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痢的血生化检查项目是什么

确诊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确诊细菌性痢疾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基本信息:女&&
发病时间:不清楚
病情描述及疑问::A、双份血清抗体滴度的增高
B、在半固体中无动力C、取脓血便作涂片染色镜检
D、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E、以上都不是
已有1243条关于
微信扫一扫,查看更多医生回复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擅长:药师
网友满意:
回答速度:
天津西里和医院,天津市大港区&&&全科
建议:临床表现主要有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粘液脓血样大便.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粪便常规:粘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红细胞与巨噬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分离到痢疾杆菌;粪便免疫检测:痢疾杆菌抗原阳性。
有关的更多问题,
为保障患者权益,我们仅接受有资质的医学专业人士的回答,请您先认证为医生中毒型菌痢_百度百科
中毒型菌痢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诊断检查 血象,血气分析,血糖。无腹泻者反复流动灌肠多次查大便常规及培养。必要时查眼底,甲皱及球结膜微循环、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
中毒型菌痢疾病名称
中毒型菌痢
中毒型菌痢疾病概述
来势凶猛,变化迅速,如不及时抢救,便会很快死亡。如何才能早期发现呢?首先,我们耍熟悉毒痢的早期表现,同时细致观察,注意病情早期变化。中毒型菌痢的早期主要表现如下:
①突然起病,高热39℃以上,烦躁不安,谵语,用镇静剂无效,或嗜睡,萎靡不限。
②早期呼吸衰竭,呼吸节律不整、憋气、暂停;反复惊悸,惊厥,止惊后一般情况差。四肢持续肌紧张,下肢内收,上肢内旋,血压偏高。
③早期循环衰竭,肢端紫绀,皮肤发花。
④的早期表现。少数毒痢,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死亡率最高,抢救十分困难,但如早期发现,死亡率可降至20%以下。主要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吸气性呼吸困难,呼吸费力而无呼吸道梗阻,不易缓解的低氧血症,双肺听诊无明显异常,症状与体征明显不相称,总之,中毒性菌痢极为凶险,粘液脓性血便是其诊断依据。如怀疑是本病而无腹泻者,可用冷盐水或肥皂水灌肠或肛指检查获取大便标本,以明确诊断,治疗上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把好惊厥、循环衰竭、呼吸衰竭三关。
中毒型菌痢疾病分类
中毒型菌痢症状体征
1.病史 注意发病初24h之体温、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烦躁不安、昏迷、惊动、惊厥。呼吸节律、蹩气、呼吸暂停。
2.体检 神志、精神、体温、血压低或高,面色、肢端温度,呼吸节律、频率、呼吸窘迫、心率、脉搏、肌张力。皮肤淤斑。
中毒型菌痢疾病病因
病前一周内的不洁饮食史、接触史,当地本病流行情况。
中毒型菌痢治疗方案
1.抗菌治疗 首选黄连素联合诺氟沙星,或氧氟沙星,或环丙沙星。口服,疗程3~5d。
(1)黄连素:成人每次0.5g,2/d。小儿30mg/(kg·d)。
(2)诺氟沙星:成人每次0.4g,2/d。小儿15~20mg/(kg·d)。
(3)氧氟沙星:成人每次0.3g,2/d。小儿10~20mg/(kg·d)。
(4)环丙沙星:成人每次0.4g,2/d。小儿10~20mg/(kg·d)。
(5)重症及6月龄以下婴儿可选用下列药物:①头孢氨噻肟,成人每次1g,1/12h,肌注;儿童50~100mg/(kg·d)。②头孢去甲噻肟及头孢曲松,剂量同①。③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米卡星,成人每次80mg,1/12h,肌注。小儿2~5mg/(kg·d)。妥布霉素,成人每次80mg(8万U),每8~12h一次,小儿4mg/(kg·d),分2次肌注或静滴。
(6)其他:尚可选用、口服、SMZ-TMP等。
2. 预防剂量为0.5~lmg/kg,一次静注。治疗剂量为成人40~60mg/次,小儿每次l~5mg/kg,3~15min 1次,静注。待面色好转、四肢暖、呼吸循环衰竭纠正即可停药。及时和短程足量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药量必需高度个体化。
3.液体疗法
(1)控制液体量:对于脑型、肺型,控制液体入量为生理需要量之80%,使患者处于轻度脱水状态。
(2)扩容:对于休克型毒痢,足量扩容为抢救的关键措施。原则是先晶体液后胶体液,晶胶比例为3∶1。常用晶体液为醋酸钠平衡盐,或2∶1液(2份生理盐水、1份1.4%);胶体液为低分子,低右之用量为成人每次500ml,小儿10~15ml/kg,快速静滴或静注。所需液体总量随病情轻重及个体全身脏器功能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通常初速5ml/min或更多,小儿减半,待血压升至正常及有尿后减速。初期快速扩容,所需液体总量少,效果好。成人患者不伴脱水之毒痢所需液体量大致为:第1h,2∶1液500~1000ml,低右500ml,总量ml,最初12h为ml,24h为ml。小儿酌减。
(3)脱水:静注,用于脑型毒痢。
(4)纠正酸中毒:采用等渗碳酸氢钠溶液纠酸。
(5)纠正电解质及糖代谢紊乱:注意补钾。重症可出现高血糖,合并严重酸中毒与低血钾,应及时纠正之。
4. 适用于脑型。
5.改善肺换气功能 对于肺型,采用呼吸道持续正压给氧(CPAP),或呼气末正压给氧(PEEP),或(HFOV)。积极纠正。
6.激素 静滴,或,或甲基强的松龙。
7.其他 积极降温。必要时用、。中药、有助于之恢复。出现DIC时,可考虑治疗。
1.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呼吸频率、节律;面色、肢端温度、四肢肌张力、瞳孔;记出入量。
2. 1%盐水反复流动灌肠。
3.防止,每2h压迫排尿1次。
4.正确使用、。
中毒型菌痢安全提示
1、四肢末梢循环差时,用热水袋保暖,应防止烫伤。热水袋温度不能过高,热敷部位要常更换。
2、便次多者,注意肛门清洁,防止。
3、注意受压部位皮肤护理,勤翻身,防止。细菌性痢疾_英文_拼音_细菌性痢疾中毒的症状及治疗方法_医学百科
细菌性痢疾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目录1 拼音xì jūn xìng lì jí2 英文参考bacillary dysentery[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bacillary dysenteryshigellos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3 概述细菌性痢疾为病症名。系由各种所致的急性。以为主要病变。属祖国“痢疾”范畴。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急性肠道传染病,以化脓性为主要病变,有全身、、、、排脓等临床表现。4 诊断流行季节有腹痛、腹泻及脓血样便者即应考虑菌痢的可能。急性期病人多有,且多出现于道症状之前。慢性期病人的过去发作史甚为重要,和有助于诊断的确立。及X线钡剂,对鉴别慢性菌痢和其他疾患有一定价值。在菌痢流行季节,凡突然发热、而无其他症状的患儿,必须考虑到的可能,应迟早用肛试取或以盐水灌肠取材作涂片镜检和细菌培养。
本病诊断要点: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前内有不洁饮食史;或与菌痢接触史,多见于夏秋。发病急,有发热、腹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里急后重、脓血黏液便等症状,左下腹有压痛。可作血象,大便镜检及培养,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早期及不典型者,应及大便化验检查。中毒型,多伴发症状及呼吸、衰竭等。慢性菌痢:急性发作后迁延不愈,病程超过2个月;或1年内有典型痢疾病史,以后经常反复发作者。5 治疗措施5.1 针灸治疗治疗:急性菌痢,取、、、。发热重加、,针用泻法。中毒型,者以、曲池为主。惊厥者取合谷、、、、,等穴;者,取、、、气海(灸)等穴;循环衰竭者,取内关、人中、百会等穴。此时,应以中西为主,针刺仅作为配合治疗。慢性菌痢:取阴陵泉、足三里、天枢、气海、、、、等,针用或,并配合。5.2 急性菌痢的治疗1.一般疗法和对症疗法 病人应予胃肠道(至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为止)和卧床休息。饮食一般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忌食多渣多油或有性的食物。恢复期中可按具体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有失水现象者可给予。如有等而不能由口摄入时,则可给予或5%盐水滴注,注射量视失水程度而定,以水和。有者,酌情给予碱性液体。对痉挛性腹痛可给予及腹部热敷,忌用显著肠的药物,以免延长病程和排菌时间。这类药物虽可减轻解腹泻,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肠壁分泌。但实际上腹泻是机体防御的一种表现,且可排队一定数量的和肠,因此不宜长期使用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特别对伴高热、毒血症或粘液脓血便患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婴也不宜使用此类药物。能够和影响肠道动力的药物有阿托品、、、、、、和等。
2.病原治疗 近年来痢疾杆菌的菌株,尤其是株渐见增多,粪便培养检得致病菌时需作,以指导合理用药。
⑴:对痢疾杆菌有,但如与()合用,则有协同效果。如(-TMP),每天2次,每次2片,酌减,疗程一周。有严重、、过敏及者忌用。近年来耐药菌已见增多,如疗效差或无效时,即应改用其他药物。
⑵喹诺酮类:该类于,具杀菌作用,,已成为成人菌痢的首选药。由于该类药可影响儿童,学龄前儿童忌用。成人用法如下:每日2g,分3次口服,疗程5~7天;每日600~800mg,分2~3次口服,疗程同上;、和每日皆为600mg,分2次口服,疗程3~5天。
⑶:尽量口服给药。、族等抗痢疾杆菌活性差,耐药菌株日趋增多,因而在广泛应用抗生素的某些大城市中,不宜以氯霉素或四环素族作为急性菌痢首选药物,但在农村地区仍可使用。对本病仍有效,但呕吐等副作用较大,部分人不能口服者,可改用或等抗生素。
庆大霉素的为160~240mg/d,分2次肌注,小儿每日3~5mg/kg,分2次肌注;的剂量为1~1.5g/d,小儿为每日20~30mg/kg,分2次给药;氨苄西林的剂量为2~6g/d,小儿为每日50~100mg/kg,分4次给药。疗程均为5~7天。必要时,可加用TMP0.1g,每日2次,以增加疗效。近年来,耐庆大霉素和氨苄西林菌株增加,有人改用成人每日15mg/kg,儿童100mg/kg治疗菌痢,取得较好疗效,但多数作者认为,该药不宜作为“一线药物”,以免耐药菌株增加。
⑷:0.3~0.4g,每日4次;4g,每日4次。疗程均为7天。5.3 中毒性菌痢的治疗本型来势迅猛,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性措施抢救。
1.抗菌治疗 采用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与氨苄西林静脉注射,剂量、用法同急性期,中毒症状好转后,按一般急性菌痢治疗或改用复方磺胺甲噁唑(SMZ-TMP)或诺氟沙星口服,总疗程7~10天。氟喹诺酮类静脉和也可使用。
2.高热和惊厥的治疗 高热易引起惊厥而加重脑缺氧和,应用及物理降温,无效或伴躁动不安、反复惊厥或惊跳者,可给予亚冬眠疗法,以与各1~2mg/kg肌注,必要时静脉滴注,病情后延长至2~6小时注射一次,一般5~7次即可撤除,尽快使保持在37℃左右。具有和降温的作用,可降低耗氧量,抑制运动,可使小和小静脉扩张,从而改善和增进脏器的血流。还可给(安定)、或钠。
3.循环衰竭的处理
⑴扩容量:因有效循环减少,应予补充血容量,可快速静脉输入或葡萄糖,首剂10~20ml/kg,全日总液量50~100ml/kg,具体视患者病情及而定。若有酸中毒,可给5%滴入(详见“”章节)。
⑵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针对痉挛应用血管扩张剂,采用,成人剂量为10~20mg/次,儿童每次0.3~0.5mg/kg,或阿托品成人1~2mg/次,儿童每次0.03~0.05mg/kg,注射间隔和次数视病情和症状缓急而定,轻症每隔30~60分钟肌注或静脉注射一次;重症每隔10~20分钟静脉注射一次,待润、循环呼吸好转、温暖、回升即可停药,一般用3~6次即可奏效。如上述治疗后周围循环不见好转,可考虑以与联合应用。
⑶强心治疗:有左心衰和者,应给予等治疗。
⑷抗凝治疗:有者采用,剂量及疗程染性。
⑸的应用:每日5~10mg/kg静脉滴注,可减轻中毒症状、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加强收缩、减轻脑水肿、保护和改善,成人200~500mg/日,一般用药3~5天。
4.治疗呼吸衰竭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如应用或)、严格入液量。必要时给予、等肌注或静注。重危病例应给予呼吸监护,插管或应用。
5.纠与电解质紊乱 应补充失液量及钾、钠,但需慎防用量过大速度过快而引起肺水肿、脑水肿。5.4 慢性菌痢的治疗需长期、治疗。应尽可能地多次进行大便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必要时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作为选用药物及衡量疗效的参考。
1. 抗生素的应用 首先要抓紧致病菌的和药敏,致病菌不或过去曾用的无效药物暂不宜采用。大多主张联合应用两种不同类的抗菌药物,剂量充足,疗程须较长且需重复1~3疗程。可供选用药物同急性菌痢。
2.治疗 应用或混合菌苗,隔日皮下注射一次,剂量自每日0.25ml开始,逐渐增至2.5ml,20天为一疗程。菌苗注入后可引起全身性,并导致局部充血,促进局部血流,增强,也可使抗生素易于进入病变部位而发挥效能。此外,也可试以治疗。
3.局部灌肠疗法 使较高浓度的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增强杀菌作用,并刺激新生,一般作。常用的药物为5%100ml或0.5%~1%100~200ml,每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有人主张灌肠溶液中加入0.25%、氢化可的松25mg,或可提高疗效。
4.肠道紊乱的处理 可酌情用镇静、解痉或收敛剂。长期抗生素治疗后肠道紊乱,可给或小剂量异丙嗪、苯乙呱啶或针刺足三里。也可以0.25%普鲁卡因液100~200ml保留灌肠,每晚1次,疗程10~14天。
5.肠道的处理 限制乳类和豆制品。数量减少者可给和Vitc,肠减少者可给。可服乳酶生(含厌氧)4~6g,或片剂(每片含菌50亿),或枯草杆菌溶液100~200ml(每ml含活菌3亿)灌肠,每晚1次,疗程2~3周,以促使,重新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和也可调整肠道菌群,前者成人3~5粒/次,后者2粒/次,皆每天2~3次。
慢性菌痢的治疗效果尚欠满意,如有显著症状而大便培养阳性,则需隔离治疗。此外,应追查促使转为慢性的诱因,例如是否有、等加杂症,对有关伴发病进行适当的治疗,鉴于慢性菌痢病程较长,其急性症状常有缓解倾向,因此,必须反复进行大便培养,才能治疗效果。6 病原学痢疾杆菌是革兰氏阴性,不具动力,在普通中生长良好,最适宜温度为37℃,在水果、蔬菜及腌菜中能生存10日左右;在中可生存24日之久;在阴暗潮湿及冰冻条件下生存数周。阳光直射有杀灭作用,加热60℃10分钟即死,一般能将其杀灭。
所有痢疾杆菌均能产生、细胞毒素、肠毒素(),志贺氏痢疾杆菌尚可产生。有菌体O及表面抗原K,有其群与型的,据反应及抗原组成,痢疾杆菌可分为4群:①A群:包括志贺氏菌及其型1~15;②B群:包括福氏菌及其血清型:1a~c、2a~b、3a~c、4a~c、x、y等;③C群:包括鲍氏菌及其血清型1~18;④D群:宋内氏菌属:1。临床上可以特异性血清作加以定型。目前以福氏和宋内氏菌占优势,某些地区仍有志贺氏菌群流行。福氏菌易转为慢性,宋内氏菌感染则多呈不典型发作,志贺菌的最强,可引起严重症状。7 发病机理痢疾杆菌对结肠粘膜上皮细胞有和侵袭作用,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具有的菌株才能引起结肠典型病变,而对上皮细胞无侵袭力的菌株并不引起病变。、肠道菌群产生的短链、以及等,对痢疾杆菌有杀灭或。肠粘膜产生的分泌型等特异性,对痢疾杆菌有重要排斥作用。某些足以降低人体全身肠道局部防御功能的因素,如慢、过度疲劳、暴饮及消化道疾患等,则有利于痢疾杆菌侵入肠粘膜而致病。
痢疾杆菌侵入肠粘膜上皮和因有层,并在其中繁殖,引起肠粘膜的炎症反应,固有层呈现及小静脉充血,并有细胞及的渗出与浸润、甚至可致固有层小血管循环衰竭,从而引起上皮细胞甚至,坏死的上皮细胞脱落后可形成小而浅表的,因而产生腹痛、腹泻、脓血便。受刺激而有里急后重感,内毒素可致全身发热。
中毒性菌痢 全身中毒症状与肠道病变程度不一致,虽有毒血症症状,但肠道炎症反应极轻。除痢疾杆菌内毒素作用外,可能与某些儿童具特异,对呈现强烈反应,引致微血管痉挛、缺血和缺氧,导致DIC、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脑水肿和。8 病理改变肠道病变主要于结肠,以直肠、乙状结肠等部位最显著,但升结肠、下端也少见。急性期的病理变化为弥漫性蛋白渗出性炎症,肠粘膜弥漫性充血、,分泌大量渗出物,间有微小。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溃疡深浅不一,但限于粘膜下层,故肠和肠少见。发病后约1周,人体产生抗体,溃疡渐愈合。毒素也可引起病变,表现在肝、、心肌、脑细胞变性。中毒性菌痢的结肠病变很轻,但显著的病变为全身小动脉痉挛和渗出性增加,出现变性、浸润和点状出血。和出血。慢性患者肠壁增厚,溃疡边缘有状增生,愈合后形成疤痕,导致狭窄。9 流行病学本病终年均有发病,但多流行于夏秋季,见于世界各地。9.1 传染源为病人与,其中非典型病例和慢性病例在流行病学上意义尤大。9.2 传染源主要借染菌的食物、饮水和手等经口感染。在流行季节可有食物型和水型的暴发流行,前者系食用被手或苍蝇等的物体而受感染;后者系被粪便污染而致水型。在非流行季节,接触被病人或带菌者污染的物体可受感染。9.3 人群易感性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普遍易感。患病后仅产生短暂、不稳定的群和型力,易或复发。10 临床表现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2天。志贺氏菌感染的表现一般较重,宋内菌引起者较轻,福氏菌感染介于二者之间,但易转变为慢性。临床上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二期。10.1 急性菌痢1.普通型 起病急骤,、伴高热,继以腹痛、腹泻和里急后重,每天10~20次,呈脓血便,量少,左下腹压痛伴音亢进。一般1~2周内逐渐恢复或转为慢性。
2.轻型 全身毒血症状和肠道表现均较轻,腹痛不著,腹泻次数每日不超过10次,大便呈糊状或水样,含少量粘液,里急后重感染也不明显,可有呕吐,有疗程3~6天,易误为或结肠炎。
3.中毒型 多见于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起病急骤,病初即可有高热、萎靡、灰、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而浅表、反复惊厥、神志不清、花纹,可导致呼吸和循环衰竭,但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无腹痛与腹泻,常需直肠拭子或生理盐水灌肠,采集大便检查才发现粘脓便,镜下可见大量脓细胞和。按临床表现可分为①休克型:主要表现为周围循环衰竭,皮肤发花,,血压明显下降或测不出,伴不同程度;②脑型:以严重脑部症状为主,因脑水肿、可脑疝。临床表现主要为惊厥、和呼吸衰竭。早期表现、、频繁呕吐、呼吸增快,神志不清、频繁惊厥、血压升高、忽大忽小,不等,对光明显迟钝、消失,呼吸深浅不匀,节律不整,呈叹息样呼吸,最后减慢以至停顿;③混合型:是预后最为凶险的一种,具有循环衰竭与呼吸衰竭的综合表现。10.2 慢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即称慢性菌痢。下列因素易使菌痢转为慢性:①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为耐药菌感染;②;③合并慢性疾患如胃肠低、、肠道寄生虫病以及机体免疫机能障碍、SIgA缺乏者;④福氏菌感染。
1.慢性迁延型 急性菌痢后,病情长期迁延不愈,有不同程度腹部症状,或有长期腹泻,或腹泻与交替,大便经常或间歇带有粘液或脓血,可长期间歇排菌。
2.慢性隐匿型 有急性菌痢史,较长期无临床症状,大便培养阳性,乙状结肠镜检查有异常发现,也为重要。
3.急性发作型 因某种因素如饮食不当、受凉、劳累等而诱致慢性患者呈急性发作者,症状一般较急性期轻。11 并发症在恢复期或急性期偶可有多发生、渗出性炎,,数周内自行。孕妇重症患者可致或。慢性菌痢有溃疡结肠病变者,可并发营养不良、、及。尚可引致性尿毒、、等。儿童患者可并发、炎、。并发者罕见,具有菌痢和败血症的双重表现,但病情较为凶险,病死率高,年龄在1岁以内更高。12 辅助检查12.1 血象急性病例白细胞总数及有中等度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轻度贫血。12.2 粪便检查典型痢疾粪便中无粪质,量少,呈鲜红粘冻状,无臭味。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及红细胞,并有巨噬细胞。培养可检出致病菌。如不当、标本搁置过久,或患者已接受抗菌治疗,则培养结果常不。常用的为SS和麦康凯琼脂。12.3 其他检查抗体染色技术为快速检查方法之一,较灵敏。国内采用免疫荧光菌球法,方法简便,灵敏性及特异性均高,采样后8小时即可作出诊断,且细菌可继续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急性期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大量渗出、有浅表溃疡,有时有假膜形成。慢性期的肠粘膜呈,可见溃疡或息肉形成,自病变部位刮取分泌物作培养,可提高检出率。此外,X线钡剂检查在慢性期患者,可见肠道痉挛、动力改变、袋形消失、肠腔狭窄、肠粘膜增厚,或呈节段状。近年来有人以协同凝集试验作为菌痢的快速诊断手段,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3 鉴别诊断急性菌痢应与下述疾患鉴别。13.1 阿米巴痢疾起病一般缓慢,少有毒血症症状,里急后重感较轻,大便次数亦较少,腹痛多在右侧,典型者粪便呈果酱样,有腐臭。镜检仅见少许白细胞、红细胞凝集成团,常有夏科-雷登氏体,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乙状结肠镜检查,见粘膜大多正常,有散在溃疡。本病易并发。13.2 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表现和流行季节与菌痢(重型毒型),后者发病更急,进展迅猛、且易并发休克,可以温盐水灌肠并做镜检及细菌培养。此外,本病尚应与沙门氏菌感染、、大肠杆菌腹泻、、性肠炎等相鉴别。慢性菌痢应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鉴别。14 预防应从控制传染源、切断和增进人体抵抗力三方面着手。
早期发现病人和带菌者,及时隔离和彻底治疗,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从事饮食业、保育及水厂工作的人员,更需作较长期的追查,必要时暂调离工作岗位。
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一灭”即管好水、粪和饮食以及消灭苍蝇),养成饭前便后洗后的。对饮食业、儿童机构工作人员定期检查。一发现带菌者,应立即予以治疗并调离工作。
保护 可口服依莲菌株活菌苗,该菌无致病力,但有保护效果,保护率达85%~100%。国内已生产多价痢疾活菌苗。15 参考资料 [1] ,胡玲主编.词典[M].南京:江苏技术出版社,. 相关文献
开放分类:
参与评价: ()
欢迎您对细菌性痢疾进行讨论。您发表的观点可以包括咨询、探讨、质疑、材料补充等学术性的内容。我们不欢迎的内容包括政治话题、广告、垃圾链接等。请您参与讨论时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
昵称(必填)
电子邮箱(我们会为您保密) (必填)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本页最后修订于 日 星期四 18:21:13 (GMT+08:00)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血生化检查项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