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弩金币,天子版纪念金币面前无戏言,

第一回 巡工场惊天冤案 平民愤君无戏言2_血铸山河之两宋_棉花糖手机阅读(m.mianhuatang.cc)第一回 巡工场惊天冤案 平民愤君无戏言2
& &经询问后,赵惇等人才得知了这死囚的冤屈所在。
& &这名死囚名叫乔月山、字文约,今年方才二十三岁,浙江温州平山县人。他家世代书香,虽然祖上没有出过什么高官,却也是诗礼传家。一家人虽然只有三口人,但其乐融融,倒也过的甜密幸福。
& &乔父有一至交吴文正,家住临县安海县,家中只有一子一女,儿子吴海天比乔月山大了三岁,与其同在县中读书,也是至友。女儿吴云秀天生丽质,从小随父亲学文断字,也是一个才女,在安海县小有声名。早年由父亲做主,与乔月山订下了白头之约。
& &一对年轻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对这门亲事自然是一百个满意。
& &乔月山年纪轻轻已经有了秀才功名,也参加过省试,可惜未能考中。原本,他一直刻苦攻读,想要一举成名,可以光宗耀祖,却不曾想,祸从天降!
& &六年前,现任蕲郡王韩节到安海县游玩,无意之中见到了随母亲出门置办嫁妆的吴云秀,一时惊为天人。打听了吴云秀的家世之后,韩节便命安海县县丞鲍易代为作媒,想纳吴云秀为妾。
& &鲍易登门提亲,吴家婉拒了婚事,说明自家女儿已经许了人家,不可违背婚约。
& &谁知,那鲍易恨吴家拒绝婚事是断了自己投靠之路,便向韩节进了谗言,说吴家是因为韩节为人不好,才不愿意将女儿许嫁。
& &韩节从小要什么有什么,就连当今天子也对他十分宽待,早就被宠的不知天高地厚、任性妄为。听人说自己为人不好,自是勃然大怒,决心要教训这不识好歹的人家!
& &没多久,那鲍易便制造冤案,将吴父陷入强盗案中。可吴父虽是个文弱之人,却有着刚强的性子,宁死不肯交出女儿,被打成重伤,被乡邻保出之后,没多久就因伤重死在家中。临死前吩咐儿子,一定要遵守与乔家的婚约,不可以妹妹的幸福换取安宁!
& &吴父死后,鲍易再次登门,却被吴家母子给骂了出去。恼羞成怒的他再次构陷吴家,吴海天也被抓入牢中苦受毒刑。
& &吴云秀眼看父亲因自己而亡故,现在兄长入狱,嫂嫂怀着孩子、天天哭泣,便哀求母亲把自己送给韩节,以救出兄长。
& &结果,个性也十分刚强的吴夫人大怒,将女儿责骂了一顿,不许她有这种念头,并明言:若云秀敢干出什么傻事,自己立时自尽,让云秀背上不孝的罪名。
& &为了保住吴家一脉,吴夫人请来媳妇的父母,说明了情况,写下休书,让媳妇暂时回家,等事情过了再回来。
& &吴父不想连累自己的至友,蕲郡王韩节提亲之事并未告知乔家。
& &直到吴父不幸故世,乔月山与父亲一起前去拜祭,才得知真情。乔老爷也是个刚毅之人,立刻提出愿意迎娶吴云秀过门,以使吴家逃过鲍易的迫害。
& &得到吴夫人的肯之后,乔家开始准备婚礼,个性刚硬的乔老爷为了感激老友厚谊,故意大操大办,隆重的迎娶了吴云秀。
& &此事被韩节知道之后,他根本没有反思自己之前的行为已经构成大罪,却认为乔家此时敢迎娶吴云秀,是在驳自己的面子!
& &气疯了的韩节,立刻找到了平山县县丞任晓鹏,要他陷害乔家。可任晓鹏却还有些骨气,不肯帮他害人,直接拒绝。
& &韩节随即找到了平山县所属的温州府刺史汤安书,要其帮忙害人。汤安书虽然不想干这种事,但却抗不住韩节的压力,还是下了手。
& &没多久,乔家父子都被抓入温州府牢中,汤安书劝他们不要和韩节对着干,胳膊拧不过大腿!但被乔家父子坚拒。汤安书不想把事情做的太绝,只是把二人押在牢里不放出去。
& &韩节现汤安书并不打算除掉乔家父子,十分不满,便要鲍易想办法。这鲍易自认为抱上了韩节的大腿,自然无所畏惧,便给韩节出主意,买通狱卒想要毒死乔月山。
& &却没想到,送入牢中混了毒药的肉食被乔月山送给了自己的父亲食用,被毒死的是乔父。鲍易再出一计,让那韩节逼着汤安书以乔月山毒杀父亲、犯了人伦大罪为由,判处了死刑!
& &已经彻底绝望的吴云秀再也不想连累家人,来狱中看过乔月山之后,便瞒着婆婆去向韩节哀求,愿意顺从于他,请他放过自己一家人。
& &韩节得到了吴云秀,自然不再有兴趣管这乔月山,便放过了他。乔月山逃过一劫,延期到秋后问斩。乔月山见妻子已经有很久没来探监,心中奇怪,但夫妻恩爱,他从未怀疑过妻子的心。
& &已经被免职的平山县县丞任晓鹏后来偷偷来狱中看他,方才告知:云秀为了不让韩节得手,在与韩节同房前自尽!乔母在连遭打击之后已然病故,还是邻居和朋友同情乔家,方才为她了丧。
& &家破人亡的乔月山本来打算一死,到地下去找寻自己的父母和妻子。
& &但任晓鹏劝他为了家人也要活下去,否则他们就白死了,还给他出了个主意:兵部工场正在在各地牢中挑选死囚,这是个机会!如果能幸而不死,就能活下去。而且有可能见到高官,或许还有鸣冤的希望。
& &就这样,乔月山主动报了名,在几位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一个文弱书生也被选中,送来了工场。原本他只是想着熬过生死关,或许还有报仇的希望,三年生死期眼看就要到了,却遇上了皇帝亲临!
& &听完了乔月山的陈述,在场的数人都把目光转向了天子赵惇:如果乔月山所述为实,按大宋律法那韩节必死无疑!此案也会牵连不少浙江的官员,甚至连刑部复核的官员也跑不掉,这又是一次惊天大案。
& &赵惇沉默了一会儿,这才看向站在面前的乔月山:“乔秀才,如果你所述为实,朕必会秉公而断!但事关重大、案情复杂,必须慎重,你可明白?”
& &“罪人不敢有异议,请陛下安排便是。”乔月山也知道此案十分难办,只要皇帝有查实的决心他就心满意足了。
& &“吕正义,你带两人将乔月山送交刑部尚书洪适,让他派人彻查此案,一个月之后给朕一个明确的交待。”赵惇吩咐完之后,皱了一下眉头:“给我提醒洪适,此案重大,清查出来之前必须保密;要是案情查不清楚,或是乔月山出了什么事,他的脑袋就别想要了!去吧。”
& &看着吕正义带着乔月山离去,一边的马忆灵忍不住了,她在娘家之时,常常听大家提起韩世忠的大名。嫁入皇宫之后,常与这些功臣之家的人接触,自然也知道韩家的现状,小声的问道:“惇哥,你真的要杀了韩节吗?”
& &“不是朕要杀他,他是自作孽不可活!”赵惇阴沉着脸,声音低沉的回答。
& &欧阳亮在一边也是满脸的忧虑,想到此案的后果,连他都有心惊肉跳的感觉:“陛下,如果此案查清,乔月山所述为实,按我朝律令,如此重罪要不仅是韩节要死,而且还会累及家人!韩家有朝廷免罪文书,其他人倒可以没事,可真要是杀了韩节,朝廷对功臣失信;不杀韩节,陛下对臣民失信,到时将十分的棘手!”
& &赵惇没有立时回答,而是站起来走到门口,看着正在忙碌的工匠出神。
& &良久,赵惇仍然没有回头,只是平静的说道:“二姐夫,如果被陷害、被杀的是你的家人,你希望朕如何去做?”
& &“陛下……”
& &“朕曾经向吕老,也是向自己的良心过誓:只要是对我大宋有利之事,我何畏艰难。韩节之事一旦查实,朕决不宽待,依律处置。”赵惇此时才转回身来,在山洞的阴暗中,只能看到他一双闪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坚定和无畏:“朕说过:人情大不过国法。大宋的臣民皆为朕之赤子,身为父母者不能护佑子孙,就是朕愧对天地、愧对大宋的万千臣民。”
& &出了这么一件事,天子赵惇也没心情再巡视火器工场,嘱咐所有人保密之后,很快便返回了皇宫。
& &回宫之后,赵惇请来了安王赵适和倾天网在京的领甘北太给叫到了御书房,将此事全部告知他们。二人顿时吓了一跳,以他们对大宋律法的了解,这韩节已经犯下了诛灭全家的重罪!
& &但韩家有铁券在,就算是天子也动他不得;如果不处罚韩节,一旦此案传扬出去,大宋律法的尊严也会扫地,以后还用什么来约束臣民?!
& &偏偏当今天子赵惇又不是个昏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事是干不出来的,这可实在让人头痛!
& &但天子却并没有太多的为难表现,只是吩咐他们动用一切手段查清此案,不可有半点循私;另外,当然也强调了保密,在本案全部内幕查清之前,不得泄出半句!在查清之前,一切照旧,不可为外间觉察。
& &表面上,一切又恢复了平静,天子赵惇还是如前一般勤于政务。
& &这天刚刚下朝,赵惇正想回宫,突然有内侍来报:“陛下,兵部尚书刘畅和两名主事求见。”
& &赵惇心中奇怪,如果有事,刚才在朝上为何刘畅不说,但还是吩咐:“传!”
& &兵部尚书刘畅和两名主事入见皇帝,行礼已毕,赵惇请三位臣子坐下,然后问道:“诸位臣工,今天来见朕有何要事?”
& &“陛下,按您的旨意,兵部的工匠把原来失传多年的诸葛神弩给复制出来了,特来向陛下报喜。”兵部尚书刘畅一脸的兴奋,高兴的回奏。
& &“哦?!”赵惇先是一惊,然后就是喜出望外:“朕当初也只是随意一提,没想到大家居然能将它给复原出来,太好了,朕要看看。”
& &“臣等此来,就是请陛下到工场里去看一下诸葛神弩的试射。”
& &第二天,天子赵惇由兵部尚书刘畅陪着来到了兵部位于临安近郊的工场。也难怪赵惇对此事十分的在意,大宋在如今的情形下,想要收复故地,必须想出让步兵能够在平原上与大金骑兵对抗的方法。这些先进的武备,是大宋所能够想到的最有可能实现的办法。
& &到了工场里面的试验场,一群身着官服和工匠服的人正聚在一起商议着什么。听到侍卫们的通报声,那些人分了开来,全都向着这边行礼:“臣等见过陛下。”
& &赵惇连忙抢上几步,把为的一位老人给扶了起来:“宇文爱卿,朕说过,你不用多礼的。从外祖父那里论起,朕还得叫你一声叔祖呢,快快起来。”
& &然后,赵惇向后面的人吩咐道:“诸位臣工也不必多礼,平身吧。”
& &“谢陛下。”
& &那名被赵惇扶起来的老者正是虞允文当年的同僚、后任大金礼部尚书的宇文虚中。他当年作为大金使节回宋一行,亲眼看到在时任皇太子的赵惇治理之下,大宋的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思念故国的他提出希望能回归大宋。
& &皇太子赵惇当即答应,吩咐倾天网妥善安排宇文虚中归宋一事。正好,此时的金主合剌性情不稳,大金自己还不得安省,宇文虚中轻易的辞官,在倾天网的帮助下,一家人南下逃回了大宋。
& &归宋之后,自觉内疚于心的宇文虚中提出要为大宋效力。他在虞允文手下之时,负责的就是军备,尤其是对当时宋军所用的种种武器、装备和火器十分熟悉,还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而这些东西,宇文虚中从来没有教给过金人如何制作。
& &由于多年的战乱,有不少很不错的装备和火器的制作方法都已经失传,宇文虚中归宋之后,将自己记忆中的不少东西都复制出来,有的还依着自己的经验加以改进,对宋军军备的帮助很大。
& &赵惇扶着宇文虚中,笑着问道:“宇文爱卿,这些日子只怕是劳累了您了,朕甚是过意不去。”
& &“陛下不必客气,这是臣等该做的。”"宇文虚中看着与虞允文长相极为相似、风华正茂的赵惇,心中感慨,不由得叹息道:“若虞大人和孝贤皇后尚在,看到如今的局面,该会有多高兴啊。”
& &“外祖父和母后虽然都已然故去,却给我们留下了盖世的传奇。”赵惇听了宇文虚中的话,想起外祖父和母后,也点点头:“作为后人,如果不能让先辈们感到欣慰,到时也无颜去见他们。你们正准备实验诸葛神弩吧?现在就开始,朕也见识一下。”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不要忘记把本站加入书签哦!皇帝阴影下的企业团队建设
皇帝文化的本质是缺乏尊重个人的人本精神和尊重契约的法制精神。皇帝是中国的特产,西方的king、emperor等其实都无法与中国的皇帝相比。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国王们算是与中国的皇帝最相近的了,其中最为登峰造极的是以“朕即国家”闻名、号称“太阳之王”的路易十四。但观其杰作凡尔赛宫的格局,比起故宫的排场,相差仍难以道里计。毕竟“太阳之王”也是一夫一妻制,不像中国皇帝那样三宫六院地穷奢极欲。而且,据历史记载,建设凡尔赛宫是路易十四控制巴黎贵族的一个手段。随着宫廷中心向西南郊外的转移,贵族们不得不纷纷奔走于巴黎与凡尔赛之间,争先恐后地想博得路易十四的信任与青睐,从而加强了国王的专制地位。
西方国家建筑气魄堪与故宫相比的恐怕是各种尖顶直冲云霄的教堂了,如巴黎的圣母院、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些教堂一般都处于城市的最中心,历百代而不衰,享受着大众的朝奉。国王也不能例外,即位时,他们必须由教会加冕;死后,也归葬于教堂。拿破仑自称法兰西皇帝,在即位庆典上伸手从大主教手上拿过皇冠,自己戴在头上,以示当之无愧,已经算是惊世骇俗的举动了。建筑是凝固的历史。西方讲君权神授,归根结底,国王毕竟是一个俗人,与贵族、百姓一样受上帝的法律(如摩西十诫)和道德的制约。中国皇帝与西方国王的本质区别在于,皇帝是天子,是代表“天”管理国家的。而且,只有皇帝一人有向“天”汇报的权力(祭天)。也就是说,皇帝负责与“天”进行单线联系。这单线联系可了不得,皇帝因此介于人神之间,不受任何法律、道德的制约。明明是一个俗人,却僭称神的名义,生灵之涂炭、历史之堕落,就可想而知了。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的第一特征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什么事情都是他们说了算,但这仍然只能算做是做皇帝的初级阶段。做皇帝的高级阶段则是翻云覆雨,变化无常,想改主意就改主意。绝对的权力意味着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道德的约束,包括他们自己说过的话。宫廷肥皂剧里一句常用的台词是“天子无戏言”。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儿时的玩伴可以顿时升为万户侯,但他能一句话把你变成万户侯,也能一句话把你变成阶下囚。虽说“天子无戏言”,但拥有绝对权力的逻辑结果是天子其实句句都是戏言。做臣子的和皇帝一言投机,就可一夜暴富、连升三级;一言不合,就会满门抄斩、株连九族。邦无道,君子乘桴浮于海。包围在皇帝周围的往往是一个在刀锋上奔走的寻租阶层,大多数时候,自然是太监。从学理上讲,这个“今朝有酒今朝醉”的阶层也非常适合太监,原因很简单,太监无后,效用折现的时间视界(timehorizon)仅限于太监本人,不用考虑后代的福祉。
洪宪之后,中国人不用担心皇帝这个半人半神的“怪物”再出来害人了。可是另一方面,皇帝的阴影却仍在徘徊,体现在组织管理领域,是中国某些单位里可以看到的土皇帝、土霸王。这些人在各自的地界里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潜伏在他们心中的皇帝情结是中国企业下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皇帝情结代表中国组织文化的一个源泉:宫廷文化。英雄起于毫末,中国组织文化的另一个滥觞是江湖文化。哥儿几个出生入死,打下一片江山,首先是排座座、分果果;然后是不服气、内斗;最终结果或者是削藩,或者是分立,总之只能剩下一个人。皇帝做稳了,日子才算安定下来,皇帝情结也就战胜了江湖情结。江湖时代只是向皇帝时代过渡的一个阶段,坐北朝南的日子才叫生活。颐指气使,指鹿为马,不亦快哉!江湖义气?那是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事,是成年人的童话。
在企业里,皇帝情结的危害不小。老板专制的第一个结果是鼓励了企业内的投机行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少了,大家都孜孜于做短线。老板身边渐渐围绕着一圈太监式的佞人。佞人是闲不住的,这个夸老板是校长,那个夸老板是一所学校。吹捧的级别越来越高,造神运动慢慢就起来了。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是,老板成了半人半神的“怪物”,甚至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经营之神了。
可是市场不相信神话。中国台湾地区计算机业的教主某先生一段时间内在台湾地区的地位曾恍然若神,下属的公司却多年困步不前。业内人士苦笑,该教主可能更适合改行做畅销书作家。而韩国大宇集团的金宇中的结局更不堪回首。神话与鬼话之间,只有一步之遥。老板被佞人包围的另一个结果是他们很难建立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职业经理人未必是猎头公司从外企挖过来的空降部队,那些勤勉、踏实,想用业绩来实现自己市场价值的员工其实都是职业经理人。老板天天讲奉献,终于有一天也讲起了奖金、股权与分红,那份真诚劲儿、痛快劲儿,弄得职业经理人还有点愧疚,琢磨自己是否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呢!哪知那纯粹是因为老板今天高兴,第二天他就改主意了。谁说“天子无戏言”?对于这些手握生杀大权、没有任何敬畏心的皇帝,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一场大戏,他们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身边的佞人、媒体是最好的伴奏,而职业经理人不过是道具。道具用完就扔,你听说过有谁对道具讲信用吗?所以,皇帝虽然不再有,但是皇帝情结却使皇帝文化随时有可能在某些组织内死灰复燃。皇帝文化的本质是缺乏尊重个人的人本精神和尊重契约的法制精神。而西方企业家则很自然地就建立起基于契约的大型组织、大型企业。在中国,企业家们要打破皇帝情结,用制度来建立理性化、科层化组织,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那边跨国公司不动声色地排兵布阵,这边某些中国公司还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皇上圣明”、“臣罪当诛”,荧屏上也仍在没完没了地上演清宫戏,时时刻刻向国人灌输大皇帝哲学,让现实中忍气吞声的国人在幻想中享受一点做皇帝的快意恩仇。呜呼,这做了几千年的帝制噩梦,就醒不过来了吗?
在这方面,知识分子出身的柳传志是个榜样。倪光南事件后,柳传志没有关起门来做皇帝,而是义无反顾地推进联想高层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并把杨、郭二人推到前台,奠定了联想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他也因此赢得了业界的尊敬。但中国还有多少夜郎自大的土皇帝呢?这些皇帝式的老板貌似强大,实则卑怯,处心积虑“家天下”的结果往往是二世而亡、四海无家。而勇敢地将权力、财富和荣誉与员工分享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的大家风范,才能在下一轮国际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文摘/短评:皇帝阴影下的中国企业_曹操的天涯_天涯博客
曹操在天涯的博客!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1499572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953
(4762)(1114)(321)(2255)(1086)
(26)(26)(23)(35)(47)(51)(33)(61)(60)(55)(58)(59)(61)(59)(59)(62)(61)(50)(45)(58)(44)(33)(28)(34)(32)(34)(43)(65)(71)(68)(61)(84)(64)(60)(58)(53)(51)(22)(43)(41)(44)(56)(33)(33)(41)(43)(48)(29)(17)(18)(33)(27)(55)(38)(31)(64)(54)(88)(51)(40)(29)(1)(21)(14)(40)(38)(53)(77)(87)(56)(95)(87)(108)(84)(64)(80)(78)(43)(34)(22)(40)(90)(43)(11)(18)(25)(25)(38)(37)(22)(21)(45)(28)(46)(136)(86)(56)
        文摘/短评:皇帝阴影下的中国企业      皇帝文化的本质是缺乏尊重个人的人本精神和尊重契约的法制精神。      皇帝是中国的特产,西方的King、Emperor等其实都无法与中国的皇帝相比。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国王们算是与中国的皇帝最相近的了,其中最为登峰造极的是以“朕即国家”闻名、号称太阳之王的路易十四。但观其杰作凡尔赛宫的格局,比起故宫的排场,相差仍难以道里计。毕竟太阳之王也是一夫一妻制,不像中国皇帝那样三宫六院的穷奢极欲。      中国皇帝与西方国王的本质区别在于,皇帝是天子,是代表“天”管理国家的。而且,只有皇帝一人有向“天”汇报的权力(祭天)。也就是说,皇帝负责与“天”进行单线联系。这单线联系可了不得,皇帝因此介于人神之间,不受任何法律、道德的制约。明明是一个俗人,却僭称神的名义,生灵之涂炭、历史之堕落,就可想而知了。      拥有绝对权力的皇帝的第一特征是一言九鼎,说一不二,什么事情都是他们说了算。但这仍然只能算作是做皇帝的初级阶段。做皇帝的高级阶段则是翻云覆雨,变化无常,想改主意就改主意。绝对的权力意味着他们可以不受任何法律、道德的约束,包括他们自己说过的话。宫廷肥皂剧里一句常用的台词是“天子无戏言”,因为皇帝的一句话,儿时的玩伴可以顿时升为万户侯。但他能一句话把你变成万户侯,也能一句话把你变成阶下囚。虽说“天子无戏言”,但拥有绝对权力的逻辑结果是,天子其实句句都是戏言。做臣子的和皇帝一言投机,就可一夜暴富、连升三级;一言不合,就会满门抄斩、株连九族。      洪宪之后,中国人不用担心皇帝这个半人半神的怪物再出来害人了。可是另一方面,皇帝的阴影却仍在徘徊,体现在组织管理领域,是中国大小单位里到处都盘踞着的土皇帝、土霸王。这些人在各自的地界里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潜伏在他们心中的皇帝情结,是中国企业下一步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      皇帝情结代表中国组织文化的一个源泉:宫廷文化。英雄起于毫末,中国组织文化的另一个滥觞是江湖文化。哥几个出生入死,打下一片江山,首先是排座座、分果果;然后是不服气、内斗;最终结果或者是削藩,或者是分立,总之只能剩下一个人。皇帝做稳了,日子才算安定下来,皇帝情结也就战胜了江湖情结。江湖时代只是向皇帝时代过渡的一个阶段,坐北朝南的日子才叫生活。颐指气使,指鹿为马,不亦快哉!江湖义气?那是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事,是成年人的童话。      在企业里,皇帝情结的危害不小。老板专制的第一个结果是鼓励了企业内的投机行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少了,大家都孜孜于做短线。老板身边渐渐围绕了一圈太监式的佞人。佞人是闲不住的,这个夸老板是校长,那个夸老板是一所学校。吹捧的级别越来越高,造神运动慢慢就起来了。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是,老板成了半人半神的怪物,甚至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经营之神了。      老板被佞人包围的另一个结果是他们很难建立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职业经理人未必是猎头公司从外企挖过来的空降部队,那些勤勉、踏实、想用业绩来实现自己市场价值的员工其实都是职业经理人。老板天天讲奉献,终于有一天也讲起了奖金、股权与分红,那份真诚劲儿、痛快劲儿,弄得职业经理人还有点愧疚,琢磨自己是否太把自己当回事儿呢?哪知那纯粹是因为老板今天高兴,第二天他就改主意了。谁说“天子无戏言”?对于这些手握生杀大权、没有任何敬畏心的皇帝,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一场大戏,他们是其中当之无愧的主角,身边的佞人、傍款的媒体是最好的伴奏,而职业经理人不过是道具。道具用完就扔,你听说过有谁对道具讲信用吗?      所以,皇帝虽然不再有,中国人的皇帝情结却使皇帝文化随时有可能在组织内死灰复燃。皇帝文化的本质是缺乏尊重个人的人本精神和尊重契约的法制精神。西方企业家秉持新教伦理,很自然地就建立起基于契约的大型组织、大型企业。在缺乏信仰资源的中国,企业家们要打破皇帝情结,用制度来建立理性化、科层化组织,比一般人想像的要困难得多。那边跨国公司不动声色地埋兵布阵,这边中国公司还在螺丝壳里做道场,“皇上圣明”、“臣罪当诛”,荧屏上也仍在没完没了地上演清宫戏,时时刻刻向好不容易有点平等、法制精神的国人灌输大皇帝哲学,让现实中忍气吞声的国人在幻想中享受一点做皇帝的快意恩仇。呜呼,这做了几千年的帝制恶梦,就醒不过来了吗?      ——摘自:《皇帝阴影下的中国企业》,作者:肖知兴,链接:/html/zhengce_huanjing/05.html      曹操点评:这篇文章真是太深刻了!道出了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阴暗和丑陋。实际上,文中所述的现象已经成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处事规则和行为习惯——不正常成为了正常,这才是最可怕、最可悲、也是让我们最感无奈的事情!      (管理e栈/bbs曹×整理)  分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汉天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