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杀姜维与钟会在何处相持怎样战胜钟会 几成胜率 (回答者必赞)

最好是自曹睿死后三国后期比较厉害的人
玩下三国志姜维传吧,曹操传的MOD,亲王也推荐过。光看文字,可能没什么直观的感觉。以前也自问对三国志很了解,各类书也看了很多,玩游戏才发现,三国后期还是了解太少啊,
已更完。谢谢点赞的朋友。以及心好累,感觉再也不会挖坑了╭(╯^╰)╮&br&&br&有这样一位将军,无论在在《三国志》还是《晋书》中都没有为他列传,然而他的一生却当真可以算是一个传奇。他曾经随毌丘俭北征高句丽,也曾跟邓艾南讨诸葛瞻;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曾经派遣使节干涉过11区的内政,还在韩国的历史书中被提前写死了几十年。&br&嗯~其实我想说的这人在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people/cebf9e8bddfad13& data-editable=&true& data-hash=&cebf9e8bddfad13& data-title=&@苏沉船& data-tip=&p$b$cebf9e8bddfad13&&@苏沉船&/a& 的回答中已经提到过,即是随邓艾入蜀的四将之一——王颀。&br&在三国志11中,KOEI把他画成了这个样子,是不是还蛮帅?&br&&img src=&/f420b88c53a65d698e65_b.jpg& data-rawheight=&240& data-rawwidth=&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陈寿没有在书里介绍过他的身世,似乎他的门第并不十分显赫。在《三国志》中关于他的记载混在其他传记,然而他的第一次出场,便颇为惊艳:&br&&blockquote&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督诸军步骑万人出玄菟,从诸道讨之。句骊王宫将步骑二万人,进军沸流水上,大战梁口,宫连破走。俭遂束马县车,以登丸都,屠句骊所都,斩获首虏以千数。。。。。。俭遣玄菟太守王颀追之,过沃沮千有馀里,至肃慎氏南界,刻石纪功,刊丸都之山,铭不耐之城。&br&&/blockquote&毌丘俭北征高句丽的时机,大体与曹爽发动入蜀战役相一致。可以想象当时大权在握的曹爽是何等壮志凌云:一方面亲领主力出击西南,另一方面命令自己颇为信任的毌丘俭进攻东北。虽说后来曹爽在兴势被王平打得满头包,毌丘俭却没有辜负曹爽的信任。他率领劣势兵力深入敌境,几场仗打得酣畅淋漓,高句丽差点因此亡国,从此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北再无兵乱。王颀在这场战争中是大显身手,很痛快地露了一把脸。这在朝廷上,也多多少少给曹爽赚回了一点面子。&br&我想这时候王颀心中定是无比开心O(∩_∩)O~~跟着一个强悍的老大,这位老大朝廷里还有个一手遮天的权臣做后台,而且自己也有那么两把刷子,还有战功在身,岂不是分分钟出任四征四镇的节奏?&br&然而——这两个字还会经常出现——随后的事情真是不可预料。司马懿政变啦,曹爽家灭门啦,毌丘俭看不下去,起兵啦,然后又被司马师平定啦。&br&王颀的老上司毌丘俭,真是个有种的人。王颀能保住官位,已经算是很大的幸运,走向人生巅峰的梦想,也已经彻底破灭。&br&不过不要着急,历史会再给你一次大放异彩的机会。虽然到那一天,时间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br&二十年前他辅佐毌丘俭,二十年后他跟随邓艾,配合牵弘杨欣等人,打了一套精彩的组合拳。虽然最终姜维成功脱险,却付出了惨重代价。赵云之子赵广,便是在此战中牺牲(好心痛%&_&%)。&br&&blockquote&四年秋,诏诸军征蜀,大将军司马文王皆指授节度,使艾与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艾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维营,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其前,金城太守杨欣等诣甘松。维闻锺会诸军已入汉中,引退还。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维败走。&br&&/blockquote&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邓艾正在酝酿一个更大的动作。&br&姜维突围后,汇合成都方面的援军,死守剑阁。同时钟会的主力,在轻松占领汉中大部后,面对严阵以待的季汉精锐,却是无可奈何。&br&两军僵持中。这时邓艾在大营中指着地图上一条偏僻的小路,告诉军中诸将:季汉的命门,就在这里。阴平。&br&我不知道此时的王颀有没有想起二十年前领毌丘俭命出击的那一天。那时,他正值壮年。现在,他已经要老了,命运又给了他一个机会。&br&他会不会想起毌丘俭当年的眼神,高傲,冷静,准确,让人无可置疑地愿意信服,愿意随他创造历史。&br&相似的情节再度上演。邓艾的奇袭成功了。势如破竹的陇西军团令成都措手不及。诸葛瞻仓促出兵,战死阵中,刘禅自缚请降。&br&凭借这次战功,王颀再一次担任了太守之类的工作。而邓艾的结局,却又有些类似毌丘俭:背负着反叛的罪名赴死,在三国志里,也和他并列一传。&br&再往后王颀的命运,史书中已经语焉不详。《晋书》中说,他在晋武帝年间,担任过汝南太守。虽难那里地处内地,难有再次建功立业的机会,然而却是物阜民丰之地,太守位子,可是肥缺啊。这么看来,他在入蜀四将中,也算是有了很好的结局。&br&王颀的一生并没有加多少特技,他的命运,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奋斗,当然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有人说,男人一生至少要经历一次痛快的战斗。那么王颀至少经历了两场。虽然他不是主将,但这不妨碍他的英勇表现。我想他在临死的时候,或许可以这样回顾自己的一生:&br&我王孔硕戎马一生,北征高句丽,南战绵竹关,虽时运不济,然此生无悔。&br&啊,差点忘了说说王颀和日韩人民的故事了,虽然这并不是此文的重点:&br&《三国志 魏志 倭人传》记载:&br&&blockquote&其八年,太守王颀到官。倭女王卑弥呼与狗奴国男王卑弥弓呼素不和,遣倭载斯、乌越等诣郡说相攻击状。政等以檄告喻壹与,壹与遣倭大夫率善中郎将掖邪狗等二十人送政等还,因诣台,献上男女生口三十人,贡白珠五千,孔青大句珠二枚,异文杂锦二十匹。&br&&/blockquote&《三国史记·高句丽国本纪第五》载,高句丽以诈降计刺杀王颀,打败魏追兵。然而将近二十年后,王颀依然在入蜀战役生龙活虎。这脸打的。。。额,怎么说呢。当年被狠揍成那样,在自家历史书里给自己吹几句,也可以理解吧嘿嘿。&br&有兴趣看原文,可点开:&a href=&///?target=http%3A//ctext.org/wiki.pl%3Fif%3Den%26chapter%3Dremap%3Dgb&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ctext.org/wiki.pl?&/span&&span class=&invisible&&if=en&chapter=285115&remap=gb&/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以上所述,如有谬误,欢迎指出。&br&嗯,先写这一位吧,其实心里还有俩人,有人看的话,或许会更?&br&&br&&br&按传统是不是得加个分割线,像这样吗?&br&———————————————————————————————————————————&br&哇,居然有十几个人赞了,看来还是有人看的,嗯?那就果断更一发~\(≧▽≦)/~&br&话说洒家可能是知乎上第一个过十赞就更新的题主额。。。尊严何在?&br&咳咳,闲话休提,言归正传。这里介绍的第二个人,便是王颀的老上司的新下属——文鸯是也。&br&很喜欢这张图。雨雾中走来的文次骞,仿佛夜色下的死神。&br&&img src=&/b7ddde6acfaf41e619d22_b.jpg& data-rawheight=&789& data-rawwidth=&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0& data-original=&/b7ddde6acfaf41e619d22_r.jpg&&图依然是KOEI画的。这次是来自真三国无双。侵权也不删。&br&文鸯这人的一生,也是有好多故事可讲。说起王颀,虽然出道时站错了队,时运不济,可至少有了个很好的结局,然而这位文鸯,却是真的命途多舛。&br&讲他的经历之前,先说说他的名字。其实人家的大名是叫文俶的,晋书里却又叫他文淑,“鸯”是他的小名,但偏偏更为人所知。这也就算了,居然还常常被错写成文鸳。不过想想这种笔误也是可以理解,毕竟鸳为雄,鸯指雌,谁知道他老爸就是乐意把雌鸟的名字安在他头上呢。&br&文鸯在《三国志》中的登场,也是堪称惊艳。淮南二叛,他老爸文钦身为毌丘俭的铁杆,曹爽的老乡,也参与到了其中。本来他们的计划是率先起兵,号召天下诸侯勤王,然而大义的旗帜却终于比不过眼前的利益。各镇将领,迅速站队,毌丘俭一方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br&&blockquote&大将军统中外军讨之,别使诸葛诞督豫州诸军从安风津拟寿春,征东将军胡遵督青、徐诸军出于谯、宋之间,绝其归路。大将军屯汝阳,使监军王基督前锋诸军据南顿以待之。今诸军皆坚壁勿与战。俭、钦进不得斗,退恐寿春见袭,不得归,计穷不知所为。淮南将士,家皆在北,众心沮散,降者相属,惟淮南新附农民为之用。&br&&/blockquote&司马师主力屯汝阳,先锋到南顿,豫州军至安风津,青徐军断后路,好一个十面埋伏,真是如铁桶一般。而此时毌丘俭手下将士的士气却正迅速崩溃,还得提放这后边的孙吴浑水摸鱼。&br&没希望了吗。&br&&b&不。有破绽&/b&。&br&文鸯自信地说道。&br&&b&我已经看见了司马师的死兆星。&/b&&br&我们的主角出场了。他告诉他老爸,冲那地方,干他一下子。&br&&img src=&/f7d369c2f4b1cd0ec227366c_b.jpg& data-rawheight=&344& data-rawwidth=&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7d369c2f4b1cd0ec227366c_r.jpg&&&br&后来我们更多把注意力放到“干那一下子”上,殊不知真正的技术含量,在于“冲那地方”。&br&既然已经没有正兵取胜的可能,那就直接来一场斩首行动。看似最简单粗暴的擒王策,实则却需要最仔细的观察,最冷静的思考,以及最准确的判断。&br&要知道,他的对手可是司马师。&br&司马师何许人物?且看他在随他老爹发动高平陵之变前一晚的表现:&br&&blockquote&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br&&/blockquote&在首都,曹爽眼皮子底下,养了训练有素的三千死士,居然丝毫没有被察觉。平时散布在民间,一旦找到机会,召之即来,一举成功。连司马懿都说,这小子可以。&br&这是何等可怕的组织能力和心理素质。&br&然而再看看他面对文鸯时的反应:&br&鸯之来攻也,惊而目出。惧六军之恐,蒙之以被,痛甚,啮被败而左右莫知焉。&br&我们来脑补一下此时司马师的心理反应:&br&&b&我屮艸芔茻,日了狗了,他是怎么过来的!&/b&&br&注意,这里“目出”的意思是眼珠子掉了出来,不过不知道他有没有吃掉。然后蒙在被子里,痛得要命,却不敢出声,居然把被子都给咬坏了。也是够可怜。&br&谋诛曹爽前的那个镇定自若的司马师哪儿去了?政变前那个照常打呼噜的司马师,也有藏被子里发抖的时候?&br&司马师还是原来的司马师,只不过他的对手,从业余玩家曹爽,换成了打算要他性命的文鸯。&br&文鸯,没坑爹。可惜,他爹坑了自己儿子。&br&&blockquote&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於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俶率壮士先至,大呼大将军,军中震扰。钦后期不应。会明,俶退,钦亦引还。&br&&/blockquote&文鸯折腾了一宿,左等他老爹不来,右等还是不来。结果,天亮了。&br&文鸯只好暂且撤退,与他老爸的大部队汇合。回头一看,咦,追兵?&br&干。正好还没过足瘾,那你们出出气好啦。注意下面的引用,来自于《资治通鉴》,而非《三国演义》。&br&&blockquote&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br&&/blockquote&折腾了一晚上,照样开三国无双。&br&我脑补了一下,就算是拿王麻子杀猪,砍个几十下,怕也得卷了刃吧?文鸯手里的家伙是否应该是钝器,类似于棍棒或者钢鞭之类?&br&然而毌丘俭的起兵也失去了最后一个机会。司马师苦苦硬扛到平定淮南,终于撑不下去,咽了气。这笔账,司马家狠狠在本子上记下了一笔。此时文钦的运气还算好,带着儿子逃到了东吴,然而他其他留在北方的家属,却被统统杀光。&br&不过两年之后,你们还会回来的。&br&那时,刚刚在平定淮南的战斗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诸葛诞很快发现,自己,也药丸啊。&br&他也反了。&br&东吴可能不浑水摸鱼?&br&孙綝大手一挥,文钦,就决定用你了~&br&孙綝当然感觉文钦是再适合不过的人物,在淮南当过官,熟悉当地情形,而且也有造反经验。&br&可问题是。。。击杀文钦好基友毌丘俭的黑名单里,有诸葛诞的名字额。&br&我想此刻的文钦心情一定是相当的复杂。继承了毌丘俭的遗志,红着眼睛想和司马家干一架,却偏偏要和同样有仇的诸葛诞联手。。。纠结啊。&br&不过他很快就不必纠结,因为诸葛诞砍了他。&br&&blockquote&三年正月,诞、钦、咨等大为攻具,昼夜五六日攻南围,欲决围而出。围上诸军,临高以发石车火箭逆烧破其攻具,弩矢及石雨下,死伤者蔽地,血流盈堑。复还入城,城内食转竭,降出者数万口。钦欲尽出北方人,省食,与吴人坚守,诞不听,由是争恨。钦素与诞有隙,徒以计合,事急愈相疑。钦见诞计事,诞遂杀钦。&br&&/blockquote&文鸯虽被文钦坑过,可毕竟那也是他爸爸啊。&br&文鸯向司马昭投降了。他在这场战争中没有什么精彩的表现,只是立了一个flag,值得一提:&br&&blockquote&乃赦鸯、虎,使将兵数百骑驰巡城,呼语城内云:&b&“文钦之子犹不见杀,其馀何惧&/b&?”&/blockquote&欠下的,迟早要还。现在不杀你,时候未到而已。&br&诸葛诞被平定后,三国的乱世也即将要终结。然而司马家的统一战争,却没有多少文鸯的戏份了。&br&毕竟是险些毁掉司马家的人啊。&br&然而三国的余波尚未过去,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页却即将揭开。此时已经不算三国后期,可毕竟还是要讲完文鸯的故事,这里算是跑一下题。&br&与后来的事情相比,秃发树机能或许只能算是一个前奏,可他却已经够让司马炎头痛。胡烈、苏愉、牵弘,皆是可以和王颀齐名的悍将,想当年他们三个的老子平叛如同刷经验,如今却被先后击杀。其他比如刘旂,杜预,石鉴,司马骏,贾充,或是借口不出,或是观望不进,或是劳而无功,或者干脆被押解回朝。&br&&blockquote&寿阗卒,孙树机能立,壮果多谋略。泰始中,杀秦州刺史胡烈于万斛堆,败凉州刺史苏愉于金山,尽有凉州之地,武帝为之旰食。&br&&/blockquote&被搞得连吃都不下饭的司马炎,想起了文鸯。&br&我们来看看文鸯的手段。&br&&blockquote&三月,平虏护军文鸯督凉、秦、雍州诸军讨树机能,破之,诸胡二十万口来降。&br&&/blockquote&具体过程如何,我们不得而知。战果是,文鸯大破秃发树机能之余,还收编了少数民族二十多万口。&br&司马炎终于吃得下饭了,睡得也香了。&br&至于文鸯?早就看你不爽,先找个碴剥了军权再说。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br&&blockquote&俶后为将军,破凉州虏,名闻天下。太康中为东夷校尉、假节。当之职,入辞(晋)武帝,帝见而恶之,托以他事免俶官。&br&&/blockquote&后来呢?&br&才过一年秃发树机能又闹事啦,这次是杨欣战死。这已经是第三位被秃发树机能弄死的凉州太守了。当年跟随邓艾的入蜀四将,除王颀之外,都已经死在了这里。&br&有句话叫做卸磨杀驴,这时凉州的事情还没完全搞定,司马炎就给文鸯罢了官。&br&大晋朝开国皇帝的办事水平,真是不知高到哪里去。&br&再后来后来文鸯被杀了。你们猜是谁干的?&br&&b&诸葛诞的外孙,司马繇。&/b&&br&东安公繇,诸葛诞外孙,欲杀俶,因诛杨骏,诬俶谋逆,遂夷三族。&br&其实我很搞不懂这位皇亲的逻辑。你若是为司马师报仇却也算了,替你姥爷报仇。。。我擦嘞,如果诸葛诞起兵成功,就开心咯?&br&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文鸯的一生。&br&冷静的判断加上快速的反应,他用兵的风格像是古龙笔下的剑客,当对手反应过来的时候,剑锋已经轻轻割开了脆弱的喉咙。奇袭司马师的神来一笔,在我心中,大概也只有张辽的逍遥津之战可以相提并论了。&br&然而他却真的是生不逢时。我想文鸯这样的将领,或许更适合在群雄割据的年代,和那时的名将并肩而战或者一争长短,纵然战死沙场,也不枉一腔热血;总好过屈死在那些作威作福的饭桶亲王手中。&br&可惜在他出生的时代,天下大势已定,人们已经不再拥有选择道路的权力。空有一身本领,却被命运裹挟着前进。本是想起兵匡扶曹魏,却兵败被迫投奔老对手东吴;又因为杀父之仇不得不屈身于宿敌的掌握之下,却又为自己的结局埋下祸根,并始终不得信任;当朝中几乎无人可用是再度出场,可是辉煌的胜利却没有改变将来的宿命。&br&&b&你只是一枚不讨人喜欢的棋子而已。你身上的原罪,洗不清的。&/b&&br&立在断头台前的文鸯,有没有回忆起人生中最精彩的那个夜晚,那一夜,像极了他的整个人生。他左冲右突,他驰骋自如,他高呼怒号。胜利就在眼前,自己无人可当,只要等到援兵到来的那一刻,历史就将由我来改写!&br&父亲的援兵似乎下一秒钟就会到来。可是父亲的援兵,一直没到。&br&天亮了。&br&&br&&br&&br&这是我想写的第二个人。&br&有没有人看呢?或许会更。这样吧,如果有了50赞,就继续写好不好\(^o^)/~&br&&br&再次更新——————————————————————————————————————&br&谢谢给我点赞的诸位,虽然人数不多,额,但总算是还有人看,这也给了我继续更下去的理由吧。&br&在前文提到的几位角色中,王颀一生奔走,文鸯时运乖蹙,诸葛诞兵败身亡,毌丘俭家族夷灭。这四人或是智勇双全的沙场骁将,或是独当一面的封疆大吏,能够混到这种地步的人,都可谓是一时人杰,然而在在那个乱世,他们却都是身不由己的棋子。&br&其实我最想说的人,就是这第三位。&br&在某种程度上,在后三国时代魏国方面,他是真正可以算得上是主角的一位人物,至少可是却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他本应是一位出色的棋手一展雄才大略,可最终,仍然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br&钟会看人的眼睛,还是很毒的。他对这个人的评价是:“才同陈思,武类太祖”。&br&陈思指的是曹植,太祖指的是曹操。别说三国,秦始皇以来的历代帝王,有几个配得上这八个字?&br&这个人,他叫做曹髦。&br&&img src=&/7eff8df30bae1bdfa2e31b73b4013444_b.jpg& data-rawheight=&350& data-rawwidth=&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br&说他是为皇帝,倒也不准确。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活着的时候没当过皇帝,死后被追封为帝王;曹髦活着的时候是皇帝,死后却只是“高贵乡公”。&br&曹髦上任时,魏国的政权已经牢牢被握在了司马家的手里。曹芳刚刚被废掉,按照历史的经验,这种形势下,皇帝已经算是个高危行业了。甚至本来皇帝的位子是给彭城王曹据的,曹髦能够来接班,多亏了郭皇后的坚持。&br&我们如今站在后人视角上来回顾,这大概是郭皇后为曹家所做的最大贡献了吧。&br&曹髦刚刚上任,便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政治素养。面对从天而降的皇位,他的脸上没有显露出一丝的喜色,而是表现得谦恭有礼。&br&&blockquote&十月己丑,公至于玄武馆,群臣奏请舍前殿,公以先帝旧处,避止西厢;群臣又请以法驾迎,公不听。&/blockquote&群臣前往迎接,俯身下拜;他也下车回拜,说,现在我的身份,依然是人臣。走到正车门,与群臣共同步行。&br&&blockquote&庚寅,公入于洛阳,群臣迎拜西掖门南,公下舆将答拜,傧者请曰:“仪不拜。”公曰:“吾人臣也。”遂答拜。至止车门下舆。左右曰:“旧乘舆入。”公曰:“吾被皇太后徵,未知所为!”遂步至太极东堂,见于太后。&/blockquote&或许有人要说了,不就是故作姿态吗,我也会。&br&可是不要忘了,那一年,曹髦只有十三岁。&br&从曹髦的即位诏书里,我们可以想象他的宏图伟志:&br&&blockquote&昔三祖神武圣德,应天受祚。齐王嗣位,肆行非度,颠覆厥德。皇太后深惟社稷之重,延纳宰辅之谋,用替厥位,集大命于余一人。以眇眇之身,讬于王公之上,夙夜祗畏,惧不能嗣守祖宗之大训,恢中兴之弘业,战战兢兢,如临于谷。今群公卿士股肱之辅,四方征镇宣力之佐,皆积德累功,忠勤帝室;庶凭先祖先父有德之臣,左右小子,用保乂皇家,俾朕蒙闇,垂拱而治。盖闻人君之道,德厚侔天地,润泽施四海,先之以慈爱,示之以好恶,然后教化行於上,兆民听於下。朕虽不德,昧於大道,思与宇内共臻兹路。书不云乎:‘安民则惠,黎民怀之。&/blockquote&这一天,少年天子和司马家的对决,正式开始。&br&回顾曹髦的思路,还是很清晰的。那就是拉拢人心,韬光养晦(这个词出现在这里,看官不要意外)。&br&他在宫中不得自由行动,便常常以探讨学问为理由,召见朝中重臣。比如王经,王沈,王业,甚至还包括钟会,裴秀这种司马家的铁杆,甚至还有司马望这种司马家的要人。&br&&blockquote&时魏高贵乡公好才爱士,望与裴秀、王沈、锺会并见亲待,数侍宴筵。公性急,秀等居内职,急有召便至。以望外官,特给追锋车一乘,武贲五人。&/blockquote&司马望很纠结啊。身为司马家的人,皇帝却对我这么好,中岂不是在逼我站队吗?皇帝的厚待和家族的利益让他难以抉择。干脆逃出去吧,咱不陪你们玩儿了。他宁可陇西去和姜维拼命,也不愿继续待在朝中。&br&&blockquote&时景文相继辅政,未尝朝觐,权归晋室。望虽见宠待,每不自安,由是求出,为征西将军、持节、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在任八年,威化明肃。&/blockquote&从这个角度看,曹髦的确是在一点一点分化司马家的势力。他知道,朝中这帮老油条,没几个人会因为所谓大义公开和司马家对着干,但我至少,可以慢慢来争取人心;至少,可以让一些犹疑不定的人保持中立吧。&br&再看曹髦任内的几道诏书,或是对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或是对受灾百姓的免税。这些政策有没有好好地执行下去,我们不得而知,但至少为他赢得了一个宽仁的名声。&br&关于曹髦的城府,从另外一件事情上,或许也可见一斑。&br&那就是司马师之死。&br&文鸯的奋战没有挽救毌丘俭兵败的命运,但这却给曹髦制造了一个机会。&br&我们看看《晋书》中关于此事的记载:&br&&blockquote&毌丘俭、文钦之乱,大军东征,帝(司马昭)兼中领军,留镇洛阳。及景帝(司马师)疾笃,帝自京都省疾,拜卫将军。景帝崩,天子命帝镇许昌,尚书傅嘏帅六军还京师。帝用嘏及钟会策,自帅军而还。至洛阳,进位大将军加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剑履上殿。帝固辞不受。&/blockquote&司马师东征毌丘俭,留司马昭镇守洛阳。不料自己被文鸯折腾掉半条命,眼看不行了。司马昭赶紧前去,见他老哥一面,准备接班事宜。&br&我们可以想象曹髦心中的狂喜。机会来了。他下诏,令司马昭治丧,同时镇守许昌;傅嘏率领大军回朝。&br&这道命令看上去没什么问题,然而如果司马昭照办,恐怕日后也就没什么搞头了。&br&司马昭老哥刚死不久,自己的位置尚不牢固。如果此时的他与大军分离,恐怕枪杆子就不再属于司马家了。&br&而且即便是司马昭看清楚了这一点,假若傅嘏忠于曹魏,当真带着大军回去了,司马昭也是无可奈何。&br&然而——又是这个然而——司马昭已经不是那个政变前紧张得失眠的单纯少年了。他直接没有理会曹髦的命令,自己带了大军回朝。曹髦只好顺势给司马昭加官进爵,说中央研究已经决定啦,司马昭也是照例推辞一番,说还是另请高明吧,我也不是谦虚。&br&注意“帝用嘏及钟会策”。对于司马家篡权路上的作为,无论是《晋书》或者《三国志》都是语焉不详,所以我猜,司马昭亲率大军回朝,是否是傅嘏和钟会所教呢?没准这俩人不多嘴,曹髦也就成事了?&br&谁知道呢╭(╯^╰)╮&br&这一年,曹髦十五岁。&br&我还年轻。我忍,我等。曹髦心里说。&br&257年,又一个机会来了。&br&老地方,还是淮南。这次造反的是诸葛诞,东吴也派出了包括文钦父子的全明星阵容前往支援。&br&然而司马昭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为了防止曹髦再次在洛阳搞小动作,他干脆直接把他和郭皇后一并带在军中。&br&曹髦是多么渴望诸葛诞能够创造奇迹啊。&br&可惜他没有。&br&诸葛诞的思路或许让人非常不理解。有您这么起兵的吗?手下兵力是毌丘俭当年数倍之多,难道不应是像毌丘俭那样振臂一呼,然后大军直进吗?你窝在寿春城里是什么意思,又有什么意义,难不成是在等死?&br&唉。这诸葛诞,也同样是个非常纠结的人。&br&他应该算是曹家的忠臣。司马昭想当皇帝,曾派遣贾充前去试探。诸葛诞听后大怒。&br&&blockquote&司马昭初秉政,长史贾充请遣参佐慰劳四征,且观其志。昭遣充至淮南,充见诞,论说时事,因曰:“洛中诸贤,皆愿禅代,君以为如何?”诞厉声曰:“卿非贾豫州子乎?世受魏恩,岂可欲以社稷输人乎!若洛中有难,吾当死之。”充默然。&/blockquote&我宁可死,也不会坐视司马家行篡逆之事。&br&就是这一次的冲冠一怒,为他惹来日后的了杀身之祸。我问你支持不支持,你居然敢说不支持。&br&那你就去死好了。&br&可是诸葛诞早干嘛去了?&br&难道司马懿夷灭曹爽家族的时候你没发现事情早已不对?难道司马师自行废立之事的时候你没发现他的野心?难道毌丘俭愤然起兵的时候你仍然没有觉悟?&br&他是司马师的朋友,又和他们家有姻亲。随着司马家逐渐做大,自己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他舍不得当下的地位,也不相信司马家会对自己动手。他不断欺骗自己,我这是在为大魏做事。于是司马家杀死曹爽时他没有做声,杀死夏侯玄时他表示支持,杀死毌丘俭时他亲自带兵相助。&br&直到司马家已经走到篡逆的边缘,把屠刀架在他的脖子上,诸葛诞才猛然觉醒。&br&可惜,已经晚了。&br&他知道,像是毌丘俭那样把希望寄托于其他人的响应,无异于痴人说梦,对于附近的几路诸侯,诸葛诞心里真是太有数了。共同剿灭毌丘俭时,他们还是战友呢;这时候自己造反,能号召起几个人?&br&对于司马家的行为,他不满,他愤怒,可他又胆怯,又无可奈何。他手握大军,却也知道,自己根本没法和中军抗衡的。他只好把主力缩到寿春城中,寄希望于东吴的支持。同时却又疑神疑鬼:擅杀文钦,逼走文鸯;后来连蒋班和焦彝这样的老部下都投降了。&br&有一个细节,这里说一下。寿春每年都要下大雨,这时候淮河之水暴涨,淹到寿春城下。当司马昭的军队在城下扎营时,诸葛诞大笑,以为等到大雨,敌军必将不攻自破。&br&结果那一年寿春大旱,直到城破,滴雨未下。&br&第二年,诸葛诞兵败身亡。&br&可他毕竟起了兵。虽说起兵后种种举止失措,可至少他站了出来。凭这一点,他终于无愧于最后一位正始名士的风骨。&br&当年与他齐名的四聪八达,或是已被清洗,或是抑郁而终,或是早已分道扬镳。当真是没剩几个人了。他回想起当年的老朋友,夏侯玄,邓飏,李丰,甚至包括司马师。终于,我也要去见你们了。&br&诸葛诞困守在寿春中,各路诸侯无一响应。城破的那一刻,曹髦心中,该是有多么绝望。&br&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司马昭大大加速了篡逆的步伐。&br&&blockquote&五年春正月朔,日有蚀之。夏四月,诏有司率遵前命,复进大将军司马文王位为相国,封晋公,加九锡。&br&&br&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年二十。&/blockquote&封晋公,加九锡。下一步,要做什么?&br&曹髦终于等不起了。再等下去,自己只有接受既成事实了。&br&不,还有最后的一点希望。&br&那是曹髦一生亲自指挥的最大规模的一场战斗,也是唯一的一场战斗。&br&兵力大概有几百人。这其中包括宫里的一些太监,厨子,清洁工,伙夫。&br&满长武守卫阊阖门,司马干和王羡想通过却被拦住。后来满长武被杖死。&br&王沈和王业急忙跑去和司马昭报信,还喊王经一起。王经不去,后来为此被清算,灭族。&br&让我们记住这些人。向他们致敬。&br&曹髦去找司马昭算账了。一路上出奇得顺利,毕竟有脑子的人都知道,动了皇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然而司马家那么大的林子,怎么会缺几只蠢鸟。&br&&blockquote&成济问贾充曰:“事急矣。若之何?”充曰:“公畜养汝等,为今日之事也。夫何疑!”济曰:“然。”乃抽戈犯跸。&/blockquote&后来成济死得也是很有喜感。&br&&blockquote&成济兄弟不即伏罪,袒而升屋,丑言悖慢,自下射之,乃殪。&/blockquote&所谓司马昭之心,终于被这俩蠢货搞得路人皆知。&br&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甘心给他人当枪用的逗比,不会有多好的下场。&br&我想曹髦不会不知道等待着自己会是什么。但我想说,曹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br&你不是想玩权力的游戏吗。那我就干脆撕破脸,来陪你玩一把。&br&他的政令出不了皇宫,便只好用尸体来做最后的抗议。&br&在那个时代,臣子当街击杀皇帝,大概比儿子活活打死老爸还要恶劣一些吧。&br&这就是你们忠孝传家的河内名门干的事情?&br&没人敢收曹髦的尸体。司马孚赶过来,抱着曹髦的头放到自己膝盖上痛哭,摆明了让司马昭下不来台。&br&然而毕竟舆论不敢把矛头对准司马昭,于是将怒火都发泄到了贾充身上。陈泰更是直接主张处死贾充以谢天下、&br&贾充,贾充!天下凶凶,由尔一人!&br&司马昭当皇帝的打算,也彻底告吹了。&br&而以他儿子们的手段,能不能顺利接班篡位,真是个问题。可他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了。&br&为了拼命挽救此事后急遽下堕的声望,司马昭已经近乎疯狂。&br&战争。需要战争。&br&司马昭伐蜀的举动,平心而论,近乎无谋。举朝上下一致反对,唯有身为他心腹却又心怀鬼胎的钟会表示支持。&br&淮南叛乱的阴影还没去除,季汉的主力未受大损,而起伐蜀的主将也令人很不放心。&br&不管。征发四方之兵十八万,另外派遣贾充领十万人在长安待命。&br&司马昭孤注一掷。&br&结果大军被姜维堵在了剑阁,进退不能。眼看药丸。&br&这时候邓艾冒险成功,诸葛瞻怒送人头。刘禅投降了。&br&姜维不甘心。于是策反钟会,坑死邓艾,欲为最后一搏。结果失败。&br&灭蜀之后的第二年,司马昭死了。司马炎接班,数月后称帝。&br&说道这里,有时候是在忍不住想感叹一句,难道真的是天命难违?&br&司马家族的篡位之路上,有多少关头都险些覆灭,然而却有一次次化险为夷。&br&曹髦的一生实在是太过短暂。他有手段,有魄力,甚至他还有诗歌,书画作品传世,对于经学也有很深的研究。&br&可惜《三国志》里,对于他的故事,却是语焉不详。毕竟陈寿写这本书的时候,司马昭的儿子,还在做皇帝呢。&br&我想以他的手段和魄力,或许本可成为一代明君,可命运,偏偏给他开了这样一个玩笑。&br&安息吧。你已经尽力。&br&我玩过一个叫做《姜维传》的游戏。曹髦倒在血泊之中,恍惚之间,他看见有人向他走来。&br&那是他用一生来追逐的身影。&br&他问道:“这样做,对不对呢?”&br&那人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说:“你是我认可的子孙。站起来,跟我走吧。”&br&最后,就用他的潜龙诗来结尾好了。&br&&blockquote&&p&伤哉龙受困,不能越深渊。&/p&&p&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p&&p&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p&&p&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p&&/blockquote&&br&我想讲的三个人的故事,都已经说完。&br&不专业的三国爱好者,如有谬误,欢迎指出。
已更完。谢谢点赞的朋友。以及心好累,感觉再也不会挖坑了╭(╯^╰)╮有这样一位将军,无论在在《三国志》还是《晋书》中都没有为他列传,然而他的一生却当真可以算是一个传奇。他曾经随毌丘俭北征高句丽,也曾跟邓艾南讨诸葛瞻;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曾经派…
三国名将实际上都为人们所知,只是你们压根就不看《三国志》,更别说看《晋书》,演义故事为圣典,游戏设定为标准,蜀汉终究主旋律。&br&&br&丁奉跨马持矛冲阵,短兵大破魏军,用间轻易忽悠石苞。简单一点的说法,丁奉就是张辽、关羽一类的人物。施绩因为父亲是孙权的基友,他的定位也比较像曹休、夏侯玄之流。诸葛恪是玩过头的是司马懿。陆凯、张悌都是有先见之明的丞相,摊上了孙皓这么一个君主,可是无可奈何的事情。&br&&br&如果像廖化那样有点功绩就能称为名将的话,我还提议一个人,那就是诸葛靓仔,从他平定山贼以及吴国最后一战来看,诸葛靓很有谋略。至于吾彦、陆景最后使用小机智无力回天的人,根本无关紧要。蜀汉也有柳隐、常勖这类人。&br&&br&灭蜀有二士,破吴有二王。&br&&br&雍凉三巨头,郭淮、陈泰、邓艾&br&&br&东南西北四大天王,王昶、王基、郭淮(徐邈)、田豫&br&&br&司马昭麾下五子良将,州泰、石苞、唐彬、陈骞、胡奋&br&&br&江淮三俊杰蒋济、施绩、胡质。&br&&br&破蜀四勇将:胡烈、牵弘、杨欣、王颀&br&&br&刘馥、刘靖、刘弘祖孙三代良将名臣,均为搞生产的高手。&br&&br&毌丘俭、诸葛诞、文钦这等人物放到早期都算一流角色,毌丘俭、诸葛诞起兵之时有诸侯之威,能够用以跟吕布、袁绍作为比较。&br&&br&蜀汉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张翼、廖化,以他们的定位比不了都督一州军事的人物,对比胡烈、牵弘、杨欣、王颀都有些勉强。唯独王平有大破曹爽的战绩,能力可抬高许多。然而张特抵御诸葛恪二十万大军,人家什么名气都没有。孙权叫孙十万,诸葛恪岂非叫诸葛二十万?曹爽岂非曹十六万?关键是把守合肥新城的两位将军,一个姓张,一个姓乐。&br&&br&张良的十六世孙张华,阮籍惊叹他是王佐之才,刘放将女儿嫁给他,与羊祜策谋平定海内,都督幽州降服华北二十余少数民族国家,令陈寿著《三国志》以传后世。张华以寒门的身份周旋于西晋贵族的斗争当中,陆机兄弟仕晋,独独对张华拜服。张华老年时无兵无权,仍然以自身之力保障西晋最后的稳定,他原本就是萧何、张良那样的人物,偏生司马炎时期就对张华有所顾忌,不能让他成为西晋权力机构的核心重臣。还有一代影帝卫瓘,活活把钟会、邓艾玩死。自称不要功劳,可是官运一路飞升,可惜到了西晋的政治圈中,任谁再狡猾也难逃一死。&br&&br&实在不好理解,就使用一下游戏的思维,把傅嘏、司马骏、张华、卫瓘、荀勖、贾充、王沈、裴秀、山涛、钟毓的能力值调整到荀彧、贾诩、荀攸、程昱、董昭、刘晔的水平就行了。傅嘏是当时第一流的谋士,他就像钟会的兄长一样传授钟会人生经验。王肃的谋略则仅次于傅嘏。还有王祥、郑冲、何曾、荀顗、卢钦这些吉祥物,相当于钟繇、王朗、华歆之辈。&br&&br&其实抛开游戏的思维,对人物能力的辨别并不是那么困难。首先要看职位,都督一方军事的肯定比太守更重要,身为太守肯定比司马、部将更重要,其次要看战绩以及战场的局势,主将定下的策略,部将取得极佳的战绩,功劳还是归于主将。像邓艾、王濬这种越过主将立下不世奇功的事迹毕竟只是少数。&br&&br&在官场上要了解官职的定位,担任中书令、尚书什么的是重要行政官员,担任长史、主簿、御史掾、西曹掾都属于辅佐官员,有些属于秘书之类的要职,也有的只是纯粹的谋士。你若连一个人物的职位都搞不清楚,那么就根本不能够明白他们在事件中到底起到了什么具体的作用。有人拿着贾诩、郭嘉本传的谋略记载做出长篇大论的分析,来证明他们很牛逼。实际上只是没人写文章吹捧傅嘏、张华、荀勖、贾充、王沈、裴秀罢了。还有,在游戏中某些角色画得很帅,张华、荀勖、王沈、裴秀全都是龙套脸。
三国名将实际上都为人们所知,只是你们压根就不看《三国志》,更别说看《晋书》,演义故事为圣典,游戏设定为标准,蜀汉终究主旋律。丁奉跨马持矛冲阵,短兵大破魏军,用间轻易忽悠石苞。简单一点的说法,丁奉就是张辽、关羽一类的人物。施绩因为父亲是孙权…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切从实际出发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姜维钟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