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族龙门派

龙门派的发展与江南世家望族不得不说的二三事_道教之音-爱微帮
&& &&& 龙门派的发展与江南世家望族不得不说的二三…
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宗法制度为基础的国家,显赫的世家、庞大的宗族左右着社会的各个领域。世家望族的根基来自天然的血缘关系。在中国,宗教依托于世家望族而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传统由来已久,其中道教的发展与传播亦不例外。诸如太平道以张角为天公将军,其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组成黄巾军核心领导层;五斗米道由张陵创立,继而其子张衡承嗣,后有其孙张鲁接掌教权,进而形成天师府由张氏一族代代继承的历史惯例。此外,葛洪家族与“葛氏道”的关系,许穆家族与上清派的关系等都说明了世家望族在道教发展过程中的力量投影。清代龙门派的发展延续了这种传统。关于清代的世家望族对龙门派产生的影响,曾有学者略为论及。陈明喆先生在《任永真开创的张良庙道教丛林》一文中论及周、郑两大族阻挠任永真收回庙产一事;闻雷先生在《道教南宗祖庭天台桐柏官兴衰记》一文中记叙了龙门派道士范清云与张文郁家族之间关于庙产归属的争讼始末;樊光春先生在《碑刻所见陕西佳县白云观全真道龙门派传承》一文中提及陕西佳县白云观的龙门派传承谱系与部分家族谱系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王宗昱先生在《吴兴全真教史料》一文中对闵氏家族与金盖山龙门派之间的关系作过一番论述。排斥VS支持——家族与道门的庙产冲突与包容世家望族或有文豪鸿儒,或有巨商富贾,或有达官显宦,在当地拥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龙门道团在遍布世家望族的江南扎根,不可避免地要与世家望族产生联系。因此,江南世家望族的地缘力量在龙门道团中有着浓重的投影。这种投影有时表现为支持的力量,有时表现为排斥的力量。一个家族在其能施加影响的区域内将排斥其他可能与其争夺权益的团体,这在庙产争夺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全真龙门派在江南发展官观,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土地的使用,难免会与当地宗族产生关于土地所有权的争端。龙门道士范清云的遭遇最能说明道团与家族之间产生冲突的实质原因。闻雷在《道教南宗祖庭天台桐柏宫兴衰记》一文中对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有更为详细的叙述:清雍正时,桐柏观被乡宦张文郁侍郎四公子占作坟茔,道徒被驱散。道士范清云起与争讼,奈官宦勾结,气焰嚣张,范被迫害几死,死复苏,苏复讼,百折不挠,坚持数十年,苦不得申,遂离乡辗转京都,寄居北京白云观,冀可冒死上诉。……(帝)于是亲赴白云观进香,范乃得机上诉,清帝十分重视,敕两浙御史朱瀚,拔台州六县田粮,敕建崇道观(即桐柏宫)及紫阳旧居。家族地缘力量对龙门派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确实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阻碍,范清云事件并非只是孤证。陈樵云曾经也因为涉及与费氏家族的纠纷而被迫离开金盖山。而闵一得亦在《金盖心灯》中屡次提到金盖山众道徒常受到群魔的逼迫,大略也是类似的冲突。龙门道团自身不具备强大的世俗力量,在与当地昀世家望族发生冲突时,龙门道团便常处于弱势的境地。如果无法从皇家和官府获得支持,龙门道团在这种冲突中的处境将十分艰难。然而并非所有的世家望族都排斥龙门派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与发展。龙门派在江南的传播与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很大程度上源自部分世家望族的排斥与挤压;同时,龙门派能够在江南得到较快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世家望族的包容与支持。世家望族对江南龙门派的包容与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世家望族的成员作为皈依弟子在龙门道团中普遍占有重要的宗教地位;其二,与这些出身世家望族的皈依弟子有血缘或亲缘关系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道教的相关活动。江南世家望族的成员加人道团,参与道教活动,主持道经编刊,正是这些世家在文化领域拥有优势地位的体现,同时也是其信仰倾向的最好证明,白井佐知子认为,世家望族的宗教行为主要出于世俗的目的,“修理寺院的行为与其说是为了信仰,不如说是为尊敬祖先、继承祖先善行而为”。这一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沈秉成为金盖山古梅花观捐资重建殿堂便是出于求子的目的,其信仰之虔诚可谓弥笃。本文将以若以典型的道教世家为例,剖析世家望族与江南龙门派之间的互动关系。冠山道团与吕氏的一脉相承冠山道团于苏州地区形成,在形成的过程中,吕云隐家族居于核心领导地位。吕云隐之父吕贞九“补博士弟子员第一,馆于太仓库,名倾吴会”,以“科举之家、功名门第”称之可谓不虚。又说,明末,娄县(隶属松江府)诸生吕贞九在此复筑采香庵、小桃源,庵介梅章两家别业。他在此先后撰写出《芦城平话》、《明朝小史》、《官史&、《事物初略》、《买愁集》等。此处所言小桃源位于唐伯虎《桃花庵歌》所提到的苏州桃花坞。苏州桃花坞历来是风雅士绅所钟爱的地方,吕贞九能在此处修筑院落,其家族不会是寒门小户。吕云隐家族是一个信道笃诚的名门望族。依据《金盖心灯》所载,吕贞九为徐文质后身,身兼清微派第二十三代法师,道誉盛隆;庄严居士严合怡在《道统源流》中又把其纳入龙门派谱系,派名常静。可见,吕贞九在江南道门中深具影响力。吕云隐承继其父的道门威望,又投拜于王常月门下,进而正式创立冠山道团。该道团名下的宫观殿阁皆为吕云隐舍家宅而创立。吕云隐妻子江云城亦不让其夫,“实为近时女贞班首”,开创了江南龙门派女贞一系。闵一得在《金盖心灯》卷六下篇中以“女贞”为题名对江云城及其所领导的“女贞宗”有相关叙述:(江云城)出居女贞观于木渎,规矩森密,五尺童子不得独入。数载道成,得王霞栖而授以道。又有年,远近闺贞节孝,咸皈附之,女贞宗益振。由于吕云隐和江云城的不懈努力,龙门派在苏州地区规模楚楚,大显中兴之气象。吕兹云隐家族中以道名显于世者还有吕云隐侄子吕太晋。闵一得在《金盏心灯》中盛赞道:当时南北律师有千计,得如师者,其惟我明阳周祖。周克以无为为用,师则以坐忘为功,不显法力,不尚神通。舍周与师,其谁与归!……仙佛有种,信然!由上可知吕太晋在江南龙门派中具有比较高的地位与名望。一家之内,一门之中,吕贞九道誉盛隆,吕云隐创立道团,江云城开启女宗,吕太晋享誉后世。吕云隐家族出现这么多高道,源于其举家奉道的传统。吕云隐、江云城共同受教于吕贞九,吕太晋则直承吕云隐秘传。吕云隐传吕太晋龙门衣钵时不辞琐碎,谆谆训诲:予父即尔祖,一脉相承。……诸子皆贤,可以承宗祧。复生汝身,继此脉,甚慰祖望。余今年迈,恐先师秘旨日后无传,特以大戒兼附一偈首授与汝。从“一脉相承”、“甚慰祖望”、“首授与汝”等词汇字眼可看见道脉传承的过程中闪现着家族的影子。吕云隐家族“一门三代,夫妻两人”共同为道教的发展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全真道主张出家脱俗,龙门派戒律精严;但是,江南的世家望族与全真龙门派并非一在世俗世界,一在神圣世界,而互不关联。出家居观,严守清规只是道教的一种修行方式,全真道徒对全真教义的信奉并不局限于这一种修行方式。就如早期道教存在出家居观的现象一样,全真道也有在家修行的虔诚居士。出家居观制度并不会成为家族力量在龙门道团之中发挥影响力的阻碍。吕云隐家族举家奉道的情况可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浮沉有年:金盖山道团与陶石庵家族的渊源与冠山道团一样,金盖山道团也是龙门派在江南的核心道团之一。同时,与冠山道团的创立得益于吕云隐家族一样,金盖山道团的创立也得益于一个大家族——陶石庵家族。陶石庵家族溯源晋代陶渊明,本为高门逸绪。陶石庵祖父陶祥为“湖郡诸生”,身负功名;其父亲陶淳、母亲董兑皆有诗名;家族“世业贾,称巨富”;陶石庵自己亦为归安县增广生,非布衣白丁。而陶靖庵的父亲陶绅为武举人,曾经担任吴兴千户之职务。陶绅与陶祥为“无服昆弟,生常往来”。可见陶石庵家族允文允武,在湖州根深叶茂,称之为世家望族可谓名副其实。陶石庵家族中与早期金盖山道团关系密切的主要有三人:陶靖庵、陶石庵、陶起哉。其中陶靖庵、陶石庵对金盖山道教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闵一得在《金盖心灯》中明确指出金盖山道团为“陶靖庵与黄隐真手创”。陶靖庵之后,陶石庵接手道团事务,编刊了大量的道教文献,使全真龙门教义得到更进一步的传播。除了陶靖庵、陶石庵,以陶起哉为例也能说明陶氏家族与金盏山道教之间的互动关系。陶起哉在《金盖心灯》一书中没有单篇列传,唯有片言碎语散处各篇之中,但是其对于金盖山道教的发展也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先嗣师石庵先生族侄起哉,来山居二十余年卒。先生(徐紫垣)为葬于下泉埠。师(徐紫垣)殁,陶氏起哉在。斯时,居已属诸人。稽其时,山主起哉,以山授僧。紫垣殁,僧……出不之守。隆岩知而惜之……乃止守。起哉与焉。……徐逊出,隐下昂三元宫,避暴僧也。……蒋君,洞庭人,性柔而逊,不为暴僧忌。……陶殁,蒋以陶为靖庵先生从孙,为葬于山麓,地曰下泉埠。从这些碎言片语之中,我们可知:金盖山徐隆岩和白云僧之间的冲突,陶起哉与之关联甚深。关于陶起哉,已知的信息主要有以下几条:第一,陶起哉与陶靖庵、陶石庵同族;第二,“明时,山属归安陶氏”,陶起哉继承家族产业,成为金盖山山主;第三,陶起哉与金盖山的僧人关系良好,把山中产业赠与了僧人;第四,陶起哉与金盖山的道士关系良好,与之共处20多年。徐隆岩之所以会与白云僧产生激烈的冲突,就在于陶起哉改变了陶石庵家族对金盖山道教支持的倾向,转而把家族产业赠与僧人,造成“陶黄殁后.未几春秋,山非陶(有),存惟虚名“的境况。正是因为陶起哉把山中产业转赠僧人,使金盖山道团失去了陶氏家族的大力支,以至于于龙门道士“斯时山居,颇不易”。虽经蒋雨苍、朱春阳勉力维持,金盖山道教仍然几经波折,沉浮有年。闵一得家族与金盖山道教不得不说的故事陶石庵家族开启了金盖山龙门派,而闵一得家族则复兴了金盖山龙门派。闵一得挟闵氏家族之力量,援引各方信道之士绅,多方奔走,辛劳多年,奠定了金盖山延续一百多年的宗坛地位。依据《吴兴闵氏宗谱》及《晟舍镇志》所载,闵一得出自晟舍闵氏,而晟舍闵氏自明代以来便是当地望族,与金盖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晟舍闵氏源自南宋时期闵将仁由北方南迁湖州,至元末明初由隐士闵牧斋而崭露头角,历经累代宦海沉浮,传衍成“尚书五个半”的名门望族。目前只考证到四人,即闵珪、闵如霖、闵洪学、闵梦得。另一人不知何指。半个应是闵珪外孙潘季驯。晟舍闵氏由闵牧斋而始显,其与金盖山之关系亦由闵牧斋所发轫,《金盖心灯》卷七《牧斋公传》详载了此一情由:(闵牧斋)尝购静室于栖凤坞,额曰“云巢”。复斋假龛而葺之,伸穆为之篆额。居有年。此后,晟舍闵氏常有名士居留金盖山,山以人扬名,人以山显世。明代刑部尚书闪孺山“致仕后,常往来其间(金盖山),为缉斋假龛、巢云香桥”。而明末遗民、清初隐士闵毅甫则直接对金盖山龙门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雪蓑翁闵毅甫“老休金盖”,“为靖庵友,为石庵师”,“赤阳黄子大重之”,“居山无他好,惟执笔录三教经文,间与石庵静庵剖释经解”。于此可见,通晓三教的闵毅甫与龙门派在金盖山的发展壮大相始终,对陶靖庵、陶石庵的修道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并非只是一个见证者、旁观者。对于金盖山龙门派而言,闵毅甫的护持不是软弱无力的毫末之功。这一推断,可由以下事实得到印证:第一,闵毅甫曾帮陶石庵解除牢狱之灾;第二,闵毅甫与清初高僧交往甚密。(陶石庵被)无赖子以集众鸣之官,官不之察,家因破。雪蓑翁力救之,罪始脱。其(闵毅甫)与游者,前有藕益禅师,后有坚密禅师。藕益禅师与坚密禅师皆为清初名僧,闵毅甫与其交往甚密。由此推断,闵毅甫在清初江南宗教界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能够为陶靖庵、陶石庵在金盖山发展全真龙门派带来一些积极作用,诸如协调佛道之间的关系、促进龙门教义的弘扬、引儒生亲近道教之类。久而久之,晟舍闵氏的家族影响力悄然之中覆盖了金盖山。闵一得自云南返回湖州之后,诸多道友力劝其入主金盖山,根由即在于此。于是,在闵一得复兴金盖山道教的过程中,来自其家族的支持成为不可或缺的助力之一。于近亲而言,闵一得借重了闵铁山、闵端甫;于姻亲而言,闵一得借重了沈太虚、李清如。沈太虚与闵一得之父为“中表昆季”,为闵一得实际上的道门授业师,在江南道门之中深负盛名。李清如是闵一得嫡亲外甥,常年助闵一得掌理山务。除了沈太虚和李清如,闵铁山、闵端甫二人也为金盖山道教的发展提供了助力。闵铁山与闵一得同族,又同为龙门派弟子,为维护金盖山龙门道团孜孜不倦20多年:(闵铁山为)汪少詹润之巳酉同榜,沈太虚弟子也。往来金盖二十有五年。古梅之安,其力倍多。以能不为人侮,而休休若不胜任者。群魔见之,成立退。闵端甫虽然没有如闵铁山一般入道龙门派,却以儒生的身份居山多年,聚集诸多儒生亲近金盖山,无形中扩展了金盖山龙门道团的社会影响力。可由以下引文略证之:(闵端甫)尝与裕仲讷言、捷三、萼洙、香岑诸同族先后读书金盖。既复携其侄芑丰及门徐志坚辈来山,一秉何克正之遗风,卫正节之志趣。故如族侄大壮、吕君光佐、徐君玉章,若而人为硕士,为循吏,率由茂才(闵端甫)训迪焉。晟舍闵氏作为吴兴地区的名门望族,在地方上深有威望,闵端甫居山读书讲学,在一定程度上对金盖山道教起到了保护作用,缓解了地方宗教势力与龙门道团之间的冲突。中医世家与金盖山道教的复兴晟舍闵氏之后,与金盖山龙门道团关联最密切的家族当属归安凌氏。归安凌氏乃传承数百年的中医世家,其旁支迁居乌程,与闵氏同为晟舍镇姓望。晟舍镇有两座宗祠,一为闵氏宗祠,另一座即凌氏宗祠。与闵氏一样,晟舍凌氏亦累代皆有功名之士,入仕宦员,虽不如闵氏贵盛,却也不失为地方一大宗族。仅仅只是旁支便有如此家势,可见凌氏家族在湖州地区不能以小族视之。太平天国之后,金盖山道教的恢复得力于凌氏家族颇多,其中以凌壶隐一家为代表。凌壶隐“壮岁皈玄,兼精正一五雷法,襄启湖州各分坛支派”,其家族原本传承正一道脉,后又皈依全真龙门派,积极参与了金盖山道观之修复,为战后金盖山道教的复兴贡献巨大。其中,《太极祭炼》的编校与刊印最能彰显凌氏家族之道门功德。《太极祭炼》为正一天师道世代传承的炼度类科仪经典,相传为郑所南编著,费拨云曾编选刊印。大平军占据湖州之后,由于战乱,《太极祭炼》散佚各处。《道统源流》一书对《太极祭炼》的散佚与重刊有相关记载。粤逆平后,《太极祭炼》悉成灰烬,无有存者。幸师(王来因)得以字簏之中刊而行世,并演行以授后学。故今之承演祭炼法,皆师所传。战乱之后,出于度亡枯骨、安抚社会的需要,由王来因主持,金盖山龙门道团大规模编刊经忏科仪,李庸庵、凌赤霆、凌鹤秋、凌初平等人皆为主要参与者。凌初平,王来因弟子,“精正一雷法,校勘《太极祭炼》有力,系凌来苏之长子”;凌赤霆,又名凌嘉六,周一庵弟子“曾受戒律,与李来述校勘经忏,并复兴宗坛,均有力焉,系凌来苏之六弟”;凌鹤秋,周一庵弟子,“校正《太极祭炼》有力,系凌来苏之弟”。亲子亲弟皆孜孜不倦地参与《太极祭炼》的重刊,凌壶隐一家之道门功德,于此可以管窥矣。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凌氏道徒,还有范希陶弟子凌飞云、沈秉成弟子凌山贤、程抱云弟子凌冷月,以及李庸庵弟子凌颂武、凌定孚,亦与凌壶隐关系非浅。凌山贤原名凌景曾,凌冷月原名凌绶曾,凌颂武原名凌步曾,凌定孚原名凌可曾,此四人都是归安县人,与凌壶隐同籍。凌初平原名凌绂曾,凌飞云原名凌汝曾。参之以汉族命名中的宗法习惯,由此可推论,凌山贤、凌冷月、凌颂武、凌定孚四人为凌壶隐亲族。无独有偶,凌壶隐门下有一弟子李复泰.李复泰原名李希莲,字季青,归安人。而李庸庵则派名李来述,原名李宗莲,号少青,归安人。不难想象,凌壶隐家族和李庸庵家族、沈秉成家族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江南龙门派的又一个有趣的现象:使亲族子弟拜投对方门下为弟子。从李复泰通过投拜凌壶隐门下而获得龙门派名可略知,投拜门下为弟子是获得龙门派身份认同的重要环节。使亲族子弟拜投对方门下为弟子的行为在事实上增进了金盖山龙门道团的内部团结.同时亦说明了强宗望族是支持金盖山龙门道团存续与发展的地缘力量之一。家族的兴衰在道团中之投影在所有家族中,以晟舍闵氏为例,可以略为说明一个历史现象:家族地缘力量的强盛兴衰在龙门道团中有相应的投影。纵观清代,闵氏家族在早期与金盖山之间的联系不若清中叶那么紧密;至乾嘉时期,两者间的联系则逐渐加强;太平天国之后,闵氏家族又从金盖山道团中逐渐淡出。这一变化轨迹正好因应了晟舍闵氏在清代的功名之路。晟舍闵氏的科举功名情况,参看下表:从上表可知,晟舍闵氏考取贡生、举人和进士功名的人数以清代中叶为多。从任官情况来看,以总数而言,清初与清中叶相差不多;但是,如果加入官员的影响力作为参考因素,清初明显不如清中叶。晟舍闵氏在清初任官最高者也不过是州府一级,至清中叶则除去州府一级的官员外另有数位省部级大员。而且,与清初的任官情况相比,晟舍闵氏在清中叶的任官更为集中,以闵鹗元为核心,形成宗亲相护,延绵三代的官宦势力。闵鹗元巡抚江苏多年,其弟闵鵷元官至甘肃平凉府同知,其长子闵思敬升任邵武知府,次子闵思诚任陕西副主考,四子闵思毅任内阁中书,五子闵思坚任知县,六子闵思端任县训导,孙闵文甫官至鸿胪寺少卿,孙闵莲溪与闵青君被选为贡生。以上仅仅是闵鹗元单个家庭的任官情况,若再加以考虑同时期其他的闵氏宗亲,任官集中的现象将更加明显。同时,从上表中亦可看出,太平天国之后,晟舍闵氏的族势急剧下落。与晟舍闵氏任官情况相对应,在闵一得执掌金盖山道教前后,大量的闵氏族人进入金盖山,或读书讲学,或皈依龙门。据相关文献记载,闵一得在少年时便与其兄读书金盖山。围绕闵端甫则更可想见闵氏宗亲读书金盖山的盛况。闵端甫常于金盖山讲学,闵裕仲、闵捷三、闵萼洙、闵香岑、闵芑丰、闵大壮等人先后被其接引入金盖山读书,可谓半数闵氏英才学成于金盖山。闵氏英才在亲近金盖山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亲近着金盖山的龙门道团,有更是直接皈依道门,诸如闵铁山、闵廷楷、闵一得等。在闵一得弟子团中,有几个闵氏宗亲的修道成就颇高,曾协助闵一得刊印道书,如闵一得子闵传臣、侄闵易三、闵阳林等。晟舍闵氏蔚为一大龙门世家。王宗昱先生也曾对闵氏家族与金盖山龙门派之间的关系作过一番论述:四位闵氏列入祖堂这个事实说明吴兴龙门派道教的兴盛和闵氏家族有很大关系。在第十一代至第十三代闵氏道士有七人:闵一得、闵阳楷、闵阳文、闵阳述、闽来怡、闵来安、闵来镛。第十五代以后又有五名闵氏道士。以闽氏这样的大族,实在不为多。但是,他们集中在闵一得之后两代,反映了闽一得时代闵氏对于吴兴道教的兴盛是有作用的。上面这七位闵氏道士被列入祖堂。我推测闵一得对于抬高闵氏在吴兴全真教团中的影响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于是我们大略得出以下推论:清初,闵氏没有高官显宦,故而闵氏在金盖山龙门道团中的核心成员不多;以闵鹗元为代表,清中叶闵氏贵盛,于是闵一得复兴金盖山道教,而闵一得主要弟子中也有多位闵氏族人;太平天国期间,晟舍闵氏遭受重创,因此战乱之后金盖山道团中鲜少有闵氏人物担纲重任。江南龙门派与诸多世居江南的望族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以上所提到的吕氏、陶氏、闵氏、凌氏等家族只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代表。此外,诸如潘氏、沈氏、周氏、陈氏等家族也对龙门道团给予了大力护持。(本文由道教之音&清儿&根据赖全《闵氏及诸家族与江南龙门派之发展》整理&略有删减 图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1、回复9,查看道教之音官方微信关键词回复简表,了解你必须知道的道教常识。2、回复35,查看道教之音举行的线下活动。3、道教之音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更多内容。
点击展开全文
道教之音官方微信,传播道教界最新动态,弘扬中华大道www.daoisms.org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龙门派第子在家,应该供养那位天尊?_百度知道
龙门派第子在家,应该供养那位天尊?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宜过多。至于具体供奉那一位的话。大多数的神仙祖师都是可以的家里供奉神灵。普同供养,要看你各人的缘分。虔诚感动三界。一位就可以
靠搞些被人没听过的怪力乱神蛊惑人心
祖师爷都可以,但是不宜供太多神像,要开光。开光很复杂。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龙门派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神武人族什么门派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