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晨花果属性

&img src=&/cf02bc52bed06bb805f8a608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cf02bc52bed06bb805f8a608_r.jpg&&&img src=&/49ddf85baaaf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9ddf85baaaf_r.png&&&strong&爱情小说大概是小说里最为“烂大街”和不容易出彩的类型了,容易陷入老梗,最终落入俗套——好在玲珑里的姑娘们挑出了20本有新意的爱情小说,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拓宽了你的爱情观,在一本直指人心的爱情小说面前,你感觉自己浑身赤裸,似乎从未爱过——你一定也读过不落俗却又震慑过你的爱情小说吧?别藏着掖着,快到玲珑沙龙App里分享给我们呗!&img src=&/5b429f7cc6db30afe015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b429f7cc6db30afe015c_r.jpg&&&/strong&&p&&b&&img src=&/55efc1c66bd8bc49490bdd218c52a70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5efc1c66bd8bc49490bdd218c52a701_r.jpg&&沙龙发起&br&&/b&&/p&&p&&b&沙龙主人:@&/b&&strong&难难&/strong&&/p&&p&你们发现了吗,玲珑可能是我接触过的、全宇宙最少谈及感情琐事的“女性社区”。不如我们今天侧面聊一聊你们都读过什么不落俗套的爱情小说。&br&我先说两本。&img src=&/48bd3cc6c2ddfa31cdcf29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48bd3cc6c2ddfa31cdcf29_r.jpg&&&/p&&p&
《霍乱时期的爱情》&/p&&p&只说它不俗气把它说小了,简直是最伟大的爱情小说,马尔克斯几乎穷尽了各种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br&&/p&&p&“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p&&p&还有一本,是我的头像写的《阿弗小传》。&img src=&/eda4f64dfdd3ca2c5ba777be4f591d2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p&阿弗是维多利亚时代女诗人勃朗宁夫人的一条小狗,陪伴了她缠绵病榻的年月,最近距离地见证了她与大诗人勃朗宁的相识相恋,并参与了他们的私奔,写得特别好玩儿。&br&&/p&&p&&strong&沙龙实录&/strong&你还读过什么不落俗套的爱情小说?一起拉个单子吧,欢迎分享摘抄哦。&img src=&/55efc1c66bd8bc49490bdd218c52a70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55efc1c66bd8bc49490bdd218c52a701_r.jpg&&&/p&&br&&p&&strong&沙龙实录&/strong&&/p&&p&&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衎衎&/strong&&/p&&p&《断臂山》让我感到了同性之爱的激烈、真挚。大概是认识的同性恋大多生活放浪,性格drama queen,所以让我潜移默化形成了他们是一个精神脆弱,忠贞感薄弱的群体。但看了这个故事以后我对他们这个群体有了一些“普通化”的变化。觉得他们也是一样的。&img src=&/8dddac59172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dddac59172c_r.jpg&&《茶花女》。跌破了我在封建大家庭下形成的三纲五常烈女观。&img src=&/eeed0b0714776a_b.jpg& data-rawwidth=&294& data-rawheight=&4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94&&还有一本书我实在是想不起名字了,具体内容就是有个男的一直爱一个女
的,于是他每天就到她窗户底下偷窥守望,守望到那个女的都有孩子了。那个男的最后实在见不得女子的贫困和脆弱(遭到了丈夫的抛弃)
提出来要把她的儿子接到一桥外的城镇生活,而她可以继续住在这个老屋里。但是就在他们过桥的时候,桥断了。这个爱情故事作为书中的六个小故事之一出现,有
一种异样的宿命感。&/p&&p&&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strong&&br&&/p&&p&看到这个沙龙,突然想起高中时读的一本爱情小说,影响了我的爱情观,作者的描写方式和剧情都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那深刻、炙热、无法抑制的爱情。&/p&&p&《别离开我》《Don't Move》&/p&&p&描写了一个拥有漂亮老婆和美好生活的男人(不记得是怎么个过程了)在一个街角遇见一个不论身材样貌还是精神状态都很差的女人(可能是妓女),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就莫名的一路跟在她身后,观察她枯黄的头发,瘦弱的身体,想象她的生活,穿过一片施工的脚手架,直到了她简陋的家,然后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强奸?了她。&br&&/p&&p&自从那之后他就越来越想见她,逐渐发现自己毫无原因的爱上她了。细节早已记不清,但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了那种生命最原始的对爱的渴望,她描写的是那么真实,那么令人信服爱一个人真的不需要理由,也说不出原因,它能让一个人做出自己根本无法想象的事。&/p&&p&当时在光合作用的推荐书买的中文版,网上只找到了英文版的信息&img src=&/d8e2e203effcb6b4a016e9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7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8e2e203effcb6b4a016e9_r.jpg&&&/p&&p&&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九爻&/strong&&br&&/p&&p&不落俗套的爱情来自于不落俗套的人物&br&我喜欢的多,选一个贴&/p&&p&PS,老娘的爱情都不落俗套,但全特码没有好结果,不俗有屁用 ?&img src=&/2f6a4171d1accafbe3f20d3f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2f6a4171d1accafbe3f20d3f_r.jpg&&&/p&&p&&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屋后有条海&/strong&&br&&/p&&p&它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人生是要有信念的,不应把它交给机遇和偶然,甚至于媚俗,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实际难以承受,强推这一本啊。&img src=&/49cf9cb6a797e2cf5784ce3_b.jpg& data-rawwidth=&303& data-rawheight=&43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3&&&/p&&p&&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罗不灵&/strong&&/p&&p&它它它,也拍成了同名电影,爱德华·诺顿演的,但表达的主旨是两回事,结尾更是大相径庭。&img src=&/6b1b96f20d43fdbceac34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b1b96f20d43fdbceac34_r.jpg&&&/p&&p&&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于困困&/strong&&/p&&p&我要分享的不是一个真的爱情故事,却点破了爱情故事的真谛。&br&大卫华莱士的传记《每一个爱情故事都是鬼故事》。&img src=&/57b655abe615e3ef2f393_b.jpg& data-rawwidth=&190& data-rawheight=&27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0&&&/p&&p&&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渔岸&/strong&&/p&&p&说个很久之前读的一本书,好像是我第一次读村上春树。&/p&&p&那时第一次接触这种小说结构,感叹小说还能这么写。&/p&&p&斯普特尼克,苏联人造卫星的名字,意思是“旅伴”。沉湎于创作的少女堇,突然宣称“爱”上了她的音乐同道、年长17岁的敏,成了她欧洲之行的旅伴。然而,在希腊的小岛上,堇却神秘地失踪了,因为她发现,“恋人”原来只是一个躯壳,而灵魂早已在一个惊险之夜消逝了——绝望于异性之爱的少女,同样也追求不到同性之爱的幻影。“为什么人们都必须孤独到如此地步呢?”一位为堇而单相思的青年喃喃自语,“这颗行星莫非是以人们的寂寥为养料来维持其运转的不成?”&img src=&/c07d48b94a980ac8afbf3fc8ce4c68f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c07d48b94a980ac8afbf3fc8ce4c68f8_r.jpg&&&/p&&p&&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Eratle&/strong&&br&&/p&&p&文风太彪悍&img src=&/c73dfbbc558d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8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73dfbbc558da_r.jpg&&&/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strong&@乐之&/strong&&/p&&p&是这本噢。朱天心的《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br&不落俗套就是,看清对方的丑恶面目之后,依旧喜爱。&br&又或者是,淡薄如隔夜茶之后,坦然接受。&img src=&/d4b979819eba94d35b0b8cd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3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strong&&/strong&@慢慢吸&/strong&&/p&&p&安利阿兰·德波顿的《爱上浪漫》,德波顿以艾丽丝的女性视角记录了恋爱全过程。&/p&&p&伴随埃里克的出现,爱情击中艾丽丝,她抛却独立,拥抱激情,甜蜜,和爱;她委屈自己,无视埃里克贪享受怯承诺的自我中心。可是爱情依旧,浪漫却终有透支的一天,这时,菲利普的出现又让她心荡神移……&/p&&p&艾丽丝的每段情绪波动,也是恋爱中我们都熟悉的种种心思,都加入了德波顿对此心理的拆解和他擅长的旁征博引,以及时不时出现的奇怪配图。&img src=&/a90daa35cfb940edd56de_b.jpg& data-rawwidth=&560& data-rawheight=&45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0& data-original=&/a90daa35cfb940edd56de_r.jpg&&&/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福一仔&/strong&&/p&&p&《裂舌》日本作家金原瞳作品。&/p&&p&几年前出了之后在烟台买到,送人之后回北京买到处都告罄,后来网上看到就又收了一本。今年年初天天带着的书,没事就拿出来翻。&/p&&p&普通女孩与朋克少年和虐待狂文身师的三角恋。通过文身,裂舌,扩耳洞等等再认识身体认识生命,整本书气氛压抑,读到后面会不忍心。&img src=&/99fef723a5dd6_b.jpg& data-rawwidth=&306& data-rawheight=&43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6&&&/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backstage123&/strong&&/p&&p&最近在看的《纯真博物馆》。&/p&&p&虽然是对“狗男女”的故事,但男的对女的的爱情的确深切并长久。相比小说,更多的是被那座真实存在的纯真博物馆给迷到了,实在太有新意太浪漫。&img src=&/244afac9a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244afac9a1_r.jpg&&&/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异能美女收集控&/strong&&/p&&p&我觉得聊斋里的爱情都很真实,嬉笑怒骂,写尽人间功名利禄,美貌皮囊下的赤裸人心。有真情,也有假意,有美满,也有炎凉,至今还记得换头和深山那两段,小时候就感慨,原来判官也觉得美貌重要,而仙女也会被背叛。&img src=&/1d3e6de20e63d95cdd50c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d3e6de20e63d95cdd50c_r.jpg&&&/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littlelu&/strong&&/p&&p&真正的爱情几乎无法写啊。。&br&我感觉好的爱情小说要么说到底写的还是一个人的孤独和obsession,比如Kazuo Ishiguro的Never Let Me Go,又或者马尔克斯的《苦妓回忆录》;要么写两个人的琐碎和挣扎,写爱情作为一种变化多端的化学物质在不同情况下迅速变质,样本参见韩东的《我和你》。&br&我读到过的唯一一个例外是Grace Paley的短篇小说Love,就写平常的中年人的爱,想象和现实的爱的美妙结合,美的一塌糊涂,真正是朗读一千遍也不会厌倦的音乐。&img src=&/8ff12d36bd47c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4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考小拉 &/strong&&/p&&p&川端的《千只鹤》和《波千鸟》非常直指人性,告诉人们到底是不是合适的才是最好的。真爱是不是伪命题?&img src=&/4890dfc8_b.jpg& data-rawwidth=&309& data-rawheight=&42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9&&&/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玲珑沙龙App用户&/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logout&/strong&&/p&&p&巴别塔之犬。&/p&&p&小说的女主角在一开头就自杀身亡了,丈夫像侦破一桩案件般不断回忆和推想,最终解开了他不曾了解的谜团。&img src=&/45a6cac2ee0d3a5b9474b6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5a6cac2ee0d3a5b9474b6_r.jpg&&&img src=&/89cf609c0e95b53ab6ef217e_b.pn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89cf609c0e95b53ab6ef217e_r.png&&&img src=&/7daa7f88842bb6deabb73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7daa7f88842bb6deabb73a_r.jpg&&&/p&
爱情小说大概是小说里最为“烂大街”和不容易出彩的类型了,容易陷入老梗,最终落入俗套——好在玲珑里的姑娘们挑出了20本有新意的爱情小说,它们的特别之处在于拓宽了你的爱情观,在一本直指人心的爱情小说面前,你感觉自己浑身赤裸,似乎从未爱过——你一…
&img src=&/ecaebe2ba20d6f037eaff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ecaebe2ba20d6f037eaff_r.jpg&&&p& 文:王雪岩&/p&&p&
对于童话电影,我是情有独衷的,倒不是因为童话电影看起来轻松省力,其实是因为童话电影往往因其情节性强,隐喻性强而往往更有其引人入胜之处。童话电影往往包含着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冲突以及冲突处理的过程,这些冲突的处理,不仅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意义,帮助他们去处理内心的冲突,从而发展更健康的人格,就是对于成人的内心世界,往往也是非常有助益作用的:当观影者跟随电影主人公进入其冲突场景时,便也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经历了那个冲突,并最终伴随着电影人物内心冲突的解决而得以释放自己内心的冲突。2014年的电影市场上,有非常多的优秀电影值得欣赏和探寻,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找来看看,如果有机会和一群人在一起,以心理学的视角来赏析的话,我相信对于每个人都会收益倍增的。&/p&&p&
电影《沉睡魔咒》的原形是《格林童话》中的《睡美人》,但这部电影绝对可以算是颠覆之作。《睡美人》其实有许多版本,最初的版本似乎只适合成人阅读,在早期的版本中,涉及到了诸多与性相关的内容,王子不但没有救下公主,还使她在睡梦中怀孕,而这样的内容,是不适合作为儿童读物出现在孩子的书桌上的,于是在后来格林兄弟的版本中,就变成了一个唯美的王子救公主的故事。而2014年的迪斯尼电影版本,完全颠覆了格林兄弟的唯美之作,而变成了与背叛与仇恨、爱与救赎相关的女性情感冲突为主题。有人说这部电影可以算是青春期教育片,就是告诉女孩子们千万不能过早发生性关系,不然的话,后患无穷。当然,这也的确是电影中涉及到的内容,但我想这背后隐含的更多的是对于亲密关系中爱恨交织的复杂性。当然这样的想法的出现,本身就说明了人是如此复杂的思想动物,对于相同的事物,因为所站的角度不同,就会有着千差万别的理解。而我今天想与大家讨论的,只是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出发,去看一看电影中所呈现出的人性中的隐秘运作。&/p&&p&
在电影一开始,就讲述了两个古老又全然不同的王国,它们的关系很不好,一个王国是糟糕的,人民被奴役的,痛苦的;另一个是自由的、美好的。而能使这两个国家统一的,只有两种力量:英雄或者恶棍。其实,这恰如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拥有这两个古老的王国,也都有英雄和恶棍这两种力量存在。而我们一生要努力的目标,恰是如何使这两个王国和平共处,如何有效地去管理我们内心的英雄与恶棍,而电影贯穿始终的,恰是这两种力量的抗衡。&/p&&p&
在我们内心,好王国与坏王国其实就是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爱的世界与破坏的世界,与其对应的,是英雄与恶棍,修复的力量与破坏的力量。当我们出生时,我们是如此的柔弱,我们必需依靠母亲的养育才能存活下来。当母亲满足我们的需要时,我们会感受到自己生活在一个爱的世界里,而母亲成为一个好的客体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客体的意思的那些与我们内心世界建立的情感联结的人、事、物、地方、信仰等,总之是可以让我们投注情感的存在。但是,母亲是不可能永远24小时关注我们的需要的,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慢慢也会体验到一些挫败性的体验,比如当我们需要妈妈抱一抱时,妈妈却在另一个房间里做她的事情,当我们感受到不能从妈妈那里获得满足时,可能会将妈妈感觉为坏的,不满足我们的存在。可是,对于一个那么小的婴儿来讲,这可能是致命的,因为一个坏的妈妈对婴儿来讲,可能也意味着自己不能得到好的养育,从而不能安全的存活下来。为了缓解生存的焦虑,婴儿于是在自己心理内部就动用了一个叫做“分裂”的机制:将满足自己的妈妈,感受为好的妈妈,将不满足自己的妈妈,感受为坏的妈妈。这样,当婴儿不被满足时,她就可以将坏的部分放到坏妈妈身上去,从而在内心保留好的妈妈的形象,这个过程,叫做投射。婴儿动用分裂的机制,将妈妈感受为好的与坏的,相对应的,外部的世界也就有了爱的世界与破坏的世界,从而帮助婴儿尽量留在爱的世界中,回避破坏的世界的侵扰。同时,婴儿动用投射的方式,将自己内心破坏性的部分投射到外面的世界,这样就可以帮助他自己感受到坏的东西都在外面,而我自己是好的,从而保证自己的是被爱的。随着婴儿长大,慢慢她会明白,原来那个满足自己的妈妈和不满足自己的妈妈是同一个人,这时候婴儿会变得抑郁,因为她不得不接受自己失去了一个全好的妈妈,同时接受原来妈妈是好坏并存的,当孩子发展到这一步的时候,我们说她的人格开始整合原来分裂的内容,并开始步入成熟的阶段,而我们一生的努力目标之一,就是发展整合的能力,就像是电影中,最终完成了两个国家的整合。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沉睡魔咒》这部片子,堪称是一部人格发展教科书。&/p&&p&
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第一次相遇的时候,他们都还处于纯净的童年,那时候他们都还没有被生活所污染,但他们的出场方式似乎也在暗示着结局的不同。小仙女玛琳菲森具有神奇的魔力,她充满了爱心,她会去修复受伤的树枝,会和各种各样的精灵打招呼,她也能获得森林中各种精灵的信任,种种迹象表明,她是一个内心富足的女孩儿;而男孩儿斯特凡却是平凡世界中一个渺小的人,他没有父母,睡在谷仓,他生活的贫苦膨胀了他的欲望,他期待将来可以住进城堡,那代表了权力和能力,恰恰是他成长所缺失的内容,而他出现在电影中的方式是偷窃精灵世界的珠宝,这也暗示了他内心因不能得到充分满足而发展出的贪婪。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就像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内心被分裂的两部分:爱的,有能力的部分,代表我们曾被充分满足从而建立起良好自体感受的部分;而贪婪的、有伤害性的(金属戒指)部分代表我们内心未被满足的,被伤害的、恐惧的部分,这部分建立起的是我们内部破坏性的客体关系,对应的是破坏性的自体表征,在我们的一生发展中,这两部分的争斗与整合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电影中,故事的发展就像是我们内心争斗与整合的过程。&/p&&p&
人类的贪婪终于挑起了两国的争战,斯特凡的贪婪和野心使他做出了伤害童年玩伴和恋人的事,他切下了玛琳菲森的翅膀,但是他残存的良善使他并没有杀死玛琳菲森。在成人的世界中,善良与邪恶并不是如婴幼儿的世界中那般截然分开,在坏人的身上,会有良善,在好人的身上也会有丑恶,这恰是开始整合的特征。斯特凡得到了公主和王国,终于住进了城堡,完成了他对成功和权力的追求,但从此也陷入了被良知所审判,陷入了另一种更加困难的生活境遇。玛琳菲森内心恶的部分因为愤怒和仇恨而被激活,她以控制和冷漠的方式驱使乌鸦为她效力,她诅咒了斯特凡的女儿,她出现在哪里,哪里就变得黑暗和被破坏。此时,人性中恶的部分开始泛滥,随着小女孩儿的出生,玛琳菲森也走上了心灵救赎之路,虽然这个过程显得极其艰辛。&/p&&p&
三个爱好和平的仙子赶来祝贺小公主的出生,她们给予孩子最美好的祝福,当第三个仙子的祝福即将给出的时候,玛琳菲森来到了宫殿,这时的玛琳菲森已经被仇恨所控,她的出现,就像邪恶的巫婆,她给予孩子诅咒,但是斯特凡的哀求还是让她动了恻隐之心,她更改了自己的魔法,预言真爱之吻可以解开对小公主的诅咒,而那恰是斯特凡对玛琳菲森未实现的承诺。从这里可以看出,玛琳菲森的愤怒来自未实现的爱的承诺,而这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往往是最常被感受到的伤害性体验,比如,我们感受到自己所爱的母亲,其实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时,失望会带领我们恨母亲的不能给予。不被满足的爱所带来的仇恨,需要在成长中逐渐发展出宽恕的能力,宽恕我们所爱的人不能给予我们完全的满足,当我们能够放弃被完全满足的期待时,我们才能发展出接受曾经发生的伤害的能力,从而与伤害性的体验和解。&/p&&p&
诅咒带来了两个国家的隔绝,就像是我们内部好的部分与坏的部分的隔离,隔离可以带来暂时的平静,可以将我们内心好与坏的冲突暂时停歇下来。三个贪玩的仙子并不胜任母亲工作,玛琳菲森内心善良的部分并没有死亡,她实际上承担起了婴儿母亲的工作,虽然她也会讲着听来冷漠的话。婴儿纯净友好的微笑,唤醒了她内心善良的的母性内容,此时婴儿也代表着她内心温柔善良的婴儿部分,当她在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她内心那个善良的婴儿也逐渐长大起来,这个重新成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她内心创伤逐渐修复,爱的能力逐渐回归的过程。斯特凡却完全不一样,他必将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那个即将降临的诅咒使他的内心被恐惧装满,他发动一场又一场的战事,筑起铜墙铁壁的防御,他周围的人越来越难以忍受他,慢慢的他出现一些病理性状态,甚至临死的妻子他也不愿去看一眼,他完全将自己陷入了对即将到来的惩罚的恐惧。&/p&&p&
婴儿长大成美丽的爱洛,仙女的祝福在她身上实现了,她真的成为了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爱洛身上的这些特质恰如一个好母亲或者合格的心理治疗师身上所具备的特征:善良、信任、温暖、安全。爱洛对玛琳菲森充满了信任与爱,这逐渐软化了玛琳菲森的的仇恨,这时候,玛琳菲森成为了爱洛公主爱的母亲,同时爱洛实际上成为了玛琳菲森的心灵治疗师。随着她们之间情感联结的深入,精灵王国重现了轻松与快乐,那是因为玛琳菲森内心的快乐再日益多起来。玛琳菲森试图取消魔法,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她施咒时,她的咒语是“不可取消”。冲突不可避免地再次发生,爱洛知道了诅咒来自玛琳菲森,她回到了城堡,迎接她的是冷漠焦躁的父亲,父亲并不相信真爱的存在,他无法将自己的女儿从沉睡中唤醒。此时,费尽辛苦,冒着天大的风险,一定要救出爱洛的,是玛琳菲森。王子的亲吻并没有解除魔法,绝望中,玛琳菲森对着沉睡中的爱洛忏悔,并且亲吻了她,奇迹就在这一刻发生,真爱之吻是存在的,存在于彼此真正关心和爱着人之间。爱洛找回了被父亲偷走的翅膀,帮助玛琳菲森战胜了人类,但玛琳菲森并不愿意伤害曾经伤害过她的人,是斯特凡的仇恨最终毁灭了他自己。在童话故事中,坏人的下场一定是要被严厉惩罚甚至死亡的,因为这可以帮助成长中的孩子感受到坏人一定不会被保护,从而可以保护他们远离被坏人伤害的恐惧。&/p&&p&
最终,两个国度统一,统一它们的,并不是传说中的英雄或者恶棍,而是一个既是英雄又是恶棍的人,即玛琳菲森,而玛琳菲森,也最终完成了她自己的心灵救赎。这是极具象征意味的一个结局,极好与极坏,其实在同一个人身上存在。这就像是一个孩子人格的最终整合,他终于在自己的世界中发现,那个照顾自己长大的人,其实是一个既好又坏的人,那个人就是母亲,当他能够接受自己的母亲既不是全好,也不是全坏,而是既好也坏时,他就发展出了对世界的现实性理解,从而他就慢慢可以放弃一些分裂的,非现实性的感知,而可以有更多的心理空间去容纳现实中的不完美。而当他能够更多接受母亲既好也坏时,他也就能够更多接纳自己身上的好与坏两个部分的同时存在,从而完成自己人格的整合,就像是两个国家的最终统一。
文:王雪岩 对于童话电影,我是情有独衷的,倒不是因为童话电影看起来轻松省力,其实是因为童话电影往往因其情节性强,隐喻性强而往往更有其引人入胜之处。童话电影往往包含着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冲突以及冲突处理的过程,这些冲突的处理,…
&img src=&/14ddac9b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14ddac9bf_r.jpg&&这是一篇更加感性的文字,关于一条狗狗,写于2013年1月。图片照于坝上,当时她一岁三个月。&br&情感从来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有我们愿意感受它时,它才会成为滋养我们生命的源泉。而当我们愿意打开自己的情感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往往是更加巨大的满足。&br&&br&&br&&br&&br&&br&二妞,是一条八个月大的金毛犬。到今天,她正好八个月大,她来到我的家五个月了。&p&&br&
当时动了要养一条狗的念头,是因为生活中的困境。那时我内心有许多的情感是无法处理的,恐惧、内疚、孤独、逃避等等。我一直试图找一个分析师,能帮我走过那段艰难的路,可是,很困难。很多人劝我再要一个孩子,也许,多一个孩子可以帮我建立起一些安全的体验,可是,我不能,因为我害怕一个担负着期待出生的孩子,从她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失去本该属于她自己的独立与自由。更怕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会分散我能交给女儿的心力。所以,最终,我决定带一条狗狗回来,那也是我童年一个未处理的创伤,曾经,有一条与我相濡以沫的小狗,被我的家人无情抛弃。&/p&&p&&br&
小狗有了名字,叫二妞,姐姐曾因这个名字对我表示不满,说人家有那么好的血统,却让我给起了这么个破名儿。可是我喜欢,非常喜欢,因为我的女儿叫妞妞,她,是我的第二个女儿。二妞是我的家庭成员,从我决定带她回来的那一刻起。&/p&&p&&br&
二妞是那一群小狗中最瘦最弱的一个,她乖得让我心疼。有同事问我怎么不选一个强壮些的,我想,也许是因为,她更像我的女儿。&/p&&p&&br&
对二妞,我是有很多期待的,我期待她能成为这个家庭的治疗师,事实上,她是,而且是非常棒的治疗师。那时只想到一条狗狗的忠诚可以让我感受到稳定感,后来才慢慢发现,她所提供的帮助远不只这些,很多没有机会去处理的关于女儿的伤痛情感,借助于陪伴和照顾她,让我和先生有机会得以释放,对于这个依赖我也支持我的生灵,我充满感激。&/p&&p&&br&
其实很早之前就想写写二妞,可是一直不知道怎么动笔,也许是因为昨天与朋友的一个通话,跟她谈到我的狗狗对我有那么多的帮助,今天让我在忽然之间,写下了许多关于狗狗的情感。外甥在空间留言说,写成个日志吧,我想转,我说好,等我唠叨够的时候;女儿说,你写一本关于二妞的书吧,就像那本狗狗治疗抑郁症的书,我说恐怕不行,因为有太多的东西,我说不出来,还是让那些感谢存在我自己的心里吧。&br&
不管写与不写,对我,对我的家,二妞都是一个太好太好的治疗师。&br&&br&&br&
【狗狗启示录一】自信是:你睡在床上,我躺在地下,虽然我会打呼噜放屁翻身挠墙吵到你,可我知道你不会嫌弃我,因为,我爱你。&br&&b&爱从来都是相互的,一颗有爱的心,迟早能唤醒周围人对爱的渴望与信任。相信爱的人,也能够相信自己被爱。&/b&&br&&br&&br&
【狗狗启示录二】依恋是:你出门,我看着你;你回来,我欢迎你;你在家,我跟着你;你做事,我守着你。只要有你在的空间,我会让你随时看到我,不管是你把我当成孩子,还是我把你当成孩子。&br&&b&据说狗狗其实是把人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护的,其实我们哪个人的内心没有一个渴望被爱被呵护的孩子呢?&/b&&br&&br&
【狗狗启示录三】嫉妒是:你都出门一天了,回来就陪我多玩一会嘛,当你把双手放到键盘上时,我感觉它又抢走了属于我的那双手,我唯一能做的,是趴到键盘上,对着你笑,然后你的双手就会属于我的身体。&br&&b&一个期待被父母看到的孩子,也会做这样的事吧?而父母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就是父母自己。&br&&/b&&br&
【狗狗启示录四】自省是:好吧,如果你一定要抱着电脑,我只好把你让给它,以后你再抱着它时我再也不进你的房间了,不过你要记得哦,我听到你的声音时,还是会跑到门口看看你的,你知道我有多想和你在一起吗?&br&&b& 长大、独立、适应社会、为自己负责。。。。。很多时候成长也意味着烦恼,因为当我们长大的时候,也会失去很多曾经属于我们的东西,而我们也不得不接受,有时候我们真的得不到自己期待的东西。&br&&/b&&br&
【狗狗启示录五】创伤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走丢了三天,再回到家来我很害怕,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三天的时间见不到家人,这三天我没有吃过饭,现在也不想吃,不想动,不想跟你们打招呼,我只想一个人趴在我的窝里,我需要确定我真的回家了,需要知道你们不会再消失。&br&&b&亲密关系,是我们在这个世界的生存中最重要的营养。关系的破坏和丧失,也许会带给我们严重的打击。而分离,对一个孩子来讲,有时是致命的创伤,尤其是很小的孩子或者是突然的分离。&/b&&br&&br&
【狗狗启示录六】孤独是:你总有忙不完的事情,我都跟着你在房间里转了一天了,你也没有跟我说一句话,好吧,我回到桌子下面去了,我只在那里看着你来去,这样你就不用走路时小心的绕开我,而我的眼泪,你也不会看到的。&br&&b&孤独的体验会带给我们强烈的挫败感,有时会让我们感觉与世界与自己失去了联系,很多的孤独来自我们所爱的人无意中的伤害。很多时候,孤独来自于重要的人对我们的忽略。&/b&&br&&br&
【狗狗启示录七】恐惧是:我明明听到你在房间里讲话,可是我找不到你,一扇门隔开了你我,我不管怎么挠,那扇门也不曾打开,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叫得那么凄厉也还是见不到你出来,难道是你消失了吗?只剩下你的声音留在这个世界?&br&&b&对于很小的孩子,看不见便意味着失去。对于很多内心积存着创伤的成年人,看不见是令他们恐惧的,因为他们无法确认自己是不是被抛弃,无法确认所爱的人会不会再回来。看不见,对他们意味着永远的失去,甚至是死亡。&/b&&br&&br&
【狗狗启示录八】爱是:不管你多晚回家,我站在门口冲你笑;不管你多烦,我拱在你怀里冲你笑;不管你多忙,我趴在门口看着你笑;不管你多累,我咬着你的衣襟让你看到我的笑。然后,我看到了你温柔地冲我笑。&br&&b&爱一个人,不是海枯石烂,不是地老天荒。爱一个人,是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境遇,我愿意用我最真的情感陪伴你。爱一个人,是用我所能做的最微小的事情,温暖你。&/b&&br&&br&
【狗狗启示录九】伤心是:当你穿好衣服再转向我的零食时,我知道,你又要走了,接下来的半天中,这房子里就会只剩下我自己的脚步声。虽然,我很想跟你一起走出去,但我还是强迫自己坐在那里,深情地注视着你关门时的犹豫。&br&&b&与所爱的人分离,永远是一件令我们伤心的事。&/b&&br&&br&
【狗狗启示录十】快乐是:当我听到你上楼的脚步声,我把玩具们全排在门口,当你打开门的那一瞬,我把它们叼在嘴里一件件甩给你看,当我甩着头甩着尾甩着吱吱叫的玩具,我看到你的脸上绽出孩子般的笑颜。&br&&b&因为心中有爱,所以才能快乐着你的快乐,悲伤着你的悲伤。&br&&/b&&br&
【狗狗启示录十一】心理咨询就是:你回家时,我在家里等你;你走在路上,我在你脚边陪你;你伤心时,我的舌头滑过你;你开心时,我用跳跃呼应你;你呼唤我时,我冲向你;你享受孤独时,我离开你。我不知道什么叫稳定的陪伴,我只是希望你知道,我真的在乎你。&br&&b&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心理咨询的过程,是两个人在灵魂最深处的接触,爱的传递,可以改变人生。&/b&&br&&br&
【狗狗启示录十二】坦然就是:当我寂寞时,撕扯一屋子的碎片,然后看你一点点收拾;当我嘴馋时,就向你伸出爪爪去,然后享受与你握手后的美食;当我无聊时,就啃咬家具,然后在你的无奈中卖个萌给你。我不必担心会激怒你,因为我知道,在你心中一定有个很重要的位置留给我,就像我的内心,那么深地爱着你。&br&&b&对爱与被爱的确信,可以给我们带来坦然,这个坦然还有一个名字,叫:安全感。 &/b&&/p&
这是一篇更加感性的文字,关于一条狗狗,写于2013年1月。图片照于坝上,当时她一岁三个月。情感从来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只有我们愿意感受它时,它才会成为滋养我们生命的源泉。而当我们愿意打开自己的情感的时候,我们收获的,往往是更加巨大的满足。二妞…
&img src=&/a617fda33e3f5e346ac764fb3dbd0524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a617fda33e3f5e346ac764fb3dbd0524_r.jpg&&文:王雪岩&br&&p&
(此文为应女儿之邀,写给她的同班伙伴的信)&br&
孩子们,今天,我来和你们谈一谈一个很大很大的话题可好?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若不是女儿布置作业给我,我都不敢动笔去写。我们人类的一生大多短短几十年而已,在这短暂的的时光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太多太多,所以,那远不是我能以我四十几年的生命体验可以理解透彻的,自然也就不敢在你们面前自诩懂得。那天女儿要求我给你们全班同学写一封信,以家长的名义。于是我发现,面对你们这群即将告别初中生活的孩子,我自己的确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所以,不如让我讲给你们听:&/p&&p&&br&&b&
一、人生是一段充满遗憾的旅程&/b&&br&
孩子们,我相信,在你们十几年的生命旅程中,肯定至少听到过一次“你要努力做到更好” ,是啊,每一个孩子都是承载着家族延续的期待出生的,所以,父辈、祖辈会在你们身上投注大量的希望,希望你们将来成为有能力的人,可以优秀,可以生活得更好,我想,你们对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期待。但是孩子,你同时也要知道另外一件事,我们的生命,从一出生开始,就是有缺憾的,比如,当你离开妈妈的肚子的时候,你也会受你人生中也许是第一次伤:脐带被割断,从此你不得不以自己柔弱的身躯去学习应对和适应世界。所以,我们的人生是带着伤开始的,我们的人生也是这样一个不断受伤不断修复的过程。&/p&&p&&br&
我的女儿比你们大一岁,因为她曾在小学时因为重病而休学一年,她生病的时候,才11岁,面对人生中这么重大的一个考验,我相信她曾经历过非常非常多的艰难。但是可喜的是,她并没有成为疾病的俘虏,当她生病之后,她不得不去面对今后有缺憾的人生,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艰难的,但这也是一次机会,让她在这个过程中去体验生命体验亲情,也学习自我管理。自从她生病后,我看着她在发生变化,从一点点,到巨大。曾经,她是一个非常腼腆的孩子,从上幼儿园,老师就说她上课不敢回答问题,到现在,她成为你们的班长,可以为班级做很多事情,可以很有创意的去设计活动,可以为你们开班会。我相信,她的变化,不仅仅是勇气在增加,而是当她经历了人生中更多的考验后,她发展出了更多对于自己的信任。所以,很多时候,磨难,是化过妆的祝福,它来到我们身边,考验我们,同时也帮助我们发展出更多的能力。当然,这个能力的发展起来,并不单纯是因为我们经历过磨难,而是我们经受住了磨难的考验,没有被它吓到,当我们有能力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有限性时,我们就可以发展出与磨难和平共处的能力,也是我们发展出了更多的勇气来应对生命的无常。此时,磨难就不再是麻烦我们的事,而当我们经历那些麻烦时,就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生命不同的状态,所以也可以发展出更丰富的生命。&/p&&p&&br&
随着你们年龄的增加,你们也会遇上越来越多“麻烦”,有些麻烦你们是可以解决掉的,有些,可能会跟随你一生。那么,试着与那些麻烦和平共处,如果你有能力带着那些麻烦那些缺憾生活,你就会发现,自己生活得没有那么糟糕,如果你一定要让自己与那些麻烦抗争,一定要去除那些缺憾才感觉安心的话,你就会花费太多的心力在与它争斗上,那你反而失去了享受麻烦之外生活的空间。人生如果是一段旅程的话,这段旅程中会充满各式各样的遗憾,你可能不会成为所有人里最优秀的那一个,但你可以试着让自己成为温暖有爱的那一个;你可能不是周围最被喜欢的人,但你可以成为喜欢自己爱自己的那一个。如果这段旅程的长度是由命运决定的话,宽度却是可以由你来决定的,所以,试着允许那些缺憾存在,并努力去拓宽你生命的道路,当你的生命之路越宽阔时,那些缺憾对你的影响就会越小。&/p&&p&&br&&b& 二、善待生命,也善待自己&/b&&br&
你们这一代人,大多是独生子女,这让你们少了许多体验同伴关系的机会,也增加了你们承受来自父辈的过多期待的可能。你们这一代人,父辈吃过许多苦,他们会试图帮助你们远离他们曾经历过的艰难,但是,他们的努力可能也会带给你一些伤害:过度的保护,使你失去自己去闯去试去犯错的机会,也就让你失去了人生中许多原本可能帮助你学习生命历程的宝贵体验;他们在社会打拼的艰难体验也可能带领他们会对你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这样可以保证你未来能有相对轻松的生活,但这也可能会让你感觉永远达不到父母期待的样子,从而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是的,这的确是一些伤害性的过程,但是孩子,你要相信,所有这些伤害产生的原因,是父母没有更好的能力为你做得更好,而不是要伤害你,虽然那些被伤害的感觉可能已经存在你的心里。没有哪个父母会愿意伤害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愿意不等于不会发生,因为许多父母自己就是带着伤长大的,他们并没有学会怎么样更好的与孩子相处。也就是说,伤害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另外一个伤害。当爸爸对你暴跳如雷时,也许他的童年就曾是被这样对待的,他没有学会怎么样跟你更温柔的相处;当妈妈不断挑剔你这里不好那里不好时,也许她童年也不曾逃出这样的命运,是他们的早年的经历教他们学会了对待你的方式。嗯,是的,你的父母可能会用他曾经被父母对待的方式来对待你,心理学上,这叫代际传承。当然,还可能有另外一个方式:他们采用与当年父母完全不同的方式对待你,但,那依然可能会让你受伤,因为他们那样的方式背后,是与曾伤害他们的父母抗争,而不是用他们真实的内心来对待你,所以你可能会感觉与父母的距离很遥远,因为你不再是你,而是成为父母缓解来自他的父母伤害感的媒介。&/p&&p&&br&
这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你们来说,可能是非常难以应对的,因为你们这个年纪,迫切的期待获得来自父辈的认可:我是独立的,我是有能力的,你要尊重我!是的,被尊重,是我们每一个人内心的基本需要,但是,当你面对的是一个曾经被伤害,曾经不被尊重的人时,他可能就没有能力给予你你原本应该得到的尊重,因为他也没有获得过,他心里没有时,他也给不了你。那你怎么办?你要跟他战斗吗?向他索要他给不出的东西?真要那样的话,可能会让你和他都非常的痛苦。所以,你不如试着让自己理解他的不曾拥有,试着接受他不能如你期待的那样对你,试着将你的想法清晰的告诉他,也试着努力去听他的想法是什么 。对的,我是想告诉你,你改变不了父母,但你可以试着改变自己,你可以试着让自己发展出更多爱的能力,这样,你既可以满足自己爱的需要,也可以阻断那个“代际传承”,当你有一天做了父母之后,不再用相同的方式去伤害自己的孩子。&/p&&p&&br&
学会爱自己,是我们这一生非常重要的任务,也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当一个人没有能力爱自己的时候,他也就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爱世间的万物。当一个人不爱自己时,他会将对自己的不喜欢扔到别人的身上去。比如一个人如果感觉自己特别没有能力,他可能就会嫌自己的孩子考得不够好,其实,真正的原因可能是来自他内心感觉自己没有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就拼命催孩子提高成绩,这样孩子将来就不会像自己一样过苦日子了,所以他无法接受孩子学习不够好的真正原因,是无法接受自己没有更好的能力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他学会了爱自己,学会了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他可能也就有能力接受目前的生活状态,也就能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尊重,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发展他自己。每一个孩子,从他一出生开始,就是唯一的和独特的,作为生命本身他就是有价值的,是因为他这个人本身而不是因为他拥有好的特质而有权力获得爱与尊重,而我们身边的万物,也是如此。所以,去尊重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的存在,最终你所收获的会是自己内心的丰盈,而不是简单的付出。如果你喜欢,可以去养一个小动物,当你在照顾它们长大过程中付出很多的时候,你也会在它们长大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当你从一条小狗狗的眼睛中读到依恋和爱的时候,你内心爱的情感也会被激活。爱是一种强大的能量,当你付出越多时,你收获得会更多。而爱,也会成长你今后人生中重要的能量源,能为你面对困难时的勇气,面对亲情时的信任,面对学业时的动力等等。&/p&&p&&br&&b&
三、所有的获得都以付出为代价&/b&&br&
有一部美剧,叫作《童话镇》,如果有时间,我建议你们去看一看,这虽然只是一部讲述童话的故事,但是,它并不是童话那么简单,它实际上在讲述的,是许多生命的道理,当然,这也是童话存在的意义。童话不仅仅是儿童的故事,童话对于孩子真正的意义在于,在故事中,故事的主人公在成长中不断去处理许多内心的冲突,而读故事的人就可以借助于读这些故事来处理自己内心类似的烦恼。在这部美剧的第一季,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一切魔法都要付出代价”,实际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所获得的一切,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也是你们一生需要理解和学习接受的法则,用你的努力付出来换取你想要的东西:成就、尊重、爱,等等。这听起来是很浅显的道理,似乎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但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是许多成年人,也有尚未发展健全的人格组成部分,有时候他们被限在制婴儿般的幻想中,幻想自己可以不必做什么,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内容,这些幻想,来自于一个人成长的过程。的确是的,曾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这样的照顾,但是,随着一个人的长大,这个特别的待遇也会慢慢失去,终有一天,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用自己的付出来换取生命的必须,而不是如一个婴儿般,躺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就可以获得最好的照顾,而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发展出这样完善的自我功能,所以这些婴儿期的需要就一直残存在内心,成为他在成人社会生存的阻力。比如,有些人会因为感觉得不到家人的尊重而愤怒,在他的内心,他希望自己是家庭里最重要的那个人,可以一言九鼎,可以自己什么都说了算,可以让全家人服从于自己,但实际上,可能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家庭成员会在他的期待中感觉到被剥削被限制,可能会对他很愤怒,这怎么可能让家庭成员成为他期待的样子呢?反倒可能使大家越来越不喜欢他,离他越来越远。他的这个期待,可能来自于成长过程中的被忽略,所以才有那么多被承认的渴望;也可能来自于他的成长中被过度的满足,所以在他的幻想中别人就应该把他当成重要人物来敬畏。但是,他的这些期待其实是基于对别人的伤害基础上的,别人并没有义务来为他的早年创伤买单,他的期待里,缺少的是对别人的平等的尊重的态度,而只是将对方当成了满足自己期待的对象,将自己的期待当成了对方行为的评价标准,而我们每个人其实并没有这样的权力去要求别人。在成人的世界里,权力的获得是需要资本的,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愿做但又期待获得大家的敬畏,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被敬重是需要资本的,这个资本,可能是他足够努力创造了价值,可能是他非常关爱别人而让别人愿意亲近他,可能是他在某个领域取得了成就而对社会做出了贡献等等,总之,不管是什么形式,他一定付出了他自己的努力,而他的努力,对别人对社会是有帮助有意义的。&/p&&p&&br&
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当一个人付出时,他也会在付出中收获巨大:母亲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收获了孩子的成长所带来的成就感;学生在努习学中收获了知识的富足与未来生存的保障;慈善家在付出中收获了内心的满足与安宁;家庭成员在为家庭的付出中收获了家庭关系的和美等等。所以,所有的收获都以付出为代价的背后,实际上还有另一层含义:付出并不是减少,而是带来另外一种收获。所以,孩子们,当你们的生命之花渐渐盛开的时候,也让自己学着为他人付出,学着担负起属于你自己的社会责任,慢慢你们会发现,付出可以让你们的生命越来越丰满。&/p&&p&&br&&b&
四、&/b&&b& 以你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对待别人 &/b&&br&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就不可避免的要与各种各样的人与事打交道,也就会在打交道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体验,我们都希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感受到爱的温暖的体验,而不愿意自己经历那么多痛苦的受伤的体验,那么,怎么样让自己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更舒服呢?一个小小的诀窍是:善待他人,以你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别人。&/p&&p&&br&
这其实是有些难的,当我们希望别人更爱我们一些的时候,我们也害怕别人不会满足我们甚至伤害我们,所以我们往往就会先逃开,看别人怎么对待我们,然后再决定要不要与对方亲密的相处。这个害怕在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存在, 所以双方都逃开时,我们就等不到对方的首先示好。所以,当我们期待被别人善待时,不如先用善意对对待别人,能够首先示好的人,其实是心理能量更强的人,因为当首先示好也意味着可能要承受对方的拒绝或是没有回应。&/p&&p&&br&
心理学上说,我们自己制造了别人对待我们的方式,这意思是说,当我们去善待一个人时,对方会感受到我们的善意,所以他会将我们感受为对他是安全的,他也就会因此可以安全的与我们相处;如果我们用防备的、敌意的方式对待别人时,别人也会感受到我们对他的威胁,所以对方就会防备我们对他的伤害,于是就造成关系中的彼此伤害。所以,你怎么样对待别人,就会收获别人对待你。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被伤害,其来源并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来自我们自己“别人会伤害我”的想象,当然这个想像可能来自于这个人的成长经验,只有阻断这个想象,才能帮助我们过上好的生活,这个阻断的过程,就是人格的成长过程。如果你能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善待他人的话,慢慢你会发现自己收获到越来越多爱的体验,而这些体验会帮助你越来越有能力去善待他人,然后收获更多爱的体验。&/p&&p&&br&
但是,善待他人不等于你要放弃自己真实的需要而一味地去满足他人,当你要牺牲自己去满足他人的时候,那是虚假的善意,因为你的牺牲背后,其实是害怕你们之间关系的受损,而这个害怕背后,是不信任对方会因为爱你尊重你而去满足你的需要,你的牺牲会让你在关系中承受压力,会让你变得愤怒,而最终破坏掉你们的关系。所以,真正的善待他人,是建立在真实体验自己尊重自己的基础上的,你的牺牲要建立在“我愿意这样选择”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害怕冲突而不得不”的基础上,这两者的差别是,当你懂得自己的需要而且愿意做出一些退让时,也意味着你决定接受退让的结果,而不得不的退让背后,会让你积累太多的愤怒与委屈,会让你们的关系最终难以维系。&/p&
文:王雪岩 (此文为应女儿之邀,写给她的同班伙伴的信) 孩子们,今天,我来和你们谈一谈一个很大很大的话题可好?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了,大到若不是女儿布置作业给我,我都不敢动笔去写。我们人类的一生大多短短几十年而已,在这短暂的的时光中,我们每一…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晨五行属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