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芙蓉,吉降坡,芙蓉

《碧海丝路》一行抵达吉降坡 活动双方进行友好会谈(组图)
拿督黄聪祥、马中文化艺术协会秘书长拿汀巴杜卡周美芬与演员们相谈甚欢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严丹):5月19日下午,广西北海海丝情缘艺术团一行抵达吉隆坡,开始为期6天的中马文化交流活动。
  今年是中马建交37周年,此次活动被列为中马2011年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也是继温家宝总理上月访问马来西亚后,增进中马友谊的又一新篇章。
  当天晚上,艺术团参加了活动主办方举办的宴会。
  “我们是新一代的和平使者,就像两千多年前的访问一样,带着和平的意愿而来。”中共北海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红杰表示,中国与马来西亚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即将在吉隆坡上演的《碧海丝路》,以一段凄美的爱情,叙述了中马之间深刻的友谊。希望双方能以此次文化交流为开端,为密切双方的沟通与合作、加深中马友谊,做出更大的贡献。
  拿督黄聪祥对艺术团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他称,吉隆坡是《碧海丝路》东盟巡演的首站,他们迫切希望早点观赏到这部享有盛誉的舞剧。希望大家在愉快的气氛中彼此认识,建立更深厚的友谊。并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中马多年以来结下的友好关系定会长久地持续下去。
  马中文化艺术协会会长陈凯希、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文化处主任高炜也出席了宴会。1
•&?•&?•&
NEWS 猜猜看
新闻辩论会魅力雪兰莪——风情万种的旅游乐园
在马来西亚的旅行计划书中,吉隆坡、槟城、沙巴、兰卡威这些名字已经屡见不鲜了。但是,雪兰莪这样一个名字是不是对你来说还有些陌生?对我亦是如此,但是在某个朋友的攻略里看到它的照片,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心心念念的开始到处搜寻关于它的信息。
雪兰莪(马来文:Selangor;又译赛蓝葛,简称雪州),马来西亚十三州之一,位于马来半岛西海岸中部,首府莎阿南(马来文:Shah
Alam)是一个新兴城市。吉隆坡和布城两个联邦直辖区就在雪兰莪境内。雪兰莪和吉隆坡常合称为雪隆。
&&& 瓜拉雪兰莪(Kuala
Selangor)是一个距吉隆坡西北64公里的滨海市镇,集历史、自然与野生动植物胜景共治一炉,是游客的理想去处。由吉隆坡来此的路上亦兴味盎然,因夹道尽是椰子、可可、树胶、油棕和香蕉园,还有原乡情浓的村庄。过去曾是个繁荣海港的瓜拉雪兰莪,也曾经是雪兰莪州的第一个州首府(即州政府的所在地)。
当地的最高点是美拉华迪山(Bukit
Melawati),山上有一座200年前由荷兰人兴建的厄汀斯堡(Altingsburg),内有碉堡、灯塔还有古炮,以及县长宫邸。从山上眺望,马六甲海峡及周遭地区的美景一览无遗,在山上,可以看到几只闲散的猴子。运气好的话,或许可以在山上看到长鼻猴。
离此不远处是大地公园(Taman Alam),是一个占地
240公顷的自然保护区。最宜远足,其路径标志清晰齐全。而这里的红树林是候鸟喜爱的落脚地,故为观鸟爱好者的乐园,马来西亚自然协会已确认了落脚于此的鸟类约有130种,其中包括喙呈匙状的稀有鸟类矶鹬(Sandpiper)和青脚鹬(Nordmann’s
Greenshank)。有意在此多作逗留的游客,大可租用田园式小屋渡宿。
靠近吉隆坡的双威水上乐园(Sunway
Lagoon),是雪州的游乐公园,其世界级的休闲设施,不仅提供紧张刺激的玩乐,亦是携家带眷消磨好时光的地方。
在雪兰莪还有一条“萤光河”,每到夜晚成千上万只萤火虫飞来飞去,光芒闪烁,演奏出光与影的小夜曲。雪兰莪河两岸的沼泽湿地里生长着红树林,为萤火虫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萤光河”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无雨、月光暗淡的夜晚是最佳观赏时间。每逢太阳西下,萤火虫就开始点亮“灯笼”,直到凌晨时分才陆续熄灭,夜夜如此,不知疲倦。
游客可乘搭没装上发动机的小艇,在静悄悄的夜色中,观赏数以万计的荧火虫或动或静,就如圣诞树的灯串般,在雪兰莪河畔的红树林间闪闪发亮,蔚为奇观。
据说,世界上现存的天然“萤光河”极少。为长久维持这一自然景观,马来西亚有关部门计划在雪兰莪河两岸的沼泽湿地里栽种更多红树林,以吸引更多萤火虫在此安家落户。
“萤光河”导游对游客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观赏时不能拍照、采摘树叶和大声喧哗。难怪这里的萤火虫都不怕人,有两只甚至飞到记者乘坐的小船里,久久不愿离去。
雪兰莪州是购物者的天堂。这里拥有许多现代化及富丽堂皇的购物中心,提供多样化的商品给顾客选择。另外,它也有许多传统的小商店及夜市场,提供价廉物美的货品。
雪兰莪交通:
前往雪兰莪州的交通非常便利,四通八达。无论是从马来西亚的任何一个地方乘搭飞机、汽车或火车都可抵达雪州。马航提供飞往国际和国内航线,横跨6大洲以及超过36个国内地点。廉价的亚洲航空(Air
Asia)也提供飞往本区域和国内特定地点的班机服务。吉降坡国际机场就座落在雪兰莪州的雪邦。
最先进的古隆坡国际机场是前往雪兰莪州的主要途径。它融合了新颖的技术,马来西亚的文化色彩以及充满热带雨林的建筑风格,非常独特壮观。乘搭吉降坡国际机场直透快铁(KLIA
Ekspres)前往吉降坡只需28分钟。游客也可以扶机场乘搭德士、巴士或租车前往雪兰莪州的各名胜地点。
&&& 巴生港口(Port
Klang)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海港。超现代化的西港(westport)提供最先进的停泊设施,位于附近地区的日日星邮轮终站,是为了方便乘搭邮轮的游客而建,小型码头专为来自印尼杜迈(Dumai)和前往离岛旅游的游客提供服务。私人游艇停泊港则专为外国游客提
供游艇停泊便利。
来自泰国和新加坡的旅客可选择马来西亚铁道(Keretapi Tanah MeIayu/KTM)的火车服务。马铁道电动火车(KTM
Komuter)穿行许多偏远地区和邻近的城市,如加影、巴生港口、沙亚南、梳邦再也和万挠(Rawang)。它也衔接至吉隆坡中环广场车站的其他铁道服务游客也可以在吉隆坡乘措sTAR轻快铁(安邦路线和大城堡路线)和PUTRA轻快铁(格拉那再也路线)前往雪兰莪州,十分方便快捷。
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让你能够轻易前往雪兰莪州各大城小镇。完善的收费高速公路系统也缩短了雪兰莪州与新加坡、泰国及马来半岛各州之间的车程。高速公路上的设施完善,包括休息站、餐馆、纪念品店和穆斯林的祈祷室等。
雪兰莪美食:
游客在雪兰莪用餐将是一件很享受的经验,因为这里有许多美食,最出名的是令人垂涎三尺的加影“沙爹”(烤肉串)。加影距离芙蓉约32公哩,是马来西亚著名的“沙爹之都”。
雪兰莪的另一个美食天堂是吧生港口,这里的海鲜餐厅提供各种风味的美味海鲜大餐,让人回味无穷。
雪兰莪购物:
如果你到雪兰莪州旅游,却不曾前住座落于八打灵再也、梳邦再也和沙亚南等主要城市的购物中心逛街购物的话,你就不算真正到过雪兰莪州。从高级时装至具民族色彩的手工艺品,以及备受国际赞赏的锡镴,应用尽有。在这些宽敞舒适和备有空调系统的购物广场和霸级市场。游客能尽情享受购物的乐趣。除了购物,也可以与家人起看场电影,打保龄球或到饮食中心享受美食佳肴。
游客也可以到每周一次的跳蚤市场搜寻稀奇古怪的物品,或是到人山人海的夜市场(Pasar
malam),享受讨价还价的购物乐趣,体验活色生香的街市生活。商家在一年度的大促销期间将提供各类折扣与优惠是最佳的购物时机。
雪兰莪住宿:
在雪兰莪住宿,你可以有很多选择。或是选择海上屋,枕着涛声入眠;或是选择海景房,看着夕阳落山……
黄金棕榈海上度假屋
继杜拜帆船饭店之后,马来西亚又诞生一个全球旅游界最推崇最璀璨的新景点--雪邦黄金海岸棕榈树型海上度假屋!昔日小渔村,今日摇身一变,化身为马六甲海峡上一个全球旅游界最推崇最璀璨的新景点。
Empire梳邦帝国酒店
因为位于吉隆坡市中心、交通方便,梳邦帝国酒店已成为当地旅游的最佳落脚点。离市中心仅有10km.Km,游客可以尽情领略市区内的迷人风景。对于喜欢冒险的游客来说,梳邦再也站、汽车站-素邦拉亚、格勒玛丽高尔夫乡村俱乐部再合适不过了。
Marriott_Putrajaya(布城万豪酒店)
布城万豪酒店为商务和休闲旅游游客而设计,位于得天独厚的普特拉贾地区,是本市最受欢迎的酒店之一。因为离市中心仅20km的路程,离机场也仅有20km的路程,这家5星级酒店每年都会接待大量的旅客。湿地公园、布城植物园、普特拉布达拿公园也近在咫尺。
Tune Hotel
Hotels是吉隆坡的一家酒店。它设在一个最方便的地点,且有最现代化之优雅环境在吉隆坡。这个酒店是亚航机场自己的酒店,附近也就这一家,需要转机的朋友最好在这家酒店入住,预订房间需要到他们的网站
酒店门口有7-11便利店和餐厅,都是24小时的。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义项指多义词的不同概念,如的义项:网球运动员、歌手等;的义项:冯小刚执导电影、江苏卫视交友节目等。
叶亚来(),又称叶德来,叶亚来是他担任马来西亚甲必丹(当地最高掌权人)时用的名字,也有人称他叶来。1837年农历二月初八,广东客家人,叶亚来出生于现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周田村,是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埠功臣。1869年从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刘壬光手中接过棒子,协助管理吉隆坡,成为吉隆坡甲必丹,他也被称为&吉隆坡王&。册封仪式由苏丹代表拉惹玛赫蒂主持。1883年,被清政府&例授中宪大夫叶茂兰敕赠三代&。至今,吉隆坡仍保留&&及他的塑像。
别名 叶德来、叶来
出生地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
出生日期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
逝世日期 <p class="cardlist-value" title="
职业 吉隆坡甲必丹
主要成就 开发吉隆坡,史称“吉隆坡王”
叶亚来(日-日)本名茂兰,字德来,原籍中国广东省惠阳县淡水镇周田乡、客家人,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是吉隆坡的开埠功臣。 在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17岁的叶亚来跟随同乡,离开贫困的家乡,前往南洋做苦力。叶亚来在矿场表现出色,很快赢得矿场信任。因后他后来管理矿业表现出色,便从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刘壬光手中接过棒子,协助管理吉隆坡,他也被称为“吉隆坡王”。
甲必丹叶亚来(1837年至1885年),原名茂兰,字德来,祖籍广东省惠阳县淡水真周田乡,是大马首都吉隆坡发展史上重要的。 1837年农历二月初八,叶亚来出生于现秋长镇周田村。 1854年,17岁的叶亚来被当成“华工”(即俗称的“猪仔”)卖到马六甲。另一说是,太平军兵败后,清廷实行血腥大屠杀,叶亚来就是为逃避清军剿杀而被迫逃至马来西亚谋生的。 他先抵达马六甲开始做苦工为生,因胆识过人又精明能干,1861年,24岁的叶亚来成为芙蓉地区甲必丹,1862年初他放弃该职位,到吉隆坡协助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刘甲处理行政事务及管理锡矿厂。 在1869年农历五月初五时,叶亚来被正式受雪州苏丹册封为第三任吉隆坡华人甲必丹。他执行任务后,所推行的英明,严惩盗窃的事迹,让吉隆坡成了夜不闭户之太平市镇,远近闻名。 叶亚来重建吉隆坡的工作非常有计划,他首先发展公路网络,并畅通河流,建造桥梁,扩建住屋,使由亚答屋进步到砖瓦屋和店屋,重开矿场,鼓励各族共同参与建设。就这样从废墟中逐渐发展成为今日大马最大的都会。在由争夺锡矿利益引起的雪兰莪内战中,叶亚来三次光复吉隆坡。1873年至1880年间,叶亚来任吉隆坡地区行政首长,掌管吉隆坡政令,有“吉隆坡王”之称。 1883年,即叶亚来逝世前两年,他被清政府“例授中宪大夫叶茂兰敕赠三代”。 1884年,叶亚来深知教育重要性,创设私塾与惠州公司,供同乡就读并亲自到中国聘请举人叶树网前来教学,成为吉隆坡第一间华人学堂。 日清晨,叶亚来不幸,年方48岁。
叶亚来在日生于中国惠州惠阳县淡水镇周田乡。父亲名联开,母范氏。亚来为长男,其正式名字是茂兰,而亚来只是他的乳名或小名。他有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但叶亚来出生后不久,中国受到()的破坏。叶亚来为求生计而选择离乡背仆,其中不少前来南洋谋生。叶亚来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追随乡人乘船南渡。1854年,年仅十七岁的叶亚来开始他在英属马来亚的生活。叶亚来是典型的早期移民。叶亚来在马来亚的最初几年表现相当平凡。虽勤俭耐劳,但他也染上一些陋习,包括嗜赌。当叶亚来在马六甲上岸后,由族亲叶国驷(YapKetSi)安排他到榴莲洞加(DurianTunggal)的一家锡矿工作。四个月后,由于该锡矿生意欠佳,叶亚来被转介到附近的吉山镇(Kesang)的一家当助手。店主叶五也是叶亚来的族叔。叶亚来虽然勤奋工作,但工作之余,沉迷赌局,使叶五对他失望。一年后决定遣送叶亚来回乡。叶亚来不敢违抗叶五的命令,只好乘船离开。当他到达,等候转换大船回中国的时候,赌性再发,结果将族叔所送的回乡钱给输光,迫使他不得不折返马六甲。叶亚来当然不敢再见叶五,便与一位名叫叶福的同伴,从马六甲步行至附近的芦骨(Lukut)去发展。叶亚来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1856年,叶亚来到了芦骨,先在惠州籍客家人张昌的矿场当厨师。三年后,改行买卖猪只,生意顺利,业务扩大至附近的双溪乌绒(SungaiUjong),并因此认识当地华人甲必丹盛明利(KapitanShi)的随身护卫刘壬光(LiuNginKong)。8由于大家都是惠州客家人的关系,叶亚来获得刘壬光的信任,受邀加入盛明利所领导的海山派帮会。叶亚来也不再经营猪只生意,改任刘壬光的助手,从此卷入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族群斗争。 1860年8月,双溪乌绒两个马来集团因争夺华人锡矿税收等利益而发生冲突。当地两个华人帮派,即海山派和义兴派,也因本身利益而分别支持其中一方。这次的武装斗争历时半年,双方死伤惨重。结果盛明利的一方战败,盛明利本人在败退时遭敌方人马所擒,并且被杀。刘壬光和叶亚来则在战争中受伤。这场战争的死伤人数据估计华人有六千名,而马来人也为数不少。战乱过后,华巫各方痛定思痛。为了善后和预防类似冲突重演,莫不认为应寻找互相谅解之道。叶亚石推举叶亚来继任,因为他在上次的战斗中表现出超凡的英勇。而且,他善于管理矿工和维持秩序,具有领袖才能。当年(1861)叶亚来只有二十四岁,便已在马来亚闯出一番事业,成为权重一方的华人甲必丹,可说是,为移民中的。
安内攘外、巩固势力
叶亚来的一个人生转折点是离开双溪乌绒转往吉隆坡发展。叶亚来担任双溪乌绒华人甲必丹一年后便卸任,因为他接受老长官刘壬光的邀请,到吉隆坡去协助刘发展矿业。叶亚来舍得放弃有社会地位和权势的甲必丹一职,到吉隆坡去辅佐刘壬光,由此可以看出叶亚来重情义,不忘当年刘壬光提携之恩。也因此,叶亚来与吉隆坡结下不解之缘。 刘壬光在1860年的战斗中负伤后逃回芦骨,不久转往马六甲发展。其后刘壬光前往占隆坡投靠当地的第一任华人甲必丹丘秀(HiuSiew)。不料没多久,丘秀病死,刘壬光被推举为第二任吉隆坡华人甲必丹。刘自觉责任重大,孤掌难鸣,便邀请旧部属叶亚来等人前来协助。1862年,叶亚来抵达吉隆坡后受到刘壬光的器重,除了替刘管理锡矿和一般行政工作外,也负责经营巴生港的商务。而且,刘特别允许叶亚来同时经营两家自己的锡矿。由于叶亚来办事有绩效,公私业务都管理得当,开始累积了一些财富。1865年叶亚来开设一间店号叫德生的药材店,使他的事业更多元化。同年,刘壬光还为了使叶亚来能安心在吉隆坡发展,撮合他与马六甲侨生女郭庚娇的婚事。1868年,吉隆坡第二任甲必丹刘壬光病重,不得不认真考虑继任人选。刘壬光本属意由叶亚四来继任之,但在叶亚四的推辞下,刘壬光只好与当地马来领袖讨论后,取得苏丹阿都沙末(SultanAbdulSamad)的同意,内定由叶亚来继任。临死前刘壬光交代叶亚来将他的遗体安葬在马六甲,也要将他的个人财产交回给他在马六甲的亲人。三十一岁的叶亚来继任为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后,马上要应付一些华人内部的挑战。首先他受到刘,关,张姓宗亲为主的一批华人的反对。这些人认为叶亚来资历不足,应该由他们的宗族长辈中选出一人担任甲必丹。同时,他们也要求分享刘壬光的财产。叶亚来为了化解这个危机而巧妙的透过马来领袖来使众人服从。马来土酋素单莆亚沙(SutanPuasa)告诉反对叶亚来的人,苏丹和地方领袖已经同意叶亚来担任甲必丹,而且这个安排也尊重前任甲必丹刘壬光的遗嘱。经过马来领袖的调解,叶亚来的职位才告安稳,‘这也奠定了叶亚来与马来领袖之间的密切关系。叶亚来从中也得到一些启示,知道以后不能都靠马来领袖撑腰,自己应该要有足够的力量来应付反对势力。因此,他积极召募战土,增强自己的保安和武装实力。同时,他制订更多法规以加强法治,并采取严刑峻法。正当叶亚来的安内政策收到一些效果,他又需面对两方面的外在挑战:一是来自张昌的挑衅;二是马来族群间的权力斗争。张昌曾是叶亚来的雇主。1856年叶亚来初到芦骨时,在张昌的矿场当厨师。因此,张昌以长辈自居,不服叶亚来在吉隆坡的地位。1869年初,即叶亚来担任甲必丹之后的半年,张昌从间征(张昌的势力地盘,位于吉降坡以北)率领二十佘人到吉隆坡来闹事。他表面上是到吉隆坡来拜访叶亚来,但却拒绝在叶府留宿,反而在镇上大喝大吃,试图制造麻烦。由于张昌是反叶亚来集团的领袖,当反叶亚来集团无法阻止叶亚来继承甲必丹一职时,张昌便转移阵地到间征去发展,并组织当地的嘉应客家人来对付籍贯属惠州的客家人叶亚来。不久,也许是在张昌的挑拨之下,叶亚来的好友兼间征代头领叶四,在试图逃离间征去吉隆坡时被谋杀。叶亚来带人来间征进行调查时,张昌已经逃往别处。这一件事也使到此后的几年内,方言群的嘉应人和惠州人,卷入了张昌和叶亚来的权力斗争之中并站在敌对的阵线上。叶亚来也卷入一场比华族间的权力斗争更复杂的战争,即雪兰莪内战()。这场内战是由于锡米征税权的利益问题导致马来皇族中的两个集团发生冲突。23初阶段的内战双方是拉惹玛蒂(RadaMadhi)和拉惹阿都拉(RajaAbdullah)。结果拉惹玛蒂打败后者,成为雪兰莪最有实权的人物。他以苏丹代表的身份于1869年6月正式册封叶亚来为甲必丹。在庄严盛大的授封仪式上,叶亚来人乡随俗,身穿马来皇族服装参加庆典。由此可知,叶亚来积极的融入当地社会和政治。 马来皇族间的斗争还没有结束。不到一年,拉惹玛蒂的势力消失。他被苏丹的女婿东姑古丁(TunkuKudin)所击败,还被赶出巴生。叶亚来逼于形势及本身利益,转而与东姑古丁结盟,直接卷入第二阶段的雪兰莪内战。拉惹玛蒂退出巴生后心有不甘,除了重新组织马来军队外,也拉拢叶亚来的仇家张昌集团,试图重振声势,伺机反攻。1870年至1872年间,两股敌对的华巫联军先后在瓜拉雪兰莪、、万挠、古毛和吉隆坡等地与东姑古丁展开争夺战。1872年8月,吉隆坡因为东姑古丁阵营内的马来军的倒戈而失守,叶亚来眼看大势已去只好撤退至巴生。经过几个月的重整军队,尤其是从中国募来一批新兵,再加上东姑古丁的马来军队和彭亨苏丹的援军,叶业来成功的于次年3月收复吉隆坡。而拉惹玛蒂集团的势力终于被肃清,雪兰莪内战方告结束。月间,东姑古丁特地从巴生前来吉隆坡,基于正统的观念重新委任叶亚来为吉隆坡华人甲必丹,授予叶亚来合法管辖吉隆坡的权力。从1873年至1880年间,叶亚来全力建设吉隆坡,从一个战乱的发展成为雪兰莪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奠定了叶亚来在吉隆坡发史上的地位。 叶亚来的成功,不纯粹是因为亲友的照顾和上司的厚爱,而是经过一番努力和奋斗,以血汗争取的结果。尤其是在雪兰莪内战中身历战场,并统领军队防守吉隆坡。即使是在1872年被迫撤离吉隆坡后也没有气馁,而是重振旗鼓,不久后成功地收复吉隆坡,足以表现出他的坚忍执着和自信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与马来族群建立了密切关系。他不只和东姑古丁结盟,而且也与彭亨苏丹拥有良好关系,使得后者答应叶亚来的请求,派援兵协助叶亚来收复吉隆坡。叶亚来的能力和人际关系都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 叶亚来不以平凡的移民劳工自安和自满,而勇敢的接受推举为华人甲必丹,后来还与一些马来领袖结盟,参与雪兰莪内战和吉隆坡的保卫战,充分表现出一个浪漫英雄的冒险本质。他最后成功打败对手,控制和管理吉隆坡,正是浪漫英雄得到最后胜利的合理结局。
从1873年至1880年间,叶亚来获充分经营吉隆坡。在这段时期叶亚来对吉隆坡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除了加强保卫吉隆坡,使局势安定外,他也积极建设饱受战争蹂躏的吉隆坡,包括发展基础建设如开辟道路和兴建房屋,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举办文教等。以下分三方面来叙述:
叶亚来制定一套有效的行政和司法政策管理吉隆坡。他做事果断,,重视治安。叶亚来组成一支强大的武装队伍,除了维护市内治安,也使附近巴生河的海盗不敢妄动,因此在他的治理下吉隆坡少有重大罪案发生。而且,叶亚来也扮演和协调各民族、各会党和各行业领袖的角色,使大家安于本分,在各自的习俗下活动,以及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经营生意。其管理模式富有“政简而和,不言而信,不化而行”的中国式管治。同时,叶亚来和苏丹、副王东姑古丁以及英籍驻官都保持良好的关系,使他管理吉隆坡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叶亚来在治理吉隆坡期间,显露其领导的才能,在其治理下的吉隆坡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另一方面,叶亚来不但善于团结华族,而且也善于团结友族,其一贯主张的华、巫合作,友好相处,为后世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叶亚来首先发展当时最有经济价值的锡矿业。他向政府和英商借贷开矿资金,并从马来亚各地,其中包括了芦骨和双溪乌绒,甚至是从中国引进劳工,使吉隆坡地区成为马来亚的锡矿中心之一。由于马来居民不善于开矿,叶亚来就鼓励他们在吉隆坡近郊种稻,并给予各方面的协助,其中包括提供他们资本和技术上的改良,以增加粮食生产。叶亚来也从中国运来菜种在本地种植,使本地增加了的品种。同时也鼓励其他农作物的种植,如甘蜜、木茨等。此外,叶亚来为了重建战乱破坏的吉隆坡,极力推动建筑业和公共建设,并开设砖窑,鼓励居民以砖瓦兴建。叶亚来所经营的业务,除了以上所述,尚包括牧牛场、养猪场,屠场、采石厂、码头、仓库等。另一方面,叶亚来也在中国招募大量的劳工来吉隆坡以进行开发。吉隆坡在二次争夺战后的重建都得力于叶亚来,他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吸引了华人继续留在吉隆坡,从而使得吉隆坡如般得以重生,并且更为兴旺,因此吉隆坡之繁荣多归功于叶亚来的大力发展与推动。
社会公益和文教方面
叶亚来深知当时非常缺乏,而居民们最迫切需要的是医疗照顾,其次是宗教上的精神寄托,以及子女的教育。于是他设立医院照顾病人,开办安老院收容贫苦无依的老人;他也捐出市中心地段,作为仙四师爷的庙址,把仙四奉祀为吉隆坡的保护神。仙四师爷是仙师爷和四师爷两位神灵的合称,仙师爷是指盛明利,而四师爷指的是叶亚四。二人对于叶亚来都有恩惠,盛明利曾是叶亚来的上司,对叶亚来非常器重并提拔他为副队长,叶亚来对盛氏有知遇之感。盛氏在一次土酋纠纷中被杀,叶亚来为感其恩德而立庙纪念之。叶亚四是叶亚来的盟友,叶亚来能继任为吉隆坡的第三任甲必丹也多亏叶亚四的谦让及推荐,后叶亚四遭敌对集团的杀害,叶亚来为其报仇外,也立庙纪念之。另外他也捐拨土地兴建拿督庙和惠州会馆等,使人们在精神上有宗教的寄托和凝聚惠州乡亲的力量。教育方面,叶亚来在家乡(中国)只读过两年的私垫,南宋创业后,不免对幼时失学有所感触,因此在重建吉隆坡时首先为吉隆坡创设第一间华文学堂。他于1884年创办华文学塾,礼聘前清举人叶树纲为授课老师。后来将学垫改为唐文义学,并增聘徐绍荪为教师,其教授的内容主要是、增广、、千字文之类的传统中国教育模式。在当时西方教育模式尚未大量引进亚洲时,这种传统的教育是必须的,以使居民子弟知书识礼,并达到传承文化的效果。叶亚来的创办中文学垫,可以说是开始在马来亚这块土地上洒下了中文教育的种子,为中文教育奠下了一些基础。另一方面,为了发展吉隆坡的商业和方便居民,叶亚来更耗巨资在吉隆坡建筑道路,以发展交通。在雪兰莪内战期间,在其手中筑成的道路计有巴刹街(JalanPasar)、老巴刹坊(OldMarketSquare)、安邦街(AmpangStreet),罗耶街(RodgerStreet)、蒙巴登街(MountbattenRoad)、谐街(HighStreet)、火治街(FochAvenue)、苏丹街(SultanStreet)、古路街(PuduStreet)、古路芭(PuduLand)、茨厂街(PetalingStreet)。随着叶亚来管理下的吉隆坡欣欣向荣,以及英国人逐渐将势力向马来半岛各州内地推进,英国人开始将参政司和有关部门从巴生迁到吉隆坡。1880年3月,吉隆坡取代巴生成为雪兰莪州首府和行政中心。这也意味着叶亚来不得不将吉隆坡的管理权转交给英国人。但对英国人而言,叶亚来仍然有他的影响力,也有利用价值。因此,叶亚来受邀为英殖民政府顾问,参与州内事务。而且,叶亚来继续被任命为华人甲必丹,但职权主要局限于处理吉隆坡华人社会内部的问题,例如调解帮派的纠纷,以及华人风俗习惯的事务。
回顾年之间,叶亚来苦心经营吉降坡,将一个战后的废墟发展成为一个政治和经济中心。叶亚来对吉隆坡的贡献是多方面的,除了法政外,对吉隆坡的经济、文教、公共建设等都有很大的建树。一个建都英雄的形象俨然被塑造形成。叶亚来奋斗的一生,充分表现了华族先辈刻苦耐劳、努力的精神,也发扬了华族祖先的不怕困难、勇于战斗的光荣传统。
叶亚来是一个悲剧的政治人物。 日叶亚来,病逝吉隆坡,享年48岁。吉隆坡政府部门为表哀悼,在叶亚来病故当天和出殡之日都停止办公。高级公务员全体参加殡仪行列,以示感激叶亚来对吉隆坡的贡献。当时在任的雪兰莪参政司罗杰(JohnPickersgillRodger)发表一篇悼文表达他对叶亚来的敬意和哀思,其中提到: 由于甲必丹叶亚来之离世,政府失去了一位最能干而又忠实的官员,对我个人而言,我失去了一位最诚服而敬重的。荣哀的葬礼和名人的悼词并不能为叶亚来的历史地位盖棺定论。后人对叶亚来有不同的看法和称呼,有尊称者如“民族英雄”,也有贬义者如“慈善的暴君”。即使是死后百年,叶亚来的地位仍然成为各方争论的焦点。1980年马来西亚政府的一名内阁部长拿督沙末(DatukSamadldris)撰文否认叶亚来在吉隆坡开发史上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与叶亚来同时代的一位马来贵族拉惹阿都拉(RajaAbdullahbinJaafar)。而华人学者则认为,即使拉惹阿都拉比叶亚来更早抵达吉隆坡,但真正开发和建设吉隆坡者,仍非叶亚来莫属。
绝大部分华人作者都将叶亚来视为人物。二十世纪初期以来许多中文著者将叶亚来塑造成近乎神话中的英雄。1927年的一篇传记将叶亚来描写成一个在战场上、商场上和市政上都能如愿以偿的人;1929年的一本著作中,作者温飞雄将叶亚来刻画为一位传统的英雄游侠,和具有群众的工人;五十年代初则有著作偏重叶亚来的英雄气质。由于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的政治和种族情势,华人需要证明他们对马来亚的效忠和贡献,叶亚来的开埠功迹便是最好的证据。因此,马来亚独立后的华文史书特别强调叶亚来对吉隆坡发展的贡献。在这些作
李业霖主编:《吉隆坡的足迹:甲必丹叶亚来的一生》(吉隆坡:华社研究中心,1997) 罗香林:(吉隆坡开辟者叶来传),《乙堂文存》卷2(香港:中国学社,1965)南洋客属总会编:《南洋客属总会卅五、六周年纪念刊》(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1967)刘崇汉编著:《吉隆坡甲必丹叶亚来》(吉隆坡:马来西亚中华大会堂总会,1998) 王植原:&叶德来传& (吉隆坡:艺华出版印刷有限公司,1958)黄存燊著(张清江译):&华人甲必丹& (新加坡:新加坡国家语文局,1965)柯学润(SharonA.Cartens)著,(陈俊华,李宝钻译):{从神话到历史:叶亚来和英勇的过去&,《海外华人研究》第2期(1992)12.柯学润:&十九世圮马来亚华人文化与政体&潘醒农编著:&东南亚地名街名录&,(新加坡:南岛出版社,1957增订版)陈予学:&民族英雄叶亚来&,《南洋文摘》第1集(1960)黄尧:《星马华人志》&星洲日报& ,日,题为(吉隆坡开埠史应否改写?)无名氏:《叶亚来传》,载柯学润著:(从神话到历史) 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上海:1929)许德发:&中国史与马来西亚史之间&,《南洋商报》,日。 《星洲日报》和《南洋商报》,日。
{{each(i, video) list}}
{{if list.length > 8}}
查看全部 ${list.length} 期节目
{{if _first}}
内容来源于
{{if list && list.lengt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元兑马来西亚林吉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