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服务器监控软件软件在中国的迟缓发展局面,什么时候会有改变

企业级软件在中国的迟缓发展局面,什么时候会有改变? - 知乎5855被浏览476246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企业级软件在中国的迟缓发展局面,什么时候会有改变? - 知乎5855被浏览476246分享邀请回答/question...。基本上,可以总结为面向小微企业的SaaS。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市场,已经开始并存在很长时间了。首先B/S的应用依然是企业软件的主流,并不像此文所说的以C/S为主。对于企业用户市场来说,利用本地的硬件特性的应用比较少(例如游戏利用图形子系统),B/S架构反而更为有优势,因此早就大行其道了。至于面向小微企业的SaaS,其实你要看两个关键点1.市场推广 2.企业决策,也就是说,靠什么推广到这么多企业那去?企业凭什么买你的软件服务?后者其实也可以归结到前者。靠一家家企业推,不现实,靠公众互联网的推广方式推,从预期收益和市场的盘子来说,不是一个成本合适的方式。但从根本上,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根本。根本问题最后再说中国目前这个市场上,基本上有3类此种运营模式的企业软件服务:1.捆着运营商推的 2.捆着政府和行业协会推的 3.自主推广的。各类都有非常多成功,失败或者成败难料的例子。前两者不用说,其实还是政府行为,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也很多。成功的要么是政府硬性捆绑的,例如金税工程,海关报关系统等。要么涉及营销类,典型的就是短信群发(例如垃圾短信之王网秦都上市了,依赖运营商推广)。失败的很多,中国电信商务领航里有一堆。自己推广的有,目前尚无成功案例,进行中的有明道,抄袭salesforce的800app等,反正至今我并不是太看好。类似很多如人设想中的企业软件的app store,软件超市一类的构想,早有业界的大牛们尝试过了。例如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IBM的中小企业应用软件包(捆绑IBM硬件以优惠价格销售),联通的中小企业软件产品包等。坦率得说,并无特别成功的案例。因为无论何种方式,你都不能绕开一点(公众互联网也一样),你要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而中国小微企业的那些迫切需求真是软件可以满足的? 企业市场,和个人市场是不同的。个人消费群体,追赶潮流,模仿从众,追求时尚,是常态,是正常心理,也就是说,部分人群(乃至整个人群)需求同质化是再根本不过的事情。个人消费的市场,是一个更为感性的市场而企业软件是什么?企业软件,用于解决企业核心需求的,代表和包含了企业产品设计,管理,经营,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精神。 一般我们会把企业软件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解决基本性的1,2个点滴日常事务,例如邮件系统,这没有太多附加值和壁垒,这个东西天下大同倒是没有问题,但是也很难建立起壁垒。第二个层次是,实现和融入企业现有的流程和业务,成为企业的日常血液。换句话来说要深入了解企业客户业务,这个东西天下大同就会是个很大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使企业的IT系统和软件系统,给企业带来业务创新,带来依托于企业软件的业务创新和发展(DELL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核心创新能力的体现,这是绝无可能天下大同的,产生普适需求的。如果同一个软件能够满足全部或者大多数企业的需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企业的同质化。而企业生存,发展,具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是差异化。对于在创新和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要求更高的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尤其是如此!企业软件市场,是一个涉及到企业生存发展的纯理性市场。如果一个企业使用完全一样的产品设计软件,一样的生产管理软件,一样的财务管理系统,一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样的订单及市场管理,一样的客户服务管理,那么他们一般情况下,只能打价格战了。如果早在20年前就实现了这种天下大同,根本不可能诞生DELL和优衣库这样优秀的企业。何况一个成长起来的大企业,更不会把这样命脉捏在别人手里。因此,在企业软件领域,模仿苹果模式,是个伪命题。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的应用软件市场,更多的是服务的市场,而不是产品的市场。(少数一两个狭窄的领域例外),产品化的,更多是平台级的市场,例如数据库和OS。有人也许会提ERP领域和CRM领域,但是必须知道的是,这也是平台化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定制化实施,才是重头。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中国可以产生这样平台化的软件商和服务商么?有可能,这种可能性并不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前,美国就诞生了oracle和IBM。在中国这样的机会一直存在,但是事实上,如上所述,中国的环境并没有将太多这样的可能变成现实。变成现实的,基本上都充分利用了许多非市场因素的壁垒。其实你看看,用友做CRM,其实就可见一斑。用友已然有足够强大的财力和大量保有客户的基础,王文京也从美国挖了不少重量级的高人。最后,说得太多了,再总结一下针对问题的简短回答。企业软件在中国的发展,是随着其市场目标的企业而定的,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真正走向成熟和真正的市场化,企业软件的发展才会加速。面向市场化程度越高的领域或者行业,相应的企业软件发展将越为迅速。如果说怎么样寻找一种独特的方式去缩短这种差距,我个人倒是有一点小小的思路,这种独特的方式无非可以产生在两个方面:1.寻找中国具有独特需求的企业软件市场的狭缝,而又不是在国家机器所控制的范围。其实垃圾短信群发,真还能靠得上这一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体现啊,有木有?国外都是垃圾邮件群发系统,国内某标榜企业移动互联网的龙头企业,每年还召集企业移动应用大会的,就是靠群发短信支撑其庞大的所谓的企业移动应用销售额的)。此外,我还发现过一个小的领域,就是医药行业在中国的销售管理,这是中国绝对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独特领域。不幸的是,这些领域往往很灰色的。2. 也是我所看好的,那就是在某些领域,中国的特殊市场环境,比国外更苛刻,因此对企业提出的挑战也更大,能够把这些领域做好,那就是在全球领先了。例如,当年中国一个小银行要做发卡系统,引入了海外的一个先进系统(据称很牛,有很多成功案例),其结局是,一周之内,系统瘫痪,无以为继,这家地区性小银行一周的发卡数量,就超过了这个系统以前所有成功案例的银行一年的发卡数量,系统根本顶不住。再例如,曾经有一家欧洲的移动传输中间件的厂商进入中国市场,态度极其傲慢。宣称在欧洲,有众多的重量级成功案例。作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它意图劝退我们,并和他合作。但是态度上绝对让我无法接受,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欧洲所有案例总共接入了多少台终端?他说至少也有2,3万吧,我告诉他我们做的移动传输模块,不敢说自己是成熟产品,但是一个客户的一个单节点的接入,就超过8万台终端。总数有数十万终端在用。他顿时哑口无言。事实上,在后面的性能和压力测试上,他完败。事实上,这个移动传输模块,在以前的应用中,就是在IBM MQ无法承受的条件下,顶上去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的,(原来基于MQ的设计需要至少64个接入节点,最后我们4个接入节点解决问题)。类似这样的领域,是中国的企业软件市场上大有可为,有机会找到一些独特方式的。1.4K8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的这篇博文被推荐到此博主被推荐的博文:
浅析企业级软件在中国迟缓发展原因
问:企业级软件在中国的迟缓发展局面,什么时候、在什么条件下,能出现改变?这是中国互联网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的地方,会出现怎样的独特方式去缩短这个差距?
答:在一些专业应用领域,我们已拥有一批可以与国家竞争对手抗衡的企业,而且国内软件外包企业近几年一直在以一个不错的速度发展,真正差距大的是企业管理、企业服务软件。即使国内领先的用友、金蝶,与国际企业之间也还有明显的差距(这些管理软件公司流出的员工也是支撑其他企业软件开发的最重要力量之一)。
有些人会把这归因于环境因素,例如:采购者盲目相信国际知名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阻止企业持续投入,很多企业高层认为,现今企业竞争关系比质量重要。其实更多应从企业自身找原因。
1、企业自身的管理还欠成熟。看看国内主要软件公司的高管构成,大多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在一起的,大家一起随着公司成长而成长,本身这些高管大都非管理出身,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机制方面很难总结出足以令人信服的经验。管理差距还反映在渠道管理、品牌建设上。
2、企业在管理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完成从软件公司向管理服务公司方面转变。未能在中国特色管理模式上形成突破,并融入软件中。企业中管理专家少,而实施人才多,鲜有管理理论向外推送,尤其是系统性的管理理论。这些都限制了软件被外界认可的质的提升出现。
3、企业未能积极与外脑联合,推动外脑提升,改变行业环境。请进来,走出去,联合举办活动(非营销类)、培训,将产品及管理思想潜移默化地宣传。
对于我国互联网行业来说,大到对我国IT软实力来说,通过实践和培训,培养出一批经验丰富的大型软件产品架构师,是开发企业级软件的最薄弱环节。随着项目增多,实战中大量人才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技术以外的管理、沟通等综合素质上仍需进一步提升。缩短差距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这个领域,个人、公司和国家都应在这个领域加大投入。
转自《》话题《》之李开复问《
我的更多文章:
( 17:21:23)( 23:03:20)( 21:57:06)( 00:11:20)( 10:15:58)( 23:07:41)( 22:11:35)( 23:30:56)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企业级软件在中国的迟缓发展局面,什么时候会有改变? - 知乎5855被浏览476246分享邀请回答/question...。基本上,可以总结为面向小微企业的SaaS。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市场,已经开始并存在很长时间了。首先B/S的应用依然是企业软件的主流,并不像此文所说的以C/S为主。对于企业用户市场来说,利用本地的硬件特性的应用比较少(例如游戏利用图形子系统),B/S架构反而更为有优势,因此早就大行其道了。至于面向小微企业的SaaS,其实你要看两个关键点1.市场推广 2.企业决策,也就是说,靠什么推广到这么多企业那去?企业凭什么买你的软件服务?后者其实也可以归结到前者。靠一家家企业推,不现实,靠公众互联网的推广方式推,从预期收益和市场的盘子来说,不是一个成本合适的方式。但从根本上,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根本。根本问题最后再说中国目前这个市场上,基本上有3类此种运营模式的企业软件服务:1.捆着运营商推的 2.捆着政府和行业协会推的 3.自主推广的。各类都有非常多成功,失败或者成败难料的例子。前两者不用说,其实还是政府行为,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也很多。成功的要么是政府硬性捆绑的,例如金税工程,海关报关系统等。要么涉及营销类,典型的就是短信群发(例如垃圾短信之王网秦都上市了,依赖运营商推广)。失败的很多,中国电信商务领航里有一堆。自己推广的有,目前尚无成功案例,进行中的有明道,抄袭salesforce的800app等,反正至今我并不是太看好。类似很多如人设想中的企业软件的app store,软件超市一类的构想,早有业界的大牛们尝试过了。例如中国电信的商务领航,IBM的中小企业应用软件包(捆绑IBM硬件以优惠价格销售),联通的中小企业软件产品包等。坦率得说,并无特别成功的案例。因为无论何种方式,你都不能绕开一点(公众互联网也一样),你要满足用户的真正需求。而中国小微企业的那些迫切需求真是软件可以满足的? 企业市场,和个人市场是不同的。个人消费群体,追赶潮流,模仿从众,追求时尚,是常态,是正常心理,也就是说,部分人群(乃至整个人群)需求同质化是再根本不过的事情。个人消费的市场,是一个更为感性的市场而企业软件是什么?企业软件,用于解决企业核心需求的,代表和包含了企业产品设计,管理,经营,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和精神。 一般我们会把企业软件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解决基本性的1,2个点滴日常事务,例如邮件系统,这没有太多附加值和壁垒,这个东西天下大同倒是没有问题,但是也很难建立起壁垒。第二个层次是,实现和融入企业现有的流程和业务,成为企业的日常血液。换句话来说要深入了解企业客户业务,这个东西天下大同就会是个很大问题第三个层次是,使企业的IT系统和软件系统,给企业带来业务创新,带来依托于企业软件的业务创新和发展(DELL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核心创新能力的体现,这是绝无可能天下大同的,产生普适需求的。如果同一个软件能够满足全部或者大多数企业的需求,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企业的同质化。而企业生存,发展,具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什么?是差异化。对于在创新和差异化产品和服务要求更高的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尤其是如此!企业软件市场,是一个涉及到企业生存发展的纯理性市场。如果一个企业使用完全一样的产品设计软件,一样的生产管理软件,一样的财务管理系统,一样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样的订单及市场管理,一样的客户服务管理,那么他们一般情况下,只能打价格战了。如果早在20年前就实现了这种天下大同,根本不可能诞生DELL和优衣库这样优秀的企业。何况一个成长起来的大企业,更不会把这样命脉捏在别人手里。因此,在企业软件领域,模仿苹果模式,是个伪命题。从根本上来说,企业的应用软件市场,更多的是服务的市场,而不是产品的市场。(少数一两个狭窄的领域例外),产品化的,更多是平台级的市场,例如数据库和OS。有人也许会提ERP领域和CRM领域,但是必须知道的是,这也是平台化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定制化实施,才是重头。这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中国可以产生这样平台化的软件商和服务商么?有可能,这种可能性并不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早在互联网诞生之前,美国就诞生了oracle和IBM。在中国这样的机会一直存在,但是事实上,如上所述,中国的环境并没有将太多这样的可能变成现实。变成现实的,基本上都充分利用了许多非市场因素的壁垒。其实你看看,用友做CRM,其实就可见一斑。用友已然有足够强大的财力和大量保有客户的基础,王文京也从美国挖了不少重量级的高人。最后,说得太多了,再总结一下针对问题的简短回答。企业软件在中国的发展,是随着其市场目标的企业而定的,随着中国越来越多的行业和企业真正走向成熟和真正的市场化,企业软件的发展才会加速。面向市场化程度越高的领域或者行业,相应的企业软件发展将越为迅速。如果说怎么样寻找一种独特的方式去缩短这种差距,我个人倒是有一点小小的思路,这种独特的方式无非可以产生在两个方面:1.寻找中国具有独特需求的企业软件市场的狭缝,而又不是在国家机器所控制的范围。其实垃圾短信群发,真还能靠得上这一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优势体现啊,有木有?国外都是垃圾邮件群发系统,国内某标榜企业移动互联网的龙头企业,每年还召集企业移动应用大会的,就是靠群发短信支撑其庞大的所谓的企业移动应用销售额的)。此外,我还发现过一个小的领域,就是医药行业在中国的销售管理,这是中国绝对有别于其他任何国家的独特领域。不幸的是,这些领域往往很灰色的。2. 也是我所看好的,那就是在某些领域,中国的特殊市场环境,比国外更苛刻,因此对企业提出的挑战也更大,能够把这些领域做好,那就是在全球领先了。例如,当年中国一个小银行要做发卡系统,引入了海外的一个先进系统(据称很牛,有很多成功案例),其结局是,一周之内,系统瘫痪,无以为继,这家地区性小银行一周的发卡数量,就超过了这个系统以前所有成功案例的银行一年的发卡数量,系统根本顶不住。再例如,曾经有一家欧洲的移动传输中间件的厂商进入中国市场,态度极其傲慢。宣称在欧洲,有众多的重量级成功案例。作为我们的竞争对手,它意图劝退我们,并和他合作。但是态度上绝对让我无法接受,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你们在欧洲所有案例总共接入了多少台终端?他说至少也有2,3万吧,我告诉他我们做的移动传输模块,不敢说自己是成熟产品,但是一个客户的一个单节点的接入,就超过8万台终端。总数有数十万终端在用。他顿时哑口无言。事实上,在后面的性能和压力测试上,他完败。事实上,这个移动传输模块,在以前的应用中,就是在IBM MQ无法承受的条件下,顶上去实现了用户的要求的,(原来基于MQ的设计需要至少64个接入节点,最后我们4个接入节点解决问题)。类似这样的领域,是中国的企业软件市场上大有可为,有机会找到一些独特方式的。1.4K8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变设龙 企业高质量图片智造平台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 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许可证:苏B2-
编辑热线:6-2
A5创业网 徐州八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扫一扫关注最新创业资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级防病毒软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