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猎人中的露头盖骨是什么习俗

& 新闻客户端 &
这两个版本的《荒野猎人》要比小李子的版本早半个世纪!
小李子的封帝之作《荒野猎人》,其实它并不是这个故事的首个电影版。剧中人物休&格拉斯的真实故事在国外早已广为流传快两个世纪了。它第一次拍成影视剧是1966年的《休&格拉斯遇上熊》,第二次是1971年的电影《人在荒野》。
本文来自豆瓣用户大奇特(Grinch)(ID:grinch)的日记,原标题为《&荒野猎人&已被拍过三次,最早的版本拍于1966年》
真实历史人物
休&格拉斯素描照
《荒野猎人》中的主人公休&格拉斯(Hugh Glass)历史上确有其人,据维基百科的介绍说,他大约1783年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卒于1833年。父母是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他是美国拓荒者、毛皮捕手、皮货商、猎人和探险家。休后来成为密苏里河流域的探险家,也就是现今的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的普拉特河一带。他最有名的事迹正是《荒野猎人》中关于生存与复仇,以及被熊攻击的故事。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年过四旬的格拉斯看到一则远征广告,加入了探险队,要在一到三年的时间内沿密苏里河到达加拿大的落基山脉,在此期间取得珍贵的河狸皮毛。队伍于1823年春季出发,6月份走到南达科他州谢德希尔水库湖畔时,遭遇了母熊的袭击。不过史料并没有就此细节进行赘述,都是人们口口相传的口述历史。说格拉斯是因为在队伍前方开路,不小心绊倒了一头母熊和两个幼崽,护崽心切的母熊立刻起身攻击。虽有火枪在身,却对母熊面前“失去”了威力。母熊将他抱起,划破了他的头皮、撕裂了他的肉、刺破了他的喉咙,摔断了他的双腿。最终由同伴击退母熊,而格拉斯已经奄奄一息。为了不耽误任务,队伍继续前进,委派两名队员照顾格拉斯,后来觉得他是个累赘,就弃于荒野。苏醒后的格拉斯发现自己被遗弃,没有武器装备,伤口还在溃烂,腿部骨折,满是伤痕的背部裸露,肋骨也露了出来。他爬行200英里(约321公里),才到达基奥瓦要塞被人救起。
1823年《密尔沃基日报》(The Milwaukee Journal)
关于这起事件的报道,
以及查尔斯&M&拉塞尔所绘插画
南达科他州谢德希尔水库湖畔的纪念碑
约翰.内哈特(John Neihardt, 1881 - 1973)还曾写过《休&格拉斯之歌》(The Song of Hugh Glass)的诗歌,我在网上找到了这首诗歌的英文朗诵。
最早的影视版本
最早的影视版本出自西部系列剧《死亡谷的日子》(Death Valley Days)中《休&格拉斯遇上熊》(Hugh Glass Meets the Bear)一集,首播于日,那里面的休&格拉斯是由英国演员约翰&奥尔德森(此人曾在国人熟知的《阳光下的罪恶》中扮演一名老警察)扮演的,碍于时长问题(片长25分钟),拍的就相当干练。怎么能和156分钟的《荒野猎人》相比?呵呵
约翰&奥尔德森在《休&格拉斯遇上熊》扮演的“荒野猎人”
电影《人在荒野》
电影《人在荒野》海报,看片名 _ 的熊……
1971年的电影《人在荒野》(Man in the Wilderness,1971)也是改编自这一故事,导演是2013年辞世的理查德&C&萨拉芬,此人能导能演——执导过具有西部精神的飞车片《粉身碎骨》(Vanishing Point,1971)和同样具有西部精神的现代动作片《刺穿猛虎眼》(Eye of the Tiger,1986)两部非常有风格的电影,这两部影片我个人都很推荐,尤其是《粉身碎骨》。《人在荒野》中休&格拉斯的角色由理查德&哈里斯扮演,不过角色的名字改为扎卡里&巴斯。理查德&哈里斯不用多介绍了吧?老观众能记得他的《卡桑德拉大桥》(The Cassandra Crossing,1976)和《野鹅敢死队》(The Wild Geese,1978),新观众能记得他在《哈利波特》前两集里扮演的邓布利多。理查德&哈里斯并没有在片中试图掩饰自己的爱尔兰口音。因为上文也说过,休&格拉斯是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后代。而《荒野猎人》中多姆纳尔&格里森扮演的安德鲁&亨利队长,《人在荒野》里则是著名导演约翰&休斯顿饰演的,同样是能导又能演的家伙。原版电影也比较重口,有生吃野牛肝,与狼、熊搏斗等情节,而经典的熊扑戏请欣赏gif图和静图:
多图对比:
《人在荒野》的编剧是杰克&德威特(Jack DeWitt),有趣的是此人的名字是小李子成名作《泰坦尼克号》(TITANIC,1997)里杰克(Jack Dawson)和露丝(Rose DeWitt)名字的合体。他与理查德&哈里斯还合作过好几部西部片。德威特先写了剧本,又在电影公映之后推出了小说。
杰克&德威特的剧本和小说
而《荒野猎人》的原著作者迈克尔&庞克(Michael Punke)——他现在的身份是美国贸易代表和美国驻WTO大使。他说他写这本书的灵感是17年前,当时他还在法律事务所工作。他是在飞机上读到本关于动物毛皮贸易的非虚构作品。其中说到休&格拉斯被熊所伤,并被同伴遗弃荒野的故事。一直就对西部题材感兴趣的他,疯狂爱上了这个故事,之后就开始动笔了。《荒野猎人》的小说发表于2002年,第一版卖出了15000本,在电影版开拍前,实际上已绝版多年。当书商得知小李子要演《荒野猎人》,才赶紧从原来的出版社买下了再版版权。2015年,精装版小说再版,此后卖出了超过50万本,此版重新印刷了21次。上个月,北京大学出版社也出版了中文版(对,其实我是在为这本书打广告)。
迈克尔&庞克的小说《荒野猎人》封面
《荒野猎人》中文版封面
所以《荒野猎人》和《人在荒野》是同样的故事,不同的作者。再回到《人在荒野》的话题上来,片头演职员表上说,影片是基于“真实历史故事”,那为何要将休&格拉斯的名字改为扎卡里&巴斯呢?这必然是约翰&休斯顿的主意。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扎卡里”这个名字经常在休斯顿的电影中出现,拿奥黛丽&赫本主演的《恩怨情天》(The Unforgiven,1960)为例,影片讲述的是扎卡里家族的事,伯特&兰卡斯特和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兄妹都姓“扎卡里”,是不是很奇怪?“扎卡里”对于约翰&休斯顿而言,肯定是有意义的。
“扎卡里”(Zachary)出自希伯来语的《旧约圣经》中的《撒迦利亚书》,意为“耶和华记住”——先知撒迦利亚教导人们,上帝会记住他的承诺。而约翰&休斯顿还导演过电影《圣经:创世纪》(The Bible: In the Beginning,1966),他本人还在片中扮演诺亚。
另外,在《人在荒野》中还有很多宗教隐喻,比如亨利队长那个小船的桅杆是一个十字架,小船还是按照诺亚方舟的设计做的。
《人在荒野》里的十字架桅杆与方舟
诺亚方舟是啥样?就是这个样!
不要忘记约翰&休斯顿还在自己导演的《圣经:创世纪》中扮演过诺亚
休斯顿在《人在荒野》中扮演的亨利队长
再看看休斯顿导演的《白鲸记》,格里高利&派克扮演的艾哈船长
《人在荒野》中扎卡里&巴斯左脸的疤痕
《白鲸记》中艾哈船长左脸的疤痕
熟悉《白鲸记》的读者、观众都知道,白鲸是被赋予了神的象征,而妄图征服一切的亚哈船长是不相信上帝的。而在《人在荒野》中,扎卡里&巴斯还给格蕾丝的母亲说一切都是神的旨意等。
除了扎卡里&巴斯的名字与真实历史不符之外,还有一点《人在荒野》和《荒野猎人》都是安排主人公生存的首要动机是:一切为了孩子,而真正的休&格拉斯是没有任何子女的。
感谢作者为豆瓣贡献优质原创内容
(本文来源:慢时间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荒野猎人》在类型片上的探索中让我们学到了什么--百度百家
《荒野猎人》在类型片上的探索中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于《荒野猎人》想要表达的主旨,各种媒体,影评人已经说得够多了,在此小编也就不再铺开详述,主要想和读者们一起探讨类似于《荒野猎人》这种影片有无可能在内地出现,何时会在内地出现
(文:捉风捕影)
《荒野猎人》在刚刚过去的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中,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三个重量级奖项,凭此成功俘获广电总局,得以顺利引进,这无论是对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类型片的拓展,还是对观众眼界的开阔,都是一件极为振奋人心的幸事!
因为内地市场这两年同质化影片太过泛滥,到处充斥着低俗的青春片,恶俗的喜剧片,庸俗的商业片,偶有佳作诞生,却又太过小众,比如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贾樟柯的《山河故人》,由于影片本身的定位,想要融入主流市场可谓难于上青天,在这个小妞电影通吃天下,疯狂逐利的市场中,能产出类似《老炮》这样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已实属不易,像《荒野猎人》这种去探索类型片边际的影片在内地市场更是几乎绝迹!
先简单的说下电影《荒野猎人》,这是一部对自然,对生命充满敬意的复杂作品,很难把它去分门别类,在探险片的常规剧情里糅杂着魔幻主义风格,虚实相接,异常精妙。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是一个对摄影崇拜到近乎疯狂的影人,本片的大广角,长镜头更是被运用到无以复加,在雄浑的苍穹下,蓝天白云,飞鸟走兽,尽显光影魅力,让人大饱眼福,叹为观止,在这个极简的复仇故事里,无疑大自然才是主角,导演想表达的何止单是复仇,就像李安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诉求的效果那样,观众看到了什么就得到了什么,可以见自己,也可以见天地,更可以见众生!
关于《荒野猎人》想要表达的主旨,各种媒体,影评人已经说得够多了,在此小编也就不再铺开详述,主要想和读者们一起探讨类似于《荒野猎人》这种影片有无可能在内地出现,何时会在内地出现。
现在的内地电影人主要还是在模仿好莱坞类型片,比如常规的喜剧片,动作片,爱情片和最近两有所抬头的科幻片,这种规范工整的市场运作,非常有利于中国电影的繁荣,因为这样目标群体才能更加细分,明确,百花齐放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也只有在市场的多样性得到长足发展以至完善后,才有可能诞生出泛类型片的片种,这种说辞固然无懈可击,但在如此庞大,如此繁荣的中国电影市场中,类型片的发展是否太过缓慢,中国影人是否有些太过随波逐流,非常有必要说道说道!
中国商业片发展史要是从张艺谋的《英雄》算起,至今已近15年,期间经历过武侠片的繁荣,大制作的的激进,名导的依赖,小片种的崛起,新老影人的换代等等说不完的故事,唯独优秀影人尤其是特点鲜明的导演在这“说不完的故事中”中的缺失,委实可惜。
举个例子:类似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这样的大导演依然处在创作高产期,都有着自己的招牌,暂且不说,新人导演真正起势并有风格的寥寥无几,哪样才属于有风格的导演,比如香港的“周星驰”,“王家卫”,“徐克”等,在常规类型片下,拍出了自己特有的东西,观众一看影片就知道这是谁谁的作品。
再看看内地这些年的情况,贾樟柯是一位才情卓越的导演,但走的是作者电影路线,在北美及世界影坛中归咎于艺术院线那一类,并非主流群体,而是一种小众的精英阶层的艺术范畴!
真正能在常规类型片中保留自己特点并且打入主流市场中举两个代表人物。
宁浩:宁浩自《疯狂的石头》起,就不断的深化他那以喜剧为主的非线性叙述风格,得到了内地观众的普遍认可,希望其再接再厉,坚持自己,不要跑偏,真正能如《荒野猎人》这种打破类型片边际的导演,大陆还得说说导演“姜文”,在其解禁复出指导的第一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让笔者看到了不属于任何一种类型的电影探索,看到了中国电影人的蓬勃生命力,这样的电影才能对得起电影“艺术”这两个字,可惜大陆只有一个“姜文”。
还是那句话,中国电影要想长足发展,中国影人要想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决不能故步自封,唯利是图,追逐金钱并不可耻,但侮辱电影就属罪大恶极,类似《荒野猎人》这样极为精妙的实验影片,其在类型上的多方面探索值得中国影人深思和借鉴,它让这个羽翼未满的市场认识到,电影不止是票房,还是一门艺术!
-----最有态度的电影评述
本文由“捉风捕影”原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热门文章HOT NEWS
对于小米公司和雷军而言,小米6是2017年小米逆袭的一枚重磅武...
数娱梦工厂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荒野猎人》一个投机取巧的产品|影片|影院_凤凰娱乐
《荒野猎人》一个投机取巧的产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这种苍白的核心矛盾上裹上一层金纸,实际上就是伊纳里多的策略,《荒野猎人》没有《鸟人》的厚重,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后者基于一种反抗性闪烁着雷德蒙·卡佛的幽魂,前者却似乎是顺从着好莱坞的思路,做成了一个投机取巧的产品。
1830年休·格拉斯的素描与小李在荒野猎人中的形象。如果说影片作为艺术的本质是无功利的功利性,它必须通过淡化目的来实现,对《荒野猎人》这样的制作来说,便只能归之于机会主义。与熊搏斗、生吃牛肝、睡马的胃,残酷环境,小李复仇心切,电影中的一点温情只给了回忆。【奥斯卡佳片】《荒野猎人》整部影片让人感受极度的寒冷,它有效地进入观众的知觉经验也是无可否认的。但它的效果也仅止于此。导演既想将一切付诸灵性诗意,却又保留过度因果化的人物矛盾。苍白的核心矛盾上裹上一层金纸,实际上就是伊纳里多的策略。和《八恶人》一样,岁末年初的两部电影都选择了冰天雪地,前者是科罗拉多的山谷,《荒野猎人》是加拿大阿尔伯塔的森林公园。这种酷寒让北半球的观众尤其是寒流侵袭下的北美观众非常容易进入影片的情境,散场的那天我与法国朋友走出影院,见外面还落着雪,就学着影片中的小李子,用舌头舔起了雪花。《荒野猎人》改编自迈克尔·庞克的同名小说,这本小说出版于2002年,取材于著名冒险家休·格拉斯的历险故事。导演伊纳里多将开放式的故事变成了惊险追凶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他仍然想保留其中的政治元素,尤其是印第安人和殖民者的血的历史。这类题材在过去拿到过太多的荣誉,《与狼共舞》问鼎奥斯卡,《教会》拿到了戛纳金棕榈奖。作为好莱坞的外来者,伊纳里多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是有发言权的,于是影片开头类似泰伦斯·马利克式的绝美镜头中,我们看到巨大的牛骨堆积成山,女人飘逸在麦浪的上方,轻声呼唤,恍若游魂。对导演伊纳里多来说,这样的一个故事中融入梦呓、自然灵性和种族政治的话语,配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诗意的运动镜头,显然都是为冲奥准备的。伊纳里多选择了将殖民者的意识和印第安人的土著文明用这种梦呓的方式联系起来,隐喻的在此成为一种召唤,梦中出现的殖民者的火把成了摧毁性的源泉,每每让人噩梦初醒。但伊纳里多的失误也同时在于,既想将一切付诸灵性诗意,却又保留过度因果化的人物矛盾,于是影片表现出来的超脱皮相就成了肤浅的装潢,整个故事的推动性仍然是复仇的欲望,尤其是格拉斯的儿子被杀之后,千里追凶的意志都来自冰冷的恨意。于是影片的主题就是“恨比死更冷”,为了强化这种激烈的恨意,作者选择了让人物在严酷的环境里饱受折磨。恶劣的环境容易唤起观众的同情,对来说,他已凭借此拿到了人生第一座小金人。这个受难的角色,属于为他量身定做,在320公里,长达6个星期的复仇故事里,这种生命里的支撑赋予了他表演浮夸的合理性。这种恨意混杂着一种心理主义的把戏,当影片中的船长追凶被害的时刻,男主角最后的出马就有了更冠冕堂皇的理由,末尾的一场戏无疑是按西部片的模式布局的,它追求的就是一种双重复仇的大快人心。然而,这种恨成了影片的局限,为了让故事顺理成章,汤姆·哈迪的角色被设置为一个滥俗的恶人。这种直接性的冲突虽然给惊险类型片增加了动机性,却也让影片整体黯然失色。在这种苍白的核心矛盾上裹上一层金纸,实际上就是伊纳里多的策略,《荒野猎人》没有《鸟人》的厚重,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后者基于一种反抗性闪烁着雷德蒙·卡佛的幽魂,前者却似乎是顺从着好莱坞的思路,做成了一个投机取巧的产品。早在庞克这部小说诞生之前,好莱坞已经有了一部改编自同一故事的电影,拍摄于1971年的《人在荒野》。从制作上看,《荒野猎人》虽然比《人在荒野》精良得多,但从眼界上说,后者则开阔得多,时至今日《人在荒野》虽然鲜为人知,但它影响了很多电影人,譬如沃纳·赫尔佐格,《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和《陆上行舟》中都能看得到本片的影子,最标志性的场景就是殖民者“陆上行舟”的部分,不同之处是赫尔佐格将其变成了自我摧毁的尼采式悲剧。《荒野猎人》的整部影片让人感受极度的寒冷,它有效地进入观众的知觉经验也是无可否认的。但它的效果也仅止于此。它既没有赫尔佐格电影中那样麻木的行动的噬魂感,也没有《人在荒野》中的自然力,后者中的山川河流、一草一木都扮演着自然之神的引渡角色。当迪卡普里奥将仇人顺水推舟给印第安人,并由后者执行死刑的处理,在我来看远远没有达成一种理解,而仅是借刀杀人的把戏。他的恨没有丢弃,仍是如鲠在喉的冰冷。反观《人在荒野》的结局,主角主动放弃了复仇,拿着仇人交还的猎枪,大步走向回家的方向,唯有这种宽恕,才能为我们带来最温热的暖意。□灰狼(旅加影评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娱乐官方微信
播放数:1126160
播放数:563220
播放数:46694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