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过关一企业价值评估指导意见 0.55怎么算

&img src=&/50/v2-9e78a0d0d07f4ee36bde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50/v2-9e78a0d0d07f4ee36bde_r.jpg&&&p&&/p&&p&开题之前我先表态:图片来自网络,由于本人很多国内高校不大了解,分析难免有所偏颇,请别开喷,将就点。每年的各大高校的考研政策有所改变,可能2017年还接受大专生的,2018年就不接受了,深圳大学就是个例子。&/p&&p&很多师弟师妹可能在想:虽然我是大专生,但是我有一颗牛逼高校的心。好吧,985和211适合你们。满足你们的名校情节。哪个高校我知道的,就在后面括号里面评价一下,不知道的,就不评价。&/p&&p&&br&&/p&&img src=&/v2-546da5e8da5d0cf1d7e325a_b.jpg& data-rawwidth=&416& data-rawheight=&3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6&&&p&下面是各大适合大专生考研的高校名单:备注这是一些前辈整理出来的名单,来自全国各地的前辈,我在他们的基础上,挑出我知道的信息,添加上去,欢迎大家都分享一些大专生考上的高校,给后来人多一些参考。&/p&&p&&b&985电子科技大学&/b&(这个是985里面没有明确拒绝大专生的,没有加考两科的,还是985的,&b&就是它,是它,就是它&/b&,每年都有大专生考上的例子。不过每年都很火,你能想到的,全国的高手都能想到。竞争挺大的。)&/p&&p&&b&985华中科技大学(&/b&一个计算机的哥们考上,看了他的帖子热血沸腾)&/p&&p&&b&985重庆大学&/b&(这个近几年好火,圈子里面的人气很高,毕竟以前是有考上过的例子)&/p&&p&211郑州大学(园林景观)、西南民族大学(历史)、西南科技、重庆理工大学(机械)、&/p&&p&青岛大学、广东财经(经贸)、西南林业、安徽农业大学、昆明理工(建筑)、贵阳医学院(骨科)、海南医学院(心内)、长江大学(神外)、&/p&&p&华北理工大学(这是一个在校生@&a href=&/people/sunflowerchen& class=&internal&&猛虎与蔷薇&/a&的补充:我们学校的临床医学院是不招收专科起点的研究生考生的,其他学院不设限制。学校的医学是强势专业,全球排行前1%,有博士点。如果有志报考华北理工的同学可以先自考本科。我们学校最好的专业是预防医学和冶金工程。冶金不设限制,欢迎报考)&/p&&p&新疆医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p&&p&&b&211苏州大学&/b&(我知道这个学校是因为一个大专生师兄的计算机跨考成功经验,大家可以找找看)、&/p&&p&山东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p&&p&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这个我比较有发言权,太火了,很多自考生被刷掉)&/p&&p&南昌大学;云南大学;江西财经大学;&/p&&p&&b&首都师范大学&/b&(&i&2015年有前辈考上,说不歧视大专生,大家可以试试看&/i&)&/p&&p&新疆师范大学(&i&2015年有调剂过去,最后录取三个大专生的牛逼高校)&/i&&/p&&p&成都理工(信科);河海大学(机械);上海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材料);1上海海事大学;河北大学;&/p&&p&&b&985武汉大学(这个我怀疑态度,因为我知道的是有自考生考上,大专生就,,,你们最好看看招生简介)&/b&;&/p&&p&华中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湖南科技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西南石油大学(金属材料);南京农业大学(电气)&/p&&p&&b&2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b&(&i&我知道2012年一个师姐考上了,是英语专业的,不知道现在的招生方式变了没有)&/i&&/p&&p&南京工业 大学(可以看看,以前有前辈推荐)&/p&&p&西华师范和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 沈阳工业大学&/p&&p&江西财经大学&/p&&p&&b&211广西大学(有一个思政的师姐考上,这个学校在圈子里面很有名,值得一报,想考名校的的小伙伴可以看看)&/b&&/p&&p&好吧,先这样吧,排版有点乱大家将就点,加黑的是重点,大家可以参考,这些高校都是有大专生考上过的先例,但是不知道招生方式有没有改变。&/p&&p&还有很多本科院校文章中没有体现,希望大家分享补充。&/p&&p&&b&觉得对你有启发就点赞吧。&/b&&/p&&p&&b&未经本人许可,严禁转载!!!&/b&&/p&
开题之前我先表态:图片来自网络,由于本人很多国内高校不大了解,分析难免有所偏颇,请别开喷,将就点。每年的各大高校的考研政策有所改变,可能2017年还接受大专生的,2018年就不接受了,深圳大学就是个例子。很多师弟师妹可能在想:虽然我是大专生,但是…
&p&做成类似期权的产品就行了&/p&&p&花300元在我这里买一瓶特制的矿泉水,包含证书和验证密码涂层。3个月后,如果该矿泉水完好无损,并且证书验证密码涂层完好。可以回到我公司当场验证涂层密码,我公司以327元的价格回收矿泉水和证书。&/p&&p&矿泉水瓶身多打广告,证书上各种介绍,留白空位给招商信息。外包做成精美礼品盒。&/p&&p&这样流通3个月,创造的商业价值已经超过每瓶27元。同时又相当于一笔借贷融资。拟制期权的收入在这三个月内还可以进行投资增值。&/p&
做成类似期权的产品就行了花300元在我这里买一瓶特制的矿泉水,包含证书和验证密码涂层。3个月后,如果该矿泉水完好无损,并且证书验证密码涂层完好。可以回到我公司当场验证涂层密码,我公司以327元的价格回收矿泉水和证书。矿泉水瓶身多打广告,证书上各…
&p&一直都想把我和基友“鲸鱼”备考CPA的方法和感受分享整理出来,今天终于勤奋地出了一稿。&/p&&p&按照江湖惯例先报下我们两个人的考试信息,让大家对我们的分享有一点点小信心。&/p&&p&鲸鱼同学本科法律+会计双学位,2012年通过司法考试,成绩:427分(当年学院第一);2014年通过CPA专业阶段考试,平均分77分,其中会计85分;2015年通过CPA综合阶段考试,成绩87.5分。&/p&&p&本人本科化学+会计双学位,2014年通过CPA专业阶段考试,平均分74分,其中会计84分;2015年通过CPA综合阶段考试,成绩86.75分。&/p&&p&备考CPA考试的关键在于“投入时间”与“掌握有效的方法”。对此,我们二人把备考CPA的过程总结为以下三个阶段(以下阶段均针对单科而言),基本上每一科按以下三个大步骤走完一遍就差不多了:&/p&&p&1、【阶段一:初学】听录音+看讲义+做笔记;&/p&&p&2、【阶段二:内化】逐章复习讲义+做对应章节的轻一练习题+标注错题和经典题&/p&&p&3、【阶段三:巩固】复习错题和经典题+模拟测试&/p&&br&&p&=============================【阶段一:初学】==============================&/p&&p&听录音、看讲义、做笔记是复习CPA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将会严重影响到后面的复习效率和心态。所以在此郑重提醒大家,一定要多花时间和多花精力在这个阶段上,在听录音的过程中,勤动笔,将相关的要点标注在讲义上,力求把知识点都吃透、理解透,不要囫囵吞枣,不然之后做题的时候才发现某个知识点没理解又返回去听录音的话就很浪费时间了。另外,对于特别难的知识点,如果一开始没有理解也不要紧,先做标记,待之后再回头解决。&/p&&p&这个阶段我个人的做法是将讲义打印出来,然后把音频拷进MP3或者手机里,一边听音频一边看讲义。音频的话我一般都用会软件调成1.5-2.0的倍速。之所以不看视频,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子更能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强迫自己动笔在讲义上做笔记。&/p&&p&下面楼主对每一科应该怎么听录音、当时听了谁的录音等进行详细说明。&/p&&p&(1)会计&/p&&p&推荐课程:张志凤-基础班(简单配合郭建华的强化班)&/p&&p&推荐指数:五颗星&/p&&p&大家都知道,会计是CPA考试的重头戏,是整个CPA考试的灵魂。所以,再怎么强调他的重要性也不为过。我当时听的是张志凤老师的录音,感觉思路很清晰,所以强烈推荐给大家。但是,张志凤老师的不足在于总结性、对比性的知识点归纳不是特别充实,这一点中华的郭建华老师做得比较好,大家在听完张志凤的初级班后,有时间的话可以听下郭建华老师的强化班。&/p&&p&关于会计这门科目,经常听到很多兄弟姐妹反映,会计看到第二章就看不下去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非常理解大家的感受,因为在第二章就遇到会计领域三座大山之一的金融资产(其他两座分别为:长投与合并报表、所得税会计),确实非常令人奔溃。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如果实在在一开始看不动,可以先把第二章放一放,从第三章开始看。因为会计每一章的内容其实相对独立,即便不看第二章,后面的内容照样可以学习。因为一章的内容而影响整个大盘子的学习,实在是非常不划算。那第二章什么时候开始学呢?我认为大家可以把他跟长投、合并报表拎在一起学习。因为这三章的内容其实都是围绕股权投资(金融资产还有债权投资)展开的,根据母公司对子公司股份比例的不同,分别适用金融资产准则、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和合并报表准则。当大家把这几个内容放在一起看的时候,感受会特别明显。另外,个人感觉辅导机构在讲解会计三座大山的时候,没有讲的太透。其实这三座大山背后是有很多理论支撑的,当我们理解了背后的理论后,其实很多分录和金额的计算都是不用去死背公式的。但辅导机构则对这方面的理论涉及甚少,经常教我们去背某些分录和结果。之后,我们也会逐步分享我们对这几座大山的一些感想和认识。&/p&&p&(2)审计&/p&&p&推荐课程:刘圣妮-基础班&/p&&p&推荐指数:三颗星&/p&&p&之所以给刘姥姥打一颗星,不是因为她不用心,教的不好;相反,她非常用心,但个人感觉有点过了,很多知识点一直在耳边重复,再加上她的高音调,个人感觉有点难受。不过也确实感谢刘姥姥这么用心地讲解,如果大家不嫌费时间,还是可以听下刘姥姥的哈~其他的讲义没听过不敢乱推荐。&/p&&p&要学好审计,首先要知道审计这个职业是干嘛的。财务领域有两个针锋相对的职业:会计师和审计师。简单来说,会计师就是企业里做账的,他们用到的知识是会计,最终的工作成果是三份财务报表。这些报表给谁看呢?答案是企业的股东。但股东凭什么要相信会计师弄出来的东西呢?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机构去验证会计师出具的报表是否真实,是否可信。这个第三方机构的从业人员即审计师。他们用到的知识是审计+会计,最终的工作成果是审计报告。所以在审计这门课中,我们学习的基本内容就是,审计师拿到会计师给的财务报表,我要用什么手段去测试他的可信性呢?这些方法的总结即构成审计这个科目。审计这门课知识点的记忆量很大,很多琐碎,而且有点分散的知识点需要记忆、背诵(考试有简答题= =)。但审计有个主脉络,即:风险评估——风险应对——出具报告。在复习过程中抓住这条主线,我们就知道自己现在复习的内容的意义,进而加深对复习内容的理解。&/p&&p&除了主脉络,审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核心思想,就是“抓大放小”。我们说过,审计师的职责是测试报表的可信程度。但现在的企业业务非常多,如果审计师对每一笔业务都进行测试,那估计审计费用要飞到天上去。所以在这里会有一个临界点,审计师会测试临界点以上的交易,对临界点以下的交易一般就放掉了。以上是关于审计这门课的一些基本理论。具体到复习方法,我认为在听录音过程就要适当地对老师提到的简答题知识点进行背诵,争取把这些知识点内化为长期记忆。否则,在临考试才开始背的话,很容易忘掉,而且过程也相当痛苦。&/p&&p&(3)税法&/p&&p&推荐课程:叶青-基础班&强化班&/p&&p&推荐指数:五颗星&/p&&p&叶青老师的讲解非常透彻,个人认为只要把她讲义上的知识点吃透,不需要再看税法教材了。特别是很多兄弟姐妹担心税收优惠这块的内容很多,讲义会漏,所以又屁屁颠颠地拿起书本来背税收优惠。我觉得完全没必要。首先,税收优惠本身分值不高,如果真出现了老师讲义没有提到的内容,就放了吧,完全不影响大局;其次,税收优惠这么多,而且毫无逻辑,你确信你今天背了明天不会忘吗?我们要诚实面对自己,不要做这种无意义的时间浪费。另外,税法复习过程当中,我们也要主要问自己,这个税种的纳税人是谁,计税基础是什么,税率有哪几档等。每个税种看起来不同,但其实这些基本的框架是一样的,把握这些共性可以事半功倍。&/p&&p&(4)财务成本管理&/p&&p&老师:陈华亭(已逝)-基础班&/p&&p&推荐指数:五颗星&/p&&p&陈华亭老师已经不在了,但他的课确实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拿以前的录音来听。财管每年的变动不大(不是政策类型科目),所以用以前的录音的风险也不高。财管这门课其实包括两部分:财务管理和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大概占70%。这个科目的特点是计算量大,公式多,整体内容上偏金融,涉及到财务报表分析,现金流的折算,公司的估值等。而成本会计主要是站在管理的视角去应用会计知识。CPA的会计科目,实质上是财务会计,是对企业过去的经营活动的反映;而成本会计实质上是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对企业未来的经营行为作出预测。财管的复习更注重做题,在听录音阶段我们要着重理解老师的解题思路和一些小窍门,以求在考场上提高做题的速度。&/p&&p&(5)经济法&/p&&p&推荐课程:郭守杰-基础班&强化班&/p&&p&推荐指数:五颗星&/p&&p&郭守杰老师的经济法讲的真得很好,深入浅出,配合他讲义上的各种“图示”,基本上把每个知识点都讲透了。但是就此也想提请大家注意下,由于讲义上有许多精简的“图示”,大部分的文字阐述都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展现出来的,因此,建议大家在听录音刷讲义的过程中,勤动笔,将关键的讲解记录在“图示”旁边,这样子以后复习起来也方便些。个人觉得经济法除了背之外,许多知识点还是要多花时间进行理解,内化后背诵的成分会少很多。&/p&&p&另外,大家也可以多做下归纳性的总结,平时没事多看看,考前几天一定要多背,是的,就是不停地背,直到进入考场把经济法考完= =&/p&&p&(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p&&p&推荐课程:杭建平-基础班&/p&&p&推荐指数:两颗星&/p&&p&风险管理是一门玄学= =个人感觉老师的影响不是特别大,因为知识点本身不难理解。风险管理复习的关键是多看讲义,做题的帮助不是特别大,因为这个科目比较新,机构编的练习题的质量和难度跟考试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在复习这门功课的时候,我个人是用mind manager这个软件对每一章做了思维导图,之后复习的时候就用电脑看思维导图就可以了。&/p&&br&&p&=============================【阶段二:内化】==============================&/p&&p&毕竟CPA是以考试的形式考察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光看讲义和听录音是不够的,我们要通过题目去了解中注协喜欢考哪些知识点,怎么考。我个人的习惯是在阶段一进行完后(即顺着讲义听完整门科目的录音后),重新拿出讲义,一章章复习,每复习完一章,就对应做那一章的练习题。我个人只做了轻一的练习题,并且相信只要把轻一的题目都吃透基本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p&&p&当然,这个做法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而不同的科目对做题的要求也不一样。像会计、税法、财管和审计一定要多做题;而经济法和风险管理的话做题的必要性不是太大,如果时间不够的话,这两科可以不做题,抽点时间快速浏览下题目类型和答题思路就可以了。&/p&&p&=============================【阶段三:巩固】==============================&/p&&p&如果你只做题不复习的话,那纯粹是浪费时间。我的经验是,50%的知识点都是我在复习的过程中掌握的。所以如果你有一份资料,你时间很紧,无法判断是否使用的话,我建议你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这份资料我会看第二次吗?如果答案是不会的话,那你连第一次也不要看了。我们还是要诚实地面对自己,CPA复习过程中资料这么多,时间间隔那么长,如果我们只看一次,大部分知识点是记不住的。另外,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把握好进度。因为我们前面学的已经比较扎实了,我们复习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去提速,让知识点像放电影那样自己大脑里面过。对于错题和经典题,在这个阶段也一定要自己动笔再多做一次,不要仅停留在看答案的层次上。这点一定要注意!!!&/p&&p&考前的一个月到半个月,我会针对每门科目做一套真题,同时再辅助1-2套模拟题,如果时间不够的话,可以直接看模拟题的答案,看下有没有哪些知识点是自己遗漏的。&/p&&p&最后提一下,像税法、审计、战略和经济法这种背诵类较多的科目,“临阵磨枪”是最划算的事情,一定要在临考前一天或两天把重要的知识点过一次,这样做完后我保证你上场“如有神助”!&/p&&p&以上就是我们的复习方法。请大家轻拍=。=若觉得有帮助请给个赞哈哈~&/p&
一直都想把我和基友“鲸鱼”备考CPA的方法和感受分享整理出来,今天终于勤奋地出了一稿。按照江湖惯例先报下我们两个人的考试信息,让大家对我们的分享有一点点小信心。鲸鱼同学本科法律+会计双学位,2012年通过司法考试,成绩:427分(当年学院第一);201…
只要一提到注会,很多朋友都说注会好难,备考注会有多痛苦,向我询问备考事项。那我就借此机会,在这里发表一篇经验帖,以帮助我的朋友还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考生们。首先介绍下我的情况:我是2015年通过了综合阶段,专业阶段以1+2+3的速度通过,成绩一般,通过考试的时间也很一般,智商也一般。所以,这篇帖子主要是针对基础一般智力一般希望在2-4年通过CPA的注会考生准备。我们不求一次拿下六门,只是希望能在2-4年内考完就好。请各位准备好,以下是我认真总结的备考经验,篇幅很长,但是值得您一读,很可能对你有所帮助,少走弯路,节省宝贵的备考时间和精力。&br&&br&关于注会专业阶段&br&&br&一、报考策略&br&&br&注会专业阶段有六门课程:会计、税法、审计、财管、战略、经济法。我是三年完成考试的。第一年没有认真准备,只过了一门税法,第二年考过了会计和财管,第三年考过了审计、战略和经济法。这样1+2+3考试的人的确不多。&br&&br&下面我来给大家做个普遍大家报考的策略规划:一般是2+2+2通过,好一些的是2+3+1或者是3+3都不一定。报考的时候,最好报三门,因为一般人考试精力保两门是可以的,如果精力加上运气再好些,3门也不为过。&br&&br&这六门课分类两类:&br&&br&题海战术类:税法+会计+财务管理。(题海战术最强的是会计)&br&&br&理解背诵类:审计、经济法、战略(战略和经济法需要背诵、背诵再背诵)&br&&br&所以:如果大家觉得两门是自己最大限度的话,可以分别选择一门题海战术类+一门理解背诵类。但是这样的话,有可能会三年考不完,总有马失前蹄的时候啊。&br&&br&大部分人都是在三年或四年考完的,如果大家觉得要保险一些,还是报3门比较好,毕竟保险一些,到时候放弃一门也行。&br&&br&关于报考策略,要注意:题海战术与理解背诵相结合,审计不早于会计(除非你是在做审计,否则理解起来有难度),报考三门最好,精力不够可适度放弃一门。但是一定要去考。在所有科目中,我认为最难的是会计。 会计这门课程涉及的范围广而深,难度远远超过初中级职称考试。平均用时是其他科目的两倍之多。财务管理计算比较多,大家可以跟一些需要背诵的东西放在一起(比如经济法和战略),不建议税法和财务管理一起考,因为都是计算,大家做多了会很累。3门报考策略参考如下:税法+会计+审计,审计+会计+经济法,战略+财管+经济法&br&&br&二、参考资料&br&&br&教材,东奥轻松过关二,三年内真题,东奥最后六套题,双网校视频课件。&br&&br&以上推荐指数都在五颗星,真的没有一个是没用的,刚好配备复习的几轮进程。每年我都在用东奥的书(相比较中华而言,字大啊),一般都会选择轻松过关二系列(因为相比轻松过关一,题少啊)。&br&&br&轻松过关2的习题要尽可能都做,课后的强化必须都做(一般都是历年真题改编而来)。最后都会买上真题和最后六套题进行模拟。&br&&br&视频课件:每年考试的视频都是中华+东奥(两者相互补充),课本当然需要了,一般情况下课本我都是在第一遍看书的时候过上一遍基础班。对我来说,会计和经济法我比较依赖视频。&br&&br&①会计难度较大,中华的郭建华老师和东奥的张志凤老师的课程我都看过。张志凤老师讲的比较基础和透彻,推荐基础班。而郭建华老师讲的更应试一些,推荐强化班的课程。&br&&br&②经济法是因为比较枯燥,所以需要个老师来聊聊,听郭守杰老师一个人的就可以。我就是看书看不下去,听了郭守杰老师的基础班就行了。&br&&br&③审计说实话没有怎么听课件,如果真的需要推荐的话,那就杨闻萍老师的吧。相比较而言,不容易打瞌睡。&br&&br&④财务管理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我选择了陈华亭老师的课。他真是个好玩儿的老师,只是很可惜,他过世了。真的很感谢他。他课程里一些记忆的方法不错,很是推荐。鉴于财管改动较少,如果可能,还是可以找到他的课程的,建议听他的以前课程。&br&&br&⑤税法,推荐中华的叶青老师,她总结的很好,如果没有时间,可以看她的讲义,还是很有用的。&br&&br&⑥战略管理,我推荐杭建平老师。虽然这个老师比较啰嗦,真的是很啰嗦啊,但是他的课还是很不错的。如果有时间推荐基础班,可以在公交地铁听都没事儿,就当听小说了。战略一定要理解之后再背诵。如果时间紧迫,就听强化班的吧。&br&&br&三、各科目复习策略&br&&br&(一)税法&br&&br&这门课大部分都是简单的计算,难点在于知识点小而多,最易记混和马虎出错。建议结合叶青老师的课件+东奥轻松过关2进行复习。可以一章一章地来,听完课件做完课件的题,再做东奥。这样是一次过。&br&&br&如果有时间进行两轮复习,就课本+叶青老师课件,听完之后,再做东奥轻松过关2巩固。&br&&br&最后,强烈建议大家做做之前的真题和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br&&br&(二)会计&br&&br&我认为会计是注会考试当中最为难的科目。其中难度最大的章节应该是企业合并、合并财务报表、长期股权投资、收入及金融资产。这几章也是最为出题的重点章节。&br&&br&这里不建议一轮看完,因为如果你课件+轻松过关2,进度会很慢很慢的,而且很难,遇到很多难题会强烈打击自信心。还是建议先过一遍,最起码自己有个底气了再慢慢做。&br&&br&第一轮:视频课件+官方教材。要非常注意课件里的例题。一定要自己做一遍,不要只是听懂了就行。不管是张志凤老师还是郭建华老师的课程,选择一个为主去听吧。而且基础班和强化班选择一个,要不就浪费时间了。&br&&br&第二轮:东奥轻松过关2+真题。因为有了第一遍,所以可以做做真题试试感觉。没关系,不会也没有关系。还有第二遍。如果有疑问,可以看看之前的视频课件。&br&&br&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做做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br&&br&(三)财务管理&br&&br&这门课可以说是计算量最大的一门。在这里强调一点,计算机考试录入公式的时候比较耗费时间,大家要提前联系一下。网上有很多简便的快捷输入方法,一定要记住。我找到一篇可以借鉴一下&a href=&///?target=http%3A///bbs/forum-2-5/topic-2591195.htm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bbs/foru&/span&&span class=&invisible&&m-2-5/topic-2591195.htm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这门课可以一轮过,轻松过关2+视频课件。一章一章地过,一章一章地做题。如果觉得这样速度慢,可以第一遍把轻松过关2的选择题做了,第二遍再把后面的大题给做了。这里还是要注意课件和课本的例题,一定要做。&br&&br&财管跟其他科不一样,公式多。建议大家自己准备个小本本,把一些认为难背的公式给记下来,多看多用就记住了。&br&&br&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做做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br&&br&(四)审计&br&&br&审计这门课程重在理解,需要记忆的东西也不少,并不需要一字不落地背下来,记住大概的几点重要内容就行。有审计经验的朋友多看看书,做做案例就好。没有审计经验的朋友还是老老实实听听课件看看书吧。建议把轻松过关二的例题和课后题都做一下。&br&&br&最后,还是强烈建议大家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总结出来自己的薄弱之处及容易粗心大意的地方。这点非常重要。&br&&br&(五)经济法&br&&br&经济法大家很多人也都说需要背诵的东西很多,其实不然,理解了,多看几遍,大概的意思记住,关键的点记住,就能回答得不错。不过,证券里的一些条例是需要死记硬背的。我认为比较难以记忆的就是公司法和证券法。它们很多都是政府为了规避一些风险规定的数字。比如创业板上市的条件,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等等。像合同法、民法、破产法等这些法律还是挺容易理解的,比如买卖不破租赁条款等。从我们正常人类生活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br&&br&经济法的准备也可以一轮过,视频课件+轻松过关2,难度不大,只要坚持第一遍,之后做些真题和模拟题,巩固一下,就知道大概考点在哪儿,如何应答。最后重点记忆一些容易考和容易忘记的知识点就可以。&br&&br&(六)战略与风险管理&br&&br&很多人说这个科目比较简单。可是我并没有这么认为,战略这本书很薄,不错。里面的内容要说多也不多。但是考题一般出得比较难,需要结合案例,给出一些措施。这种问题,需要对课本知识相当了解,并且结合案例,才能拿到高分。战略是比经济法背诵难度要高,死记硬背程度要高的科目。如果能理解当然理解是最好,死记硬背也可以勉强过的科目。&br&&br&建议有时间听听杭建平老师的基础班,可以在公交或者地铁上听。时间少了呢,就听听强化班吧。最起码老师能指出来那些知识点可能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考。战略这门科目题海战术是行不通的。所以还是围绕课本和真题吧。模拟题做一些就可以,查漏补缺嘛。&br&&br&四、关于时间分配问题&br&&br&关于时间分配这个跟每个人的可利用时间以及个人习惯还有效率非常有关系。我是一个很普通的考生,不愿拉长线,更不愿临阵磨枪的人。所以,我一般是在考试前三到四个月左右开始看的。因为每年都是报考的三门。提前准备当然是好的,但是也希望大家前期掌握好节奏,不要太过紧张和慌忙。备考注会是个很消耗精力的事情。前期可以慢些踏实些,中期距离考试2-3个月的时间一定要进入状态,有所计划地准备。最后一个月是巩固的时候。&br&&br&另外,时间分配上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根据我个人经验)&br&&br&最后,再强调一次,考试前一定要做一次上机模拟考试,中注协每年都会开放模拟系统。一定要全套做完,可以看看自己在上机方面有哪些问题,便于考试安排好时间。&br&&br&关于突击考试,临阵抱佛脚的同学们,虽然我不推荐,在这里我也给大家提个建议。第一,看看中华或东奥的辅导书前面几页的考情分析,显示那些章节是重点章节。然后,看每一章前面的考情分析,最近几年那些考点都是以选择题还是综合题形式出现的,分值有多高。自己标注在官方教材的目录上(刚才说过了,教材一定要有)第二,就是重点突破了,看书做题还是看视频在你自己了。第三,最后还是做模拟。这里不再重复。上述办法大家在正常的复习过程也可以使用,更加有方向的努力嘛。&br&&br&还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虽于考试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对于知识库的建立是很有帮助的,就是知识框架的建立。应该是东奥的书,不记得是轻松过关几,在每一章的背后都会有这一章的思维导图总结。这个总结具有比较高的借鉴意义,当然你可以自己绘制。在第二轮的复习中,更加推荐最后六套题(这书要尽早买)里赠送的思维导图,可以让你对整个知识框架体系都有所把握。这就是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精髓所在。&br&&br&以上就是专业阶段给大家的建议,过来人的经验只是大家的一个参考,可能让大家能更快地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利地通过考试。希望以上对您有所帮助。&br&&br&关于注会综合阶段&br&&br&首先恭喜大家能够进入到综合阶段的考试,想必大家一定在专业阶段有所进步和成长。&br&&br&综合阶段考试与专业阶段最大的不同在于,融合度更高。这个阶段主要是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保持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与职业道德,有效地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考试的题目类型都是综合题。专业阶段通过了的同学肯定都有了自己的复习方法,但是综合阶段由于其特殊性,不能完全沿用之前的学习方法。六门课两张卷子,那么多知识点,不能做到事无巨细。所以,要有重点的突破。理解背诵和做题辅助,是攻克综合的方式。&br&&br&在这个阶段,我没有选择听课。因为信息量太大,根本无法去一个一个听。这个阶段关键在于自主学习。&br&&br&我的方法是:&br&&br&第一遍按照东奥的轻松过关1先过一遍知识点。(这里选用轻松过关1是因为1里知识点更加详细,我没有买课本)这里比专业阶段更加强调框架的概念。专业阶段的思维导图在这里也非常适用。不过请注意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侧重点不一样,所以要重新设定重点。&br&&br&第二遍强烈推荐两本书,第一本中注协编制的历年试题汇编。第二本是北注协出的辅导教材,这个可以在“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培训网”的官方网站购买。选择网上购书即可,价格真真是不便宜,也不打折,但是物有所值。在看这两本书的时候,除了注意考试的知识点外,还要关注它的答题方法。在主观题的考试中,答题方法尤为重要,请大家花时间好好研究。最后临考前,做套模拟题就好了。综合阶段的模拟题不用做太多,用处不大。关键在于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背诵。&br&&br&以上就是我注会备考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您考试顺利。&br&&br&码了这么多字,好辛苦,留下个赞 再走吧^_^
只要一提到注会,很多朋友都说注会好难,备考注会有多痛苦,向我询问备考事项。那我就借此机会,在这里发表一篇经验帖,以帮助我的朋友还有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考生们。首先介绍下我的情况:我是2015年通过了综合阶段,专业阶段以1+2+3的速度通过,成绩一般…
&p&&b&建筑学专科生,毕业后在上海某资产管理公司做过一年电话销售。凭着一腔热血和不甘平庸的执念,五个月通过了cpa会计、财管、税法三门科目,并成功入职立信北京央企事业总部。&/b&&br&&/p&&p&&b&以下是大家关注的主要问题:&/b&&/p&&p&&b&1.六门科目究竟要报哪几门?如何搭配学习?&br&2.各科目几位名师的选择,各位老师的讲课风格简介及推荐。&br&3.讲义、教材、经典题解、课件的&/b&&b&详尽用法。&br&4.笔记该怎么做才能保证概括性和可查性?&br&5.总复习阶段你确定要用题海战术?&br&6.已经多少次下定决心考cpa又半途而废了?跟不屈不挠的人在一起,坚持到底的可能性大一些。&/b&&/p&&p&前言:本次课程的素材我请教过很多人,包括我事务所的前辈,还有网上的一些已经通过CPA的高人。今天我给大家所讲的东西融合了以上所有人的论述和经验。 &br&&/p&&br&&br&&br&&p&==================================================================&/p&&p&正文:&/p&&h2&1.六门科目究竟要报哪几门?如何搭配学习?&/h2&&img src=&/v2-c83afe296d513c1ce657e_b.png& data-rawwidth=&716& data-rawheight=&4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6& data-original=&/v2-c83afe296d513c1ce657e_r.png&&&img src=&/v2-f88d930a1f979d8c53386_b.png& data-rawwidth=&962& data-rawheight=&4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2& data-original=&/v2-f88d930a1f979d8c53386_r.png&&&p&上面是会计的知识点与其它科目的重合处,我以这些科目重合点的重要性程度高低把各自的圆圈设成了不同的大小。大家也可以在第二幅图里找到其中具体的关联点是哪一块。我没有在图里放上战略和经济法,也就是说经济法和战略跟会计没有任何知识点交集,大家在备考的时可以选择这四门搭配。同时请注意,图中位于中心的那个圆圈,在我认为它是一个基础的知识知识体系,围着它的都是衍生知识体系。我这么放是有一定逻辑性的,站在中心去学边缘的话很容易,但是站在边缘去学中心的会比较麻烦。因此我在以会计为中心的结构图里会放入审计,但在以审计为中心的时候我就不会放会计了,因为我觉得会计学是审计学基础。&/p&&p&比如会计和审计,我个人认为,会计的知识是审计知识的一个基础,&b&如果你不懂会计知识,你在学习审计时遇到的阻碍会越会越来越大,且越往后越发不可收拾。&/b&因为大家在学习审计底稿等具体测试流程或各类循环测试时依靠的全是会计学知识。&/p&&p&大家知道财管里面有非常多的公式,所有人都说公式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可如果你没有会计的知识打底就去理解财管那些公式无异于空中楼阁、瞎子摸象,即便是领会了公式的算法,但对于公式的指标和其中的因子却没有一点概念。&br&&/p&&p&最后一个关联点是会计与税法的,其实我认为学习税法所需的会计知识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你没有会计知识,直接去备考税法,对于学习税法是没有任何障碍的,或者说它的障碍没有像审计和财管那么严重,一点会计知识也没用就去学审计和财管那是瞎子摸象,但是学习税法,顶多也就是在企业所得税中应纳税所得额那块会有一些障碍,但那个障碍相对于全局来说算不上特别大。&/p&&p&如果你今年要备考审计和财管的话,我推荐大家一定要报下会计,你要先拿下会计再去学财管或审计。&/p&&img src=&/v2-5cb48fdf7ba602cde32410_b.png& data-rawwidth=&824&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4& data-original=&/v2-5cb48fdf7ba602cde32410_r.png&&&img src=&/v2-bbe80cb8bc4e3b91b3dec61_b.png& data-rawwidth=&973&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73& data-original=&/v2-bbe80cb8bc4e3b91b3dec61_r.png&&&p&审计的关联科目一共有两个,战略和经济法。审计和战略的那个对应点,在我看来没有主次之分,先学审计或者先学战略对于这些知识点连接性知识点的理解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经济法与审计的关联点也一样,没影响。&/p&&img src=&/v2-fe9a249d2b1dd01df96de3e8f44f0d99_b.png& data-rawwidth=&770&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0& data-original=&/v2-fe9a249d2b1dd01df96de3e8f44f0d99_r.png&&&img src=&/v2-fd0bb8bb3c1ade988e474d4_b.png& data-rawwidth=&969&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9& data-original=&/v2-fd0bb8bb3c1ade988e474d4_r.png&&&p&财管和战略的知识点主要是在第三章企业战略那块有一个财务战略,财务战略当中有涉及到资本成本的一个概念,资本成本大家知道是财管第五章的概念,当然也是比较难的一章。所以如果说大家在学习战略的时候尽可能还是先把财管的资本成本那章学会,再去学战略,这样会事半功倍。&br&&/p&&p&&b&以上并没有以战略、经济法和税法为中心的结构图,这三科的知识点相对独立&/b&,或者说它们与其它章的关联项上并没有什么考点。大家在报考的时候看时间充裕可以选择补报其中一门上去。&/p&&br&&br&&br&&br&&br&&br&&br&&br&&h2&&b&每门科目大概要需要多长时间来准备?&/b&&/h2&&p&以我完全零基础的经验来讲,会计是最耗时的,大概需要500个小时;下来是审计450个小时;接着是财管需要400个小时;再来是税法要350个小时;战略大概要250个小时;而经济法需要200个小时。&/p&&p&以上所述的备考时间全都是针对零基础的同学的,这时间包含了你第一轮、第二轮、直至模考轮所需时间加在一起的总和。&/p&&p&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次通过6门的大神对于所需多少时间论述,它的说法是除了经济法250个小时外每门科目都需要300个小时。但是我正儿八经去学习后发现300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我是零基础嘛。所以我认为按照零基础的参照系来讲500个小时是学习会计的最短时间了,因为你一开始可能连借贷都不是很熟悉,看见一些复杂的分录根本是活见鬼。&/p&&br&&br&&br&&br&&br&&h2&&b&各科目的特点及所需学习能力:&/b&&/h2&&p&从各科目所需的学习能力分类上来讲,我认为&b&会计需要的首先是抽象思维能力、数理运算能力,最后才是概念的记忆能力。&/b&会计学所需的能力是非常综合的,也就是说偏文科思维的同学和偏理科思维的同学对于学会计来讲是都有优势的。&/p&&p&审计学是一门实务学科,也就是说审计教材中的一字一句讲的都是你在事务所需要做的工作内容,在处理企业年审年报和一些项目决算的现实问题。审计教材编写的非常晦涩,尤其在涉及一些行业术语的时候,没有事务所工作经验的朋友学起来会非常吃力。&b&个人认为学习审计需要的能力,首先是准则的记忆能力,其次才是实务操作能力,对于没有实物操作的能力小伙伴,最好有丰富的想象力。&/b&&/p&&p&下面谈财管,很多人说财管是数学、更偏向于数理性思维,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运用数理思维的学科很重要的一个维度是涉及到的数学工具有多少,大家可以在网上找一下财管的公式,一共两百来个,里面超过二次运算的公式几乎没有,我印象里面大概在十个以内,开根号的公式也在五个以内,可以说财管不是特别依赖数学工具的学科。&b&财管还是要以概念理解为主,而这些概念又是以会计知识为基础的。&/b&&/p&&p&&b&税法我个人认为是最考验记忆力的学科&/b&,因为里面的苛捐杂税特别之多,各类税收又有相应的税收优惠,每条税收优惠还有具体指标让你去记,漏掉其中任何一环都能让你前功尽弃。比如说企业所得税里面大概有几十条税收优惠,假如你考场上忘了某一条,即便其他计算过程无懈可击这道题也得砸了。老师经常说税法的题“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原因就出在这。所以说税法非常考验记忆力,对于计算能力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p&&p&战略的知识体系是从MBA直接引过来的,很多人觉得战略讲的那些矩阵、案例都是些不接地气假大空的玩意,从而一开始就丧失了学习兴趣。当然我不这么认为,我之前对一些企业史和商业领袖的传记都有挺浓厚的兴趣,从他们的每一宗案例里都能体会到企业在日常运转、甚至生死存亡之际所面对的各种选择:是刮骨疗毒还是委曲求全,是保留短期利益还是维护企业声誉。面对险象环生的市场环境,企业家们每一次抉择的精彩程度在我看来都不输于好莱坞大片。假如你完全站在企业立场上,那学习企业战略的过程就像是开船渡海,面对惊涛骇浪,体验波澜壮阔的快感。&b&有商科背景或是熟悉企业传记的同学对这门科目一定会有非常浓厚的兴趣,通过它不是很难。&/b&&/p&&p&经济法是典型的一个法律学科,体系是非常散,没有类似会计、财管的框架性结构,有过司法考试或法学背景的同学学起来应该会得心应手。&b&基本都是法条,全靠记忆。&/b&&/p&&br&&br&&br&&br&&br&&br&&br&&br&&br&&h2&2.各科目几位名师的选择,各位老师的讲课风格简介及推荐。&/h2&&p&下面我为大家推荐各门科目的优秀名师:&/p&&p&先说会计,会计我只推荐中华的郭建华老师,不推荐东奥的张志凤老师。恕我直言,我认为抑扬顿挫是种基本的表达能力,而视频课件中对肢体语言也是有非常重要的要求的,显然张志凤老师在以上两点都不合格。另外张在讲课时的停顿是非常频繁的,这一点非常像我们的前总理温家宝,虽然这样能显得很沉稳很谨慎,但在听课者的角度上讲你会感觉到很磕巴。郭建华老师主要的问题是发音比较尖锐,讲的例题要比原题难许多,这个是被大家吐槽最多的两点,但我认为在强大的气场和严密的逻辑脉络面前,上述两条显得微不足道,郭老师的课听久了会很过瘾。&/p&&p&审计我推荐中华的杨闻萍老师和东奥的刘圣妮老师。杨闻萍身上有那种传统的知识分子气质,谈吐特别流利,口齿也很清晰;刘圣妮的口音不是特别标准,但是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都很得当。非要二选一的话,我选择东奥的刘圣妮,因为她讲的细细致入微而且功力非常深厚。有些小伙伴还提到金鑫松老师,我个人认为金老师和财管的陈胜老师风格特别像,都属于那种口齿清晰逻辑缜密的类型,但是缺点也特别一致,也就是火候不够。大家都是来备考的,不是来听脱口秀的,口音其实是非常次要的表象。一个人讲师的价值在于他的专业积累和授业效率,绝不在于口音、长相、体型这些低层次的表象上。&/p&&p&财管我还是推荐陈华亭老师,陈老师的课太经典,功力太深厚了,我在前一篇答案里写这个写的特别清楚,就不再复述了。由于今年教材的变动,我知道大家心里面肯定是有点慌的,觉得隔了两年了再去学财管如果还要听陈老师课件会不会产生什么错误。请大家放心,一定要放心。上一篇答案写的很明白,每年的变动都会写入经典题解中,而且这个变动细致到每个公式。到时候你就是以陈老师的那个课件为主,然后辅以另外一个老师今年的课程,这样听起来既能高效消化掉主要考点,也能保全今年变动的考点。陈老师的口音比较重,建议加速到两倍速度来听,听之前一定要默哀三分钟,老先生在天上也会保佑你。至于那些因为口音问题指摘成老师教学能力差的家伙,没考上活该。个人建议辅以中华贾国军老师的来听,他是位喜爱国学文化的经济学博士,言谈举止间有种风轻云淡、高山流水的飘逸感,风格和这门以数理运算为主的学科相得益彰。&/p&&p&税法我推荐东奥的刘颖老师,语速非常快,预扬顿挫的时机拿捏的也非常合适,在这门学科学科上听它的课件不会显得烦闷。但你要是听中华叶青老师的课程可能就比较累了,叶青老师和审计的杨闻萍老师在气质上是很一致的,都是那种老派的知识分子。但是你以他们的风格去听这门死板的学科的话,时间长了会觉非常痛苦(反正我是这么觉得)。&/p&&p&经济法独推中华的郭守杰郭帅,沉稳大气还特别幽默,不推荐苏苏老师。我觉得苏苏老师什么都好,就是教学功力和幽默感上都差了郭帅一个台阶。&/p&&p&至于战略,只能推荐杭健平了,没有其它候选者。杭建平老师谈吐流利,逻辑清晰,只不过脸上有一颗帅哥痣,可能需要大家脑补一个马赛克(对杭哥绝无恶意~~真的~~)。&/p&&p&&b&好,下面干货来了。&/b&&b&以下345节我讲的都是如何去备考备考的,我把所有细节都按照手把手的程度描述一遍,让大家一听就知道后面学习时该具体怎么做。&/b&&br&&/p&&br&&br&&br&&br&&br&&br&&h2&3.讲义、教材、经典题解、课件的详尽用法。&/h2&&p&首先推荐大家的是四轮学习法,请大家看图。&/p&&img src=&/v2-6b20bb5f46a2bf27a4b50de_b.png& data-rawwidth=&1226&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26& data-original=&/v2-6b20bb5f46a2bf27a4b50de_r.png&&&img src=&/v2-ce69b7dfd265ed4b5d02_b.png& data-rawwidth=&1265&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5& data-original=&/v2-ce69b7dfd265ed4b5d02_r.png&&&p&第一轮是预习阶段,很多考生都会犯一个通病就是不做预习,一上来就直接听基础班。但是听基础班的时候因为你没有概念嘛,你不知道哪些是大章哪些是小章,对于全局没有一个把握,这个时候你会出现很很大的一个问题:&b&你分不清哪些是重要考点&/b&。&img src=&/v2-49b9ed334c0c36cd08f89_b.pn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49b9ed334c0c36cd08f89_r.png&&&/p&&p&&b&未曾预习的同学在第一遍学习的时候总是把所有考点全部仔仔细细一个字落的拿下,但是到了第二轮你环顾整本书的时候会发现很多不重要的知识点被你占用了太多的功夫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b&&/p&&p&所以我个人的建议就是在系统地学习之前一定要加上个预习阶段,预习阶段的时间大概保证在1到3天之间。像会计、审计这样的学科控制在三天以内,经济法、战略这样次要的学科控制在一天以内。你当时会用到的材料是课件的预习班、教材和经典题解里的知识点讲解,将全篇内容快速的浏览一番,千万不要去查某些陌生术语,也别细看具体的概念,对所有章节有一个笼统的概括即可。&/p&&br&&img src=&/v2-2aec5f496b09dd87ca6f7c_b.png& data-rawwidth=&1162&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2& data-original=&/v2-2aec5f496b09dd87ca6f7c_r.png&&&br&&p&下面是第二轮,也就是精学阶段的内容。精学时大家需要的材料是基础班课件、教材、经典题解、还有基础班讲义和你的笔记,笔记我会放在下一个章节单独为大家教一下怎么去做,现在总的概述一下。这一轮大家都是以听基础班为主,边听课边去写写画画,怎样去写写画画?我的建议是&b&拿着你的讲义去做笔记&/b&。&/p&&p&拿讲义去当听课笔记有什么好处?你听基础班的课,老师在上面写写画画,那个黑板上原有的字都是你讲义内容,也就是说你在写写画画时可以直接利用讲义内容而不用重新抄一遍老师板书中的重点;至于老师原讲义中没写到而在讲课时写在黑板上的标注的部分,跟着老师的步伐&b&边写边划&/b&。&/p&&p&做完听课笔记之后,接下来就在经典题解的知识点讲解的部分边看边分析,这个过程我强调是&b&只划不写&/b&。经典题解的知识点讲解部分是非常凝练的,你在上面画重点,一定要带着清醒的头脑,保持120%的注意力去思考它在讲什么。因为很多的知识点是你在听课的时候觉得“噢我懂了”,但是事后发现你的接受程度只有百分之六七十,你只有在看了经经典题解的知识点讲解之后才能对本章节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时才可以进入下一轮。&/p&&p&课本是用来当字典查的&b&不能写不能划&/b&,因为你的资料太多了。材料一多,如果你不按照一定的规则走,课本讲义题解上都有划的和写的笔记,而且绝大部分还是重复的重点,那你在第二轮复习的时候你会手忙脚乱。第二轮复习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借助的都是你第一轮的这些劳动成果,&b&如果你做的太杂且没有设计一定的规则,那你在第二轮的时候会烦躁到完全不想看笔记了。&/b&&/p&&p&当然了,这是我个人的设定,假设你的设定跟我有什么不同也无所谓,但我强调的是,&b&如果你按自己的喜好设置好了某个材料该怎样去运用后请你一定要管住自己的手,严格去遵守!&/b&你的一举一动对于第二轮和第三轮的学习效率有决定性影响。&/p&&img src=&/v2-63eda370b26bad32d3384e38_b.png& data-rawwidth=&906&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6& data-original=&/v2-63eda370b26bad32d3384e38_r.png&&&p&这里我最强调的其实是听课过程。基础班老师讲每一章节大概要讲3到5小时左右,这3到5小时你全部消化完毕,大概一个上午就用完了,现在会计的21章是浓缩的原先28章的内容,你听下来的话也得一个月。所以我有一个建议,你在听课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理解程度的可控性,在重难点的章节一定要保证理解程度在60到80之间,而次要的章节则保持在30到40之间。很多同学说我即便是预习了一遍也不知道哪些是重点章、哪些是次要章节怎么办?&/p&&br&&br&&br&&br&&p&**(这里我上一个干货,这是我根据今年最新教材的所有章节用excel标注了下哪些是重要章节、哪些是基础性章节。)&br&&/p&&img src=&/v2-cc86a7de2ca30e83f8f8c7_b.png& data-rawwidth=&1154& data-rawheight=&4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4& data-original=&/v2-cc86a7de2ca30e83f8f8c7_r.png&&&br&&p&这张图是会计,大家可以看到我用&b&绿色底字给大家标注出来是最基础的螺丝钉章节或者说砖块章节&/b&,如果你把这些基础丢掉的话,后面你将举步维艰,基本上是可以不用考了,比如从存货到资产减值,这是会计整本书的核心基础;红色标注的是难点章节;而这些绿底和红字的章节既是基础又是重要难点,大家一定要百分之一百的认真掌握。如果后续章节你发现你学不进去了或者感到老师的讲解已经和你的水平脱节,什么都看不进去,那主要问题肯定是出在绿色章节。但如果是某套卷子丢分太多,那问题一定是出在红色章节,因为红色章节是占分非常多的章节,请大家一定要保持保持警惕。&br&&/p&&br&&br&&img src=&/v2-3ffa8afbeb63cf_b.png& data-rawwidth=&575& data-rawheight=&4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5& data-original=&/v2-3ffa8afbeb63cf_r.png&&&p&这张是审计,上面标注的第一编和第二编全都是基础点,是审计的细节测试和基础性工作,第三到六编全是难点,这些难点全都是对一编和二编那些基础工作的运用,如果你前两编掌握的不太好,在后面这几编会遇到很大的问题。&/p&&br&&br&&br&&img src=&/v2-eff6de286ef4_b.pn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46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v2-eff6de286ef4_r.png&&&p&最后两个是财管和税法是重难点分布。大家注意,财管一开头的第二章和第三章就既是基础点又是难点,而前九章里就这两章串联了整本书的知识点,从一开始就要要死力学通。下面那个黄底章节是今年新增的章节,照历年的惯例,这些章节都会是重点,请当做红色字去对待。&/p&&br&&br&&br&&img src=&/v2-f6fbb44307ee_b.png& data-rawwidth=&677&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7& data-original=&/v2-f6fbb44307ee_r.png&&&p&下面讲税法的章节,因为是法律学科,它本身是比较散乱的知识体系,个人感觉按照重点法类去抓它就行了。像两个所得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今年把营业税的考点全部移植给了土地增值税法和国际税收法。国际税收法在去年出了一个非常难的计算题,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视。&/p&&p&至于战略和经济法,因为太简单了我就不给大家再过多赘述了,大家根据老师的提醒自行按照重要程度划分就行了。&/p&&br&&br&&br&&img src=&/v2-e846d35b4ca1a32e2fbfc_b.pn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5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v2-e846d35b4ca1a32e2fbfc_r.png&&&img src=&/v2-73f4beefca609c789fe9_b.png& data-rawwidth=&908&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8& data-original=&/v2-73f4beefca609c789fe9_r.png&&&p&上图一个是小明,一个是小芳,从表情上可以看出两人的学习效率有多大的差别。之前在知乎、包括各大论坛看到过许多已通过司考或CPA的学员的经验分享,给出过很多特别奇妙的学习方法,比方逻辑法、框架化这个法那个法,但若你全部都消化后,&b&会发现所有方法的本质都是分类法&/b&。&/p&&p&分类是一切效率的源头,包括我们的会计学也是分类学的衍生。这里开个题外话,美国有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177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和一件小事,小事是美国建国了,大事是亚当斯密写了本书叫《国富论》”,《国富论》是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因为这本书产生了一个新学科叫经济学,当然《国富论》里提到了很多的观点现在已经被更先进的经济学理论替代了,但有一个理论,至今依然是经济学界的公理,那就是分工提升效能。追根溯源,本质上就是分类。从社会角度上来说分类可以提升效能,从你个人的角度上来说分类同样能提升你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p&&p&之前的答案里详细说明了这个问题,不过当时用的词是“聚合”,什么可以“聚合”?那当然是同类的东西了,合并同类项嘛。&/p&&p&&b&如果你养成分类的思维习惯,你可以把整本书繁多的知识点用一根根的标准线穿插起来&/b&。&img src=&/v2-2d9d8b3ff4dd8cd7ce68a_b.png& data-rawwidth=&1168& data-rawheight=&3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8& data-original=&/v2-2d9d8b3ff4dd8cd7ce68a_r.png&&&/p&&p&比方财管我可以把运用到货币时间价值的知识点全部串成一条线,做成一个表给归纳起来;运用到本量利方程的再串成一条线。你可以想象下知识点被这样一条条的线串起来后,剩下的不在同类项上的零散知识点已经非常少了,这样还有一个好处是你会把自己的知识体系都跟新的知识点全部融合了。&/p&&p&现在我们带着这个思维方式一起进入第四个话题。&/p&&br&&br&&br&&br&&br&&br&&h2&4.笔记该怎么做才能保证概括性和可查性?&/h2&&img src=&/v2-beda7c9ff2a_b.png& data-rawwidth=&1136&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36& data-original=&/v2-beda7c9ff2a_r.png&&&img src=&/v2-d631ba8d2fba47d4ba6f7_b.png& data-rawwidth=&1250& data-rawheight=&4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0& data-original=&/v2-d631ba8d2fba47d4ba6f7_r.png&&&p&我提出的观点是把笔记做成序时账和余额表,大家可以看这张图。序时账要在你听课的时候做,把之前讲的听课笔记(讲义)拿出来,把能穿插起来的重点用最简洁的方式写在你的序时账上,尤其是名词,比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你一定不能全写,而是写成“可供”,以此节省时间。&b&除了记下重点外,还要写下未理解的难点,你遇到的只要是不会的也要在上面写下来,这是给你第二轮和第三轮回过头复习时看的。&/b&等到你第二轮回过头复习时可能会会心一笑,“哦我懂了”。在二三轮的时候你再去查讲义或课本是非常效率的,而你如果在第一轮就去死抠,可能死抠上三四个小时都抠不出什么成果,但现在不用十分钟就能解决了。&/p&&p&余额表笔记是什么?余额表笔记就是运用我说的分类的方法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合并相互连接的知识点。&/p&&p&金融资产里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你用共同标准将它们三个全部穿插起来,就是标题上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对投资收益或损益的影响。用这四个标准去穿插它们对比记忆,你会发现原先繁琐复杂的知识点在你这突然变得脉络清晰了。&/p&&p&之后你在学习长期股权投资这个新知识点时,也可以用你原先这个标准维度来去把它给穿插掉。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有点麻烦,可以放下;后续计量也有点麻烦,再放下;但是处置时对投资收益和损益的影响却是可以穿插到上面这个标准的,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这样记起来会事倍功半。当然我们不只可以从细节性的概念维度把它归纳整理,还可以从某个方法运用的方式上去整理一些知识点。比如说财管里我们运用到货币时间价值的知识点,如投资项目现金流的估计去年是第六章,今年好像改到了第五章;有债券股票价值的评估;有期权价值评估;国有企业价值评估;还有营运资本管理。&/p&&p&&b&和企业做账一样,大家在做序时账笔记的时候一定要用完整的本子去做,保证连续性,后续第二遍第三遍去查的话,也能按照顺序查到。&/b&&/p&&p&&b&做余额表的时候可以用散页去做之后用小夹子夹起,最好在每一个归类表格下空出留白&/b&。比如说你做金融资产时,还没有学到长期股权投资,所以说后面半页可以先空下,等到学完之后再往表格里加,这样会非常方便。&/p&&br&&br&&br&&br&&br&&h2&5.总复习阶段你确定要用题海战术?&/h2&&p&这个阶段我主要探讨CPA备考时到底是如何做题的,首先我想说的是&b&CPA的题是做不完的。&/b&为什么?因为&b&CPA的知识点实在是太多、太乱、也太杂了。&/b&每个知识点换着法儿基本都能出十道题,而一个重要的难点基本上能换着出几十道不重样的。CPA的计算题每道用时都在30~60分钟,因此大家要是用题海战术去做,是没有做完的可能性的。&/p&&p&那我们到底该做什么题?我这里强烈推荐大家只做例题和真题,例题便是老师在课堂上用讲义排布出来的题,基本上都是课件里面的原题。我对大家做题的建议是每做一道便去看它的答案解析,看完答案解析之后,你再好好屡屡把它给做对,做对后隔段时间来再回头看看这道题的解题思路还记不记得。&/p&&p&为什么有这几个步骤?第一,因为CPA的题太难太复杂,每道题都包含了四五个知识点,如果说你一次性把十几二十道题全部做完再去对答案,那前面做过的题早已经忘了,有印象的只会有最后做过的几道题。所以说我们要在印象最深刻的时候去看你的错题解析,只有这样才有效果。那为什么还要隔一段时间回头再去看那些题?&b&因为这个时候可以避开你的记忆维度来考验你是否真正消化这道题的解题思路了&/b&。&/p&&p&至于做题的时机,首先经典题解上的题要在每个章节做完听课笔记、看过经典题解的知识点解析分析之后马上去做。如上所述,每做一个题就对一个题的答案,全部做完并对完答案后隔一段时间去回顾下错题的解题思路。每章这样保持下来就OK。&/p&&p&这是第一遍做题,第二遍做题是在习题班的时候,这一轮做题讲究逐个击破。如果你遇见了不会的题那往往是之前一整章的知识点都没掌握,这个时候去复习相对而言要麻烦一点。大家可以看最前面那个四轮备战的PPT,可以看到这个阶段需要的材料有课件的串讲班、习题班、教材、经典题解、讲义、笔记、甚至还有QQ群。&b&注意下,在你第一轮系统学完后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去把课件的串讲班听完&/b&,如果那时候还没有17年的串讲班,大家先听一下16年的串讲班。这时候听串讲班有什么好处?&b&它能够把你第一次精学的所有散乱知识点全部归纳起来拧成一股绳&/b&,这时候你的视角已经是站在整本书的高度上去俯视各章各节所有知识点了。接下来你再去看习题班,遇到不会的习题时会在脑海里下意识的检索整条知识脉络是否有问题,有这个基础在听老师习题班的课那就事半功倍了。&/p&&p&这个阶段的具体操作方法是:遇到不会的题立马先找经典题解里的与那个知识点相关的精讲部分,再去看你讲义里面的这个章节的笔记,最后还不行再去看你的教材找原始描述,也就是说教材是你最后实在没办法才能去找的一本字典。&/p&&p&一套流程走完要是还不能解决疑惑,你再到QQ群里面去问就高效的多了,假如你没有走过上述一系列的过程,脑海里没有解答此题必备的必要环节,那群友的解答对你而言也是空中楼阁摸不着头脑。&/p&&p&&b&最后一次做题是模考演练的阶段,这时做题只有两个目的:一个是熟悉题型,另一个就是提高解题速度。&/b&&/p&&p&大家要知道在CPA考场上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拿财管举例,你要在两个半小时之内做完24道单选题、15道多选题、7道计算题和一个巨复杂的综合题,大家可以先估算一下所需的做题时间:单选多选要保证平均每题1分钟,计算题每道保证10分钟,这样综合题才能留出40分钟的时间。由于时间如此紧张,&b&所以你必须在最后的模考阶段好好提升做题速度。&/b&&/p&&p&我再次强调一下,大家在最后模考阶段一定是只能做真题,近三年的真题,这些题大家要花心思一个个去摸透。&/p&&p&我去年做会计12年到15年的真题都在90分左右,但当时做的东奥那年出的《最后六套题》最高才拿了64分,知识点的考法、陷阱点和关联考点的选择上都有极大的差异。所以说大家一定不要去做模拟题,就做真题。大家可能说第一遍做经典题解的题根本达不到这个速度,单选可能要花三分钟到五分钟,计算甚至得半个小时,其实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只要在最后模考阶段拼尽全力提升起来就OK了。&/p&&p&当然做真题还有个好处是你能发现多年来中注协出题时的分数分布,这里我仅拿会计来举例。会计12章财务报表里有一道题是非常麻烦的,考的是三个现金流量的分类,这种题出来的都会是一个多选题,只有1.5分,复杂程度却相当于一个计算题。&b&这种题考场上即便你会做也得放弃掉。&/b&(我当时就是放弃掉了,最后全做完也没时间再去理那道题,可它只值1.5分)&/p&&p&&b&这也是为什么推荐大家一定要去预习的目的,因为这个时候你可以把重点和次要点全部分离开。&/b&像这样十二章财务报表的内容就可以用百分之三四十的接收率去看了,当然今年的那个教材变动有点大,原先的十二章融进了其他四五章的内容,所以大家还是按照我刚刚那个目录去好好去准备。&/p&&p&最后我想给大家打个强心剂:&b&考注会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觉得难的同学一定不是聪明程度不够,而是毅力不够。只要大家能耐心地坚持下去心无旁骛的好好学,把手机、电脑上非学习类的软件尽量卸载,只要时间足够一定能够通过注会,走上人生巅峰。&/b&&/p&&br&&br&&br&&br&&br&&br&&h2&6.已经多少次下定决心考cpa又半途而废了?跟不屈不挠的人在一起,坚持到底的可能性大一些。&/h2&&p&简单讲下我的个人经历(对鸡汤敏感的同学可以跳过这一段),我是11年进入西安欧亚学院学习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个专科,毕业于14年,毕业之后自己去创业,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专门卖一些学生宿舍用品,后来由于资金链断裂创业失败。于是跑到北京去找工作,第一次去北京真的是百感交集,我大概投了几百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职位,面试了十几家,找了一个多月也没有人愿意要我。当时住的是30块钱一天的大通铺,连床单被罩都不洗的那种,那时非常心酸,我记得最清晰的一件事是在711便利店里买了十元的盒饭,蹲在街角吃完之后望着人来人往密密麻麻的街道,感觉大家都在为了事业拼搏奋斗而我却连施展拳脚的机会也没有,一阵酸楚突然从心底涌到了嗓子眼儿。最后毅然决然离开了北京去了上海。&/p&&p&辗转到上海后又花了半个月上百份简历,在被五家公司的面试拒绝后,只能选择去做一个销售。每天忍受着成功学、狼性精神和集体主义的洗脑做了大半年,了解到金融市场的一些黑幕,或者说是不光彩的地方,负罪感与日俱增最终辞了职。想靠自己的努力找一份干干净净挣钱且有一定上升曲线的工作,多方打听后决定考CPA进入事务所。&/p&&p&之后便是一段持续半年惨不忍睹、撕心裂肺、将精神中最后一丝耐心都要榨干的备考旅程。天不从人愿的是六月份我的鼻窦炎发作了一整个月,起初歇上一两小时缓解后能继续复习,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了,卧了大半个月的床,吃了无数抗生素吃到喝水都吐,只能喝葡萄糖。在上演了无数次“坚持VS放弃”的内心戏后,还是踏上了征途,毕竟没了退路。&/p&&br&&br&&p&“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p&&p&---尼采&/p&&br&&br&&br&&br&&br&&p&&img src=&/v2-7e9f5d955f0d351c9bda9a61e26a6520_b.png& data-rawwidth=&1098&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98& data-original=&/v2-7e9f5d955f0d351c9bda9a61e26a6520_r.png&&想寻找志同道合的备考战友的小伙伴,可以按照上图的步骤在QQ群内发送招友启示,让备考旅程不再那么孤独艰辛。群内有三年双校所有课件,17年视频同步更新,还可以向各路大神询问CPA习题,QQ群号。&/p&&p&【我的LIVE传送门:&a href=&///?target=https%3A///topic/482.htm%3FisGuide%3D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千聊&i class=&icon-external&&&/i&&/a&】&/p&
建筑学专科生,毕业后在上海某资产管理公司做过一年电话销售。凭着一腔热血和不甘平庸的执念,五个月通过了cpa会计、财管、税法三门科目,并成功入职立信北京央企事业总部。 以下是大家关注的主要问题:1.六门科目究竟要报哪几门?如何搭配学习? 2.各科目…
&p&500多条评论我挨个看了,很抱歉,不能一一回复各位,会尽量。我的经历,果然不是一个人。&/p&&p&写这个文章用了4小时,背后却是三年的沉淀,很多人问我要三年间的故事,我,不知从何说起。&/p&&p&希望这个回答下的你的评论,能够是一个起点,说说你现在的处境,哪怕它很难,很痛,也别怕,给自己三年的时间,还是在这个回答,告诉我那时候你的模样。&/p&&p&所以,&b&给每一个看到我文字的人:三年后见!&/b&&/p&&p&&b&以下正文&/b&:&/p&&p&28岁,过来人,回想一下25岁的自己,还是硕士在读,每天三点一线,实验室寝室食堂。&/p&&p&那时候的生活呢,简单说,穷人家孩子因为所谓爱情辞职考研,中途被甩,考研失败,二战考研考上了,需要再读三年,奔北京户口来的却因为新政策卡年龄结果没有拿到户口的机会,说白了白折腾五年,人生还在倒退,那种卡在悬崖的绝望,没办法,只能把生活填满美剧和游戏,也不会想到那不远的将来有那么大的变化。&/p&&p&28岁的今天,凭一己之力,买了属于自己的房,一辆X5,虽然是低配,但也足够&b&向曾经的弃我去者说明来意。&/b&&/p&&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42& src=&/v2-dc8f2d309fb306bf06a92a080a56ddd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c8f2d309fb306bf06a92a080a56ddda_r.jpg&&&p&这三年我的成长,比之前25年的成长多10倍有余,因为&b&前25年,是被安排的人生,这三年,是我自己的战争&/b&——写在前面。&/p&&p&这三年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却还是晚了一些,思路很多,想告诉25岁的青年一些话,或者说,这些话,是想对三年前的自己说的。&/p&&br&&p&&b&事业篇&/b&&/p&&p&如果你还在读研读博,那么请把专业做到极致,否则这是一个性价比很低的路。&/p&&br&&p&25岁,成年已经7年,要知道同龄人都面临房车结婚的压力,学校里很不好的一点,就是象牙塔会让你忽略自己是个没有经济能力的人,这种保护类似溺爱,毕业的一瞬间你会发现再也没有6块一份的鸡腿饭,再也没有愿意坐你自行车后座的姑娘。&/p&&br&&p&所以,读研读博,除非你是想把专业做到极致,最终进入企事业单位一次变现,否则不要选择这条路,逃避就业,逃避现实,害人害己。&/p&&br&&p&目前我算是休学创业,已经准备退学。&/p&&p&这里我强调一下,防止有一些没主见的少年跟风,&b&我不建议休学,辍学创业。&/b&&/p&&p&还不知道自己想干嘛,会干嘛,就先把学业扔下,最后一事无成的人,其实不过是不想学习。我当时给自己的目标是,毕业前赚到30万,我就不找工作,那后来赚到100万了,我干脆就退学了。&/p&&p&也就是说当学校里剩下来的收益已经远远不足,或者已经耽搁你目前的收益,才能选择退学。&/p&&br&&p&每次看到创业大赛,营销大赛,以前我还想参加,现在一看都能知道怎么回事,创业大赛无非就是有人出资推广,同时群体面试筛选人才,低价采买创意然后复刻,营销大赛更扯,分队伍看谁卖的水多,简直就是把学生当傻子劳动力。&/p&&br&&p&不靠谱的,99%的创业是不靠谱的。&/p&&p&很多传销模式就是教人创业,实际是发展线下,如果你着急赚钱,小心这样的套路。&/p&&p&如果25岁的你,已经工作几年,要开始寻找自己的特长了,就算打工也要开始学会打造自己。&/p&&br&&p&&b&你会干嘛,这很重要。&/b&&/p&&p&你要知道别人付给你钱,是采买你的价值的,这个过程就是赚钱的过程。&/p&&p&25岁依旧没有人生目标,规划,每天浑浑噩噩,甚至把享福当做心安理得,那你必将后悔,因为你错过的是最好的时光。&/p&&p&如果你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人,那么你的身价会很高,如果谁都可以代替你,那你只能拿基本薪酬。&/p&&p&权力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你会干嘛,能干嘛。&/p&&p&你能做的越多,不可替代性就越强,越有话语权。&/p&&p&你的决策总能带来好的收益,别人就会跟随你,这就是权力。&/p&&br&&p&所以想变得有权力?先有实力再说吧。&/p&&p&有很多兄弟跟我说过,自己很迷茫,为什么?&/p&&p&因为你只是一味地寻找自己所长。&/p&&p&找不到的,除非你去做事,主动,积极,走心地做事,才能发现有些事,只有你做的来,别人做不来。&br&这就是你的所长。&/p&&p&寻找自己所长,便是了解自己的过程,免不了做事,碰壁,挫折,但是没有人能够天生知道自己适合干嘛,除非你去做。&/p&&p&如果你还是没有思路,那么就从认真对待你的每一个任务开始,不是完成,而是做好。&/p&&p&做好,也不是让你一开始就全力以赴,记得有100分,努力做到80分,慢慢90分,100分,120分,这样别人会给你相应的加成。如果一开始就120分展示,那一旦疲累,做到100分,在别人眼里也是退步,偷懒。至于每个分数的含义,自己把握。&/p&&p&区分完成,和走心做事的区别,举个栗子,领导让你查机票有没有今晚9点的航班,笨人只会说没有,而走心做事的人则会把早一点晚一点的,甚至高铁等方式一并汇报,一个是正常工作,一个是走心,自己体会。&/p&&p&&b&所以对于25岁的少年,先知道自己会干嘛,能干嘛,很重要。既不要在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又不会在属于自己的路上浅尝辄止,有时候生活和胜利很枯燥,去复刻他们,直到温故而知新。&/b&&/p&&p&另:对于突如其来的“捧杀”,一定要注意。&/p&&p&比如清华和一个普通本科同学在同一个单位,开始会说,哎呀你清华的怎么来这啦?可惜了可惜了。&/p&&p&千万不要当真,没准人家心里想的是“清华咋的了,还不是和我一个单位”,这是一,第二就是以后你会听到很多“他是高材生,这事给他”这种话,架上去了,很多麻烦事会等你。&/p&&br&&p&&b&社会篇&/b&&/p&&p&&b&一切社会法则基于价值互换。&/b&&/p&&p&通俗来讲,就是你能给别人什么,别人能给你什么。&/p&&p&25岁,该知道这些了。&/p&&p&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也就是这个道理。&/p&&p&什么免费体验,低价旅游,去了你就知道了。&/p&&p&高端点,就是谈生意,知道为什么谈生意一定要见面么?因为大家都不确定自己的资源能换对方多少资源,大家都不傻,都想多拿点,少付出一点,线上没有关系接洽,谈到核心点很容易崩。&/p&&p&所以说要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p&&p&&b&千万不要随意接纳别人的好意,先想想自己能回馈什么,或者对方想从你这获得什么。&/b&&/p&&p&&b&千万不要随意拒绝别人的好意,对自己要自信,如果价值互换能构建人情链接,就接纳。&/b&&/p&&p&对自己价值自信,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要求涨薪这方面,如果你感觉这个岗位没人比你做的更好,那就不要傻傻得被企业文化洗脑,拿着远远低于自己价值的薪水无限提供剩余价值。&/p&&p&属于你自己的,大胆去要。&/p&&br&&p&&b&亲情篇&/b&&/p&&p&家人永远是你的财富。&/p&&p&或许他们因循守旧,或许他们情商不高,或许总会在逢年过节问你人生大事,但这些都是因为亲情。&/p&&p&当你提出创业想法,他们反对,殊不知这是一种力量,一种让你更坚定自己的力量。&/p&&p&记住如果你因为家人的反对,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这事不怪他们,怪你,因为你连这点主见都没有的话,他们支持你也没有任何意义。&/p&&p&当你实现了自身价值,尽量帮助家人,一个只顾自己的人,没有人愿意和他来往,因为不靠谱。&/p&&p&如果他们说的你觉得不对,没有必要当面反驳,他们说,你就听,然后该干嘛干嘛,做自己的事,这才是成熟男人的做法,而不是想着说服他们,你要知道他们的三观已经成型了几十年。&/p&&p&你唯一需要负责的是你的父母,而不是你的兄弟姐妹,该管要管,不要瞎管。&/p&&p&一个乞丐,你从不给他钱,今天你心情好,给他100,他感激涕零。&/p&&p&一个乞丐,你每天给他100,有天忘记了,没给,你就是坏人了,你为富不仁了。&/p&&p&虽然这个例子对应亲人不恰当,可是有些除了父母之外的亲戚,确实不要无条件地输送你的好。&/p&&p&到时候你就知道了。&/p&&br&&p&&b&友情篇&/b&&/p&&p&老同学老朋友聚会,总要说些场面话,什么还是以前同学在一起轻松简单自在,不像外面人。&/p&&p&确实是,但是随着时过境迁,每个人都变成了真实的自己,圈子不同,收入不同,就会产生阶级。&/p&&p&他们聊孩子上学,你聊创业,他们聊油耗,你聊百公里加速,这些都是差异。&/p&&p&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也就是这个道理了,渐行渐远。&/p&&p&兄弟就是,人生路上,我可能不会等你,会跑得比你快很多,但是如果你要跌倒,我会扶你一把。&/p&&p&人生路上,各自安好。&/p&&br&&p&&b&爱情篇&/b&&/p&&p&25岁如果你还单身,要抓紧了。&/p&&p&如果你还想因为爱情结婚,不要再讳疾忌医了,否则你会像90%的人一样,年龄到了,找个不爱的人结婚,要么她不爱你,要么你不爱她。&/p&&p&可怕么?可怕。&/p&&p&爱情本来就是奢侈品。&/p&&p&因为你已经错过学校里遇到纯真爱情,遇到挚爱最好的时机,不管怎样,错过就是错过了。&/p&&p&要知道中国不是乌克兰,要知道中国男生比女生多3000万,很严峻的。&/p&&p&想找女朋友,想找好看的女朋友,想找好看又不拜金的女朋友,想找好看不拜金又单纯的女朋友,想找好看不拜金又单纯又没有恋爱经验的女朋友,想找好看不拜金又单纯又没有恋爱经验还得胸大腰细屁股翘的女朋友,我知道你想要的很多,可是不好意思,你错过了校园爱情的红利。&/p&&p&学校里的姑娘,不会考虑你有没有钱,因为在学校你可以穷得心安理得,也可以穷得不露痕迹,也没有什么宝马奔驰男抢你的女朋友。&/p&&p&好,你知道一个美女学生毕业到了社会,有多少有钱有势的人盯着她么,美女永远是稀缺资源,如果不是学校给她保护,给你的爱情保护,单轮价值匹配的话,她早就不属于你了。&/p&&p&你以为爱情很美好,好像不努力,也可以天天开心,要知道那是社交极限给你的福利,一旦跨越了社交极限,一旦她有更好的选择,一旦有了对比,你的爱情,可以有很多合理化的理由名存实亡。比如你不上进,比如你不够关心,比如很多很多。&/p&&p&别等到那时候再感叹女人现实,其实不是他们现实,而是你和那些追求他们的大龄优质男差太多。&/p&&p&然后你失恋了,伤心了,发奋了,努力了,终于,你成了大龄优质男,目光又瞄向了那些刚毕业的妹子。&/p&&p&往复循环,无休止已。&/p&&p&别再所谓等待爱情,不符合现在的国情。&/p&&p&别再期待纯真傻白甜,除非你去找大一的妹子。&/p&&p&别再宅了,除非你想等着相亲。&/p&&p&别再因为曾经失败的感情封闭自己,你要知道你怕失去一个人,只是你自己不够好,怕找不到更好的。&/p&&p&忘不了一个人,无非就是时间不够长,新欢不够好。&/p&&p&承认吧,你没有那么伟大,你的爱情也没有。&/p&&br&&p&&b&人生篇&/b&&/p&&p&&b&25岁,距离三十而立,只有五年了。&/b&&/p&&p&&b&你要做到两点:&/b&&/p&&p&&b&1.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也就是说有审美,好姑娘坏姑娘?好老板坏老板?好工作坏工作?都需要由你自己评判,你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男人。&/b&&/p&&p&&b&2.知道什么是自己能够努力够到的好,不好高骛远。&/b& &b&每个人的资源,智商,外形都有极限,如果你还在追求不实际的未来,那么你需要思考一下,什么时候把自己在高位卖出,还是冒险追求更高,但代价是会丢失已有的高位。&/b&&/p&&p&如果上面有你看不懂的地方,不要怕,毕竟我虚长你三岁,标记一下这个文章,三年后见,那时候你肯定会多看懂几分,当然,也可能觉得我的文字幼稚,那再好不过。&/p&&p&&b&如果你学到了一些事,那就点赞提供你的价值和我交换你的所得。&/b&&/p&&br&&p&&b&不要怕,你还年轻,迷茫是不存在的,不如去找到你的事业,去看清这个社会,去照顾你的家人,和朋友各自安好,去寻找你的爱情,因为爱情结婚,组建你自己的家庭,然后过好这一生。&/b&&/p&&br&&p&&b&以上。&/b&&/p&
500多条评论我挨个看了,很抱歉,不能一一回复各位,会尽量。我的经历,果然不是一个人。写这个文章用了4小时,背后却是三年的沉淀,很多人问我要三年间的故事,我,不知从何说起。希望这个回答下的你的评论,能够是一个起点,说说你现在的处境,哪怕它很难…
&p&谢邀。提起职业规划,这个问题太大了,首先分为从事本专业和非本专业,在这里仅说会计相关,以下资料来源网络,供参考:&/p&&p&会计四大职业方向解析&/p&&p&&b&1、企业会计&/b&&/p&&p&  企业会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财务会计、成本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部审计。&/p&&p&  (1)财务会计。一般工作内容:登记凭证账簿,编制对外公布的会计报表。财务会计岗位:记账人员、会计员、主办会计(主管会计)、会计主管、分部会计主管、总会计师。&/p&&p&  (2)管理会计。工作内容:成本、费用的计算,预算的制定和执行,部门业绩的考核等。管理会计岗位:车间记账员、成本会计、预算编制员、预算监督主管、资本预算会计等。&/p&&p&  (3)财务管理。工作内容:企业经营资金的筹措,资金运用分析和决策,企业并购和资本运作。财务管理岗位:现金出纳和银行出纳、财务分析员、信用分析经理、风险控制经理、财务部主管、税务会计主管、财务总监(首席财务官 Chief Financial Officer )&/p&&p&  (4)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监督企业资金运用状况,制定和监督内部控制系统,评估企业资本。内部审计岗位:内部审计员、审计项目经理、分部审计专员、审计部经理、内部审计总监(首席审计官 Chief Internal Auditor )&/p&&p&  (5)其他会计。工作内容:除了以上内容外的与会计相关的工作内容。其他会计工作岗位:企业信息系统维护员、系统保障经理、仓管员、仓储部经理、工会会计、餐厅会计、营业部收银、夜间审计、债款催讨员、债款催讨经理、公共关系、人事管理、文秘等。&/p&&p&&b&职业晋级:&/b&出纳-会计-会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p&&p&&b&2、金融机构会计&/b&&/p&&p&  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p&&p&  (1)银行会计。工作岗位:银行会计和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信贷部门人员,贷款审核,信用评估,贷款风险分析,信贷跟踪管理等;内部稽核部门人员;其他部门人员,信贷推销人员,营业部门人员,财务分析人员,金融产品开发,理财顾问等。&/p&&p&  (2)证券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这些单位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等。在这些单位担任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财务部门会计人员;内部稽核部门人员;其他部门人员,保险精算师,证券市场分析人员,委托理财经理,营业部人员,项目评估专家,保险理赔估价等。&/p&&p&&b&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b&&/p&&p&  主要是指政府各部门以及各种不以盈利为目标的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福利慈善机构。在这些单位担任会计工作和内部审计工作一般对应于公务员行政级别。&/p&&p&&b&职业晋级:&/b&预算会计-预算主管-预算经理&/p&&p&&b&4、会计师事务所会计&/b&&/p&&p&  (1)工作内容&/p&&p&  ①鉴证服务:鉴证服务是会计师事务所传统和核心的业务,包括审计、审核、审阅和执行商定程序等业务。具体表现为会计报表审计、盈利预测审核、期中会计报表审阅、特殊目的业务审计等。国外有些会计师事务所甚至已将业务大胆延伸到可靠性服务领域,如公证网站的安全可靠,学术奖选票结果、药物实验效果、彩票抽奖结果等。&/p&&p&  ②税务代理:一般包括代理纳税申报、纳税策划、代理客户出庭。&/p&&p&  ③资产评估:对受托评估的资产价值进行估计和计算。&/p&&p&  ④会计服务:会计服务是小型事务所的主要业务,包括代理记账、编制会计报表、处理工资单等。&/p&&p&  ⑤管理咨询: 2002年后,根据萨班斯法案的要求,会计师事务所要与管理咨询公司分离。管理咨询公司一部分是从会计师事务所分离出来的,一部分是专业的咨询公司。&/p&&p&  (2)工作岗位&/p&&p&  ①见习审计员&/p&&p&  ②项目助理:主要从事具体的审计工作,比如外勤收集审计证据、基础数据的分析等较为简单的工作。一般刚进入注册会计师这一行当要在项目助理这个位置工作半年到2年才有可能提升。&/p&&p&  ③项目经理或者资深审计员:主要进行协调和管理工作,并对所负责项目的整个外勤工作负责,包括监督管理和复核项目成员的工作。资深审计员是一个事务所工作的骨干力量,一般要求2 ~5 年的审计工作经验。&/p&&p&  ④部门经理&/p&&p&  主要帮助各项目经理计划和管理审计业务,复核项目经理的工作,处理与客户间的关系。一个部门经理往往要同时处理几个项目或者业务。部门经理一般要求5~10年的工作经验。&/p&&p&  ⑤合伙人(主任会计师)&/p&&p&  是会计师事务所最高层管理者和事务所的所有者。合伙人主要复核审计整体工作,参与重大审计决策。合伙人作为事务所的所有者,对事务所的审计活动和向顾客提供的其他服务承担最终的法律责任。&/p&&p&&b&职业晋级:&/b&审计助理-审计-经理-合伙人&/p&&p&————————————————————————————————————————&/p&&p&我的微信公众号:审计小罗。有疑问,欢迎咨询。&/p&&img src=&/v2-d7ab202c6c8_b.jp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v2-d7ab202c6c8_r.jpg&&
谢邀。提起职业规划,这个问题太大了,首先分为从事本专业和非本专业,在这里仅说会计相关,以下资料来源网络,供参考:会计四大职业方向解析1、企业会计 企业会计一般分为四个方面:财务会计、成本和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内部审计。 (1)财务会计。一般工作…
&p&徐显刚,现任中信建投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曾就职于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PwC),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注册会计师(CPA),关注文化传媒泛娱乐领域的投资。&/p&&p&======================================================================&/p&&br&&p&&strong&一 什么是&/strong&&strong&CPA考试?&/strong&&/p&&p&CPA是英文(Certified public account)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就是注册会计师考试。
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分为2个阶段:&/p&&p&1、专业阶段考试科目:&strong&《会计&/strong&&strong&》、《审计&/strong&&strong&》、《财务成本管理&/strong&&strong&》、《经济法&/strong&&strong&》、《税法&/strong&&strong&》、《战略与风险管理》&/strong&,参加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应考人员,&strong&专业阶段考试的单科考试合格成绩&/strong&&strong&5年内有效&/strong&。&br&&/p&&p&2、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对取得综合阶段考试科目考试合格成绩的考生,财政部考委会颁发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全科合格证,&strong&至&/strong&&strong&2010年底累计有15.8万人取得了全科证书&/strong&。&br&&br&&br&&/p&&p&&strong&二 CPA考试有多难?&/strong&&/p&&p&
相信很多同学都听说CPA很难,以下刚子就用血淋淋的数据来展示它的残酷性。以下是从2005年-2010年历年的注会通过率情况,供童鞋们参考&/p&&p&&img src=&/23ed371cb7d47a3a223ace_b.png& data-rawwidth=&667& data-rawheight=&15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7& data-original=&/23ed371cb7d47a3a223ace_r.png&&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是历史上合格率最高的一年。2012年是实施机考第一年,整体偏简单。2012年度专业阶段考试有54万人报名,累计报考135万科次,平均出考率为43%;综合阶段有1.3万人报名,平均出考率为90%。全国共设700多个考点、6400余考场。以出考人数为基数,以60分为合格分数,2012专业阶段各科目平均合格率为26.58%,综合阶段合格率为41.15%。&br&&/p&&p&&strong&但是刚子认为,对待&/strong&&strong&CPA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指望着出题简单,还是要全面复习,否则你永远会在考完第二天后悔,出题老师的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