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知道这个东西的夏娃年代记怎么卖东西和价钱吗?

为什么价格越高的东西越有人买?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们常常会看到,市场上很多东西虽然价格非常贵,但依旧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即便有的人薪资不高,却仍会选择贵的东西买。
  而之所以选贵的买,我们也可以通过“凡勃伦效应”来解释。
  什么是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就是指商品价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由于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因此被命名为“凡勃伦效应”。
  举个例子,一双款式、皮质都差不多的皮鞋,在小鞋店中可能只卖80元,但一进到大商场,价格就可能飙升到几百元。尽管价格上涨不少,却能吸引到更多的人去买。
  除了受到“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观念影响,消费者更有可能是出于一种挥霍性的消费心理而进行购物。
  凡勃伦效应就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指人们在购物时,往往会因虚荣、攀比等心理因素做出冲动的选择,过于执着地追求高价商品。它表明消费者这种购物行为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来说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金盛金融投顾表示,如果自己本来就比较有钱,赚得够多,那追求高价并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太大影响。但如果本就是工薪一族,或者是平时的必要花费较多,不建议大家盲目追求高价,因为这么做最后极有可能给自己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
  或许会有人说,自己虽然薪资不高,但也可以通过兼职或是投资理财增加收入,来满足追求高价的心理。但事实是,在投资理财中同样存在“凡勃伦效应”。
  凡勃伦效应和投资
  和买高价商品一样,很多投资者在投资时也喜欢“高价”。无论股票、基金还是期货等投资品,越涨就越有人买。
  金盛金融投顾根据调查数据得出,如2015年牛市时,多少人此前根本没任何炒股经验,但就是因为股价在涨、大盘在涨,似乎随便买一只股票就能赚到钱,所以就跟着大家一起炒股。
  不过,盲目追涨是要付出代价的。等到牛市一过,很多人几乎是血本无归,尤其是加了杠杆的投资者,更是如此。
  如2013年中国大妈炒黄金,自2013年元旦伊始,黄金从1674美元/盎司的高位后,持续惯性跌落,截至12月24日黄金价格为1198.9美元/盎司,以此计算的话,全年黄金价格的跌幅超28%。不少在年初进货的“大妈”们纷纷被套。
  假设有“中国大妈”以2013年年初时黄金价格417元/克,购买某著名品牌投资金条100克计算的话,该品牌金价跌至351元/克,6月21日金价跌至339元/克,7月1日跌至317元/克,10月12日又跌至315元/克,11月25日307元/克,12月21日暴跌至293元/克,从1月初至12月21日,那么这位“大妈”的100克投资金条,每克亏损124元,100克的话则会亏损12400元。
  金盛金融投顾在此要提醒各位投资者,任何一种投资品的上涨都是有到顶的时候的。当你在追涨的时候,你可能是在期待涨得更多,能赚到钱。但金融市场是变化无定的,普通投资者也很难预测其走势,因此不要以为追涨就能赚到钱。
  在市场波动期间,还是要以稳健型投资为主,均衡风险和利润。
  了解了凡勃伦效应,相信大家将来可以更理性地消费,也能更理性地进行投资。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金盛金融从事金融服务30多年,提供贵金属、外汇、云交易、a50指数等服务。
新用户关注【金盛易汇GGEFX】,即有机会获得手机、充值卡、红包等奖品!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90年代风靡东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