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守护怎么变蓝色都有1万8千多了,怎么还是第二种图形呢?求解释一下

题主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br&&br&&p&大家都熟悉门卫的三大哲学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p&&br&&p&是啊,人生在世,这三个问题真的很终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p&&br&&p&&b&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三个问题中第一问“我是谁”的一个子问题——“我”是什么?&/b&&/p&&br&&p&=========================&/p&&p&下面翻译转载一篇文章,试图来回答“我”是什么这个问题。原文来自:&a href=&///?target=http%3A///2014/12/what-makes-you-you.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hat Makes You You?&i class=&icon-external&&&/i&&/a&&/p&&p&以下开始直到全文结束都是翻译转载,我在翻译的时候有稍许修改。&/p&&p&&br&&b&自日起转载请务必私信咨询,否则视为未授权转载 知乎 &a data-hash=&c948a6c96e2c& href=&///people/c948a6c96e2c&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谢熊猫君& data-tip=&p$b$c948a6c96e2c& data-hovercard=&p$b$c948a6c96e2c&&@谢熊猫君&/a&&/b&&/p&&br&=========================&br&&br&&p&当你用到“我”这个词的时候,你应该是觉得自己的意思很明确的。“我”大概是你在这个世界上最清楚、最不会搞错的事情了,从很小时候你就知道了。所以当你在讨论“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把重心放在“是谁”上面,因为“我”是个不言自明的东西。&/p&&br&&p&但是如果你停下来想想,“我”这个概念就变得不那么清晰了,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p&&br&&br&&p&&strong&&u&身体理论&/u&&/strong&&/p&&p&我们就从最基本的谈起,我们说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就是说到一个人的肉体。身体理论认为你的肉体就是你。其实这种理论是有道理的,不管怎么说,如果你的肉体停止工作,你就死了。如果隔壁老王经历了很重大的人生变故,老王的家人可能会说:“他变了,他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p&&br&&p&当然,这里的说法不是字面上的意思,老王自然还是那个老王,虽然他变了,但是它还是老王。因为老王的肉体就是老王,不管他的行为怎么变化。人类总是觉得他们不只是肉体这么简单,但是归根结底,&b&蚂蚁的身体就是蚂蚁,松鼠的身体就是松鼠,人就是人的肉体&/b&。&br&&/p&&br&&img src=&/95b1cf04ec70eeb4bd39e_b.jpg& data-rawwidth=&415& data-rawheight=&45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5&&&br&&br&&p&以上就是&i&身体理论&/i&,下面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理论。&/p&&br&&p&如果你减了次手指甲,你改变了你的肉体构成,你把一部分原本是你肉体的原子剪去了。那么你还是你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当然还是。&/p&&br&&p&如果你要做肾脏移植,于是你拿你的肾6和隔壁老王换了个肾,然后把老王的肾给自己装上了,你还是你吗?这次的改动比剪指甲大多了,但是答案还是很明显,你依然是你。&/p&&br&&p&如果你得了重大疾病,需要更换心、肝、脾、肺、肾、血液和皮肤,做完这整套手术后,你顺利康复并且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这个时候,你的家人会不会因为你的大部分肉体已经不是原来的而认为你已经死了?显然不会,没了这么多身体器官,你还是你。&/p&&br&&p&那会不会是你的基因呢?也许那才是“你”的最核心部分,所有的器官移植都不算数,只要你剩下的细胞还含有你的基因,你就还是你。但是有一个问题,双胞胎的基因是一样的,但是他们不是同一个人。你是你,你的双胞胎兄弟不是你。基因也不是答案。&/p&&br&&p&看来这个&i&身体理论&/i&不太靠谱啊,我们把你身上那么些个重要器官都换了,你还是你。&/p&&br&&p&那么你的大脑呢?&/p&&br&&br&&p&&strong&&u&大脑理论&/u&&/strong&&/p&&p&我们假设,一个疯狂的科学家(疯科)把你和隔壁老王抓了起来。&br&&/p&&img src=&/a54e902e148c843dba3236f_b.jpg& data-rawwidth=&751& data-rawheight=&5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1& data-original=&/a54e902e148c843dba3236f_r.jpg&&&br&&br&&br&&p&疯科先把你和老王麻晕了,然后把你和老王的脑袋切开来,把你们两人的大脑交换了一下,然后把你们两人的脑袋缝了起来。&/p&&br&&p&一切完毕后,你醒了过来,你看到到你现在身在老王的体内,而你原来的身体却具有了老王的人格。&/p&&br&&p&现在,你还是你吗?直觉上来说,你还是你,你还是拥有你原本所有的人格和记忆,你只不过是活在老王的体内罢了。然后你回家,向你的家人解释发生了什么:&/p&&br&&img src=&/b03df188d3a65e860e7ddeaf090d6d40_b.jpg& data-rawwidth=&871& data-rawheight=&6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1& data-original=&/b03df188d3a65e860e7ddeaf090d6d40_r.jpg&&&img src=&/b630a262a285a147c9dc1b_b.jpg& data-rawwidth=&772& data-rawheight=&6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2& data-original=&/b630a262a285a147c9dc1b_r.jpg&&&br&&br&&br&&p&其它的器官移植是不会改变你的身份的,因为准确来说交换大脑并不是“大脑移植”,而是“身体移植”。你感觉还是自己,只是换了一个身体。同时,你原本的身体就不再是你了——你原来的身体变成了老王了。&/p&&br&&p&这么看来,你就是你的大脑了。&b&&i&大脑理论&/i&认为,你的大脑去了哪里,你就去了哪里,哪怕是去到了别人的身体了。&/b&&/p&&br&&br&&p&&b&&u&数据理论&/u&&/b&&/p&&p&但是,如果疯狂的科学家,在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后,不是把你们的大脑交换,而是把你们两个的大脑连接到了一台电脑上,然后把每个大脑中的全部信息,一个比特也不差地复制到了另一个大脑中,然后把大脑中原本的信息全部抹除了。&/p&&br&&p&然后你和老王醒来,两人的“大脑”并没有交换,但是“你”却到了老王体内,而“老王”到了你体内——原本老王的大脑里已经是你的思想、记忆、恐惧、希望、梦想、情绪和人格。装载着“你”的数据的老王的大脑和身体,还是会把你的家人吓一跳。但是,经过一番努力后,你的家人会接受“你”还是活着的事实,只不过你活在老王的大脑和身体中。&/p&&p&哲学家洛克的个人身份的记忆理论认为“你”是由关于你的经历的记忆决定的。根据洛克的“你”的定义,上面提到的老王的身体和大脑就是“你”,虽然这个“你”不包含你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包括你的大脑。&/p&&p&这就是&i&数据理论&/i&。&b&&i&数据理论&/i&认为,你根本不是你的肉体决定的,你是由你大脑中的数据决定的。&/b&&/p&&p&我们的思考越来越靠谱了,但是要获得正确答案,还是要用假想的情景来做测试。下面是英国哲学家伯纳德.威廉斯的一个测试:&/p&&blockquote&&p&&b&折磨测试&/b&&/p&&ul&&li&情景1:疯狂的科学家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按照前面提到的方法交换了你们两个大脑中的数据。等你们醒来,他对着老王的身体(也就是“你”),说:“接下来我要折磨你们的其中一个,我该折磨谁?”&br&&/li&&/ul&&br&&p&这时候你的本能反应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你原来的那个身体,因为“你”已经不在那个身体里了。如果&i&数据理论&/i&靠谱的话,那这个结论也是靠谱的,毕竟现在“你”已经在老王的体内,所以原本那个身体就不是你最担心的了。&/p&&br&&ul&&li&情景2:疯狂的科学家抓住了你和隔壁老王,但是他在动你们两个的大脑之前,问了你几个问题,这时候的“你”还是在你原本的身体和大脑里面。这段对话很可能是这样的:&/li&&/ul&疯科:我要折磨你们其中的一个,你说我是该折磨你还是折磨老王?&p&你:当然是老王了。&br&&/p&&br&&p&疯科:好吧。但是不管我折磨谁,我都会把你们两个的大脑清空,这样当我折磨这个人的时候,你们两个都不会记得你之前是谁。这样的话,你要改主意吗?&/p&&p&你:不,你还是折磨老王好了。&/p&&p&&br&疯科:哦,对了。在我折磨这个人之前,我不但会把你们的大脑清空,还会对你的大脑进行改造,把你改造成疯子,改造完后你就会相信你是老王,而且你会拥有老王的全部记忆、人格、感知和知识。我也会对老王做同样的事情,让老王相信他其实是你。如果这样的话,你要改主意吗?&/p&&p&你:额,还是不。不管我的大脑被怎么改造,不管我认为我是谁,我都不想被折磨——疯子也是会痛的,你还是折磨老王吧。&br&&/p&&/blockquote&&p&在情景1中,“你”会选择让疯科折磨你原来的身体;在情景2中,你也许会选择让疯科折磨老王的身体。&/p&&br&&p&如果你仔细一想,你会发现,其实情景1和情景2是一样的——在两个情景中,疯科开始折磨之前,老王的大脑都会拥有你全部的数据,你的大脑会拥有他全部的数据。区别只是“你”在这个过程中的那个阶段需要做决定罢了。
&/p&&br&&p&在两个情景中,你的目的都是让“你”不要被折磨,但是在情景1中,你认为大脑数据交换后,你就在老王的身体中了,你的所有人格和记忆也在老王的身体中。而在情景2中,你根本不在意大脑的数据会发生什么,你认为不管怎样你会和你的身体和大脑同在。&/p&&br&&p&&b&选择折磨谁,其实就是反映你支持哪种理论。&/b&&/p&&ul&&li&选择折磨你原来的身体其实就是&i&数据理论&/i&——你的数据在哪里,你就在哪里。&/li&&li&选择折磨老王的身体,就是支持&i&大脑理论&/i&,因为你认为不管大脑的数据发生什么,“你”还是会在你自己的体内,因为你的大脑在哪里。。&br&&/li&&li& 甚至说,如果疯科的科学家告诉你他要把你们两个的大脑进行移植,有些人还是选择让科学家折磨老王的身体,这就是支持&i&身体理论&/i&。&/li&&/ul&&br&&p&不知道你怎么想,但是这个情景考虑完之后我觉得问题还没完。我们再来试一下另一个情景,这是哲学家德里克·帕菲特在他的书《Reasons and Persons》中描述的传送机思想实验的现代版:&/p&&br&&blockquote&&p&&b&传送机思想实验&/b&&/p&&p&在遥远的28世纪,人类发明了很多现在没有办法想象的黑科技,其中之一就是传送机——能把人以光速传送。&/p&&br&&p&它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你走进出发室,这是一个很小的小房间&/p&&/blockquote&&img src=&/fa00e7936_b.jpg& data-rawwidth=&541& data-rawheight=&5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1& data-original=&/fa00e7936_r.jpg&&&br&&br&&blockquote&接着你设置了你要去的地方,假设你从上海出发,要去北京。当你选择好目的地后,你按下了按钮。出发室的设备开始扫描你的全身,把你身体的分子组成,详细到每个原子和每个原子的准确位置,全部收集起来。设备在扫描你的同时,也摧毁你,一边扫描,一边把你的每个细胞都摧毁掉。&/blockquote&&img src=&/ba127bf32b87d6c747dbbc458f64a2e7_b.jpg& data-rawwidth=&547& data-rawheight=&5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 data-original=&/ba127bf32b87d6c747dbbc458f64a2e7_r.jpg&&&br&&br&&blockquote&&p&扫描完成后,你也被完全摧毁了,出发室也空了。设备接着把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北京的到达室。到达室利用这些数据,把你的身体重新构造了出来。当这一切完成后,你走出到达室,感觉和你刚刚在上海的出发室里没什么区别——你的心情没有变、肚子还是有点饿,甚至连手指上的划伤也都还在。&/p&&br&&p&从你在上海的出发室按下按钮,到你走出北京的出发室,这整个过程,大概要花五分钟,但是这一切对你来说是即时的——你按下按钮,然后眼前一黑,然后你就到北京了。碉堡了。&/p&&br&&p&在28世纪,这是很常见的技术,所有人都是这么出行的。不但方便,而且安全——从来没有人因为使用这项技术而受伤。&/p&&br&&p&但是有一天,你又要从上海去北京了,你按下了出发室中的按钮,你听到了仪器扫描的声音,但是你并没有被传送。&/p&&/blockquote&&img src=&/41a4bc4f3c4a49d7ab3c6_b.jpg& data-rawwidth=&534& data-rawheight=&5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4& data-original=&/41a4bc4f3c4a49d7ab3c6_r.jpg&&&br&&br&&blockquote&&p&原本的瞬间的眼前一黑没有发生,你走出出发室,你依然在上海。于是你去找客服人员,告诉她出发室的设备坏掉了,然后问她你能不能用另外一个出发室,不然上班会迟到的。&/p&&br&&p&客服看了一眼使用记录,告诉你:“扫描设备工作正常,它收集了你的全部数据,不过原本和扫买哦设备同步工作的细胞摧毁设备好像故障了。”&/p&&br&&p&“不可能啊,我明明还在这里啊,我上班要迟到了,你快给我用另一个出发室吧。”你据理力争。&/p&&br&&p&客服打开监控录像,上面是你在北京的监控画面,“不,扫描设备确实正常工作了。你看,这是你在北京到达室的监控画面,看来你不会迟到了,呵呵。”&/p&&br&&p&你怒了:“但是那不可能是我啊,因为我还在这里啊!”&/p&&br&&p&这时,听到吵闹的客服经理走了过来,然后跟你解释扫描设备确实正常工作了,而“你”确实已经到了北京,只是上海这边出发室的细胞摧毁设备坏了而已,“但是你不用担心,我们只要把你送到另一个出发室,然后单独启动里面的细胞摧毁设备把你摧毁就好了。”&/p&&p&虽然天天要去北京上班的你每天上班和下班都会被细胞摧毁设备各摧毁一次,但是这个时候你突然慌了:“等一下,不能这么做,我被摧毁后不就死了吗?”&/p&&br&&p&客服经理解释道:“不是这样的先生,你看监控录像,你在北京活蹦乱跳的呢。”&/p&&br&&p&你更慌了:“但是那不是我啊,那只是我的一个复制品,我才是真的我!你们不能摧毁我”。&/p&&br&&p&客服和经理无奈地对望了一下:“很抱歉先生,但是法律规定我们必须摧毁你的细胞,我们不能在不摧毁出发室的身体的情况下就在到达室构造一个身体。”&/p&&br&&p&你囧囧地看着对方,然后开始逃命。这时候两个警卫抓住了你,然后把你拖向另一个出发室……&/p&&/blockquote&&p&如果你跟我一样,在看这个故事的前半段的时候,因为觉得瞬间传送这个主意很酷。但是故事进行到后半段的时候,就开始思考——&b&瞬间传送是一种移动的过程,还是一种死亡的过程?&/b&&/p&&p&如果在故事一开始就问这个问题,可能你会觉得莫名其妙——瞬间传送明明是一种很安全的移动方式嘛,但是随着故事的深入,它越来越像一种死亡的过程。也就是说你每天来回北京和上海的时候,你都是被细胞摧毁者杀死,然后设备又创造了一个你的复制品。&/p&&p&对于那些认识你的人来说,你经历了瞬间传送后安然无恙,就好像你的太太瞬间传送回家后也看起来安然无恙。她会像你吐槽今天上班的经历,并且讨论周末想去哪里玩。但是,有没有可能,你的太太在那天就被杀死了,而你抱在怀里的只是几分钟前被创造出来的复制品? &/p&&p&而这一切,依然取决于“你”是什么。&b&认同&i&数据理论&/i&的人会认为到达北京的你和从上海出发的你是相同的,瞬间传送并没有杀死你。&/b&但是我们都能理解故事结尾处那个还在上海的“你”的恐惧——人们是否能在确认自己的数据已经活在了北京后,安然接受在上海被毁灭的现实。&/p&&p&更进一步说,如果传送器可以把你的数据送去北京进行构造,那么它能不能把数据送去东京、南京和西京再造出三个同样的“你”?这时候要承认四个“你”全都是你就很难了吧?而&b&传送机思想实验,其实就是对&i&数据理论&/i&的有力的反驳。&/b&&/p&&p&同样的,如果有一个自我(ego)理论,认为“你”就是你的自我(ego),传送器思想实验也能同样的反驳。一想到北京的那个“我”,会和我的朋友成为朋友,会继续上网发帖,会继承我的生活,没有人会想念我或者觉得我已经死了(就好像你没有觉得你被传送回来的太太死了一样),这些都没有意义——北京的那个“我”的死活我不关系,我关心的是我的死活。&/p&&br&&p&这么看&i&数据理论&/i&也不靠谱,那么我们是不是该回到&i&身体理论&/i&和&i&大脑理论&/i&呢?先别急。&/p&&br&&br&&blockquote&&p&&b&大脑分裂测试&/b&&/p&&p&人类大脑很牛逼的一点就是左右脑是能够单独运作的,如果你把左脑或者右脑切除,那个人可能还是能够存活下来的,甚至他剩下来的一半大脑能够学会失去的那一半大脑的功能,使这个人能继续原本的生活。&/p&&br&&p&假如说,你有个双胞胎弟弟叫小新。小新的大脑生病了,你决定捐出半个大脑来救他一命。于是医生把你们两个的头颅切开,把小新的大脑切除,然后把你一般的大脑给了小新。你醒来后,觉得和原来没什么两样。而小新(因为是双胞胎,所以基因本来就是一样的)醒来后获得了和你一模一样的人格和记忆。&/p&&/blockquote&&img src=&/40aeaad53d8c326f643170b_b.jp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5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40aeaad53d8c326f643170b_r.jpg&&&br&&br&&blockquote&&p&当你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后,你慌了,“小新”知道了关于你的一切,而你这时候需要让他发誓不要告诉别人,但是你又意识到没必要这么做——他不是你的双胞胎弟弟小新,他是“你”。他对于你的隐私同样的在意,因为那也是他的隐私。&/p&&p&而当你看着那个曾经是小新的人,看到他因为在小新的身体中而惊慌,同时你也感到奇怪——为什么我留在了我自己体内而不是去到了小新的体内?左脑和右脑都是我,那为什么我现在只是在我自己体内,而不是同时透过两个人的视野看世界呢?&/p&&br&&p&不管是哪一半大脑在小新体内,为什么那一半大脑好像变成了另一个人?那个在小新体内的“我”是谁?为什么“他”会在小新体内而我依然在我的体内?&/p&&br&&p&&i&大脑理论&/i&已经没有办法解释了。如果大脑去了哪里人就去了哪里,那么如果一个大脑同时在两个地方呢?被传送机思想实验击败的&i&数据理论&/i&和&i&大脑理论&/i&根本半斤八两嘛。&/p&&/blockquote&&p&本文一开始就被证明不靠谱的&i&身体理论&/i&,这时候就来劲了——你当然会留在你自己体内,因为你的身体就是你,你的大脑只是身体用来思考的工具而已。小新不是“你”,小新是小新,他只是拥有了你的思想和人格的小新罢了。不管怎样,小新的身体依然是小新。&/p&&p&但是不要这么急就投奔&i&身体理论&/i&,我们再深入考虑一下:&/p&&br&&p&我们从传送器思想实验中学到的,就是&b&如果你的大脑数据被传送到了另一个大脑里面,哪怕这个大脑和你的大脑在分子结构上是相同的,这也只是创造了一个你的复制品而已&/b&——一个恰巧和你一模一样的陌生人。上海的那个你是特别的,当你被用另一些原子重造了之后,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失去了,而这失去的东西才决定了什么是你。&/p&&p&&b&&i&身体理论&/i&和&i&大脑理论&/i&会指出北京的你和上海的你唯一的区别就是组成的原子不同,北京的你的身体只是像你的身体,但是他依然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那么是否组成身体的材料就是答案了呢?&/b&让我们用两个测试来验证一下:&/p&&br&&blockquote&&p&&b&细胞替代测试&/b&&/p&&p&假设我们把你手上的一个细胞,用另一个完全一样的复制品代替了,你还是你吗?当然还是。那么,如果我们一个接一个的把你身体1%的细胞都用完全一样的复制品代替,你还是你吗?如果这个比例变成了10%呢?30%?60%?&/p&&p&北京的那个“你”就是一个被100%替代的版本,但是前面我们已经决定了这个版本不是你。那么,分界线究竟在哪里?究竟替代百分之多少的你能够使得剩下的你变得不是你,而只是一个复制品呢?&/p&&p&这个测试很难回答吧?考虑到我们用了替代的细胞是分子结构一模一样的,那么一个在一旁观测的人根本不会觉得你发生了变化,这样看来你在整个过程中都没有死去,即使我们最终把你100%的细胞替换了也是一样。但是,如果你100%的细胞都被复制品替代了,那这个你和在北京北传送器制造出来的“你”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吗?&/p&&/blockquote&&br&&br&&blockquote&&p&&b&身体粉碎测试&/b&&/p&&p&假设你使用一个原子分散设备来把你的身体粉碎成原子——设备启动后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浮动着的原子——然后几分钟后,这些原子又按照原来的排列方式重新组成为了你。&/p&&/blockquote&&img src=&/550dcd3dd7e3a04dfe8542_b.jpg& data-rawwidth=&1036&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36& data-original=&/550dcd3dd7e3a04dfe8542_r.jpg&&&br&&blockquote&&p&这个被重新组成的你还是你吗?还是你在被粉碎的时候已经死了,而被重组后的那个其实是你的复制品?如果说这个重组的你不是复制品的话,那么北京的那个你也不能算作复制品了——唯一的区别只是原子分散设备保存了你原本的那些原子,而北京的传送机使用了另外的原子,但是在原子层面,原子是一样的,你体内的一个氢原子和北京传送机使用的氢原子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如果北京的“你”不是你,那么粉碎后重组的“你”也不能算是你。&/p&&br&&p&以上的两个测试想要说明的是,上海的你和北京的“你”的区别不是你原本的那些细胞是不是还在。细胞替代测试说明的是用复制品细胞慢慢的提到你的大部分甚至是全部身体,并不会改变你是你这个事实,而身体粉碎测试则说明你的组成材料可以经历粉碎和重组但是重组后的你并不比北京传送器构造出来的你更原版。&/p&&/blockquote&&br&&p&这下&i&身体理论&/i&又靠不住了吧。&/p&&br&&p&这两个测试同时还说明了,上海的你和北京的你的区别可能不是原子和细胞是不是原装的,而是在于连续性。&b&细胞替代测试能够让你依然是你,因为替代的过程是逐步发生的,是一个一个细胞发生的。而如果身体粉碎测试是你的“终结”,可能因为粉碎是一瞬间发生的,而这种粉碎破坏了连续性。&/b&这也说明了为什么瞬间传送机可能是杀人机器——因为北京的你和上海的你没有连续性。&/p&&p&所以,我们讨论了这么久的大脑、身体、数据、人格、记忆,其实是跑偏了?有没有可能,当你移动你的大脑,或者粉碎再重组,或者把大脑数据传送去另一个新大脑的时候,“你”已经失去了你?有没有可能这些要素都不是单独成立的,而是一起组成了一个连续的存在?&/p&&br&&br&&p&&b&&u&连续性&/u&&/b&&/p&&p&几年前,我的祖父还在世,那时他已经90岁了,记性也不好。有一次,他指着墙上的一张自己6岁时候的照片,说:“那个是我。”&/p&&br&&p&他当然没说错。但是,你要说照片里那个六岁小男孩和我面前这个九十多岁的老人是同一个人,难道不滑稽吗?这两个人没有任何的共同点。物理上来说,他们完全不一样,那个6岁小男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死了几十年了。&/p&&br&&p&至于他们的性格,我只能说这个小男孩大概是不会喜欢这个老爷子的。而且他们大脑里的数据几乎没有交集,街上随便找一个90岁的老人,他都比那个6岁的小男孩的数据更接近我的祖父。&/p&&br&&p&但是要记住,关键的不是相似性,而是连续性。如果相似性能够定义一个人的话,那上海的你和北京的你就是同一个人了。我90岁的祖父和那个6岁小男孩所共有的是地球上任何一个人都不具备的,那就是这个90岁的老人可能不解的自己6岁时候的样子,但是他记得自己89岁的样子,而那个89岁的人,记得自己85岁时候的样子。那个50岁的自己,记得自己43岁的样子。而那个7岁的自己,记得自己6岁时候的样子。&/p&&br&&p&&b&这是一条长长的不断重叠的由记忆、性格和物理表征组成的链条。&/b&&/p&&br&&p&就好像一艘年迈的小木船,你可能已经修过它几百次,你一次又一次的替换它的木板,知道有一天你意识到这艘木船的每一片木板都被替换过了。这还是你的那艘小木船吗?如果你曾经把你小木船命名为“隔壁王嫂”,那它现在是不是要改个名?但是你知道,它还是“隔壁王嫂”对吧。&/p&&br&&p&也就是说,&b&你其实不是一个事物,而是一个故事,一个不断发展的主题&/b&。你就好像一个装满了东西的房间,有些东西是新的,有些是旧的,有些你知道在那里,有些你都不知道——房间的东西一直在变,每天都不一样。&/p&&p&同样的,&b&你不是一组大脑数据,你是一个内容一直在变换的数据库,不断成长和更新。你不是一组原子,你是一套告诉这些原子该怎么组织的指令。&/b&&/p&&br&&br&&p&&b&&u&灵魂&/u&&/b&&/p&&p&人们总是说灵魂,我总是不了解他们在说什么。对我来说,灵魂好像一个充满诗意的婉辞,用来描述大脑中非常内在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种为了把人类从充满生物本能的动物中区分出来的优雅尝试;或者说是一种宣布永远的方式。&/p&&p&也许人们在说灵魂的时候,他们说的是那样把我90岁的祖父和那个照片中的6岁小男孩联系起来的东西。他的细胞和记忆来了又走,也许唯一不变的那一丝联系就是他的灵魂。&/p&&p&在从物质和精神的各个角度讨论了“我”是什么后,也许这一切的答案其实是看起来不那么靠谱的理论——灵魂。&/p&&br&&p&&b&&u&结语&/u&&/b&&/p&&p&本来文章写到这边就完了,但是想想不行,我还是不那么相信灵魂。&/p&&br&&p&我现在的感觉是完全失去平衡的。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花了一星期思考自己的克隆体、和别人分享自己的大脑、思考是不是每次睡着都是死去而醒来的是一个一模一样的复制品。如果你想要一个很让人满意的答案,请自己阅读以下的相关来源部分。&/p&&br&&p&我之前告诉别人我要写这个话题,他问我为什么。在写作这篇东西的时候,我看到了帕菲特的这句话:“早期的佛教徒认为人生的很多甚至大部分痛苦来自于对于自我的错误认识。”我觉得这话说的可能很对,而这也是思考自我的目的。&/p&&br&&br&&br&&p&&u&&strong&相关&/strong&&strong&来源&/strong&&/u&&br&&/p&&p&本文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原创内容。我在创作的时候读和听了很多关于个人身份的哲学,并把它们组成了本文。文章用到最多的两处来源是帕菲特的《Reasons and Persons》和耶鲁教授Shelly Kagan的关于死亡的公开课,内容可以在线观看:&a href=&///?target=http%3A//oyc.yale.edu/philosophy/phil-176%23sessions&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oyc.yale.edu/philosophy&/span&&span class=&invisible&&/phil-176#sessions&/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b&&u&其它来源&/u&&/b&&br&David
Hume: &a href=&///?target=http%3A//www3.nd.edu/%7Ejspeaks/courses/08/hume-personal-identity.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ume on Identity Over Time and Persons&i class=&icon-external&&&/i&&/a&Derek Parfit: &a href=&///?target=http%3A///papers/Parfit%.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We Are Not Human Beings&i class=&icon-external&&&/i&&/a&Peter Van Inwagen: &a href=&///?target=http%3A///doi/10.24.31.s11.14/abstra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aterialism and the Psychological-Continuity Account of Personal
Identity&i class=&icon-external&&&/i&&/a&Bernard Williams: &a href=&///?target=http%3A//mind.ucsd.edu/syllabi/07-08/Phil-87/williams.pd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he Self and the Future&i class=&icon-external&&&/i&&/a&John Locke: &a href=&///?target=http%3A///johnlocke/briefcontent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i class=&icon-external&&&/i&&/a& (Chapter: &a href=&///?target=http%3A///johnlocke/BOOKIIChapterXXVII.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f Identity and Diversity&i class=&icon-external&&&/i&&/a&)&br&
Douglas Hofstadter: &a href=&///?target=http%3A///G%25C3%25B6del-Escher-Bach-Eternal-Golden/d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del, Escher, Bach&i class=&icon-external&&&/i&&/a&Patrick Bailey: &a href=&///?target=http%3A//scholarcommons.usf.edu/cgi/viewcontent.cgi%3Farticle%3D1944%26context%3Det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oncerning Theories of Personal Identity&i class=&icon-external&&&/i&&/a&&/p&
题主问了一个很好的问题。 大家都熟悉门卫的三大哲学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是啊,人生在世,这三个问题真的很终极——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这三个问题中第一问“我是谁”的一个子问题…
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将会倒流(回到过去)。这个说法里,需要注意两个要素,第一个是“&b&超过&/b&”,第二个是“&b&光速&/b&”。因此问题的重点在于:为什么速度一定要“超过”光速,以及,为什么要超过的速度是“光速”?&br&&br&我们知道,&b&速度=距离/时长。&/b&“距离”是对空间的度量,“时长”是时间中的一段,因此速度的公式也可以被替换作:&b&速度=空间/时间&/b&。也就是说:&b&速度是一个与“空间”和“时间”都直接相关的量&/b&,它的变化会影响到空间和时间。&br&&br&另外,“&b&速度&/b&”&b&是一个&/b&“&b&相对量&/b&”&b&(relative)&/b&,而非一个“绝对量”(absolute)。通俗地说,一个物体的速度,只有在与其它物体的速度“相对”时,才有意义。举个例子,我们平时说,一辆车的速度是20公里,其实指的是这辆车相对于一个静止的物体(路面)的速度是20公里。在承认车速相对于路面的速度为20公里的同时,我们默认了路面的速度为0。而且,也只有在把路面视为“不动”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放心地称,车的速度是20公里;如果车是在航空母舰上行驶,同时,航母也在航行,那么相对于静止的水面,车速可能就不是原来的20公里了。&br&&br&&b&由于速度是相对的,所以它是可以变化的&/b&。举个例子:两军交战。我军士兵向远处的敌军士兵投掷了一枚手雷,敌军士兵见状,拼命地向后逃跑;假设手雷的飞行速度是5米/秒,而且在空中一直保持着这个速度,敌军士兵向后逃跑的速度是4米/秒。现在,手雷接近敌军士兵的速度变成了:5-4=1米/秒。我们发现,在敌军士兵看来,手雷飞向他的速度,由于自己的运动而减小了。如果有敌人向手雷迎面跑去,那么手雷接近他的速度就是手雷的速度与敌人的速度的和,9米/每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一切速度都像这样,是可加可减,可以相对而变化的。&br&&br&怪异的是,光速却不是这样。&br&&br&&b&光速总是一定的,从来不会改变&/b&。当人跑向一个物体时,该物体接近人的速度就会比人不动时要快。但是,光接近你的速度却永远是一定的,不管你是向着光跑,还是背着光跑。这一点可以用一个实验来证明:一辆开着大灯的车停在路上,前方的光速检测设备测定灯光的光速为:&a href=&tel:&&&/a&米/秒。这时,车开始以20米/秒的速度向前开。我们凭直觉来想,光速肯定会变为:=&a href=&tel:&&&/a&米/秒,因为大灯是在移动的车上发光的,车速必将给光速一个额外的“推动”。然而真实情况却不是这样。无论车以多快的速度移动,光速一直都保持着&a href=&tel:&&&/a&米/秒,永恒不变。&br&&br&* 光速是精准的&a href=&tel:&&&/a&米/秒,不是近似值。这是因为国际上把“米”的含义定义为了:光在1/秒内于真空中行进的距离。因此“米”和“光速”是“互证”的,以消灭计算误差。&br&&br&由于“光速不变”的这个独特性质,物理学上将“光速”视为一个“普适常量”(universal constant)。光的速度不会因任何物体的相对运动而改变。通俗地讲,&b&光的速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样的。&/b&&br&&br&问题就出在这里。&br&&br&需要清楚的是,“速度”的本质是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于“空间”中的位移。爱因斯坦对此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理论:&b&要保持光速不变,一个物体在运动(拥有速度)时,它的空间和时间就不可能保持不变,必须相对地做出调整。&/b&这意味着什么呢?&br&&br&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速度都很慢,离光速还差得远,所以我们几乎发现不了“光速不变”对空间和时间所带来的影响。但是不妨想象,如果汽车能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移动,情况将变得十分明显:作为一个站在路边的人,你将看到车的长度沿着它运动的方向缩短了,而且车内的时间流动变得很慢。路边的人如果能听到车里人的手表的滴答声,这种声音应该相当慢;如果你坐在车里的话,将不会感觉到你的时间有任何变化,手表很正常,但是当你望向窗外,会发现路边的楼房等景物正在不断地向汽车运动的反方向扭曲,天空则会朝视线的消失点收缩;对以任何速度运动的任何人来说,时间和空间的这种相对调整维持了光速的绝对一定。&br&&br&&img src=&/c4f462e01bcd3d9ff09f5dff57cf8faa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5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c4f462e01bcd3d9ff09f5dff57cf8faa_r.jpg&&&u&《星球大战》中,“千年隼”号飞船在接近光速的一瞬间,窗外景观的剧烈变化。在现实中,如果可以如此接近光速,人的眼睛应该无法再看到星空了,因为伴随着速度的增加,“多普勒频移”现象会让可见光的波长变短,最后不再可见。不过虽然是科幻,应该可以帮助理解。在物理学上,相对静止的观察者所见的运动中的物体的空间变化,称作“&b&长度收缩&/b&”&b&(length contraction)&/b&。&/u&&br&&br&图片来源:&br&&a href=&///?target=http%3A///articles/28/nasa-may-have-accidentally-discovered-faster-than-light-travel.htm&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articl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28/nasa-may-have-accidentally-discovered-faster-than-light-travel.htm&/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光速不变,空间和时间就要相对变化,一起因物体的运动而精确调整。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种“保护性”的调整,那么我们每个人眼中的光速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既然空间和时间一直是一起调整的,也就可以说:&b&空间和时间从来都不是两个独立的事物,而是一同运作,相对变化的一个单体“四维”结构,称作&/b&“&b&时空&/b&”&b&(space-time)&/b&。这个概念是“相对论”的根基。&br&&br&* 如果觉得实在难以理解,可以这么来考虑:当一个人与光同向运动时,他无法去“追”光,因为光速必须总是比他快 &a href=&tel:&&&/a&米/秒,所以他的速度与光速的差距无法缩小;当人跑向一束射向他的光时,人眼中的光速也并不会像“两军交战”的例子中的手雷一样,相对于他而加快,而是仍然一直保持着 &a href=&tel:&&&/a&米/秒;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物体运动起来时,光速不可能为他而加快或减慢,唯一能改变的,就只有运动者的时间和空间(时空)。&br&&br&ps.(26/7/2016 附注):另外,评论里有很多人不太理解,为什么既然光速不变,但是当人跑向一束光时,光射到他身上所用的时间会比人不动时更短?这是因为,人在向着光跑时,光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的缩短的速度由于人的运动而加快了;比如,一束光射向小明。当小明站立不动时,光与他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的速度是c。然而当小明以5米的速度向光跑去时,光与他之间的“空间距离”缩短的速度就变成了c+5。光与小明之间的“空间距离”随时间的缩短,也就是光要到达小明而所需行进的“总路程”的缩短,因此射到小明身上所花的时间也会较短。&b&光速c并没有因此而改变&/b&。&br&&br&明白了这些,可以做出结论:&b&&u&速度低于光速,时间的流速会减慢&/u&&/b&。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在相对于这个物体不动的观察者眼里,物体的时间会变慢,这种现象称作“&b&时间膨胀&/b&”&b&(time dilation)&/b&。它的成因可以用一个类似的例子来说明:从上海去北京,我们可以一直朝北走,也可以先去新疆,再绕到北京。但是用相同的速度,第二种走法显然会花掉更多的时间,因为我们在去新疆的时候,把向正北方的速度分割给了西方一部分,因此真正朝着北京的速度就不如第一种方法的快;空间和时间也一样,可以把它们想象成正西方和正北方。我们呆立不动时,虽然没有在空间上移动,但是每时每刻都在时间上“移动”。一旦我们(在空间上)动起来,那么我们在时间上的“速度”就必须分割给空间一部分,时间就慢了下来。&b&A相对于B运动,A的速度越快,在B看来,A的时间就越慢。&/b&&br&&br&像这样,如果一个低于光速的速度可以让时间减慢的话,那么一个等同于光速的速度会对时间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br&&br&最有可能的答案是:&u&&b&速度等于光速,时间会停止。&/b&&/u&可以想象,如果你此刻正在以光速运动,那么你就会像光一样。以光的角度来看,从一点运动到另一点不会消耗时间,或者说没有时间可以消耗,因为你独立于参考系之外,没有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时空不会因你的运动而做出调整;这样一来,以光速运动者的时间,与另一个用来参考的时间之间就没有了可比性(或者说,无法找出差别),因此等同于是停滞的。&b&A以光速运动,它的时间不流逝。&/b&&br&&br&ps.(16/9/2016 附注):评论里有很多人不太理解,既然说以光速运动的物体等同于是停滞的,那么为什么人们所见的光的传播还是会需要时间?在任何参考系下,光速都是恒定的,这意味着人们看到的光总是会以一个固定的速度传播,这也是为什么阳光平均需要8分20秒才能到达地球。然而,以光速运动的物体不消耗时间,也不运动距离,因此在理论上,光速本身是一个无效的参考系。由于在光速下,观察者无法做观察,所以这两个方面之间没有任何的矛盾。也正是因为如此,上面所写的“以光的角度来看”的说法,只是帮助理解的拟人而已,不能算作严谨的论证。&br&&br&现在,似乎终于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做出假设:&b&&u&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将会倒流&/u&&/b&。如果单个物体的运动速度超过光速,那么在某些观察者看来,它的运动确实有可能是逆向于时间的。或者说,有人会看到,物体的一切速度的方向,都彻底地反转了过来。而且在理论上,运动者自己也有可能会看到反射自较早时候的光,甚至是自己开始超光速运动之前的光。&br&&br&这就是“速度超过光速能回到过去”这种说法的来历。&br&&br&----------&br&&br&然而,这个说法存在一个根本的问题:&b&物体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吗?&/b&&br&&br&&b&* &/b&下面的内容可能需要初中数学知识。&br&&br&&img src=&/ae5de5a9d9a20e82c789_b.jpg& data-rawwidth=&850& data-rawheight=&8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0& data-original=&/ae5de5a9d9a20e82c789_r.jpg&&&u&“&b&洛伦兹变换&/b&”&b&(Lorentz transformation)&/b&是一个物理学术语,它描述了时空因物体的运动,而在不同的观察者眼中显现出来的变化的关系。这种变化的系数,被称作“&b&洛伦兹因子&/b&”&b&(Lorentz factor)&/b&,&/u&&u&与物体的速度有关。&/u&&u&上面是它的图像。&/u&&br&&br&图片来源:&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Lorentz_facto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en.wikipedia.org/wiki/L&/span&&span class=&invisible&&orentz_facto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u&* 下面是它的方程:&/u&&br&&br&&img src=&///equation?tex=%5Cgamma+%3D%5Cfrac%7B1%7D%7B%5Csqrt%7B1-v%5E%7B2%7D+%2Fc%5E%7B2%7D+%7D%7D+& alt=&\gamma =\frac{1}{\sqrt{1-v^{2} /c^{2} }} & eeimg=&1&&&br&&br&&u&γ(伽马)是“洛伦兹因子”,表示为图上蓝色的曲线。v是物体在惯性参考系(匀速运动)中的相对速度。c是真空中的光速。&/u&&br&&br&&u&可以看到,在速度(横轴)达到90%的光速c时,因子(纵轴)为约2.294。它的实际意义在于:当物体达到90%的光速的速度的时候,1. 它的长度比不动时缩短了2.294倍。2. 它的1年时间相当于静止的观察者的2.294年。3. 它的质量变成了原来的2.294倍,再继续加速的难度陡然增加。&br&&/u&&br&&u&请注意图像的特点,当速度快要接近光速c的时候(大概在超过90%的光速时),因子(加速的难度)突然大幅度上升,趋近于无穷大,但速度却永远也达不到光速。如果把一个大于或等于光速的速度代入公式,计算出来的因子要么不是一个实数(根号内的数字为负数),要么无法被定义(分母为零)。这意味着:要把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加速到光速,需要无穷大的能量(来带动它逐渐趋于无穷大的质量),然而“无穷大的能量”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无法将一个有质量的物体以任何方式加速到光速。换句话说:&b&速度无法超过光速,甚至无法达到光速,只能无限趋近&/b&。&/u&&br&&br&由于在理论上,物体的速度没有办法超过光速,所以“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将会倒流(回到过去)”这种说法的前提不能达成,无法再继续讨论结论的对错了。&br&&br&ps.(16/9/2016 附注):评论里有很多人不太理解一个问题,如果两个观察者都以0.51倍的光速逆向而行的话,那么其中任意一个观察者是否将看到另一观察者的速度超过了光速?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日常生活中的速度都很小,所以一般使用经典力学下的速度公式来计算,求出来的结果仅仅是一个近似值。然而如果速度很大的话,一旦考虑进了狭义相对论,不同参考系下的观察者所见的速度,则是用“速度加成式”来计算的:x=(v+u)/(1+vu/c^2),v是观察者的速度,u是物体的速度,x是观察者眼中的物体的速度。代入任何一个小于光速的速度,结果都永远不会大于光速。&br&&br&目前,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建设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可以用高能把粒子加速到99.999994%光速的速度。这差不多是我们加速的极限了,距离100%光速虽然只差一点儿,但是仍然遥不可及。&br&&br&* 从粒子物理的角度来看,普通物体的速度无法达到或超过光速的原因是:普通物体有质量,光(光子)没有质量。质量的另外一个实际意义是“加速的难度”,因此一列火车要停下来,肯定比一辆小汽车困难得多(也就是,在以前进为正方向的设定下,更难获得负加速度),而要让火车开起来(获得正加速度),耗费的能量也会比汽车大得多;光子没有静止质量,因此可以以理论上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运动。&br&&br&&img src=&/1d11fac58ccc07d0a56a11ec4dfd5d38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1d11fac58ccc07d0a56a11ec4dfd5d38_r.jpg&&&u&电子游戏《质量效应》(Mass Effect)系列,提供了一种别出心裁的超光速旅行方案,那就是设法把物体的质量降低到零。截图里,“质量中继”(mass relay)正负责在自身与相距很远的另一座&/u&&u&中继&/u&&u&之间建立起一个直线式的零质量通道,让飞船可以轻松地在其间进行远距离迁跃。&/u&&br&&br&图片来源:&br&&a href=&///?target=http%3A///video-games-mass-effect-3-ending-relay-2013-wallpaper-51369/&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video-games-&/span&&span class=&invisible&&mass-effect-3-ending-relay-2013-wallpaper-51369/&/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推测存在一种运动速度比光子更快的亚原子粒子,称作“快子”(tachyon)。在它加速时,能量反而会降低。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的例子可以说明有单一物体的运动速度可以比光快;需要注意的是,假设这种粒子真实存在,它的速度一定是生来就超过光速的。没有任何有质量的物体可以被“加速”到光速,所以这与前面的内容并不矛盾。&br&&br&ps.(1/2/2017 附注):评论里有很多人有疑问:既然光子没有质量,为什么它还会被黑洞的引力束缚住,无法逃脱?简单地说,“广义相对论”对于“引力”的概念有不同寻常的看法。经典物理学将引力视为一种力,现代物理学则认为“引力”来自于时空的几何形状,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可以使时空变形;黑洞是一个在很小的区域内集中了极大的质量的天体,这使得它近处的空间本身被严重扭曲。在黑洞的理论边界(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内,空间“坠落”的速度比光速更快,这就是为什么光子没有办法以光速逃逸出来。这些光当然也永远不可能射入观察者的眼里,因此理论上黑洞的本体看上去应该是漆黑的。值得注意的是,空间的速度超过光速并不会违背什么,因为这只是局部空间相比得到的相对速度,不是一个物体加速的结果。&br&&br&* 借助“洛伦兹因子”的图像和公式,来解释物体无法被加速到光速的原因,是最直观,也是最容易理解的。不过,很多人认为应该用“因果律”(causality)来说明才更基本,更有说服力。也就是,人们不可能先看到一个事件的影响,后看到起因,除非其中有“超光速”的行为。因为,如果物体的速度超过光速,一些观察者就有可能会看到前后颠倒的事件顺序,违背我们平时习以为常的“因果关系”。&br&&br&举一个例子:小明相对静止,小红从小明的左边以超光速跑过,小刚以一半的光速从小明的右边跑过。当小红正好经过小明所处的位置的时候,小明递给小红一根棍子,之后当小红与小刚擦肩跑过的时候,小红用棍子打一下小刚。从小刚的角度来看,他会先被小红用棍子打一下,之后才看到小明将棍子递给小红。这种情况对于正常的思维来说是无法理解的。&br&&br&公式与因果律,这两种解释方法应该都同样正确,无所谓哪种更科学一些。&br&&br&最后补充一点。即使我们无法超过光速,也并不意味着“回到过去”是不可能的,只是无法通过加速来实现而已。“虫洞”(worm hole)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连接时空上的两个点的捷径。穿过虫洞可以来到宇宙中处于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另一点。总之,虫洞的存在性无法被彻底否定,而且,通过虫洞进行时间旅行在理论上也无懈可击,不过或许实际操作是不可行的,不然“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世界里没有挤满了来自未来的人呢?”(Brian Greene,&i&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The Illusion of Time&/i&,2004)&br&&br&----------&br&&br&如果有兴趣,可以参考这里:&br&PBS NOVA 的纪录片《&i&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What Is Space?&/i&》和《&i&The Fabric of the Cosmos: The Illusion of Time&/i&》。&br&Special Relativity in 15 Mins:&a href=&///?target=http%3A//www./Special-Relativity/%23.V5mNmnqEBh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Spe&/span&&span class=&invisible&&cial-Relativity/#.V5mNmnqEBh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豆瓣书评链接,《&i&How to Teach Relativity to Your Dog&/i&》&a href=&///?target=https%3A///subjec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subject&/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Special_relativity&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ecial relativity&i class=&icon-external&&&/i&&/a&(Wikipedia 链接)。&br&&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Minkowski_diagra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Minkowski diagram&i class=&icon-external&&&/i&&/a&(Wikipedia 链接)。&br&知乎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光速过于取整了吗? - 物理学 - 知乎。&/a&&br&知乎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牛顿提出过质量与重量的区别吗? - 物理学&/a&。&br&知乎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当两俩列车均已时速100公里相向而行 那么乘客是否就可以在两车交汇的时刻看到时速200公里的景象? - 天体物理学&/a&。&br&知乎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光子为什么没有质量? - 物理学&/a&。&br&知乎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快子可以超光速? - 物理学&/a&。
速度超过光速,时间将会倒流(回到过去)。这个说法里,需要注意两个要素,第一个是“超过”,第二个是“光速”。因此问题的重点在于:为什么速度一定要“超过”光速,以及,为什么要超过的速度是“光速”? 我们知道,速度=距离/时长。“距离”是对空间的…
大家好,题主、各位观众。如果你们之前不能完全理解波粒二象性(&b&现象本身&/b&,或者这个概念的&b&内涵和外延&/b&)。不用担心,我认为十有八九不是智商问题:量子物理的内容有太多&b&“反常识”&/b&了。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脑袋在排斥这些知识;有的时候,我们对这些概念理解有“缝隙”(也就是中途一两个概念跳过去没理解透)我的“常识”就又挤进来捣乱,指导我们&b&“想当然”&/b&。所以你需要的是耐心、开放你的脑袋、想象你自己啥都不知道。&br&&br&也许大家不知道,著名的&b&薛定谔的猫&/b&思想实验,薛定谔提出它的初衷并不是帮助大家理解量子力学,而恰恰是由于他&b&无法接受&/b&量子理论里面诡异的“世界观”,提出这个思想实验的目的是告诉大家量子力学有多荒谬,所以他决定放弃。Well,从薛定谔到现在,发生了很多事。一些实验和理论的完善,让量子理论的说服力越来越强。这个回答中会讨论一些。能不能够说服你,就看你啦!有的时候你觉得你没理解,其实仅仅是你&b&没被量子理论说服而已&/b&。好啦,我们来吧!&br&&br&-------------------------------------------------------------------------------------------------------------------------------&br&&br&这个答案很长,但是它是分阶梯。如果你今天感觉不是很“求知”,可以先看第一个阶梯,等你准备好迎接挑战,再往下面看。&br&我非常清楚,每个阶梯的内容,带来新的疑问远远多于它能解答的疑问。所以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问题。如果碰到我自己也不了解的知识,我会请教他人或自己读论文,并把信息和大家分享。&br&非常理解量子物理的知友们,谢谢你们有耐心读这个入门级的答案,如果在阅读中发现了知识性错误,希望能抽出一小点时间指出;如果你心目中有更加容易让人理解的解释方法,我也希望你能慷慨得把它留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分享,谢谢啦!&br&&br&------------------------------------------------------------------------------------------------------------------------------&br&&br&首先,要理解波粒二象性,你需要:&br&&br&&b&a.理解粒子的行为方式。&/b&举例:你家里有一只小狗,小狗跑来跑去,但是每一个固定的时候只能出现在一个位置;你去打靶子,枪法很烂,有的时候成绩好,有的时候成绩差,但是每发射一枚子弹,只能在落在靶子上一个特定的位置。&br&&br&&b&b.理解波的行为方式。&/b&举例:你喊大家去KTV:“走走走!!!”房间里面每个人都听到了;你划船,船荡开的涟漪扩散到湖面很大一片范围的每一个位置。&br&&br&&b&c.假如性质交换。&/b&如果子弹表现地像波一样会怎么样呢? 你发射一枚子弹,房间里面每个人都死了。如果声音表现地像粒子一样会怎么样呢?你喊了一句话,只有一个人能听到你。&br&&br&理解了这三件事,你检视一下宏观世界,你会发现,所有的事物,要么体现波的性质,要么体现粒子的性质。没有混淆。&br&&br&&br&-----------------------------------------------------------------------------------------&br&&b&实验一&/b&&br&&br&到微观尺度,我们发现“波性质”和“粒子性质”在同一个“物体”上有着惊人的混合。比如电子,有的时候有表现出粒子的性质、有的时候表现出波的性质。&br&&b&著名的试验:电子双缝干涉试验:&/b&&br&每发射一个电子,最终电子会落在挡板的一个位置,这表现了电子的粒子性质;&br&&img src=&/4e86ca78deaf3e209739_b.png& data-rawwidth=&846& data-rawheight=&4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6& data-original=&/4e86ca78deaf3e209739_r.png&&但是如果你重复试验够多次,电子落在挡板的结果展示了干涉-----波的性质:&br&&img src=&/9e67b1b3aaff20e055da11_b.png& data-rawwidth=&851& data-rawheight=&4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1& data-original=&/9e67b1b3aaff20e055da11_r.png&&&img src=&/af01a5a05e422c912ae59_b.png& data-rawwidth=&847&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7& data-original=&/af01a5a05e422c912ae59_r.png&&挡住其中的一条缝,干涉波纹就消失了&br&&img src=&/938b19a0e60b1ffcb2e3_b.pn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4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938b19a0e60b1ffcb2e3_r.png&&&img src=&/300db4aa0a9cc4ccd804caec_b.png& data-rawwidth=&852&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2& data-original=&/300db4aa0a9cc4ccd804caec_r.png&&如果电子每次只是随机通过其中的一条缝,那么最终的试验结果应该是挡板上的两坨电子,然而事实不是这样,我们看到了干涉条纹。所以一个电子在双缝干涉试验中,并不是通过了其中的一条缝,而是“同时”通过了两条缝,并和“自己”发生了干涉。但是落在挡板上,被我们观察到,它就只能有一个位置了,这也就是“粒子”的性质。它落在哪里呢?答案是“概率决定”,落点的概率分布符合“波”的性质。也就说,落点位置被“波”所指引。&br&&img src=&/0d8da1c797_b.pn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6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0d8da1c797_r.png&&怎么会这样呢?这里有很重要的一点,需要你放弃一个很重要的“常识”,你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电子既是“波”,又是“粒子”。当你看你的小狗的时候,它是一条活泼的小狗,下次再看它的时候,它还是一条活泼的小狗,于是,你的大脑自动填补了中间的空白:哦,我不看的时候,它肯定还是一条活泼的小狗。&b&我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有一定连续性&/b&。在电子的情况下,你看一眼,它是一个粒子,你转过头去不看它,再看它,它还是粒子。但是在中间你不看它的这个过程中,它已经不是粒子了,它变成了一个波函数,是你的观测,让波函数&b&坍缩&/b&成了一个粒子:电子。实际情况是,我们被一锅浓浓的“汤”所包围,我们叫它量子场。&b&观测&/b&这个动作,便是从这锅汤里面&b&召唤&/b&了一个粒子:电子。&br&&img src=&/fae8d8f49_b.png& data-rawwidth=&1201& data-rawheight=&6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1& data-original=&/fae8d8f49_r.png&&&br&&img src=&/ff6ac38e138ab4aba38c01a_b.png& data-rawwidth=&955& data-rawheight=&6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5& data-original=&/ff6ac38e138ab4aba38c01a_r.png&&&img src=&/2aab38f5eecf9e118ee0306e_b.png& data-rawwidth=&955& data-rawheight=&6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5& data-original=&/2aab38f5eecf9e118ee0306e_r.png&&&br&&br&这提出了一种完全违背我们常识的,对于物质的认识。但是这是目前能提出来的最可信的,符合双缝干涉试验结果的解释。但是,我们该相信这个解释么?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扭过头去不看的时候,这个粒子就变成了一锅“汤”?我的有办法在不&b&“看”&/b&的情况下,&b&“评估”&/b&它到底是不是“汤”么?&b&观测&/b&这个动作真的有这么神奇么?它能影响物质世界?&b&观测&/b&这个动作又怎么界定呢?如果你愿意接受挑战。请往下看。&br&&br&-----------------------------------------------&br&&b&实验二&/b&&br&&br&下面,就是一个更加的诡异的试验:&b&量子擦除试验&/b&。如果你理解双缝干涉试验还有些吃力的话,回头再仔细看看,理清头绪,然后闭上眼睛,按摩一下太阳穴。继续。&br&&br&其实这个试验就是更加聪明的双缝干涉试验。在这个试验中,我们使用的是光子,而非电子。注意,光子有着和电子一样的波粒二象性。之所以使用光子,是因为光子有个非常好的性质:偏振性。所以你可以想象这是带着3D眼镜的双缝干涉试验-------&b&双缝干涉3D版!&/b&&br&理解这个试验还有一个重要的预备知识:量子纠缠态。这里不详细解释了,总之你需要知道,处于纠缠态的一对粒子,只要测量了其中的一个,另外一个粒子的状态也就是确定的,不需要测量我们也知道它的状态。就好比你只有2只袜子:红袜子和绿袜子。在观测之前,你每只脚上的袜子都处于&b&“薛定谔猫”的混合状态&/b&,但是我观察了你的一只脚,这只脚的袜子状态就坍缩为单一的颜色:要么绿,要么红;但与此同时,另外一只脚的袜子颜色也&b&混合状态&/b&也同时坍缩了,虽然我没有直接观察它。&br&试验中,光子的偏振性有四种:&b&水平、垂直、顺时针、逆时针;&/b&&br&&img src=&/d9e2bc6a239f218c970f3309c6faab35_b.png& data-rawwidth=&1083& data-rawheight=&6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3& data-original=&/d9e2bc6a239f218c970f3309c6faab35_r.png&&下面就是3D眼镜啦!四分之一波长片:&br&&img src=&/f8c3fa1526dec3edb1dbb_b.png& data-rawwidth=&714&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4& data-original=&/f8c3fa1526dec3edb1dbb_r.png&&3D眼镜的功能如下图所示:垂直的通过红色片变成了顺时针,水平的通过红色片变成了逆时针;绿色功能相反。&br&&img src=&/84fb388d7579fddc59a4_b.pn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84fb388d7579fddc59a4_r.png&&现在,我们的光子发射枪要开始试验了。它通过一种叫做&b&下转换(down-conversion)&/b&的方式,一次发射两枚处于纠缠态的光子:光子A进入我的探测光子偏振性的探测仪,假如说叫做M1,光子B进入双缝干涉试验装备,最终落到挡板上,挡板后面有个偏振性探测仪,假如叫M2.&br&&img src=&/470ec7acc3e02c6eac6897_b.pn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19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br&&img src=&/945f354ed727073dde4669_b.png& data-rawwidth=&1081& data-rawheight=&6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1& data-original=&/945f354ed727073dde4669_r.png&&&br&&img src=&/c439d35e002a8fa28ac5d_b.pn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c439d35e002a8fa28ac5d_r.png&&嘻嘻,不过是带上3D眼镜的双缝干涉试验!&br&&img src=&/85fce7ffd5a5720dcda6fe_b.png& data-rawwidth=&718&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8& data-original=&/85fce7ffd5a5720dcda6fe_r.png&&带上3D眼镜后,光子通过眼镜的偏振性改变了,但是并不会改变试验结果的干涉条纹:&br&&img src=&/afdf537d851d1_b.png& data-rawwidth=&1083& data-rawheight=&6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3& data-original=&/afdf537d851d1_r.png&&下面就是真正让你脑子烧糊的部分啦!&br&假如我们打开M1:M1测量光子A的偏振性。由于A与B处于纠缠态,他们歧是是一个垂直一个水平,当光子B通过一个偏振片之后,偏振性就改变了。这个时候就与纠缠态,A的状态也会改变,测量A,我们就能知道光子B“到底”是通过了两个缝中的哪一条。这时候,惊人的结果发生了。只要打开M1,干涉条纹就消失了,挡板上的光子痕迹变成了两坨。而关闭M1,干涉条纹就又回来了。&br&&img src=&/b14acef4a1b_b.png& data-rawwidth=&1084& data-rawheight=&6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4& data-original=&/b14acef4a1b_r.png&&&img src=&/8ce8f6ee690f4db287fe_b.png& data-rawwidth=&723& data-rawheight=&4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3& data-original=&/8ce8f6ee690f4db287fe_r.png&&注意,M1与试验设备没有任何物理联系,事实上,你可以把它放到宇宙的另外一端。它仅有的工作就是观察光子B兄弟的偏振性。所以这个试验说明了“观察者效应”。另外一个有趣的事实是,只要M1打开,条纹就消失了,并不需要一个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去看结果:到底哪个光子经过哪条缝啊?所以“意识”在这个试验中不扮演任何角色,你不需要一个有意识的观察者才能让量子混合状态坍缩为一个状态。在这里,冰冷的M1充当&b&观察者&/b&的角色。真正的&b&观察者&/b&的定义,还是个开放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br&&br&---------------------------------------------------------------&br&&b&实验三&/b&&br&&br&准备好了么?&b&如果准备好了,请往下看。&/b&下面是最让人震惊的部分。如果你对上面的部分还有疑惑,请务必理清头绪再往下看!&br&&br&这个试验来自Kim博士2000年发表的一篇论文:&br&&a href=&///?target=http%3A//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84.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hys. Rev. Lett. 84, 1 (2000)&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延时量子擦除试验&/b&,它甚至让我们对“因果关系”产生了怀疑。&br&&img src=&/aa49baefc06ae_b.pn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a49baefc06ae_r.png&&上面的图是试验台,下面的解释很重要。一定要搞清试验台是如何运作的。&br&1. 一道激光通过双缝版,打到BBO上,形成了&b&两对&/b&纠缠态的光子;红色的光路表示光子通过了上面一道缝(缝A),蓝色的光路代表光子通过了下面一道缝(缝B)。请注意,光子的波长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颜色只是为了逻辑的区分它们通过了哪一道缝;&br&2. D0的角色是上一个试验中最后&b&观测挡板的角色&/b&,D1~D4是感光元件,图中的光路,从BBO至D1、D2、D3、D4的距离是完全一样的。是BBO到D0的两倍;&br&3. 如果没有D1~D4所有的设备,那么参考上一个试验,我们没办法知道某一个光子是通过红色光路到达D0、或是通过蓝色光路到达D0,光在D0上,形成了干涉的条纹;&br&4. BSa,BSb,BSc是三面半银透镜,它有50%的几率使得光子透过,50%的记录使得光子反射。&br&&b&红色光子&/b&的&b&纠缠兄弟&/b&,有50%的几率击中D4,25%的几率击中D1,25%的几率击中D2;&br&&b&蓝色光子&/b&的&b&纠缠兄弟&/b&,有50%的几率击中D3,25%的几率击中D1,25%的几率击中D2;&br&5. &b&情况A.&/b& 假如D4感光,那么我们就明确的知道,它的&b&红色纠缠兄弟&/b&击中D0;假如D3感光,那么我们就明确的知道,它的&b&蓝色纠缠兄弟&/b&击中D0。如此,我们就知道了D0上面每一个光子是通过哪条缝的了!&b&这个时候,D0上的干涉条纹退化了,变成了两坨光印!&/b&&br&6. &b&情况B.&/b& 假如D1或者D2感光,那么我们还是不可能知道D0上光子的光路情况,观测信息相当于被擦除了。&b&干涉条纹就被复原了!&br&&/b&&br&&img src=&/df94bc69d8c_b.png& data-rawwidth=&535&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5& data-original=&/df94bc69d8c_r.png&&7. 注意这个试验很重要的一个暗示:D1D2感光和D3D4感光唯一的区别是,通过光路知识,我们能提取光子信息。没有观测者,没有观测意识,仅仅是&b&知识&/b&本身,仅仅使我们可能知道的&b&潜能&/b&,就导致了混合状态的坍缩;&br&&br&8. 最最重要的一点,&b&所有D1~D4的感光信息的产生,都是发生在D0感光之后的!!&/b&仿佛光子预知了未来,决定了自己在通过双缝之前是否坍缩。&br&&br&这对量子力学,甚至哲学上的因果关系,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时间,我会继续更新有关这个令人震惊的试验可能产生的内涵。&br&&br&-----------------------&br&&br&&b&思考,可能的解释,实验的含义&/b&&br&感谢大家的有益的思考!大家的问题都提得非常棒!问题我都看了,请允许我慢慢更新。&br&&b&-------------------------------------------------------&br&思考一&/b&&br&&br&先给大家提一个有趣的问题让大家思考:&br&量子力学每有一个新的实验或发现,宗教教徒就如获至宝的说明&b&这是上帝存在的证据&/b&!&br&如果你是其中之一,我邀请你思考如下问题:实验2和3中的&b&“纠缠光子副本”(纠缠兄弟)&/b&路径对于全知的神,是&b&已知&/b&的还是&b&未知&/b&的?以基督教的神耶和华为例,他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之外,所以他(她)对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即将发生的事情都了解。&br&那么这说明了纠缠兄弟的路径对于他不是秘密。对于全知的上帝来说,光子路径永远已知。这就带来的一个悖论,上帝永远不可能获得“波函数”的任何知识,因为在他(她)眼里,波函数总是坍缩为粒子的,与&b&“全知”&/b&矛盾。更重要的是:试验3说明了仅仅是有人类知道&b&路径信息&/b&的&b&“潜能”&/b&就导致了波函数的坍缩,如果这样的上帝存在,他(她)的知识应该&b&腐化&/b&了宇宙中所有的试验环境,人类应该也&b&永远无法获取波函数的知识&/b&。所以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如果量子力学解释正确:符合圣经描述的上帝是不存在的。哎,量子力学原来不是上帝的盟友呐!&br&&br&-----------------------------------------------------------------------------------------------------&br&&b&思考二&/b&&br&&b&&br&下面这一点非常重要!!!!!&/b&&br&仔细观察实验3的第二张图,结果图。R01 表示了落到D1上的纠缠兄弟在D0上的分布;的R02 表示了落到D2上的纠缠兄弟在D0上的分布。 请注意这个细节:&b&他们差了半个相位&/b&!当他们叠加的时候猜猜发生了什么?分布结果变成了波函数坍缩时的结果!!!&br&为什么会这样,你能给出一个优雅的猜测么?&br&&br&----------------------------------------------------------------------------------------------------&br&&b&思考三&/b&&br&&br&&b&实验三真的违反了因果关系么?&/b&&br&如果按照经典物理的假设,是的,违反了。但是实验结果结结实实的就在那里,怎么办呢?我们又需要扔掉另外一个重要的“常识”。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难以咽下去的结论:粒子是个伪概念。&br&粒子这个概念不存在,我们的测量并没有导致波函数严格意义上的坍缩,只是概率的波峰坍缩到一个范围内,让我们产生了“粒子”的幻觉。粒子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用特定的波函数取值来描述。&b&信息超光速传播&/b&,&b&或者回到过去&/b&,这个假象只不过是两个波函数的“纠缠态”。&br&直觉好像告诉我们,擦除器是否激活真的把信息送到了过去,导致了波函数行为的变化。那么,在这个试验中,到底有没有&b&“有用的”&/b&信息回到过去,而违反了爱因斯坦的理论了呢?这个时候,也许是读者拿起笔算算的时间了。毕竟科普到一定阶段,文字和绘画就再也不能解释问题了,我们需要方程式。你准备好迎接挑战了么?或者,你可以尝试使用思考二的结果。&br&&br&---------------------------------&br&&br&&b&千万不要走火入魔!&/b&&br&&br&评论中有些读者问道:这可不可以证明世界是唯心的呢,这可不可以证明我们生活在虚拟的世界中呢? 你们的这些&b&“思考”&/b&并不新鲜,很多人开过这样的脑洞。&br&首先要说的是&b&,不,当然不能证明&/b&。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们的&b&“证明”&/b&其实是个伪概念,只是一种&b&看起来轻松的“解释”&/b&而已。然而真正的证明,讲究的是&b&证据&/b&。而且,如果你硬要说,量子力学也是让“我们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这种解释的可能性变得更加高,因为量子力学允许的&b&真正的“随机性”&/b&的存在。计算机模拟最害怕的就是“真正的随机”。再说,为什么想象模拟一定要套用人类的计算机概念呢?太没有想象力了吧!&br&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你仔细想,“我们生活在虚拟世界中”这种问题本身,就是不可证伪的。由于科学的&b&可证伪性&/b&,它根本就算不上一个&b&“科学问题&/b&”,而落入了哲学的领域。&br&然而在哲学领域中,对于不可证伪的事情,我们有&b&“剃刀原则”Philosophical razor&/b&:由于“解释”的方式是无穷无尽的(everything can be explained away),我们必须允许有这样的规则,让我剔除可能性极低的“解释”,否则所有的哲学讨论都会陷入无意义的诡辩。&br&&b&最著名的哲学剃刀:奥卡姆剃刀&/b&&br&&b&When faced with competing hypotheses, select the one that makes the fewest assumptions. Do not multiply entities without necessity.&br&面对相悖的两种假说,选择所需要假设最少的哪一个;如无必要,勿增实体&/b&&br&&img src=&/9d3ead46cc40d402dec9d0_b.png& data-rawwidth=&1239& data-rawheight=&6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9& data-original=&/9d3ead46cc40d402dec9d0_r.png&&&br&&b&最暴力的哲学剃刀原则:“牛顿的火焰激光剑”&/b&&br&&b&what cannot be settled by experiment is not worth debating&br&不能被试验验证的问题,不值得辩论&/b&&br&&img src=&/65baa1a719cc6f645e99fe947d2bf235_b.png& data-rawwidth=&1269&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69& data-original=&/65baa1a719cc6f645e99fe947d2bf235_r.png&&&br&&br&&b&我最喜欢的剃刀原则:希钦斯剃刀&/b&&br&&b&What can be asserted without evidence can be dismissed without evidence&/b&&br&&b&无证据基础的宣称,可无需证据地驳回。&/b&&br&&img src=&/09e21dd096fa_b.png& data-rawwidth=&648& data-rawheight=&7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8& data-original=&/09e21dd096fa_r.png&&&br&量子力学可能是科学中我们存在“认识缝隙”最大最多的门类之一。当我们存在认识缝隙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求助虚无,给我们一个轻松的解释,给我们安慰,缓解我们对无知的恐惧。这是人类的弱点:当我们恐惧的死亡的时候,我们创造了afterlife的幻想,诞生了无数死亡的邪教,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br&如今,当面对无知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的是&b&好奇和兴奋:&/b&一个更加广阔的宇宙等着我们探索。&br&我很喜欢考虑哲学,我很喜欢&b&哲学博士&/b&这个称呼(&b&Doctor of Philosophy PhD&/b&),我认为它很符合我们对于知识的终极追求。但是我很遗憾地看到知乎中对于哲学的讨论,大多数陷入了无意义的诡辩。&br&问题中另外一个回答
&a data-hash=&dca47027ebd6f450d336a& href=&///people/dca47027ebd6f450d336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苏暖暖& data-hovercard=&p$b$dca47027ebd6f450d336a&&@苏暖暖&/a&提到:多看数学和物理,少看哲学和心理。&br&我明白她的意思,不过表达方式可能欠妥。我鼓励大家多考虑哲学,但是不要走火入魔。可能在考虑哲学问题之前,接受一点正规的哲学训练是必要并且有益的。&br&&br&祝大家思考愉快。关于量子力学的,会慢慢更新。&br&&br&---------------------&br&&br&相关回答:&br&&a href=&/question//answer/?group_id=619968& class=&internal&&平行世界的理论是什么样的? - 爱小臭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事件的随机性能用混沌理论或量子理论来解释么? - 爱小臭的回答&/a&&br&&a href=&/question//answer/?from=profile_answer_card& class=&internal&&用占卜的方法预测薛定谔之猫的生死算是观测吗? - 爱小臭的回答&/a&
大家好,题主、各位观众。如果你们之前不能完全理解波粒二象性(现象本身,或者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用担心,我认为十有八九不是智商问题:量子物理的内容有太多“反常识”了。很多时候,是我们的脑袋在排斥这些知识;有的时候,我们对这些概念理解有…
&p&这是一个很严肃正经的数学问题。&/p&&p&我这里给出严格数学意义上的归纳。你看完之后,会发现其实四维空间没有你想象中的复杂,要理解4维的球形并不是不可能。&/p&&p&你看不到不代表它不存在,更不代表我们想象不到;18世纪被提出时就被认为无稽之谈的四维几何 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后,越来越有实际应用价值。&/p&&p&在这里并没有引入除公设公理之外任何的假设,整个数学大厦的构建依靠的基础就是如此简单,高维空间也不例外。如果你能够在一张二维纸上具象三维物体,我就能引导你在一本三维“书”上具象四维。&/p&&blockquote&&b&某维空间的球(&a href=&///?target=https%3A//en.wikipedia.org/wiki/Hypersphe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ypersphere&i class=&icon-external&&&/i&&/a&)可以看成该维度空间内所有到某一固定点小于等于相同距离的点的集合&/b&。&/blockquote&&p&&br&&/p&&img src=&/v2-e77fd99e88e45aabf24c2_b.jpg& data-rawwidth=&240& data-rawheight=&24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0&&&p&&br&&/p&&p&空间内的封闭可以是不规则图形,如果用最简单的圆形封闭,本句可作为该问题的答案,但要如何理解呢?四维空间里,就算是最简单的图形,解释起来也要花点功夫。&/p&&p&开始前,首先要明确四维空间的定义。
少数人认为“第四维就是时间”,是的,这是&b&四维时空&/b&的第四维,但不是&b&四维空间&/b&的第四维。详见&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四维空间为什么不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 - 视限的回答&/a& &/p&&blockquote&&b&Part 1:关于四维球&/b&&/blockquote&&p&&br&&/p&&p&为方便记述,记该点为原点,建立欧氏几何直角坐标系(其实建立球坐标系描述要简单得多,但为更多人所理解,此处用大家熟悉的欧几里得空间建系)。相同距离设为1。在n维空间就有n个任意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p&&p&&br&&/p&&p&所以在一维空间,球的边缘只有两个点,-1,和1。
没错,一维球在我们三维空间来看就是一个线段,虽然可能感觉很奇怪,但从定义上(x?&=1的实解)讨论,就是这样, 一维世界的图形除了点还有什么呢?&/p&&p&在二维空间,我们可依勾股定理公式得出所有到原点相同距离的点的集合,x?+y?=1?,得到的是无数个实数解,这些点形成二维空间的封闭图形,图形内的点在二维空间内无法不通过此图形而越到外面。&/p&&p&在三维空间,相同道理,x?+y?+z?&=1,也得到无数个实数解,这些解的集合是一个三维球,是很易理解,每个点都是上述方程的解。看起来这三段话都是废话,但是这些都是作为理解四维球的铺垫,为了方便理解概括这些规律与对应关系。&/p&&p&那么正文&/p&&p&请看下图,点P在三维坐标系的位置,屏幕里图形的8条棱实际在一个平面的六边形上。但这时候你的想象力已经把这个图形勾勒成一个立方体了,相信所有生活在三维空间的我们都可以做到这一点。现在请把你的手指垂直立在下图原点,&b&你的手指与屏幕垂直,也与该三维膜垂直。&/b&&/p&&p&在四维空间,为了找出在四维空间内所有到原点相同距离的集合,我们要建立一个方程来确定这些点的集合,这个方程为x?+y?+z?+w?=1。推理方式和三维球体相同,可以轻易理解此方程的可以直接跳过下面的推理。&/p&&img src=&/v2-2b73fb19ce82fa909ffd_b.jpg& data-rawwidth=&438&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8& data-original=&/v2-2b73fb19ce82fa909ffd_r.jpg&&&p&&br&&/p&&p&&br&&/p&&p&因为三维空间在第四维(你手指的方向)没有厚度,我们把它看成在屏幕上,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三维膜。
假设新维度的坐标轴为w轴,一般习惯叫它w轴(别问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笛卡尔在建立坐标系的时候,如果坐标轴的顺序如果是z y x w v …的话,我们研究四维的强迫症就不会犯了)。假设将上图点P向w轴方向平移w,记为P' ,则其位置为 &img src=&///equation?tex=%28x%2Cy%2Cz%2Cw%29& alt=&(x,y,z,w)& eeimg=&1&& 。P' 离xyz空间的距离为w,现在我们得到一个三角形,直角边之一为PP',另一个直角边为OP,斜边为半径OP'。此时斜边长即为P到原点的距离,也是四维球的半径。
已知半径为1
则通过勾股定理可以得到d?+w?=1?
我们又知道d?=x?+y?+z?
所以x?+y?+z?+w?=1
以上&/p&&p&注意w轴在这里并不特殊,因为任意两个坐标轴都是相互垂直的。我们也可以把x轴或者y,z轴单独提取出来,得到相同的结论,因为不管从哪个轴的方向看,欧几里得四维空间的坐标轴结构都是相同的,所以此公式也是如此,xyzw可以随意替换。&/p&&p&通过这个方程我们得到一个庞大的集合,也就是一个四维球体(4-sphere),更高维球体也是如此推理得到。&/p&&p&&br&&/p&&p&可能有些同学会问,就算你这么说,我还是想象不出来高维球到底是什么样子啊。&/p&&blockquote&&b&1.2 关于如何在脑中想象四维空间&/b&&/blockquote&&p&又是一个新的问题了。各位请打开你们的脑洞,最好换张显卡,我们没有关于四维空间的任何实际经验,这很可能是我们一生中最难想象的东西。建议你在想象四维球之前先想象超立方体:
&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人类如何感受四维空间? - 视限的回答&/a&
这很重要,因为就算你能想象超立方体,想象四维球也是困难的。&/p&&p&&br&&/p&&p&相信大家感觉最困难的是 如何想象出一条坐标轴与现有三维空间的三个维度相垂直 这也是第一步。因为在我们想象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把这条第四维坐标轴放进了我们的三维空间里面,我在刚学的时候也是这样,这是个很容易或者必定会走入的误区,然后建出个斜角坐标系。
我先列举几条关于这条坐标轴的几何属性,避免大家把这条直线禁锢在自己熟悉的三维空间内。
1: w坐标轴与原有xyz空间仅有一个交点
2: w坐标轴垂直于xyz空间(一条线垂直于一个空间是指,这条线垂直于这个空间里的每条线,每个面)
3: w坐标轴可与xy平面构成一个三维空间,一个垂直于z轴的空间。
4: 经过任意一点,必定可找到4条相互垂直的直线,这四条直线必定可经过xyzw轴旋转平移得到。
5: wxyz 可以任意互换,所有描述依然成立&/p&&p&当w=1,函数解为x=y=z=0,就是说这个四维球体在w=1的三维膜上只有一个点(0,0,0,1)
当w稍小于1时,xyz的函数解开始形成一个三维球。
当w=1/√2,函数解为x?+y?+z?=1/2,即一个半径为1/√2的三维球体,在十六个象限中的第一象限的其中一个点可以表示为(1/√8,1√8,1/2,1/√2)
当w=0,函数解为一个半径为1的三维球体
w为负时偶函数对称。&/p&&blockquote&&b&在四维空间,三维空间也叫三维膜。&/b&&/blockquote&&p&这个膜的意思指无厚度,而不是指三维空间里的一个平面切片。三维空间是四维空间的一个切片。一个三维物体只有长宽高,不管你在四维空间中如何摆放,总有一个方向,它是没有厚度的。
如果你把眼前的屏幕想象成一个三维膜(实际上是二维膜,所以需要靠你想象),那么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想象w轴,但前提是你想象力必须大到可以同时在脑中印象大量的立方体。如果要想象四维球,必须同时印象大量的三维球;就好像你想象三维球的时候,你脑中印象大量的圆形。&/p&&p&一:四维空间很难想象,但是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四维时空,我们想象三维空间+一维时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也可以先把时间当成w方向处理。把每个三维图像在w轴方向发生的变化从脑中过一遍。&/p&&p&然后再把时间当成x方向处理,想象图像在x轴的变化,描绘出每个yzw三维膜内的图像。&/p&&p&yzw三维膜是指,2维空间平面和1维时间组成的三维时空,因为也是三个维度,完全可以放在我们熟悉的三维空间内想象。举个例子比较好理解。比如一个苹果 ,xyz空间下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近似球体,而它在yzw空间里,是一片苹果切片跟随时间发展的变化,由长大成熟到腐烂,形状近似圆柱。如果这个苹果被吃了,那么每一口都相当于销去圆锥的一大块,形状看起来比较像迪拜塔。&/p&&p&如果对yzw三维膜想象有困难,可以具体观察下面这三个时空图:&/p&&p&时间取帧叠在三维空间的跑步:&/p&&img src=&/v2-cab2b2cc1de5e57de868ea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cab2b2cc1de5e57de868ea_r.jpg&&&p&&br&&/p&&p&&br&&/p&&p&三维空间加时间形成的四维球:
&/p&&img src=&/v2-48b60e371240ffd5bcf54d_b.jpg& data-rawwidth=&288& data-rawheight=&28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88&&&p&&br&&/p&&p&动图请点&a href=&///?target=http%3A///forum/pic/item/e4bf10dfa9ec8afecc0f0.jp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太阳系在四维时空中的运动轨迹 &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img src=&/v2-2fb6baefb373a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35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p&&br&&/p&&p&螺旋看起来是三维的,那是因为太阳系接近平面,可以看成是二维空间加时间形成的三维&/p&&p&二:想象你有透明的200张纸,每张纸厚度是0.01,如果在每张纸上面画每张纸代表不同的w值,从-1,-0.99,-0.98一直到1为止,按w对应的值画出不断变化大小的200个球在这些纸上。这时便在一本三维书上画出了一个四维球。
熟练之后请你把所有时间发生的200个三维图像同时在脑中印象,你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问道生肖守护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