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里有什么 的金字塔

什么叫做新闻写作中的「华尔街日报体」和「倒金字塔体」?
按投票排序
如楼内其他人所说,题主搞混了。华尔街新闻体是华尔街新闻体,倒三角体是倒三角体,也叫倒金字塔体。华尔街新闻体的写作原则是“由小及大”、“窥叶知秋”,结构上,开头从非常个人的视角切入,再从这个小细节推展开来,逐渐论及全局,最后还要勾连回开头,一般用于深度报道。这种写法更显人情味。倒金字塔体则正好相反,讲究”言简意赅“、”由重及轻“,开头说最核心的新闻点,然后说次重要的新闻点,然后是支持核心的材料和证据,最后是补充性材料,叙述多,议论少,时效性强,一般用于突发报道。倒金字塔体最早出现于南北战争时候,战地记者们为了抢先发回报道,用这种方式一段一段在电报局里拍发,先发核心信息,再慢慢把事情说清楚(顺便说一句,有的记者为了不让别人抢到头条,发完正经报道以后,还会继续拍发一些大部头的东西比如圣经来挤占电报机,让竞争对手发不出去。《神秘岛》里的吉丁史佩莱就干过这种事。)真正把这个体系发扬光大的契机,是林肯遇刺,美联社最先发了一条新闻:今晚总统在剧场遇刺,身受重伤,一共才12个单词。这个记录后来在1945年被打破,还是美联社的新闻:”罗斯福总统今日突逝“,6个单词。答案里还有人提到新华体,这个和我们高中写议论文的结构是类似的,开头高屋建瓴,然后夹叙夹议,论点+论述+论据+名人名言+论述+论点,最后概括成数个排比句,进一步拔高主题。优点是磅礴大气,蛊……呃,鼓舞人心,看完以后让人热血沸腾。缺点是容易腻。关于写作理论,其他答案说得很充分了,我来举个具体例子吧。鉴于当前的大好形势,让我来举一个古代的例子好了:假如我们要写一则鸿门宴的新闻报道,该怎么写呢?倒金字塔体:标题:刘邦出席宴会时险遭刺杀(汉元年十二月,法通社灞上电)刘邦在项羽举办的鸿门宴会上险遭刺杀,已返回灞上军营。(开头开宗明义,直接把新闻最核心的点出。)此次宴会旨在解决项羽与刘邦关于关中占领问题的争端。在宴会期间,项羽的堂弟项庄要求舞剑助兴,借此靠近刘邦,但被及时阻止。(杀手身份、行刺手段以及结果,属于次要新闻点)刺杀事件发生后,刘邦很快离开席位,宣称去上厕所,但他没有再次出现在宴会场合,而是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经郦山、芷阳小道返回灞上军营。(针对”返回军营“做进一步解说,至此鸿门宴的核心新闻已经报道完整。)据信,阻止项庄刺杀的人,是项羽的叔父项伯。他当时也同时起身舞剑,阻挡住了项庄。项庄被迫退后,但宴会并未因此而中断。(针对刺杀一词做详细解释,解释为什么是“险遭”。)刘邦离开以后,他的幕僚张良向项羽和范增做出了解释,声明刘邦已经喝醉,并进献了白璧一双、玉斗一双表达歉意。(对刘邦如何离开鸿门的详细解释。至此,对核心新闻的细节补充也完整了。)有宴会出席者指出,在此刺杀事件发生前,项羽的重要幕僚范增曾数次举起自己的玉玦。在宴会结束后,他还用剑将张良进献的玉斗击碎。(补充性材料。)目前鸿门和灞上的军队没有异动,但据信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已被处决。(事件发生后的后续动向,不分析,只罗列事实。)在刺杀事件发生后不久,刘邦的一名部属樊哙曾闯入宴会现场,痛斥项羽。但项羽赞扬了樊哙的举动,并赏赐他一块生猪肉。樊哙未经烹煮即行食用。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刘邦的事业恐怕会遭遇失败。刘邦离开时,他也随之护送离开。(对宴会细节的描述,但这条信息与核心信息关联少,重要性比较低,所以放在后面说)唯一仍留在现场的张良和项伯关系良好,曾经救过后者的性命,两人来往十分密切。(这里仍在罗列事实,但记者已经通过事实罗列在表达自己的观点。)华尔街日报体:标题:鸿门宴,一次几乎爆发的政治危机(汉元年十二月,墨通社灞上电)樊哙闯进鸿门宴会的时候,他的双手紧握着短剑和盾牌,头发直竖,眼角几乎要裂开。守门的持戟卫士试图要阻止他,但失败了。这位年轻时在沛县从事狗类屠宰业的的平民,此时正面对着天下最有权势的贵族项羽,高声发出严厉的指责。整个宴会现场鸦雀无声。(开头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设置悬疑。)樊哙本来是在门口担任警卫工作,没有资格出席。但他突然收到同僚张良的提醒,自己的主君沛公在鸿门宴会上差点遭遇了一次刺杀,而刺杀者项庄显然得到了项羽的默许。他情急之下不顾自己的低微身份,未经许可闯入宴会,试图履行自己的职责。樊哙和所有沛公幕僚都很清楚,这次危机并不只是沛公一个人的危机,而是樊哙、张良这些部属乃至整支沛军的危机。如果任由项羽阵营充满敌意的态度发酵,将会对天下局势产生不可逆转的深刻影响。(从樊哙个人的遭遇过渡到政治层面的危机)在这次宴会不到一个月之前,反秦联军在关中取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刘邦军团攻克函谷关,占领了秦的首都咸阳。但这次胜利引起了项羽的不满。他当时刚刚打破秦军对赵国的围困,却被告知刘邦已经进入关中。项羽认为自己受到了侮辱。在此前的一次政治会议上,楚怀王与将领们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这被认为是项、刘之间发生争执的重要动机之一。“我兄长对刘邦的这一无耻举动非常愤怒,这个卑贱的小官吏窃取了不属于他的贵族荣誉。”项羽的堂弟项庄说,后来正是他主导了鸿门宴上的刺杀。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向项羽写信,指称刘邦试图在关中称王,这成为激怒项羽的最直接因素。这次政治纠纷随即演变成了军事摩擦。项羽调动了四十万军队驻屯在鸿门,而刘邦的军队数量只有十万。虽然两军暂时并非发生冲突,但局势一触即发。刘邦阵营的一位军事观察家郦食其表示:“如果两军开战,刘邦军队将没有任何胜算。” 但同时他也指出,这对于反秦的整体战略是个非常沉重的打击。项羽阵营也有人持同样的意见。“与其对军队实施打击,不如直接对刘邦采取必要手段。项王不能接受反秦联军失去十万名勇士,但他并不介意只失去一个厚颜无耻的同僚。” 范增如此说道。他是项羽的高级顾问,在决策圈拥有很大的影响力。当然,并非每一个人都和范增持同样意见。项羽的叔父项伯利用和张良——后者是刘邦的军事顾问——的亲密私人关系,成功说服了项羽在鸿门召开一次会谈,以求尽快消弭双方的分歧。在发出的公开声明中,项羽表示愿意尽最大的诚意与刘邦当面沟通,并以已故将领项燕的名义起誓保证他的安全。刘邦很快做出了回应,说他将亲自前往鸿门赴宴,为自己之前鲁莽的军事行动道歉。沛公的这一回应让爱好和平的人们如释重负,范增也是。(这一部分从樊哙扩展到天下大局,简要概括了双方起冲突的大背景,然后又将视角缩小集中在鸿门,转到中心问题。要尽可能地直接引用多方发言,不要简单概括成“他们纷纷表示”,或者”大家都认为“,要细致到每一个人的立场表达,这些人一般都经过精心挑选,可以代表一个阶层或者一个团体的普遍意见,也可以当事人身份表达重要信息。)在鸿门宴开始后,刘邦很快就发觉自己陷入了危机。据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侍者宣称,他清楚地看到范增先后三次举起玉玦,这应该是某种危险的暗示。但项羽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显然他还没在现实利益和名誉之间做出任何抉择。范增很快找到项庄,项庄起身表示要临时增加一项娱乐活动。他舞剑助兴,并慢慢靠近刘邦。促成这次会谈的项伯这时也拿起剑来,借舞剑之名阻挡了项庄的攻势。“我当时没想那么多,和谈必须进行下去。何况如果沛公被杀的话,那么张良也会遭到连累,他是我最好的朋友。”项伯在事后如此表示。舞剑结束以后,刘邦安然无恙地留在自己座位上,暂时。张良认为危机仍旧没有解除,他立刻通知再守护在门外的樊哙。樊哙采取了非同寻常的做法,他直接闯进宴会大厅,斥责项羽背离贵族道义。项羽面对斥责显得很愧疚,他赏赐了生猪肉和酒给樊哙,并称赞他是勇者。樊哙趁机再度阐明刘邦的立场:我方无意占据咸阳,更无意称王。目前的军事调动,只是一种保护性的临时占领,可以随时解除。”这是一个最鲁莽的人做出的最明智的举动。“ 张良事后评价。数刻之后,刘邦起身去厕所,他再也没有回来过。据信,刘邦是在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的护送下,经郦山、芷阳小道返回灞上军营。而张良确信刘邦离开之后,才向项羽表示刘邦喝醉了,已经早早返回,并进献了白璧一双、玉斗一双表达歉意。耐人寻味的是,项羽居然收下了这件礼品。范增是如此地失望,以至于拔出剑将玉斗砸碎。“啊,真是一个缺乏头脑的蠢货。将来夺取天下的,必然是沛公。”有人听到范增言辞激烈地批评道。刘邦回到灞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处决了曹无伤。处决是在一个深夜进行的,没有棺材,也没有墓地。(叙述新闻核心事件,多人物,多视角,按时间顺序。)鸿门宴结束后,刘邦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军队撤出了关中,避免了一次惨痛的失败。项羽立刻占领了咸阳,并指使军队进行了数次劫掠。项羽错失了一次打击潜在竞争对手的机会,但他至少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咸阳。刘邦虽然被迫撤离,但至少保住了有生力量和良好的声望。在秦朝灭亡后的政治版图中,他仍旧可以发挥显著作用。当然,刘邦的占领并非一无所获。不只一名目击者报告,在刘邦军队撤离时,用几十辆大车运走了地图、政府档案等物资,这为这名野心勃勃的平民领主做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注脚。”我们只是出于学术目的才搜集的,反正项羽将军没兴趣。”萧何断然否认了这个猜想。樊哙在鸿门宴后的工作暂时没有任何变动,但在关键时刻的突出表现,让这位勇者的职业生涯一片光明。当被问起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时,这位勇者谦逊地引用了陈胜的一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做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并回到开头故事)新华体标题:沛公完成战略转移,项贼图谋破产(汉元年十二月,儒通社灞上电)严冬十二,关中灞上,野火燎原,意气风发。沛公在鸿门又一次成功挫败了野心家窃取反秦果实的图谋,率领军队胜利西上。(开头先用套句抒情一二,然后定出一个基本调子,用宏大叙事勾勒出新闻主体的重大意义。注意细节,比如”又一次“,表明成功不是偶然的,是持续性的。)东风吹,战鼓擂。六国人民反秦反暴政的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在神州大地进行着。在沛公的英明领导之下,大军率先开进关中,占领了暴秦首都咸阳,彻底打碎了绑在六国人民头上的枷锁。沛公心系人民安危,入关之后,立刻废除暴秦法律,只约法三章,让关中父老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开心的笑颜,回到每个百姓的脸上,他们自发地打出横幅,编写歌谣,齐声称赞还是沛公的领导好。(新华体最重要的特征是贾诩贾谊……呃,是夹叙夹议,即在描述新闻时,随时予以评论,或点明其历史意义,或宣扬其效果。)然而,在这暴秦摇摇欲坠、全国即将解放的大好形势之时,总有一些野心家蠢蠢欲动,意图窃取反秦果实。旧贵族势力的代表人物项羽对沛公的成就非常惧怕,唯恐平民阶级的觉醒会危及到贵族统治。他突然率领大军攻打函谷关,进逼关中,想要扼杀平沛公。根据此前达成的协议,先入关中者可以称王。项羽这一背信弃义的举动,让六国人民为之震惊,良知之士齐声叱责。关中军民纷纷向沛公请战,甚至有战士写下血书,流着泪激动地说:”沛公是我们的大救星,谁对他不利,谁就是百姓的敌人。“其时暴秦余孽未平,战事未消。沛公审时度势,思虑再三,为了不影响全国反秦大业,决定暂时放下恩怨,与项羽进行谈判。项羽要求沛公只身前往鸿门参加宴会,反动势力代表范增公开叫嚣说:”他刘邦心虚根本不敢来“只等着沛公拒绝,就把开战的罪名扣在他的头上。沛公置自身安危于度外,毅然决定只身前往。面对同事和部下的担心,沛公笑着说道:”项羽和范增一直要求我一个人去,说明他们心里是害怕的,外强中干。你们想,我刘邦一个人,就能把他们吓成这样子,说明这四十万大军,也没什么好怕的嘛。”(新闻叙述以时间顺序为主,尽量不插叙,不倒叙,主体人物要始终保持正面,基调要昂扬。)在鸿门宴上,范增施展出卑劣手段,安排了特务进行暗杀。沛公几次面临危险,却一直镇定自若, 谈笑风生,即使是敌人,也暗暗佩服他的大气。在张良、樊哙以及进步人士项伯的协助下,沛公义正词严地谴责了项羽的不义之举,让他哑口无言。沛公的大义凛然,始终主导着谈判的节奏。巨大的舆论压力,让范增等人不得不放弃了刺杀计划。沛公再次成功地阻止了敌人的阴谋,完成了谈判。从鸿门宴返回以后,沛公首先揪出了隐藏在反秦队伍里的叛徒曹无伤,然后召集全体大会。在大会上沛公指出,当前全国斗争的核心,将从秦与六国义军的矛盾,转移到六国旧贵族与平民阶层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十分尖锐,不可调和。考虑到旧贵族势力在一段时间内仍占有优势,沛公决定从大局出发,利用谈判所赢取的宝贵时间进行战略转移,不执着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大踏步地让出关中,跳到更广阔的天地里去。为此,必须要西上汉中,暂时接受汉中王这个称号。关中军民虽然不舍,但时间就是命令,理解了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他们已在紧锣密鼓地做着相关准备。每一个人都深信,在沛公的带领下,迟早是要回到关中的。沛公的举措,极大地震惊了敌人。项羽的狗头军师范增在得知沛公让出关中后,惶惶如丧家之犬。他向别人哀叹说:“项羽为人太过善良,不足为谋,我看这天下呐,早晚会落到刘季业手里。” (叙述一定要有技巧,多用形容词、成语,部分细节可以适当避开或改动,紧紧围绕主题。)这一次关中到汉中战略转移,以鸿门宴为转折点,将开启反秦运动的新篇章。鸿门宴是宣诏书,是烽燧台,是铁犁铧,它是项羽的催命符,是沛公的里程碑。旧贵族必将灭亡,新朝代必将兴起。让我们再次喊出反秦元勋陈胜的那句话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结尾要铿锵有力,至少三联排比,然后提出一个押韵口号,总结宏大意义。)
忍无可忍。当我大编辑界吃素的?打回重写!明早七点半发我邮箱。下划线为编辑干的活。仅以倒金字塔体为例。标题:刘邦出席宴会时险遭刺杀(汉元年十二月X日(不写日期的记者都应该枪毙),法通社灞上电)(注明身份,尼玛这是国际稿件)刘邦(日期)在项羽举办的鸿门宴会上险遭刺杀。已返回灞上军营(剪,放第二段,国际友人不关心死活,只关心发生了什么,险字就表示丫还活着)。(开头开宗明义,直接把新闻最核心的点出。)此次宴会旨在解决项羽与刘邦关于关中占领问题的争端。这里加一句话介绍该国领土纷争缘由及项刘背景。突出刘是民主派人士。项与刘位置错误,按照本国价值观,刘得在前。在宴会期间,项羽(羽字删掉)的堂弟项(项删掉)庄要求舞剑助兴,借此靠近刘邦(删),但被及时阻止。(补上:目前,刘已经返回灞上)(杀手身份、行刺手段以及结果,属于次要新闻点)(补:据目击者称),刘邦(邦字删)很快(改成:迅速)离开席位,宣称(声称)去上厕所,但他(删)没有再次出现在宴会场合(删),而是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电话问这四人身份,留其中一个)经郦山、芷阳小道返回灞上军营。(针对”返回军营“做进一步解说,至此鸿门宴的核心新闻已经报道完整。)据信,阻止项庄刺杀的人,是项羽的叔父项(删)伯。他当时也同时起身舞剑,阻挡住了项(删)庄。项(删)庄被迫退后,(改成句号)但宴会并未因此而中断。(针对刺杀一词做详细解释,解释为什么是“险遭”。)刘邦(删)离开以后,他的(改成:其)幕僚张良(加:机智地,消息也必须有感情)向项羽和范增做出了解释,声明刘已经喝醉,并进献了白璧一双、玉斗一双表达歉意。(对刘邦如何离开鸿门的详细解释。至此,对核心新闻的细节补充也完整了。)有宴会出席者指出,在此刺杀事件发生前,项羽的重要幕僚范增曾数次举起自己的玉玦。在宴会结束后,他还用剑将张良进献的玉斗击碎。(补充性材料。)(加一段:在中国语义中,玦音同绝,意思是the last minute kill)目前鸿门和灞上的军队没有异动,(改成句号,突出紧迫感)但据信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已被处决。(事件发生后的后续动向,不分析,只罗列事实。)在刺杀事件发生后不久,刘邦的一名部属(请注明其重要程度)樊哙曾闯入宴会现场,痛斥项羽(删)。但项羽(删)赞扬了樊哙的举动,并赏赐他一块生猪肉。樊哙未经烹煮即行食用。(此处断行)如果没有他(改成樊)的出现,刘邦(删)的事业恐怕会遭遇失败。刘邦(删)离开时,他(改成樊也)随之护送离开。(对宴会细节的描述,但这条信息与核心信息关联少,重要性比较低,所以放在后面说)唯一仍留在现场的(介绍国籍,身份)张良和项(删)伯关系良好,曾经(删)救过后者的性命,(改成句号)两人来往十分密切。(这里仍在罗列事实,但记者已经通过事实罗列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看到大家还在研究倒金字塔和华尔街日报体,真是捉急啊,下面我简单介绍几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写法啊,LOOK。《财富》体:标题: LIU‘S LEFT (要诀1:华尔街日报体是日报,标题要动态。《财富》是月刊,标题要静态,但有张力。什么?你不认识LIU是谁?你不是我们财富圈的买我们杂志干嘛?负分滚粗。)●马伯庸
(注意,通讯社不署名,这里必须署名,要让你的读者无比期待:这个死老头关注刘项十年了,这回他要放什么料?)华尔街日报体开头:樊哙闯进鸿门宴会的时候,他的双手紧握着短剑和盾牌,头发直竖,眼角几乎要裂开。守门的持戟卫士试图要阻止他,但失败了。这位年轻时在沛县从事狗类屠宰业的的平民,此时正面对着天下最有权势的贵族项羽,高声发出严厉的指责。整个宴会现场鸦雀无声。(开头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设置悬疑。)《财富体》开头:鸿门宴开始后不久,刘邦很快就发觉自己陷入了危机。“范增先后三次举起玉玦。”他微笑着告诉我。(要诀2:CEO视角,一定要第一人称。记住:华尔街日报是给金融民工看的,《财富》是给CEO看的。最好用一句直接引语。一定不要写告诉本刊记者,要写告诉我。)编辑批注:该死的,跟刘邦问清楚到底他妈的几分钟后发现,严禁用很快、不久这种词。下一句一定要写清楚liu说这句话时是在什么场景。详细描述:穿了什么衣服,坐在什么材料做的的桌子旁,喝的什么品牌的酒。(要诀三:《财富》特稿永远以在一个特殊场景回忆一个关键时刻开头,必须详细罗列该场景各种细节,品(zhuang)味(bi)你知道吗?品味。)以下请根据上面提示,自行完成。明天更新《哈佛商业评论》版。————————————————————————————————11.30 更新:《哈佛商业评论》版【标题】危机领导力:关键时刻的5E分析要诀1:突出领导力
2、必须得有5个左右要素,三个代表什么的,都不好意思上这杂志。六个到顶,七个过于复杂,八荣八耻谁也记不住。【作者】马伯庸(祥瑞国际工商学院御兔研究中心主任,著有Secret of Three Kingdoms)要诀2:必须得国际;最好还有来自实业界的第二作者;如果书有中文译本最佳,必须得中信或者机械工业出版社。【提要】本文通过对刘邦、项羽、小布什、傅成玉等全球156位政商领袖面临重大危机时领导力表现的问卷及面访调查,得出关键时刻影响领导力的5E模型。本文发现,传统领导力理论忽略了屌丝的关键作用。同时,本文亦分析了事件发生时,中层对危机的的理解差异、响应速度决定了危机的烈度及广度。要诀3:如果你不是杰克·韦尔奇,就老老实实去做问卷调查;必须建立模型;必须指出传统理论缺陷;必须有前瞻性。现在你会了吗?————————————————————————————以上是古典新闻时代。明天,我将建一个团队,通过众筹的方式,运用新闻可视化、大数据挖掘等技术,完成一篇《雪崩:鸿门宴之后》。雪崩是什么??请自行google,关键词:Snow Fall,新乡时报。扫描我个人的公众帐号,加入雪崩团队。——————————————————————————————最后更新。在这一众筹网站,雪崩报道项目通过支付宝获得资助铢,同时吸引了诸方关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报名的达到四位数,经过严格挑选,项目组顺利建立。以下是项目组构成:1、总编室。职责:报道组后方支持、素材收集,改写;跨小组协调;各小组进度监控;风险控制;财务控制。(3人)2、记者组。职责:采写报道所需素材。(6人)记者1:负责专访刘项及长老院。记者2:负责刘项双方官员选拔、军队训练等制度观察。记者3:负责刘项与邻国关系考察。记者4、负责双方粮草,赋税制度分析。记者5:负责战地第一线进展记者6:负责记者采访摄影、录音、录像 3、顾问组(38人)负责记者采访专业支持。4、新媒体组(3人)负责:微信公众号(鸿门宴)、微博、人人、各视频网站等内容更新。5、品牌传播组(2人)负责:安平保险公司、鸿门宴酒业集团就此次报道的全案传播。6、技术组(10人)负责:图表制作;视频后期制作,官网维护。7、拓展组(6人)负责:新闻三体教程(微信服务号)、手游《虞姬》开发。8、字幕组(1人)你没有看错。。。。。只不过我们是把中文翻译成英文。9、观察员组包括政治学、管理学、新闻学教授及NGO等。10、后勤组。项目预计时间:9个月。预计成果:一、报道:发新乡时报网站,当年普利策奖。含:1、《雪崩:鸿门宴之后》文字稿一篇,撰文:杨潇,余锎,林珊珊,谭翊飞,张鹭请参考《万历十五年》2、:图表a、楚汉领土变化图b、刘项及其高级将领家族关系图(不解释)3、视频a、刘项专访b、垓下之战现场c、虞姬(注:片花)二、品牌传播安平保险公司战争险创意获当年梅花营销创新奖;安平保险公司CEO获CCAV年度经济人物;鸿门宴酒业集团年度标王。三、书籍《垓下十日》
林珊珊著,汉元年非虚构作品排行榜第一四、年度自媒体《鸿门宴》:杨潇,余锎,林珊珊,谭翊飞,张鹭五、论文《危机领导力:关键时刻的5E分析》哈佛商业评论以及政治学、社会心理学、传播学等顶级期刊论文若干。六:拓展组微信服务号《新闻三体教程》被汉朝3053所新闻院校纳入必修课;手游《虞姬》获第三轮投资,并被收购电影版权。——————————————————————————————————好了,该结束这一切了。没想到顺手瞎扯的一个帖子,引起大家如此关注。感谢亲王。感谢各位。以下是我想和大家很严肃地分享的几个感触:1、对传媒行业:这是最坏的时代,但更是最好的时代。2、对传统媒体管理者:以前传媒行业是“干”出来的,现在是“田”出来的。干,就是记者单干,编辑部单干,老子天下第一,其他都是辅助,没必要跟你们发生联系。田,就是大家都在一起,互相协作。协作,才是传统媒体转型的最大挑战。3、对新闻系孩子:练好基本功;做好自媒体(这需要项目管理能力和各种技术工具掌握,贵校基本教不了)。另外告诉你们,理工科的同学一旦要玩文字,比你们好一百倍。别沉溺于此。4、对读者:有点鉴别力。微博你们瞎逼转的帖子教训还不深吗?谢谢诸位。这个帖子再不更新,再见。
新闻报导有自己的文体,就是所谓的倒金字塔式,在一开始,就给出那五个 W 和 一个 H(所谓的 lede),以及总给全文中心思想的段落(nut graph),后面则按重要性把新闻内容排列下去。出现这种古怪文体,当然跟行业本身的特点分不开。早期报纸排版方式很原始,记者按报纸实际栏宽打稿,编辑就直接把文章粘上去进行排版。这样编辑可用的剪辑方法有限,最常见的,就是跟据长度需要,把过长的部分剪掉。这样一来,记者就无法按照传统的三段或五段式(开头,内容,结尾)这样的文章结构,也无法简单按照时间顺序陈述事件,否则被编辑一剪,就莫明其妙了。于是就发明出这样的倒金字塔式,一上来把重要的东西都倒出来,然后再按照重要性娓娓道来。不仅编辑可以随处开剪,读者也可以看个标题就离开。因为记者是按文章长度拿钱,所以记者也喜欢写得很长,把不重要的东西都塞在后面,让编辑去剪。这种上来就是 lede 的风格,也不是报纸很早就学会的,也和电报关系不大:当时的NYAP 新闻社和东部的 American Telegraph,西部的西联电报有专用协议(后来就是西联一统天下),相当于垄断了电报的使用权,AP 旗下各大报纸都从 NYAP 接稿来写,所以也无所谓抢稿。倒金字塔式被广泛接受,是 19 世纪末期,随着日报竞争的激烈,为了吸引眼球而演变出来的。时间久了,这种文风也让人觉得简单,容易疲倦,于是就出现了 delayed lede。就是在开头并不一下子给出 lede,而是给一个次要的信息,比如一个具体的故事,一个人物,像一个引子,吸住读者,然后再带出 lede。这样做 lede 和开头的距离不远,并不影响编辑剪掉后面的内容。再后来,就出现了 kick。记者不在一开始把 lede 前的那个故事和盘托出,而是藏了一些,在一段的结尾或文章的结尾放出,吸引读者坚持读下去。但是这样做可能被编辑剪掉,读者也可能坚持不到结尾,甚至被认为是过于操纵读者,所以不是特别普遍。到后来排版方便了才用得多了。
楼主明显对华尔街日报体和倒金字塔结构混为一谈了吧,倒金字塔是一回事儿,华尔街日报体是另一回事儿。1.(1).所谓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倒金字塔结构起源于美国和电报的运用。在战争期间,电报业务刚开始投入使用,记者的稿件通过电报传送,但由于电报技术上的不成熟和军事临时征用的原因,稿件有时不能完全传送,时常中断,後来,记者们想出一种新的发稿方法:把战况的结果写在最前面,然後按事实的重要性依次写下去,最重要的写在最前面,这种应急措施产生了新的文体——倒金字塔结构。 (2).特征: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然後将各个事实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写下去。 一段只写一个事实。 全部陈述事实,记者不发议论。 优点:可以快速写作。不为结构苦思。 可以快编快删,删去最後段落,不会影响全文。 可以快速阅读,无需从头读到尾。 这样的长处符合新闻“快”的特点,因此在战後,倒金字塔结构继续保留下来,并得到推广。 缺点:缺少文采,没有生气,不能体现个性,结语不是铿锵有力而是有气无力。(3).“倒金字塔”结构完全符合建筑家路易斯·B·苏利文的名言:“形式为作用服务”,对形成简洁、明快、朴素的新闻文体写作风格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许多新闻学者给予了它很高的评价,如杰克·海顿认为“倒金字塔结构既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倒金字塔式是大多数动态新闻必不可少的形式”。(4).威廉·梅茨认为:“传统的倒金字塔形式将在朴素地表述事实方面继续占支配地位”,“即使采用倒金字塔形式,记者仍有大量机会表现他运用语言的努力、想象力和创造力”。2.而华尔街日报体是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3.一个是用于事件性新闻,一个是用于非事件性新闻题材,怎么能放在一起呢,楼主明显对于这两个概念混淆了。
赞就不说了,说点加油添醋的。新闻最重要的是要客观,有依据。所以,为何说刘邦是险遭刺杀?这是谁提供的消息?是匿名来源吗,如果匿名,就要写这是消息人士透露。如果是刘邦的消息,那么这个消息是否可靠?记者需要证实。是不是应该采访项羽的发言人,求证一下,电话不接,拒绝评论,断然否认还是强烈谴责?刘邦遭刺杀有无目击者,有何评论?记者如果在现场,当然知道刘邦上完厕所再也没回来,但怎么知道是和其他四个人一起回到了霸上?目击者是否可靠?司马迁是不是目击者?司马迁怎么知道他们双方的情况?他在双方都有卧底吗?哈哈哈哈哈哈别太认真。但新闻的真实性还有的要求这些。
看到很多媒体人参与这个讨论,我也忍不住来凑个热闹。如果从调查性深度新闻报道的角度审视,上述新闻写作无论是什么体,虽然新闻事实细节的表述方式不同,文笔各有千秋,但都存在消息源不明,新闻核心事实缺失,记者剪切事实做推断性主观立场判断误导公众的问题;都不能算一篇真正合格的调查性新闻报道。至于蒋大编辑的修改,只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文字编辑或者文学编辑,难言一个合格的新闻编辑。上述新闻报道的基本事实是项羽摆下鸿门宴意图对刘邦下杀手,而刘邦欣然赴宴,却不知何故项羽临场变卦,没有对刘邦痛下杀手,反而放虎归山。上述新闻报道不管用什么表述手法,应该说都陈述了这一基本事实,并提供了不同程度的现场细节;但问题在于,此新闻公众最关注的问题恰恰是项羽既然摆下鸿门宴,又赚了刘邦赴宴,却为什么不杀刘邦放虎归山?新闻报道基本的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上述新闻报道虽然用了大量篇幅描述新闻事实的“是什么”,却唯独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当然就更谈不上对这一新闻事件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做出一个明确的趋势性判断。在本新闻事件中,项羽是比刘邦更重要的核心当事人。但上述新闻报道的文本描述可以看出,记者更多只是采访到了刘邦一方的信息源,缺失对项羽一方客观深入的调查。因此,上述三篇报道都没有对这一重大新闻事件做出一个全面真实的记录和反映。如果是一个真正的调查新闻编辑,看到这样的报道,确实要把文章打回记者,重新做补充性的调查采访,重写。如果说,倒金字塔体式的新闻报道,囿于发稿时间或者受限于记者的调查能力和采访到的信息,在文字处理上,还只是尽量简单的罗列陈述事实,基本克制了记者对新闻事件的主观倾向性判断,只是在最后一句中加入和传递了一点记者有限的个人推测;试图将事实交给读者去判断的话(由于核心事实缺失,大量事实依赖于单方信源,读者实际上难以了解此新闻事件的全貌做出准确判断);华尔街体和新华体则把记者在此新闻事件的立场和主观倾向表露无遗。相对于倒金字塔体的报道,华尔街体的报道提供了更多的细节,文本更为华丽,但信息源一样明显是更多来自刘邦一方或者倾向于刘邦一方的说法。其中详细描述了鸿门宴前后的现场,包括项羽一方尤其是范增在鸿门宴前后的意见和激烈反应,并把项伯对刘邦的保护直接推断性的归结于与张良的亲密关系;于是给公众传递了一个项羽一方除范增外,都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负面印象,项羽更是从慷慨刺秦的英雄勇士降格成为一个有勇无谋优柔寡断难成大事的"蠢货莽夫";这与文章描述的刘邦一方慨然赴宴从刘邦、樊哙到张良都表现出的有勇有谋,正气凛然形成鲜明的对照。两相对比之下,文章的褒贬不言而喻。由于全文缺失项羽的言行逻辑,这篇看似客观,实际上通过剪切新闻事实,在丰富的细节描写中隐藏记者个人倾向性判断的并不客观公正的不合格新闻报道经各大权威媒体广泛转载后,诱导了社会公众对此历史性新闻事件的倾向判断,从此项羽有勇无谋,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以致错失良机养虎遗患的无脑莽夫形象就此定型,并广为流传,延续千年至今。至于明确站在刘邦一方,进行官方性宣传报道的新华体,对项羽更是以阶级划分加以直接贬损,其鲜明的政治倾向和立场,虽然不足为信,更谈不上一篇合格的新闻报道;但同样起到了为项羽定制脸谱的效果;在刘邦取得天下后,这种报道手法被冠以新闻报道的写作范式之一,成为官方媒体宣传报道的主流手法,也形成了诸多历史性新闻事件的另一张面孔。相对于新华体,华尔街体其实是更高级的宣传报道手法。记者的立场被隐藏在了丰富而充满文学抒情性的细节描写之中;这让整篇报道显得更有人情味,也更具诱导性和煽动力。让读者沉醉于记者充满诗情的细节描写之中,丧失对新闻基本事实逻辑的追问,不知不觉的认同记者的倾向性立场和判断。著名的马伯庸记者不愧是跟随刘邦多年的“公关”。以这样一篇隐含记者褒贬立场的诱导性报道就巧妙而含蓄的黑了项羽一把,不露声色的为刘邦集团背叛反秦联盟的行为做了洗刷性的背书和足以蛊惑人心的正面宣传;让人们相信,项羽竖子无谋不足成事;而临阵脱逃,不守诚信私下抢功,甚至连亲身父亲的肉羹都能坦然分一杯的刘邦才是正义凛然天命所向的大丈夫和真命天子。此后,受这篇报道的舆论影响,人心向背之下,项羽逐渐失去人心众叛亲离;而刘邦则趁机积蓄力量,伺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终于直取关中,围项羽于垓下,令项羽在四面楚歌之中含愤自杀,成就了大汉天下。马老师也一稿成名,被赞誉为一字胜过千军,在刘邦打下天下后,被委任为大汉新任新闻宣传部长。鸿门宴的历史也因此而定格。然而,鸿门宴的历史真相究竟如何呢?项羽真的如这样一篇“新闻报道”描述的那样不堪吗?假如换一个真正的新闻调查记者,而不是沉醉于该用哪种体式描写新闻的特稿型记者,这篇新闻报道会如何做呢?相信一个真正的调查记者在了解了鸿门宴的新闻基本事实之后,一定会对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感到好奇和疑惑,并且会对此新闻事件中某些细节反映出来的项羽的矛盾言行和人格特征发生兴趣。比如,项羽面对樊哙闯进宴会大厅,直斥他背离贵族道义不但没有愤怒,反而“赏赐了生猪肉和酒给樊哙,并称赞他是勇者”;还有,项羽为什么会摆下鸿门宴而不是利用军事优势直接进攻刘邦,在刘邦撒谎逃离后也没有追击?宴会上又为什么会对范增的举珏之意装作视而不见,这到底是因为善良软弱还是因为道义名誉而选择放刘邦一马呢?如果记者是调查追问真相,肯定会从鸿门宴的现场细节中转移到对项羽个人行为选择的逻辑追问上来。至少要采访项羽。即便采访不到,也要试图采访项羽身边真正了解他的人。比如项伯。项伯难道真的会因为顾惜一点与张良的私人人情关系就阻止侄儿杀死夺取天下的最大竞争对手吗?这从逻辑上是很难成立的。只能说这是刘邦一方事后站在胜利者的立场,对这一历史事件当事者的一种带有丑化和矮化性质的猜度和解释。如果客观分析当时的军事局势,项强刘弱;而且项羽是贵族出身,重信义名誉;在当时那个经历了春秋战国,依然重豪侠君子之风的社会环境下;恃强凌弱本身就不被认可和接受;更何况项羽还以祖父之名立誓邀约刘邦前来赴宴,如果真的对刘邦痛下杀手,固然剪除了最大的威胁对手,但占据军事强势地位还采取如此不光明正大的手段,势必落得天下耻笑;项羽的一世英雄名节必然受损;而一旦声誉受损,不能取信天下,项羽作为反秦联军首领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也必然受损,这是项羽不能承受的,这也应该才是项伯阻止项羽杀刘邦的根源。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个真正的“贵族”和"君子"心里,个人的名誉信义是比天下更重要的。这恐怕才是项羽手握四十万大军,却没有利用军事强势直接进攻刘邦,而摆下鸿门宴的原因。正如范增所言:项王不能接受反秦联军失去十万名勇士,但他并不介意失去一个厚颜无耻的同僚。项羽显然是不愿担负反秦联军刚刚攻克秦都咸阳,就自相残杀的天下骂名的。所以当项羽得到刘邦一方对夺取咸阳也不会称王的承诺后,也就熄灭了对刘邦的杀心。但偏偏项羽的对手刘邦,却是一个做事不讲规则底线,只讲个人现实利益最大化的“小人”。所以刘邦正是捏准了项羽作为一个英雄豪侠,“重名轻利”的软肋,才敢赴鸿门之宴。此后,也屡屡利用项羽的这一弱点让项羽吃亏上当,最终击败项羽夺取天下。所以本质上,鸿门宴和刘邦的胜利,其实是历史上一次典型的“小人”对“君子”的胜利。刘邦的胜利,真正的历史影响还不在于建立了一个大汉王朝,而是影响和改变了当时社会舆论的价值评判标准,从而影响和改变了中国的文化气质;自此之后,尔虞我诈,不择手段的厚黑之学,就伴随着中华文明儒家经典里的君子之风一起延续至今,构成了中国独特的伪君子文化。可惜,后世对历史的解读却站在成王败寇的角度,刚好做了相反的解读,把刘邦赴鸿门宴塑造成了无畏的勇士,把项羽塑造成了一个无脑的莽夫。这不能不说,是与当时没有一个做新闻调查的媒体,没有一篇真正客观深入的新闻调查报道,没有真正专业的调查记者有关的。
倾情推荐刘其中老师的《诤语良言 与青年记者谈新闻写作》,看后绝对受益匪浅。以下截图来自该书的第二章节。同时还有《&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不同的思维角度。
题主说的应该应该是华尔街日报体吧。(估计你是把它和倒金字塔结构混淆了。)华尔街日报体,因为美国《华尔街日报》得名。基本特征就是,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开头(体现细节的小事),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主题、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进行主题升华。它在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内容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以上这些百度就能知道,如果想看到这种新闻写作方法的实例可以找找咱们国家的《南方周末》,里面很多文章都有“华尔街日报体”的风格和特点。这种风格很像是在讲述新闻故事,充满人文关怀,文章中也是充分得通过人物的语言啊动作啊,这些来表现人物个性。而且因为采取的点小,最后以小见大的效果也是很强的。我是比较喜欢这种写作形式的。不过局限在于,有些报道比如政治新闻啊什么的采用这个就不太正式。至于另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就是把最重要新闻事实,放在文章的最前面。接着是次要的,补充的背景,不重要的。一段只写一个事实,最后全部陈述事实,很像是倒金字塔,所以这么叫了。有倒就有正,正金字塔结构的话,就是新闻故事吧,有时间先后的顺叙倒叙逻辑,感觉是渐入佳境。另外,还有一种是沙漏型折衷型结构,就是我们常见的新华体(因为咱国家常用得名)。这个就不必多说了,翻翻报纸挺多的。以上。
刚好学过相关内容,以下摘自李希光先生的《新闻采访写作教程》。倒金字塔结构:是新闻报道、特别是硬新闻最常见的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即把最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前面,较重要的内容放在第二段,最不重要的内容放在最后一段,就像一个倒立的金字塔,文章内容的重要程度随着文章的发展而逐步递减。
倒金字塔的结构:导语、说明、扩充、结尾。
故事的高潮、最重要的和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和情节在稿件的开头,在后面的段落添加并扩充细节。
故事的高潮、最重要的和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和情节在稿件的开头,在后面的段落添加并扩充细节。导语:长度最好在50字以内。测试硬新闻导语好坏的一个方法,就是看它能否当作一条可以独立成文的新闻简讯。说明:陈述文章的主要事实,时间涉及的个人及组织,以及有争议的问题。扩充:进一步阐述要点,揭示更多细节,为文章增添深度和色彩,并增加一些参与者的引语。结尾:对文章进行总结,将文章的多条脉络结合起来,或者通过直接引用事件参与者的话来提出一些思考。《华尔街日报》体:讲新闻故事(软新闻)时适用的三种结构之一(其他两种是正金字塔结构和沙漏结构)。
《华尔街日报》体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从具体到一般。文章先从一个小故事或一段描述开始,可能是某个人、某件事,这个故事承载了文章的主题。
记者会用一段被称为“核心段”的文字阐明报道的目的,这个故事为什么重要等。后面的内容则提供了对文章主题的各种支持证据。文章结尾,记者会使用直接引语或一个小故事,回到文章开头,旨在引发读者思考。
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华尔街日报》发明了“核心段”的概念,它适合报道趋势类新闻,可以让读者意识到某个趋势、某个新闻事件对人们的影响,它加强了故事中人性化的一面。
【各位新闻学同学请勿被蒙骗,在天朝做新闻,请以我「大天朝体」写作,完爆华尔街有木有】事故发生以后,____高度重视,___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立即作出____,要求组织___,妥善处理_____,迅速查清___,严肃追究_____;立即组织开展_____,进一步做好____,防止______。目前,_____情绪稳定。 PS:用好本「大天朝体」,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做不了主编了!
比较讨厌的是华尔街体,诱导性明显,有侮辱读者智商的感觉,中国各级党报上用的很多用华尔街体写的新闻在吾辈看来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写作,更像文学或政论体譬如人民日报 or CCTV 要发一个农业发展的新闻通稿,开篇必定是:金秋十月,xx 省 xx市 xx县 xx乡 xx村 xx组(注:地点一定要足够偏僻,可以是少数民族地区,最重要一点是要符合官方对传统农业地区的定义——河南湖南山东河北什么的,像上海郊区农村就不太合适,尽管也许改进更大)的村民 xxx (注:有丰富农业经验的老农效果更好)看着门口的谷堆(鱼塘?果园?菜地?)开心的笑了,今年的 xxx产量比 xxx年以前增长了百分之xxx,收入增长了百分之xxx,日子越过越好了,然后点题——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党的农业政策好,blabla.....附范文一:  金秋十月,桔果飘香。在洗溪镇能滩村杨元知的椪柑标准园里,看到金黄色的果子挂满了枝头,十多名果农正忙着帮老杨采摘椪柑,好一派繁忙丰收的劳动场景。  “今年,县农业局干部与我们联点共建标准果园,为我们送肥料、送农药、送技术,帮助我们进行标准化培管,你看果子多漂亮。”看到果园来了客人,老杨放下手中的活,递上几个又大又圆的果子,满是喜悦的对笔者说。  县农业局技术员通过现场对老杨的标准果园椪柑进行了测产评估,平均亩产达到1805公斤,比上一年增加193公斤,增幅达1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达到了12.84%,商品果率达95%以上,65㎜以上优质果达到了78%,分别比上年提高20%以上。  洗溪镇能滩村村民杨元知,共有椪柑21亩,树龄大多有15到20年以上。由于,近年来,椪柑价格低迷,果农疏于培管,椪柑品质差、产量低,果农总感觉培管起来费时、费力、不赚钱,放弃了又不忍心,种植椪柑已成为当地果农的一块“心病”,如何破解产业发展难题,促进果农增收已成为农业部门面临的一大主要课题。  今年,县农业局以开展“一站一基地、一人一块地”活动为契机,局长曹章海亲自来到能滩村,与老杨结成了帮扶对子,多次带领技术骨干进果园,与他同劳动,为他提供标准化培管技术,免费提供农药42公斤,肥料1050公斤,亲自指导“密改稀”,大枝修剪,疏花、蔬果,降低了树体高度,改变了桔园密度,改善桔园通风透光条件,为进一步提高椪柑单产,改良椪柑品质发挥有力的示范推动作用。在他的带领下,全局党员干部积极行动,深入基层,掀起了“一站一基地、一人一块地”标准果园创建热潮。通过联地帮户,干群共建,进一步提升了椪柑标准园建设水平,把标准园办成了农业科技“示范地”、“样板地”、“高产地”,干群的“连心地”、“友谊地”,让农业干部在果园中受到了锻炼,让果农得到了更大的实惠。  截止目前,该县共投入标准园建设资金500余万元,开展技术培训310期次,发放资料6.8万份,发放柑桔专用配方肥850吨,发放农药7.4万瓶(包),创建椪柑标准果园示范样板50余个,完成椪柑标准园创建10092亩。范文二:  金秋十月的齐鲁大地,天高气爽,阳光明媚。  10月29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锦程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门前悬挂的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生猪产业项目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等几块牌子格外醒目。“我养的猪,吸的是新鲜空气,喝的是山泉水,待遇一点儿不比人差!”公司董事长程夏法幽默地说。  而在距离不远的沂水县红旗山现代果业园中,300亩果树映入眼帘,红彤彤的苹果在阳光照耀下愈发夺目,树枝间农民们的笑脸分外灿烂。“资金有缺口吗?需求能不能得到及时满足?”人行济南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杨子强饶有兴趣地问道。“银行资金不是问题,好几家银行已经答应给我贷款,我想看看哪家银行的利息低,我就用谁的”,同行的沂城街道办事处果蔬站站长于然龙高兴地说。  这是人行济南分行在沂水县召开推进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座谈会期间,与会代表现场考察的一幕。对济南分行党委成员而言,有关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调研,今年已进行多次,分行党委中心组也数次组织专题学习。  “当前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着抵押担保难、农业风险分散补偿机制不健全、新型经营主体财务管理不规范等困难和问题。”杨子强认为,要想寻求突破,必须发挥各方面的政策合力。  为此,2013年4月,在多次沟通磋商的基础上,济南分行联合三部门出台了《意见》:“到2014年末,力争在创新涉农信贷产品、破解支农关键制约因素上实现突破;力争在深化银保支农合作上实现突破,全省县域农业保险(放心保)覆盖面达到100%;力争在支农金融规模上实现突破,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农业贷款覆盖面达到100%……”记者在《意见》中看到了这样的表述。新闻报道直接用5W原则(Who、What、When、Where、Why)就是最好的,简单的数据比任何叙事技巧和堆砌形容词都有说服力,价值评判读者心里自有一杆称
1.倒金字塔结构举例:
11月27日,丽红与云弟同一天发微博曝光了各自的女友,且二人女友同为哥大学生。(单刀直入,是完整的一条新闻)
据悉,这二人均是第一次正面承认恋情……(后面可以是一些延伸阅读)
倒金字塔多用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的新闻体裁如消息,一般篇幅不长。之所以说是倒金字塔是因为新闻的重点内容在文章一开始就全部呈现出来了,往往第一段就包含了完整的新闻五要素,后面的内容是细节的补充。也就是说读者只要看完导语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特点是简洁明了。2.华尔街体是通过一个具体的人物或事件来引申出一段新闻,往往是小人物体现大事件。适用于叙事性较强的新闻体裁。读者需要通篇阅读才能提炼新闻的重点。特点是可读性强,时效性不强。举例:
26日的演出完毕后,刘欠给了自己两天天的休息时间,多日连续的演出让他疲惫不堪,他现在特别需要给自己放个假与朋友们放松一下了。他打开微博,心想,看看云弟最近在干什么吧。结果云弟27日晚上发的微博让他震惊不已!云弟居然公布了自己女友信息!刘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立马想到是不是丽红出了什么消息?果不其然,丽红也在同天公布了自己的女友。刘欠默默地关了微博,陷入了沉思。
将他们三人联系在一起的是2013年春节闹腾晚会……~~~~~~大概就这么个意思,随便举例……
两者不是同一个东西。倒三角体,新闻写作中最常用的写作形式,把新闻事实最重要的内容放在第一段(导语),随后各段重要性递减,最不重要的内容(或补充事实、背景材料)放在末段。这种写作形式方便阅读,想省时间的人只需看标题和首段即可获知新闻信息。华尔街日报体,以跟新闻事件相似的具体事例、生动的故事为引,再引出新闻事件,末尾回应开头的具体事例/故事。一般用来写深度报道、通讯较多,写消息较少。这种写作形式丰富新闻报道内容,同时趣味性较强,引人入胜。
凑个热闹,前面的答案很赞。所有的文体都是框架,建立在记者的敏锐的判断上。倒金字塔体美国新闻总量的百分之八十都是倒金字塔体。四大部分:导语 说明 扩充 结尾
按照重要的程度逐层递减。判断重要的依据,按照常理按照时间的顺序,对于先后的安排考验记者的敏锐度。信息爆炸时代,读者阅读习惯改变缺乏耐心从头读到尾。倒金字塔体,一般适用于硬新闻(具有时效性,重大的新闻)。倒金字塔非常利于后方编辑与前方记者形成默契,因为删减文章的时候可以很方面地从后往前删减。正金字塔结构一般用于软新闻(除了那些严肃重大政治性新闻),按照时间的顺序慢慢展开。正金字塔结构,开头会用一种一种很缓慢有点偏离的点去写。应用在硬新闻的写作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举个例子,1963年,白宫记者梅里曼史密斯对肯尼迪遇刺的那件事件的报道(具体稿件,得找找),当年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项。开头没有直接写肯尼迪被刺的消息,而是用一种很缓慢的笔调将自己如何做在白宫记者专车上跟随着总统视察。整篇的报道,作者的眼睛很冷静地去处理这个事件的细枝末节,用一个旁观者的眼光细致打量,将自己作为记者的行为细节也当作一个重点加以描述。沙漏体是倒金字塔是正金字塔结合,分成两个部分。先写重要的,然后再按照故事的重要性写出来。华尔街日报体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惯用的新闻写作方法四个部分:从一个具体的小的细节写起,焦聚兴趣;通过一个简短的过渡段落,快速联结主题;进入到记者想要表达的新闻的主体部分;续写完毕之后,又回到开头叙述的事例细节当中,或者总结或者悬念的方式结尾。由小处着手,向小处延展,从感性到理性进行了解新闻事实。关键是小细节和大事件之间的联系。
最高票的几个答主基本与百度的差不多,引用的示例(鸿门宴)也一样,特此说明一下。最近我们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老师就让我们用倒金字塔体报道《鸿门宴》,结果百度才发现只有一个模板,没辙了,只能重写呗!当然也借鉴了原文,不过我是从项羽阵营的角度入手,这次就把我的作业贴出来,顺便让未来的学弟学妹有个新的参考,如果你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的老师布置了同样的作业,估计就是校友了,呵呵。标题:刘邦出席鸿门两军首脑峰会期间擅自离席(西楚元年12月,楚通社鸿门电)刘邦在我军首领项羽主办的鸿门两军首脑峰会宴会上擅自离席,返回其霸上军营。此次峰会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我军与楚军近期以来关于关中地区占领问题的争端。在宴会期间,刘邦宣称去上厕所,但是长久不见其返回宴会。期间,项羽派都尉陈平寻找刘邦,但最终未果。刘邦不明原因擅自离席后,宴会陷入僵局,此时他的幕僚张良向项羽和范增做出了项羽离席的解释,声称刘邦不胜酒力,不能当面告辞,并向项羽进献了白璧一对、给范增进献了玉斗一双,以此表达歉意。项王接受了玉璧,但范增表示不满,他还用剑将张良进献的玉斗击碎,认为不可与刘邦共谋大事。据信,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在此之前曾经给项羽写信称刘邦试图在关中称王,封子婴为丞相并占据关中财富。这一意图不利于反秦联盟军的和睦。据宴会出席者称,在刘邦离席前,刘邦的参乘樊哙曾擅自闯入宴会中,此时宴会的正常秩序被打破,但项羽并未批评樊哙的举动,反而赏赐他一杯酒和一块生猪肉,最后樊哙表明了有关关中和函谷关问题的立场。后来刘邦离席时,樊哙也跟同离席。席间,项庄主动舞剑助兴,随后项伯也起身与项庄一同舞剑,会场气氛十分热闹。宴会现场的张良和项伯交情颇深,前者曾经救过后者的性命,两者来往密切,宴会前项伯连夜拜访过张良。到目前为止,鸿门和霸上的军队并没有发生异常变动,函谷关的刘邦军队也并未撤出,但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已被处决。记者:XXX
什么是倒金字塔体我就不回答了,高票回答的够清楚了。
倒金字塔结构就是把最重要的放在前面,亲王和第二的答案讲得很清楚了。华尔街新闻体又叫钻石体,通常都由小角度切入,重视人物,重视故事,提倡更多的细节。个人觉得倒金字塔比较适合做时效性的硬新闻,因为它会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让受众一目了然。华尔街新闻体比较适合软新闻,适合报道更加复杂的有深度的事实。纯属个人观点。顺便膜拜下亲王,例子太赞了。祥瑞。
回蒋大总编辑的一句,宣称改声称貌似也并未严格地符合客观性规范。自从三边四社和廉价报刊兴起之后,客观性写作已经细化到字词的微操,已经深刻影响了后来的通讯和日报的文体规范。比如reuters,AP,LA times, Chicago tribune,the Washington post等等权威通讯社和严肃大报都在引语写中有相似规定,只能用”说”。普利策一生在黄色新闻的雾霾中难以抽身,但普利策奖风范长存,让后生为了追求职业生涯的一语之褒胜于华衮,不断淘洗出客观的观察与写作的手工活计,这也是各种体出现的一个重要驱动力,它们不仅是为了提高产品的市场可辨识度,也是获得职业共同体认可的比拼武器。华尔街日报体只是对非金字塔新闻的一种便捷的简化。事实上,按照受众市场的差异,还可以细分出出更多文体,比如同为严肃日报,LA times 和扭腰时报的叙事节奏和人物引语就大相径庭;都是文学评论杂志,Happer's和the atltanic之间可谓泾渭之别;商业评论和商业报道在文体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在HBR, fortune,forbes,Barron's和the economist之间的差异,又因为,产经,政经,公司和人物等不同的报道对象而又大异其趣。
当然,新闻报道写作的文体是相对而言的,程度不同,形成的辨识度在读者眼里也有高低。
我想如果记者以后的稿分竞赛变成文体闯关的话,最hard模式一定是无论你跳槽在哪,把名字隐去,同样的选题,同样的信源,几篇报道相对比之后就知道是你而非你供职的机构。
当然,现实来看,绝大多数调查报道最为迫切的不是文体抉择,而是,料啊。拿不到料,让李海鹏来也没辙啊。
遗憾啊,作为新闻专业出来的我,如今已经分不清楚这些新闻体的区别了!!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跟专业真的相差蛮大的。但还记得老师说,一般读新闻的人往往只读开头一段,如果感兴趣的话,才会多读两段或通篇都读下来。所以倒金字塔体一般在新闻中用的比较多。当然,现在网络新闻也很发达,很多新闻用的都是各种令人好奇的标题或开头(搜索链接会显示文章前面的文字)以吸引人们阅读,增加点击量。个人觉得,不管什么新闻文体,只要新闻发出去后,能给社会,或者某些人带来积极影响的,就是好新闻。是什么新闻文体,真的那么重要么??!!
题主弄混了,这是两个概念。
华尔街日报型结构又称BEE结构,由于《华尔街日报》每天在头版刊登这种趋势性报道而闻名。它遵从特殊到一般原则,开篇使用延迟式导语,把焦点放在一个人物、场景或者事件上,并借助它来引出文章重点。然后在核心段讲述报道主题。接着提出支持性材料和展开性材料。结尾要照应开头。一般用于趋势性报道和特写报道。
倒三角结构应该是指倒金字塔结构。它一般用于动态的、时效性强的硬新闻中,采用直接式导语叙述事件焦点,导语往往是对标题的展开,正文中它的新闻价值最高。主体内容按照重要性递减顺序补充支持性信息。
很简单~新闻写作有5w和1h。倒金字塔结构就是将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因素写在报道的最前面。最常就是将5w、1h写在报道的最前面。适用于较短的新闻报道。例如:消息。华尔街日报体通常是以场景描述开头。没有实质性信息。适用于较长的报道。例如:特稿。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字塔里面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