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藏马山有什么好玩的今天去哪里玩好

去旅游景点不是去看人海的 · 玩在马山 | 追青逐林 绿海醉卧环弄拉_中国西部-爱微帮
&& &&& 去旅游景点不是去看人海的 · 玩在马山 …
中国西部深度报道杂志 具有情怀的图文公号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做个有情怀的人本文刊登于《中国西部》杂志 2014年7月第三期旅游,也要高逼格的旅游,不走寻常路。祖国大好河山,还有很多地方或许你还没听过。有些地方,真的值得我们背上行囊去看看。美丽的乡村景色 摄影 / 赵志岸石山,石山,还是石山,蜿蜒的盘山公路有如白绸带在青山峭壁中游走,把人带入了大石山区深处。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马山县的一个普通村屯,古零镇古零村弄拉屯有别于山区里其他村落,“内有洞天”:雾绕青山,云憩峰顶,禅寺依山而居,宛若仙境桃源,游人纷纷慕名前来。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白山镇内学村风光 供图/中共马山县委宣传部然而,弄拉的开始并不美好,并患有先天性“地球之癌”,即石漠化。石漠化———喀斯特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世界环保专家称之为“地球之癌”。石漠化导致岩溶地区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丧失,已成为生态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加方上榄山全景图 供图/中共马山县委宣传部弄拉仙景 摄影/陆丽红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综合治理,弄拉逐渐形成 “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药、地上粮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生态旅游走出“农户+公司”助农增收的好路子,被广泛称之为石漠化治理的“弄拉模式”。小都百江景 摄影/陆斌涛如今,以弄拉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环弄拉生态旅游区,被誉为喀斯特地貌的“香格里拉”,而马山县成功治理石漠化的“弄拉模式”,被誉为“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的标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水锦 摄影/陆斌涛打造国家公园 突出生态品牌为打造国家级石漠化公园,进而创建特色旅游名县,今年,马山县启动了县城所在地白山镇姑娘江沿岸建筑立面改造、古寨瑶族乡沿街立面改造及古朗特色瑶寨建设、古零特色旅游名镇建设等项目,旨在引入旅游元素,打造一批富有民族文化气息的建筑景观和生态景区,使一部分农村居民可以通过旅游就业,并逐步成为城镇居民,进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城镇吸引力。下一步,该县还将争取在旅游区内建设黑山羊文化博物馆和石漠化地理博物馆。古寨瑶乡拉浪任豆树林 摄影/陆丽红除了优越的生态环境,马山县还具备底蕴深厚的民族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成效显著,这对提升大弄拉石漠化国家公园以及环弄拉生态旅游区的内涵、品味,并留住游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源:《中国西部》杂志 文/罗晓庆 资料、供图/中共马山县委宣传部 文章内容有删减,详见《中国西部》杂志2015年7月第3期。)历史由来马山县历史悠久,其行政区域由原那马县和隆山县合并而成。古属南荒服地,秦属桂林郡地,汉属交州刺吏部郁林郡领方县和增食县,唐属岭南西道邕管羁縻思恩州,宋属广南西路邕州右江道羁縻思恩土州地,元属广西两江道宣慰司、广西行中书省田州路思恩州地,明属广西布政使司右江道思恩军民府。明洪熙元年(1425年)全县设置白山、古零、乔利、兴隆、那马、定罗6个堡。正统7年(1442年)思恩军民府府署从寨成山(今广西平果县旧城)迁至乔利堡,历时86年。嘉靖7年(1528年)6个堡改置为白山、古零、兴隆、那马、定罗5个土巡司。清同治6年(1867年)废那马土司改置那马厅,其余定罗、兴隆、白山、古零土司依旧。民国元年(1912年)那马厅和定罗土司合并为那马县。民国4年(1915年)兴隆、白山、古零三个土司合并为隆山县。民国16年,两县直隶广西省政府。民国19年隶属宾阳民团区。民国23年隶属武鸣行政监督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您也刚好喜欢我们的内容,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就可以关注哦!让我们成为您的口袋读物,伴您享受阅读的妙趣。编提示点击“写评论”参与讨论或我们留言我们会第一时间回复您如果刚好您喜欢该期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 购买该期杂志
点击展开全文
《中国西部》杂志官方微信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锡马山有什么好玩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