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谁说得对》幼儿园小班听说游戏戏情境和游戏规则

小班音乐游戏《小猴与鳄鱼》观摩感--花骨朵的blog
正常读取……
正常读取……
时 间 记 忆
正常读取……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正常读取……
最 新 日 志
正常读取……
最 新 留 言
正常读取……
用 户 登 录
正常读取……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小班音乐游戏《小猴与鳄鱼》观摩感
10:02:00 | By: 花骨朵 ]
蹦蹦跳跳是幼儿的天性,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指南》中指出:游戏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途径。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是融音乐和游戏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也是最易为孩子接受、喜爱、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是培养孩子乐感和美感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音乐游戏中,幼儿听听、唱唱、跳跳、玩玩,增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了音乐节奏感,增进了唱歌的技能,提高了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和感受能力,促进了动作的协调发展,还发展了想象力,创造力,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培养了积极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音乐游戏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教研活动时,我们教研组长组织我们观看了一个教学视频:小班音乐游戏《小猴与鳄鱼》。《小猴与鳄鱼》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原创歌曲。它歌词简单,朗朗上口,曲风幽默,整首歌曲节奏欢快,富有情境性。歌曲重复回旋的结构可以较好地帮助幼儿把握音乐结构。现在音乐游戏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游戏的情节应为幼儿所理解,角色的活动应贴近幼儿生活。这样,玩起来幼儿的想象才能活跃,感情才能逼真。小班幼儿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蒋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简单明了的歌词内容开展了切合小班幼儿玩“躲藏”、与“出现”的游戏。&对富有情境性的游戏幼儿也具有较强烈的兴趣。
游戏一开始,以听音乐的形式进入,让幼儿初步感知游戏的音乐。音乐分解成三个游戏部分:第一部分是三个小猴荡秋千,第二部分是鳄鱼来了小猴藏好,第三部分是鳄鱼走了小猴出来跳起了舞蹈。蒋老师以三个小猴指偶进行演示,让幼儿对游戏中的形象有个基本的了解。音乐第二部分当“鳄鱼“来了时,请另一位老师手带玩具鳄鱼手偶从背景树后探出来。鳄鱼走后小猴没有被鳄鱼抓住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游戏示范结束后,蒋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游戏规则,在了解游戏规则的同时也熟悉了音乐的三部分变化。活动中,蒋老师也根据孩子们的意思创编了小猴到鼻子、背后去荡秋千。活动最后,孩子们扮演小猴进行游戏,活动中“鳄鱼来了”带来的紧张感与“鳄鱼走了”带来的轻松感,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躲藏好不被鳄鱼发现、鳄鱼失望的走掉使幼儿放松后带来的喜悦感、轻松感会更加强烈。
游戏中,蒋老师大幅度的肢体动作,很吸引幼儿的眼球,也很激起幼儿的活动兴趣,游戏中分解动作的讲解,也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在几次游戏后,基本上能通过听音乐来分辨游戏的情景。游戏中,蒋老师运用手偶和一位老师的双簧示范的方式,帮助幼儿观察,&便于小班孩子更清楚明了游戏规则。
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生活的秩序要在儿童的游戏中建立。”可见,游戏对于儿童和儿童成年以后的生活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幼儿园工作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了幼儿园教育工作必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 游戏可以将丰富的教育要求以有趣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孩子们在乐此不彼的、喜闻乐见的玩耍中不知不觉地获
发表评论:& 热门标签: & & & && &>>&&>>&&>>&&幼儿园小班音乐游戏:牙齿保卫战
作者:李贤玲 邓丽娟&&来源:&&上传时间:&&& 活动目标:&&& 1.尝试欣赏两种(轻松活波、恐惧紧张)不同节奏型的音乐,感受音乐中牙虫出现时的恐惧和紧张的气氛;&&& 2.能跟随不同音乐的指引做出相对应的情境表现,并遵守游戏规则参与活动;&&& 3.通过游戏了解刷牙可以保卫牙齿,体验保卫牙齿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人数相等的牙齿头饰;小黑点若干;牙刷若干&&& 生活经验准备:了解了生活中的有关蛀牙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了解牙齿与牙床的关系&&& (一)集体认识牙齿和牙床图片&&& (二)认识与巩固自己所扮演的牙齿身份&&& 介绍牙床:“小牙齿们,每颗牙齿都有属于自己的家,叫做牙床。因为有了牙床的保护,才能健康的生长,所以,牙床对我们每一颗牙齿都非常重要。看看,现在我们每个小牙齿下面就是自己的牙床,要好好爱惜自己的牙床哦!”&&& 二、音乐游戏进行时&&& (一)感受两段音乐的不同&&& 完整欣赏一次音乐,感受牙虫出现时音乐所表现出来的紧张、害怕、恐惧的氛围。&&& (二)音乐游戏自主感受中& & 游戏玩法:所有幼儿围着椅子的外面站成—个圆圈,跟随音乐进行游戏。&&& 1.了解游戏玩法:每个牙齿都有牙床。&&& 幼儿熟悉游戏玩法,知道音乐结束后每颗牙齿都要一一对应找到牙床坐下来。&&& 2.自主跟随游戏活动。&&& 辅助情境游戏:吃食物补充能量,师幼共同大口吃食物(依次出现三张图片:冰淇淋、巧克力、糖果)。&&& 情境问题:吃了太多甜食引来了牙虫,大家要一起保护牙齿哦!牙齿保卫站开始了!&&& (三)音乐游戏:牙齿保卫战&&& 游戏规则:以“抢牙床”的方式进行,音乐结束以后没有牙床的牙齿就被牙虫伤害,变成蛀牙,失去牙床。&&& 1.第一遍完整音乐游戏:知道没有牙床的牙齿会被贴上黑色的圆点,变成蛀牙,需要到“黑洞”里等待同伴救援。&&& 2.第二遍完整音乐游戏:了解游戏规则,自觉寻找牙床。&&& 3.第三遍完整音乐游戏:跟随音乐自主游戏活动。&&& 三、情境游戏:牙齿刷干净&&& 所有牙齿刷牙,保护牙齿,同时,帮助有黑洞的牙齿变回健康的小白牙。&&& 四、大家一起保卫牙齿&&& 师幼共同跟随音乐最后完整游戏。所有的牙齿都能找到自己的牙床,牙齿保卫战成功!&&& 活动反思:&&& 活动中充分运用了情境角色法,让孩子们在整个游戏中扮演小牙齿,激发了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感受两段不同气氛的音乐时,教师以面部表情结合肢体语言表现愉快、恐惧、紧张的情绪,以此感染孩子们的真实体验。活动中以问题情境引导幼儿熟悉、了解游戏规则,成为本次活动潜移默化的一大亮点,让活动有趣而又生动,真正体现了孩子们的玩中学,学中玩。小牙齿们在两次感受音乐后,有挑战的抢椅子游戏伴随紧张恐惧的旋律出现了,随着椅子越来越少,不少小牙齿成了蛀虫侵蚀的对象,变成了一个个贴有黑洞的坏牙齿暂停游戏.此环节希望通过幼儿自主的游戏,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建立游戏规则。同时帮助幼儿正面面对挫折,不畏游戏的失败而退缩;同时规则的形成也是幼儿学习的有效途径。&&& 整个活动中巧妙地把孩子的兴趣点与活动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宽松的氛围,创设相互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使孩子体会到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活动最后达到了“高潮”,有的孩子们因为恐惧的音乐而焦急;有的孩子因为没有保护好牙齿而伤心;有的孩子因为保护好牙齿而开心。孩子们在音乐感染下,游戏的刺激下体验着各种隋绪的变化,让整个活动都鲜活起来,真正地体现了音乐游戏的价值。&&& (作者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实验幼儿园)摘自:《学前教育新视野》2015.03编辑:cicy关键词:最新文章:
相关博文:
阅读人气:1825阅读人气:2361阅读人气:3123阅读人气:1401阅读人气:2200
已回答相关问题:
[]阅读人气:647[]阅读人气:807[]阅读人气:7254[]阅读人气:2030[]阅读人气:1820
12345678910
新手幼师成长记幼儿园圣诞元旦主题活动...幼儿教师怎么上好公开课...123用&&户:
自动登录点击上面的按钮,一分钟成为"中国幼儿教师网"会员东方之星思维教育机构:&&&& &&
主办单位:北京东方之星幼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中国幼儿教师网
号 -4 | 京公安网备 10337 号查看: 20761|回复: 1
小班听说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教案和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小班幼儿刚来幼儿园,有的孩子口齿不清,还有的孩子缺乏集体意识,不懂倾听,不理解规则。为此,我专门设计了《山上有个木头人》这个听说游戏。
活动目标:1、会说儿歌《山上有个木头人》。
& && && && && && &&&2、能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游戏规则。
& && && && && && &&&3、能听懂指令性语言,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木偶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木偶人创设情境,吸引幼儿注意力。
教师:小朋友们好。
幼儿:老师好。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呀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客人。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呀?那我们一起来请他出来好吗?
(拿出木偶玩具)
教师以木偶的语气对小朋友们做自我介绍。
教师:小朋友们好,我叫木头人,我想和小朋友们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山上有个木头人》。教师边拉动木偶边念儿歌,让幼儿了解儿歌内容。
表演结束,教师用木偶人的语气问幼儿,“小朋友们,谁想和我玩游戏呢?那你必须告诉我,刚才我说了些什么?”引导幼儿回忆儿歌内容,学会念儿歌。
2、向幼儿介绍游戏规则及玩法。
(1)游戏时必须念儿歌,可以自由做动作,儿歌念完,就不许动,不许说话了。
(2)如果谁动了,就必须伸手给同伴,而同伴则拉住他的手说:“本来要打千万下,因为时间来不及,马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
3、游戏时间。
(1)教师和全体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2)教师和个别幼儿说儿歌玩游戏。
(3)幼儿两两为一组说儿歌玩游戏。
活动延伸:
教师:小朋友们,除了木头人,你们还见过什么材料做的人?(引导幼儿说出稻草人,石头人等)
游戏时再进行仿编儿歌。
活动反思:这次活动,我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木偶人是孩子们喜欢的玩具,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好的基础。接着,孩子们为了和木偶人玩,都在练习说儿歌,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有些孩子山、三不分,我一一进行纠正,可能有点太着急,孩子反而不敢说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部分孩子们能说完儿歌,按游戏规则进行游戏,特别是幼儿两两分组玩游戏的时候。但是,有几个孩子怎么都不能按游戏规则来玩游戏,感觉他们好像想吸引老师的注意力,为了和老师玩游戏,故意发出声音。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小班体育区域活动游戏《赶小猪》
中国学前教育网&&
作者: 张洪
热度15票&&浏览2741次
时间:日 19:12
区域活动游戏“赶小猪”是根据小班年龄设计的体育游戏,引导幼儿学习用小棍将报纸球赶到指定地点,保持身体平衡,发展动作协调能力。通过赶小猪的情境,激发幼儿对球类游戏的兴趣,产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练习听信号指定方向赶球,锻炼幼儿的控球能力。能够努力完成任务,培养耐心,细心,不怕困难的品质。活动材料;用废旧报纸做的小棒每人一个,报纸球无数个,纸盒做的小猪家二个。
游戏过程设计:
一、游戏规则1、报纸球当成小猪,用报纸棒把小猪从家里赶出来。(教师做示范)1:幼儿自由分散“ 赶小猪”去散步。
二、游戏规则2、分组赶小猪。
幼儿分二组路纵队站好,每二个组的第一个幼儿拿球和小棍把“小猪”赶到指定的终点(小猪的家),再赶回来把小棍交给每组的第二个幼儿,然后排到队尾。后面的幼儿依次游戏,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猪”最听话,哪一组的速度最快。
三、游戏规则3、(赶“小猪”过障碍物比赛回家)。
(1)幼儿分成二组比赛。
第一组:幼儿手持小棒,沿着直线路“赶小猪”过障碍物把“小猪”赶到它们的家里去。
第二组:幼儿手持小棒,沿着直线路“赶小猪”过障碍物把小猪赶到它们的家里去。
那组获胜就奖励小红旗一面。
小结:引导幼儿把小棒和“小猪”都收拾好,放整齐。
【已经有1人表态】
[感动最多的]
[路过最多的]
[高兴最多的]
[难过最多的]
[搞笑最多的]
[愤怒最多的]
[无聊最多的]
[同情最多的]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北京红缨教育连锁幼儿园自2007年以成功帮助892家幼儿园实现轻松管理。加盟咨询电话:010-浅谈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中的开展(终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浅谈音乐游戏在小班幼儿中的开展(终稿)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班听说游戏开汽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