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二农场纳迪播种机八农场有散打班么

如果您在本站未找到您的医院信息您可以点击右侧“提交医院信息”按钮进行提交,我们工作人员会在三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
虎林市八五八农场职工医院
医院别名:虎林市八五八农场职工医院
医院性质:公立/综合医院
医院等级:二级甲等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虎林市
问:600598北大荒怎么样啊,2我刚以10元2的价格买了900股。, by 超级灌水小妹怎么样?半个月内可以升到多少?
首页 & 读者之窗
白桦林 黑土地
来源:文汇报
作者:文轩
发布时间:日 10时03分
--------------------------------------------------------------------------------
门鲁河农场开荒第一犁
农场建起第一个荒原新村
在祖国东北边陲那片广袤的黑土地上,自1946年第一路垦荒大军点燃起“星星之火”以来,一批又一批复转军人、知识青年、科技工作者,从战场走向荒原,从城市走向边疆,他们风餐露宿,披荆斩棘,前赴后继,垦荒建场,以他们的青春和热血开发建设北大荒,写下了黑土地上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
历经三代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艰辛努力,百万垦荒大军终于将5万多平方公里的漠漠荒原,建设成为举世瞩目的“共和国大粮仓”。而黑土地所培育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更成为留传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1958年十万官兵奔赴北大荒
从年,经过十路垦荒大军并肩战斗,全力开发,黑土地已将一连串熠熠发光的数字奉献在国人面前:国营农场数:82个;耕地面积:905万亩;拖拉机数:2288台;粮豆总产:368947吨;总产值:10437万元。
从1958年开始,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止的20年间,党和国家又派来了6路垦荒大军,其中举国瞩目的就是1958年十万转业官兵进军北大荒的历史壮举。
1958年3月,党中央在祖国西南边城召开了成都会议。20日,全体中央委员庄严地通过了一份历史性决议:《关于发展军垦农场的意见》。出席成都会议的中央委员们几乎都想到了祖国的东北角――北大荒,继而把目光投向了在座的王震将军。三年前,王震就向中央军委呈递了《关于开发北大荒的问题》的报告,连续3年,将军在密、虎、宝、饶地区,创建了铁道兵农垦局和所辖一批“八”字头农场。职工2.3万人,人口6.7万人,耕地面积260万亩,收获粮食12550万斤。据此,王震提出进一步开发北大荒、接纳十万转业官兵进军北疆的方案。
日,著名诗人郭沫若写下了热情洋溢的诗篇《向地球开战》,为十万官兵“壮行”。短短3个月时间,十万名穿军衣的“移民”,从祖国各地,从各军种、兵种,各部队、院校,纷纷离队北上,向北大荒挺进。有的横跨半个中国,多数则走过两个季节――从驻地的春天,跨进北疆的严寒。到了五月底,进入黑龙江垦区的复转官兵共8万多人,其中排以上军官约6万人,包括7个建制预备师、4个部队医院以及随着这场“向地球开战”席卷而来的家属、未成年的军人子弟等等,号称“十万”大军。
十万人马朝同一目的地移动!人数之多,行动之快,影响面之大,在我国移民史或垦殖史上是罕见的。
十万官兵中有六万名尉官,北大荒一下子接纳了如此众多有文化、有专长的年轻拓荒者。他们大多在建国前后参军,满怀着对党的崇敬以及为人民革命事业献身的精神,有的离家出走,投笔从戎,有的跟随大军南下,有的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一齐投向人民军队这个大熔炉里来了。他们年龄大多在20岁至“而立之年”,经过战争考验和现代化军事训练,有的参军前就是大学生:交大、同济、清华、北大、复旦、浙大、武大、川大、南开……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的重点大学,有的来自军事高等院校,仅军事翻译人员就有一千多名……他(她)们不仅脱下军装,而且改行“向地球开战”了。
李国富,解放战争中曾荣获“孤胆机智英雄”的光荣称号。入伍11载,横戈辽沈,饮马长江,南下剿匪,先后立大功11次,小功和三等功7次,两次进京见到毛主席。听说北大荒需要大批转业军人去开发,他二话没说,毅然递上了申请书。
王树功,曾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济南、淮海、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当兵11年,立战功12次,并荣获华东军区三级人民英雄的称号。
还有战斗英雄张一千、曹学法,曾任英雄团指挥员的老虎团团长张海峰、白云山团长赵世贤。据史料记载:截至1985年末,垦区尚有荣获“战斗英雄”称号的128人,立特等功的408人,立大功的2929人;尚有各等各级的残废荣誉军人1418人。
在上甘岭打出了军威的志愿军第十五军,1958年由步兵军改为空降兵军,裁减了军官1200多人,清一色的尉官,统统转业来北大荒了。
密山,祖国东北角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每天要吞吐数以千计的转业官兵,从车站通往城里的那条土路上,挤满了穿着军服、黄棉大衣、摘掉肩章和领章的转业官兵。土路两边的空地上,堆满了行李、箱笼杂物。农垦局向农垦部告急,王震从北京赶来了,在车站广场上召开紧急动员大会,动员转业官兵徒步向荒原进军。
那是日。密山车站广场红旗招展,人山人海。王震将军肩上佩戴着三颗金星的上将军衔,披着一件黄呢大衣,用浓重的湖南口音大声说:“欢迎同志们到北大荒来!开垦北大荒困难很多,目前就有一个具体问题需要解决。来到密山的转业军人很多,汽车运不过来。有的同志建议:不坐汽车,走路,走上三天四天,就到了自己的农场。早走早到,早到早生产。我看这个建议好,有革命干劲,大家同意不同意?(回答:同意!)好,明天早晨就出发!”
大会以后,云集密山县城的转业官兵就按照将军的建议,迈开双脚,徒步进军荒原了。迎接他们的是农场仅有的建筑:临时抢建起来的两栋马架子。
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号称“十万”的移民队伍迅速进入荒原腹地。这是一场携家带口的进军。有准备,也无准备;有计划,也无计划;匆忙,而又沉着;混乱,而又有序。
在十万大军进军声中,有一位年轻妇女,名叫潘桂英。她从四川乐山背着尚未断奶的孩子,长途跋涉18天,途经7个省份,进入漠漠大荒后,又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里穿越,终于来到了与世隔绝的雁窝岛她丈夫所在的八五二农场。她的经历要比转业官兵们集体徒步进军要艰险得多。
1958年的北大荒,对十万转业官兵来说,是严峻的,艰难的。其时春寒料峭,积雪未化,住房紧缺,粮草不足,条件异常恶劣。难怪有人说:这是一场赤手空拳的“向地球开战”,是一场全面出击的“人海战术”!
首先是抢盖马架子,以解决荒原建点中面临的“地无一垅,房无一间”的燃眉之急。据史料记载:“1958年春,预一师1488名转业官兵仅用100天时间就盖了1000多间马架,使萝北荒原上出现了几十座‘荒原新村’。初建点,没有住房,转业官兵白天下地开荒生产,晚上点灯抢盖马架,有的住地窨子……”
济南军区后勤部转业军官300多人分配到八五三农场某分场,头一项任务是去一分场二队背粮、背盐。春天道路开化,车马未通。每人用一条长秋裤,裤腿用绳子一扎,装上大米,套在脖子上。每人负重四五十斤,涉水过河,来回140多里。
雁窝岛是最偏僻最艰苦的分场,131名转业官兵进岛不久,遇上冰雪融化,交通断绝的艰难时刻,一度断了粮。官兵们就挖野菜,掺着高粱米粒熬粥喝。
1958年3月,根据王震部长的指示,转业官兵4000余人和其他职工组成施工大军,在完达山西麓,七虎林河上游兴建中型的云山水库。经过194天抢建,终于在11月12日宣告竣工。水库建设者们在少量机械的配合下,挖土63.3万立方米,浇灌混凝土568立方米,砌石685立方米,修公路64公里,桥梁三座。筑建了长3000米、高9.5米、顶宽8米的水库大坝和配套工程。
在抢建云山水库的同时,十万官兵又在完达山南麓打响了抢建从密山到虎林的铁路大会战。全线114公里,从密山县东行,经裴德,沿着穆棱河北岸,穿越沼泽地上的一条巨大的堤坝,过杨岗,经宝东,直插虎林县。这是一条横贯三江平原腹地的大动脉,由于它的贯通,将使分布在这一带的“八”字头农场以及新建的八一农垦大学、医院、工厂等连成一片。
1958年4月,1000名转业官兵刚刚放下背包,便被分配到筑路队。经过连续3个月的苦战,砸石子、修路基、铺枕木、架铁轨,昼夜苦战,7月25日,密虎铁路终于正式通车。这批转业官兵立即投入虎林至迎春的铁路建设。12月29日,虎迎铁路正式通车,并举行了剪彩典礼。他们又转移阵地,抢建迎春至东方红的铁路。当时《人民日报》为密虎线的通车发了一条消息:《火龙开进北大荒》!
留在黑土地上的青春岁月
1968年,毛泽东主席在批准组建兵团的同时,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城市知青如大潮般涌入黑龙江垦区。
从1968年至1972年,垦区接收了京、津、沪、杭和本省各城市的知青45万人。1973年后,对京、津、沪等外省城市知青停止接收。但是,本省知青仍不断来场,垦区先后共接收城市知青达50万之众。
上海一位电车老工人把自己的同胎三个女儿咸慕真、咸慕和、咸慕群一齐送上去北大荒的列车。三姐妹来到兵团五师五十团(查哈阳农场),老大当农工,老二当护士,老三进修配厂当翻砂工。北京朝阳区建筑工人老两口已经把两个女儿送到黑龙江,这次又把独生儿子送到兵团。
上海女知青孙英,当时在第一师范念书,没有下乡任务,她联合10多个同学,主动给上海市革委会写信,要求奔赴北大荒,信上插了一根鸡毛,表示“情况紧急”,市革委当即批准她们的要求。
随着50万知青的到来,连同他们的狂热、天真、忧伤、悲哀,一古脑儿地带到了这片黑土地上。
“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屯垦戍边,披荆斩棘,战斗在边疆/坚决响应毛主席伟大号召/誓把北疆变成粮仓/热爱边疆,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红心向太阳!”这首在特殊年代里产生的歌,在黑土地上久唱不衰。而后随着知青返城,在京津沪各大城市流传近40载。歌名几经修改,原名《兵团战士之歌》,后改为《兵团战士忠于毛主席》,最后定为《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它是那个时代的独特产物,她铸成了整整一代知青独特的人生经历,远远超出了北大荒的时空范畴。
歌曲词作者是兵团五师政委高思,他是1968年兵团初建时来到北大荒的一名现役军人。当时他在嫩江平原组建五师,后任政委。日子久了,劳动、生活条件艰苦,高思希望能有一首歌,将成千上万名知青的思想行动统一起来。于是,年过半百的高思自己动手,写下了《兵团战士胸有朝阳》歌词。他让与知青同时来到兵团五师的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的毕业生王德全为之谱曲。
1972年冬天,五师举行了盛大的文艺会演。全师10多个团的文艺宣传队云集在五十一团团部。《兵团战士胸有朝阳》就是在这里一炮打响,荣获汇演大奖,继而推向整个兵团,又从北大荒推向全国,激励了千百万上山下乡知青。这首歌成了联结黑土地和各大城市老知青的纽带,浓缩了一代知青上山下乡、屯垦戍边的人生历程,铸造了令人梦牵魂萦的“北大荒情结”。
50万城市知青来到兵团和农场,经过磨烁,成为北大荒职工队伍的新的基石。他们多来自京、津、沪、哈等大城市,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高中生,并涌现出为数众多的模范标兵人物。他们在黑土地上留下了深沉的足迹和血汗,留下了他们的青春岁月。
日,正是珍宝岛事件发生之后。这是一师七团(赵光农场)哈尔滨女知青曲雅娟一生难忘的日子。傍晚,曲雅娟和女知青们正利用休息时间铡草,铡草这活最累、最脏,距离铡草机最近的人也最危险。突然,铡草机让草团堵住不转了,曲雅娟下意识地伸手去掏。霎时间,无情的铡草机锋利刀刃的滚筒,将她整个右手齐腕切断……她几乎痛昏过去,被送往哈尔滨211医院抢救。
手术第二天,曲雅娟就忍痛下床,她帮助护士为病友倒便盆,还用一只手擦地板,端水端饭。住院时,她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字。一个月后,她出乎大家的意外,没有“病退”返城,却甩着一只空袖筒再次出现在连队。在劳动中什么活重她干什么:盖房子时,她左手拿泥抹子,右胳膊托着泥板,另一头顶在墙上,抹累了,就把泥抹顶在胸前,继续干。锄地时,她用左手拿着锄把中间,右胳膊夹着锄把头,一下一下地锄草。隆冬深夜,紧急战备的集合号响起,全连战士摸黑穿衣,打背包,以最快的速度到连部门口集合。连长吃惊地发现曲雅娟也站在队列里,她满头大汗,背着背包。背包打得不太规整――那是她平时利用休息时间一遍一遍地苦练才独自完成的。连长抚摸着她的背包哽咽了……不久,兵团党委作出了关于向曲雅娟学习的决定,她的事迹在整个北大荒引起了巨大反响。1969年国庆20周年,她作为观礼代表登上了天安门城楼,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她成了50万知青瞩目的标兵人物。作为知青代表,她被选进兵团党委,还当选为中共黑龙江省省委委员。1972年,曲雅娟被保送进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学习。1984年,任哈尔滨金融专科学院人事处长。
兵团五师五十四团(克山农场)的鹤岗知青高崇辉,当年被分配到二营十二连农工排当战士,他虚心向老职工学习,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麦收时打撮灌袋的窍门。打4下就能灌满180斤的麻袋,每袋经过检验上下差不了一二斤。他和老职工搭成“对子”,不歇气,不直腰,两个半小时就灌了560袋。从此,“打撮子灌袋能手高崇辉”出了名。他担任农工排长,全排14名知青入了团,成为事事领先的“尖刀排”。师党委授予他“坚持下乡、铁心务农模范知识青年”的光荣称号。不久又被提拔为副团长。1979年,他被选为全国青联委员、省青联副主席,出席了全国知青座谈会。这年6月,共青团中央授予他“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的称号。
兵团二师十一团(军川农场)十三连上海女知青顾雪妹是畜牧战线的标兵,领导让她喂猪,她就愉快地当上了“猪倌”,一人包下300头育肥猪的任务。整整一年多时间,顾雪妹没休过节假日,每天凌晨两点起床,给猪舍备料,挑水,清圈,垫草。3年时间,顾雪妹在简陋的条件下,一人育成肥猪2667头,盈利27000多元,成为北大荒畜牧战线的一面旗帜。
1975年,《兵团战士报》发布一条消息:“近几年来,兵团知青中提拔13000多名干部,从职工中提拔12000多名干部。新干部占干部总数的60%,现已有119名青、中年干部选进团以上领导班子,其中有5人担任了兵团常委,15人担任了副师长、副政委或师常委。”
这是北大荒开发史中的罕见现象:烈士人数之多,是其他各路垦荒大军中少有的。有为扑灭烈火而牺牲,有为抢救国家财产而献身,有排除哑炮而牺牲,有抢救落水知青而献身,有在军事实弹演习中遇突发事故为掩护战友而牺牲……当年,每个农场都建立了知青烈士墓碑。这些墓碑,与复转官兵、老拓荒者的墓碑并肩而立,迎风呼啸,显示了一种震撼天地的悲壮,将烈士英名永远镌刻在黑土地上!
日,中午11时20分,离尾山农场六队3里多地的小郎山突然升起一股浓烟。7级大风卷着山火,以每秒14米的速度压向六队,严重威胁着场院上260多吨种子和口粮,威胁着知青宿舍和家属住房。
杨淑云等7名女知青和大伙一起,同烈火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3个多小时的英勇奋战,火扑灭了,粮食、房屋保住了。然而,杨淑云、汪贵珠、施慧宝、朱慧娟、朱慧丽、李桂芬、檀文芳等7名女知青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人们含泪清理她们的遗物:未写完的日记,才吃几口的饭菜,顾不得围上的红头巾,没织完的毛裤,以及保存得完好的当年的“红卫兵”袖章……中共黑龙江省委授予她们“英雄战士”的光荣称号,并号召全省人民向她们学习。7位英雄战士的遗体,安葬在五大连池畔小红山的向阳坡,前来凭吊的人们络绎不绝。
在那特殊的年代,千百万知识青年为当年的“理想”和“最高境界”,前仆后继,以致献出自己的生命,黑土地永远铭记这些献出了年轻生命的知青烈士。
到70年代中末期,许多知青通过“招生”、“招工”离开了垦区;随之而来的“返城风”兴起,数量更多的知青通过“病退”、“困退”、“顶替父母接班”等渠道返回了城市。
令人惊奇的是:知青返城后,大潮不退。这批早年从全国各大城市走向黑土地、经历10年磨炼的中年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里增长了才干。他们虽身在各地,但心系黑土地,为北大荒垦区新的崛起,起到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在近30年的时空里延续着一波又一波的“知青热潮”。
投身北大荒的10万科技人员
北大荒开发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间,粮豆总产突破200亿斤大关,有赖于良种培育,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喷灌,飞机洒药,粮食烘干设备的普及……等等。
截至2006年,垦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10万人,这是一支由老中青三代组成的科技队伍。他们终日在黑土地中穿梭,泥水里跋涉,为着200亿斤的目标而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垦区自上至下建立了完整的科研体系。总局设科学院,各分局设科研所,共17个院所,103个技术推广站,9个技术推广中心,建起了163座粮食处理中心,种子加工厂37个。
与此同时,全垦区实施了科技“百千万工程”,即:下派科技人员100名到农场当科技副场长,1000名离退休科技人员下基层提供科技服务,10000名具有较高素质的机关干部常年在基层传播科技知识。这些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农垦科技的普及。
黑土地开发初期,小麦亩产只有50斤,80年代最高亩产298斤,到90年代平均亩产近500斤,高产农场超过800斤。大豆在开发初期亩产仅96斤,1985年亩产200斤,至90年代已稳定在260斤以上,高产农场达400斤。1985年以前,玉米平均亩产412斤,水稻亩产390斤;到1995年,玉米平均亩产770斤,水稻亩产826斤。
经过垦区科技人员长期研究探索的大豆“三垅栽培”高产模式,已在东北三省推广,每年增产大豆近20亿斤,创经济效益上亿元。而今,这种高产栽培模式已走出东北,南跨黄河,西至内蒙古,“九五”之初,被国家科委列为全国五大作物标准化栽培模式之一,成为国家农业科技推广的重中之重。
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原黑龙江农垦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高级畜牧师张国范,代表北大荒10万科技人员,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受到邓小平的亲切接见。
1955年8月,张国范以优异的成绩告别了母校东北农学院,怀着建设边疆、繁荣畜牧业的美好理想,来到了北大荒腹地――刚由苏联援建的友谊农场。当时,农场正在开荒,规划中的畜牧场还没起步。他被分配到只有两名工人、6头奶牛的奶牛队。使老乡们惊奇的是,这个瘦高个子大学毕业生,不坐在场部红砖红瓦的办公室里当4个兜的干部,却整天守着奶牛。张国范很少言语,却实干苦干,他喜欢泡在牛圈里,观察牲畜的习性、吃食、排便……第二年,一座1000多平米的砖瓦结构的鸡舍在荒原上建起。鸡场盖了3栋新鸡舍,鸡群发展到七八千只。可张国范手下还是4名工人,他就顶班劳动,打夜班。
张国范将未婚妻从老家接来,在农场安了家。妻子坐月子,守着鸡场,为妻子批条买鸡蛋,本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张国范吝啬得很,迟迟不批,最后给妻子买的不是母鸡刚下的鲜蛋,而是孵化室里未孵化成的“瞎蛋”……至今妻子提到这事,还伤心得落泪。
由于长年劳累,张国范病了。大口大口地咯血,他染上了肺结核,左肺已萎缩三分之一,右肺有蛋黄大的空洞。父母从老家赶来,见他面色蜡黄,虚弱不堪,悄悄地安排了后事,然而,张国范居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畜牧研究的主攻方向是什么?张国范的目光又从一般的畜牧饲养集中到良种猪的培育上来。他同亲密伙伴汪家燮、以及早年留美的著名畜牧专家许振英教授经过缜密研究,确定了建立三级育种体系的计划。
一场大型繁育瘦肉型良种猪的战役,在北大荒腹地――三江平原红兴隆地区打响了。历经10载辛勤培育,“三江白”繁育体系培育成功了!1983年8月,北大荒特大丰收的日子,全国各地200多位专家教授云集红兴隆参加“三江白”项目鉴定会。一项项无可争辩的数字摆在专家教授们面前:“三江白”新品系育肥期日增重650――670克;生产180天体重可达90公斤;每增重一公斤耗料3.5公斤;胴体瘦肉率55%;初产母猪平均窝产12头,初生仔猪平均重1.2公斤……它表明“三江白”是我国首次培育成功的瘦肉嫩品种,具有生长快、耗料少、瘦肉多、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的特点。
1984年,国家批准了对这个新品种的鉴定,并授予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
北大荒“两院一校”――农垦勘测设计院和八一农垦大学,是早年王震将军亲手创建的。40多年来,已培养出各种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2万多人,在科研和科技推广上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科研成果135项,其中61项获国家级、省级和总局级奖励,55项达国际先进水平。向垦区各农场推广科研成果所获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已超过10个亿;仅“大豆三垅栽培技术”一项,每年纯增经济效益2亿元。
毕业于沈阳农学院的植物病理学家刘惕若教授,一生致力于农垦的教育和科研,奇迹般地完成10余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得国家农业部、省政府、总局各级多次奖励,防治病害技术推广面积上亿亩,取得的经济效益已超过2亿元。
荒凉的北大荒和艰辛的植物病理学研究之间,用一个小小的馒头,把他的一生精力和热情全拴在了田野中。
1959年11月,北大荒的小麦赤霉病大流行,做出的馒头不霉不馊,但吃下去就头晕目眩,腹胀呕吐。刘惕若在白雪覆盖的原野中跋涉,收集小麦赤霉病资料。他跑遍垦区,在几个农场设立常年观测点,和当地农业技术人员一起,对赤霉病发生情况、气象指标等进行逐年详细记录,终于找出了小麦赤霉病发病的规律。
1983年,刘惕若承担了国家“六五”攻关课题――《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他研究的综合防治技术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效果,增加经济效益数千万元。此项研究经国内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北大荒六十年》郑加真 著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版)
知青第一次坐上马爬犁
兵团曾用了三年多时间架起一条长11000公里的电话线。
他们是当时4师35团的年轻人们,有上海的,北京的,也有黑龙江的。为了抢救国家财产,这14条年轻的生命永远的躺在了那片黑土地里。时代的列车轰隆隆地向前开,他们只能留在这一张张黑白照片里,年轻的容颜经不住岁月磨蚀,照片已泛黄,笑容渐已模糊,他们的名字、他们曾经激荡的青春往事,更是星散在往事的尘埃里。他们在哪里呀?白桦林里的欢笑与泪水,黑土地上的豪情与苦涩,只有一个叫“北大荒”的地方永远记得他们。北方的天空下,风起时,白桦林沙沙作响,这许是对那一段段闪烁着理想光芒的青春的无限怀想。
相关文章列表
评论 查看评论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法 | 会员指南 | 会员专区 | 网站地图 |
上海作家网版权为上海市作家协会所有八五八农场的历史照片
在收集资料编写八五八农场1950年代转业官兵回忆录的过程中,我们筹集到了一些农场的历史照片。这些照片,大多数是十多年前为了筹建场史馆时,农场派人到全国各地访问在本场工作过的老军垦收集到的。这些照片,在最后编成的《黑土地的拓荒者——八五八农场五十年代转业官兵影像、记忆》一书中只选用了几张,很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没有选入,有些只是作为小幅插图附在文章之中,印得不很清楚。为了弥补这些不足,本文将收集到的老照片选出100多幅发表。这些照片以反映50年代和60年代转业官兵艰苦奋斗的经历和精神面貌为主,也有少量的其他人70年代和80年代的照片,其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面孔。我们相信这些照片值得长期保留。它们的历史意义,必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显珍贵。
希望八五八农场的新老职工、城市知青和“荒二代”都来看看这些照片,重温一下我们国家最大和最先进的农业生产基地的创业者曾经走过怎样的路程。
由于八五八场史馆后来并没有建成,原来参与照片征集的工作人员早已离开此项工作多年,对这些照片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已经很难全搞清楚。我们只能尽力去整理,去掉了一些质量太差和内容重复的,对每一张照片都注明了提供者(除了另有说明者都是转业官兵)。其中,来源为“场史办”的照片不能肯定都是八五八农场的人物。
限于场史办收集照片的范围,这里的照片主要以50年代转业官兵在50、60年代的历史照片为主,以后年代和其他人的照片较少。因为无法联系到照片的拍摄者征得同意,我们对这些照片均采用了较低分辨率的处理,以尽可能不影响拍摄者的版权。
一、1958年春,预备六师等部队复转官兵到达密山
照片1.&密山火车站大盖帽云集
(场史办照片)
照片2.&刚在密山车站下车,准备开赴八五八农场的转业官兵
(萧駰提供)
二、北大荒时的原始风光
照片3.&1958年初春的安兴屯,树木还是挂满冰霜
&(陈泽源提供)
照片4.&林荫路(1958年9月)
(陈泽源提供)
照片5.&&1958年的乌苏里江
(蓝俊哲提供)
两岸莽莽苍苍,一派原始风光
(场史办照片)
照片7.&乌苏里江上的小轮船(1958年7月)
(蓝俊哲提供)
照片8.&泛舟乌苏里江
(蓝俊哲提供)
三、建设新家园
照片9.&1958年的安兴屯
(《八五八农场史》)
照片10.&新建作业点
历史照片最好能有时间、地点、人物的说明。下图是老照片中难得的完整具有这些要素的,在《回忆录》中也选用了,但未注明时间。故再次发表这张照片。
拍照者萧茵的文字说明(照片左上角):“广野新建作业点,新难胜不了刚强汉。1959年夏我与戴德聚、孔星朗、谢少平、张基、袁衍等战友在八五八农场吉祥一队盖作业点。我腰伤折。”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照片12.&“哈啦墙”是如何修建的
以下几张照片为转业军官喻可洪提供。这几张照片都有喻,它们清晰地显示了农场早期房屋“哈啦墙”是如何修建的。
(喻可洪提供)
(喻可洪提供)
(喻可洪提供
照片15.&在新家前留个影
(喻可洪提供)
照片16.&1958年5月,转业官兵居住的草棚子。
&(选自《八五八场史》)
照片17.&凿冰取水。
&(萧駰、陈泽源提供)
照片18.&打草
&(萧駰、陈泽源提供)
照片19.&割条子
(萧駰、陈泽源提供)
(萧駰提供)
照片21.&许多八五八农场早期历史照片的拍摄者——老兵萧茵在劳动中。
(萧駰提供
照片22.&农场早期的生产队。看上去很象我们68年刚到北大荒时的样子
(萧駰提供)
四、转业官兵的劳动场面:
照片23.&点火烧荒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夏志忠提供)
这是老夏(左1)给我们连的回忆录《回眸18连》写的文章中带的照片。
照片27.&开荒
&(场史办照片)
&(场史办照片)
(萧駰提供)
照片30.&“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八五八农场职工董延兰与苏联专家在一起。这个镜头被收入在1958年的新闻电影“英雄战胜北大荒”中。董延兰和她的爱人(也是当年在八五八工作的老兵)现在北京安居。
&(董延兰提供)
照片31.&机务工人和苏联专家在一起
(董延兰提供)照片32.&农场成立不久就办了技校
&(董延兰提供)
照片33.&&曾柯等858农场领导观看拖拉机耕地。
&(宋云林提供)
照片34.&修庆丰水库
&(陈泽源提供)
照片35.&劳动场面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照片37.&&1959年麦收中的“红旗班”
&(田荣清提供)
&(萧駰提供)
照片39.&脱谷
拍摄者萧駰的文字说明(照片左上角):“合力夺粮——摄于北大荒吉祥农场,五九年”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陈泽源提供)
五、田间地头
照片44.&田间休息
&(萧駰提供)
照片45.&小憩
拍摄者萧駰的文字说明(照片右上角):“挖沟间小憩——一九五八年三月到北大荒,五月仍未能尽脱棉衣。左为实验队刘队长,后立着朱建极,闻已做古矣。二000年末题记。”
&(萧駰提供)
这张照片在18连微信群里发表后,我们连老连长刘天银的儿子刘振国(提起他的小名——和平大家都知道)指出照片左侧之人(刘队长)就是他的父亲——我们的老连长。原本这个人物的面部被阴影盖住,我们没认出来;不像第90张,大家都能一下子就认出他。和平指出他后再看,果然是老连长的样子。和平说这张照片他家原来也有,后来搬家不知弄到哪里去了,所以这次一见到就立刻认出,看着也很亲切。照片上“实验队刘队长”这个说明,让和平想起了刚到北大荒时父亲在几个单位调动和任职的往事,和群里的老职工子女以及知青说起来,大家都很感慨。
&(萧駰提供)
&(陈泽源提供)
照片48.&蚊帽是我们很熟悉的东西
&(萧駰提供)
照片49.&薰蚊子
&(萧駰提供)
照片50.&中午送饭车来了。这是我们知青很熟悉的场面。
(陈泽源提供)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六、业余生活
照片53.&天然溜冰场
&(萧駰、陈泽源提供)
照片54.&漫游雪林(59年2月)
&(萧駰、梅怀礼提供)
照片55.&&那时能看到戏班子演出很不容易吧。
(萧駰提供)
照片56.&从建场开始,篮球运动就是农场最普及的体育活动,多数生产队都有简易篮球场。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萧駰提供)
照片59.&掏了一窝小鹰?
&(萧駰提供)
&(场史办照片)
七、这些也是历史
照片61.&八五八农场革委会成立
&(场史办照片)
照片62.&文革高潮中的八五八农场中学生
这些照片,以及后面的照片72中,有我们18连本地知青,在我们的微信群中得到不少人的热烈反响。能意外地看到自己几十年前的样子,不知有何感想啊。据他们回忆,这张和下一张照片应该是1968年9月,农场群众欢迎“毛主席送给工人宣传队的芒果(模型)”来到农场时拍的。
&(尤大权提供)
&(尤大权提供)
照片64.&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张铁拥提供)
照片65.&男女老少齐跳“忠字舞”(1968年)
&(尤大权提供)
&(尤大权提供)
八、新开流岛上的“反干涉”斗争
照片67.&这两张照片的拍摄时间应该是1867年12月。农场职工在与全副武装的苏军对抗。
(场史办照片)
&(场史办照片)
照片69.&在反干涉斗争中英勇牺牲的宋清瀚烈士墓(1968年)
&(场史办照片)
&(蔡桓提供)
九、兵团时期
照片71.&&三十四团主要领导(1970年代中期)
这是赵宗普团长、曲竹林政委时期的领导班子。徐惟臣团长时期的团领导成员见照片108和109。
(阴玉贵提供)
十、农场中小学
照片72.&东风小学优秀队员和教师(1959年)
&(任德章提供)
照片73.&这张1962年照片中的“高三班”是高小三年级,可不是高中三年级。70年代初八五八农场才有了高中班。
&(唐佽、任德章、宋德光等提供)
我在照片73至81中看到不少熟悉的面孔,可惜很多已作古。我一直认为他们在品质、能力和素质方面都是老北大荒中最优秀的一群。
&(唐佽等提供)
这些照片形象地记录了农场的早期中学教室都是简陋的土坯茅草房,每个年级只有十几个学生。我们认得前排的几位教师有周传达、邝邦杰、唐茨、宋德光、许凤歧、李林、任德章等。
照片75.&这张照片是八五八农场1962年的小学和中学毕业生(前两张照片人物)的合影。那时的初中毕业生可以算是农场的“知识分子”了吧,所以大都别着钢笔以示身份不同。还有人别着两只钢笔。
&(唐佽、邝邦杰等提供)
第73张的张二排左一和本张二排中间的女教师姓袁。1972年我到学校就是接的她的班,教初中数学。我接班后上的第一节课刚下课,一个小男孩高喊:“袁老师走了,高老师来了——远(袁)走高飞(非)”!后四个字是众男生齐声高喊的,然后哈哈大笑。因此我牢牢记住了这位教师的姓。我很喜欢班里的这些男孩子,总觉得聪明的学生才调皮捣蛋。可惜在那个年代他们不卖我的帐,谁也不肯好好学数学。女孩子们倒是听话,可脑袋不太灵光。
&(唐佽等提供)
照片77.&&1964年的农场中学,初中毕业班比62年多了几个,但也只有十几人。
&(唐佽、邝邦杰等提供)
照片78.&农场第一届高中毕业生(1973年)
&(梁渭基提供)
照片79.&三十四团团直中学首届农机班毕业生(1974年8月)
&(场史办照片)
照片80.&1976年的中学。王绍才任校长,方振堂副校长、张学法书记(教导员)。照片中有教师梁渭基、邹淑英,知青教师王吉联、陆仕珍、刘玉萍等。
(场史办照片)
《八五八农场史》记载:1978年农场的中学毕业生是1967年的10倍。从照片中也可以看出,76年的初中毕业生已经比前几年多了很多。如果再加上农机班和畜牧班的就更多了。还有不少上了高中。这张照片中的王吉联、陆仕贞、孙之新等人是知青教师。北大荒知青文化在教育领域的影响是最显著的,它明显改变了北大荒第二代的素质,把他们全部“知青化”,播下了城市文化的种子。
照片81.&1980年的中学。
&(场史办照片)
十一、农场医院
照片82.&这张标明1960年的照片背景房子比下一张要“豪华”很多,人数也多得多。难道那时三级制农场的医院规模较大,不在吉祥?
&(场史办照片)
照片83.&这一张是64年拍的,背景有红十字标记,肯定是农场医院。还是比较简陋的。
&(梅怀礼提供)
照片84.&这张73年的照片显然是在场部前的篮球场上拍的。
&(梅怀礼提供)
&(梅怀礼提供)
照片86.&这张照片年代不详。从人物的年龄看,大概是80年代了。
(梅怀礼提供)
十二、老兵群像
&(梁渭基提供)
照片88.&“上山去!”(1962年6月)
(喻可洪提供)
这张照片的后排左一也是我们的老连长刘天银。
&(喻可洪提供)
这张照片后排左1也是刘天银。
照片90.&“国营八五八农场出席虎林县贫下中农代表会议代表合影留念”(1966年3月),后排正中是我们的老连长刘天银。
&(朱凤友提供)
照片91.&国营八五八农场出席总局五好代表大会代表合影(1966年5月于佳木斯市)
(朱凤友提供)
照片92.&“佳木斯集训留念”(1966年7月)。很多知青都会对这张八五八老兵群像感兴趣,其中有我们熟悉的刘大刚、王世庄、王树成、杨庆石、方振堂、张文德、张义德(?)等。剩下的几人谁认识?
(场史办照片)
&(班树金提供)
照片94.&空军2357部队进军北大荒20周年纪念(1978年4月)
只认得蒋碧英、梁渭基、高诗刚
&(梁渭基、王弗屈等提供)
照片95.&据一位“荒二代”辨认,照片中人物有王树成,杨庆石,王志,吴盛荣,周庆唐,王世庄,王弗屈,朱虎清,刘达侠,董群生,蒋述芝,彭新高,李宝成,江岩荣,仇英坤,刘增顺,陈瑞林等。
(陈瑞林、宋德光、聂忠经等提供)
据“荒二代”辨认,照片中的人物是:董群生,方振堂,吴泽辉,吕玉林,范德仁,张士仲,周入丛,尤大权,曹德麟,闫训民(还缺一位),张文葆,关秀娥,乔衡一,崔树敏,王光秀。前面的小孩子是周伟,吕杰,尤小龙。从人物年龄和农场场部门口环境看,似乎是文革前夕的照片?
(张文葆提供)
&(张文葆提供)
十三、八五八农场的山东支青
&(场史办照片)
&(场史办照片)
&(场史办照片)
&(场史办照片)
十四、八五八农场的城市知青
照片102.&蒋述芝等场领导欢迎哈尔滨知青来农场(1966年8月1日)。这是八五八农场接收的第一批城市知青,因此格外有意义。我们18连的黄诚忠、孟祥柱就是这一批的,当年只有17岁。1967年底他俩都参加过新开流岛上的反干涉斗争,小黄还被苏军打伤了。小孟(后排左1)在北大荒的照片我们只有这一张,小黄(后排左5)去世好几年了。
(班树金提供)
(于道群提供)
照片104.&热烈欢迎知青到农场
&(尤大权提供)
&(尤大权提供)
照片106.&&水中捞麦(1971年)
&(《八五八农场史》)
照片107.&&1970年,冬季施肥。
&(《八五八农场史》)
上面两张照片中的人物显然应该是知青。
关于八五八知青与北大荒老职工之间的深厚感情,本博以前发表过的一段录像资料就是很难得可贵的见证。见本博博文“北大荒老职工的知青情结”()。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份录像作为历史的见证会愈显珍贵。
十五、各种会议合影
照片108.&中共三十四团第一次代表大会(1970年3月)
(场史办照片)
照片109.&三十四团首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1971年6月),此时尚是徐团长
(场史办照片)
照片110.&三十四团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1972年3月)
(场史办照片)
照片111.&&三十四团共青团代表大会(1974年12月)
&(场史办照片)
照片112.&十四团四优代表大会(1976年5月),34团主要领导在其中,其余多数是知青。
(场史办照片)
照片113.&中共八五八农场第三次代表大会(1983年7月)
(场史办照片)
照片114.&中共八五八农场第九次代表大会(1986年12月)
(场史办照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五七农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