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mgs4可以用跳舞毯科乐美konami的秘籍吗?

骑士, 积分 197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26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974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Yangxiao0327 发表于
真的还能搜到吗?
可以,搜到了个墨西哥的
游戏之未来
圣骑士, 积分 40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00 积分
精华1帖子威望1 点积分4000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这方面最渣的是2K,2K是出一作,停一作的服务器,还在游戏说明书里说得很清楚,服务到XX年XX月XX日停止
战士, 积分 9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9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961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SB可乐妹,然并卵这游戏玩的人真心不多
骑士, 积分 194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57 积分
精华1帖子威望0 点积分1943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离死不远了&&自从KONAMI换了LOGO已经开始走下坡了
永不说永不
精华0帖子威望13 点积分51783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valkyriefan 发表于
我不知道2014多不多,但我知道MGS4是有不少人的。后来也是懒得运营了关了。看来幻痛的运营也坚持不到2年, ...
MGO2关服的情况,当时玩的人确实少了,而且最重要的是Konami没有自己着手解决好服务器的网络质量问题,各种延迟和丢包,好好的一款游戏愣是把玩家赶走,后来全部服装免费的时候不少人回头来玩,但也让网络问题暴露的更明显,Konami不上心,玩家徒呼奈何。
永不说永不
精华0帖子威望13 点积分51783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henin 发表于
这方面最渣的是2K,2K是出一作,停一作的服务器,还在游戏说明书里说得很清楚,服务到XX年XX月XX日停止 ...
2K倒是真干脆啊……服务器投入不用太大,安心服务好最新版本的玩家就行,也是有自信。
战士, 积分 8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68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832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知道了。
平民, 积分 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3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科纳米现在怎么这么渣了啊,以前ps2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嘛
公民, 积分 2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81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219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关键是太晚了,社交游戏和手游现在都快结束逐鹿进入割据时期了才想起来搞,即使以单纯的商业角度看也不能说是稳妥的策略。
公民, 积分 1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精华0帖子威望0 点积分156 点注册时间最后登录
可乐妹啊。。是蛮可惜的。。。
Powered by
扫描二维码
下载 A9VG 客户端(iOS, Android)12月16日下午,索尼发布官方消息。【東京?2015年12月16日】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SCE)今天宣布與世界著名遊戲設計師小島秀夫新設立的Kojima Productions簽訂協議,協議首款開發的遊戲軟件將為PlayStation(R)4 (PS4(R))獨家作品。「PlayStation(R)一直以來都少不了創新的遊戲和出色的新系列作品。」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總裁兼集團CEO Andrew House如是說。「而在這段歷史內當然少不了小島秀夫,因此我們非常開心他選擇了讓全新計劃在PlayStation上誕生。我們很期待和他合作帶來最新的遊戲作品,亦同時代表PlayStation的大家庭歡迎他。」「在創立屬於自己的獨立製作室後,我將會面臨新的挑戰,亦很開心可以和合作多年的老朋友PlayStation攜手踏上此旅程。」Kojima Productions遊戲設計師小島秀夫表示。「我已經急不及待希望和PlayStation共同呈獻一款定必令人愛不釋手的作品。」SCE將繼續延伸PS4的世界,為大家呈獻PlayStation(R)獨有的電子娛樂體驗。12月16日上午,日经社报道小岛秀夫于12月15日正式离职Konami日经社报道原文链接:Konami对这条新闻的回应是“小岛的合同于12月15日正式结束”,倒是也不意外,作为一家企业这么处理旗下员工,理性上来说也是恰如其分,虽然坊间不断有各种类似“小岛与高层不和”的八卦,但大家在面上还是保持了淡定,既没有恶语相向也没有互相下绊,只是在玩家看来,Konami在MGSV游戏封面抹掉“小岛工作室”的logo以及阻止小岛参加VGA颁奖简直是大恶不赦,但这最多只是Konami在PR方面情商偏低,算不上错。双方“离婚时”既无劳资纠纷又无相互指责,已经算是好说好散,相忘于江湖。但这条消息让我亦喜亦悲。喜的是,这件事最终盖棺定论,小岛秀夫也算是正式摆脱了各种禁锢,相信他以后能更加自由的大展手脚,MGS因他而起,但也不可否认自MGS4以来,他始终被这个IP压得有点喘不过气,作为一个很有灵气也极其注重细节的游戏制作人来说,他需要更广阔的空间才能有更大的发挥,仅就事论事而言离职对他是一种解脱,希望他一遇风云便化龙。悲的是,仔细在心里默数一下,自打“游戏制作人”这个职位被玩家熟悉以来,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无数在原公司功成名就之后从原公司单飞的名制作人,有几个在“重生”后能真正“涅槃”?游戏制作是一个团队性要求甚高的项目,不否认一个优秀的游戏制作人会对游戏成品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也绝不能否认一个优秀的创意需要团队的紧密配合才能最终呈现在游戏中,个中道理就不必赘言了,总之这样两败俱伤的结果让人很是担忧。不过新闻里也说了,小岛会和原工作室成员成立新社,并且SCE会在背后撑腰,所以还算是令人欣慰,期待以后他能给玩家带来更多更好的游戏作品,要不把那个取消的PT项目再继续完成?至于Konami,狗带,who cares?==========以下是不负责八卦的分割线==========刚刚看到了Konami正式宣布「Silent Hills」项目取消的新闻,遂不请自来答题。纯八卦,不负责。新闻链接:整个事件从最开始Konami在官网上抹去“小岛工作室”logo开始,闹到现在基本可以给一个定论了:小岛在MGSV之后将铁定离开Konami(之前有人说是故意闹别扭为MGSV炒作,我觉得脑洞开得有点歪)。但更令人深思的是,Konami或许将进一步削减游戏业务在集团内的份量,虽不至于马上彻底取消,但可能会节约开支缩小业务范围,仅维持基本的需要,后期不排除靠出售经典IP来维持营收,不会再大张旗鼓的搞新IP了,具体我后面再说理由。(注意以下内容仅根据我从行业内的消息源获得的‘小道消息’汇集推测,无法提供任何证据来源,与实际情况或有出入,仅供参考,坐等真业内人士来打脸)先说小岛。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的是,而实际上小岛秀夫在完成MGS4之前就已萌生退意,但在当时Konami看来,旗下实际上仅有WE(PES)和MGS两大品牌还能在主机游戏平台上保证较良好的收益(换句话说就是还算赚钱的IP,另一个‘实况野球’的IP仅在日本本土有销量),而当时WE(PES)明显处在低谷,惟有MGS才能称得上旱涝保收,所以“保住小岛和MGS”是当时Konami上下的共识。小岛虽然的确是不想再继续MGS这个IP,但Konami对他来说也算是有恩,所以当时双方协商后的结果是:小岛秀夫从Konami离职(我知道的大概时间是2010年底至2011年初的事情),但由Konami继续资助小岛的独立公司(也就是小岛工作室),给予小岛最大范围的自主权和职业自由,但小岛的回报是两个,1、继续帮Konami开发MGS这个IP;2、帮Konami制作一套自主通用引擎(就是后来的FOX Engine),除此以外小岛想做啥Konami不过问。双方对此表示缄默,尽可能降低小岛离职对Konami和MGS品牌的影响。这个协议有多久的效力不太清楚,我推测可能是5年左右,估计双方是在今年这个协议到期的关口,协商上又出了什么问题,所以导致这一系列大家脸上都挂不住的事情发生。从Konami角度看,他们可能对小岛(实际小岛未必是这么想,但做出来的效果让Konami这么认为)将自己凌驾于公司之上的做法一直不太满意,虽然小岛秀夫确实是“MGS之父”,但这个IP的所有权是一直在Konami手里,而小岛一直以来为MGS抛头露面的做法,看上去是为MGS摇旗呐喊(他个人毕竟对这个IP有深厚感情),但Konami对此未必认同,如果这个IP与个人绑定得越紧,对公司就越不利,毕竟这个人已经不是Konami的员工。Konami在这起事件里面的一些所作所为就不评价了,从公司角度考虑问题和我们站在普通玩家角度考虑问题的确不太一样,屁股决定脑袋。当然从公关角度来说我觉得Konami确实做得不太漂亮,完全就是鱼死网破的势态来搞这件事,做得很伤玩家的感情。但Konami这么做绝对不是仅仅针对小岛,要看清这件事背后的本质,得从Konami整体业务营收状况来看。2015财年全年财报截止到我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还没出来,从2014财年的财报情况来看,Konami全财年收入为2176亿日元,其中数字娱乐部为1043亿日元,但这里面有着大幅增长的是手游相关业务,真正属于电视游戏的WE(PES)逐年被FIFA压制,而MGS显然又不是能每年出产品给公司带来稳定营收的IP,Konami从趋利的角度自然会考虑业务孰轻孰重。(另外Konami旗下的全国健身和体育器材连锁组织Konami Sports Club以及传统的帕青哥业务为公司带来了巨大的营收利润。)Konami预测2015财年的收入将达到2200亿日元,而从2015Q3的财报来看,前三个季度营收总额为1559亿日元,剩下一个季度能否完成全年的目标,现在看来略有点悬。所以看到这里,我相信大家也能明白一些了,对于在公司整体业务比例中逐渐势轻的主机游戏业务,确实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Konami才决定开始对这块业务动刀,而大开大合的小岛秀夫或许是其中不幸的牺牲品之一。而我预计Konami以后对主机游戏业务的态度就是:维持现状,不另开新坑,对于传统IP,或出售,或转向智能手机平台,剩下的,可能只能自生自灭,直至Konami完全撤出传统主机游戏业务。总结一下,小岛秀夫离开Konami,表面上看是双方合作出了问题,深层次看,是Konami在调整自身业务重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之一。对于小岛秀夫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制作人来说,离开Konami惟一的损失可能是不能再染指MGS这个IP,但基于他本身对制作这个IP已经产生审美疲劳(注意这句话不等于否认MGSV会很好玩),所以我个人认为他将来还会有更大的作为和更好的作品出现,现在无非是龙游浅水遭虾戏,一旦他摆脱Konami和MGS这个桎梏,无论对他个人还是对整个行业乃至玩家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看法。多说一句,“主机游戏业务不再是游戏公司的重心业务”这个情况,不仅仅在Konami身上出现,在很多我们玩家熟悉的传统日本游戏公司中几乎是普遍存在的,具体我就不点名了,免得大家伤心……补充新闻:Konami从纽交所摘牌
感谢诸位邀请。&br&&br&对此事我的观点在已经成文并发表在机核网。&br&&br&&a href=&///?target=http%3A//www./articles/14902&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小岛秀夫:一个时代的落幕&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若有兴趣可以移步观看。&br&&br&以上。&br&&br&更新一篇写给UCG的同题材短评吧。&br&&br&# Game Gazette Vol.8&br&# 被除名的小岛组&br&&br&## Incident&br&&br&日,必将是被载入游戏行业历史的一天。&br&&br&在这一天,《潜龙谍影》(Metal Gear Solid)系列的出品公司科乐美(Konami)毫无征兆地在其一切针对系列新作《幻痛》(The Phantom Pain)地宣传物料中,撤下了含有系列制作人小岛秀夫(Hideo Kojima)名字的广告语“小岛秀夫出品”(A HIDEO KOJIMA GAME),随之消去的还有其一手组建的小岛组(Kojima Productions)标识,那只自《潜龙谍影》系列正统第三作《食蛇者》(Snake Eater)开始便伴随着玩家们的狐狸图样。&br&&br&细心的玩家马上发现了这一变动,消息在这些玩家的传播下迅速传到各大游戏论坛与社交媒体上,在关注这一系列的大量玩家中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玩家们纷纷猜测在这一异常举动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自1986年加入科乐美并进入MSX家用电脑部称为一名设计员/规划员起,小岛秀夫已经在这家全球知名的游戏公司供职接近30年的时间。虽然起步磕磕绊绊,在《金属齿轮》(Metal Gear)系列以及其3D化的续作《潜龙谍影》系列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长期热卖后,小岛秀夫不仅成为了科乐美旗下最为知名的游戏制作人,也成为了整个游戏产业中分量最重的游戏制作人之一,俨然已经拥有不逊于宫本茂、席德o梅尔(Sid Meier)等宗师级人物相仿的声望。对科乐美而言,小岛已经成为了其在玩家群体中的代言人,虽然这位总是语出惊人的制作人经常公开批评日本游戏行业的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但其与科乐美之间的关系一向被玩家们认为是游戏公司与制作人关系处理的范本。科乐美以自己的耐心给予小岛秀夫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小岛秀夫则用惊艳全世界玩家的作品为科乐美的财报带来一抹绵延许久的亮色。&br&&br&玩家们不禁要问,这种关系是否在3月19日起,宣告结束了?随着Gamestop获得科乐美内部线人爆料小岛秀夫即将在《幻痛》制作完毕后离开科乐美,情况变得更加严重。更令人费解的是,科乐美下一步的公告似乎印证了这一爆料,公告中不仅未对玩家关心的双方关系做任何解答,还表达了公司会继续制作《金属齿轮》(而非《潜龙谍影》)系列作品,并随后贴出了招聘“主要”制作人员的招聘启事。虽然迄今没有任何一方站出来对整个事件进行还原,但事情似乎正一步步向着玩家们不愿看到的结果发展。《幻痛》是否将是我们能够玩到的最后一部《潜龙谍影》系列作品?小岛秀夫是否会被迫离开这个由其一手缔造的成功品牌?离开了小岛秀夫后的《金属齿轮》又将向何处去?&br&&br&这一切问题摆在玩家面前,在《幻痛》正式发售前,却不会有任何一方站出来进行解释。玩家们能做的,只有猜测,再猜测。直到现在还有部分玩家认为这不过是小岛秀夫的又一个把戏,只是为了让《幻痛》成为“系列最终作”而能够热卖才耍下如此伎俩。也许只有在这部作品发售完成之际,一切才会有个定论吧。&br&&br&## Konami&br&&br&科乐美是怎样一家公司呢?从红白机时代走过来的玩家肯定不会对其感到陌生,在那个年代科乐美盛名正炽,《绿色兵团》、《忍者神龟》、《七宝奇谋》、《赤色要塞》已经算是鼎鼎大名的作品,而《沙罗曼蛇》、《魂斗罗》、《恶魔城》等系列,更是在其后的各个时代主机上活跃至今,在体育类游戏领域科乐美同样是核心厂商之一,《实况足球》系列几乎是日式游戏厂商在此领域唯一能与欧美厂商比肩的作品,至于《潜龙谍影》与《寂静岭》系列,更是除任天堂(Nintendo)旗下作品之外,少有的主要受众在欧美国家的日式游戏厂商作品系列。&br&&br&但在这盛名之下,科乐美同样隐藏着别样的隐忧。诸如《恶魔城》、《魂斗罗》这种知名品牌在3D化的进程中并不算顺利,前者虽然从N64时代便开始发力,无奈核心游戏配方与3D游戏世界的融合并没那么容易,虽然小岛秀夫从《金属齿轮》转向《潜龙谍影》的转变异常成功,这一经验却似乎并没有在科乐美内部得到推广,与《自由之子》(Sons of Liberty)和《食蛇者》(Snake Eater)的大获成功相比,《恶魔城》在PS2时代的两部作品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失败,《魂斗罗》的游戏模式更是在3D化进程中遭遇了各种困难,虽然不断重启,但似乎总是难以在进化的机能、维度与系列的核心卖点之间找到一条嫁接的桥梁,将红白机时代的体验于上新世代主机上重构。&br&&br&科乐美所面对的另一个问题,似乎更为严重,那便是日式游戏制作思路在由技术推动的革新进程中,已经渐渐落后于欧美同行。小岛秀夫本人多次在各个场合对这一点直言不讳,而科乐美也同样在这一方向不断做着自己的尝试,《寂静岭》原制作小组“寂静小队”(Team Silent)的解散以及整个系列转交欧美工作室打理是一例,《恶魔城》在第七世代主机上的重启新作放弃五十岚孝司提案,选择水银蒸气(Mercury Steam)这一西班牙工作室负责是另一例。遗憾的是《寂静岭》系列欧美化之后完全失去了系列精髓,或许是那些出身自失败项目的“寂静小组”成员更能理解《寂静岭》这部作品想要传递的感觉,总之欧美工作室很难抓住“心理惊悚”的概念,作品遭遇身份危机便是不可避免的了。而《暗影之王》(Lords of Shadow)系列三部曲中,只有小岛秀夫深入参与担任制作人的作品取得了百万销量的成功,其未插手的后两作均遭遇了口碑与销量的双重滑铁卢,直接导致此项目被科乐美再度雪藏。至此,科乐美的西游记终于告一段落,战果毫无疑问,依然是惨败。&br&&br&与科乐美旗下众多知名品牌3D化、西方化的接连失败相对的,是《潜龙谍影》系列在这两方面的成功。在系列的3D化进程中,小岛非常讨巧地在游戏模式上基本保留了《金属齿轮2固蛇》(Metal Gear 2 Solid Snake)中已经建立完善的系列玩法,加入少许充分利用3D效果的战斗如两场狙击雪狼(Sniper Wolf)战,藉此将之平移至3D化世界中,并借助3D世界大幅拓展游戏演出层面的效果。换言之,这种“半3D化”处理充分照顾到了彼时3D技术尚未完全成熟的机能限制,在保留了系列精髓的同时,充分利用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红利。事实上系列完全实现真正的3D化游戏模式,已经是《食蛇者》时期了,《自由之子》的核心视角仍然是类似系列初代的90度俯视视角,游戏的基本模式也并未大改。相对而言,N64平台的《恶魔城:默示录》则力图在彼时的机能之下直接实现自由视角的3D游戏模式,失败在所难免。&br&&br&《潜龙谍影》系列受众的西方化更是日式游戏中难得一见的成功案例,然而这一点更是不能不归功于小岛对西方文化的熟稔以及眼界的差异化。将核武器这种主题引入游戏领域已经跳出了文化界限,将视角放到了全人类层次,可以说从初代《金属齿轮》开始,小岛就已经跳出了传统的岛国思维与游戏设定思路,充分照顾到了全球玩家的理解能力。而技术层面的不断革新,也让《潜龙谍影》系列面对欧美工作室的作品,仍不落下风。&br&&br&对于科乐美而言,《潜龙谍影》以及小岛秀夫的成功似乎一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系列大卖成为科乐美游戏业务的中流砥柱,另一方面科乐美却很难将《潜龙谍影》的成功复制到自己旗下的其他品牌中去,原因也非常简单,《潜龙谍影》系列的成功与小岛个人能力之间的关系太过密切,为了维持这一看家系列的成功,科乐美不得不将小岛绑定在这个系列之上,无法放手让其去改进或是重启其它系列。而这对于小岛本人而言,已经从信任渐渐变成了一种束缚。&br&&br&## Kojima&br&&br&如果要在“天才”与“鬼才”之间挑一个来描绘小岛,我想大多数玩家都会选择后者。不论是《自由之子》发售时瞒天过海骗过全世界玩家的掉包计,还是《幻痛》中调戏玩家的鸡头帽,甚至《我们的太阳》这个不接触阳光就没法玩的游戏,和《寂静岭》新作互动预告《P.T.》中令人不寒而栗的无限回廊,这个人的脑子里仿佛有着无数你我想象不到的点子。而他最令人惊叹的成就,恐怕还是《潜龙谍影》系列在商业成绩与玩家口碑两个层面同时取得的长期成功的奇迹了。虽然随着《爱国者之枪》(Guns of the Patriots)的发售,过多过长的过场动画与越来越令人匪夷所思的剧情,让这个系列的未来显得有些不明朗,但随着狐狸引擎(Fox Engine)的亮相与《原爆点》(Ground Zeroes)中对前作诸多遭人诟病问题的解决方案出现,小岛秀夫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所在,也在尽己所能,从底层重构整个系列的游玩模式。&br&&br&然而不论《幻痛》对整个系列的重构如何成功,小岛秀夫与科乐美都将面临同一个问题:系列如何继续。科乐美必然希望小岛继续制作《潜龙谍影》,但小岛自《自由之子》起便一直对媒体及玩家发声,表达了自己不再制作这一系列的愿望。两者之间的冲突早在PS2时代便已经埋下,只是彼时面对科乐美,小岛秀夫个人的力量仍然相对弱势,但随着系列越来越成功以及科乐美旗下的其他作品越发平庸,小岛秀夫本人在科乐美内部的话语权不断上升,2011年起他已经是董事会成员之一了,对于一名自设计师起家的游戏人,他似乎已经走到了事业的顶峰。两者之间原有平衡渐渐被打破,小岛自然不甘一直对同一系列进行无节制的打磨,毕竟他永远是抱着创作系列最后一部作品的态度进行创作的,在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后,自然想要跳出这个了无新意的循环,寻求更多的创作可能。然而科乐美却并没有足够的空间供其施展,虽然不断将旗下品牌开放给小岛进行尝试,甚至斥资供其自行研发狐狸引擎,科乐美终究是有着自己的条件的,这个条件便是小岛秀夫继续制作《潜龙谍影》系列的续作。一旦小岛拒绝了这个条件,两者之间绵延二十余载的平衡便会迅速崩塌,其后出现任何不堪的分手过程,似乎也都在情理之中了。&br&&br&但如果再思考一下,便会意识到两者的分手或早或晚,终究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这并不仅是说小岛在商业与艺术层面双丰收的奇迹本身不可延续,更重要的是公司机制与制作人制的游戏开发方式之间,本应存在的平衡,由于小岛个人能力的出色与科乐美优秀开发人才的匮乏两方面的原因,变得越来越难以维持。雪上加霜的是科乐美在游戏品牌建设上与拓展上的过于保守与缺乏监控,《魂斗罗4》这一回归系列原点的作品在掌机平台赢得满堂彩之后科乐美并未抓住机会延续成功,而是仍旧为《潜龙谍影》这类大作的盈利所惑,放弃了对这一系列的重新开掘;其品牌外包监管机制的缺失又直接导致《暗影之王2》这一作品的品质失控,并直接导致了《恶魔城》重启成功的大好局面被自己生生断送。正是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优秀制作人看不到未来,选择了离开科乐美,五十岚孝司、内田明理、Dave Cox,每一个人拿出来都是业界响当当的名字,最终却一个个离开了科乐美;小岛秀夫,也许并不是这一系列名字中的最后一个。&br&&br&## Future&br&&br&《潜龙谍影》系列的未来会如何?小岛秀夫留下的狐狸引擎已经成为了科乐美余下全部主机平台作品所会使用的引擎,然而一旦小岛组整体出走,接盘的开发者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这套引擎的潜力?《幻痛》不论在故事层面是系列故事轮回的正式完结,在游戏模式层面,也将是小岛秀夫在“躲猫猫”这个核心理念基础上进行的最后一次修订。其后的新作要如何在这个高位的基础上继续进化,是一个所有玩家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即使以小岛组自身的实力,没了小岛秀夫的指导都会制作出水准让人深觉不足的作品,以科乐美以往挑选欧美工作室接盘自己游戏品牌的眼光,恐怕没人会对《潜龙谍影》系列的未来保持一个乐观的态度。&br&&br&受到这一事件波及的并不仅仅是这个系列,《寂静岭》新作失去了小岛秀夫众多鬼点子的加成,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系列的复兴,《崛起》(Metal Gear Rising)这一衍生系列又是否会随着小岛组的撤离而变了味道呢?毕竟白金工作室已经在透过各种方式向玩家们暗示续作的存在了。种种疑惑笼罩在玩家的心头,科乐美以及小岛组层面,必定也是阴云密布。现在玩家们唯一需要祈祷的,也许便是还有足足半年时间才会发售的《幻痛》,不会因为这起事件而受到任何实质影响。毕竟这部作品也许便是小岛秀夫出品的最终一作。如果其品质受到大幅影响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准,不论从小岛本人、小岛组的角度、科乐美的角度、还是玩家的角度,都将面临共输的局面,这绝非任何人愿意看到的结果。&br&&br&如果小岛真的离开科乐美,他会走向何方?进入另一家日本游戏公司,还是成为一名独立游戏制作人呢?科乐美都容纳不下的人才,能接收他的还有谁呢?如果是小岛组整体出走(可能性更大),能够接盘的买家就更加有限了。如果小岛称为独立游戏人,小岛组成为一家独立游戏工作室,不再与任何一家发行商进行绑定,而是通过众筹等方式来筹集资金,这一前途似乎更加有想象力一些,毕竟小岛秀夫的名号在众筹市场几乎是成功的代名词,而失去了科乐美的束缚与《潜龙谍影》系列的桎梏,小岛秀夫与小岛组究竟能够爆发出怎样的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好奇,却一直无从验证的问题。&br&&br&当这一切尘埃落定之际,这个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日本游戏产业成就顶点的人以及由其一手创办的工作室将会走向何方,日式制作人式游戏创作体制是否仍能运作下去,都将迎来一个确定的答案。不论这一博弈的结果是什么,玩家所关心的其实很纯粹,便是《幻痛》这部作品的品质,以及小岛秀夫以后能否为自己带来更多优秀的游戏。对这两个问题,我们也许可以放松,相信小岛秀夫这个人对于品质的要求,以及对于自己游戏制作人名誉的珍视。&br&&br&毕竟,这也许是大首领的最后一次冒险,却绝非小岛秀夫的最后一部作品。
感谢诸位邀请。对此事我的观点在已经成文并发表在机核网。若有兴趣可以移步观看。以上。更新一篇写给UCG的同题材短评吧。# Game Gazette Vol.8# 被除名的小岛组## Incident日,必将是被载入游戏行业历史的一天。在这一…
一切尽在小岛掌握之中。。&br&&br&&img src=&/dbbd5e82d81d670e2ee2d9dd_b.jpg& data-rawwidth=&809& data-rawheight=&5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9& data-original=&/dbbd5e82d81d670e2ee2d9dd_r.jpg&&&br&&img src=&/5bbbba50fd0fb5b1021df1bfd83edcbb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5bbbba50fd0fb5b1021df1bfd83edcbb_r.jpg&&&br&&img src=&/23707cfea52eebee6fdd42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23707cfea52eebee6fdd427_r.jpg&&&br&&br&(纯 TX,评论区的各位别在意,Cheers!)
一切尽在小岛掌握之中。。(纯 TX,评论区的各位别在意,Cheers!)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游戏人“多边形”,微信公众账号“雪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乐美世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