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袁绍官渡之战兵力中曹操和袁绍两大阵营的优势和劣势

曹操和袁绍的谋士究竟有多大差距
[摘要]:荀彧评论说:袁绍“任用人却怀疑人的忠心”、“遇事迟疑,顾虑重重,缺少决断”,还沽名钓誉,总觉得自己谋略过人。
& & 三国是个战乱年代,乱世有一个特点,各类人才都能得到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其原因就是诸侯为了自己的基业而想方设法招揽人才。这就形成了三国初期一个独特的现象,有势力的诸侯手下都有一大群文臣武将。有一大批武将这很好理解,军阀混战,有兵将才能消灭别人保存自己嘛!三国初期的独特之处在于,一个诸侯手下,谋士也会形成一个群体。这也是区别于战国时期群雄混战的显著特点。在三国早期的诸侯当中,袁绍和曹操无疑是势力较大的两个,因而他们也有着各自的谋士群。两个人的决战是在官渡,此前,袁绍占有着绝对的优势,决战的结果却是完全相反,失败的一方恰恰是占优势的袁绍。后世人们总结了很多的原因,其中有一项是人才说,意思是曹操手下集中了当时天下最优秀的人才。这没有错,但袁绍手下有没有优秀人才呢?让我们把袁绍和曹操的谋士做一番比较看看。当然,由于袁绍自成体系时间较短,两人的直接冲突也只是围绕官渡之战,直接的比较有些难,这种比较也只能是一个大概。
& & 荀彧和沮授
& & 荀彧和沮授都是战略层面的人才,因而他们在各自集团中的地位也最重要。如:曹操征伐徐州的陶谦,留下荀彧留守东郡,官渡之战,曹操带兵在前线,荀彧留守许都。曹操说得到了荀彧,就好比有了自己的张良,可见荀彧在曹操心里的分量;袁绍得到沮授,马上任命他为监军,奋威将军,这几乎是袁绍手下的最重要的职务。
& & 先说荀彧。曹操东征陶谦,张邈、陈宫背叛了曹操,暗中将吕布迎接而来。吕布来到兖州以后,张邈派人告诉荀彧说:“吕将军特来协助曹使君进击陶谦,你应当赶紧供应吕将军部队的粮食。”正在众人疑惑不定的时候,荀彧判断,这是张邈作乱。在积极备战的同时,荀彧派人赶紧调将军夏侯惇回来防守鄄城。而这时候,兖州的大部分郡县都已经背叛曹操投降了吕布。张邈还拉着豫州刺史郭贡一道与曹操为敌,郭贡率领一万人的队伍来到鄄城,提出来要见荀彧,众人害怕,劝他不要见。荀彧认为,郭贡来得这么快,是没有最后拿定主意,如果不见反而会把他推向张邈一边。如果见他,即便是不能为我所用,至少可以让他保持中立。正是由于荀彧的正确判断和周密安排,曹操从徐州回师,才有了在兖州就地反击吕布的根据地。
& & 曹操想逢迎汉献帝,很多人不同意,认为领着天子来到的是韩暹和杨奉,两人还与北边的张杨连结,恐怕难以制服。荀彧认为,韩暹、杨奉等人根本就不能和曹操相比。他以迎接汉献帝是大谋略和大道德来看待这件事。并且劝告曹操,必须赶紧实施这一计划,如果别人也有这种想法,捷足先登,以后想这样也来不及了。曹操于是亲自赶至洛阳,迎接了汉献帝,迁都到了许昌。
& & 官渡之战以前,袁绍准备进攻曹操。而这时候的曹操,东面有吕布,南面有张绣,西面有关中马超等十几个军阀,他们都想进攻中原。曹操自己也非常担心,他想主动出击袁绍,又觉得力量不敌。再加上其他强敌,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这是用兖州和豫州两个州的力量去和天下六分之五相对抗。荀彧告诉他,能与他曹操争天下的只有袁绍,而袁绍在气度、谋略、武略、道德方面已经首先失败了,所以袁绍是无所作为的。荀彧又建议,西部军阀,只不过是拥众自保,这样可以安抚他们;如果打败了东边的吕布,袁绍就容易对付了。后来,曹操打败了张绣和吕布,袁绍果然还没有动弹。
& & 再说沮授。沮授归袁绍以后,向袁绍建议,要以冀州为根据地,然后向东,扫除黄巾残余,攻打黑山,灭掉张燕;再调转兵力向北,消灭公孙瓒胁迫戎狄,平定匈奴,横扫河北,合兵四州,网络英雄人才以争天下。这应该是袁绍版的“隆中对”,袁绍听从了这个建议,马上任命沮授为监军,奋威将军。
& & 在迎接汉献帝一事上,沮授也是坚定的支持派,甚至是首倡者。现在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沮授所说服袁绍时用的说辞。《三国志》记载说是郭图建议袁绍迎天子,其实,就是按照《三国志》的记载,沮授劝袁绍奉迎汉天子也是在前,以上那段说辞,其结尾语是:“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可见,在迎接汉献帝一事上,可以说荀彧和沮授是“英雄所见略同”。
& & 袁绍拥有四州之后,让长子袁谭出任青州,沮授劝谏说,这是自造祸端,后来果然兄弟争权,袁氏分裂,证明了沮授的先见之明。
& & 官渡之战前,袁绍打算进攻许县,和曹操进行决战。沮授对袁绍说,曹操已经奉迎了汉献帝,这样出兵不是一种正义行为。何况曹操懂军事,会打仗,治军严明,士卒精炼,不是公孙赞等人可比的。不如进军黎阳,和曹操打消耗战,不出三年,曹操就会因消耗不起而败。官渡之战中,沮授又建议袁绍,曹操的粮食和军需物资少,利于速战速决,应该长时间和曹操对峙。袁绍不听,坚持过河与曹操决战。结果是沮授感叹:恐怕自己是回不到黄河以北了。这引起了袁绍的憎恨,减少了沮授的兵,结果官渡之战被曹军俘虏,不投降被杀。
& & 郭嘉和田丰
& & 曹操上奏汉献帝说郭嘉:“每每发有宏谋大议,在临敌时预作机变,在臣的筹策犹豫未决时,郭嘉总能立即助臣促成妙策。”这段话的重点说的是郭嘉在战役决策层面的谋略。
& & 官渡之战相持阶段,听说孙策将渡江北上袭击许都,曹营的人都很害怕。郭嘉说:孙策刚刚兼并了江东,所杀的都是英雄豪杰,都是能得到别人出死力相助的人,然而孙策对此却不作防备。他虽然有百万之众,又和他个人独行中原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对手而已。事情正如郭嘉所料,孙策果然死于刺客之手。
& & 袁绍死后,郭嘉随曹操征讨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和袁尚,几次交战,都取得了胜利。诸将都建议曹操大举进攻,惟有郭嘉建议曹操,应该暂缓进攻。如果进攻太急,两人面对压力会联合起来;相反,缓攻一下,他们就会为了争夺袁绍的继承权而相互争斗。事情果然为郭嘉言中。
& & 在北征乌丸时,曹操属下大多数人担心刘表派刘备袭击许昌。郭嘉说,现在袁氏兄弟还在,如果不趁此机会把冀州等袁氏地域扫平,袁尚要是凭借乌丸来恢复旧地,恐怕冀州、青州等地就不会归您曹公所有了。刘表不过是一个坐而论道的说客,他知道自己的才能不足以驾御刘备,因而就不会有所动作。曹操放心北行,扫平了乌丸,刘表果然没有行动。
& & 袁绍打败公孙瓒,用的是田丰的计策。袁绍要求将都城迁往鄄城,让天子离自己近一点,被曹操拒绝。田丰建议,以此为借口进攻许县,结果不被采纳。
& & 官渡之战前,刘备杀了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背叛了曹操,曹操亲征刘备。田丰对袁绍说:“同您争夺天下的是曹操。曹操现在去东边攻打刘备,战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结束,现在调度全部兵力袭击曹操的后方,一战就可以平定。这是一个最佳时机。”可惜,袁绍因为小儿子生病,没有接受田丰的建议。结果曹操害怕袁绍渡过黄河,加紧攻打刘备,不到一个月就将刘备打败。刘备投奔袁绍。这时候,袁绍才决定出兵攻打曹操。
& & 田丰却认为,前面的机会已经失去了,就不应该再贸然出兵了,因为许都已经不再空虚了。况且曹操用兵历来变化无常,虽然人少也不可轻视。应该凭借黄河天险固守,外部联合天下英雄,内部实行农耕用以备战。然后出奇兵轮番出战,实行骚扰战术,让敌人疲于奔命。这就是坐在庙堂上就可稳操胜券的计策。这条计策究竟怎么样呢?曹操曾经说过:假如袁绍采纳田丰的建议,两人谁胜谁败还很难说!
& & 作为谋士,还不得不说说许攸,因为这个人是在袁、曹交战时归属过两个阵营。
& & 许攸本来是袁绍的谋士,官渡之战前,曹操和袁绍刚刚交战,许攸对袁绍说:“曹操兵少,必然会集中全力来抵抗,许都的守卫就一定空虚。如果派出一支轻骑兵突袭许都,曹军必败。”袁绍没有采纳。官渡之战相持时,因家人犯法被逮捕,许攸投奔了曹操。许攸告诉曹操,粮食是双方的关键,袁绍的粮仓在乌巢,防备松懈,只要突袭乌巢成功,袁绍必败。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果然打败袁绍。
& & 许攸建议分兵突袭许都,曹操将如何应对且不说,曹操兵少,许都守卫力量薄弱却是实情,袁绍是不是可以一试?如果不采纳,也应该说出此计不行理由。许攸投降曹操后,建议曹操袭击袁绍粮仓,曹操马上采纳,并且立即实行,这从中就看出了曹操的高明。要知道,许攸刚来,谁能知道他就不是诈降!这就是反对者的理由。但问题在于,许攸的建议对曹操至关重要,必须一试。而乌巢粮仓的失守对战局所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恐怕曹操劫粮的发端来自于许攸,谁也不会否认。
& &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袁绍的谋士其才能毫不逊色,关键是作为主公的袁绍不能用。比如说在迎接天子一事上,两家都议论过此事,但曹操觉得这事情有利,马上实行;而袁绍却迟疑不决,等到皇帝到了曹操手里,这才知道皇帝原来还是有用的,可是,这已经晚了。还有那个官渡之战,曹操手下有那么多人和袁绍“暗通书信”,难道就没有人给曹操出过“避战”的主意?只不过曹操懂得,哪个主意可用,哪个计策不能用罢了。而袁绍,属下建议让他在曹操和刘备征战时出兵许县、机会失去后建议他消耗曹操、官渡相持时建议他偷袭曹操的后方,可以说个个都是好主意,可是袁绍一个也不用。这可正应了一句俗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这就好比打牌,袁绍手握一把好牌,遇上张杨、张燕、公孙瓒这种牌不好牌技更差的对手,袁绍爱怎么出牌就怎么出牌,结果都会赢。可是,碰到曹操这样一个对手,尽管还是手握一把好牌,在曹操先出牌时,自己却不知道该打哪一张好了。别人告诉他,他却总是怀疑,难道你还比我高明?这样的人又怎么能不输!
& & 荀彧评论说:袁绍“任用人却怀疑人的忠心”、“遇事迟疑,顾虑重重,缺少决断”,还沽名钓誉,总觉得自己谋略过人。这也难怪荀彧要离开他投奔曹操!碰到这样一个领导,就是有再高的谋略,恐怕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如此看来,人有才智,还得遇到一个能用的领导才行。
& & 作者:长空星照
& & 来源:新浪博客
私募基金基金经理:近6月收益:14.47%近1年收益:26.84%基金经理:近1年收益:20.75%今年收益:-3.5%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6.5%~ 7%投资期限24月投资起点100万元国民信托发行,投向基础产业格上点评:预期收益率7.8%投资起点100万元格上理财发行,投向金融市场格上点评: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规定:"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销售机构不得向合格投资者之外的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不得通过报刊、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公众传播媒体或者讲座、报告会、分析会和布告、传单、手机短信、微信、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
格上财富谨遵《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投资者展示私募基金产品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建议。
合格投资者是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机构和个人:
(一)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机构; (二)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的个人。
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阁下如有意了解或进行私募基金投资,请注册成为格上财富用户以确认您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阁下如有意了解或进行私募基金投资,请注册
成为格上财富用户以确认您的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进行调查问卷
根据基金业协会规定,您尚未完成调查问卷
进行调查问卷
您的测评结果未满足相关规定,建议重新测评
您的专属理财顾问会给您详细解答
感谢您的垂询!稍后为您服务!
马上咨询敬请致电理财热线:400-080-5828
咨询服务(预约成功后,格上财富专业顾问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您联系)
咨询阳光私募
理财服务咨询
订阅格上财富周报
咨询信托产品
咨询私募股权
订阅格上研究报告
我愿意接受格上最新的产品和活动信息通知
风险揭示:投资有风险,当您/贵单位进行投资时,可能获得投资收益,但同时也面临着投资风险,比如资金损失风险、运营风险、流动性风险等。您/贵单位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相关风险揭示书和投资协议、公司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等文件,充分认识投资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并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电视剧《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曹操收张郃、高览二将时为何要按排曹操摔倒造成一跪?_百度知道
电视剧《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曹操收张郃、高览二将时为何要按排曹操摔倒造成一跪?
我有更好的答案
而且这样可以塑造曹操的奸雄形象,而张,高二将是降将,要收买人心曹操是一军之帅,在下属面前要保持威信
采纳率:7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高览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袁绍官渡之战-腾讯视频全网搜
<div class="mod_pages none" r-component="paging" r-class="{none: pages
<a href="javascript:;" class="page_prev" r-class="{disabled: cur 上一页
<div class="mod_pages none" r-component="paging" r-class="{none: pages
<a href="javascript:;" class="page_prev" r-class="{disabled: cur 上一页
将要为你跳转到
《{delKeyword(title)}》{delKeyword(playSrcName)}网付费片源官渡之战中,袁绍与曹操有怎样的性格特点?_百度知道
官渡之战中,袁绍与曹操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袁绍相反,优柔寡断,失败,也就成其必然结局曹操更加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没有战略家的眼光,只图蝇头小利,骄傲自满,数目寸光,猜疑自己的大臣,目光远大,谦卑
采纳率:17%
同时运气更好。当然了袁绍也不是那么不堪的,历史中喧宾夺主的事件不少。真要分析,只能说是运气大使一个脚步没站稳,滑到曹操那边而已,但我觉得那些都是大文学家,大历史学家的推理和观点,我还达不到那种程度。根据我的个人社会经验楼上的朋友都说的很对,我只能说曹操心机更加深沉,更会驾驭人才,可袁绍依然当老大,可见他和曹操一样都是很厉害的角色
两人的性格特点差别有很多,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太差劲了,还有如果你想听分析,实在是太长了,你可以参考易中天品三国上部的一决雌雄,不是一般的精彩
曹操更加善于采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目光远大,谦卑,知人用人:袁绍,优柔寡断,猜疑自己的大臣,骄傲自满,数目寸光,作战不讲究时机,没有战略家的眼光,只图蝇头小利,失败,也就成其必然结局
胜利者往往被神话,袁绍如果真的昏庸的象三国演义中的那样,他还会坐拥幽,并,翼洲,建立如此庞大的军事集团吗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官渡之战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呢?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 题目详情
官渡之战中曹操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战胜袁绍呢?
答案:解析:
官渡之战中,袁绍的实力优于曹操,但曹操顺应人民希望安定的愿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自己的势力迅速壮大。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的地位。经济上,采取了恢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一些措施。所以,在官渡之战中,曹操能以少胜多,打败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2016届湖北鄂州市七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15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请回答:⑴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⑵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6分)⑶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3分)⑷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4分)&#xa0;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非常重要。……早期,曹操依郭嘉、程昱等人之谋,先与袁绍互为背靠,袁绍向北,曹操向南。曹操战河南,吕布、袁术等人先后为其所灭,而后再与袁绍决战,避免了两线作战。并在官渡大破袁绍,顺利统一北方。材料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材料三: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争,曹操在这次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欲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不料占据军事优势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败得一塌糊涂,令人叹惜。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对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两次战役非常重要”,你知道是哪两次战役吗?这两次战役各具怎样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一中提到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败袁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曹操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二表现了曹操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据材料三,曹操既然在军事上占据了优势,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却败得一塌糊涂”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同步题
题型: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请回答:(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请问:曹操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实现这一雄心壮志,曹操发动了什么战争?结果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历史
来源:四川省期末题
题型:材料题
材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请回答:(1)材料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官渡之战袁绍失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