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权阶级古代的特权意义何在

人生的意义何在  摘自《妙云集》  「人生的意义何在」?这是个大问题。人从有生以来,很快的老了,死了;在生老病死的过程中,忙著工作,也忙著喫,忙著穿……。这到底为了什么?到底有什么意义?  谜一样的问题,在儿童,在浑浑噩噩,顺从社会习惯而过著一生,不曾想到这一问题的,固然是有的。但感受敏捷的;或环境恶劣,事业挫折,身体受到病苦侵袭,失去一分,甚至失去了一切希望。那时,这个问题──这一生到底为了什么,忙些什么,就会湧现心头。  虽然问题的偶然想起,或一直萦坳脑际,並不能解決,还是不得不一直忙下去──忙著工作,忙著喫,忙著穿……。唉!到底「人生的意义何在」?    「一切都是空的」──在某些人心中,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在这些人的意见,人生忙著工作,忙著喫,忙著穿……,实在毫无意义。  过去,流传一首通俗的「醒世歌」。开头是:「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冥在其中」。說什么:「夫也空,妻也空,大限来时各西东」。「母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末了說:「人生好比採花蜂,採得百花成蜜后,到老辛苦一场空」!这是多么失望,多么空虛呀!  「一切都是空的」──人生毫无意义,与佛法的「一切皆空」,解說上是完全不同的。「醒世歌」代表的看法,一切都归於失望,幻灭,人生毫无意义。  而佛法卻是:从现实人生中,否定絕对意义,肯定其相对的意义;更深入的,揭示人生的絕对意义,而予人以究竟的归宿。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不知道,没有意义,
  毫无意义
  既然一切皆空,我为了让你得到,请把所有的财物寄托在我身上。    所谓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为了帮你,我受金钱的荼毒。
  在于和谐
  没意义
不能这么想人生的...单个的个体思索起来因为人生的意义太过渺小而容易被忽略...      
如果人生真的没有意义的话,那人们现在还是停留在原始社会...      不过,当自己思索自己的人生的时候,大多数会真的发现,人生真的是毫无意义的.....
  在菩提树下座7天7夜,望着天空冉冉升起的 启明星,你便可觉悟,成就无上正绝!  有兴趣楼主可以去我在杂谈的帖子来讨论此人生问题。  “关于心理学,我不得不说的事”  
  及时行乐
  虽然在人生的旅程中,受到空虛、失望、幻灭的侵袭,但人总不能沒有意义。即使是不完善、不正确的,也总会有些意义,以安慰自己,一直活下去。如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也就是以为如能这样,就不虛此生,而具有不朽的永久意义。  大概的說,一般所說的人生意义,不外乎二类:一、在现实人间;二、在未来天国。  在现实人间的,或重视家庭──家族的繁衍:这是将人生的意义,寄存於家族的延续。所以人虽死了,而有永久的意义存在。中国儒家,是特重於此的。人在家族緜延中,「承先启后」。所以人要能「裕后光前」,对祖先要慎终追远。老祖母们,別无所求,只希望有几个孙儿。生前「含饴弄孙」,死后承受其祭祀。这样,就可以忍受苦痛,安心地了此一生。依於这一意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我人所作的事业,或善或恶,也会报在儿孙。所以說:「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或重视国家,将人生的意义,寄存於国家中。极端的国家主义者,以为个人从属於国家,唯有在国家中,人生才有意义。似乎人的一生,只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大方针。这与家族緜延,本出於同一根源。古代某些氏族,以全族为一体;而任何一人受到损害,看作对全族的损害,而採取全体的报复。在这种观念下,为氏族而作战牺牲,被提升到神的左右。等到氏族的扩大而组成国家(或融合多数氏族),就形成人生的意义,存在於国家的強盛与繁荣。儒家重视近亲,因而重  视家庭或宗族,这才分化了。  或著眼於全人类,而以人生的意义,存在於人类社会的进步之中。人类的进步,人生才有意义,也就是人类的理想。所以人类但应为全人类的进步,多数人的利益而努力。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没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等待    等上学,等毕业,等工作,等退休    等吃,等睡,等死    等下一秒,等下一分,等下一小时,等下一月,等下一年    等爱降临,等爱离开,等一个人    等你不能再等了,你的人生就终结了,再也不用追问人生的意义
  将人生的意义,寄存於家庭,国家,全人类,並不是人类所愿意的,而只因个人的身心组合,不久朽坏,而得不到著落。  然而,这就能确立人生的意义吗?重在家庭,如人生而沒有儿女的,那就岂不是人生就沒有意义!重在国家,而从历史看来,多少盛极一时的国家,而今安在?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蹤,成为陈跡了。全人类吗?人类──我们所知的现实人类,依地球的存在而活动。虽可能是远在将来,但卻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地球毀坏了,到那时,人类文化的进步,人生的意义,又如何存在?  这么說来,一般所說的人生意义,终归空虛,竟逃不出「醒世歌」所代表的看法。    从未来上生天国以說明人生意义的,是一般宗教,特別是西方神教。  在天神教看来,人间只是空虛。人类的生在人间,信神,爱神,奉行神的旨意,为了希望未来的进入天国。  据說:世界的末日到了,不信神的将陷於永苦的絕境;信神的将进入天国,享受永恆的福乐。严格的說,在人间的一切信德善行,不过是为了进入天国作准备而已。  然而天国是未来的事,而现生卻不可能进入天国。那么,这只是信仰;因为在现实人生中,天国是不能证实的。以不可能证实的天国,作为人生的究极意义,不觉得过於渺茫了吗?
  欢迎大家到我的帖子里讨论人生的意义。    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但人生的意义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的。  当然,对于那些没有思想的“动物人”来说,是不需要考虑人生意义的!
  或者就是等死  我的名言!
    我想人生的意义在于体验的过程.
  活着就是等死  靠,打错了
  佛法对於人生,否定其絕对意义,而說是苦,是空。  然而人生不是沒有相对的意义;如沒有相对意义,也就不可能经实践而体现絕对的意义了。  先从人生的相对意义来說。依佛陀的开示,人生,世间,不外乎「诸行」──一切生灭现象,生灭流变的过程。沒有不变的,称为「无常」。  「无常」,那就沒有永恆的福乐,终归於灭,终归於空,所以說是「苦」。  苦,那就沒有究竟的,完满的自由,所以說「无我」(我,是自在义)。  婆罗门教面对这样的人生世间,构想一形而上的实体,說是「常」,是「乐」,是「我」。佛陀彻底的否定他,称之为颠倒。  佛陀是面对现实,而說「无常」、「苦」、「无我」的正观。在无常苦无我的正观中,又怎样肯定人生的意义呢?  
  看来你很喜欢佛教,有没有看我的帖子?
  作者:island 回复日期: 22:40:26   
    看来你很喜欢佛教,有没有看我的帖子?  〉浏览了,有所启发。你是搞心理学研究的啊
  依佛陀的开示,人生世间,是「缘起」的。  缘起的意义是:一切现象,一切存在,所以成为这样的现象,这样的存在,並不是神意的,不是自然的,不是宿命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依缘而起的。  在主要的、次要的,复杂的种种条件,种种原因下,才成为这样的现象,这样的存在。一切依於因缘;对因缘說,称为果。  所以人生世间,是无限复杂的因果系,受到严格的因果法则所规定。  
  从缘起来說,人是缘起的存在。  缘起,有对他的同时互相关系,对自(也间接对他)的前后延续关系。  例如人,在同一时间,与其他的人,众生,自然界的地、水、火、风(空气),是有互相关系的,展转的互为因果。一种存在,就是一种活动,当下都有对自对他的不同影响,成为不同的因果关系。  例如一个国家,无论是政治,经济,教育,外交……,一种措施,一种行动,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別的国家;当然,受到最深远影响的,还是自己(国家)。  一个社团,一个家庭,也是这样的。所有的行动,都要影响別的社团、家庭;而更主要的,影响了自己(社团、家)。  个人也是这样,无论语言文字,身体行为,都会影响別人,当下又影响了自己,影响自己的未来。就是沒有表现於外的內心行为,也(对他)影响生理,更深远的影响自己的內心。  缘起世间,缘起人生,就是这样的能动被动,对自对他的关系网络。经中形容为「幻网」,「帝网」,从无限的相互关系,延续关系中,去理解人生──世间的一切。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
  依缘起的因果观,佛法确认人生的身心活动,或善或恶,不但影响於外,更直接的影响自己,形成潜在的习性(姑约业力說)。  等到一生的身心组合,宣告崩溃──死亡,潜在的习性(业力),就以自我爱染的再生欲(「后有爱」)为缘,又展开一新的身心组合,有一新生命的开始。对过去說,这是受到过去业力所決定的(但佛法还有现生的功力,所以不落於定命论)。  佛法是这样的,从缘起因果的延续中,无常无我(沒有一般宗教所說的,不变的个灵),而一生一生的无限延续下去。正如国家一样,並沒有不变的国家实体,而王朝不断崩溃,又一个个的宣告成立。  确认人生是这样的缘起,就会肯定人生,或善或恶的一切,或者现生受报,或在未来的新生中受报。  总之,因果是必然的定律。这一生的身心,可以崩溃死亡,而或善或恶的行为,影响自己,決定不会落空。众生业报的延续,或善或恶,都有或正或负的价值,而影响未来,受或乐或苦的果报。  所以死亡是生命的一个过程,而不是从此消灭。一切都有果报,而又一生一生,不断的造作新业。暂时的苦难,堕落,都不用失望;这是短暂现象,前途是充满光明的。  不过,离苦得乐,唯有顺从因果定律,从离恶行善中得来。此外,沒有任何幸运,也不是神力所能帮助。
  因为我们总还是有明天~
  中外是不一样的    反正中国是:活着    
  缘起的意义是:一切现象,一切存在,所以成为这样的现象,这样的存在,並不是神意的,不是自然的,不是宿命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依缘而起的。  -----------------------------------------------------  宿命和缘起有什么区别?  都是决定论啊
  人生,是善业所得;而现生的行为善恶,成为未来升沈的枢纽。  「人生难得」,佛一再的告示我们。可惜的是,一般佛弟子,误解佛法,所以仅有人生是苦的歎惜,卻少有「人生难得」的庆幸!  依经上說:人类有三种特胜,不但胜过畜生,鬼,地狱,也胜过了天神。人类所有的特胜是什么?是道德,是知识,是坚強的毅力。  在人世界中,知道苦而能救济苦。虽然人类的道德,知识,毅力,还不是完善的,不免引起副作用,甚至引起自我毀灭的危机。然而人类凭藉这些,到底发展出高尚的文化,为不容否认的事实。  人类文化的进步,终於理解到的不彻底、不完善,而有完善、究竟的倾向。所以人类不但能离恶行善,自求多福,而更有超越的向上一著。  依佛法,唯有人类自己,才能发出离心,发菩提心。唯有人类,才有超越相对而契入絕对(最初悟证)的可能。人生是怎样的难得!  确认「人生难得」,人生的意义,就充分的表现出来。所以,「人生难得」,应好好的珍惜这一生,好好的利用这一生,而不要辜负这一生!   
  晕,怎么发不上?  我对佛学有点好感,但觉得比较消极。  还有,太理想化,要照那一套做在社会上怎么混啊?  根本活不下去
  再从人生的絕对意义說:  人生能行善而向上,但到底是不完善的,沒有永恆的意义。任何智力或福力,都在时间中消失了。人,还在或升或堕的流转(轮坳)中。  不过,人类能意识到自己的缺陷,自己的不彻底,也就能湧现起彻底与完善的理想与要求(佛法称为「梵行求」)。这一主观愿望,不能合理实现,又每被神教徒引上幻想的永恆的天国。  依佛法,人生现实是缘起的,唯有理解缘起,把握缘起,深入缘起本性,才能超越相对而进入絕对的境地。  缘起,是无常无我的现象;人生,也就是无常(不永恆的)、无我(不自在的)的人生。一切由於缘起,从因果观点說,一生又一生,到底为了什么,这样的生灭不已。  原因在:众生──人类以(反缘起的)自我的爱染为本,依自我爱而营为一切活动。这样的动作,引起业力,形成自我的因果系,而有个体的生灭延续。  反之,沒有缘就不起,如灭除自我爱染,那就能解脫生死,到达「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境地。  
  为什么会有自我爱染呢?  自我爱染(人类特性,自私本质的根源),由於认识上的迷蒙(称为「无明」),为现象所诳惑,而沒有能体认到缘起的本性──本来面目。  佛陀以无比的方便善巧,从缘起生灭中,直示缘起性的常寂。对一般认识的现象說,这是不落於时空,不落於彼此,不落於生灭的絕对。缘起本来如此,只是众生──人类为自我见、自我爱所蒙惑,颠倒不悟而已。  所以,人类的德性,智力,毅力,在佛的方便诱导下,经修持而进展到高度,就能突破一般的人生境界。从现实的缘起事中,直入(悟入)超越的絕对。  到达这一境地,人生虽还是人生,而人生的当下便是永恆,无往而不是自在解脫。佛法的小乘、大乘,虽有多少差別,而原理都是一样。    人生,不但有意义,不但能发见意义,而能实现絕对的永恆意义。即人生而直通佛道,人生是何等的难得!    
  看穿世事
就到了你赴黄泉的时候
  我们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饮食男女,还有抢地排,斗殴
  作者:kissmars 回复日期: 21:14:51   
    看穿世事 就到了你赴黄泉的时候  /////////////////////////////////  怎么会呢?佛陀看穿了世事,他可没自杀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21:36:29   
    我们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饮食男女,还有抢地排,斗殴  ////////////////////////////////////  人是有理性的。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17:31:31   
    缘起的意义是:一切现象,一切存在,所以成为这样的现象,这样的存在,並不是神意的,不是自然的,不是宿命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依缘而起的。    -----------------------------------------------------    宿命和缘起有什么区别?    都是决定论啊  ///////////////////////////////////  缘起当然不是决定论。你当下的每一个行为都在改变未来  
  作者:高天无云 提交日期: 0:40:00
    ??    一、人生是否存在意义     人生究竟有什么意义,这是许多人都会自觉思考的问题。“做人没意思”,也是经常可以听见的感叹。但由于人生的漫长和多变以及人与人的巨大差异,使得至今没有对这一问题的公认答案。    人类的思维可以自由遨游时空,从宇宙的视点观察人生,其渺小几乎可忽略不计;短暂的人生相对于无限的宇宙必然谈不上意义。而死亡的结局,给人以归宿成空的真知,因此,从生命的终点求索人生的意义,确实让人觉得子虚乌有。故而不少人在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之后,把生命巧妙地解释为一种过程。但是,什么东西不是“一种过程”呢?    诚然,做人不因申请而生,也不因抗拒而不死,人作为天意和机巧的产物也许真的无意义而言了。但是,个体生命存活之时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本身必然在追求意义。如果人生没有意义,那么,从逻辑上可以推论: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或许,有人把意义理解为目的,又把目的理解为终极的,因为人终归一死,把追求死亡当作目的显然不合人意,故而无法求得人生的意义了。时间和空间是任何物质包括生命不可或缺的存在方式,个体生命的终结无疑是时间的终结,因此是绝对的无意义。可见,人生的意义必定隐藏于生命存续之中。    二、人生意义的概念    生物的诞生是配备了本能的,即:生命起始就带有存活必须的固有追求。人生的意义就在这种固有追求之中。众所周知,食欲和性欲是生物的基本欲望,如不能满足即有痛苦感觉,从中可以归纳为:追求享乐和舒适是生物的本能欲望。疾病产生痛楚,死亡莫名恐惧,都是违背享乐和舒适这一主旨的。不过,人类的欲望远远不是满足食欲和性欲以及冷暖适度就能达到舒适的,如此就与大众动物一般了。    人类欲望首先是以物质身体为前提的,把大脑用棍子搅动几下,就不会再有什么精神了,太监也是根据同样原理加工出来的。但人类精神的伟大却是当今社会的主宰。人类的本能欲望经过私有制社会的培育,衍生了一种可怕的精神欲望——权欲,它的特征是控制别人及影响别人及超越别人及超越自我,权力、地位、名誉、炫耀、获得肯定、独占、攀比等是它的具体表现。它的起源大概是个体为了本能需求而多占食物、配偶所产生的,发展到了今天,已经成为接近独立的社会欲望;也就是说,权欲本身成了人类的主要欲望。    当今衣食无忧的人类群体,享受着高度的物质文明,相对于古代人类那简直是天堂般的生活。然而,多数人仍然没有满足感;不少富翁的财产连孙子也用不完了,还在继续作孽或为社会做贡献,原因皆出于权欲的作祟。当然,权欲使得爱情得以存在和消魂,也促使了人类文明的加速发展;艺术和竞技体育的不断繁荣,证明了权欲是随着物质文明同步升级的,它的膨胀蔓延,使得共产主义的幽灵失去了依附的躯体,只能永远地在历史的天空里游荡。    由于个体生命追求享乐和舒适的内容差别很大,以至掩盖了人类本能所追求的共同的人生意义。其实,个体生命共同的意义即在于:根据自我认知的人生内容及价值体现,主观能动地满足欲望和调整欲望的活动所持续产生的自我评判结果。
  为了上天涯而活
  好好活 就是做有意义的事
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我觉得那没意义
  作者:深观广行 回复日期: 21:48:18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17:31:31                宿命和缘起有什么区别?      都是决定论啊    ///////////////////////////////////    缘起当然不是决定论。你当下的每一个行为都在改变未来  ================================================  那这个行为本身也是缘起的吗?可是人有选择的自由啊
  还在探索中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13:30:33   
    作者:深观广行 回复日期: 21:48:18           缘起当然不是决定论。你当下的每一个行为都在改变未来    ================================================    那这个行为本身也是缘起的吗?可是人有选择的自由啊  ///////////////////////////////////////////////////  是缘起。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人的选择也不是自由的。
  从古到今就2个    A.不断繁衍后代     B.寻找自己存在的理由
  做自己能做的事吧,让身边的人开心
  听大悲咒的时候看效果比较好啊!
  佛教讲因果报应,那600万犹太人被杀也是注定的吗?
  Mark,坐看高人之高见..
  知道答案就不会迷茫了........
  毫无意义  
  就像谭静被扔下楼,这也是注定的吗?  有谁懂佛学,解释哈?
  意义是人造的词  换句话说  本来人生毫无意义  但人非给他加个意义。  PS 我不信教  也许信教可能会发现人生的意义  但是往深了想 还是毫无意义  人跟动物的区别就是 人会思考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 所以奉劝LZ表想这个问题。。。  
  作者:深观广行 回复日期: 18:44:07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13:30:33           作者:深观广行 回复日期: 21:48:18               缘起当然不是决定论。你当下的每一个行为都在改变未来      ================================================      那这个行为本身也是缘起的吗?可是人有选择的自由啊    ///////////////////////////////////////////////////    是缘起。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人的选择也不是自由的。  =========================================  我有敲不敲键盘的自由啊
  或许  没有意义  才是人生的意义……  就像  没有规律也是一种规律……  唉,头疼~
  人生的意义就是你追求意义的过程!  答案很多,可以漫漫分析,我先随便说一句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20:05:25 
    就像谭静被扔下楼,这也是注定的吗?    有谁懂佛学,解释哈?    ========================================    经常酗酒是肇事的间接起因,而半夜里跟三个男人独自在一个房间就更不对了,现在社会人际关系忒复杂,因此每个女孩子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己,珍惜自己,不是吗。    是注定的吗?没有原因的吗?所谓缘起就是这个意思    PS,虽然是学佛的,但我不想说一堆之乎者也蒙混过关。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19:36:19 
    佛教讲因果报应,那600万犹太人被杀也是注定的吗?    --------------------------  讲讲南京吧,为什么有南京大屠杀呢?  因为:条件1.日本侵华,条件2.南京是当时的首都。  但是为什么日本要侵华呢?为什么南京是当时的首都呢?  尤其是为什么日本要侵华这点要搞清楚。  总之不外乎当时国力较衰,加上中国地大物博。    这就是因果。  不是必然,是偶然当中的必然。是无数个偶然因素积累起来,就成了必然。  
  每个人的意义不一样,中国人在这问题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放弃自我的意义,苟同他人,附和主流强势的意义。到头来发觉终究没活出自己的意义,就自嘲什么人生是一场空。    没错,人生是一场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是逃避自我、灵魂的结果。    中国人喜欢劝说他人该怎么活,结果就是人人都在劝说下汇入主流,人人都以为能在主流里获得自我。结果人人都是一场空,这主流也成了一场空。
  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在天涯发贴问人生的意思何在..
  和动物相比,人起码还能思考,感受喜怒哀乐  动物的一生就是吃与被吃  真地是毫无意义。
  作者:abhisambuddhah 回复日期: 23:59:12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19:36:19       佛教讲因果报应,那600万犹太人被杀也是注定的吗?        --------------------------    讲讲南京吧,为什么有南京大屠杀呢?    因为:条件1.日本侵华,条件2.南京是当时的首都。    但是为什么日本要侵华呢?为什么南京是当时的首都呢?    尤其是为什么日本要侵华这点要搞清楚。    总之不外乎当时国力较衰,加上中国地大物博。        这就是因果。    不是必然,是偶然当中的必然。是无数个偶然因素积累起来,就成了必然。  ///////////////////////////////////////////////  可否这样理解,被杀肯定是以前的恶业所致,这是因;  只要碰到缘,就会受报。比如当时欧洲的反犹气氛。  因缘会聚时,被杀就不可免了……
  作者:big_brother 回复日期: 0:06:43   
    每个人的意义不一样,中国人在这问题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放弃自我的意义,苟同他人,附和主流强势的意义。到头来发觉终究没活出自己的意义,就自嘲什么人生是一场空。        没错,人生是一场空,那是你自己的选择,是逃避自我、灵魂的结果。        中国人喜欢劝说他人该怎么活,结果就是人人都在劝说下汇入主流,人人都以为能在主流里获得自我。结果人人都是一场空,这主流也成了一场空。  ////////////////////////////////////////////////  深刻啊
    如果所说意义是指“终极意义”,那追问到最后答案肯定是:毫无意义!  通常所说的意义都是指有限度的意义,人的能力也仅限于此。人活着不仅要听别人忽悠,还要自己忽悠自己。终极意义是不存在的,“责任”、“快乐”、“幸福”等等反倒离自己更近些。灯光可以照亮的范围是有限的,看得太远必定只能看到黑暗。    
    如果说人生有意义,那么这意义首先是建立在那“毫无意义的终极意义”之上。认清了这个真相,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俗世意义之所在,否则只能茫然徘徊。其实真正的意义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寻找的,人和人的意义不同,只能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意义。  
  等死耶!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20:24:25   
    作者:深观广行 回复日期: 18:44:07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13:30:33               作者:深观广行 回复日期: 21:48:18                   缘起当然不是决定论。你当下的每一个行为都在改变未来        ================================================        那这个行为本身也是缘起的吗?可是人有选择的自由啊      ///////////////////////////////////////////////////      是缘起。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      人的选择也不是自由的。    =========================================    我有敲不敲键盘的自由啊  ////////////////////////////////////////  你敲键盘也是由种种条件的产物。你的选择同样是依缘而起。  不过这并没有否定你的相对自由。    
  楼主,你自己如何理解人生的意义?  用你自己的话说出来,说你自己的思想。纯粹的!不需要去找佛教活着别人的观点了。  说出来看看,我来分析。
  去找绝对真理,呵呵
  找绝对真理?那你就是绕到我的那个问题上了,哈哈  我看到你的留言了。。。。  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呢  
  作者:island 回复日期: 19:35:01   
    找绝对真理?那你就是绕到我的那个问题上了,哈哈    我看到你的留言了。。。。    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呢    ///////////////////////////  你的意思,我不是很明白啊
  有空的话就多去聊聊,别老让我请你。  我是觉得你不错哦。我也尊敬佛陀,喜欢佛教!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多年前,为自己而活    现在
为别人而活
  作者:island 回复日期: 20:20:33   
    有空的话就多去聊聊,别老让我请你。    我是觉得你不错哦。我也尊敬佛陀,喜欢佛教!  /////////////////////////////////////////////  你讨论的心理学,可是很艰深呢!  唯识的书,我看得不多,有些问题还不明白,不敢在你那帖子里发言哪!  倒是推荐你看看这方面的书,唯识对心理的分析相信会有值得你借鉴的地方。  举个例子吧,五蕴,色受想行识。色是物质,咱们略过不提;受,相当于情绪,想相当于知识,行相当于意志,识是统觉作用:这和现代心理学似乎有相同之处呢。  还有潜意识的问题,记忆的问题……  唯识中都有研究的,只是我没来及细看。
  看来你真的很喜欢佛学,我也是的。  其实楼主不用这么谦虚地,很多事情不需要懂太多也可以讨论,你可以从你的角度说。再说了,我帖子也不光是说心理学,我更倾向于哲学。  佛教哲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可以谈谈对佛学的认识,尽量用自己的语言。  佛家的东西,如果把它的一些糟粕和人为的迷信除掉,纯粹从哲学角度和智慧的角度,有很多得非常不错的!
生命的欢喜可以再影印一张吗?    
老去的热情可以再拉皮整形吗?    
病中的真理可以再传真校对吗?    
死掉的爱情可以再输入键出吗?    
  有没有人知道杜十三?  不是杜十娘!
  人生没有意义,就是一个过程
不知道啊,不知道啊。  可是又不能死掉
  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  ===============================  突然感觉好无聊  常来这帖子看看  现在倒是很理解那些自杀的人  人活着真是没什么意义
  等死啊
  作者:月朗秋空 回复日期: 13:21:32   
    有没有人知道杜十三?    不是杜十娘!  //////////////////////////////////  台湾的一个诗人,好像。
  世間的一切,如作常識的分類,可分為礦物,植物,動物;或可以分為物理的,生理的,心理的。  如著重人類,更可從有心理活動的動物中,別出理智的人類。  對於這些,佛法所說的生生不已之流,是出發於有心理現象的,而且是每一生命單位。每一生命單位,都是延續不息的生命之流,如長江大河的滔滔不絕般流來。
   v作者:greenfount 回复日期: 10:11:41   
        如果说人生有意义,那么这意义首先是建立在那“毫无意义的终极意义”之上。认清了这个真相,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俗世意义之所在,否则只能茫然徘徊。其实真正的意义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寻找的,人和人的意义不同,只能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意义。  //////////////////////////////////  很深刻。
  奉献.  ------- 上层建筑。
  作者:bbk819 回复日期: 16:19:29   
    奉献.    ------- 上层建筑。  /////////////////////////////////////  上层建筑,可是我们区别动物的地方哦
  ---------------------------------------------------------------有三法,世间所不爱、不念、不可意。何等为三?谓老、病、死。世间若无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者,如来、应、等正觉不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应、等正觉知、见、说正法、律。    以世间有老、病、死三法不可爱、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知有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正法、律。【契经 杂因诵】    传说,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悟,沉浸于无限法喜的感动之后,他考虑到现实问题:如此全然超越世间的真理,有谁能信解奉行呢?于是他曾打算立即入灭。    倘若佛法在于阐述因果报应,那么它并没有超越神话!    倘若佛法在于昭示佛菩萨和上师的感应加持,那么它并没有超越信仰!    倘若佛法在于发扬慈悲喜舍的精神,那么它并没有超越慈善救济!    倘若佛法在于解释宇宙万法的生灭,那么它并没有超越科学!    倘若佛法在于五戒十善的劝导,那么它并没有超越道德!    倘若佛法在于禅境的修练,那么它并没有超越瑜伽冥想!    倘若佛法在于阿毗达磨及自性空、有的论议,那么它并没有超越哲学!    虽然这些都是世人所熟悉、赞赏的,但它们全都属于世间,不能超越世间。即使将它们全部加在一块,也不值得释迦牟尼感动得直欲入灭。    人们在生、老、病、死之间承受着忧、悲、恼、苦,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佛陀成道之前深切关注这项无可避免的残酷事实,并为此出家寻求因应之道。终于,佛陀以智慧觉观务实地解决了这项困境。这震古烁今的伟大功绩,正是正法的珍贵之处!    许多人无视于老、病、死的胁迫,或是听天由命、或是自恃少壮、或是忙于追逐世俗价值,人们往往无暇驻足于正法的胜义,毕竟它们已超越世间,无法以世间的标准衡量。诚如佛陀所疑虑:有谁能信解奉行呢?    二十五个世纪以来,为了将佛法传布于世间,历代祖师们各自发挥丰富的思想创意及宗教体验,自由地诠释佛法,虽然佛教思想史因而硕果累累,几乎囊括世间所有美善之法,可是却也使得佛陀所正觉、超乎世俗知识及想像的正法,就此隐没不显。    世间仍有不少爱好智慧的人,他们警觉到老、病、死的桎梏,怀疑世俗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他们找寻真理却苦无出路。事实上他们需要正法,并且他们也是正法唯一能提供帮助的人。  
  ===================================================================================================================================================================================时,尊者阿难白佛言:‘奇哉!世尊!大师及诸弟子皆悉同法、同句、同义、同味,我今诣上座(名上座者)问如此义,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我,如今世尊所说。我复诣五百比丘所,亦以此义、此句、此味而问,彼五百比丘亦以此义、此句、此味答,如今世尊所说。是故当知:师及弟子一切同法、同义、同句、同味。’    佛告阿难:‘汝知彼上座为何如比丘?’    阿难白佛:‘不知,世尊!’    佛告阿难:‘上座者是阿罗汉,诸漏已尽,已舍重担,正智心善解脱,彼五百比丘亦皆如是。’【契经 杂因诵】    佛陀说法教授四十五年,未曾留下任何著作,因此要了解佛陀的知见,唯有经过声闻弟子的转述,他们接受佛陀完整的指导,特别是阿罗汉弟子。凡夫与有学比丘听闻佛陀的教示,尚有误解、错漏,但阿罗汉却是正法活生生的示现。    阿罗汉证得与佛陀同等的五分法身,正法的实践在阿罗汉比丘身上全然体现,佛陀与诸阿罗汉弟子所知、所见的法没有任何差异或丝毫出入。比丘们尊称佛陀‘阿罗汉’,因为佛陀具备阿罗汉的功德。所有的阿罗汉在正法的体证上是完全平等的。    虽然佛陀未曾留下任何著作,但还有阿罗汉。关怀生命的爱智者应当关心阿罗汉为世人留下什么?    佛陀八十岁那年结夏安居之后,带同尊者阿难等一行比丘离开毗舍离城,以老病之躯来到拘尸那罗,接着便在双树之间入灭了。另外在王舍城安居的迦叶比丘一行,则于佛陀入灭七日之后才赶到。将佛陀的遗体火化之后,迦叶比丘为正法的存续作了长远的打算:决定将佛陀一生的教授、教诫结集起来。    尊者迦叶游历恒河两岸,邀约各国阿罗汉比丘,共同参与正法、律的结集审订。次年的结夏安居,便在阿阇世王的全力护持下,于王舍城召开长达三个月的结集大会。为了取得与会资格,就是多闻第一的尊者阿难,也必须赶在会前取得阿罗汉的果证。这次结集的慎重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佛陀教导弟子的方式,并没有排定一系列的课程,按部就班地授课。而是依各弟子的思惟方式及理解能力给予各别指导、或在不同地点对不同僧众作团体开示。因此许多比丘虽已证得阿罗汉,也不见得与闻佛陀每一次的说法。    是以结集的步骤是请与会的阿罗汉比丘们,各自复诵曾听闻的教法,再经由全体审核是否与正法的胜义相应。通过了审核的法,便按照部类编订全部汇集在一起,使散存于各比丘心中的法,藉由此次结集而贯串起来,以免当代圣者逐一涅槃后,世人认识正法的机会也随之断送。好比四散的鲜花,用线贯串成花蔓,不致散失;阿罗汉们所结集的法便称为《修多  罗》,修多罗是‘线、綖、经’的音译,代表贯串真理之线。《修多罗》又称《相应修多罗》,意为相应于真理的教法。《相应修多罗》在许多汉译经典中被简译为《契经》。    《修多罗》《相应修多罗》《契经》原始的古义仅代表王舍城此次所结集的法,和现代人对修多罗(佛经)的认知有相当大的差距。    《契经》的内容分为四诵﹝南传经典译为四品﹞:五阴诵﹝蕴品﹞、六入诵﹝六处品﹞、杂因诵﹝因缘品﹞与道品诵﹝大品﹞,计近千经。这四诵便是在王舍城结集,五百位阿罗汉审订出来的结论,也是正法的正义。  
  农妇,山泉,有点田
  作者:ch7635154 回复日期: 16:43:55   二十五个世纪以来,为了将佛法传布于世间,历代祖师们各自发挥丰富的思想创意及宗教体验,自由地诠释佛法,虽然佛教思想史因而硕果累累,几乎囊括世间所有美善之法,可是却也使得佛陀所正觉、超乎世俗知识及想像的正法,就此隐没不显。  ===================================  无上胜妙地,离垢清凉园。  正法的本质,确实要深刻把握,不要被方便所迷惑。
  作者:靠边不靠谱 回复日期: 16:52:15   
    农妇,山泉,有点田  /////////////////////////////  有色,有水,有食。此言甚妙
  转====================================================================  如是,诸比丘!我成等正觉,自所见法,为人宣说者如手中树叶。所以者何?彼法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向于涅槃。    如大林树叶,我成等正觉,自知正法,所不说者亦复如是。所以者何?彼法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明、慧、正觉、不向涅槃故。【契经 杂因诵】    佛陀是人,他在人间生活,面对日常琐事,与各阶层的人作各种对话。自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直接晓以正法、不是所有的话题都深入正法的核心,在适当的情况,佛陀也会为未见法的比丘作些道心的鼓舞、警策,或为世人导以世间良善端正之法,甚至曾指导太过肥胖的国王减肥。这类的言论阿罗汉比丘是不会将它们纳入《契经》之中的,因为它们并不顺趣涅槃,既非佛陀证悟的珍贵内涵,也无关于真理的发扬,若将因应个人特殊需要而随机开示的法纳入《修多罗》,只会混淆正法的重点。    如今看来这个考量是相当正确的,可惜一般人寻求情感寄托的渴切远超过理性的正思惟。《修多罗》的正义虽有阿罗汉们苦心维护,但防线还是很快被冲破,佛弟子的宗教情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发挥了劣币逐良币的排挤效应,世间思惟湮没了正法的思惟!    佛弟子在佛陀入灭之后益发怀念佛陀,许多人心中都深深烙印着佛陀带给他们各种不同的觉省与感动。他们怀念佛陀对他们说过的话、怀念佛陀与自己之间的小故事。那些温馨小品虽然不入结集,佛弟子却不愿它们就此被遗忘,希望它们也能长久地被传诵下去,深信它们一样能对人有大助益而不断公开宣扬。    日子随着佛灭一天天、一年年的远去,越来越多的法在四处流传、人们越来越愿意接受只要是佛陀所说就是佛法的观点。这些越来越庞杂的法,包括了佛说、诸大弟子说,也包括误解、错漏、挟以私见、甚至杜撰!因此,为了推断新传的法是否符合正法,僧团共立审核佛法的三个标准,称之为佛语具三相:一、修多罗相应(能得到契经与戒经的支持)。二、不越毗尼(不逾越律制)。三、不违法性(不违背正法的胜义)。这个标准实施了数十年,合乎这三个条件就准予认可为佛法。所以《修多罗》可以譬喻为佛法中的宪法,若国家的刑法、民法等法律违背了最高宪法就不能成立;同样的,僧团中流传的各种‘佛法’若违背《修多罗》便不足采信。    佛陀入灭将近百年时,发生了一件轰动教界的大事,东西两方的比丘,因对戒律的不同诠释而引起严重诤执。为了整合僧众的知见,法与律的再整理势在必行,终于酝酿出第二次结集。    第二次结集的地点选定毗舍离城,总共七百位比丘参与其事。引起诤议的戒律问题决议从严处分(十事非法),并为《戒经》作了详尽的解说及附录僧伽规制的细节。这便是所谓的《广律》。    法的方面,由于被认可而流传的佛法,在数量上已远远超过当初阿罗汉们结集的《契经》,是以法的整编同样不容忽视。在毗舍离结集中,佛法从原来的《契经》大幅扩编为《四阿含》:属于究竟义的《杂阿含》﹝南传称为相应部﹞、重于论议的《中阿含》﹝中部﹞、解说世间法的《长阿含》﹝长部﹞、及依法数列增的《增一阿含》﹝增支部﹞。〈契经〉则与〈偈诵〉〈记说〉这两类佛灭初期便流传于僧团中的佛法,共同辑入《杂阿含》﹝相应部﹞中。  
  含,义为辗转传来。以佛灭已近百年,佛陀的亲传弟子皆不复在人世,不再有人亲承佛陀教授、教诫,甚至也鲜有人仍是直接受教于诸大声闻圣众了,比丘们所闻所学的佛法,皆由一代一代的僧众辗转传诵而来,故结集时将所集的法称为阿含,取其义为辗转传来  的圣典。《阿含》与《广律》虽也收录了法与律的《修多罗》,但由于结集的意趣已不同于佛陀初入灭时急于贯串四散的法,是以所结集的结果也不再以《修多罗》为名目。《广律》与《四阿含》便是毗舍离结集的成果,也是当时整体僧团共同认可的律、法。虽然如此,僧众的知见并没有就此整合,也未能就此遏止新法不断流出之势。    很快地,完整的僧团分裂成见解不同的部派。新的法仍继续从各处传出,《四部阿含》以外的法通通辑入《杂藏》﹝小部﹞。原本,佛弟子遵奉的教义仅止于法(音译为达磨)与律(毗奈耶),但渐渐地,佛教徒大量著作论典诠释佛法,这些论典也是法,为了分别起见,所有号称‘佛说’的法便一律称为佛经(修多罗),至于佛教徒诠释法的著作则统称为论(阿毗达磨)。从此,经、律、论合称《三藏》,成为佛弟子的必修科目。    几个世纪过去了,佛教徒早已不受‘佛语具三相’的标准所制限,随着社会思潮的演进、因应民众信仰的需求及历代大宗师的全新体验、诠释等,‘佛经’被毫无节制地大量编造。由于格局的限制,先是数量过多的《方等经》从《杂藏》中独立出来,接下来为数更加庞大的《大乘经》又从《方等经》中独立出来。它们全都称为修多罗,它们以多取胜,它们包含了一切世间善法,它们属于世间,它们易为世人了解、接受,它们不再口口相传而改以文字抄录大量流通,它们取代了阿罗汉结集的《相应修多罗》。    如今佛法多得有如大林中的树叶,但它们非义饶益、非法饶益、非梵行饶益、非明、慧、正觉、不向涅槃。而佛陀手中那把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明、慧、正觉、正向涅槃的正法之叶,却在人类的世间思惟中湮没了!    遗憾的是,那些有智慧理解正法、有毅力追求解脱的善男子、善女人,从此迷失在浩瀚如汪洋的三藏十二部经中,再难回归佛陀辛苦体证、宣说的古仙人道了!  
  ,世尊以爪甲擎土已,告诸比丘:‘于意云何?我爪甲上土为多?此大地土多?’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甲上土甚少少耳;此大地土甚多无量,乃至算数譬类不可为比。’    佛告比丘:‘如甲上土者,如是众生知此法、律者亦如是;如大地土,如是众生不知法、律者亦尔。’【契经 杂因诵】    《契经》之所以被漠视,是根源于人们的短视与无知。事实上,佛陀从未高谈‘广度众生’的远大理想。相反的,他很清楚有条件了解、实践正法律的人实在太少、太少了。他能作的只是提供经验给有同样需要的人,为世人保留学习正法的机会。    佛法的核心是灭苦之道,它并不教导如何面对生活、如何面对死亡;佛法教导如何拒绝痛苦又无谓的生生死死。从生到死就是世间,佛法教人出离世间。    然而,人们毕竟是热衷于生命的,一般人所希望佛法能提供的是:如何让生活更顺利、更满足,以及在信仰的支持中更坦然无惧地面对死亡而无所遗憾。赤裸裸地表明佛法旨在教导人们出离世间,不免要令人误解佛法只是某些受到重大刺激或太悲观、太消极的人,借以逃避现实的麻醉剂。历代多少祖师大德便是因此羞于承认佛教的厌世而特别表现得积极入世,以期扭转世人对佛法的认知。    这两者都无关于佛陀真正的教法,佛法非但既不消极也不入世,甚至可以断言只有佛法才不逃避无可闪躲的生命议题,积极面对现实:只要对生命的真相毫无所知,那么生活中所预设的一切价值全都没有稳固的基础,随便一点状况便毁于一旦;若非根植于生命的真义,任何远大抱负与奋斗努力,基本上都无异一时兴起的儿戏。    对佛法的一切误解来自对生命的无知!众生备受生命的煎熬,却仍然顽固地兀守对人生的憧憬,尽心尽力地满足需索无度的生活所需,再无余裕去探索生命的真相。一般人的生活态度都建立在‘老病死既遥远又与我无关’的幻觉上,耽溺于‘只要让我一展所长,所有困扰必定迎刃而解’的追逐游戏中,即便是关心生命终点的人,也只期望能安详满足地死去,从不曾真正面对自己生命的严肃课题。    一心期待生活更顺利满足、期待在信仰的支持中能更坦然无惧面对死亡的人,多如大地之土;愿意平心静气深入生命真相而出离世间的智者,则少如掐在佛陀手指甲上的那一小撮土。    佛陀明白,唯有正法能昭示生命的真相、引导生命的解脱。于是他以长达四十五年时间,善巧地向世人宣说正法,直到安详入灭,完成他个人的究竟解脱。这四十五年的教授、教诫,并不如超级市场或百货公司般地供应一切所需,而是让真正的智者有机会认识正法、走上正道。普遍的社会大众误解、漠视佛法在所难免,而且也并不重要。但那些渴求真理的菁英份子无法寻得真理的苦闷,则是佛陀愿意勤苦说法的原动力。    如今既已有多如‘大林中叶’的三藏十二部经供应一般人的需求,那么也让《修多罗》的正义还原,提供‘甲上土’那一小撮智者最深沉、最深切的需要。  
  汝等于四圣谛无知、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者,应当长夜驱驰生死。  以我及汝于此苦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    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修无间等。【契经 杂因诵】    印度文明最了不起的成就就是禅定。藉助禅定,人类才得以发现生命轮回的事实。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生死死生,众生在五道(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中翻滚、轮转,无止息处。轮回的观念不在于提醒人们负起善恶果报的责任感,而是更深入地反省:如此周而复始的生死流转,究竟有何意义?有何目的?印度人于是开展出迥异于其他文化的解脱观。也正是这套解脱观令印度哲学得以衍生出了不起的修行文化,使大批大批的社会精英将全部的生命投注于哲学理想的实现,成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具体社会运动。    然而,禅定的功用只是扩大了人们的视界,生命的期限从今生延续至生死轮回,世间的舞台由人身拓展为五道众生。但生命的茫然依旧、世间的苦迫依旧。解脱,光靠禅定是无能为力的。    佛陀是位优异的修行者,举凡印度文化中所有的修行方法及修行理论,佛陀无不精通。成佛前,他实践过所有的修行,并且每一种修行都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所得到的却只是颓然地证实它们全都不是真理、全都无助于解脱。他明白,答案唯有靠自己以智慧去寻求了。    在尼连禅河畔,他来到一棵菩提树下静坐沉思,舍弃一切臆测、想像及传说,以生命完整、实际的运作过程为对象,经过严谨地观察、精确地探究、审慎地思惟。终于,这亘古迷思得到解答、轮回锁炼由此斩断、涅槃闱幕终告开启、等正觉者出现于世。    成等正觉之后,佛陀愿将这宝贵的体验贻享世人,经过归纳整理,将所知、所见的正法,以四圣谛向世人讲说。    四圣谛是佛陀正觉的内容、正法的轴心、契经的宗要。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一切的疑惑,全都将在四圣谛的解析下冰消瓦解。若是能进一步地实践四圣谛,便能进趣修行的终极目标----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    反之,若于四圣谛无知、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者,纵使精通三藏教典、辩才无碍,证得禅定神通、瑞相感应,仍然不能豁免长夜驱驰生死。    四圣谛分别为: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苦’是圣谛、是真理、是见法及解脱的重大关键。倘若不能明白圣谛全然在这苦的探究及解决,便不可能理解正法。    灭苦,是修学佛法不可或忘的唯一目标。何者为苦?苦从何来?苦如何灭?如何训练灭苦的技能?这是所有人类文明中最重要、最有价值、至高无上的智慧,也是佛陀唯一想告知世人的真理。    距佛陀入灭已两千五百年的今日,‘知苦灭苦’唯有从北传《杂阿含》与南传《相应部》的〈契经〉去探究了。    
  作者:ch7635154 回复日期: 21:06:42   
    汝等于四圣谛无知、无见、无随顺觉、无随顺受者,应当长夜驱驰生死。    以我及汝于此苦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顺知、顺入,断诸有流,尽诸生死,不受后有。  ////////////////////////////////////////  阿含是根本。杂阿含是第一义悉檀。  不过,我认为,大乘仍然是佛法。  解脱道是基础。  你转的是谁的文章?
  人们在生、老、病、死之间承受着忧、悲、恼、苦,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佛陀成道之前深切关注这项无可避免的残酷事实,并为此出家寻求因应之道。终于,佛陀以智慧觉观务实地解决了这项困境。这震古烁今的伟大功绩,正是正法的珍贵之处!      许多人无视于老、病、死的胁迫,或是听天由命、或是自恃少壮、或是忙于追逐世俗价值,人们往往无暇驻足于正法的胜义,毕竟它们已超越世间,无法以世间的标准衡量。诚如佛陀所疑虑:有谁能信解奉行呢?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触目惊心的中国特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