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三国抚琴退敌名人曹家都有那些名人

三国时期英年早逝的十大名人
导读:注:以下入选者在三国期间不仅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对历史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并且是在四十岁(虚岁)之前去世的。(人物按出生年先后排序):
孙坚(155-191),字文台,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与曹操同年出生却比曹早死近三十年。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
注:以下入选者在期间不仅有一定的知名度,且对历史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并且是在四十岁(虚岁)之前去世的。(人物按出生年先后排序):(155-191),字,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人。与同年出生却比曹早死近三十年。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是大孙武的后裔。汉末群雄之一,三国中吴国的奠基人。与讨伐的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孙权建国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入选理由: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手下杰出的谋士。他先在实力较强的袁绍军中出谋划策,后来发现袁绍难成大业,遂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官至军师祭酒,洧阳亭侯。后于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入选理由:三国时曹操手下杰出的谋士,曹操统一北方的勋臣。孙策(175-200),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并在讨伐割据江东的各军阀的过程中增强自军实力,终于统一江东。后因被刺客淬毒刺伤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称帝后,追谥他为长沙桓王。入选理由:三国时期吴国的奠基者、开拓者。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六岁。入选理由:东汉末年东吴名将,赤壁之战的主导者之一,赤壁一战奠定最终的三分天下。庞统(179-214),字士元,襄阳(治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官拜军师中郎将。才智与诸葛亮齐名,人称“凤雏”。在进围雒县时,统率众攻城,不幸被流矢击中去世,时年三十六岁。追赐统为关内侯,谥曰靖侯。入选理由:三国时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刘备攻取益州的先驱谋臣。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的长子。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曹丕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终结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改国号大魏,为魏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时代中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后刘备伐吴时,孙权假意向魏国称臣,曹丕大喜,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但没有同时联合蜀汉攻吴国。因为一旦攻打吴、蜀任意一国,那么吴蜀势必再次结盟,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可以说曹丕选择了最有利的方法。刘备被孙权打败,孙权随之与曹丕反目。曹丕大怒起兵伐吴国,结果被孙权的大将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不起,临终托付曹叡于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入选理由:三国曹魏的开国皇帝。曹彰(?-223),字子文,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魏武帝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魏任城王。曹彰武艺过人,曹操问诸子志向时自言“好为将”,因此得到曹操的赞赏。其胡须黄色,被曹操称为“黄须儿”。建安二十一年,封为鄢陵侯。两年后,代北乌桓无(能)臣氐等造反,曹彰拜北中郎将,行骁骑将军,引军往讨,大捷而归。后来曹彰奉命往汉中助曹操攻刘备,然而到了长安的时候,曹操已引军回来。于是曹彰行越骑将军,便留守于长安。曹操回到洛阳后得病,远召曹彰,然而彰未至而操先死。曹丕即位后,曹彰表示顺从。黄初二年,曹彰进爵为公。次年,又被立为任城王。黄初四年,曹彰入京都朝觐,却忽然暴毙于府邸中,享年约35岁,谥曰威王。入选理由:曹魏任城王,平定乌桓,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不朽功勋的“黄须儿”。曹叡(204--239)字元仲,即魏明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之子,曹操之孙 。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操、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曹丕去世后,曹睿继位为帝,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临终前托孤不当,导致后来朝政动荡。入选理由:曹魏明帝,平定辽东。孙登(209年~241年),字子高,孙权长子(庶出)。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立孙登为皇太子。赤乌四年五月卒,年仅三十三岁。临终前,孙登上书给孙权,提出了几项令国家安定和富强的建议,又推荐陆逊、诸葛瑾、步骘、朱然、全琮、朱据、吕岱、吾粲、阚泽、严畯、张承、孙怡等多位优秀的臣子,希望孙权能多加亲近任用他们以令吴国昌盛。孙权在得悉孙登亡故后才看到这篇表章,因此更加悲伤,谈到他都不禁伤心流涕。谥宣太子。入选理由:三国孙吴太子,他的死使得孙权的继位者出现问题,“太子之争”导致了吴国的内乱,加速了吴国的衰亡。钟会(225-264)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将,太傅钟繇之幼子,钟毓之弟。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却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自己也死于部将兵变。入选理由:曹魏征西统帅,灭蜀功臣。另有吴景帝孙休(235-264)、东吴谋士陆绩(187-219)、蜀汉谋臣马良(187-222)、曹魏大将李典(174?或180?-209?或215?)、诸葛亮之子诸葛瞻(227-263)、东吴宗室孙瑜(177-215)、广陵太守陈登、蜀汉名将霍峻等人,均为去世时不足或刚好四十岁,但与上面十位相比都更为逊色,故未入选;典韦(?-197)因不知生年,不知确切年龄,且历史影响不大,曹植(192-232)、吕蒙(178-220)、太史慈(166-206)等去世时为四十一、二岁,超过四十岁的年龄界限,故均不在此列。
热门评论19楼哥,你太有才了!21楼不会说的典韦吧。。。说的是非典型性肺炎,2003年流行的那种。
点击加载更多《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名人_百度知道
《三国演义》里面有哪些名人
提问者采纳
有多少要多少
刘备,关羽,张飞
提问者评价
太给力了,你的回答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人名:诸葛亮、诸葛孔明。绰号:卧龙先生。主要实例:三气周公瑾、巧布八阵图、七擒孟获。
人名:赵云、赵子龙。绰号:常胜将军。主要实例:七进曹营。
人名:关羽、关云长。绰号:美髯公。主要实例:诛文丑、斩颜良、水淹七军、温酒斩华雄。
人名:张飞、张益德。绰号:环眼贼。主要实例:义释严颜、大闹长坂桥。
人名:刘备、刘玄德。绰号:刘豫州、大耳贼、刘皇叔。主要实例:三顾茅庐。
人名:曹操、曹孟德。绰号:阿瞒。主要实例:官渡之战。
人名:司马懿、司马仲达。绰号:司马老贼。主要实例:祁山攻防战。
人名:周瑜、周公瑾。绰号:美周郎。主要实例:赤壁之战。
人名:鲁肃、鲁子敬。绰号:老实人。主要实例:不劝孙权降曹。
人名:孙策、孙伯符。绰号:小霸王。主要实...
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姓罗名人最新
太极图:对宇宙本体和人世万物的概括 太极图是我们先民集体
姓罗名人推荐
姓罗名人排行榜三国名人排行_百度知道
三国名人排行
)猛将:很多哥们说曹操,谁能用他为帅,70岁的黄忠能力战成名时期的夏侯渊不落下风、关羽(曹操乃雄主?关二哥就别说了充其量一武夫:内政人才。50岁的黄忠能轻易射杀巅峰时期的关羽:很多人质疑黄忠排第一军师
文丑军师,治理后方建设粮草等帅才,30岁的黄忠能不能在虎牢关下和吕布叫板:故名思议行军打仗出谋划策的人谋臣
提问者采纳
关羽应该不能算在猛将里吧
应该归在统帅蒯良是充数的吧法正也不归军师吧
其次,,法正就算是军事,其能力也该排在前4啊好吧 姜维排在邓艾后面,徐庶排得过于偏高沮授虽在官渡之中提出正确打法,但毕竟没有实功,可以直接剔除蒋琬该在陈宫前面
首先 关羽 若论统兵 他的能力真的不敢恭维。蒯良,刘表时期荆州主要内政人才,荆襄之富足不用说了吧?一州之地带甲20多万。法正,演义里介绍的不多,但是其军事才能非常出色,孔明曾言,法孝直若在,不使主公有此失(火烧连营七百里)可惜英年早逝。徐庶我个人感觉军事才能确实很过硬。大局观确实不如卧龙凤雏鬼才毒士等人。沮授,官渡之战后唯一一个的曹操赏识的袁绍谋士,能力应该不错。至于蒋琬陈宫之流其实也就在伯仲之间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你说的那些都是你自己想当然?而马超前期在凉州本就是一军之帅.,分兵必是刘备关羽各领一军的其实你的统帅和猛将分的也不清楚.按你的说法既是军师又是谋臣的很多啊..最不能忍受的是你说关羽只是一武夫.他在性格上的确有缺陷。前期刘备不分兵则已.军师里徐庶有点靠前猛将里吕布第一无可争议.,魏延什么时候统领全军过.,但他的的确确是有勇有谋可独当一面的帅才,怎么你又划到猛将里了军师和谋臣的界限不清楚啊
魏延坐镇汉中,军权仅次于关羽。马超为什么能杀的曹操割须弃袍?还不是靠勇,难道领过军的就能叫做帅才?诸葛出岐山哪次不是魏延独自领军?可惜不得重用。你说徐庶智谋靠前?试问庞统献连环计,孟德属下没有一个看出只有一个已失方寸的徐庶看出,此题何解?庞统不死关羽会守荆州嘛?只能说是孔明无人可用?关羽的话你记得吗?曹操孙权若来我分兵拒之,白痴一样的回答。勉强和子龙一样算个将才。帅 他差的远了
庞统献连环计只是《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演绎罢了,正史记载里根本没这回事儿。更甭说徐庶看出来了或怎样..我看你的排行的划分是:军师、谋臣、统帅、猛将。应该是身份的划分,而不是才能的划分吧...那我看待魏延关羽马超等等只是从他们的身份来看了。至于统军才能和武功高低就不好说了...
演义和历史谁又能分的清呢!毕竟谁也回不去了。我们所熟知的三国又有多少出自史书?还不是演义、说的当然是才能咯,身份?曾经董太师率西凉铁骑数十万兵发虎牢难道他就能算是帅才了?魏延给给诸葛亮献计,难道魏延还算是军师了?
....赤壁之战本就没庞统的事,学三国历史可参考《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等,《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
史书还不是人写的
不看也罢。说白了也就是看个兴趣,缺少了传奇色彩的枯燥历史看了又有何意。历史没有虎牢关又何来三英战吕布、斩华雄的乃江东猛虎孙坚。更没有长坂坡七进七出。周公瑾雄姿英发,何来三气周瑜?鬼才功未成身先死,更没有遗计定辽东的锦囊妙计。孔明也并没有六出祁山。庞统死于流矢也并非中张任之计。缺少了各种故事的历史又有何意思?
30岁的黄忠能不能在虎牢关下和吕布叫板?
你咋不说典韦活着的话 曹操都看不上关羽了
典韦那里比赵云弱了
要是单挑(不带领兵)
赵云都一定是对手
你这是看三国演义看的吗?
曹操谋士上榜的不少
武将有才能的也不少吧,, 典韦死的早, 三国时期就许褚一个近卫首领就能独挡一面啊?
我不明白 只是一个建议,
大多数是的!还有一些兴趣爱好 日常生活积累学习的!说实话典韦不死!或许曹阿瞒不会那么器重关羽!曹操手下一流武将真的好多!可惜超一流的却没有!或许到后期虎痴是当之无愧的超一流武将,可是前期关张颠峰时期,许褚还没有达到巅峰期!要不然河北上将颜良文丑也不会逼的曹操请关羽出马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三国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名人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