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三杰-吴末三杰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第四节& 三国的结局
&&&&&&&&&&&&&&&&&&&&&&&&&&&&&&&
谈谈两汉、三国时期的经济文化情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经济上采取了一些积极的、有效的措施:以秦京咸阳为中心,在全国修筑驰道;通水路,大兴水利工程;去险阻,发展交通;统一货币制度器具;大移民,开发落后地区;明确规定土地归个人私有,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刘邦在秦王朝的废墟上,建立起又一个新的封建王朝――西汉。
西汉时期,农业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西汉一代的冶铁业有很大的发展,到西汉后期,铁器皿和铁兵器基本上代替了铜器皿和铜兵器。铁器品种很多,冶铁技术有很大进步,发明了淬火技术。纺织业中以丝织业最为进步,有国营与民营之分,国营主要为皇室和官府织造服装。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大量随葬丝织品是当时织造技术水平的最好实证。西汉的漆器制造业也有很大成就。西汉政府在蜀、广汉等郡设有工官,专门制造供王室、贵族使用的漆器。漆器制造工序繁多,技术复杂,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大量的漆器,反映了当时漆器制造工艺的最高水平。
西汉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十几个大的经济区。长安是关中地区的经济中心。邯郸、临淄、陶(今山东定陶)、睢阳(今河南商丘县南)、江陵(今湖北江陵)、吴(今江苏苏州)、寿春(今安徽寿县)、番禺(今广东广州)、宛(今河南南阳)、洛阳、成都等地都是所在地区的经济中心。这些城市对相应地区的经济起着沟通有无、调剂多寡的作用。各大城市之间有大道和河渠通连。西汉时期商业经营的范围极广,商品种类繁多,据史书记载,当时市场陈列有几十种商品。
东汉时期,由于官府比较重视改善社会状况,解放奴婢,兴修水利,社会秩序渐趋稳定,长期逃亡的人口多回到故乡,重整家园,农业生产由恢复而发展,到汉明帝刘庄时为东汉时期最富庶、最安定的时期。东汉时期重要的手工业有煮盐、冶铁、铸铜、漆器、纺织、造纸等,大多以私营为主,生产技术均较西汉时有所进步。
公元前后二十多年的这个时期里,正是我国汉朝统治的时期,当时政治统一,经济文化发达,武力强大,是一个拥有五六千万人口的东方强国。这个时期的世界,在西方,罗马的屋大维建立了元首制,罗马共和国转为帝国,在东方,朝鲜半岛北部出现了高句丽奴隶制国家。这时,我国汉朝高度发达的经济和文化,强烈地吸引着四邻诸族,他们迫切要求与我国汉朝建立密切的政治关系和经济通商关系。当时这些四邻部族和我国汉朝比较,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又想借助汉朝的经济文化来促使它们从落后状态中加速社会的前进,所以这些部族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文化上,都和汉朝不断发生联系:有的在政治上臣服于汉朝,由汉朝皇帝封侯、封爵;有的在经过多次战争之后,被汉朝制服,同意年年朝贡,而被汉朝皇帝封侯、封爵;有的则是一会儿臣服,一会儿反叛,处于“和和打打”状态。不管属于哪一种情况,总是人民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因此,当时汉朝的四邻诸侯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文化上和汉朝的联系非常密切。
两汉三国时期的文化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文学方面,主要有汉赋、乐府民歌、文人五言诗等。著名的辞赋作家有贾谊、枚乘、司马相如、东方朔、刘向、杨雄、班固、张衡、王逸、王延寿、赵壹、蔡邕、祢衡、杨修、阮籍、嵇康以及孔融、阮r、应、陈琳、刘桢、徐干、王粲“建安七子”&等。诗人方面,应数曹操、曹丕、曹植父子,称“三曹”;还有蔡邕之女蔡琰以及女诗人班取!犊兹付戏伞贰豆攀攀住肺院蟮奈逖允於嘶 
历史学家则有司马迁、班固、班昭等。《史记》和《汉书》,是两部史学巨著,为我国“二十四史”之首。
我国历史上称为画家的,由三国时的曹不兴开始;我国历史上称为书法家的,从东汉的崔瑗起;此外,尚有张芝、蔡邕、刘德升、杜操、梁鹄以及三国时的钟繇、皇象等。
刘向不仅是文学家,还是经学家、目录学家;王充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今存著作《论衡》;张衡不仅是政治家、文学家,也是著名的科学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测定地震的(侯风)地动仪;华陀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剂和进行全麻醉的医学家。
魏(220――265)
魏武帝曹操(追尊)
魏文帝曹丕
220――227
黄初(7年)
魏明帝曹睿
227――240
太和(7年)、青龙(5年)、
景初(3年)
曹芳(后废为齐王)
240――254
正始(10年)、嘉平(6年)
高贵乡公曹
254――260
正元(3年)、甘露(5年)
魏元帝曹奂(后废为陈留王)
260――265
景元(5年)、咸熙(2年)
蜀汉(221――263)
汉昭烈帝刘备
221――223
章武(3年)
汉后主刘禅(后被废为安乐公)
223――263
建兴(15年)、延熙(20年)、
景耀(6年)、炎兴(1年)
吴(222――280)
吴大帝孙权
222――252
黄武(8年)、黄龙(3年)、
嘉禾(7年)、赤乌(14年)、
太元(2年)、神凤(1年)
孙亮(后被废为会稽王)
252――258
建兴(2年)、五凤(3年)、
太平(3年)
吴景帝孙休
258――264
永安(7年)
乌程侯孙皓(又称吴末帝)
264――280
元兴(2年)、甘露(2年)、
宝鼎(4年)、建衡(3年)、
凤凰(3年)、天册(2年)、
天玺(1年)、天纪(4年)
三国年号:
三国魏世系
魏武帝曹操之子
曹操死,袭位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废献帝,代汉称帝
黄初、太和、青龙、景初
以太子即位
景初、正始、嘉平
(废帝)邵陵厉公
明帝养子,封齐王,后立为太子
254年被司马师废为齐王,后封邵陵厉公
正元、甘露
文帝孙,东海定王曹霖子
206年率宿卫数百人攻司马昭,兵败为昭所杀
景元、咸熙
魏武帝曹操之孙,燕王曹宁之子
高贵乡公死后,由公卿迎立为帝,后司马炎代魏称帝,废为陈留王
三国蜀世系
先主昭烈皇帝
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父刘弘
汉末起兵镇压黄巾,208年败曹操于赤壁,得荆州,214年取益州,旋得汉中,221年称帝,国号汉
建兴、延熙、景耀
刘备子,小字阿斗
263年,魏将邓艾,钟会,攻蜀汉,十一月围成都,刘禅出降,蜀亡
三国吴世系
黄武、黄龙、嘉禾、赤乌、太元、神凤
吴郡富春人,孙坚子,孙策弟
221年受曹丕封号为吴王,次年改元黄武,229年称帝于武昌
建兴、五凤、太平
孙劝第少子
258年被丞相孙继废为会稽王,旋自杀
孙劝第六子
孙继废孙亮,迎琅琊王孙休为帝
元兴、甘露、宝鼎、建衡、凤凰、天册、天玺、天纪
孙权孙,孙和子
孙休死,张布等迎立乌程侯孙皓,280年降晋,吴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中被称为三杰的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