游戏的进行与幼儿该阶段语言发展水平以及语言学习需要有关,也与对幼儿普通话学习要求有关。显而易见,如果在2岁的进行zh、ch、sh的听说游戏,由于婴儿尚未对z、c、s和zh、ch、sh音的区别产生敏感性,他们无法参与这样的游戏;而在大班开展此游戏,因大班幼儿已经基本掌握了冰、ch、sh的卷舌发音规则,所以也不需要。只有小班幼儿正处于对这几种音敏感的时期,又处于学习发卷舌音的阶段,开展有关的听说游戏便给他们提供了练习的机会,让他们在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内容,真正掌握正确发出zh、ch、sh卷舌音的方法。
  (3)听说游戏包含的语言教育目标具有含蓄的特点。其他的语言教育活动,一般都开宗明义,将学习任务直接呈现在幼儿面前,而听说游戏则将教育目标贯彻在游戏活动之中,让幼儿边玩边说,不知不觉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本次教育活动的要求,这是听说游戏独有的优势。听说游戏是一种其他语言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活动形式。2.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游戏规则  凡是听说游戏,都带有一定的游戏规则。听说游戏中的规则并不是凭空制定的,而是教师在设计听说游戏时,根据具体的语言教育目标,选择适当的语言学习内容,并将本次活动的语言学习重点转化为一定的游戏规则。当幼儿参与听说游戏时,他们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按照规则进行游戏,就在这样的活动中练习了幼儿的听说能力。
  例如:大班听说游戏“金锁银锁”,以对答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习用简短而有节奏的词语形容和描绘一种事物。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是,全体幼儿手拉手围成一圈做锁,先:“金锁锁,银锁锁,两把钥匙一把锁,咔嚓咔嚓把它锁,小朋友快点来开锁。”两名幼儿当开锁人,一名在圈内,一名在圈外。儿歌念完时,开锁人停在某处便可指这里的两人问:“这是什么锁?”两人回答:“这是XX锁。”接下来,开锁人必须立即根据XX锁的特点讲出一句形容的话,并且配上相应的节奏。比如拉手人说:“这是苹果锁”,开锁人要说“苹果,苹果,香喷喷”或“苹果,苹果,香又甜”,讲对了锁便打开,交换角色后继续进行游戏。由此可见,教师要求幼儿掌握的语言学习重点,孕育在游戏的规则之下,通过整个听说游戏活动过程去达到听说学习的目的。
  听说游戏活动的游戏规则制定可以从性质上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竞赛性质的游戏规则。游戏中幼儿如果听准了、说对了,达到了学习要求便成功到达胜利的彼岸。上面举例所说的:金锁银锁”就属于竞赛性质的游戏规则。当幼儿用正确的语言内容和形式说出形容某一事物的话来,锁便打开,自己就可以与别人交换角色。否则便要继续扮演同种角色,重新经历相仿的学习过程。这种竞赛性质的游戏规则在听说游戏中产生激励机制的效应,可以促使幼儿更主动积极地投身于游戏活动。
  另外一种听说游戏的规则不具有竞赛的性质,但同样能产生激励机制的效应。如小班听说游戏“小白兔吃青草”,教师扮演兔妈妈,带小白兔们到外面去吃青草,幼儿边跳边念儿歌:“小白兔,跳跳跳,一跳跳到草地上,吃吃吃,吃青草,吃吃吃,吃个饱。”反复念后,一只大灰狼跑出来大吼一声“大灰狼来了”,扮演小白兔的幼儿须纷纷跑到妈妈身边蹲下,表示回到家受到了妈妈的保护,否则就会被大灰狼吃到。这样的听说游戏,也可以对幼儿产生很大的吸引力。虽然游戏规则看似不直接与幼儿说什么有关,但幼儿知道念儿歌之后会有大灰狼跳出来,然后追逐逃跑,念儿歌与后面的追逐活动密切连接在一起。因此,游戏规则便激励幼儿全身心投入活动,幼儿会饶有兴趣地反复玩这个游戏,最后达到语言学习的效果。3.在活动过程中逐步扩大游戏的成分  幼儿园听说游戏的活动兼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从活动组织形式上看,具有从活动人手,逐步扩大游戏成分的特征。听说游戏活动带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活动开始时,教师需要帮助幼儿理解活动的内容,交待游戏的规则,并且示范游戏的玩法,然后,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逐步掌握游戏玩法后,再放手让幼儿独立进行游戏。应当说,听说游戏活动开始以活动的方式进入,而最后又以游戏的方式结束,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开始时体现得十分鲜明,而后随着幼儿熟悉水平的提高而逐渐减小,直至幼儿完全自主地进行游戏。听说游戏活动的组织兼有活动和游戏的双重性质,并且在活动过程中出现了逐步扩大游戏成分的现象。实际上,听说游戏存在着以下由活动逐渐向游戏过渡的三种转换。
  (1)由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换。听说游戏刚开始时,由教师主导创设游戏情景,交待游戏规则,幼儿只被动观察听讲、思考,当他们产生兴趣时,不由自主地跟随教师参与游戏,在掌握规则之后,尝试自己游戏,最终完全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游戏中去。这一过程实际上是由外部控制转换为内部控制的过程。
  (2)由真实情景向假想情景转换。无论教师如何提供游戏的场景,在听说游戏刚开始时,幼儿所处的仍然是真实情景。教师向幼儿交待活动内容,解释活动规则,甚至示范游戏玩法,此时幼儿均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思考,所有的一切对他们仍然是真实的环境。随着幼儿自己参与游戏,他们开始扮演某一角色,并想象可能有的情节、动作、物品、语言,于是幼儿所处的环境便发生了变化,成为假想的情景,听说游戏活动因此发生由真实情景向假想情景的转换。
  (3)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与外部控制向内部控制转换密切相关,在听说游戏活动中,同样有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的过程。幼儿刚开始参加听说游戏时,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外部动机决定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然而由于听说游戏活动的特点,幼儿在游戏中自主的成分越来越高,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得以充分发挥。随着他们对听说游戏规则的掌握和游戏内容方式的熟练,他们在活动中保持着越来越明显的内部动机。当然,必须说明,幼儿能否将外部动机转换为内部动机,很大程度取决于这个听说游戏是否真正具有游戏的特点,是否真正对幼儿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幼儿自己能否真正地玩起来。否则,在活动中,幼儿便无法实现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换。反过来说,如果在听说游戏中不能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幼儿的内部动机,那么这种听说游戏便只能称之为听说活动,甚至于是一种蹩脚的听说话动,因为它不真正具有游戏的价值,也不能发挥听说游戏作为二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活动所应发挥的作用。
三、听说游戏的语言教育目标/听说游戏
1.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则进行口语表习  由于听说游戏的特殊性质,这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按一定规删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这里所说的一定规则,主要是指按照语言的规范制定的游戏规则。在幼儿参与听说游戏过程中,他们需要自觉地参与规范语言的学习,在执行游戏规则的活动中掌握规范酌口语表达能力。听说游戏按照一定规则进行的口语练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子目标。
  (1)复习巩固发音。在听说游戏中含载幼儿语音学习的目标,着重在为幼儿提供练习发音的机会,以利于幼儿复习巩固他们近期的发音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幼儿语音学习的四种特别需要来组织活动。
  一是难发音的练习。对于某些近期所学的语音难点,采用听说游戏的方式去运载这些语音要素,可能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幼儿园阶段普通话发音的难点主要有zh、ch、sh和r等辅音。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选取这些声母与一定韵母相结合的音节来帮助幼儿学习。
  二是方言干扰音的练习。一定区域方言都有可能对幼儿的普通话学习产生干扰因素?影响他们正常的发音。例如:I和n不分,an和口ng不分,说普通话时往往有可能将南(n6n)说成lan。在听说游戏中,幼儿可以有集中和比较学习的机会,练习发准这些受到方言干扰的语音,产生对这些语音准确发音的敏感性。
  三是声调的练习。普通话声调对幼儿发音有很重要的意义,因而念准普通话声调也是幼儿语音学习的一个部分。用听说游戏运载各种相似音和声调要素,让幼儿在辨别中学说,在学说中提高分辨能力,从而掌握准确的声调。
  四是发声用气的练习。3岁幼儿进入幼儿园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很好地掌握说话用气的方法,因此,说话时有气喘吁吁的感觉。尤其在表述长句子时,还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听说游戏的发音练习可把练习用气作为活动的目标内容,培养幼儿正确的用气方法,以便讲话的发声更加自然,更趋向于正常。
  (2)扩展练习词汇。大量积累词汇、增加口语表达的内容,是学前阶段幼儿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说,幼儿的词汇是在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过程中逐步迅速地增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个研究能确切地证明究竟一个孩子每天能习得多少词汇。用听说游戏的活动方式帮助幼儿学习词汇,是专门地提供幼儿对词汇学习敏感程度的机会,这类集中学习词汇的听说游戏,着重引导幼儿积累以下两方面的词汇学习经验。
  一是同类词组词的经验。听说游戏往往让幼儿做同一类词汇如何练习,实际上也是向幼儿提供某一类词的使用范例,鼓励幼儿在听说游戏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去组织扩展。例如:“怎样走”的听说游戏要求幼儿用一定的副词描述走的动作,幼儿可以说“快快地走”“慢慢地走”“大步地走”“小跑步地走”“一蹦一跳地走”。在学习过程中,幼儿可依据规则创造性地运用词汇进行描述练习。
  二是不同类词搭配的经验。词汇的搭配通常与语言习惯和经验有关,是一种社会约定俗成的表现,但也有一定的规则。例如:量词有明显的搭配规则,到大班阶段,幼儿对量词开始产生一定的敏感性,在这个时期给他们提供听说游戏的机会,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掌握一词的使用方法。此外还有介词(方位词)的学习,等等,都可以通过听说游戏的活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尝试运用句型。学前阶段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大量地积型,这是他们句法习得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一般而言,幼儿阶段的儿童将从简单句过渡到合成句水平,幼儿阶段后期开始进入理解嵌入句的水平。无论是简单句,还是合成句等,均有多种类型的句式,要理解掌握并且熟悉运用都需要经过一定场合的练习。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获得运用句法的机会,而听说游戏有意识地帮助幼儿练习,让他们通过专门的集中的学习迅速地把握某一种句法的特点规律,并在尝试运用过程中提高熟练使用的水平。例如:在大班听说游戏“”中,幼儿通过用“XX越来越XX”和“……越……越……”的句式学习句型。在游戏中学习句型,有一定的激励机制的存在,幼儿可能产生很高的积极性。2.在听说游戏中提高幼儿积极倾听的水平  听说游戏为幼儿提供的是一种不同于其他语言学习的场合,幼儿在参与学习时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因而有利于他们积极倾听水平的提高。
  需要提出的一点是,在幼儿语言学习的活动中,听和说是永远相伴而存在的。以游戏的方式组织的听说游戏活动,对幼儿积极倾听能力的提高具有特殊的作用。教师在思考听说游戏的目标时,应对幼儿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1)听懂教师的讲解,理解游戏的规则。教师在听说游戏开始时,总是要向幼儿提出一定的要求,接下来“布置”活动的任务,并对任务作出解释,讲解示范游戏的规则。这一过程对幼儿的倾听提出了具体要求。能否听懂教师布置的任务、理解游戏的规则,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状态。因此,这对幼儿的倾听能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以说,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将有利于幼儿在所有的交往场合的倾听水平,甚至对幼儿进入小学阶段之后的学习都十分有益。
  (2)听懂游戏的指令,把握游戏进程。在游戏过程中,幼儿随时需要把握游戏中传出的指令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在“金锁银锁”中,念完儿歌,即是一个指令,要求问“这是什么锁”,开锁人听后立刻予以回答“这是XX锁”。所有的指令信息一环套一环,幼儿在游戏中必须敏锐地感知,否则将无法进行游戏。恰恰是这样一些要求,可促使幼儿自觉地、主动地去倾听捕捉指令信息。
  (3)准确把握和传递有细微区别的信息,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有的听说游戏专门设置倾听的“圈套”,要求幼儿辨别某几个相似音的差异,作出相应的反应,诸如z、c、s和zh、ch、sh的辨别活动即属于这一类;有的听说游戏要求幼儿准确传递信息,错了便会闹出笑话来,如“我这样对你说”的传话游戏活动。这些活动把倾听要求的重点,放在准确把握和传递信息上,可以较好地提高幼儿倾听的精确程度,最终对他们完整的发生良好的作用。3.培养幼儿在语言交往中的机智性和灵活性  作为特殊的语言交往场合,听说游戏对幼儿运用语言与人交际有一种特别的挑战,使幼儿机智灵活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因此,在听说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语言的机智性和灵活性,是教师在设计组织这类活动时应考虑的一项目标。
  对幼儿在听说游戏中提高语言交往的机智灵活性的培养,从根本上说,是提高幼儿在语言交往过程中反应敏捷的能力,着重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1)迅速领悟游戏语言规则的能力。由于听说游戏将幼儿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换为游戏规则贯穿活动始终,那么幼儿掌握游戏规则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便意味着掌握语言规则的过程。在听说游戏中,幼儿需要迅速领悟游戏规则,否则便会落伍,就无法实现参与游戏的愿望。这种激励的结果,使幼儿逐步适应迅速领悟交往要求的场合。
  (2)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编码的能力。听说游戏是一种活动的进程,幼儿在参与时需要根据一定的规则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进行编码。这种场合不允许幼儿慢慢想,细细思考,如果速度太慢,游戏便要受到影响,因此,幼儿在活动中得到迅速调动个人已有语言经验编码的训练。
  (3)迅速以符合规则要求方式的表达能力。在领悟编码的同时,幼儿也获得快速反馈信息的机会。听说游戏的规则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规范方式说话,并且没有太多的时间让幼儿仔细斟酌讲话,所以,一切都是在短暂的直感的状态下说出来的,这里便有一个语言快速应答能力的培养。
  总之,听说游戏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提供了某些特别的机会。教师应当抓住这种机会去促进幼儿的语言学习,为他们语言能力的整体提高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次
参与编辑人数:1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40:44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幼儿园语言游戏教案集锦(妙趣可言的三类语言游戏) - 幼儿园教案
考教师网微信号:kjsw910
&&★适应小班幼儿语言需要的&猜测类&游戏&
  3岁~4岁的幼儿,语言学习仍处在起始阶段,对语音、语调、语速等元素敏感,喜欢与成人或同伴进行猜测性的娱乐游戏。为此,我们给小班幼儿开发、设计了&猜测类&区角语言游戏。&
  游戏一 猜猜在哪头&
  游戏目标:&
  通过两两玩藏物猜测游戏,能大胆地说出公鸡、母鸡、红豆等物品名称,提高&g、j、h&等发音的准确性,体验游戏的乐趣。&
  游戏材料:&
  1,利用废旧纸盒自制公鸡头、母鸡头头饰。用松紧带固定,套挂在椅背上。&
  2,红豆、黄豆、绿豆等游戏道具若干。&
  3,游戏场景见图一。&&&&&&&&&&&&&
  4,儿歌《猜猜在哪头》。&
  公鸡头,母鸡头。红豆红豆在哪头,在这头,在那头,请你猜猜在哪头?&
  游戏玩法:&
  1,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协商确定谁先藏谁先猜。藏者坐于鸡头后面,手握住&红豆&双手背后,猜者面对鸡头,两人面对面相坐。&
  2,两人边念儿歌边开始游戏。念&公鸡头、母鸡头&时,藏者将背后的双手握拳分别放到公鸡头、母鸡头后面。&
  3,念完儿歌&请你猜猜在哪头&时,藏者将红豆任意放于一头,猜者猜测红豆的位置。若猜对,藏者亮出红豆说:&对对对。红豆是在公鸡头(或母鸡头),你来藏,我来猜。&将红豆交给对方,交换位置、角色,重新开始游戏;若猜错了,藏者则说:&错错错,红豆不在公鸡头(或母鸡头),你还猜,我还藏。&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建议:&
  可让幼儿自己变换其他实物,如黄豆、花生、糖果等进行游戏,体验自主游戏的快乐。&
  (设计:巫蓉)&
  游戏二 看谁说得对&
  游戏目标:&
  感受对答游戏的乐趣,乐意说出动物(或交通工具、小乐器等)的某一特征。&
  游戏材料:&
  1,用废旧图书自制卡片若干套,每套用不同颜色底版区分。如动物类:狗、猫、青蛙、鸡等;交通工具类:火车、汽车、飞机、轮船等:乐器类:鼓、锣、碰铃、喇叭等(见图二)。&
  2,游戏对答儿歌:《看谁说得对》。&
  甲乙:你来说,我来玩,想一想,猜一猜。甲:小猫小猫怎样叫?乙:小猫小猫喵喵叫。甲:小猫小猫爱吃啥?乙:小猫小猫爱吃鱼。&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两两一组,面对面坐在放有相同颜色底版卡片的桌子两边,以&包剪锤&游戏决出谁是发令者。&
  2,发令者(甲为例)出示卡片并发问,回答者(乙为例)根据发问指令回答,进行游戏。如:甲:&小狗小狗怎样叫?&乙:&小狗小狗汪汪叫。&甲:&小狗小狗爱吃啥?&乙:&小狗小狗爱吃骨头。&若乙答对了,甲说:&对对对,你说得对,我把卡片送给你,你来问我来答。&两人交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若答错,甲说:&错错错,请你再来说一说。&&
  3,游戏结束时,数一数自己得到的卡片。&
  游戏建议:&
  1,第一层次玩:通过对答儿歌,掌握游戏玩法。&
  2,第二层次玩:加入模拟动物动作形象边说边游戏,增加游戏情趣。&
  3,第三层次玩:变化语音、语调模拟动物形象进行游戏,提高游戏的积极性、趣味性。&
  4,第四层次玩:在掌握对答句式的基础上,改变固定句型。提供想象、仿编与自主表现的机会。如:甲:&火车火车怎样响?火车火车这样响&&呜&&&(幼儿可一边想象,一边做动作并模拟响声,音节可不固定)。&
  (设计:巫蓉)&
  游戏三 牵牛花爬高楼&
  游戏目标:&
  在连接大拇指情境中,边说边玩爬高楼游戏,体验接龙式童谣的韵律与乐趣。&
  游戏材料:&
  1,用废旧彩色广告纸或画报纸折叠,自制可粘贴的牵牛花若干,每套两种色彩。&
  2,用废旧毛线或包装绳做藤蔓(两种颜色),固定在椅背上,游戏场景见图三。&
  3,童谣:《牵牛花爬高楼》。&
  牵牛花,爬高楼,高楼高,爬东墙;东墙滑,爬树梢,树梢长,爬篱笆;篱笆细,往上爬,爬上篱笆吹喇叭。滴滴嗒,滴滴嗒,谁的花儿爬得高?我的花儿爬得高&&嘿!嘿!&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两两一组,面对面坐于&牵牛花藤蔓&下,以&包剪锤&游戏,决定谁先爬。&
  2,两两接说游戏儿歌,并依次协调地连接大拇指,至&爬上篱笆吹喇叭&停。&
  3,当说到&滴滴嗒,滴滴嗒,谁的花儿爬得高&时,两人同时晃动身体作吹喇叭状,说到&我的花儿爬得高&时,最上面大拇指的幼儿,拇指做连续屈伸动作,在&嘿!嘿!&处,两人同时拍手,表示一次游戏结束,每人拿一朵花贴上楼顶,游戏重新开始。&
  游戏建议:&
  游戏结束时,引导幼儿自己数数一共爬上了几朵牵牛花。&
  (设计:巫蓉)&
  游戏四 棒棒乐&
  游戏目标:&
  在敲敲、打打、猜猜中,感受民间语言游戏的乐趣。&
  游戏材料:&
  1,用废旧纸盒制作&饲养场&(含食物链关系),内置一个用废旧奶罐或瓶子自制的&碗&(见图四);两种颜色的一次性废旧筷子各一:游戏材料&花生&若干。&
  2,了解过棒打老虎,老虎吃鸡,鸡吃虫子,虫蛀棒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3,猜拳游戏歌:《棒棒歌》。&
  棒子棒子棒子,棒子棒子老虎,棒子棒子鸡,棒子棒子虫。&
  游戏玩法:&
  1,幼儿两两自由结伴,双手各持一种颜色的筷子,面对面坐在&饲养场&两边,&饲养场&内放置可敲击的&碗&。&
  2,两人约定好谁先敲击发令。发令者根据&饲养场&的食物链地图。随意从哪个名称开始,边敲碗边说游戏歌,如:&棒子棒子老虎!&另一幼儿则紧接着边敲碗边说下旬:&棒子棒子&&。若说的是&棒子棒子鸡&,发令者就赢了,赢者用筷子夹一颗花生放进靠身边的&饲养场&内,交换发令者,游戏重新开始。若一方说&棒子棒子老虎&,另一方说&棒子棒子虫&,则无结果,游戏继续。&
  4,游戏结束时互相数一数,&饲养场&里花生的数量。&
  游戏建议:&
  第一层次玩:在有食物链图(四种实物:老虎、鸡、棒子、虫)提示下,玩猜拳游戏。&
  第二层次玩:发令者说&棒子棒子棒子&后,双方同时说&棒子棒子&&,赢者用筷子夹一颗花生放进&饲养场&内。&
  第三层次玩:幼儿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他熟悉的动物或实物的图片,如:黄鼠狼和鸡、猫和老鼠、狼和羊、老鹰和小鸡,增进对猜拳游戏歌的喜爱之情。&
  (设计:李芬)&
  ★满足中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判断类&游戏&
  进入中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正面临着倾听、复述、表达等多种综合能力的考验。这一时期。随着幼儿有意注意的萌发,孩子们对环境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乐意作出直觉的、言语的判断反应,以证实个体某种能力的发展。为此,我们给中班幼儿开发、设计了&判断类&区角语言游戏。&
  游戏一 巧虎乐翻天&
  游戏目标:&
  通过配对游戏,乐意将两张牌的内容连成一句
话,并对同伴连接的话作出准确判断。&
  游戏材料:&
  1,用废旧的的衣服衬板自制游戏底板卡若干,以数字、形状、颜色为类别的游戏牌若干套,每套巧虎牌与物品牌各6张~8张。&
  2,自制奖品&五角星&若干。&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两两一组。先将游戏牌按牌背的数字、形状、颜色分类,摆放在底板卡上。&
  2,以&包剪锤&决出谁是先翻牌的人。先翻牌者找规律取一对牌(牌背相同数字、形状或颜色)并翻开,观察两牌画面图案后说出:&&&巧虎干什么?&例如:运动巧虎踢足球、学习巧虎爱看书等。&
  3,如翻牌者说对了,另一幼儿边拍手边说:&对对对,请你把牌拿回去。&若说错了,另一幼儿边拍手边说:&错错错,请你把牌放回来。&则将牌放回原处。换另一幼儿翻牌并说一句话。&
  4,待所有牌拿走后,比比谁拿走的牌多即为胜者,自取五角星作为奖励。&
  (设计:张婉)&
  游戏二 喜羊羊巧设暗号&
  游戏目标:&
  通过互传暗号。体验遵守倾听、判别等游戏规则带来的成功感。&
  游戏材料:&
  1,幼儿自制的&羊村村旗&、喜羊羊胸饰若干。&
  2,5把~6把椅子围成的&羊村&游戏场景(见图五)。&
  3,熟悉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人物、情节及游戏儿歌。&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5人~6人一组搬椅子围成&羊村&(圆圈),以&点兵点将&方式选出羊村&村长&,&村长&抽出两张椅子放在&村外&(圈外)。&
  2,&村长&手持&村旗&组织游戏:&起立!游戏开始!&&村民们&(其他幼儿)围着&羊村&边巡逻边拍手说游戏歌:&羊村外,有敌情,喜羊羊今天去巡逻,发现敌情来报告,说句暗号请你听,请&&你&&听!&当儿歌念到最后一个字时,村民们立即保卫羊村(占椅子)。没有占到椅子的村民扮演&喜羊羊&,说:&我是喜羊羊。我来说暗号。&并对着身旁的村民低声说暗号,该村民将听到的这句暗号轻声传给下一位。依次进行,最后一位村民站起来大声报告:&报告!我们的暗号是&&&&&&。&
  3,若传对了,喜羊羊拍手说:&对对对,你们传对了。&并取一面村旗张贴在椅背上,以示奖励。反之,&错错错。你们传错了。&不能得到奖励。&
  4,交换游戏角色,&村长&返回&羊村&当&村民&,由喜羊羊担任下一轮游戏的&村长&,组织继续游戏。&
  游戏规则:&
  &村民们&必须等游戏儿歌念完,方可保卫&羊村&抢占椅子,否则,村长有权利要求游戏重新开始。&
  (设计:巫蓉)&
  游戏三 开心魔方&
  游戏目标:&
  乐意与同伴玩开心魔方,能用恰当的叠词描述开心魔方的夸张表情。&
  游戏材料:&
  1,幼儿将自画的米奇表情像贴于废旧纸盒的六个面上,一面贴一种表情像,制成&开心魔方&。&
  2,熟悉游戏儿歌:《开心魔方》。&
  开心魔方转呀转,有哭有笑还有跳,转出一份好心情,说说开心不开心!&
  游戏玩法:&
  1,幼儿自由结伴,5人~6人一组,以&手心手背&决出抛魔方的人,即魔方发动者。&
  2,其余幼儿为转动的魔方。即相互手拉手围成圆圈(魔方),&发动者&手持&开心魔方&站在圈内,发出指令:&开动魔方&&&&
  3,众幼儿开始边拍手边念儿歌,当念完儿歌最后一句话时,&发动者&向任一幼儿抛出魔方,并发问:&米奇心情怎么样?&接到魔方的幼儿观察魔方上方表情图并迅速作出回应,如:&米奇米奇,笑眯眯&、&米奇米奇,哭唧唧&、&米奇米奇,气呼呼&等。&
  4,若叠词说对了,发动者击掌:&说得好,说得妙!&并交换角色,重新开始游戏;若说错了或未答上来,发动者说:&很抱歉,没说好!&并重新抛魔方,由下一位回答,游戏继续进行。&
  游戏建议:&
  可让幼儿自己设计、选择开心魔方的表情类型,如:高兴类、生气类、苦恼类&&以丰富幼儿的情感。&
  (设计:卢颖)&
  ★适合大班幼儿语言挑战的&竞赛类&游戏&
  大班的幼儿,随着有意注意和形象思维的快速发展,其语言表达的完整性、连贯性、准确性、变通性日渐彰显,他们已不满足于普通的&和平&游戏,常常以&胜者为王&的英雄姿态自居。为此,我们给大班幼儿开发、设计了带有刺激性、挑战性的&竞赛类&区角语言游戏。&
  游戏一 掼纸炮&
  游戏目标:&
  通过玩&掼纸炮&游戏,能自主地与同伴进行词语接龙游戏,发展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游戏材料:&
  1,利用废旧的宣传海报、超市宣传单折叠成纸炮若干,反面贴有常用简单汉字。&
  2,纸炮制作方法见图六。&
  游戏玩法:&
  1,两位幼儿合作游戏,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出赢者开始掼纸炮。&
  2,先把纸炮翻过来的幼儿可先组词,两人轮流,没接上词的幼儿为输者,赢者可得到该枚纸炮。&
  3,由赢者开始下一轮游戏,直至纸炮取完。&
  4,游戏结束后,数数谁得到的纸炮多,即为胜利者。&
  游戏规则:&
  1,能用前一个词的词尾,做下一个词的词首迅速进行接龙游戏。&
  2,熟练后,可提高难度,如进行四个词或短句的接龙游戏。&
  (设计:纪海艳)&
  游戏二 列车长长&
  游戏目标:&
  能在游戏中快速、恰当地使用反义词,体验列车不断加长带来的成功感。&
  游戏材料:&
  1,废旧牛奶罐、薯片罐制作的火车头和车厢10节-15节。&
  2,列车长指挥牌:红牌、绿牌各一枚。&
  3,做抢答器的铃鼓一个。&
  游戏玩法:&
  1,三名幼儿合作游戏,通过&黑白配&的方式选出谁先当列车长,另两名幼儿各持一个火车头当火车司机。&
  2,列车长双手各拿一个红绿指挥牌,说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说完后发令&开始&。&
  3,火车司机听到指令后迅速按抢答器,抢到者快速对出相反的词或句。&
  4,如果回答正确,列车长就出示绿牌,回答正确的司机可以往自己的车上接一列车厢。回答不出或回答错误则出示红牌,不得接车厢,并由另一名司机继续回答。&
  5,所有车厢都被接完后,数数双方的列车各有多少节车厢,列车长的一方获胜,并担任下次游戏的列车长。&
  游戏建议:&
  1,在幼儿刚开始玩游戏时,可由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幼儿当列车长,逐渐由词过渡到短句,调节游戏难度,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2,游戏也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分组进行,增加团体游戏的竞赛性。&
  (设计:匡瑜)
上一篇:上一条:
下一篇:下一条: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大班语言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