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站桩要领的要领

您所在的位置: >>
>> 第五章 补气最简单的方法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第四节 站桩补气法(1)
  还有一种简单的补气法――站桩。
  “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站桩是一种姿势,这种姿势能调动全身的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
  站桩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可能很多人会认为,你说的站桩不就是蹲马步嘛,谁不会啊,哪有这么神奇啊。蹲马步是站桩的一种,站桩还有很多种类。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站桩,“万动不如一静,万练不如一站”。
  人在年轻之时,一般下焦比较实,上焦比较虚,上焦是指心与肺,下焦是指肝与肾。上虚下实,元阳充足,头目清醒,人就充满了活力。这就像晴朗的天空一样,天上风轻云淡,地面绿树成荫。然而,到了老年,人会渐渐地变为下焦虚,上焦实。上虚下实,头轻脚重,人就会神清气爽;下虚上实,头重脚轻,人就会昏昏沉沉。所以,中医认为上虚下实是身体健康的标志,上实下虚则是病态的表现。
  人为什么会上实下虚呢?这是因为气的流动不通畅了,气都集中在了上部,不下降了,上面当然实了,下面当然虚了。天地是个大宇宙,人体是个小宇宙,人体的法则遵循天地的法则。天地之间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体之内也应该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人体之内上虚下实,天地之间也应该上虚下实。如果下面的地虚了,森林被乱砍滥伐,水土流失,那么,上面的天就变实了,沙尘暴会笼罩天空。
  那么如何来改善这一状况呢?国家的政策是植树造林,让下面先实起来,下面实了,上面自然就虚了。中医养生的道理也一样,要让上焦的心肺之气降下来,先要让下面的肝肾之气充实起来。方法之一就是站桩。站桩站桩,关键是一个桩字,桩就是要让身体的下半部分稳定下来,要有生根之感。你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头顶天,脚踏地,身体先有了根,体内的气才会自动地慢慢回归原位,该上升的上升,该下降的下降,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时间一长,身体就恢复到上虚下实的状态。这就好比一杯浑浊的水,你越搅动,它越浑浊,你让它静止不动,轻的东西就会往上浮,重的东西就会往下沉,不一会儿,你就能看见一杯清澈见底的水。
  站桩时曲肘抬臂、屈膝下蹲,其目的就是让身体重心下降,使下面充实,下面充实了,肾精就会充实,肾精充实了,宗气运行通畅,心肺之气下降,肝肾之气上升,这样一来,人就进入了上虚下实的状态,就能健康长寿。《黄帝内经》对站桩有具体的论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骨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
  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站桩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气充满以后,人就会身强力壮,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长期站桩,他们都享有高寿。而一些体弱多病之人,通过站桩,一样从中获益。站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加速新陈代谢,还可以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 
  我在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图17)。在练习站桩前,应排空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带松开,而且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习。
1.脚:两脚呈内“八字”形站立,两手抬至胸前,两脚站得不能太宽,脚跟比肩稍宽一些,脚尖和肩宽度差不多。
  2.头:头要正,百会上领,下颏微收。口微微闭,舌抵上腭,神情平静。目光平视,自然呼吸,全身放松。使周身上下气机平衡、和畅。
  3.手:手指自然舒张,中间仿佛有一个气球,两手要小心翼翼地捧着它、抱着它,两臂圆撑,和身体环抱成半圆形,手的位置开始时可以放低一点,以后再慢慢上升,但两手高不过肩,低不过脐。
  4.肩:肩部放松,不能绷紧,不能端肩膀。肩膀要很自然地耷拉着,往下松。这时锁骨、胸部有点沉,所以肩下松时还要往两侧外撑。有的人站桩时间一长就身上流汗,两手冰凉,原因就是肩肘没放松,气运行受阻。因此,在练习站桩前要把肩膀抖搂抖搂,放松地前后转一转。
  5.膝:膝盖微屈,膝盖不能过足尖,大腿根部空虚,呈似坐非坐状态。
  6.身体:上身挺直,不能塌腰翘臀。胸部微含,把背拉直。腹部放松微回收。会阴上提,尾闾下垂指向地面。会阴往上提,气就能往上升,配合着百会上领,这样上下气机连成了整体,气机平衡,内蕴充足,才能显现出“站如松”的挺拔英俊、内气浑厚的姿态。体内气机充足、通畅了,身形自己会往下矮。下矮时膝盖不能过脚尖,这样站桩既出功夫又长力气。但是一定要注意尾闾下垂,否则体内的气只上不下,气机上涌,失去平衡会导致血压升高。
定价:¥29.00 当当价:¥21.80
为这个书签标记颜色吧
小贴士:键盘左右键(← →)可以上下翻页,按回车(ENTER)可返回该作品目录。鼠标双击滚屏
数据载入中 ...
您可以复制下面的内容,通过MSN或者QQ发送给朋友。
一起来阅读《胖补气,瘦补血》吧!作者:胡维勤
书籍简介:在本书中,胡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述了一眼知健康的诀窍――胖则气虚,要补气;瘦则血虚,要补血。而胖瘦又有不同――人有四胖,气有四虚;人各有瘦,因各不同。大体如下――
胆小的胖子气虚;
怕冷的胖子阳虚;
肿眼泡的胖子有痰湿;
急躁易怒的胖子有湿热。
火大的瘦人阴虚;
长斑的瘦人血淤;
内向的瘦子气郁;
爱长疮的瘦人有湿热……
根据不同胖瘦的不同,保健的路子自然也不相同,胡教授针对不同的情况给出了不同的建议――胖人应该补气;瘦人应该补血。补气与补血者皆给出了简单、实用的方法。
当当网免费试读此书地址:/book_7915?ref=read-7-share站桩的基本要领_云游辟谷禅修-爱微帮
&& &&& 站桩的基本要领
动作要领  1、起式  身体正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这一点很重要,自己不易体会,要让别人看你是站得掌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允许有内外八字,全脚踏地,肩井与涌泉一线,站好了这一点,足心会有发热或发麻的感觉。双手自然下垂,双眼目视前方(可闭眼进入凝神)。  起式的目的,一是凝神,[从思想上做好练功的准备],二是体会气血的运行,从而进入持桩状态。  2、站桩  双手缓缓上提到胸前,双手外拉而抱圆,同时裹胯而曲膝.(双手的姿势可随意,主要是调节身体平衡用的,每个门派的手姿势都不同,道理都一样)。  要点如下:  一开始,因为要进入姿势矫正期,为了保持身体的可弓背,在后期,胯打开后需脊柱正直,是气机发动的关键,此点必须做到。头正,颏微内收。这是躯干的要点。  两手指尖相距一拳之远,指尖相对,掌心向内,十指自然分开,手掌与胸距约30公分。[双手放在肚脐以上肩部以下的部位,具体可视个人的情况而定]手略高于肘,肩井要松,这是内力导于稍节的通道。内抱外撑,站到一定程度,自可体会深切。还要做到肘横腕挺。这是上肢的要点。  初学者下肢不能做到完全放松可试试胯往外打开,脚尖向内倾一点,在外脚背形成支点。初期,膝盖可向前曲,后期要慢慢把重心放在胯部下面,最终使小腿与大腿成90度,大腿与上半身成90为最终形态(简单的说,就是像坐凳子上一样)。一开始姿势不可能做到,在长期修炼后才能做到,也就是说,一开始只是矫正骨骼的形态,使骨骼韧度提高,后期使上半身骨骼矫正,使从脚底下传上来的能量畅通无阻。  站桩时呼吸自然,身心放松[非常重要的一点,练功中要注意全身肌肉放松,心态平和,只有这样站得才会轻松。]  在站桩中要留意,如果觉得某一部分“走形”,用双手的去体会身体左右的偏差,用双手和身体的距离去体会前后的偏差,必须慢慢就矫正,不可操之过急,如果有人在旁边护法那再好不过了,就叫别人提醒,看是可以,但身体不能动,以免和之前的姿势有偏差,就尽量不要看。  3、收式  双手往边收好,双腿站直,可左脚向右收,可右脚向左收,收的时候比如左向右收,左脚就脚尖往右边摆90度,然后向右摆180度,着和样把脚合到右脚为止,可能会听到骨骼的声音,那是放松骨骼的一种方法。  练功意念  刚开始练功不必要求意念,功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有体会。初学桩功全身酸痛、疲劳,容易造成肌肉紧张,姿势变形,所以在练功中时刻注意姿势,要常留意放松全身肌肉。刚开始练功时可以考虑听听音乐,看看电视,以缓解练功带来的枯燥和烦躁。随着以后练功的深入,应该慢慢放弃听音乐看电视,专心练功。注意事项  1、不可以在电风扇下和空调房里练功,易感风寒。  2、功后最少半小时内不可以接触水(比如喝水、洗澡等等),也不可以大小便。所以最好是在功前喝水,大小便!  3、不可以酒后站桩,不可以房事后站桩。练功的人最好减少或者避免房事,功后想要有房事,间隔的时间越长越好,最好是4小时以后,否则容易短寿。  4、初习者应避免刮风、下雨、雷鸣时站桩。  5、有心脏病的人不可过度练习站桩,可尝试减少每次站桩的时间而增加站桩的次数来过渡,积少成多。  6、感觉到胸闷、头晕、身体疼痛者,应适度减少站桩时间或停止站桩,并寻找原因。原理作用  1、拉伸脊椎,练就龙骨。 -  从生理解剖图来看,人的脊椎呈“S”型弯曲,这是人类长期直立行走而形成的生理弯曲,若想回归祖先的力量、灵敏和速度,就要将之拉伸。站浑元桩时,两髋内收,臀部下坐,下颔微收,同时头顶似一线悬空,就可将脊柱拉伸。此时摸一下腰部脊椎,就会发现生理弯曲不见了。再摸一下颈椎,会有一根大筋挑起,此时的脊椎已成一条直线,我们称之为“龙骨”。 -  练就“龙骨”,可以增强脊椎的柔韧性,使得上身与下身不会因腰椎的生理缺陷而产生断层,从而使全身之力连为一体,局部发力即可引发全身之力,在武学中称之为“浑身无处不弹簧”。用劲时可连绵不绝,武学中称之为“浑元力”。  2、浑然一体,练就“六面浑元力”。 -  站浑元桩,并非是一站到底地站死桩,而应练就一身“六面浑元力”。当两臂呈椭圆抱球状时,肘部要有外扩之意,使得双臂之间如同有一气球向外撑的充实感,称之为左右横撑力;背有后靠之意,手臂有前伸之意,形成前后抵力,称之为前后抵靠力,颔微收,头略顶,两髋回收,臀部下坐,形成上下拉伸之势拉直脊椎,称之为上下拉伸力。身体处于这六面之力的作用下,血气运行的速度就会加快,自感浑身上下充实一体,收功后应神清气爽,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  需注意的是,六面浑元之力并非肌肉收缩之力使然,它是全身筋骨拉伸与血气运行结合自然产生之力,练习时全身应保持放松,不可有肌肉紧张感,用意不用力是诀窍。不过这松与不松,初学者最难把握,要勤加练习体悟之。  3、培元气,通经络,练就意气合一。 -  气的涵义颇广,概括言之,一谓物质,一谓功能。以自然而论,宇宙间的万物生长、发展与变化,都赖于气的运动。以人体而言,气既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功能表现。人体之气可分为“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先天之气”即元气,它生于先天精,藏于人体命门,是生长发育和各脏腑活动的启动因素。“后天之气”有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宗气是由自然界的大气和经脾胃消化水谷所得精气结合而成,具有推动心脏行血、肺脏敷布的作用;营气来源于水谷精微,行于脉中,具有营养周身,化生血液的作用;卫气来源于肾脏,布于体表,具有固阳于内,抵御卫外的作用;脏腑之气,禀赋于先天之气,又赖于后天水谷精微的营养而发挥各脏腑的自身功能。元气充沛,则后天之气得以资助,从而脏腑协调,身心健康。在练习浑元桩时,肾中之精即先天之精受到后天之精的荣养,元精益固,元气自充,从而起到培补元气的作用,这个过程也被称之为“炼精化气”。 -  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络脉的统称,它遍布人体全身,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浑元桩的练习可以调和人体经络的气血,起到通经活络的作用。当功夫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通过“心息相依,以意领气”的锻炼,随心所欲地“意到气到”某个部位或脏腑,从而练就“意气合一”。 -  4、拉筋伸骨,增加全身生理活动范围。 -  在技击中,若要动作到位,劲道顺畅,须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作基础,这样在做技术动作和发劲时才不会感到肌肉和韧带的阻碍。浑元桩独特的姿势使全身的肌筋都因骨骼的伸展而被拉伸,无形中锻炼了全身的柔韧性,增加了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在搏斗中常能在普通人的生理活动极限中发出力道反击对手。 -  5、上虚下实,稳固下盘。 -  浑元桩要求练习者上虚下实,即上元(肚脐以上)轻虚,下元充实。练功时姿势的重心要放在脐下,此时身体才能稳如泰山,舒适自然。气息要求气沉丹田,从而使下元真气得到充实。待日久功深,下盘会随元气充足而逐渐稳固,最终产生落地生根的功效。太极浑圆桩之歌 五千中华有宝藏,美名就是浑圆桩。独立守神是核心,抱圆守一要牢记。动作简便好易学,男女老少很相宜。麻冷热胀是正常,痛痒重僵君莫慌。循循渐进不着急,三年筑基出奇迹。百练不如一站妙,益寿延年功自高。中华国粹需弘扬,大道同归浑圆桩。
点击展开全文
《内经》曰:善养生者,应从静养、动形、固精、调气、食养、药饵六个方面入手。交流:素食、禅茶、云游、辟谷、禅修、公益等内容。宗旨:广交有识之士,共享微信资源!【辟谷养生指导师】中国专业人才职业考评 全国免费客服: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一种简单的补气法——站桩
& &“要把骨髓洗,先从站桩起”,站桩是一种姿势,这种姿势能调动全身的气机,促进气血的流通。站桩既能保养心神,又能锻炼形骸;既能健强脑力,又能增长体力。大家可别小瞧了这个站桩,“万动不如一静,万练不如一站”。千百年来的实践证明,站桩是补充元气最好的方法之一。元气充满以后,人就会身强力壮,具有抵抗一切疾病的能力。许多身体健康的人长期站桩,他们都享有高寿。而一些体弱多病之人,通过站桩,一样从中获益。站桩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阴阳相交,加速新陈代谢,还可以加强各脏器、器官以至细胞的功能,对许多慢性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血脂症、痛风等。这里给大家介绍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在练习站桩前,应排空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带松开,而且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习。 &站桩桩功是一门调身调息调心相结合的功法,好处很多,可以增强身体素质,锻炼心智,放松精神,调节身体的肌肉骨骼之间的力的平衡。要领:虚灵顶劲(下颌稍稍内收),沉肩垂肘,十趾抓地,腹式呼吸。站养生桩十要领&&&简单(只一个动作)、省时间(仅十分钟)、不占地、效果明显 站养生桩,不用费神寻经找穴,无需敲经打穴,不讲意守丹田,静静地一站、微晃,健康就随之而来。不但筋骨、气血、脏腑功能得到增强,连人的神意都能得到调养。不少练过养生桩的人,性格和气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遇事更加豁达从容,意志变得坚强而富有魄力。不仅能固护元气、祛除邪气,也能及时的排解郁闷之气,让癌细胞进攻无门,还对运动性疾病,如外伤和劳损有效。以腰肌劳损为例,腰肌劳损的病人腰部肌肉没有一个是松软的,站养生桩的放松作用、肌肉的张力性运动和使血液循环旺盛的机制都是治疗腰肌劳损的好方法。练站养生桩一周左右就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好处,感到轻松愉快,而且这种感觉是随着进程逐日增长的。&1、选场地、朝向、意念: 场地:选个充足阳光,流通空气的场地,有水有树之处更相宜(最忌讳的是迎风站立); 朝向:早上起来站养生桩朝东最好(可升发人的阳气),晚上则朝西最好(收敛,藏精气、养阴); 意念:自然呼吸,内外放松,松肩下垂,身躯挺拔,腰脊骨垂线成直;不思考,不费力,想天空虚阔,洗涤情缘和尘俗万虑。 2、两腿:两脚平铺于地,与肩同宽,全身很随意地放松; 腿稍弯曲:膝盖不超过足尖,可使膝盖不受太大的力,把体重放在前脚掌的三分之二处;腰略后突,胯微下坐,臀部慢慢地往后靠,如同坐一个高凳,似坐非坐,以保证小腹松园; 3、两脚: 脚心虚含:脚后跟始终要有点虚悬的意思,但不是真正离开地面(可想象足跟下各踩着一只蚂蚁,既不能把蚂蚁踩死,也不能让蚂蚁跑掉,体会那种细微的劲儿),虚悬的目的是为了把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三条阳经的经气调动起来。一个简单的足跟踩蚂蚁,可启动三条阳经上的养生大穴:足少阳胆经的阳陵泉,主一身之筋,该穴有强筋壮骨之功;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穴,可以祛湿升阳,对排除体内湿邪有奇效,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长寿穴),是全身性的强壮要穴。&十脚趾微抓地:站养生桩过程中,脚趾要有节奏地抓地,足心的涌泉穴也会随之一松一紧,气血在体内微微鼓荡,传导到掌心,连劳宫穴也调动了,既养心又养肾。同时活动脚趾可帮助脾胃减轻负担。可对经络产生松紧有致的刺激,随时随地有效健脾。坚持一段时间,脾胃功能会得到显著增强;(站养生桩的最大玄机:就是脚趾有节奏地抓地,使涌泉穴随之一松一紧,能够迅速使人体产生蚁行、麻胀热等得药之感)。&4、双手在胸前持抱球的姿势(就象一手抱一个蓝球),抱手时,手抱在胸前做一个深呼吸,用鼻把所吸满,口微张;初站养生桩时,如感觉有点累了,后可举高或举低一点,只要高不过眉、低不过脐就行;两手还可左右调整位置,只要左手不放到鼻子右边,右手不放到鼻子左边就可以。&手要求掌心内凹,十个手指张开后,里面的关节往里夹,外面的关节往外顶,虎口是圆撑的,腕关节不能僵死。 十个手指之间要如同夹一根香烟,不能让它掉下来。双手如同抱着蓝球。 5、两肩膀撑开,腋半虚(想象腋下夹着氢气球,用力轻了这个气球就飞出去了,用力紧了这个气球就爆了)。 6、眼睛似闭非闭,头呢,下颌稍微往回收一下,和脖子之间好像夹住一个乒乓球;同时,感觉头上面有根绳子吊着(身体很轻,神经系统得到了休息)。 7、身体微晃:姿势固定好了以后,可前后晃一下,幅度不要太大,全身放松,但松而不懈。3到5分钟时间,身体就会微微发暖,手也会发热发胀,里面有蚂蚁爬的那种感觉,即"蚁行感",说明体内气血的流动已经加快了(注:身体轻微摇摆晃动时,如不能很好控制,可将意念集中在尾椎骨上,慢慢用尾椎骨画一个小圆圈,带动身体微晃)。&养生桩看似静静站着,只有轻微晃动,实则全身的气血都在动,这是最具效率动,虽则不能全无杂念,但却能心生欢喜,精神愉悦,将养身和养心完美结合。 8、思维:站养生桩时,想象自己是在公园里散步,观赏着美丽景色,呼吸着新鲜空气,甚至嗅到松柏树散发出的阵阵香气,这时的思想和肌肉将自然地进入一种状态,正是养生桩所要求的放松状态。接下来,可以设想站立在齐胸深的温水中,身体随波晃动,在煦暖的阳光下,舒舒服服地站着。眼里看着外界秀丽的风景,心里想着舒畅美好的事情,然后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感受一下身体各部分是否放松了,有紧张感的部位,稍稍地调节一下。等身体放松下来时,用心感受身体与水波之间的阻力,感受阻力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调动了全身的皮肤毛孔,使它们也进行了互动。&9、时间的掌握:每天抽出十分钟来站养生桩,人人都可以获得一生的健康,免去求医问药之苦。一个月后如感觉很舒适,可延长到20分钟或半小时。时间以心脏的搏动及呼吸的次数不失常态为准、以次日清晨起床时,不感到疲劳为度,站养生桩后精力旺盛,是运动量恰到好处的标志。在锻炼的初期,看着电视也可以做,聊着天也可以做,每天下班回家后看着电视这么站半个小时,什么时间都不浪费。10、站养生桩时的注意事项: 1)站养生桩前,应排除大、小便,并把衣扣腰带松开。 2)站养生桩结束后,可拍打一下双肩,做一些柔和的伸展动作。 3)饭前、饭后一小时不宜练功。 4)站养生桩时要多想开心的事、高兴的事,如果一边站养生桩一边想心烦的事,站养生桩就不会起到好作用。站养生桩时精神集中,千万不要集中在紧张烦恼的事情上,而要集中在轻松愉快的事上,要集中在某一动作上,逐渐过渡到思想朦胧空洞,大脑细胞兴奋性进入抑制状态,代替了紧张烦恼。&5)站养生桩要全身放松:放松的最大秘密是肩部放松。无意识紧张犹如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无形之中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临床上经常见到的铁板肩(颈椎病),就是生活中无意识紧张日积月累的结果。&6)有的人站了几天之后,或发生肌肉震颤、疼、酸、麻、胀;肩、臂、腿、膝等处有酸痛疲劳的感觉;或出现发麻、发胀的感觉,身体出汗(说明运动量大了,应该适当控制)肌肉群轻微震颤等现象。继续站养生桩两三周后即获得改善,有的人经较长时间才见好转。(摘自武国忠:黄帝内经实用手册)& & & & & & & & & &学会呼吸能长寿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当前位置:
一个中医及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如果您也有相同爱好,欢迎和我一起交流!强烈推荐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微信添加:zhong1org),等你来哦~
欢迎提交您的建议:
*输入验证码:站桩要领22条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站桩要领22条
上传于||文档简介
&&站​桩​是​最​全​面​贯​彻​上​述​理​论​的​最​好​、​最​完​全​、​最​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
大小:33.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站桩的正确方法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