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会心防御3d2万传透破多少防御

村民涉借贷案在母亲葬礼上被法院执法人员打死|粗暴执法_新浪新闻
事发后,一名打人者(中间红衣者)被村民围住。 死者家属供图
  病历显示邱吓平“呼吸脉搏血压均为0,面色苍白瞳散大并固定”,初步诊断为“院外死亡”。 死者家属供图
  南都讯 记者吴雪峰 实习生陈彤 昨晚有网友发帖举报福建平潭县人民法院公职人员,因抓捕一名身涉借贷纠纷案的男子,在其母亲葬礼粗暴执法致其死亡。今日上午,平潭县警方称案件正在调查,并交给法院和检察院处理。福建省委巡视组向南都记者证实接到举报,涉案人员为公职人员,将依法依规处理。
  家属:求情未果村民挨打
  3月23日23时许,网友“人生以何淡然”在天涯论坛发帖,称平潭县人民法院公职人员在当地一村民母亲葬礼上抓人,粗暴执法致其死亡,“村民命丧母亲葬礼,法官有权就能任性?”
  今天上午,平潭县北厝镇吉钓村村民邱吓平的女儿告诉南都记者,邱吓平从1998年开始分3次向村民程某借钱,因债务纠纷被告上法庭。法院判决邱吓平败诉并还钱,邱吓平去年无钱可还并在外跑船,一个月回家一两次。今年3月4日,邱吓平出现在母亲的葬礼上,遇到平潭县法院执法人员前来追捕。
  “执法人员穿着便衣也未出示拘捕文件,说因为借贷纠纷案件要当场拘捕邱吓平,邱求情说今天是为母亲尽孝的最后一天,忙完葬礼就去配合办案。”据邱的家属讲述,执法人员并未理会邱吓平的求情并追捕对方,在追捕过程中一执法人员从背后将邱推倒,邱翻身后另一执法人员用脚踢邱的下体,邱当场脸色发紫小便失禁不再动弹。
  死者家属向南都记者提供的平潭县医院门诊病历显示,邱吓平“呼吸脉搏血压均为0,面色苍白瞳散大并固定”,初步诊断为“院外死亡”。有不愿具名的村民证实邱在母亲葬礼现场死亡。
  省委巡视组:将依法依规处理
  家属提供的事发现场图片和平潭县人民法院证件显示,4名执法人员中有平潭县法院书记员李某和该院执行局局长余某。死者家属称涉事执法人员去派出所做过笔录,随后家属每天在法院门口盯守未见其人。家属称涉事执法人员被停职,法院方面并未公开回应。
  “公安部门要求解剖尸体,我们拒绝,公安局以证据不足为由拒绝立案。”死者女儿告诉南都记者,案发至今未果,无奈之下将此事向省委巡视组举报,并希望尽快获知调查结果。
  今天上午,福建省委巡视四组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证实,已接到举报材料。“此事涉及刑事案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涉案人员为公职人员,会依法依规处理。”
  平潭县公安分局北厝派出所民警告诉南都记者,已对相关人员进行笔录,案件一直在处理,已交给法院和检察院,详情需请示派出所所长。但派出所吴姓所长先后以“正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不能随便说”等为由拒绝正面回应。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他曾是公安厅厅长,他曾合法佩戴手枪,他曾出版小说和诗集,他曾以杂文集《大梦谁先觉》获最佳图书提名奖。他文武双全,脱掉警服数年后,他竟然还有武器,开枪送别了28岁的女子李某某,他64岁的人生,揭开了最魔幻的一章。
为父亲,也为国父,李显龙以生硬的华语,在讲话中数度哽咽:“由始至终,李先生最关心的就是新加坡的存亡。他把一生奉献给新加坡,致力团结全国人民,激发大家自力更生。在他的领导下,我国成功从第三世界晋升第一世界,成为一个让人民引以为豪的家园。”
美国尼尔森发布用户习惯报告,称中国网民最喜欢发布负面产品评论,也只有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媒体上暴力、凶杀、灾害、灾难的新闻总能激起更多人的关注兴趣
侠客岛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进行了一番对谈。这番谈话,从最近在中国互联网上因“乌龙”而火了一把的李光耀先生谈起,对新加坡带来的启示,以及习近平所推动的四个全面,强势反腐的意义,进行了一番剖析苗医,从嵩山到雷公山传统医学的奥秘
繁体字"藥"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于医的理解:草和快乐构成"藥",也就是说,快乐是最有效的药,健康的奥秘在大自然中。
   去年我到访少林寺的时候了解到功夫和禅医的奥秘,这些都深深吸引了我。嵩山周围草药遍地,那里的少林药局将这些神奇之草做成药材,
我还采访了当地的僧人释延林,我们之间的谈话很愉快,他对传统中医和佛医的讲解让我获益良多。很荣幸,几天前我又去到了贵州的雷公山,参观了那里的苗寨,我认识了当地的苗医专家杨昌志。
杨昌志的家更像是一间药铺,我们想要采访这位草医,一进屋他就以一位医者的眼光上下打量我们。我们采访小组的成员由于都来自大城市,对农村生活还没有完全适应,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有的同事受蚊虫叮咬痛苦不堪。杨昌志马上拿出一瓶液体,在同事蚊虫叮咬的脓包上进行涂抹,他还问我是否也有不舒服的地方。(我也很好奇中医或者苗医是否适用于外国人呢?)
杨昌志的苗医是他父亲传承给他的,传统医学都是在家庭内部世代相传,杨昌志小时候就和爸爸一起上山采草药,他爸爸会在山上实地教学为他介绍各种草药的药理,虽然他那时还很小,不能完全明白,但父亲早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苗医的种子。
苗医的草药基本上都取材于雷公山和附近的山脉,杨昌志解释说,他们采药基本不去其它区域,附近的山能满足他们的所有需求。其实类似的观点我在少林寺也听说过,采访释延林的时候他向我介绍到一个地区的草药可能对来自其它地区的患者没有疗效,草药生长的环境和人生活的环境间有着某种关系。
中国的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理念,比如回族穆斯林、藏族、蒙古族等等都在传承着自己的医学,我们可以说这些都是传统中医的分支吗?当然我现有的知识还不足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多民族聚居的中国之所以能保持文化和谐,我想从传统医学理念中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奥秘:无论是苗医、还是禅医,都是在传统中医的阴阳平衡说之上建立的。
苗绣——穿在身上的历史
在服装设计中融入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元素是时尚界的一股新风。苗绣——苗族传统刺绣作品,就曾多次登上过国际时装大展的T型台。当世界为其美学价值所惊叹之余,又有多少人了解苗绣背后的文化内涵呢?其实,除却功能性和装饰性之外,苗绣更担负着传承一个民族历史的责任。
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苗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沧桑中创造了不可磨灭的优秀文化。能证明他们从远古走来的文化印迹和历史脉络的,一是民间歌师代代口传的古歌;二是苗族妇女以针线为工具,用巧手和慧心,创造并世代传承的苗绣。其中,后者被称为苗族内涵深刻、意向纷呈的“无字天书”。
苗族妇女刺绣大多不打底稿,全屏天生的悟性,娴熟的技艺和非凡的记忆力,数着底布上的经纬线挑绣。“穿在身上的图腾,彩线写成的史诗”,这是因为苗家人倾其心血地通过绣、染书写苗族的历史,展示苗族人的文化情结。苗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绣娘们都用针线凝聚在一件件绣衣上。
血脉被截断 传统手工苗绣之殇
对我们来说,苗族传统服装本身就很时尚,无论上衣裙装还是短款,都很显腰肢。但在这里,它们仍旧是传统的。也有一些民族服装会主动吸收一些现代元素,比如我所看到的一件苗族上衣便缀满了闪光的毛须。不过,在服装市场两个延伸出来的角落,可以体会到更深层次的真相。
   在服装市场尽头,分布了十家左右手织土布的摊位,从布匹的纹路与颜色来看,确是手工制造与印染的,但没有一家敢保证自己的布不掉色。像煤矿工人一样,大多数居家织造的苗族妇女都有一双被靛蓝染成蓝黑色的手。而在另外一个甬道,大致有五六家摊位在卖手绣的花样、背袋,走过去一看,全是机绣的图案。几乎没有人出售真正的手工刺绣。只有一位几乎不会说汉话的老婆婆在卖完全手工绣的布鞋,篮子里的几双布鞋就像她的年龄一样,质地厚重、弥足珍贵,却不免有些凋落之感。
这就是民族手工技艺的现状。
我们总是习惯以"最后的"来标识那些珍惜之物,贵州丹寨,也被称作"最后的鸟图腾部落",然而,任何最后之物的美,都更接近凄美。作为贵州的第一民族手工大县,苗绣、蜡染、织锦、芦笙调、锦鸡舞等丹寨特产,难道终将成为现代社会的消费符号而被旅游者的足迹荡平?山川雾霭曾羁绊着当地人通往现代的脚步,而那现代生活是如此诱人与必须,丢弃传统似乎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就是在这"最后的鸟图腾"跌落尘埃的时候,在丹寨,仍有一群人执着于手工的梦想,执着于心与手的传递,并努力证明着:即便在今天,灵魂并不是一件奢侈之物。
黔东南精美绝伦苗绣背后的传奇故事
小时候曾经学过绣花,用的是十字绣和普通绣法,算不上什么体系,曾经家里还拥有苏州的双面绣,自以为对绣花并不陌生,而此次国庆黔东南一行,完全改变了过去的看法,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美轮美奂、精美绝伦的苗绣。无论是鲜艳的色彩,传神的图案,还是传奇的故事,都会令人赞叹不已。
在苗族流行一句俗话,叫“人比人,花比花”。所谓“人比人”,是指比歌舞;而“花比花”则是指服饰上的织绣染。姑娘们从七八岁起,就开始学习挑花刺绣,到了十四五岁,就已掌握了相当的技术。传授方式都是母教女,姐教妹和互相学习,没有拜师学徒的习惯。苗族喜爱刺绣就像喜爱唱歌一样,几乎视若生命的一部分。
苗绣是相当著名的民族文化遗产,已经于2006年被名列“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绣是指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流传在贵州省雷山县、贵阳市、剑河县等地的苗绣有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
侗族服饰:即将濒临消失的侗文化符号
侗族服饰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华的漫长的发展过程。侗族服饰材料的演变,大致可分三个阶段。一是纯自然阶段,即将草、树叶、树皮、羽毛等披扎在身上作为遮风御寒之用;二是卉衣阶段,即用草类编织草衣;三是絺衣阶段。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特别是种棉业的发展,棉织品极大地丰富了侗族服饰的原材料。
通道侗族服装所用布料,都是自制的侗布。侗布用棉花制作而成。侗布的制作过程主要有种棉、纺纱、织布、染色等环节。
侗家村寨都有大片的棉地。“谷雨”来临前,人们将棉地整好,于“谷雨”后播种。棉花种植从播种到收获的半年多时间里,妇女们辛勤耕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棉花挂满棉枝时,开始捡棉,然后晒棉、选棉、轧花、弹棉、搓棉。棉花搓好后,用布袋装好,待后纺纱逐把取用。
古朴-侗布织造文化的前世今生
在湘、黔、桂环三省坡居住的侗族,保存着千年不变的不仅是生活习惯,还包括文化、服饰和建筑等。这里的侗族妇女们仍旧保持着手工制作侗布和侗族服装的传统。而侗族服装所用之布料,都是自制的侗布。侗布用棉花制作而成。侗布的制作过程主要有种棉、纺纱、织布、染色、锤布等环节。
虽然,在当代自由恋爱的婚姻在侗乡已占主导地位,但传统的婚俗仍不能少。男青年要通过“行歌坐月”确定对象,然后依过去长辈主婚制那样,经过求亲、订亲、订婚等过程,最后才择吉日举行迎娶婚礼。
侗家村寨都有大片的棉地。“谷雨”来临前,人们将棉地整好,于“谷雨”后播种。棉花种植从播种到收获的半年多时间里,妇女们辛勤耕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棉花挂满棉枝时,开始捡棉,然后晒棉、选棉、轧花、弹棉、搓棉。棉花搓好后,用布袋装好,待后纺纱逐把取用。
“纺纱是侗布制作过程中任务繁重、耗费时间长久的一道工序。首先要将棉花用特制的纺车纺成纱锭,然后将纱锭用绾纱架绾成一把把的棉纱。棉纱绾好后要浆纱。浆纱可以固紧棉纤维,使棉纱更加紧凑、光滑,同时还增强了棉纱的弹性和韧性。浆纱好后还要把纱染成蓝色或青色。纱染好后,还要进行上皮保色、浣纱和绞纱、排纱、穿杼、梳纱、捡纱等工序。以上工序完成后,便可以将纱装上织布机和上机织布了。
璀璨苗银,总有一种能让你震撼
中华网、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和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联合发起的"守艺中华、风物之旅"之黔东南活动,伙伴们正在施洞姊妹节现场采写,姑娘们的盛装让人眼前一亮,环佩叮当的银器声不绝于耳。
   提起苗族,脑子里似乎马上就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五彩的衣裳、华贵的银饰,苗女在阳光里款款走来。苗族银饰的品种样式之多堪称世界之最,苗寨姑娘一身银饰盛装,饰品可达半人高,部件多可达数百件。
苗银:穿在身上的苗族符号
麻茂庭制作的银胸牌,这是苗族部分地区流行的胸饰,形状规整,
它由长命锁演变而来。它和银压领、银锁一般只使用其中一种,而不会两种以上并存。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
奇美的造型与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行走在凤凰古城街头,看着那些顶着苗族银饰扮苗女的姑娘。
明知道沱江边出租的苗服和苗银风格属于贵系苗族,但是依然租来扮苗女。
“为什么凤凰本地的苗服和苗银都是现成的,凤凰人却舍近求远用贵州苗饰来充数?”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坐上了乡村巴士。前往凤凰县城19公里外的山江镇寻找答案,因为山江镇是凤凰最大两处苗族聚居地之一
(另一处为腊尔山镇)。这里,是湘西末代苗王龙云飞的发迹地,有集苗族民居精华的“苗王府”。更重要的,
这里藏着湘西苗银世家麻氏家族的最后传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苗银项目传承人麻茂庭。
苗族"斗牛节"
苗族斗牛的神秘性主要因为苗族神秘的历史文化,由于苗族没有文字,所以苗族的斗牛历史记载很少,关于斗牛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传说“姑昂”(苗族始祖)把生下来的肉团坎碎洒在山坡上,变成了无数无手足的子孙。那时,牛是他们的伙伴。有一天,牛要求“姑昂”让他们打架。“姑昂”同意了,并让“板告”去帮牛装角,叫“板央”去装“梳子”(牛的旋毛),装好后,他们就开始打架。此后苗族祭祀时,便叫水牯牛来打架,随后就杀它来代替无手足的娃儿,使子孙不断繁荣,从而形成了放牛打架和杀牛祭祖的习俗——即是鼓社祭的来历。
鼓社,俗称“吃鼓脏”又称“鼓藏节”,是苗族杀牛祭祖最主要的仪式,也是规模最大的祭祖活动。一个有血缘关系的族氏为一个鼓,吃“鼓脏”要推选出5个鼓脏头,分为“鼓头、发财头、桌子头、接待头、保卫头。”“鼓藏节”一般七年举行一次,在“吃鼓”前一年,每个村寨会集资买一头属于自己的牛,请一个专人饲养,村里各家各户轮流负责牛草和养牛人的吃住和工、薪资。养牛地点一般在鼓楼旁边,村里的人在空闲时刻都喜欢在鼓楼聊牛、随时关注牛的饲养情况。当年各村寨会协商举行四至五次斗牛大赛,前几次一般都是友谊赛,最后一次比赛也是快过年的时候,会选出一个牛王,这个牛王所在村寨就是“鼓藏头”。年前各村寨会请风水先生选出一个日子,进行“开鼓”仪式即“祭鼓”,祭祀过程相当复杂。。
苗族是蚩尤的后代,传说蚩尤帝为铜头铁额、牛首人身,苗族是一个敬牛、爱牛、崇拜牛的民族,他们把牛视为健康、力量、勤劳、搏击、英雄的象征。苗家人喜爱斗牛,是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斗牛在以前都是在庄家收获后,用以庆丰收,放松一下农民的心。
震撼人心的侗族古老民俗——十洞款会
侗款从狭义来说,它就是侗族的法律、法规。但侗款还包括立法、司法等一套侗族的法律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侗款也具有侗族法制的含意。
“款会”期间,进行了拦路迎宾、行歌坐月、鼓楼对歌、“十洞”侗戏汇演、祭萨、起款、侗族大歌比赛、摔跤比赛、民间工艺品展示及销售、七月半祭祖仪式、民族风情文艺晚会和驴友网络游客助学捐赠等活动,让省内外众多游客饱尝了一次独具特色的原生态优秀传统民族民间风情文化大餐。
侗款是侗族古代社会的一种民间自治和自卫组织,有大款、小款之分。小款由几个或十几个邻近的村寨组成,也称为“洞”。大款由若干个小款联合,相当于古代社会的氏族联盟或部落联盟。侗款的主要职能是维护社会治安、制订民间规约、调解民间纠纷、组织公益建设、传承民族文化等。侗款在构建侗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据悉,古时的黎平县“十洞”地区包括现今永从、岩洞、茅贡、双江、口江等5乡镇的三龙、竹坪、新洞、岩洞、朋洞、述洞、己炭、铜关、寨拱、摆东、觅洞、四寨、坑洞、等十三个侗寨。
婚姻:行歌坐月不拜堂、不入洞房不落夫家
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乡忠诚镇宰章侗寨,一名侗族后生与本镇平松侗寨侗族姑娘喜结良缘,婚礼仍沿袭传统的“行歌坐月、不拜堂、不入洞房、不落夫家”等古朴、独特的婚姻习俗。
虽然,在当代自由恋爱的婚姻在侗乡已占主导地位,但传统的婚俗仍不能少。男青年要通过“行歌坐月”确定对象,然后依过去长辈主婚制那样,经过求亲、订亲、订婚等过程,最后才择吉日举行迎娶婚礼。
有趣的是,新娘并不与新郎拜堂,也不入洞房,更不与新郎同宿过夜,而是和“商嘎”及伴嫁姐妹一起与新郎请来的男歌手对唱琵琶歌、酒歌到天亮。第二天,由新郎及同伴送新娘和“商嘎”及伴嫁姑娘回娘家(侗语称“转优”),至此,婚礼才算结束。
“转优”后新娘即住在娘家。过去要在娘家住三年以上,如今至少也得翻一个年头。新娘之所以“不落夫家”,一来是要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舍不得同伴,还要回到月堂与同伴做伴,直到同伴都有了对象才离开,这时新娘才能到新郎家长住。
航拍地扪侗寨——斜阳镀金,大美侗寨
地扪村位于茅贡乡驻地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茅贡村4公里,海拔740米,面积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7.3亩,2004年全村有499户,2278人,均为侗族,吴姓人口占90%。小河从寨中流过,两岸吊脚楼错落有致。寨中建有花桥3座,鼓楼2座,戏台2座,并于2004年建成侗族生态博物馆建筑群,是侗族民族风情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侗族村寨。
地扪,是侗语地名,直译为泉水井多的地方。吴姓祖先于元末明初移居地扪,一部份从天柱远口迁来,一部份从榕江车江迁来,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地扪吴姓有五大房族,大房族内不通婚,每个大房族集中居住,分别为寨母、芒寨、围寨、模寨和寅寨。民国时期又有几户外姓氏迁入地扪居住。吴姓祖先定居地扪后,勤劳耕作,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发展到了1300户,故称“千三地扪”。后来,为一部份人迁到茅贡、腊洞、登岑、罗大定居。
地扪的主要民族节日有“六月六日”、“平安节”、“千三节”等,又以“千三节”最为隆重。“千三节”的主要活动内容有:一、拦路迎宾,寨子里的侗族后生们高奏芦笙,姑娘们身着艳丽的盛装银饰在寨门拦路唱酒歌迎敬前来参加节日的宾客,男女老少夹道欢迎。二、合歌祭祖。由寨老请“萨(祖母)进坛烧香敬祖,参加祭祖的人由一人领唱,众人唱“千山”歌。三、踩歌堂。
鼓楼千百岁,黔侗寨的“主心骨”
在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交界地带,常会看到侗寨里矗立着美观优雅、造型各异的鼓楼。鼓楼是侗寨的象征,是侗族历史的见证者。木结构的鼓楼大多毁灭于历史上的火灾,只有不多的鼓楼矗立了超过100年。本文作者和摄影师实地考察了国内现存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鼓楼,走访了墨师传承人,详细解读了鼓楼所携带的地域故事。
每座侗寨鼓楼的前方和近旁,都会有一方广场,这方广场并不大,但是在侗寨所居的山地间,也是一块难得的平地了。侗族称呼这里为“鼓楼坪”,是全寨人休闲娱乐或举行重要仪式的地方。
楼,是一个汉语名称,这个建筑侗族人称其为“堂瓦”,是倒置的词,“瓦”的意思是公共的,就是公共的屋子。各地侗族根据鼓楼所处的位置和用途,对它还有不同的称谓。如将它叫作“漏”(应是“楼”的读音)外,还有称之为“凉亭”、“公棚”、“长楼”(长为长者)、“街棚”、“务楼”(务为高处)、“堂韶”(韶为个个都有发言权)等,真是名目繁多。
侗族风雨桥
风雨桥,又称回龙桥、花桥,是侗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之一。侗寨多修在河溪两旁,跨水而居。故出现了石拱桥、石板桥等,而最具民族特色的便是风雨桥。
风雨桥多跨河而建,整个桥身不用一钉一铆以及其他铁件,皆以质地耐力的杉木凿榫衔接。风雨桥集桥、廊、亭、塔、楼、阁的建筑特色于一体。桥状似长廊,两侧有凳,遭风遇雨,行人可以在上面躲避,故名风雨桥。关于风雨桥的来历,还有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
古老的时候,侗家住在半山坡上,其中有一个小山寨,只有十几户人家。山寨里有个后生,名叫布卡,妻子名叫培冠。夫妻俩十分恩爱,形影不离。两人干活回来,一个挑柴,一个担草,一个扛锄,一个牵牛,总是前后相随。这培冠长得十分漂亮,夫妻两人过桥时,河里的鱼儿也羡慕地跃出水面来看他们。
千古奇观,600年苗族水上粮仓
“水上粮仓”建在水塘中央,为木质吊脚楼结构,仓顶多用杉木皮盖顶。据考证,这一独特的建筑至今已6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存这一建筑的主要为黔东南州的雷山、从江、榕江等县的苗族、侗族村寨,黔南州亦有少量分布。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的王家苗寨里,当地的苗族同胞至今依然使用着百年前祖先留下水上粮仓。这些粮仓建在水塘上,为木质吊脚楼结构,距离水面两米多,每个粮仓面积25平方米左右,可储粮约2500公斤,建在村口小溪上的粮仓,每家一个。既可以防潮,也可以防活,村里失火也不必担心没粮食吃。
“五彩糯米饭”的美丽传说
每年春天都要到都匀乡下农家吃五彩糯米饭。每到苗家、布依族三月三等节日季节,都匀街头到处都是卖这种五彩糯米饭的小贩。
当地朋友告诉我,街头的五彩糯米饭都不能保证用纯天然绿色植物原料了,最纯正的还是苗家、绕家、布衣人家里做的那个才是采用纯天然绿色植物榨汁染成,街头的难保不用化学原料染成。在街头看见的五彩糯米饭,少量购买可以,大量则要慎重。
很久以前,贵州苗族的祖先迁徙到清水江流域定居以后,由于交通不便和战争的原因,造成这一带很多女子嫁不出去,居住在雷公山的许多男子又娶不上媳妇。有一年,居住在贵州施秉双井乡龙塘村的“告宝”带着三个儿子到施洞方寨姑妈家,“告宝”的儿子们来了,姑妈这边的许多青年女子都来看热闹,不知道是谁提了一句:“姐妹们,我们去捞虾捉鱼来吃朋友饭,招待这些老表们”。
于是姐们集体下河去捉鱼捞虾,打平伙招待这些老表们,为了使节日过得热闹,姑娘们将糯米饭染成红、白、黄、黑、绿五彩饭。第二天,老表们要走了,姑娘们提着盛糯米饭的竹篮送表哥一程又一程,有三个胆子大一点的姑娘在糯米饭里放上一把椿芽借谐音暗示可以成亲。小伙子们回去以后打开一看明白姑娘的心事,不久就成亲了。后来,两个寨子的寨老看到举办这样的节日能解决问题,于是决定兴起“吃姊妹饭”活动,相袭成节。
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罗圈
苗族同胞爱吃酸食,在贵州的苗寨中就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罗圈”(形容走路无力)的说法。在酸食菜肴中,尤其以酸汤鱼这道菜最为有名。
贵州酸汤鱼极为讲究,尤其是酸汤,需先将青菜先洗净晒成半干,然后用酒搓,再用糯米粥加盐加辣椒腌制三个月,制成酸菜,然后熬汤,点睛之笔是加山鸡椒(学名木姜子)。
牛瘪汤:你的黑暗料理,我的绝味美食
羊(牛)瘪是侗、苗、水、瑶等少数民族用于款待贵客的佳肴。千百年来有杀羊(牛)先分瘪,无瘪味全无的习俗。
那么“牛瘪”到底是什么东西呢?牛瘪实际上是一种液体。当地人将牛宰杀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未完全消化的内容物拿出来,挤出其中的液体,加入牛胆汁及作料花椒、生姜、陈皮、香草等,放入锅内文火慢熬,煮沸后将液体表面的泡沫、杂质等多次过滤,去渣干净后的黏稠液体就是牛瘪了。
舌尖上的侗家美味:侗族烧鱼
吃烧鱼是榕江县苗族侗族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稻谷即将成熟放水晒田时节,稻香鱼肥,苗族侗族乡亲们便邀请亲朋好友到自家吃烧鱼。俗话说,侗不离鱼。当地村民们祖辈都有稻田养鱼的习俗,又到了一年的丰收季,当地的四十八个侗寨村民开始下田收鱼。
苗族侗族乡亲们将在自家稻田里捉到的自养的肥美鲤鱼,除去苦胆,用文火慢慢将鱼烤熟。
慢慢烘,缓缓烤。也有把活生生的鱼投入通红的火中烧烤,一直把鱼烧得焦黄滴油。
烤得焦黄的鱼去掉内脏,加盐、辣椒、生姜、大蒜和临时采集的野生香料等食用,香味扑鼻,令人馋涎欲滴。
侗族艺术文化的精粹-侗戏
在清嘉庆、道光年间,贵州黎平贯洞的著名歌师吴文彩,便是以侗族大歌、琵琶歌为基础,吸收当地的汉族地方戏曲的程式和表现手法,最先组成侗戏班,编排剧目,穿着侗族服装用侗话演唱。这便是侗戏的开始。光绪元年(1875)侗戏从贵州黎平县水口区传入广西三江县高岩村后,流传更加广泛。1952年,三江县在林溪区集会,各乡剧团都来会上演出。阳烂乡侗族桂剧艺人杨正明、杨校生看了侗戏,感到十分亲切和新鲜,回来后便组织一班人,把连环画《杨娃》改编成侗戏在本地上演,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
侗戏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亦受到了汉族地方剧种的影响。对其作用较大的剧种有贵州的花灯戏、湖南的阳戏和花鼓戏、广西的桂戏和彩调。艺术交流较为密切的是桂剧和彩调。吸收过这些剧种的一些表演程式,借鉴过它们的唱腔曲调,演出汉族古装戏,在化妆和服饰方面也参照汉族地方戏曲的传统方法。
侗寨千人男生侗族大歌展演
黄岗侗寨群众在进行男生侗族大歌展演。当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镇黄岗侗寨开展男生侗族大歌展演活动,当地千余名侗族群众着盛装齐唱男生侗族大歌,令中外游客感受到当地男生侗族大歌的震撼魅力。
黄岗侗寨是男生侗族大歌的原生地,被誉为“男生侗族大歌之乡”。男生侗族大歌是侗族大歌的一个种类,其声音淳厚、韵律严谨、跌宕起伏、气势磅礴。“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侗戏鼻祖吴文彩的老家看侗戏
侗族大歌本身也是有很强的抒情与叙事功能,因此早期的侗戏和侗族大歌息息相关。早期的侗戏剧本几乎全由唱词组成,很少有念白,唱的词也和侗族长篇叙事歌词相近,有严格的韵律,呈很强的音乐性。人们所看重的和欣赏的是唱词编得好的剧本,侗戏以唱为主和严格的韵律就是对侗族这种审美观念的适应。而且至今在一些侗戏里,也往往在全场剧终之时,有一段侗族大歌,形成一种情感的高潮。
在侗戏鼻祖吴文彩的老家看侗戏,一直到今天,侗戏的长短还是以“首”来判断的,意即一本侗戏里面包含有多少首歌。例如侗戏中最为有名的《珠郎娘美》有侗歌250多首;而《梅良玉》则有歌高达500多首。有时候一出侗戏还演一天,有时候要演好几天,这是里面包含着不同首的侗戏。。在侗戏里,有侗族人所钟爱的爱情故事、英雄故事、传说故事,它们或真或虚、或喜或悲,一出接一出,丰富着黎平的故事。
在侗戏鼻祖吴文彩的老家看侗戏两个寨子之间相互邀请,有如大国外交般隆重,往往要由寨子首脑寨老出面邀请,或对别寨的邀请进行应承与拒绝。到别寨唱侗戏,一般也由寨老带队,并受到高规格礼待。在过去,男女青年间社交渠道并不多,而这又是多么难得的机会。这样一次演出,有时是一天,有时也达多日。侗戏演出相对其他戏剧来说,节奏比较缓慢,用唱的方式慢慢地把故事呈现给听众。
苗族大利侗寨纪实黑白影像的历史记忆
大利侗寨位于榕江县城东面,距县城23公里。全村共238户,1139人,皆为侗族。由于交通不便,大利还保持着较为原始的民族风俗和建筑风貌。这里留守老人也很多。纺织也是寨中人的劳作之一。寨中的建筑仍然保留着原始风貌。
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贵州省从江县有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岜沙苗寨,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城往西7.5公里处的月亮山麓,海拔550米,全村470余户,2300多人。是我们黔东南自驾游的又一个目的地。
离开加榜梯田,在腊鹅村过桥右转,向从江方向前行。沿途经过一些苗寨(或侗寨),赶时间没有停车。只江对面这座苗寨(或侗寨),我们停车拍了几张照。依稀听见寨子里传来的锣鼓声,不知是否有活动,引得其中几人蠢蠢欲动,恨不得乘船过去,可惜领队不允许。
地扪向阳桥,除了有三座塔式宝顶,两端各有一个双层翘檐的门楼,内里廊道两边不再是简单的木条凳,而是宽大的“美人靠”。整个桥体建造敦实牢固,廊檐做工精巧华美,有人把它形容成一条横跨地扪河的飞龙。
我们无意中碰见却又错过了当地一个大型的节日,遗憾!在经过一个苗寨时,见人来车往,非常热闹。打听之下,知道遇见了斗牛节。正欲前往斗牛场地,却被告知斗牛刚刚结束。后来,不时有大货车拉着头挂红花高大威猛的水牛经过,显然是取得胜利的水牛被欢庆胜利的主人拉着四处庆祝。后悔没做好功课,早知有此活动,怎能错过?
时光边缘的古村:"千三侗寨"地扪
地扪古侗寨位于贵州省黎平县茅贡乡的清水江支流源头,海拔740米,面积2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67.3亩,全村有580户,2623人,均为侗族,吴姓人口占90%。这里被誉为“时光边缘的村落”。它是仅次于全国最大的侗寨肇兴的第二大侗寨。
村寨背后依山而建的梯田上,金灿灿的稻谷随风摇曳,田里不时传来阵阵蛙鸣,村寨里升起缕缕炊烟,让这天然的田园画卷瞬间有了淳朴的生活气息。
地扪的百年禾仓群有400多座,其中不乏大量建于清朝嘉庆、光绪年间的古仓,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完好、最大的百年禾仓群,散发着岁月的幽香。
地扪向阳桥,除了有三座塔式宝顶,两端各有一个双层翘檐的门楼,内里廊道两边不再是简单的木条凳,而是宽大的“美人靠”。整个桥体建造敦实牢固,廊檐做工精巧华美,有人把它形容成一条横跨地扪河的飞龙。
“地扪”是从侗语音译而来的地名,意思是“源源不断的山泉”,这个侗寨位于贵州黎平县茅贡乡的清水江支流源头。在黔东南重重的山谷中,这个偏远的村落一直延续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时光在这里似乎有意放慢了脚步,让这片近乎与世隔绝的世外田园完好地保存着侗族建筑和民俗,成为侗族原生态文化的“活化石”。
两卡一个小而美的浪漫苗寨
两卡,寨子的名字来自苗族音译,kacha,苗语的意思是有大树的地方。两卡寨子一共25户人家,全村都为李姓,建寨已经有十几辈人在这里繁衍生息,都是从桥港村迁移到这里居住的。两卡是个自然寨,隶属于雷山县大塘乡桥港村,如果要到寨子,可以先乘坐汽车到新塘村,然后步行2.5公里的山路到寨子。两卡,是一个小而美的村寨。
两卡,短裙苗寨子,在雷山短裙苗村寨一般居住在大塘乡、桃江乡,在苗族的传统观念中长裙苗和短裙苗是不通婚的,短裙苗和长裙苗的生活习惯和起居习惯都不太一致。据传说,苗族因战争节节失败退居到大山后,族内战争中失败者居住在了大山深处的深处,为了人口繁衍生息,这一支系的苗族妇女们的裙子就成了现在的超短裙。超短裙一般为5—7寸的百褶裙,平时的时候穿两条裙子,节日的时候穿3—4条裙子,不管穿多少裙子,长度都不会增加,裙子里边穿长裤或者是打绑腿。
短裙苗妇女的头式为“唐朝头式”,将头发梳成大髻,再用大木梳固定耸于头顶,和唐代笔画里的仕女的头式非常相似。寨子过着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活。
两卡寨子有几棵已经长了百年以上的古树,为我们的寨子的风景增添了不少风采。在苗族的传统价值观中,是非常敬畏自然的,对于村寨的自然保护有自己的村规民约,寨老李啊浓说:“这几颗大树都是我们寨子的守寨树,可以保佑寨子平安,无论它长了几百年,哪怕到死,都不会伤到寨子里的人和房子的”。
在宁静中寻找自己,黔东南游记
迷过的书,书里有过的地方总想走一遍。念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文中有一篇《边城》的节选就觉得这个作者写的真好,还不知道沈先生究竟是何人。已经认定这是高中三年中看过最美的一篇课文。寻看完整小说后,一直想渡船的那头都住着一个老船公和他那位像小鹿一样的孙女翠翠。我一度认为这是沈先生最好的小说,直到断断续续看完《长河》。
工作被排的密不透风,见缝插针挑了买了火车票先去贵阳。还是我们4人,几乎以一种固执的姿态执着于旅行——因为金先生买了4张硬座票。上了年纪的人,身板儿一抖就容易松,那一夜矜持和端庄碎了一地,留下一片阴死倒阳。4人倦容满面,第二日清晨列车路过遵义,终于召开了我们第一次具有历史性的遵义会议。
我以为这不过是西江的千户苗寨里千分之一的一户平常光景。只是一问度娘,那块拍摄地在云南的腾冲杏村和这里隔着千里。我暗想,再咋样这山头里一定有阿姐唱歌,有长满青苔的屋台,有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土灶台,有没入河水中耳朵扇蚊子的老牛吧。是的,我们走过山里很平整的公路,山那头已经有了吊脚楼,蜿蜒的河滩里水清凉却薄寡,大片裸露的鹅卵石滩上零星的摆着城里来消夏人们的车。
冲动的旅程 古城苗寨休闲游
映入眼帘的舞阳河,像一条深绿剔透的翡翠玉带,上面飘着大大小小各种船。水不算干净,也有不少垃圾,但没有异味,比起我们的珠江强多了(有不少人在游泳呢~)。两岸是风格统一的仿古建筑,主要是苗族侗族吊脚楼和徽派建筑(去过婺源的人感觉很熟悉)。大部分建筑都比较新,倒没有多少“古”的味道。
说回一年一度的盛事——龙舟竞渡。之前在其他朋友寄来的明信片中看到了龙舟划过青龙洞前的情景,想不到现在可以亲眼目睹!只见江面有一些红色和白色的浮球作为航线,各村各镇的代表穿着不同颜色的队服,每条龙舟大概坐50人,前面一个鼓手,后面一个掌舵,基本跟广东的没什么区别。我们到达江边时已经是下午快5点了,比赛还在热烈进行着,也不知道他们已经比了多久,好像是循环赛吧,反正每次两条,冲过终点后又划回起点。
我们一边看龙舟,一边沿着河岸往新大桥走,发现两岸挤满观赛的群众和各队人员,这时中国人的坏习惯就表露无遗了……到处是垃圾,弄得跟打完仗似的,连河里也不能避免(后来吃饭时还看到打捞船一直在下游拦截),真是让人兴致顿失。中国人的素质啊……我们只好穿插在人群中快步前行。
过镇远连通南北两岸的两条主要桥梁之一——新大桥后,就看到了“石屏巨镇”的牌坊,向里面走就是镇远的精华步行街了。这时河岸边的人稍为少一点,虽然还是鼓声鼎沸,但我们也终于有时间好好欣赏一下这个太极古城
用美丽回答一切,黔东南千户苗寨
似乎已经商业化了的千户苗寨,商业化的运营、收费、表演,但除了沿着白水河的两岸,其他地方还是淳朴的原生态。带着发现美的眼光来,这的一切都让人印象深刻。感受了,享受了,但却不知足,世界“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十大胜地,亚洲有两处,是黔东南与西藏,可见此地的魅力,不过这次匆匆4天,真是不够,以后要花点时间走走其他的苗寨、侗寨。照片记录在西江的4天,看见吃的别流口水,看见美女别心动...
苗绣痴迷守望者 曾宪阳藏品博物馆馆长曾丽
曾丽的博物馆内,“守护与珍藏”板块里有一件传了7代人的苗绣精品嫁衣。嫁衣的主人叫张秀英,
一个从上世纪80年代经常给曾宪阳送藏品的苗族妇女。
从1975年开始,在贵州画报社任摄影记者的曾宪阳开始了对贵州少数民族服饰、铜鼓、用具等物件的收藏和研究。“1977年的中国,一片青灰色。
台式收音机里播放着革命新闻和歌曲……那个时代,人们身着颜色单调的衣服,蝴蝶结是我身上唯一鲜艳的色彩!”曾丽这样描述父亲接触苗绣的年代。1978年,
在台江施洞,一位苗族少女的手中针线活让曾宪阳震撼了——她正在绣一幅代表中原文化的符号:太极图。女孩说,这是老人家传下来的图案,是“一家人”的意思。
曾宪阳忽然发现,那些绣在衣服上的图案,远不只是色彩鲜丽、花纹好看那样简单,其间一定蕴含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恍然间,曾宪阳推开了苗疆文化的神秘之门。
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在黔东南地区,曾宪阳利用工作间隙,
开始了自己的收藏。购买绣片、绣衣、银饰、铜鼓、木鼓、祭祀和战争用具等,成了他最大的开支。“每次父亲从乡下回来,
我们都要被叫来整理绣片,一幅幅展示在家里。父亲一旁看着,喜悦从心里流到眼睛里。”曾丽说,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
那些来自山野的东西,会具有这样感慑人心的美丽。我现在当然知道一件完整的绣衣、绣服的价值远远高于一张绣片的价值,
可是在20多年前,我竟然亲手把很多绣衣拆散,留下绣片,衣服残骸扔掉。这大概是我的收藏岁月里必经的成长之路吧!
吴通英:苗绣传承人 苗绣绘写“无字史书”
吴通英自五岁开始学绣,至今已有五十余载绣艺生涯。因为文化大革命,吴通英失去了读书识字的机会,那时的她跟母亲、奶奶、外婆专心学织绣,跟苗族古歌师学古歌,
很羡慕能读书能识字的人。她的苗族服饰、绣品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与喜爱,近年来。已有多家媒体对她的绣品予以宣传报道。
她的作品《龙银项圈》在上海世博会开幕期间在贵州馆展出,得到了国家领导和国内外来宾的赞赏。
吴通英生长在苗族腹心黔东南中部清水江中游,上段的台江、施秉、剑河、镇远四县毗邻地带,其以台江县施洞镇为中心区,也就是她的出生地。村寨分布于施洞上下游沿河长约50公里,宽约25公里的范围。因村寨多居于河岸或离河不远,被人称为“河边客”。这里妇女服饰以绣工精致、针法技艺繁杂,图案纹样华丽,银饰多而著名。苗绣的技法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苗族有许多支系,每一支苗族支系的服装都有自己独特的刺绣技法,锁边绣为该支系的绣艺特色。《中国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全集刺绣壹》中写到:“春秋战国时期楚墓出土的刺绣中使用的锁绣法(辫子股纹)和辫绣法(辫带盘绣)和台江县苗绣绣法基本一致。施洞清水江两岸周边的苗族中的鹡宇鸟纹与楚绣的凤纹极其相似,双头鸟造型与河姆渡文化象牙匕首上雕刻的双头鸟十分近似。”施洞式苗绣在贵州民族民间刺绣中原创性和艺术成就最高,文化内涵也最为丰富,最有代表性,故称“施洞式苗绣”。在这丰富美丽的苗族故乡是培养吴通英苗绣绣艺发展的根基。
杨开胜:七旬侗族老人的木雕人生
贵州省榕江县大利侗寨,72岁的侗族木雕老艺人杨开胜在老屋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现年72岁的杨开胜出生于侗族木雕技艺世家,至今已从事雕刻50多年。2011年,杨开胜从村里的小学退休,结束了他21年的代课生涯。
大利侗寨被住建部公布为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保存完好的侗族建筑与古朴的民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到大利侗寨观光旅游。退休后的杨开胜每天在自家屋前为到访的游客展示侗家雕刻,平日里雕刻完成的木雕工艺品,也卖给游客。由于年事已高,杨开胜老人最担忧的是这门手艺失传,他有四个孩子,三个女儿已出嫁,为了生计,已成家的儿子也选择外出打工赚钱养家,不愿继承这门手艺。图为陪伴着杨开胜老人一生的雕刻工具。
龙根主:苗银老匠人的愿望“把手艺传承下去”
龙根主老人今年65岁,店里就他和老伴两人,一个长长的展柜占据了店里近三分之二的空间,里面凌乱地摆着手镯、前叉、项圈、凤冠、哑铃、八宝、耳环等银饰。龙根主说,来买银饰的大多都是老顾客,没那么多讲究。再往里走放着一套简单的银饰加工器械,一张木凳,一把小锤,龙根主几乎每天都坐在这里加工他最爱的银饰。
龙根主笑笑说:“我现在过得挺好的,唯一的愿望就是把手艺传承下去。”
本分,静心,摒弃私欲,坚守终生。苗银,在其让世人叹为观止的背后,传承人的坚守和他们那份简单的快乐更加令人动容。
看着柜台旁放着几个快递盒子,记者笑着问他网购的是什么?没想到,他说这都是要寄出去的银饰。一些客户通过不同的渠道知道他的银饰是松桃唯一全手工制作的苗族银饰,纷纷打电话来订购。客户先把钱打到龙根主的账户,他再给对方寄过去,至今没有一个客户退货。
郑红珍:“剪”出来的施洞民间工艺品
苗族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只要到过苗寨的人,都会被他们穿在身上的服饰所绣出的那些千姿百态的花草鸟虫、栩栩如生的刺绣而惊奇。这些花样纹式,哪样都离不开剪纸和描画艺术。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苗族剪纸以台江县境内施洞、老屯一带苗族群众的剪纸最有代表性,当地人称为“剪花”、“苗花纸”,苗语称作“榜细”。《苗族古歌》“迁徙”一段中唱道:“姑姑嫂嫂,莫忘带针线,嫂嫂叫姑姑,莫忘带剪花。”可见剪花、刺绣在苗族群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剪纸本身又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苗族剪纸,才有了苗族刺绣与服饰的灿烂。
杨光宾:摒弃私欲 坚守本心 传承苗银老手艺
淅淅沥沥的小雨静静地抚摸着雷山县的一草一木,林间石板路沾满了雨水变得略加湿滑。
隐约间,脚步声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声音渐行渐进一对父子,各自挑着一个竹扁担,父亲在前小心而熟练地跨过一个个水洼,儿子则跟在父亲后面沿着父亲踏出的路小心地跟着。
这幅画面就是三十多年前杨光宾跟随父亲游寨打银的场景。他们踏遍了雷山县的每一节石阶,凭借自己的巧手和精湛技艺,
过着平凡却幸福的生活。
伴随着改革开放,雷山县与外界的沟通越来越方便,曾经和杨光宾父子一样游寨打银的苗族银匠纷纷转行,做起了来钱更快更容易的小买卖,而杨光宾则坚持打银的老本行。在2006年之前,在农村长大的杨光宾并不知道自己掌握的这门老手艺可以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甚至连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语都没听说过。他只知道,打银是他的生活,他得守本分,继续自己的生活节奏。
他还知道,打银这门手艺是杨家几代人传下来的,融入到了杨家人的血脉中,自己则肩负着将这门家传手艺继续传承下去的责任。
本分,静心,摒弃私欲,坚守终生。苗银,在其让世人叹为观止的背后,传承人的坚守和他们那份简单的快乐更加令人动容。
杨光宾不为赚钱而开心,他笑的最多的时候是谈起自己的作品如何成为乡亲们的传家宝,如何将不同的苗银锻制工艺进行融合,并且苗银艺术能被更多的人欣赏和认可。
木匠,黔东南深山里的即将消失的古老职业
假如你幸运地走进这些古村落,最吸引你的无疑是那一幢一幢的木头房子。它们穿着被风雨和岁月浸染的深红或者黄褐色的“外衣”,披着青黛色的旧瓦,似乎正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沧桑。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如果在城市里购置一幢木结构房子,几乎等于在开玩笑。除了极少数被当做文物保护起来的亭台楼阁、宫廷寺院之外,现代样式的木结构房子已经凤毛麟角了。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房子,以及居住木房子的记忆,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扩张而褪去。而在一些农村,特别是地处深山的传统村落中,木房子如同珍稀物种一样顽强地存在着。而存在的原因之一却是被现代“遗忘”。
幸好,在黔东南,还有人在做这种传统的木房子。贵州的大山里,不时可看到工匠师傅们走乡串村,为苗族、侗族还有瑶族的山民们建造木结构房屋。
莫厌学:首位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黔东南地区苗族芦笙制作都是代代相传的手工作坊,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莫厌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第一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也是贵州省首位苗族芦笙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芦笙结构看似简单,但制作程序有60多道,需要有娴熟的技艺和很高的技巧。莫师傅挑选适合制作芦笙的竹子开始了芦笙的制作,芦笙的竹管一般用白竹、紫竹、苦竹制作,挑选时非常严格,这是芦笙制作成功的第一步。
贵州雷山县丹江镇排卡村的芦笙制作已有400多年历史,该村80户人家中就有12户是芦笙制作专业户,年加工芦笙超万支,产值30余万元,被誉为"芦笙制作第一村"。
今年63岁的苗族汉子莫厌学,是排卡村一名拥有国家级非遗第一批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称号的艺师,他出生在一户已经五世相传的芦笙制作世家,从16岁起就跟随父亲制作芦笙,47年来,他从未中断过芦笙制作,从他手中制作出来的芦笙音质圆润、做工精湛,素雅光滑,玲珑精巧。他认为,芦笙不仅是一件乐器,它奏出的音调是语义性的,也就是"芦笙是会说话的"。苗家人通过芦笙吹奏,借乐器来言情志事,传达明确的语义。2006年,莫厌学获得了"贵州省十大民间工艺大师"称号。
贵州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所以莫厌学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开办一所学校,
把县里所有的民间艺人都请过来,让他们培养手艺的传承人。他说,现在的年轻人基本没人愿意学习芦笙制作了,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越来越少,
精湛技艺后继乏人,这些古老的民间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我们只有把手艺传下去,才算对得起"传承人"这个称号。
在施洞,每家都养了一个美女
苗族盛装工艺精细、银饰隆重、文化信息丰富。盛装是苗族女子节庆、做客、婚嫁等场合穿戴的服装。整套盛装以手工制作为主。衣身部分要经过织布、染色、缝制, 再到刺绣、挑花、蜡染和织锦等工艺过程, 大襟衣、花围腰、绣花鞋袜、花格头巾等, 均需要多种工艺手法结合才能完成。
长百褶裙中的褶接近千褶之多, 衣襟上用五彩丝线织锦带缝贴而成的花饰, 堆花层层叠叠, 象征贵州的重重山峦,也似连绵不绝的梯田, 堪称精绝; 而左右肩上的绣花片, 其造形、配色与刺绣针法与映衬, 成为全套盛装的焦点。
苗族姑娘胸前都佩戴者硕大的银锁,银锁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錾出细部,纹样有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银锁下延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银锁又有“长命锁”、“银压领”等名称,苗族姑娘从小就佩戴,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知道出嫁后方可取下。
苗族服饰的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棉为主,丝绸、麻布较少。从总体来看,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岜沙苗寨晃游记之“苗王之子”
沿着茂密的林间小路就可进入自然寨子。沿途的大树下随处可见芭沙人敬神的石块、砖块等,这些是万万不可动的。岜沙人还敬畏树,所以在岜沙是不能随便砍树的。在岜沙,每出生一个孩子,家里人就会为孩子种下一棵属于他的树,当他去世时这棵树便用来制作他的棺材。但岜沙人死后不留坟丘,而是在上再植一棵树,生死循环,人树一体。
在岜沙,依山就势搭建起富有特色的吊脚楼。据说,这里的建筑和日本的一些建筑相似,所以曾经有日本人来此寻根。无论站在寨中的哪条路上,都可以看到寨下的梯田,放眼望去满目皆是美景。
不巧的很,也是国际惯例——“名人”岀名后都是非常的忙,滚元亮陪两个东北客人去了而不在家。通过他女儿的告知,因久旱没雨,寨子里用水奇缺,故都不敢接待客人住宿。得知此消息,只得作改在县城留宿的打算。
当我们退出〝名人〞家门口时,遇到了3个让我们此次芭沙之行增色不少的人物:
其中两个一高一矮、一胖一瘦,穿着打扮是十足的岜沙汉子;另一个据他自我介绍是汉人,在从江县旅游部门工作。高者、胖者——旅游部门的人说他是“苗王之子”
“守”艺:找寻沉默古村的传统手艺
古村落及古村文化沿袭着中华文明最质朴和纯粹的精髓,是民族情感和浮躁社会的情感寄托与精神慰藉。然而却逐渐被以城市社会为主流的外部世界所边缘和淡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龙八部宝箱透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