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费县地图城西地图

当前位置:山东临沂兰山区马厂湖镇
山东 > 临沂 > 兰山区 > 马厂湖镇
山东临沂兰山区马厂湖镇地图及行政区划
行政代码:行政级别:镇长途区号:0539
车牌号码:鲁Q面积:70km2邮政编码:276000身份证前六位:371302隶属政区: 兰山区 马厂湖镇相关网站:兰山区旅游指南兰山区特产介绍兰山区公众信息网临沂品牌网临沂旅游指南临沂特产介绍
  马厂湖镇位于临沂兰山区城西,交通便利,距临沂飞机场16公里,距石臼港150公里,距-公路不到3公里,距兖石铁路红埠寺火车站仅3公里,省道岚济一级公路横贯驻地。辖区面积70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3.3万人。
   马厂湖镇位于兰山区西南部。西邻费县、苍山县,南界罗庄区,东接兰山街道、银雀山街道,北连朱保镇。总面积69.86平方公里,耕地4700公顷。辖30个行政村,7.3万人。地处丘陵和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西半部为山区丘陵,东半部为平原,系临郯苍冲积平原一部。主要山脉有艾山、小山、三山子、卧虎山、薛南山、石山子等。主要河流有南涑河、莱河等。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地瓜。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黄烟。盛产果品、药材。域内石灰石青脆、易破,埋藏土层浅,易开采,探明储量8亿立方米,为临沂市区主要建筑石料基地之一。距市区9公里,距-公路2公里,距兖石铁路2.5公里,017省道横贯中部,交通便利。
    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区综合开发成效显著,大棚蔬菜、花卉、桑蚕、猪牛养殖等特色农业已成规模,完成山区开发2万亩,发展了枣树生产、加工、科研、引种、育苗于一体的“大枣产学研基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金湖水泥厂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科技创新新步伐,年生产能力突破100万吨,年创产值过亿元。石料加工、板材加工、塑料加工等个体私营企业发展迅速,拉动了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增长。园区建设日臻完善。台资工业园、金湖工业园两大园区总面积1.5万亩,入园政策优惠,服务管理规范,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正兴轮胎、太平洋肥业、天堂木业、兰华新型墙体材料厂等20余个大型外资企业入住该镇。以下地名与马厂湖镇面积相当:
马厂湖镇特产与美食氽芙蓉黄管高桩馒头锅塌鱼枸杞羊肉面孝河藕王氏熟梨王祥卧鱼光棍鸡到马厂湖镇必去著名景点王羲之故居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沂河茶山旅游区古城临沂滨河临沂动植物园马厂湖镇区划 121 马厂湖社区居民委员会
122 西墩社区居民委员会
122 无梁殿村委会
220 黄泥岗村委会
220 凤凰庄村委会
220 中桥村委会
220 北桥村委会
220 西桥村委会
220 南桥村委会
220 大山前村委会
220 小山前村委会
220 九庄村委会
122 庙岭村委会
220 武德村委会
220 山北头村委会
220 前桃园村委会
220 后桃园村委会
220 皇庄村委会
220 寿衣庄村委会
220 东叠庄村委会
220 西叠庄村委会
220 卢家湖村委会
122 古城村委会
122 房家村村委会
122 城前村委会
122 马宅子村委会
122 大姜家村委会
122 小姜家村委会
122 前店子村委会
122 杭头村委会
122 道沟村委会
122 东墩村委会
百度推广 马厂湖镇网友签到处↓ 元芳,你对马厂湖镇怎么看? ---说两句吧!
上一篇地图: 下一篇地图:
山东临沂兰山区马厂湖镇相关的区县/乡镇/街道地图: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字体: 】【】【】【】【】【】
特别行政区:
【请先按 省-市 查找所在的市(内含辖区内区县和乡镇地图) 】中国e都市地图/3D地图-中国地图--公交线路查询-456地图-地图大全
按字母选择城市:
辖区:【】山东省费县东各玉村, 山东省费县东各玉村 山东省费县
山东省费县东各玉村 山东省费县东各玉村,是什么乡,还可以提供什么资料,有关该乡或该村情况的。谢谢。 百姓实业 山东省费县东各玉村
您打错字了,是葛峪,属于费城镇,在费县西6-7公里处。
以前属于员外,或者靠近员外,在城西,临沂兰山区地图_兰山区地图_临沂兰山区
热门城市地图
  临沂市辖三区九县。分别是:郯城、苍山、莒南、沂水、蒙阴、平邑、费县、沂南、临沭九县以及兰山区、罗庄区和兰山区。总人口1000万,临沂市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市。其中:兰山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经118°,北纬35°,是中共临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鲁东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区总面积650平方公里,辖3个办事处、8个乡镇,440个村居,83万人口。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276002。代码:371302。区号:0539。拼音:Lanshan Qu。  兰山区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兰山区驻地临沂城已有2490多年的历史。是“书圣”王羲之、“至孝”王祥的故乡,素有“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之美誉。1972年在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为建国以来我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华东革命烈士陵 园、银雀山汉墓群、王羲之故居等都座落在这里。  兰山区的山水壮丽多姿,钟灵毓秀。境内河流纵横,风光秀美,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年平均降雨量880毫米,平均气温为13.3℃,全年无霜期200天。  兰山区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京沪高速公路与亚欧大陆桥铁路在这里交汇。日东高速公路和东部沿海铁路穿越区境。205国道、327国道和数条省际干道纵横相连。距日照、岚山、连云港三大港口100多公里。距青岛港200多公里,距临沂飞机场仅5公里,现已开通20多个城市的航班。具有立体化的海陆空交通优势。  兰山区委、区人民政府驻地临沂城,东西长6.5公里,南北长6.3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是沂蒙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入城市,也是临沂市委、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兰山区境内有大小山头10余座,均为沂蒙山脉之余脉。大致分为3支;北支起自蒙山,有芦山、铁山、尖山、磨山、桃花山、凤凰山、白土山、茶山;西支与费县、苍山县境内山脉相连,由北到南有艾山、铁牛山、卧虎山、雾平山、薛南山等;南支起自金雀山和银雀山,由北到南伸展到罗庄区境内的铁矿山、庆去山、大柱山。  境内有沂、沭、枋、涑等大小河流10余条,均属淮河流域之沂沭泗水系,流向自北而南或自西而东。注入沂河的主要有蒙河、白云河、孝感河、柳青河、枋河、涑河、陷泥河、李公河、燕子河。这里仅将著名山川作一介绍。  茶山  古称嵯岈山,又名茶芽山、茶叶山。位于临沂城北22.5公里处。山体由红杂石、石灰石构成 ,海拔高度227.1米,四周绵亘1平方公里。孤峰秀出,雄踞沂河西岸,素闻有“临沂镇山”之称。  民国五年(1916年)修《临沂县志,山川》云:“茶芽山去城四十五里,临沂之镇山也。上建文昌宫,古松干章,苍黝隐然,山阴有石洞。其东麓为诸葛城,旧有诸葛书院,久废矣。茶芽山之南为桃花岭,孝河源出于此,又南为八字山。”据说山巅旧有文昌宫,山腰建有白云寺,寺前有澄金泉,每日所澄之金,适供寺僧一日生活之资。寺僧欲多澄,将泉眼凿大。神恶其贪,金遂绝迹。山阴那个石洞,称为王敖洞,据说是王敖修炼之所,后为妇女说破,遂迁去,洞逐渐被泥沙淤没。  相传诸葛城乃诸葛亮故里。孝河岸边的孝友村为王祥故居,八字山相传系王祥墓地,均在茶山之阳。因而历代风鉴家认为:泰山山脉迤逦东南行,连绵数百里结聚为茶山,灵气所钟,不但出了诸葛亮、王祥那样的忠臣孝子,而且琅琊临沂王氏家庭代产伟人,如东晋开国元勋王导、王敦、书圣王羲之等,莫不是茶山风水所致。此山过去并不产茶叶,自从南茶北移后,这里成为产茶区,茶山之名,方得名副其实。茶山附近,有诸葛祖墓和无梁殿等古迹,旅游事业尚待进一步开发。  艾山  又名华艾山、艾花山,以产艾而得名。位于临沂城西北14.5公里处。山体由石灰石构成,海拔254.6米,绵亘数十里,为区境第二高峰 。《临沂县志,山川》称:“艾山,城西三十五里,铁牛山在其东”。铁牛山,亦称小艾山。故前人有“大艾如马小艾驹,两山相逐 类联呼”之诗句。早在2700多年前,鲁侯与齐侯曾在艾山会盟(《春秋,隐公六年》:“公会齐侯盟于艾”)《沂州志,艾山怀古诗》写道:“满山松桧待长空,流水漂花绕涧香;盟会有基人到少,但闻啼鸟送斜阳。”抒发了深深的怀古之情。  艾山多石,远望如羊群卧起之状。神话传说东海龙王之女,为夫家虐待,在艾山牧羊,后经书生柳毅传书,得返龙宫,而群羊遂化为石。该山东麓的庙上村,立有艾山神祠,本祠山神及神夫人,后论为柳毅龙女,俗呼为“娘娘庙”。今庙上村即由娘娘庙简化而来。娘娘庙以外,立有柳公祠专祠柳毅,唐《传奇》中的柳毅传书故事,被附会移植于此。由于“龙女”之故,此地成为历代天旱祈雨之处,民间说“有求必应”,灵验无比。清康熙时兖东道徐惺作《艾山纪事》,记述祈雨灵迹,事虽荒唐,但却反映艾山香火不绝之盛况,不知何时,“龙女”升为“龙母”,龙母庙前的那口井,便成为“柳毅传书”之处了。  金雀山与银雀山  金雀山与银雀山,旧称金雀环、银雀环,位于临沂城南隅。山体由石灰岩、紫色页岩构成,海拔只有88米。两山岗东西对峙,因盛开金黄色、银白色两种草花得名。《临沂县志,山川》载:“山上旧有王氏书院,系元王佐建。今遗址无考矣。”  这两座小山山岗之所以名闻遐尔,乃因此山系西汉墓葬区的缘故。1972年至1986年,先后清理古墓70余座。1972年4月,考古工作者在银雀山一、二号西汉墓中出土了举世闻名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10多部先秦古籍。1976年5月,在金雀山9号汉墓中出土了帛画,并先后在两山出土了铜器、漆器、货币等大批珍贵文物。现在,金雀山和银雀山墓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沂河  又称沂水,发源于沂源县西北部的松山北麓。流经沂源、沂水、沂南、兰山、河东、罗庄、苍山、郯城8县区,由郯城县吴家道口村入苏北平原,由新沂河注入黄海。全长574公里,流域总面积17325平方公里,大小支流100多条。区境内,流长34.9公里,流域面积64.93平方公里,河口最宽处1540米。1957年7月,沂河桥头最大流量为15400立方米/秒。  沂河属山洪河道,源短流急,历史上经常发生水患。《尚书,禹贡》中有“淮沂其义,蒙羽其艺”之载,说明4000年前,大禹曾对沂河进行过治理。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一书,对沂河发源、支流的汇合及沿岸古迹、地名叙述甚祥。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对沂河进行大规模综合治理,相继开挖分沂入沭、武河分洪道等工程,减轻了下游地区的灾害。  孝河  又称孝感河,位于城北白沙埠镇境内。发源于茶山南麓之桃花岭。“东南经孝友村。村,为王元公故里。河,所由名也……至诸葛村入于沂。”(《临沂县志,山川》)王元公即王祥,其“卧冰求鲤”故事,妇孺皆知。孝河夏季芦蒲夹岸,菱荷满池。冬季上下冰封如玉,称为“孝河凝冰”,列临沂八景之一。明人有“银屏皎洁连川合,碎玉楼层映月寒”诗句予以赞美。由于名人之故,孝河随之身价百倍,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  柳青河  因两岸多柳而得名。《临沂县志,山川》载:“柳青河二源:一出茶芽山前云北湖,西南流;一出费县汪沟,东至潭家庄入县境。又东南会半程、枣沟各湖之水与东支会,又东南至岔河村入于沂。”全长34公里,流域面积240平方公里;境内长20.75公里,流域面积218.8平方公里,最大流量531立方米/秒。  柳青河支流除费县汪沟及区境内小柳青河、鸭子沟等较大略见河形外,其余皆由李官、白沙埠、半程、枣沟头境内之沟水汇集而成,每遇大雨,必致泛滥。据史料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暴雨,中下游村庄、农田均遭水淹。日-5日的特大暴雨,河堤多处决口。彻底治理柳青河,需要进一步努力。  涑河  发源于费县马庄乡的鱼鳞山、天井汪山附近。向东流至西单村入区境,经水磨头村折而北流,过大芝房村折而东南至朱里村,经堰东、堰西村,在兰山街道的南郭庄分成两支,南支称为南涑河,北支为北涑河。  南涑河为涑河南流之故道,流经罗庄区的盛庄、马厂湖、岑石、罗庄、傅庄等乡积249.18平方公里,区境长9.9公里,最大流量416立方米/秒。过去,南涑河由于中下游河道弯曲和分支处无法控制,每到汛期,南北混流,常泛滥成灾。1961年,在分支处的郭庄村北建水闸一座,后又进行5次治理,已变害为利。  北涑河为明代嘉靖年间由泾王朱佑舜集民众开凿的人工河。引涑河之水直达临沂城,环城北注入沂河。在城西门外,开凿分支东南流入青龙河(习称护城河),环城南于大埠东村北注入沂河,全长30公里(南郭庄以上河段长30.4公里除外),流域面积126.77平方公里,洪峰流量529立方米/秒。  p 枋(beng)p河 p 得名于古代之枋邑,系沂河西岸的一级支流。全长137公里,流域面积3376平方公里,河床平均宽1200米,入沂口处宽2034米,区境长26.7公里,流经朱保、义堂、枣沟头、南坊等镇,于临沂城东北隅注入沂河。流域面积32.3平方公里,最大过水量6600立方米/秒。  枋河为山洪河道,历史上为害河。建国后,上游实行封山造林,并修建了水库,洪灾已基本上得到控制,枋河两岸为小麦、玉米、水稻主要产区之一。  翻花泉  位于半程镇韩家村。《临沂县志,湖泉》云:“翻花泉,城北四十里,泉濒小河,沙随水涌,势若翻花。对岸有石洞 ,可容数百人。”所谓小河,系指柳青河上游支流。“石洞”民间传说乃王敖修仙之所。  翻花泉水质甘洌,有舒神畅思之效。可惜一直未能很好的开发。韩家村民以泉水酿酒,味美称佳。若得重视利用,定有广阔前景。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位于临沂市政府院内,1982年建立。博物馆大门向西,共占地15亩,周围红墙环绕,内植松柏花竹。主体竹简墓厅,每一座仿古建筑,歇山斗拱,灰陶瓦顶。厅内为银雀山一、二号汉墓复原墓型,原墓中出土文物的复制品按原位置陈放。这两座汉墓于1972年4月发现并发掘。一号墓出土竹简4942枚,系《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狗经》、《曹氏阴阳》、《风角占》、《灾异占》、杂占》等先秦古籍;二号墓出土竹简32枚,系《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时出土,解决了千百年来关于两部书有无和真伪的历史疑案,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考古十大发现之一;《历谱》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历谱。  竹简墓厅后面有一荷池,通过拱形石桥入文物陈列大楼。楼内陈列着上述出土竹简、大批出土漆器和汉画像石等文物。其中的西汉帛画,为珍贵文物。这幅帛画于1976年5月在金雀山九号墓中出土,置于墓主人棺盖的麻布之上。是长江以北地区唯一出土的西汉帛画。画呈T型,长200厘米,宽42厘米,以红色细线勾勒,平涂色彩,有红、蓝、白、黑等色。画面主要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地下3部分。天上有日月,日中有金鸟,月中有蟾蜍和玉兔;人间有蓬莱、方丈、瀛洲3座仙山,山前有一建筑物,内有一贵妇人端坐右方,前有侍婢模样的3个女子侍立,另有一女子手捧容器跪于女主人之前作奉献之状。由此开始,连续出现几组人物生活场面,其中包括乐舞,迎送宾客、纺织、问医、角抵表演等 ,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大体相似,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国民间绘画艺术已居家到很高的水平。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市区东南部。东濒沂河,风景秀丽。陵园于1949年2月由中共华东中央局揭底,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建立,翌年7月1日产体工程烈士纪念塔、纪念堂相继落成。后经陆续增建,现有塔、堂、亭、馆、墓、坊等15处。陵园占地19.2万平方米,规模宏大。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第一批烈士纪念建筑重点保护单位。  革命烈士纪念塔: 为五角亭柱式建筑。塔高47.5米,塔身正面“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金字,为毛泽东同志题写,每字高1.5米。塔台正面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建塔碑文,其它分别是华东局、华东军政委员会、华东军区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朱德、刘伯承、陈毅等题词。塔顶镶有一颗外接加圆直径2米的景泰蓝质红五星,光芒耀眼。  革命烈士纪念堂: 座落在纪念塔以北100米处,为传统宫殿式建筑,宽45米,高21.4米,进深19米。聊门影壁之上有周恩来题词:“人民革命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壁前两侧,陈列着王麓水、赵 、刘炎、张元寿烈士半身石质浮雕像。巨大的石碑上,镌记得着62576位烈士英名,其中县团级以上的烈士372名。  纪念塔前的两侧,有7座造型各异的陵墓,分别掩埋着罗炳辉、王麓水、汉斯,希伯、张元寿、刘炎、常恩多、陈明和辛锐(合葬)的忠骨。此外,还有“粟裕将军骨灰安放处”。  革命战史陈列馆: 位于革命烈士纪念堂左侧,1980年兴建。馆正厅迎门是一题为《气壮山河》大型群雕,表现工农兵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伟大胜利。环厅殿陈着各种图片、图表、实物和文字解说,展示出山东省以至华东地区人民革命的斗争史,再现了很多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革命事件。内容共分为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4个部分;在前两个部分中,有沂水党组织的建立和日照、沂水、苍山三大暴动。第三部分包括1938年的徂徕山起义,1939年八路军一一五师入鲁和白彦争夺战,沂蒙山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940年联合大会的召开和山东省最高政权机关“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成立、大规模的反“扫荡”斗争等。第四分部是中共华东局、新四军军部北移山东和华东局组成,七战七捷的苏中战役,宿北战役和鲁南战役,华东军区和华东野战军的成立,莱芜战役,孟衣崮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中国人民欢庆新中国诞生等。  烈士事迹陈列馆:位于纪念堂右侧,1980年建立,次年8月1日开放馆内通过文字说明、图片、文物等,介绍革命战争时期华东地区著名烈士的事迹。内容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牺牲于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王尽美、尹景伊、李清漪、刘之言、孙善师、安哲、郑天九等11位烈士事迹。第二部分介绍抗日战争时期牺牲、病逝于华东地区的罗炳辉、陈明、符竹庭、赵 、王麓水、陈若克、张元寿、汉斯,希伯等14位烈士事迹。第三部分介绍解放战争时期在华东战场上英勇捐躯的王吉文、郭继胜、林茂成、刘加其、胡凤诰等7位战斗英雄事迹。馆前厅有一题为《前赴后继》大型群雕,表现革命战士踏着烈士足迹奋勇前进的豪迈壮举。  王祥故里  王祥故里位于城北白沙埠镇的孝友村。因地处于管子湖、涝子湖之间,原名王家双湖。明万历年间为纪念王祥、王览兄弟,易名孝友村。  王祥,字休征,东汉末年琅琊临沂人,历仕汉、魏、西晋三朝,晋代魏后,拜太保,进封为公爵。晋人干宝所著《搜神记》中,记王祥在严冬季节卧冰求鲤奉母故事。《晋书,王祥传》亦记其“风雨守柰”、“黄鸟入幕”等孝行。元郭居敬将王祥列为“二十四孝”之一。其异母弟王览以友于兄弟闻名,其母虐待王祥,他百般庇护史长,官至太中大夫。王览之孙王导,为东晋开国功臣。其曾孙王羲之,系蜚声海内外的“书圣”。  孝友村南有孝感河,河畔有“王祥卧冰处”碑亭。河北岸有河友祠,内祀王祥、王览、王羲之像。今仅存遗址。  王羲之故居  位于市内孝棚街西段北侧,为王羲之幼年居住处。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东晋官吏、著名书法家。因作过右军将军,故世称王右军。建兴元年(313年)王羲之11岁时,“临沂诸王”举族南迁建康(今江苏南京市),旧居舍为佛寺。后历代屡有兴废。唐称开元寺,宋称天宁万寿寺。伪齐刘豫时,改名为普照寺。寺内有金代妙济禅师觉海集唐柳公权之字而成的《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碑》,称为“集柳碑”。《集柳碑》记载了王羲之旧居“东有晒书台,南有泽笔池,一曰洗砚池,皆其遗迹”等情况。  为了纪念王羲之,人们在普照寺和洗砚池之间增建了一座左军祠,内祀王羲之像,两边各有一个童子,左抱“文房四宝”,右抱白鹅,院内立一龙凤碑。明崇祯十二年(1960年),将原在城南关的忠孝祠移此,建于普照寺西南隅。清乾隆二十四年(1970年),知州李希贤在右军祠内设立琅琊书院。同治年间,在忠孝祠西侧修建了万善庵,其东原有五贤祠、关公庙,今已无存。  近几年,人民政府在原址修建了王羲之故居,是以陈列书法、绘画作品为主的文化公园。内有洗砚池、晒书台、碑廊、书院等,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人。  孔子庙  位于市区兰山路中段北侧,整个建筑呈长方形,南北长155米,东西宽45米,总面积6975平方米。该庙始建于金代,明、清两代均重修并增建。《临沂县志,秩祀》记载甚祥:“孔子庙,在县治西,旧在东南,宋靖康毁于火。金守臣高召,卜迁今地,其后再毁再葺,元末兵燹,故址仅存。明洪武二年,知州罗希孟重修。正统年间,知州贺祯再修。弘治间,知州张凤、吴寅,正德年间知州朱衮,相继增修。嘉靖三十五年,东兖道任希祖见庙庑圮坏,呈请拆经府殿房重建。清乾隆初,知府李希贤、道光十五年知府熊遇泰、光绪九年知府锡恩,重加修缮。其制:中为大成殿。东西为两庑。庑北为神厨、神库。南为戟门。南门为泮池,上有石梁;东门南为照壁。庙后迤东为崇圣祠。”  孔子庙普称“文庙”,民国三年(1914年)九月为尊孔而改“孔子庙”。现有大成殿、明伦堂及古银杏树等,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娘娘庙  娘娘庙位于城西北兰山街道庙上村。始建年代不详,北宋景德年间、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重修。庙长10.6米,宽9.4米,歇山式顶,顶上走兽等饰型毁于“文化大革命”中,现有一明两暗的3间殿堂及前廊。  该庙门朝东,意在龙女观海。庙前原有柳毅庙、关帝庙、钟楼、戏台等建筑,现仅存干围8.2米的古银杏树一株。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集柳碑  金皇统四年(1144年),普照禅寺主事和尚妙济禅师觉海对寺院进行扩建和修缮,一面请仲汝尚撰写《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的碑文,一面奔波集唐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墨迹,最后由名记得工仲汝羲精刻于石上。此碑被称为“集柳碑”。碑高8尺6寸,宽3尺9寸,厚2尺1寸,字径1.5寸,共1261字。西安碑林里有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因而临沂的《集柳碑》被称为“东柳”。  集柳碑于康熙七年(1668年)临郯大地震中倒丈人城数截,虽经精心复修,但残缺128字。道光年间,一和尚对该碑加以刮洗,臻使笔划粗肥,失去原来风貌。日本侵略军盘踞临沂时,计划将这一文物盗走,幸未能得逞。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四旧”砸碎。现存于临沂市博物馆内的集柳碑,系1979年对照数种拓本复制而成。  禹阝国故都遗址  位于城北8公里处的南坊镇古城村。禹阝系西周初年的封国,乃夏后氏之裔,子爵,姒姓,鲁哀公三年(前493年)被鲁国吞灭。在古城遗址,曾发现周代至汉代陶器残片和铜戈、铜、箭镞等文物。今古城村南“林子”,相传为禹阝子之墓地。  鲁昭公十八年(前525年),禹阝国国君出城督耕,邾人乘机攻袭禹都。禹阝国守门人准备关闭城门时,被邾国人羊罗杀死,遂攻入城内。后把禹阝君家属全部俘虏而走。禹阝子叹道:“我无家可归了!”随妻子一起到邾国。邾庄公将禹夫人还给他,而将其女儿留下,翌年,禹阝夫人娘家亲戚、宋国大臣向宁请求宋郡出兵伐邾,围困了邾国的虫邑,把禹阝国人全部要回。鲁哀公三年鲁国伐邾,邾国战败,鲁国吞并了一度被邾国占领的禹阝国“沂西之田”。   诸葛城  诸葛城位于城北白沙埠镇东北6公里,东临沂河。这座古城遗址,周长4.5公里,今只存残碑及银杏树一株等物。《沂州府志,古迹》称:“诸葛城,亦名中邱城,在县东北三十里。《后汉志》琅琊临沂县有中邱亭,即此。后诸葛亮来居于此。”这说明诸葛城最早称为中邱城。中邱城于公元前716年由鲁国建筑,这从《左传,隐公七年》“夏,城中邱”的记载中可以证明。  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置临沂县治。对此,《水经注》、《太平寰宇记》等书都有明确记载。隋大业初年(605年),临沂、开阳、即邱3县合并为临沂县,治于开阳(今临沂城),临沂故城曾因“诸葛亮来居于此”之此,遂易名为诸葛城。  诸葛城旧有“武侯祠”,碑文记载诸葛家族来此“避兵”等事,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历代文人墨客将诸葛城当作诸葛故里,留下诸多诗文。明代大臣陈玉《诸葛武侯祠》诗云:“鹿走人间汉鼎移,南阳山色草庐低。卧龙不起扶江表,瞒贼长驱到陇西。谓水古川春雨滑,丈原垒高阵云迷。年来独有祠前柏,岁照笼葱越鸟啼。”明万历进士周京《诸葛城》诗云:“三分筹 已茫茫,鱼腹千秋战垒黄。马上欲寻卧龙处,空城斜日下牛羊。”   刘疵墓  位于城北南坊镇洪家店村西北隅。1978年5月临沂市广物组对该墓进行发掘。出土一套包括头、手、足5个部位的金镂玉衣。玉衣由1140块玉片组成,从头罩到脚套长1.8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唯一的西汉早期金镂玉衣。墓主人刘疵身着玉衣,有玛瑙印章一枚,3把随葬的铁剑和两件铜弩机,说明当系汉宗室成员或有功之臣。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和《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记载:奚涓为汉高祖刘邦舍入,随刘邦起兵于沛,入咸阳后,官拜郎中。刘邦封汉王后,他为将军。汉高帝六年(前201年),以军功封鲁侯,食邑4800户,功比舞阳侯(樊哙)。奚涓死后,因无子,封其母疵为侯。疵在位10年,吕后五年(前183年)薨,封除。墓主人刘疵,很可能就是奚涓之母“疵”(《汉书》作底)。   诸葛亮祖茔  诸葛亮祖茔位于茶山东麓。《临沂县志,古迹》云:“诸葛武侯先茔,《府志》:兰山县北茶芽山东,其坟砌以碎石,灌以铁汁。”并作了这样的注:“诸葛家传为武侯祖母墓。”光绪三十年(1904年)清明节,临沂诸葛氏于墓前立石碑一通,作“诸葛武侯先茔”。  “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墓被石家屯村民毁坏,出土文物散失,现只有一面铜镜和一件铜俑存于临沂市博物馆。   中共中央华东局旧址  日,中共中央发出《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规定党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决定陈毅、饶漱石等到山东工作,华中局北移山东,和山东分局合并组成华东局,另在华中成立华中分局,受华东局领导。按照中央的部署华中局和山东分局于10月25日在临沂合并组成中共华东中央局(简称华东局),统一领导华中和山东的全盘工作。华东局机关设在西里路南原“德国医院”的旧房子里(现市电影发行公司),直到1947年2月撤离。其间,临沂成为华东战略区政治、军事中心。   山东省政府旧址  日,山东省政府成立。9月11日临沂城解放,中共山东分局和山东省政府机关从莒南县大店迁驻临沂。省府机关设在原伪“沂州道尹公署”旧址(现临沂供销学校)。省交际处设在原“美国医院”(现临沂市人民医院)。此后,临沂成为山东解放区的首府。  1946年6月全国解放战争爆发后,省府除留少数人员在坚持工作外,各厅局大部人员疏散到城南农村办公。翌年2月中旬,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改山东时,山东省政府离开临沂。   新四军军部旧址  1945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新四军江南部队撤到江北,军部率部分主力挺进山东,陈疫、饶漱石到山东工作。新四军军部于10月上旬率部分主力到达山东,陈毅从前线赶到临沂。军部设在临沂西门里路北原“德国天主教堂”后院。罗荣桓在这里向陈毅等人介绍了山东当时的形势及部队状况,共同研究了堵击徐州国民党军队北上的作战方案。  日,中央军委正式决定,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统一指挥山东和华中部队。陈毅任新四军军长兼山东军区司令员,饶漱石任新四军政委兼山东军区政委,黎玉任副政委,陈士榘任参谋长,袁仲贤任副参谋长,郐同任政治部主任,唐亮任副主任。12月,军部移至临沂城东北、沂河东岸的前河湾村(现属河东区)。次年2月离开临沂。   山东大学旧址  日,山东省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决定,在临沂建立山东大学,任命李澄之为校长,田佩之为副校长,仲焕章为教育长,并成立由李澄之、田佩之、杨希文、陈沂、孙陶林、薛暮桥、仲焕章、张凌青、刘导生、白备五、张立吾为委员会山东大学管理委员会。山东大学设在临沂前经文中学。于明晃晃会行开学典礼。陈毅和黎玉亲临并讲话,要求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各方面人才,去为人民服务。山东大学设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系科,并有代办的合作训练班、财经队、文化队、邮政训练班等。8月间,山东大学撤离临沂。
 日,撤销临沂地区和县级临沂市,设立地级临沂市。临沂市设立兰山区、罗庄区和河东区。兰山区辖兰山、金雀山、银雀山3个街道办事处和白沙埠镇、义堂镇、大岭镇、李官乡、半程镇、枣沟头镇、南坊乡、朱保乡、马厂湖乡。区人民政府驻原县级临沂市人民政府驻地。 原县级临沂市部分年份区划调整情况:日,撤销临沂市九曲乡,设立九曲镇;撤销临沂市白庄乡,设立盛庄镇。日,撤销临沂市大岭乡,设立大岭镇;撤销临沂市南坊乡,设立南坊镇;撤销临沂市册山乡,设立册山镇。日,撤销临沂市梅埠乡、重沟乡、芝麻墩乡、半程乡、枣沟头乡,设立梅埠镇、重沟镇、芝麻墩镇、半程镇、枣沟头镇。 日,撤销马厂湖乡,设立马厂湖镇(鲁政函民字[1996]64号)。 1999年:兰山办事处 21个村委会,12419户、35868人;金雀山办事处 8个村委会,5222户、16001人;银雀山办事处 12个村委会,11454户、34795人;马厂湖镇 21个村委会,8633户、32948人;朱保乡 33个村委会,9920户、36179人;枣沟头镇 54个村委会,14819户、53913人;半程镇 51个村委会,12559户、43142人;白沙埠镇 50个村委会,15019户、52813人;大岭镇 51个村委会,20326户、79283人;李官乡 49个村委会,12140户、37851人;南坊镇 55个村委会,19178户、74038人;义堂镇 35个村委会,14640户、51998人。(数据来源:《临沂市2000年统计年鉴》)  日,将大岭镇前钦宿、后钦宿、葛家王平庄、曹家王平庄、蒋家王平庄、八里屯、小官路、西张庄、毛家庄、沟上、前韦家屯、后韦家屯、韦家屯等13个村划归兰山街道办事处管辖(鲁政函民字[2000]30号)。 2000年,兰山区辖3个街道、7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938159人,其中:兰山街道 213102人、银雀山街道 137696人、金雀山街道 100017人、南坊镇 74887人、白沙埠镇 56121人、枣沟头镇 58921人、半程镇 47517人、大岭镇 71249人、义堂镇 61022人、马厂湖镇 33237人、李官乡 41701人、朱保乡 42689人。 2000年:兰山区办事处 34个村委会,18333户、48478人;金雀山办事处 8个村委会,5473户、16325人;银雀山办事处 12个村委会,11433户、33845人;马厂湖镇 21个村委会,8909户、29332人;朱保乡 33个村委会,10533户、36522人;枣沟头镇 54个村委会,15620户、54799人;半程镇 51个村委会,12711户、43329人;白沙埠镇 50个村委会,15294户、52813人;大岭镇 38个村委会,16986户、60600人;李官乡 49个村委会,12140户、37851人;南坊镇 55个村委会,19278户、74138人;义堂镇 35个村委会,15496户、52302人 2001年,兰山区由3个街道、7个镇、2个乡调整为3个街道、6个镇、2个乡:兰山街道、金雀山街道、银雀山街道、义堂镇、白沙埠镇、南坊镇、枣沟头镇、半程镇、马厂湖镇、李官乡、朱保乡。 2001年:兰山办事处 72个村委会,32925户、110467人;金雀山办事处 8个村委会,5048户、16084人;银雀山办事处 12个村委会,8540户、26490人;马厂湖镇 21个村委会,10031户、33501人;朱保乡 33个村委会,10010户、36719人;枣沟头镇 54个村委会,15895户、55792人;半程镇 51个村委会,13025户、43574人;白沙埠镇 50个村委会,16387户、56612人;李官乡 49个村委会,12604户、37961人;南坊镇 55个村委会,19162户、72278人;义堂镇 35个村委会,13854户、45365人。(数据来源:《临沂市2002年统计年鉴》)  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临沂市兰山区撤销朱保乡,设立朱保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李官乡,设立李官镇,其行政区域和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截至日,兰山区辖3个街道、8个镇。 2002年:兰山办事处 72个村委会,18个居委会,33728户、112211人,面积90.9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3010人;银雀山办事处 12个村委会,8个居委会,8711户、27810人,面积17.13平方千米,镇区人口2884人;金雀山办事处 8个村委会,5223户、16117人,面积15.26平方千米,镇区人口4528人;南坊镇 55个村委会,19691户、72818人,面积56.3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7199人;白沙埠镇 50个村委会,15748户、57109人,面积70.26平方千米,镇区人口4592人;枣沟头镇 54个村委会,16178户、56803人,面积64.46平方千米,镇区人口7216人;半程镇 51个村委会,13070户、44108人,面积81.34平方千米,镇区人口23760人;义堂镇 35个村委会,15614户、52727人,面积53.17平方千米,镇区人口39938人;马厂湖镇 21个村委会,9097户、30376人,面积69.86平方千米,镇区人口6202人;李官镇 49个村委会,12649户、37658人,面积82.86平方千米,镇区人口5063人;朱保镇 33个村委会,10031户、36716人,面积4.81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7182人。合计:440个村委会,159740户、544453人,面积650.37平方千米,镇区人口121574人。(数据来源:《临沂市2003年统计年鉴》。注:该年鉴“分县区年末户数、人口数”中兰山区是241876户、856157人)  日,省政府批复同意临沂市兰山区撤销南坊镇,以原南坊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南坊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南坊镇人民政府驻地。日,省政府批复同意将费县汪沟镇石家庄、东石沟、西石沟、后社、三胜庄、永太庄、任家庄等7个村划归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管辖。 2004年,南坊街道将55个行政村调整为17个。 日,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枣沟头镇调整部分行政村规模的批复》(临兰政发[2005]37号):同意枣沟头镇将原有的54个行政村合并为50个。调整方案为:1、东河南、西河南、围子里、北东楼合并为大姜庄,办公地点设在原东河南。2、庙后、全家庄合并为庙后,办公地点设在原庙后。其他未调整的行政村规模保持不变。 日,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半程镇镇调整部分行政村规模的批复》(临兰政发[2005]38号):同意半程镇将原有的58个行政村合并为50个。调整方案为:1、前南庄、中南庄、后南庄、西南庄合并为南庄,办公地点设在原中南庄;2、前大郝埠、中大郝埠合并为前大郝埠,办公地点设在原前大郝埠;3、前孙沟、中孙沟、后孙沟合并为孙沟,办公地点设在原中孙沟;4、前沙汀峪、西沙汀峪合并为前沙汀峪,办公地点设在原前沙汀峪;5、刘家峪、魏家峪合并为刘魏新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刘家峪;其他未调整的行政村规模保持不变。 日,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李官镇调整部分行政村规模的批复》(临兰政发[2005]39号):同意李官镇将原有的49个行政村合并为39个,调整方案为:1、后元沂、大元沂合并为元沂,办公地点设在原大元沂。2、上峪子、下峪子合并为峪子,办公地点设在原下峪子。3、刘家村、崔家村、张家村、高家村、苗家村合并为五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张家村。4、南官庄、曹家寨、高家店子,西官庄、北梨杭合并为五屯,办公地点设在原南官庄。其他未调整的行政村规模保持不变。 日,兰山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白沙埠镇调整部分行政村规模的批复》(临兰政发[2005]40号):同意白沙埠将原有的50个行政合并为36个。调整方案为:1、南大姜村、北大姜村合并为姜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南大姜村。2、十字路、白沙埠合并为白沙埠村,办公地点设在原白沙埠。3、后石梁头、前石梁头合并为石梁头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前石梁头。4、余粮村、建设村合并为向阳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建设村。5、红旗新村、篙家庄合并为新篙庄村,办公地点设在原篙家庄村。6、李家村、尤新村合并为尤新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尤新村。7、北孟家庄、毛家村、马合庄、玩花楼合并为合兴园,办公地点设在原毛家村。8、后隅、后城西合并为后城西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后城西。9、大安子、小安子合并为小安子村,办公地点设在原小安子。10、郝沂宅子、玉平村合并为玉平村,办公地点主设在原玉平村。11、前船流、西船流、船流街合并为船流村,办公地点设在原船流街。其他未调整的行政村规模保持不变。 
 兰山区自然资源丰富,对工农业及其他各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 (一) 土地资源。境内多平原,耕地面积43.06万亩,适宜发展优质、高产、高效 农业和林牧果业。 (二)水资源。自产水年均总量2.8亿立方米。沂、枋、涑等地表水年径流量近20亿立方米,但年际、季节、地区分配不平衡,利用率较低,多年平均为2.3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均总储量为6.2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1.7亿立方米,水质较好,是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 (三)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分为金属、非金属两大类。金属类有金、铜、铝、铁、钴、锌、锰等,大部系复合共生矿床。金、铜主要分布于李官镇的铁山坡一带。铁山铜矿以产铜为主,金次之;铁矿主要分布于马厂湖镇,为鸡窝状矿点。非金属以煤、石为主。煤储量大,质量好。瓷土,又名紫焦宝石分布于李官、朱保等镇,是制造陶瓷与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白瓷石分布于李官、半程,是陶瓷工业的重要原料。总储量1500万立方米。石英砂岩,分布于李官、半程与白沙埠镇,是制造玻璃、高级耐火材料的重要原料,总储量3000万立方米。石灰石分布广泛,储量很大,其中石灰石D级储量8.5亿立方米,含氧化钙50.3%,是生产水泥、石灰的主要原料,现已广泛应用。大理石主要分布于朱保、李官、白沙埠3个镇,是贵重的建筑材料,总储量约70余万立方米。此外,花岗岩、石膏、磷矿石、沂河黄沙等建材储量甚丰。  (四)生物资源。有粮食作物10多种,树木20多种,果木20多种,野生药材近百种,养殖动物20多种,野生兽类10多种,鸟类50多种,鱼类100多种。境内有种子植物600多种。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玉米、谷子、地瓜及豆类等10多种。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蚕桑、烤烟、油料、蔬菜等。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泡桐、椿、松、柏、楸、刺槐等。经济林木有核桃、板栗、苹果、山楂、银杏、葡萄、桃、杏、梨、柿等。药材有柏子、枣仁、半夏、益母草、薄荷等102种。  养殖动物有牛、羊、猪、驴、骡、鸡、鸭、鱼等。畜牧业已形成四大基地,马厂湖、兰山街道办事处的养牛养羊,义堂的养鸡,半程的养猪已规模。野生动物中,兽类有狐、狸、黄鼬、刺猬、獾、野兔、野鸡等;鸟类有猫头鹰、啄木鸟、喜鹊、山雀、燕子等50多种;鱼类有53科148种。淡水鱼有63种,主要有鲤鱼、鲢鱼、鲶鱼等。此外,还有头足纲2目5种;甲壳纲11种;两栖纲5咱;爬行纲10种,昆早纲12目541种;蜘蛛纲2目117。 
 近几年来,兰山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其商贸及区位优势,大力实施“依城兴区、工业强区、商贸富区、开放活区”战略,努力打造全国性商贸物流名城品牌。我们看到,一个功能配套齐全、高科技、现代化的物流名区正在崛起,一座与国际经济接轨的中国商贸城正向前走来。 兰山区依托批发市场,大力推动商贸业的发展。目前,临沂商城已拥有专业批发市场68余处,经营摊位4.6万个,上市商品3万多个品牌系列。每天2000多万吨货物在这里吞吐集散,30多万客商在这里聚集交易,其中,经营业户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仅浙商就达6万余人。兰山区现已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华东地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 一季度,兰山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49亿元,增长27% ;实现销售收入141亿元,增长28.4 %;实现利税11.6亿元,其中利润9.6亿元,分别增长29%和27.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3.5亿元,增长21%;实现销售收入91亿元,增长24 %;实现利税7.2亿元,其中利润 5.7亿元,分别增长34 %和35 %。一是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对全区工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从1―3月份,全区工业产值过2000万元企业有50家。利税过200万元企业有35家,共完成利税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量的83%。二是工业品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品出口交货值3.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4 %。三是技术改造投入步伐加快。完成技改投入6亿元,增长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费县地图 新版 的文章

 

随机推荐